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导游词(汇总十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江西的导游词篇一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着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着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xx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着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0xx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江西的导游词篇二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七里之内有一百多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仙水岩”的24座山峰。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景点最为集中,有仙女岩、仙桃石、僧尼峰等十大美景,当地称之为“十不得”。一景:男女相依的僧尼峰,又称 “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二景:含风不动水中游,又称“莲花戴不得”。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四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五景:天师丹勺岩,又称“丹勺盛不得”。六景:惟妙惟肖的蘑菇云,又称“仙菇采不得”。七景:孤峰独秀的石鼓峰,又称“石鼓敲不得”。八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九景:红紫斑斓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十景:华夏唯一的仙女峰,又称“仙女配不得”。这里的清溪绕山蜿蜒、奇峰横卧碧波,四野景色美不胜收,有“小漓江”之称。两岸的岩石千奇百怪、气象万千,特别是著名的“十不得”岩石景观,大都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江西井冈山导游词 ·南昌市导游词 ·九江市导游词
从上清码头可以乘到竹筏,一路上不仅可以看到“十不得”景点,还能看古代悬棺表演。在二十四岩的尽头有水岩,这是一个临溪的大岩洞,里面可容纳数百人。洞前江水澄清、洞顶悬空伸出江面,人站在洞口颇有些惊险之感。
庐山景区导游词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大家的导游小白,接下来的时间呢就由我带着大家领略庐山的风光,希望我的导游词能让大家满意。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以及旅游观赏价值,是我国的优秀的自然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的避暑胜地。
游庐山一个必须具备的工具就是雨具,因为庐山的天气变化无常,伟大的诗人苏东坡在游览庐山的时候,就恰好赶上了雨雾天气,于是在朦胧中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庐山的天气就是小孩的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雨瓢泼,所以大家一定要准备好哦。
下面是导游词的第一个景点,庐山秀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这个瀑布最好的形容了,看完了瀑布,我们会来到含鄱口,这里有非常壮观的云海,真可以说是气吞江湖呢,过了含鄱口,会经过风光秀丽的锦绣谷,它的得名源于一年四季的花开灿烂,就好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因此大家就叫它锦绣谷了,在这里呢,大家可以尽情的和大自然的美景合影留念哦,离开锦绣谷,我们就来到了仙人洞,仙人洞里面有个专供游人拍照的悬空大石板,可以说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不过大家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就曾有过女孩不小心从石板上掉下悬崖的惨剧发生,同时提醒大家,我们沿路都有设计精美的垃圾箱,大家一定注意把手中的垃圾放到那里面去哦!
好了,我的导游词就说到这了,剩下的时间交给大家自由活动,不过记得我们的集合时间哈,晚饭后我们还有好玩的互动游戏等着大家!
