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优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一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虎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虎山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象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睿智的中国先人,身受卫国之命,责任、义务和自家性命,都不容他们不选择虎山为屏障。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监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
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城、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
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长城被发现后,政府开始对它展开保护和修复。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xx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现在规划中的虎山绿水萦绕,山上长城起伏,环山湖游艇穿梭直通鸭绿江,绿树山花与湖水相映,风景如面。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经国家批准正在修复的虎山长城已俊工730多延长米。不久沿江游览路将直通虎山景区,从市区到虎山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未来的虎山将是集游览、娱乐、度假、科研于一体的深受游客睛睐的旅游区。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二
青城山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先说幽。
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象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蕴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呀。 ‘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一直都是15摄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湿润: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晶类众多,仅木本植物就达110余科、730余种,既有挺立在庙观旁的参天大树,又有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壮观秀丽的大面积人工林,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说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它有很多白果笋密集下垂,极为壮观,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青城幽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植被丰茂,林木有情,空气自然也就十分新鲜有灵气。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野生动物有197科50多种。禽鸟约200余种,鱼类品种有20余种,野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青城玉鸦、红嘴相思鸟、杜鹃鸟、娃娃鱼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叹青城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直接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脉鹤鸣山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据说他“会三界万神于青城黄帝坛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将当时的四川及汉中的部分地区划分为二十四个教区,分别管理,所谓“治”,与乱相对,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现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青城山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4就象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所以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致,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从青城山这里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来此结茅传道,开辟了东方神秘宗教——中华民族传统本土宗教“道教”的历史新篇章,因此青城山也就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20xx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养生学等方面乃至政治和军事方面以及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和久远的影响。道教积淀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青城山是道教历史最为悠久,道教历史发展最为完整的道教名山;(从创教到发展至今)它历经了道教历史中最早的天师道正一派到后来的全真教这两个道教中最大的道教派别的角色转换;道教建筑也最有历史阶段性和代表性,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而且这些建筑还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像天师洞就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圆天大师就曾居住在天师洞。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灿烂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医药养生、膳食等,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庙宇等文化胜迹之外,青城山还保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墓藏,古摩岩题刻及道教印符等文化实物,这些实物都是道教留给全世界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包含道教文化的历史信息和众多谜团。整个青城山被称为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联合国著名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曾被青城山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所折服。他曾感慨到:“青城山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范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青城山正是以它”幽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着无数的中外名人来此游览观光,长驻短寓,著名的有唐明皇、杜甫、贾岛、杜光庭、苏轼、范成大、冯玉详、于右任、张大千等。而今天道教的养生、崇尚自然的思想更令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群、让向往自由、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倍受崇尚,前往青城山探幽访古,前来探索东方神秘道教文化精髓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1800多年来,青城山的宫观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保存得很完整,其中最大的是天师洞,也就是张道陵天师传道所在地古常道观,此外还有上清宫、建福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等多处宫观,
[长生宫] 在青城山新山门右侧有一座四星级宾馆——鹤翔山庄,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宾馆,而是蜀、晋时道教著名首领范长生隐居修真故址——长生宫,范长生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青城山,是当时蜀地天师道首领,曾帮助李特李雄筹集军粮物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曾想拜其为国君,不就。拜为宰相、尊称为范贤,在都江堰建范贤馆,青城山长生宫是他的修道之处,史传他修道长寿,活了130多岁,后主刘禅改其为长生观,旧名碧落观。宫内有紫薇树一棵,远望蓊蓊郁郁,相传为唐明皇为纪念杨贵妃亲手种植;有巨楠数十株,高数十米,围约三十尺,要数人才能合围,传说为范长生亲手所植。陆游的《长生观观月》中写道;”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宫。”正如古诗中所说的那样”万木阴阳夏气凉”,因其环境十分幽雅清净,也是青城山避暑胜地。近年来林木逐渐恢复,早先的白鹭又成群飞来。故名“鹤翔山庄”。今天的鹤翔山庄因此还创造了一道道教养生素食,取名“长生宴”。在海内外屡次获得大奖。