江西的导游词篇三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庐山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闻。这里距离牯岭街大约6公里,正处在庐山东南的含鄱岭的中央。大汉阳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们前面的大峡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阳湖,大右含吞这中国最大淡水湖之势,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庐山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闻。这里距离牯岭街大约6公里,正处在庐山东南的含鄱岭的中央。大汉阳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们前面的大峡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阳湖,大右含吞这中国最大淡水湖之势,因此得到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明代诗人方文有一首诗——《含鄱阳岭至太乙峰》
侵晨独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岭函。
但使短藤穷碧巘(yan),何妨细雨湿青衫。
林中暗淡高低树,雾里微茫上下帆。
不是探奇索隐者,谁能踏雪履巉(chan)岩。
太乙峰在含鄱口西2里处,山势庄严挺拔,与众山迥然不同,相传游人因难以攀登,常望山兴叹,此峰给人以一种神秘感,所以得名“太乙”。太乙是星官名,在天龙座内,属紫薇恒。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寻幽探胜的经历和感受。
“函”字是全诗的亮点,形象的写出了此处的雄伟气势。可以想象,天刚亮来到含鄱口,纵目远眺,广阔的视野中,千里鄱阳湖,气象万千,一个“函”字,真是举重若轻。短藤就是短杖,穷就是探寻,巘就是山峰,“但使短藤穷碧巘”暗示出山势的峻峭和登攀的艰难。“林中暗淡高低树,雾里微茫上下帆。”意思是从暗淡的丛林中看去,有许多高低错落的树木,透过微茫的云雾,可望见鄱阳湖中来往的船,描绘出一幅山色湖光图。最后两句写诗人不畏艰险,探寻含鄱口这一带的风光,也说明了此处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由于含鄱口的特殊地势,使这里成为云雾孕育之处。不知各位是否听说过?在含鄱口观赏云雾,偶尔能领略到“响云”、“宝光”、“云中净地”的奇妙景象。
春夏之交,常见云雾从山中急速朝峰巅涌去,而且伴随着“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云”。这种现象有一个解释说,含鄱口豁然其张,形凹如口,恰似一个大音响,奔跑的云雾流与其发生共鸣,因而“嗡嗡”作响,听之有声。
如果再浓雾迷漫的早晨,置身于此,有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身影出现在云雾的屏幕上,影子在外围环绕着两圈五色光环,好似菩萨头上的灵光,人们称为“宝光”。这确实奇妙!我猜测,由于山势的原因,浓雾可能在某处形成了一个直立的平面,犹如一个大平面镜,此时正好照出了人的身影。至于五色光环,是因为水汽对光的折射和衍射形成的。人体周围的水汽由于体温的影响,其密度与别处水汽有差异,可能正好具备对光产生折射和衍射的条件。
云雾中的含鄱岭,当云海的海涛从四面八方袭来时,四周云枪高垒的含鄱岭中间,有一块纤雾不染的“云中净地”。这是由于含鄱岭的特殊地形,才有云雾从四面八方一地推进的现象,形成逐渐缩小的云雾圈,随着云雾圈的缩小,圈内气压也随之增大,当气压大到某一数值时,正好能抵挡住云雾的推进,于是就出现了“云中净地”的现象。
也许是因为这个山岭中部有一个含鄱口,所以它才得名“含鄱岭”。含鄱岭海拔1211米,东接五老峰,西傍九奇峰,北凭大月山,西南有汉阳峰。构成含鄱岭的山石是长石石英砂岩,山脊如刀,长达1250米,其方向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平行,李四光等地质学家据此认为含鄱岭山脊是一条典型的冰川刃脊,是第四纪冰川在流动中刮削而造就的。
请各位随我一起攀登含鄱岭,领略岭上的风光。这里有一个石坊,是含鄱岭游览长廊的入口。石坊四柱三门,上面刻有“含鄱口”三个大字,左右两边石柱上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字样。让我们拾级而上,现在隐约可见上面还有三座建筑,前面山脊上有一个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那就“含鄱亭”。岭脊中部有一座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四座建筑构成含鄱岭上的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园林的“藏”、“露”结合的特色。“含鄱”、“望鄱”、“忘归”三词的意思层层递进,也是游人观景的感受。
望鄱亭是观看云海和日出的理想之地,让我们上去看看。“乍雨乍晴云出没,山雨山烟浓复浓。”这两句诗形象的写出了含鄱岭云雾瞬息万变的情景。
最后提醒大家,要看日出,必须挑选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在黎明前来到望鄱亭,凭栏远眺鄱阳湖,开始天空是很浅很浅的蓝色,转眼间天边出现一道红霞,缓缓的亮起来,当亮到耀眼时,一轮旭日从鄱阳湖上腾出,喷薄升空,万道金光映射庐山群峰,青山带紫,白云披红,景象非常壮观!
江西的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有江西煤都之美誉的城市——萍乡市。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湘赣边界,萍乡市总面积3827平方千米,20xx年统计的人口总数为185万。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5.4%,并在20xx年成功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
萍乡因楚昭王在此地得到萍实而得名,据说春秋战国楚昭王渡江时,江中漂来一物,又红又圆,大小如斗。他问遍了满朝文武都无人知道,于是派使者到鲁国问孔子,孔子道:此物为萍实,集天地精华而成,千年难得一遇,是吉祥物,只有称霸的人才能得到。于是,后人便把楚王得萍实的地方称之为萍乡,即“萍实之乡”。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有中国保尔之称的吴运铎先生就是出自萍乡,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也是出自萍乡。
萍乡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杨岐山,水景独特的孽龙洞,此外,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发祥地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诞生地,红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萍乡保留下来的傩文化之丰富完整全国罕见,具有非常宝贵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
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武功山,武功山风景区位于萍乡市芦溪县东南边境,面积达260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1918.24米,是江西境内的最高峰,集雄奇峻秀自然风光于一身。武功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山。景区分为金顶、九龙山、发云界、灵芝峰四大景区。上有着南方罕见的高山草甸十万亩和众多的瀑布群,保存有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和国家一二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历史上武功山曾与庐山、衡山并称为东南三大天柱,是佛道两家的胜景福地,武功山上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古祭坛群。好了,武功山就先介绍到这里。
游客朋友们,好酒需要品尝,好景点也需要亲临观赏,祝愿大家在这次旅行中能够玩的开心和尽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江西的导游词篇五
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处,赣江、抚河尾阁,鄱阳湖平原区域内。总面积七千四百零二点三六平方千米。市区约一百二十四万。南昌设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五个行政区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及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
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广阔的水域和较大数量的岗地、低丘。赣江、抚河自南向北流经境内。整个地势大致呈西部和东南部高,北部低的半包围倾斜状态。年均温一七点一至一七点七摄氏度,年降水量为 一五一五至一五毫米。
南昌始建于公元前二零二年(汉高祖五年),汉朝开国名将颖阳侯灌婴奉命率兵进驻南昌一带,并正式设置豫章郡和南昌县。次年(前二零一年),在南昌筑一土城称“灌城”。此后,南昌几易其名:汉时属豫章郡,南朝为豫章国。隋在南昌置洪州总管府。大业初,废州复置豫章郡,改南昌为豫章,为历代郡、府、县、道治所。一九二六年建市,一九四九年六月七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成立。
土地肥沃,水域宽广,资源丰富。全市土地总面积一万一千零三五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四百四十六点九八万亩,水域面积三百三十点六五万亩。主要的经济鱼类有草、青鲢、鲤、鲫、扁、银鱼等。矿产有花岗石、石英石及陶瓷土、煤炭、水晶、铜都有一定储量。植被繁茂的西山,野生动植物颇多。
南昌市处我国南北交通要道。明清时代,南北官商来往,多取道南昌。现已建成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可通往全省和全国各地。南昌航空站可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福州、香港等地直接通航。工业占主导地住。全市工业以机械、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为重点,还有飞机制造、冶金、轻工、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
南昌地区文化历史悠久,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称。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明末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均名扬中外。
一九八六年,南昌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九处。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叶挺指挥部旧址 及三十年代新四军旧址均设在市内。市内还有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江西的导游词篇六
各位团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与大家相聚上饶,首先我代表上饶旅行社给大家说一声: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富饶之城上饶
上饶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自东汉建安年间设县以来,上饶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上饶之名怎么得来的?因为自古以来上饶就以“山郁珍奇”、“上乘富饶”著称,素称富饶之地而得名为上饶。简称“饶”。
上饶是江西“东大门”,(东邻浙江,南毗福建、北接安徽,)下辖十县一区和一个县级市。 ( 信州区、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 ,代管一市(德兴市)。 上饶市政府位于信州区。行政区面积2.28万平方公里,人口670万。市树是香樟.市花是三清山猴头杜鹃.市鸟是婺源鸳鸯湖的鸳鸯。这里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经济强劲、风光旖旎。下面分别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说到历史那可就早了。境内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和中国最早的陶器,证明了一万多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定居、劳作和繁衍。吊桶环耕作遗址发掘的稻种,确认了这里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所以万年的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入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发现”。在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中,婺源理坑、汪口两个古村榜上有名。