[山门·建福宫] 建福宫,再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皇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这可能就是武侠小说里面所讲的“轻功”吧,宁封帮助皇帝学会“龙蹻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皇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丈人”再古时一是对老人的尊称,如老丈。二则是一种官衔,五岳丈人时统管三山五岳的最高统帅。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虽然青城山的地位有多高。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青城山山门虽然不是雄伟壮观,但它体现道教的玲珑、仙气,采用道教典型的重檐式,重檐代表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因为在道教中有道教好神仙,仙人好楼居的说法,所以道教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并雕塑有各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以示喜好神仙,而所塑的虫鸟兽则体现道教喜好自然的思想。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说是很久以前的蜀王望帝杜宇变的,他为了提醒后代的帝王要爱惜人民,所以变成了鸟儿,不断地呼吁“民贵呀,民贵呀”,因为他不停地叫,就累得吐血了,所以,杜鹃乌的嘴巴就变成是红色的了。
[雨亭·天然阁] 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有依半岩而成的吊脚楼——步虚廓,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形成亭本身是景、坐在亭子里赏外面是一道道的风景。而且这些亭子,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这个雨亭的对联是于右任先生所书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副对联看似平淡,实际寓意很深,说出了“青城天下幽”的“幽”意,也道出了青城山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天然阁,它就是青城山的道长们以枯树作为柱子,留皮带节;以树皮盖顶,以树根为坐凳,用枯枝和古藤作为装饰,不用雕工胜似雕工,一切取其自然。大家留意一下,这座凉亭上下一共三层,实际上这里面大有深意,道教很注重“三;这个数字,如等一下我们要看到的“三清”、“三天”、“三元”、“三皇”等,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这其实与道教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密切的关系。“道”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是“一”,其中有“阴阳”,所以是“二”,阴阳二气互相融合生成万物,所以是“三”。道教用“三”表示万物的生成,所以有“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光”等等很多说法。所以,这个凉亭从用料到设计,都蕴涵了多方面的道教精神。以后大家会看到三角的、圆形的、方形的、八角的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三角的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圆形的象征着天是圆的,方形的象征着地是方的,八角的象征着八卦,这些建筑里面都体现着道教的理论,刚才我们介绍过,青城山是道教的圣地,道教文化已经成为青城之魂,渗透到青城山一草一木之中,道教主张清净无为,回归自然,所以,·这些亭子也成为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艺术的代表。
[椿仙行道] 伴随着青城山曲折的石梯和鸟儿的欢畅,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多数是杉木,还有楠木、柏木和柳树,这些林木不仅增加了青城之“幽深”,也给青城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我们出家人;若依赖外人出条林荫道中,不得不感谢这些树木的栽种人——那就是以前的常道观主持彭椿仙道长。
[上清官·老君阁] 上清官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为1180米。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当然它也有“白草”代表当时的国民党将领,圣人指蒋介石之意。因为这首楹联是于老专程为蒋介石先生到青城山来所题写的,当时于右任先生及部分国民党领导人正好在青城山。
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卦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干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干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宫的山门前,可以看见这个很大的照壁,照壁又叫照墙或影壁,单独耸立大门口或正厅的前面,也有结合围墙,形成院落的,照壁的功能都是有屏障和遮蔽的作用,也有塑造空间曲折的效果。照壁可以两向施用,对外辟邪和对内祈福。所以,大家看这个照壁,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道”字,背面写的是“大道无为”四个字。道教崇奉的是“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十分的不好回答,2520xx年前,老子看见周朝日益衰落,天下就要大乱,他只好出世的时候,当时有个关令叫尹喜,就向老子请教了这个问题,老子就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来回答他,开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2520xx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道”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道就是生活,一种善良的、健康的生活就是道吧。多关注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样,就是它背后所说的“大道无为”了。大道无为实际上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事态度和基本法则,道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而产生宇宙万物,包括人的生命过程来看应是自然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做事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为者终必失败,无为即遵循顺从法则。
站在了上清宫的门口,看一下“上清宫”三个字,真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蒋介石1940年4月和7月,他曾两次来到青城山,蒋介石在当时青城山主持易心莹道长所托下,手书了“上清宫”三个大字。另外,在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另一幅“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冯玉祥将军的手笔,都是 ·《道德经》中的原句,上德是指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而做事,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从产生到发展宇宙万物的过程来看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说清楚的,它应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人们只能去效法遵从,大成若缺和大巧若拙一样,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天得一以清”与“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在论述道的伟大作用,没有东西可以脱离了道而生存的,这里的“一”也就是指的是道的意思。在上清宫大门的左侧,有“瑶池阙”,在上清官大门的右侧,有“玄圃门”。进宫后的左右两边象许多道观一样是左青龙和右白虎两殴,青龙,白虎是道教的两大护法天神,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竺豆象学说和动物崇拜演变而来,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苎(即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空区域)中的所有星座分为28星宿,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各七个星宿,东边的七个星苎排似龙,而东方属木,色青故称青龙,西方属金色白称白虎,南方七星宿形似雀,方位属火,色赤古语亦称朱,取朱雀,北方千星宿形如龟蛇,龟蛇古称“武”,方位属水、色黑古称“玄”,取玄武,它们共同构成四方天界的神,也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这里还有两眼神秘的井,这两口井一方一圆、一浑一清、一深一浅,并列在一起,就象一对恩爱的夫妻朝夕相守,因此,就口旷鸳鸯井”,这“鸳鸯井”三今大字,就是张大千先生的手笔,大千先生与青城山的缘分非同一般。鸳鸯井下边的泉源是相通的,但水面却一高一低,很是神奇。