资源丰富。上饶素有“上乘富饶”之谓,已探明的矿产达70余种,为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金、银、铜、铅、锌、铌钽储量均居全省之首,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黄金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80%,上饶、广丰磷矿是江南八大磷矿之一。上饶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全市森林覆盖高,上饶市城区是全国13个空气、水质量最优的城市之一。
经济强劲,物产丰富。特别是食品业“名牌叠出、一派兴旺”。月兔
牌香烟、全良液牌白酒、大鄣山牌茶叶、饶州牌白酒、万年贡米等闻名遐迩,德兴异vc钠有限公司开发的食品添加剂,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婺源开发的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占欧盟市场80%份额。
上饶是江西旅游资源大市和华东生态旅游强市,是一个清新自然、宁静甜美的绿色家园。上饶风景名胜众多,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中国道教名山三清山,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 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从三清山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三清山这是一座道教名山,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
龟峰,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为“江上龟峰天下稀”,又被游客誉为“天下盆景”。
婺源,存有大量古树古溶洞古建筑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桥流水,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游人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文化旅游示范县。
婺源特产丰盛。用四个字说就是“红、绿、黑、白“四色”特产,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然植被保存完好,
另外,上饶还有红色旅游景点:上饶集中营旧址、方志敏纪念馆暨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管委会等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应该说是造物主对这片土地的偏爱令人由衷赞叹造物的鬼斧神工。上饶
的旅游资源红色、绿色、古色旅游都是非常的丰富,凭借这些优势,上饶的旅游业正在崛起,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江西的导游词篇七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8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8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好了,现在车就来到了井冈山山脚下,让我们一起投入它的怀抱吧!!!
江西的导游词篇八
庐山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庐山石门涧因天池山、铁船锋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庐山石门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石门涧又有“庐山植物一绝”美誉。
景区面积六千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庐山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庐山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庐山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山因人重,景借名传。早在1620xx年前,这里就游踪不绝。东晋隆安4年,名僧慧远在此筑“龙泉精舍”,率儒、释、道18高贤常游于此,传经布道,使之成为净士宗的发源地。其写下的《游石门诗并序》,开了我国山水游记的先河。此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历代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都为之相涉,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与摩崖石刻,文化底蕴深邃丰厚。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过大磐石,峡谷更加险仄,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最窄处的“小石门”,石门涧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过大磐石,庐山石门涧峡谷更加险仄,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庐山石门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庐山石门涧绚丽而神奇的自然风光,吸了历史上无数名人雅士。他们或择胜登临;或结庐隐居;或泼墨挥毫;或寻幽探险。石门涧峰峰岭岭,遍布履痕;沟沟壑壑,回荡歌吟。现有古文化遗址20多处,古诗词200多首。南北朝杰出诗人,谢灵运在涧旁筑“石门精舍”。东晋高僧慧远大法师在此佛法五年筑"龙泉精舍".写出了我国最早的山水游记——《游石门诗并序》
江西的导游词篇九
大家早上好,吃完早餐,我们就乘车出去外省了,也就是去江西省婺源县的李坑村和晓起村。首先我们去李坑村,是一个旅游景点,车程大约一共3个小时,而且车是走山路的,所以导游在吃早餐的时候叫我们大家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多,不然在山上面会很容易晕车的。
刚上车后,大家的状态都十分精神,但过了两个小时多后,大家都像一条条死蛇烂鳝一样了,害得司机要把车停了下来。
休息了一下后,我们就继续前往李坑村,可这次车程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李坑村的里面,也有很多古建筑都是“徽派建筑”,因为这里原来是徽州的范围,李坑村的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有李坑村的特色水果——水井泡西瓜。李坑村处于“环山拥抱、满田翠绿”的中间。
我们首先进入了李坑村的牌坊,牌坊后面有一条小溪,小溪的名字就叫做“李坑”,原来这里的人都是姓“李”的,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李坑村人的后代。
这条小溪的水很清澈,清得可以看见水底下的“金荷包”鱼在河里面游来游去。河水上面的鸭子在嬉戏,水面上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河边的绿树。
然后我们就跟讲解员走到一个楼阁外面,这个楼阁名叫 “星阁高隐”,据说这个村里的读书人去当官前都要来这里。
进到楼阁里面有很多古代名画,但是这里有人在炒臭豆腐,所以我们看一下就走了。
接着我们拐了一个弯来到村的街道上(刚才去参观农田),有非常多小桥,怪不得叫做“小桥、流水、人家”!
在一个“丁”字路口下边有两条小溪汇集在一起,成为一条溪流。在两条小溪的出水口都有各自的一条堤坝,两条堤坝的前面有一座拱桥,拱桥和水里的倒影合成了一个圆形,两条溪流的出水口像龙头一样。这里的人把它们叫做“双龙戏珠”。
接着我们跟着讲解员来到了一个商人的家里,这间房子很大,但大门不能对着街道上,因为在古代,如果没有做官的话,家里的大门是不能对着街道的。那时商人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他家要建一个院子,大门就在院子里面,再从院子的侧门通向街道。
在里面也有一些雕刻,是一些木雕,但这些木雕上的人头都没有了,因为在以前的一个时候被挖掉的。
参观完商人家后,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当官人家里,屋顶有一大块长方形的天窗,长大约有4米,宽大约有2米,这种东西叫做“天井”。
然后我们就去爬山,在山上眺望李坑村。同时我们看到很多农作物:大冬瓜、茶叶、辣椒、黄瓜、丝瓜等。
下午我们又到了晓起村,这里主要以樟树为主,到处都能闻到樟木味,这里的木雕没有被破坏掉,因为这家的兄弟俩很聪明,把雕刻用一些泥土扑上,上面写着“毛主席万岁”五个字,这样人们就不敢破坏这个雕刻了。
在返回黄山的途中,我们看见了农民伯伯在收割水稻,我们一下子冲了下去拿起一大堆稻谷,放进打禾机里面,很快,这些稻谷都脱了出来。这样又能帮助别人,又能觉得开心。
江西的导游词篇十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石门涧参观游览。在此我就把石门涧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
有句话说得好“石门涧是庐山的一块瑰宝。它既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又有青城之幽、华山之险。不到石门涧,难识庐山面”。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所以按其区位素称:庐山西大门。据《后汉书?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石门涧因有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高悬垂落形成壮丽多姿长涧而得名。面积5000余亩。自古石门涧就有“匡庐绝胜”、“山水决胜”、“石门冠天下、涧景醉游人”的美誉。其实在远古时期,大约九亿年前,庐山及周围地区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多次地壳活动,庐山才从海底慢慢上升起来,所以地貌景观奇特,地质内涵丰富多彩。它属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约120万到24万年前才形成这种“褶皱”型和“地垒式断块山”。而正是由于第四纪冰川鬼斧神工似的把石门涧雕刻成一件艺术珍品。黄龙冰斗,窄口下悬崖,挟带着的冰体,沿谷地面流,从而产生石门涧、u形谷、冰门槛。石门涧上连天池、九奇、大林、上霄诸峰。并且庐山将军河的水、九奇峰的水、上霄峰的水、大林峰的水、含鄱口的水、乌龙潭的水......最后都汇集于石门涧,所以说是石门涧的水资源很丰富,导致“处处挂飞泉”的景致。是庐山西部一条最长、最宽、气势的溪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庐山用电,国家在神龙宫上边筑起40多米高的大坝蓄水发电,瀑布优势相对减弱。但由于水源广,加之庐山全年阴雨天占55%,年均降水量为:1833.5毫米,年份降水量高达3362.6毫米,特别是3―9月降水量一般月均在150毫米左右,因此石门瀑布水,终年不涸,非常可观。而这种特定的环境气候也促使了生活在这里的“三石”的生长。