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世纪;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世纪;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世纪,张道陵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老君阁] 92年动工,94年落成,95年开光,它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的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辽宁旅行社对大家来到辽宁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著名的丹东。下面让我们尽情的游玩吧!
【地理位置】
丹东地处中国东北部边陲,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东北隔浑江与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本溪市的桓仁县毗邻,西界鞍山的岫岩县,西南与庄河市接壤。丹东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中国最南端的终点是北仑河口),中国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和最大的边境城市,城市依江傍海而建,不仅能够感受海潮的魅力,而且还能感受到徐徐的江风。既有“国门名城”之称,又有“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之美誉。她有五美:
一是区位美。丹东位于北纬40度,与伟大首都在同一条维度线上,也就是在北京的正东方向上。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丹东要比北京最早感受到太阳的光芒,谓之红色东方之城当之无愧。
丹东是国内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边境城市,不仅拥有万里海疆线上的第一港,而且还拥有海陆交通之便,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通向国内外。在全市120千米长海岸线附近,拥有大鹿岛、獐岛等众多的岛屿,有如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北黄海上。作为是“五点一线”战略的第一点,连接五点的快速公路将使得丹东与辽宁省其他的沿海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国内的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里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与朝鲜半岛有306公里的边境线,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无论是通往朝鲜的陆路交通,还是通往韩国的水上交通,有通向世界的交通便利。国内拥有通往大连、沈阳、通化等方向的铁路及高速公路,联系省内外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这里既没有那种区位闭塞造成的“盆地意识”、“边陲意识”,也没有那种边境地区的“海角意识”,有的只是得天独厚的区域自豪感。
【人口民族】
二是风情美。与其他边境地区的民族构成相比,丹东也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在其所辖的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和元宝、振兴、振安三个区中的240万人口中,城市人口70万。拥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28个民族,民族数量占56个民族的一半。在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这里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满族是近代影响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满族的民俗风情已渗透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在舞台上您会看到“东陲边鼓”的激扬,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体验到民族风情的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与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种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的多重风情是不多见的。
【丹东简史】
三是历史美。早在1.8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 “前阳人”洞穴遗址、后洼遗址中,再现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这里曾是幽燕之地,燕秦的铜戈铜剑书写了那个时代疆域的纷争。燕秦之后,这里隶属辽东郡。西汉时期设置的武茨县和西安平县,是丹东地域上最早矗立起的城池,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收夏被割据的辽东,在这里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安东市市名即源于此)。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1920xx年安东开埠,开始成为辽东地区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1937年12月1日安东市正式成立。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安东市为丹东市,含义是“红色东方之城”。
在其历史的演化进程中,这里既是重要的海防前线,又是重要的战场。近代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都在这里留下了战争的印记。这些战争的历史承载了中华近代史上最厚重的部分,哪一页都有离不开丹东的书写。丹东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在这厚重的篇章中,鸭绿江是最重要的一个载体。
鸭绿江养育了丹东这座美丽的城市,早在清同治十三年,“东边地带全部开禁”,“凡认地耕种者,无论旗民一体编入户口册籍”,那数亿立方米久让人垂涎的长白山余脉的林木,使成千上万的伐木者先后涌入。水量充沛的鸭绿江从长白山脚下平缓地流向下游的黄海。在今天的沙河子一带,便形成了伐木者的休憩养生之地,自然形成了当时全东北最大的以木材为主的鸭绿江流域物资集散地,丹东一度成为“木都”(您也许看到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的一个镜头,那些放木排的人就是在安东上岸的)。此外大批的运粮船、各种山货、土特产品先后汇集丹东,各种店铺纷纷挂牌营业,商业的兴起及不断繁荣就形成了城市,这就是丹东。可以说,鸭绿江为丹东的诞生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气候环境】
四是环境美。与国内其他边境城市相比,丹东丹东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与江南的上海地区的降水量持平,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最湿润的地方。
气候造就了环境。丹东的春天看似姗姗来迟,也不愿远离。当大地回春的时候,正是观赏丹东市花—杜鹃花的最佳季节,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将大地打扮的分外妖娆,由于春季相对较长,再加上没有北方春天里的那种风沙天气,遍野的花期也显得较长。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是中国北方气候最舒适的地方之一,夏季超过30度以上的天气只有5天左右,整个夏季凉爽,您来到这里的海滨或风景区避暑度假,享受大自然赋予这里的美好环境。丹东的秋季雨量减少,气候凉爽宜人,此时丹东市街道两旁的市树银杏树已是果实累累、一片金黄,有趣的是银杏树叶往往在一夜之间就全部落的所剩无几,银杏叶铺就的街道成为丹东著名的“黄金大道”。在鸭绿江沿岸的各个景区里,红叶满山,恰似彩锦织成的秋装。
河流是气候的产物。由于气候湿润,丹东地区江河密布,长度超过20xx米的大、中、小河流近1000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有4条,即鸭绿江、浑江、爱河、大洋河。水资源充沛,年径流量达110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水系密度居辽宁省之首。丹东还有丰富的地热温泉和矿泉水资源,温泉水的储量位居辽宁省前茅。五龙背温泉、东汤温泉等是旅游、度假、疗养、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植被是气候的参照物。由于气候湿润,丹东市的绿化覆盖率较高(36.7%),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8%。冬季这里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在鸭绿江边常年活跃着一只冬泳队,在晨雾弥漫的鸭绿江上可以看到他们逐浪的身影;在山区的林海雪原里,滑雪场上活跃着喜爱冬季运动爱好者的身影。游客如果来到这里滑雪之后,跳进热气腾腾的温泉里,惬意地享受着冬日里最舒适的美好时光。
【城市环境】