说起这“三石”,大伙儿可能就要问了到底是什么?用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三石成一桌菜,是庐山的特产。分别是石鸡、石鱼、石耳。石鸡叫鸡不是鸡,它生长在庐山山涧里与蛇同一个洞穴,形体很像青蛙,叫声很像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门涧的生态环境也非常优越,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庐山区域内的植物种类中,有60%以上在石门涧分布。
庐山的山花杜鹃花在入春后个个都争奇斗艳。早在1620xx年前,石门涧就游踪不绝。东晋隆安4年,名僧会员率释、道、儒18高贤常游于此,游览风光,轮道吟诗,写下了《游石门诗并序》,成为千古绝唱。为我国山水游记之作开了先河。位团友: 历经艰苦磨难,穿过一片柳山树林,爬上300多步台阶,现在我们大家已是气喘嘘嘘,满面汗水了。
请大家抬头观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千年古刹和三棵千年古树――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又一景点,周恩来总理照相的地方――三宝树。请大家在旁边的台阶上坐下休息,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三宝树,即两棵柳杉和一棵银杏,请看这块石头上镶着“晋僧昙冼手植波罗宝树”这么一看大家会说原来这三棵树是晋朝的一个和尚所种,那就有一千五百年啦,这种说法可对可不对,为什么呢?大家看,这两棵叫柳杉树,在庐山有很多品种的杉树,有水杉、河杉、红杉、铁杉、和柳杉,又因为这种树它枝叶长得像垂柳一样,往下沉,人们称它为柳杉。那边一棵叫银杏,又名白果,因为祖辈种树,孙子才能吃到果子,所以又名公孙树,它是活化石,十分珍贵。
根据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来庐山考查证明:庐山经历过第四纪冰川,也就是说,大约在400万年前,我们这块地方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栖息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但是因为第四纪冰川到来时,气温急骤下降,最后降到零下几十度,地球上有很多地方就这样被冰包围着,包围多少年呢?有40万年,在这4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很多植物都绝种了,但唯有这种银杏树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活了下来,而更为可贵的是很多植物都是雌雄同体的,但银杏树都是“公母”分开的,却又不能分的太开,据说分到一定的距离,花不能授粉,“公母”树都会死掉,这树是晋朝时的。
庐山有一庙叫“大林寺”,庙里主持叫昙诜,所种原有三棵,两母一公,有一棵母树种下不久就被虫吃掉了,公树痛不欲生也想死,但死到一半,抬头一看,还有一棵母树,公树想,我要一死,这棵母树也会死,为了这棵母树,我也要活着,所以人们又叫它爱情树。请看那一棵是公树,但又不是三宝树之列了,后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此处修了一座“黄龙寺”,庙里面的长老叫“彻空”,又重新补种了两棵柳杉,又因为这一类型树,佛教统称为婆罗宝树,大致寺庙里、庙前或庙后都要种上一到两棵的,所以现在下面柳杉树高41米,直径1.9米,树龄620xx年;这一棵柳杉高41米,直径2.2米,树龄620xx年;这棵银杏高30米,直径1.5米,树龄1520xx年。