五是城市美。丹东是一座典型的组团式带状城市,最宽处只有2公里多,最最窄处也只有数百米,城市中除了有五条大河直接注入鸭绿江外,中间还有若干个大型的绿色隔离带楔入城市带中,与那些摊大饼式的城市格局相比,基础设施虽然投资较大,但也铸就了一座适于工作生活的人居佳地。当海潮江风徐徐而来的时候,少了那种城市中固有的暑热与空气隔绝,当海潮江风退却的时候,从17座城市面山上茂密森林里倾斜下来的花草芬芳沁人心肺。这座开埠只有百年的小城,算不上老城,但却拥有各种各样古老的建设遗迹记载着城市的历史。百年的城市中心公园锦江山公园,俯视整个城区及对岸的新义州。鸭绿江上的两座大桥记载着城市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断桥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城市面山上之一的英华山上,抗美援朝纪念馆及纪念塔等建筑纪念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烈。一条长达近百公里的景观路,顺着鸭绿江而建,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边境景观路。这条路连接了中国的两个起点,一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另一个就是连接了万里海疆的东端起点。
朋友们,也许丹东的五美并没有完全概括出她美的真谛,您也许会总结出丹东更多的美,就说丹东的资源吧,除了地上的,还有地下的。
【丹东资源】
丹东市总面积1.49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虽然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上拥有的绿色资源,地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很多资源的拥有量居于全国首位。几乎同政治上的边境线一样,这里也处于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带,丹东兼有两大区系的特征和代表植物。已知有真菌类32科280余种、苔藓类66科340余种,蕨类21科80余种,种子植物103科1300余种。除了南方的边境地区外,这里的植被种类是最丰富的。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就出产在这里,如人参、刺人参、细辛、天麻、北五味子、沙参等200余种。就拿柞蚕来说吧,丹东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柞蚕之乡。不仅具有历史悠久的养蚕渊源,还具有东方色彩的柞蚕丝绸。中国是丝绸之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传播给世界。大家也许丝绸是由南方的桑蚕吐丝纺织而成的,而丹东的柞蚕丝则具有独特的珠宝光泽、天然华贵、滑爽舒适、吸湿性、透气性好的特点。柞蚕丝织品做成的服装,盛夏可吸水并迅速蒸发,隆冬能贴肤保暖,柔软舒适,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丹东靠海,自然少不了海洋的特点,就连丹东的方言里夹杂着典型的“海蛎子”味,这也许是经常食用海产品形成的吧。这里的海产品及鸭绿江珍品渔业养殖带和优质稻米、板栗、草莓、五味子、草莓等十大特色产品享誉中外。
在地表下,也储藏了硼、黄金、铅锌、钼矿等多种矿产,其中硼矿石储量占全省96.3%,占全国64.2%,位居全国首位,有“硼海”之称;黄金储量占全省黄金总量的37.2%居省内前列。
【旅游资源】
丹东的原生态景观保存完好,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北有层峦叠障的青山为屏,南有蜿蜒舒缓的鸭绿江与烟波浩淼的黄海相接,万里长城东端起点邦山台、万里海疆的北部起点江海分界碑、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江、山、湖、海、林、泉、河组合成无数奇丽的景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丹东也是辽宁省的旅游热点城市,是辽宁省“金三角”旅游城市的重要端点城市。丹东的旅游资源可以用五个字来表示,那就是“满朝江山绿”,我给您详细解读一下这五个字的内涵:
满——这里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民俗风情浓郁,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里,您都可以领略到满族的风情。
朝——丹东直接与朝鲜半岛毗邻,无论是生活在丹东的朝鲜族人,还是对岸的朝鲜人,独特的朝鲜族风情随处可见。也许您是首次来到丹东,许多店面上要有三种文字进行标识的,一是汉语,二是英语,三是韩语,丹东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城市。
江——就是鸭绿江,来到丹东,您不看鸭绿江就算白来。无论是您漫步在鸭绿江边的景观路,还是乘船游览鸭绿江,您会领略到鸭绿江在丹东市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以鸭绿江为主轴的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在丹东段长达210公里,在这条丹东市的母亲河的沿岸地区,承载了丹东市发展的辉煌。
山——丹东位于山地丘陵起伏的辽东地区,长白山余脉在这里造就了众多的名山名水。境内主要有:这里有鸭绿江、青山沟、凤凰山三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石砬子、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天桥沟、大孤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凤凰山山城、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被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的天华山森林公园,天然火山博物馆——黄椅山森林公园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的大梨树村等,总之在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1500平方公里的各类风景名胜,占国土面积的10%,这个比例是全省最高的,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绿——丹东的绿色植被覆盖较高,是辽宁省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是辽宁省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地区。无论是在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六大景区内,还是青山沟、大梨树村、大鹿岛等地,自然生态美圆了人们返璞归真的美好愿望。
【土特产品】
丹东土特产品种类繁多,人参、板栗、草莓、山楂、柞蚕、食用菌、林蛙、对虾等土特名产闻名遐迩,远销国内外。丹东依江临海,江水产品与海水产品极为丰富,鸭绿江面条鱼是鸭绿江的特产,各种海中珍品品种繁多,海螺、玉螺、扇贝、赤贝、杂色蛤、梭子蟹、对虾、鲍鱼、扁玉螺、脉红螺、香螺、杂色蛤、文蛤、竹蛤、乌贼、章鱼等数量可观,三疣梭子蟹、中华虎头蟹、对虾等驰名中外,海产鱼主要有孔鳐、鲚、银鱼、鳕、鲈、黄花鱼、带鱼、鲳、牙鲆等。富的淡水资源为这里的淡水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品种有公鱼、大银鱼、鲤鱼、重唇、马口鱼、鲶鱼、虹鳟鱼以及南美白对虾、河蟹、稻田扣蟹等。此外还有满族的“酸汤子”,朝鲜族的“打糕”,丹东的“烧烤”等等地方小吃,通过品尝这些小吃,必能感受到丹东民俗风情和多民族文化。
【交通状况】
丹东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已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丹东铁路距平壤220公里,距汉城(现称首尔)420公里,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国际联运列车途经丹东出入国境。公路201、304国道在此交汇,丹东-沈阳、丹东-大连两条高速公路和正在规划实施中的东北东部铁路工程、沈丹铁路复线、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丹庄铁路、海空港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使丹东处在四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的中心交汇位置
丹东港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天然不冻良港和国际贸易商港,已同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美国、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开辟货运和客运航线。如今每周有三个班次的客货轮来往于丹东与仁川之间。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很高兴能陪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城的历史:历史上秦汉和明代曾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始修建长城。如今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虎山长城即属明代长城,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也称辽东边墙。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它三面环水。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顶峰高147米,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环视四周,朝鲜的房屋,田地,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有敌台三千多个;向北十余里还有六座墙台。丹东境内的这段长城是明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 一个重要景区。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这里还有一步跨,老虎口,清音洞等多处景区,现开发的就只有长城遗址和一步跨。
今天的 游览到此结束,希望这次虎山长城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辽宁旅行社对大家来到辽宁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著名的丹东。下面让我们尽情的游玩吧!
【地理位置】
丹东地处中国东北部边陲,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东北隔浑江与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本溪市的桓仁县毗邻,西界鞍山的岫岩县,西南与庄河市接壤。丹东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中国最南端的终点是北仑河口),中国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和最大的边境城市,城市依江傍海而建,不仅能够感受海潮的魅力,而且还能感受到徐徐的江风。既有“国门名城”之称,又有“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之美誉。她有五美:
一是区位美。丹东位于北纬40度,与伟大首都在同一条维度线上,也就是在北京的正东方向上。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丹东要比北京最早感受到太阳的光芒,谓之红色东方之城当之无愧。
丹东是国内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边境城市,不仅拥有万里海疆线上的第一港,而且还拥有海陆交通之便,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通向国内外。在全市120千米长海岸线附近,拥有大鹿岛、獐岛等众多的岛屿,有如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北黄海上。作为是“五点一线”战略的第一点,连接五点的快速公路将使得丹东与辽宁省其他的沿海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国内的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里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与朝鲜半岛有306公里的边境线,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无论是通往朝鲜的陆路交通,还是通往韩国的水上交通,有通向世界的交通便利。国内拥有通往大连、沈阳、通化等方向的铁路及高速公路,联系省内外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这里既没有那种区位闭塞造成的“盆地意识”、“边陲意识”,也没有那种边境地区的“海角意识”,有的只是得天独厚的区域自豪感。
【人口民族】
二是风情美。与其他边境地区的民族构成相比,丹东也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在其所辖的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和元宝、振兴、振安三个区中的240万人口中,城市人口70万。拥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28个民族,民族数量占56个民族的一半。在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这里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满族是近代影响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满族的民俗风情已渗透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在舞台上您会看到“东陲边鼓”的激扬,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体验到民族风情的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与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种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的多重风情是不多见的。
【丹东简史】
三是历史美。早在1.8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 “前阳人”洞穴遗址、后洼遗址中,再现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这里曾是幽燕之地,燕秦的铜戈铜剑书写了那个时代疆域的纷争。燕秦之后,这里隶属辽东郡。西汉时期设置的武茨县和西安平县,是丹东地域上最早矗立起的城池,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收夏被割据的辽东,在这里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安东市市名即源于此)。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1920xx年安东开埠,开始成为辽东地区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1937年12月1日安东市正式成立。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安东市为丹东市,含义是“红色东方之城”。
在其历史的演化进程中,这里既是重要的海防前线,又是重要的战场。近代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都在这里留下了战争的印记。这些战争的历史承载了中华近代史上最厚重的部分,哪一页都有离不开丹东的书写。丹东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在这厚重的篇章中,鸭绿江是最重要的一个载体。
鸭绿江养育了丹东这座美丽的城市,早在清同治十三年,“东边地带全部开禁”,“凡认地耕种者,无论旗民一体编入户口册籍”,那数亿立方米久让人垂涎的长白山余脉的林木,使成千上万的伐木者先后涌入。水量充沛的鸭绿江从长白山脚下平缓地流向下游的黄海。在今天的沙河子一带,便形成了伐木者的休憩养生之地,自然形成了当时全东北最大的以木材为主的鸭绿江流域物资集散地,丹东一度成为“木都”(您也许看到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的一个镜头,那些放木排的人就是在安东上岸的)。此外大批的运粮船、各种山货、土特产品先后汇集丹东,各种店铺纷纷挂牌营业,商业的兴起及不断繁荣就形成了城市,这就是丹东。可以说,鸭绿江为丹东的诞生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气候环境】
四是环境美。与国内其他边境城市相比,丹东丹东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与江南的上海地区的降水量持平,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最湿润的地方。
气候造就了环境。丹东的春天看似姗姗来迟,也不愿远离。当大地回春的时候,正是观赏丹东市花—杜鹃花的最佳季节,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将大地打扮的分外妖娆,由于春季相对较长,再加上没有北方春天里的那种风沙天气,遍野的花期也显得较长。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是中国北方气候最舒适的地方之一,夏季超过30度以上的天气只有5天左右,整个夏季凉爽,您来到这里的海滨或风景区避暑度假,享受大自然赋予这里的美好环境。丹东的秋季雨量减少,气候凉爽宜人,此时丹东市街道两旁的市树银杏树已是果实累累、一片金黄,有趣的是银杏树叶往往在一夜之间就全部落的所剩无几,银杏叶铺就的街道成为丹东著名的“黄金大道”。在鸭绿江沿岸的各个景区里,红叶满山,恰似彩锦织成的秋装。
河流是气候的产物。由于气候湿润,丹东地区江河密布,长度超过20xx米的大、中、小河流近1000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有4条,即鸭绿江、浑江、爱河、大洋河。水资源充沛,年径流量达110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水系密度居辽宁省之首。丹东还有丰富的地热温泉和矿泉水资源,温泉水的储量位居辽宁省前茅。五龙背温泉、东汤温泉等是旅游、度假、疗养、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植被是气候的参照物。由于气候湿润,丹东市的绿化覆盖率较高(36.7%),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8%。冬季这里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在鸭绿江边常年活跃着一只冬泳队,在晨雾弥漫的鸭绿江上可以看到他们逐浪的身影;在山区的林海雪原里,滑雪场上活跃着喜爱冬季运动爱好者的身影。游客如果来到这里滑雪之后,跳进热气腾腾的温泉里,惬意地享受着冬日里最舒适的美好时光。
【城市环境】
五是城市美。丹东是一座典型的组团式带状城市,最宽处只有2公里多,最最窄处也只有数百米,城市中除了有五条大河直接注入鸭绿江外,中间还有若干个大型的绿色隔离带楔入城市带中,与那些摊大饼式的城市格局相比,基础设施虽然投资较大,但也铸就了一座适于工作生活的人居佳地。当海潮江风徐徐而来的时候,少了那种城市中固有的暑热与空气隔绝,当海潮江风退却的时候,从17座城市面山上茂密森林里倾斜下来的花草芬芳沁人心肺。这座开埠只有百年的小城,算不上老城,但却拥有各种各样古老的建设遗迹记载着城市的历史。百年的城市中心公园锦江山公园,俯视整个城区及对岸的新义州。鸭绿江上的两座大桥记载着城市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断桥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城市面山上之一的英华山上,抗美援朝纪念馆及纪念塔等建筑纪念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烈。一条长达近百公里的景观路,顺着鸭绿江而建,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边境景观路。这条路连接了中国的两个起点,一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另一个就是连接了万里海疆的东端起点。
朋友们,也许丹东的五美并没有完全概括出她美的真谛,您也许会总结出丹东更多的美,就说丹东的资源吧,除了地上的,还有地下的。
【丹东资源】
丹东市总面积1.49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虽然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上拥有的绿色资源,地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很多资源的拥有量居于全国首位。几乎同政治上的边境线一样,这里也处于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带,丹东兼有两大区系的特征和代表植物。已知有真菌类32科280余种、苔藓类66科340余种,蕨类21科80余种,种子植物103科1300余种。除了南方的边境地区外,这里的植被种类是最丰富的。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就出产在这里,如人参、刺人参、细辛、天麻、北五味子、沙参等200余种。就拿柞蚕来说吧,丹东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柞蚕之乡。不仅具有历史悠久的养蚕渊源,还具有东方色彩的柞蚕丝绸。中国是丝绸之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传播给世界。大家也许丝绸是由南方的桑蚕吐丝纺织而成的,而丹东的柞蚕丝则具有独特的珠宝光泽、天然华贵、滑爽舒适、吸湿性、透气性好的特点。柞蚕丝织品做成的服装,盛夏可吸水并迅速蒸发,隆冬能贴肤保暖,柔软舒适,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丹东靠海,自然少不了海洋的特点,就连丹东的方言里夹杂着典型的“海蛎子”味,这也许是经常食用海产品形成的吧。这里的海产品及鸭绿江珍品渔业养殖带和优质稻米、板栗、草莓、五味子、草莓等十大特色产品享誉中外。
在地表下,也储藏了硼、黄金、铅锌、钼矿等多种矿产,其中硼矿石储量占全省96.3%,占全国64.2%,位居全国首位,有“硼海”之称;黄金储量占全省黄金总量的37.2%居省内前列。
【旅游资源】
丹东的原生态景观保存完好,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北有层峦叠障的青山为屏,南有蜿蜒舒缓的鸭绿江与烟波浩淼的黄海相接,万里长城东端起点邦山台、万里海疆的北部起点江海分界碑、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江、山、湖、海、林、泉、河组合成无数奇丽的景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丹东也是辽宁省的旅游热点城市,是辽宁省“金三角”旅游城市的重要端点城市。丹东的旅游资源可以用五个字来表示,那就是“满朝江山绿”,我给您详细解读一下这五个字的内涵:
满——这里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民俗风情浓郁,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里,您都可以领略到满族的风情。
朝——丹东直接与朝鲜半岛毗邻,无论是生活在丹东的朝鲜族人,还是对岸的朝鲜人,独特的朝鲜族风情随处可见。也许您是首次来到丹东,许多店面上要有三种文字进行标识的,一是汉语,二是英语,三是韩语,丹东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城市。
江——就是鸭绿江,来到丹东,您不看鸭绿江就算白来。无论是您漫步在鸭绿江边的景观路,还是乘船游览鸭绿江,您会领略到鸭绿江在丹东市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以鸭绿江为主轴的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在丹东段长达210公里,在这条丹东市的母亲河的沿岸地区,承载了丹东市发展的辉煌。
山——丹东位于山地丘陵起伏的辽东地区,长白山余脉在这里造就了众多的名山名水。境内主要有:这里有鸭绿江、青山沟、凤凰山三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石砬子、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天桥沟、大孤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凤凰山山城、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被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的天华山森林公园,天然火山博物馆——黄椅山森林公园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的大梨树村等,总之在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1500平方公里的各类风景名胜,占国土面积的10%,这个比例是全省最高的,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绿——丹东的绿色植被覆盖较高,是辽宁省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是辽宁省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地区。无论是在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六大景区内,还是青山沟、大梨树村、大鹿岛等地,自然生态美圆了人们返璞归真的美好愿望。
【土特产品】
丹东土特产品种类繁多,人参、板栗、草莓、山楂、柞蚕、食用菌、林蛙、对虾等土特名产闻名遐迩,远销国内外。丹东依江临海,江水产品与海水产品极为丰富,鸭绿江面条鱼是鸭绿江的特产,各种海中珍品品种繁多,海螺、玉螺、扇贝、赤贝、杂色蛤、梭子蟹、对虾、鲍鱼、扁玉螺、脉红螺、香螺、杂色蛤、文蛤、竹蛤、乌贼、章鱼等数量可观,三疣梭子蟹、中华虎头蟹、对虾等驰名中外,海产鱼主要有孔鳐、鲚、银鱼、鳕、鲈、黄花鱼、带鱼、鲳、牙鲆等。富的淡水资源为这里的淡水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品种有公鱼、大银鱼、鲤鱼、重唇、马口鱼、鲶鱼、虹鳟鱼以及南美白对虾、河蟹、稻田扣蟹等。此外还有满族的“酸汤子”,朝鲜族的“打糕”,丹东的“烧烤”等等地方小吃,通过品尝这些小吃,必能感受到丹东民俗风情和多民族文化。
【交通状况】
丹东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已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丹东铁路距平壤220公里,距汉城(现称首尔)420公里,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国际联运列车途经丹东出入国境。公路201、304国道在此交汇,丹东-沈阳、丹东-大连两条高速公路和正在规划实施中的东北东部铁路工程、沈丹铁路复线、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丹庄铁路、海空港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使丹东处在四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的中心交汇位置
丹东港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天然不冻良港和国际贸易商港,已同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美国、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开辟货运和客运航线。如今每周有三个班次的客货轮来往于丹东与仁川之间。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六
虎山长城景区
明代万里长城像
一条巨龙横卧在山上。山下滨江路与201国道相连,江边的帮山台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 虎山附近有汉代城池西安平县遗址和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战场遗址。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城、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规划中的虎山绿水萦回,山上长城起伏,环山湖游艇穿梭直通鸭绿江,绿树山花与湖水相映,风景如画。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经国家批准正在修复的虎山长城已竣工730多延长米。不久沿江游览路将直通虎山景区,从市区到虎山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
登上海拔146.3米的山顶敌楼会让人充分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深刻含义。特别是秋天,山上到处是火炬树那红红的叶更加映衬出长城的雄壮之美。最绝的是站在虎山长城之巅可一览中朝两国风光,对岸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自然风貌、人物景观能尽收眼底。
“一步跨”是中国距朝鲜水陆最近的地方之一,因最近处一步就能跨到朝鲜而得名。在这里游人不但能近距离的看到朝鲜人民生活、劳动以及工作的场面。千米栈道是虎山景区另一主要景点,中国有三大古建筑那就是长城、栈道和运河其中运河即人工河。而在虎山景区内这三大古建筑您都可以看到。栈道是从前用木柱、木板等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通道。虎山景区的千米栈道是在原栈道遗址上修建的走在上面既惊险又刺激,特别是“虎口”这一段更是考验你胆量的地方。“虎口” 这段险路有20多米长,是天然形成的夹扁石,远看像老虎半张着的嘴。游客走在上面头上是探出来的巨大而嶙峋的岩石,脚下几乎没有路。走出“虎口”,前面是一段下坡路,前面就是索桥,它由五根粗大的钢索组成,有30多米长。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使人有一种挑战极限的感觉。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
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开馆于20xx年5月,是继嘉峪关、八达岭、山海关之后又一处以介绍各个朝代长城的防御功能为主的长城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陈列有虎山出土的明长城城砖、陶器等文物;反映长城历史的大型油画和与长城有关的历史人物雕塑以及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全面展示了长城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地位与作用。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幅大型半景画,集声、光、电等多种科技手段为一体,逼真地再现了秦代修筑长城的浩大场面和明代灭亡、长城被攻陷时的悲烈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七
青城山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先说幽。
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象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蕴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呀。 ‘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一直都是15摄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湿润: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晶类众多,仅木本植物就达110余科、730余种,既有挺立在庙观旁的参天大树,又有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壮观秀丽的大面积人工林,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说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它有很多白果笋密集下垂,极为壮观,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青城幽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植被丰茂,林木有情,空气自然也就十分新鲜有灵气。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野生动物有197科50多种。禽鸟约200余种,鱼类品种有20余种,野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青城玉鸦、红嘴相思鸟、杜鹃鸟、娃娃鱼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叹青城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直接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脉鹤鸣山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据说他“会三界万神于青城黄帝坛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将当时的四川及汉中的部分地区划分为二十四个教区,分别管理,所谓“治”,与乱相对,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现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青城山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4就象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所以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致,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从青城山这里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来此结茅传道,开辟了东方神秘宗教——中华民族传统本土宗教“道教”的历史新篇章,因此青城山也就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20xx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养生学等方面乃至政治和军事方面以及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和久远的影响。道教积淀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青城山是道教历史最为悠久,道教历史发展最为完整的道教名山;(从创教到发展至今)它历经了道教历史中最早的天师道正一派到后来的全真教这两个道教中最大的道教派别的角色转换;道教建筑也最有历史阶段性和代表性,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而且这些建筑还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像天师洞就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圆天大师就曾居住在天师洞。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灿烂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医药养生、膳食等,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庙宇等文化胜迹之外,青城山还保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墓藏,古摩岩题刻及道教印符等文化实物,这些实物都是道教留给全世界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包含道教文化的历史信息和众多谜团。整个青城山被称为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联合国著名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曾被青城山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所折服。他曾感慨到:“青城山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范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青城山正是以它”幽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着无数的中外名人来此游览观光,长驻短寓,著名的有唐明皇、杜甫、贾岛、杜光庭、苏轼、范成大、冯玉详、于右任、张大千等。而今天道教的养生、崇尚自然的思想更令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群、让向往自由、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倍受崇尚,前往青城山探幽访古,前来探索东方神秘道教文化精髓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1800多年来,青城山的宫观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保存得很完整,其中最大的是天师洞,也就是张道陵天师传道所在地古常道观,此外还有上清宫、建福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等多处宫观,
[长生宫] 在青城山新山门右侧有一座四星级宾馆——鹤翔山庄,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宾馆,而是蜀、晋时道教著名首领范长生隐居修真故址——长生宫,范长生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青城山,是当时蜀地天师道首领,曾帮助李特李雄筹集军粮物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曾想拜其为国君,不就。拜为宰相、尊称为范贤,在都江堰建范贤馆,青城山长生宫是他的修道之处,史传他修道长寿,活了130多岁,后主刘禅改其为长生观,旧名碧落观。宫内有紫薇树一棵,远望蓊蓊郁郁,相传为唐明皇为纪念杨贵妃亲手种植;有巨楠数十株,高数十米,围约三十尺,要数人才能合围,传说为范长生亲手所植。陆游的《长生观观月》中写道;”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宫。”正如古诗中所说的那样”万木阴阳夏气凉”,因其环境十分幽雅清净,也是青城山避暑胜地。近年来林木逐渐恢复,早先的白鹭又成群飞来。故名“鹤翔山庄”。今天的鹤翔山庄因此还创造了一道道教养生素食,取名“长生宴”。在海内外屡次获得大奖。
[山门·建福宫] 建福宫,再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皇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这可能就是武侠小说里面所讲的“轻功”吧,宁封帮助皇帝学会“龙蹻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皇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丈人”再古时一是对老人的尊称,如老丈。二则是一种官衔,五岳丈人时统管三山五岳的最高统帅。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虽然青城山的地位有多高。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青城山山门虽然不是雄伟壮观,但它体现道教的玲珑、仙气,采用道教典型的重檐式,重檐代表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因为在道教中有道教好神仙,仙人好楼居的说法,所以道教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并雕塑有各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以示喜好神仙,而所塑的虫鸟兽则体现道教喜好自然的思想。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说是很久以前的蜀王望帝杜宇变的,他为了提醒后代的帝王要爱惜人民,所以变成了鸟儿,不断地呼吁“民贵呀,民贵呀”,因为他不停地叫,就累得吐血了,所以,杜鹃乌的嘴巴就变成是红色的了。
[雨亭·天然阁] 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有依半岩而成的吊脚楼——步虚廓,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形成亭本身是景、坐在亭子里赏外面是一道道的风景。而且这些亭子,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这个雨亭的对联是于右任先生所书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副对联看似平淡,实际寓意很深,说出了“青城天下幽”的“幽”意,也道出了青城山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天然阁,它就是青城山的道长们以枯树作为柱子,留皮带节;以树皮盖顶,以树根为坐凳,用枯枝和古藤作为装饰,不用雕工胜似雕工,一切取其自然。大家留意一下,这座凉亭上下一共三层,实际上这里面大有深意,道教很注重“三;这个数字,如等一下我们要看到的“三清”、“三天”、“三元”、“三皇”等,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这其实与道教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密切的关系。“道”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是“一”,其中有“阴阳”,所以是“二”,阴阳二气互相融合生成万物,所以是“三”。道教用“三”表示万物的生成,所以有“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光”等等很多说法。所以,这个凉亭从用料到设计,都蕴涵了多方面的道教精神。以后大家会看到三角的、圆形的、方形的、八角的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三角的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圆形的象征着天是圆的,方形的象征着地是方的,八角的象征着八卦,这些建筑里面都体现着道教的理论,刚才我们介绍过,青城山是道教的圣地,道教文化已经成为青城之魂,渗透到青城山一草一木之中,道教主张清净无为,回归自然,所以,·这些亭子也成为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艺术的代表。
[椿仙行道] 伴随着青城山曲折的石梯和鸟儿的欢畅,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多数是杉木,还有楠木、柏木和柳树,这些林木不仅增加了青城之“幽深”,也给青城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我们出家人;若依赖外人出条林荫道中,不得不感谢这些树木的栽种人——那就是以前的常道观主持彭椿仙道长。
[上清官·老君阁] 上清官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为1180米。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当然它也有“白草”代表当时的国民党将领,圣人指蒋介石之意。因为这首楹联是于老专程为蒋介石先生到青城山来所题写的,当时于右任先生及部分国民党领导人正好在青城山。
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卦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干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干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宫的山门前,可以看见这个很大的照壁,照壁又叫照墙或影壁,单独耸立大门口或正厅的前面,也有结合围墙,形成院落的,照壁的功能都是有屏障和遮蔽的作用,也有塑造空间曲折的效果。照壁可以两向施用,对外辟邪和对内祈福。所以,大家看这个照壁,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道”字,背面写的是“大道无为”四个字。道教崇奉的是“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十分的不好回答,2520xx年前,老子看见周朝日益衰落,天下就要大乱,他只好出世的时候,当时有个关令叫尹喜,就向老子请教了这个问题,老子就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来回答他,开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2520xx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道”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道就是生活,一种善良的、健康的生活就是道吧。多关注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样,就是它背后所说的“大道无为”了。大道无为实际上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事态度和基本法则,道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而产生宇宙万物,包括人的生命过程来看应是自然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做事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为者终必失败,无为即遵循顺从法则。
站在了上清宫的门口,看一下“上清宫”三个字,真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蒋介石1940年4月和7月,他曾两次来到青城山,蒋介石在当时青城山主持易心莹道长所托下,手书了“上清宫”三个大字。另外,在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另一幅“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冯玉祥将军的手笔,都是 ·《道德经》中的原句,上德是指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而做事,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从产生到发展宇宙万物的过程来看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说清楚的,它应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人们只能去效法遵从,大成若缺和大巧若拙一样,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天得一以清”与“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在论述道的伟大作用,没有东西可以脱离了道而生存的,这里的“一”也就是指的是道的意思。在上清宫大门的左侧,有“瑶池阙”,在上清官大门的右侧,有“玄圃门”。进宫后的左右两边象许多道观一样是左青龙和右白虎两殴,青龙,白虎是道教的两大护法天神,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竺豆象学说和动物崇拜演变而来,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苎(即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空区域)中的所有星座分为28星宿,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各七个星宿,东边的七个星苎排似龙,而东方属木,色青故称青龙,西方属金色白称白虎,南方七星宿形似雀,方位属火,色赤古语亦称朱,取朱雀,北方千星宿形如龟蛇,龟蛇古称“武”,方位属水、色黑古称“玄”,取玄武,它们共同构成四方天界的神,也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这里还有两眼神秘的井,这两口井一方一圆、一浑一清、一深一浅,并列在一起,就象一对恩爱的夫妻朝夕相守,因此,就口旷鸳鸯井”,这“鸳鸯井”三今大字,就是张大千先生的手笔,大千先生与青城山的缘分非同一般。鸳鸯井下边的泉源是相通的,但水面却一高一低,很是神奇。
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世纪;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世纪;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世纪,张道陵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老君阁] 92年动工,94年落成,95年开光,它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的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虎山长城导游图 虎山长城游记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虎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虎山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象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睿智的中国先人,身受卫国之命,责任、义务和自家性命,都不容他们不选择虎山为屏障。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监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
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城、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
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长城被发现后,政府开始对它展开保护和修复。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xx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现在规划中的虎山绿水萦绕,山上长城起伏,环山湖游艇穿梭直通鸭绿江,绿树山花与湖水相映,风景如面。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经国家批准正在修复的虎山长城已俊工730多延长米。不久沿江游览路将直通虎山景区,从市区到虎山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未来的虎山将是集游览、娱乐、度假、科研于一体的深受游客睛睐的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