那么树就是树,为什么称为宝树呢?有人说树到百年为宝,这是错误的,因为今古贤文上面说得好,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而这种树有很多说法,比如明万历年间,神宗天子驾游此处发现这棵银杏木质很好,就命令100个工匠限期三天,将此树砍下做一大桌子,谁知这100个工匠就来砍,这一下可了不得啦,为什么呢?因为你这边砍,它那边长,你砍多少,它就长多少,这一砍就砍了三天,限期将到,树砍不倒,这100个工人慌啦,一齐跑到树下哭着说树啊,你就让我们砍了吧,如果我们不把你砍下作成桌子,我们全家将会被杀啊,求你呀,谁知此时树上发出一种声音,好象在说“孩儿们,我很同情你们,但是你们要砍我,也只能从上面砍,让我一层层往下落,如果你们从下面砍,我将无论朝哪边倒下,都会压死我的子孙的呀,你看我四周长着多少树,它们都是我的子孙啊,工人一听树能说话,一齐大吃一惊,赶紧把这事告诉了神宗天子,明神宗听后一口气说,树本草木能照顾及子孙,我身为一国君王应为百姓着想,此树乃宝树也,应当加以保护。当然这是神话不足为奇,实际上是我们庐山脚下有鄱阳湖、长江,山上山下温差极大,因而气流的波动也特别大,所以每到夏天下瀑雨,风特别大,加上雷电,十分吓人的,人们称为“山啸”。据说明朝黄龙寺和尚彻空长老种下两棵柳杉不久,庐山发“山啸”啦,整个庐山是“飞沙走石、雷电交加、昏天暗地、日月无光、大雨倾盆、摇摇欲坠”,但是因为三棵树这地方是山凹,反而是风平浪静,因此,彻空和尚认为是这三棵树有镇山之能,特休书一封告诉皇帝,又因为这上面黄龙寺是万历母亲慈圣皇太后所修,所以万历皇帝特别重视,因此这位神宗皇帝降旨一道说“树能镇山,是大明朝洪福齐天,实乃宝树,是太后洪福齐天,今后三棵树要加以保护,不得毁坏,凡大明官员,路过三棵树要“文官下矫,武官下马”,所以这三棵树和庐山树都被保护起来啦,这三棵树呀才能这样枝繁叶茂,直到现在都长得这么吸引人。
民国初年,爱国人士陈三立游玩三棵树曾题诗一首说: 山山凿径带痕围,蹑步青云接隼飞; 磬吐草根成薄碎,影生木未敛余辉; 谁移赤水三棵树,只伴残僧百衲衣; 直干瑰枝保今古,斧斤所赦与欷嘘。 好啦,三宝树介绍到此,我们大家休息一下,等一会再给大家介绍庐山的其他名景。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有庐山“的瀑布群”“最神秘的大峡谷”之称的剪刀峡景区。它坐落在庐山北部的深山之中,距离九江市区11公里,行车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请大家放松身体,随着汽车缓慢的颠簸,给大家做免费的按摩。在大家享受的过程中,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剪刀峡的情况。
庐山最缥缈的是云雾,最悠久的是人文,最莫测的是政治,而最壮观的就是瀑布了。在剪刀峡中就有庐山的瀑布群。剪刀峡,除了站在庐山牯岭往下看山峦象被剪刀剪开而得名之外,更是因为在剪刀峡内,有一条瀑布像一把流动的巨型剪刀。其实在剪刀峡长约3500米、宽约250米的山谷中,大大小小的瀑布加起来有近百个。加上地形复杂,雨水充沛,使得每条瀑布的姿态各不相同,除了刚才说的剪刀峡双瀑之外,还有上下三叠,潭深水急的乌龙潭瀑布;寒玉森森,泄水如帘的水帘泉瀑布;轻舞飞扬,飘洒婀娜的龙须泉瀑布;石如太师椅,色如白龙身的龙椅石瀑布;扭扭捏捏,害羞躲藏的隐瀑……千姿百态,变幻莫测。除了千奇百怪的瀑布群之外,更为奇特的是举目成趣的嶙峋怪石,牯牛石,神龟石,天宝石,卧云石,鸡冠石,罗汉石,九龙石,飞龙石,石蛙……这些巨石有的在涧旁静坐,有的掩映在密林之中,有的在山顶眺望,或立、或卧、或懒洋洋、或欲腾空而去,不一而足,形神兼备,活灵活现,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进剪刀峡,你会发觉天突然的暗了,就算是在正午,你也很难让阳光直射在身上,仿佛你走进了原始森林,这就是剪刀峡的另一个特点-----幽。走进剪刀峡,举目四望,除了绿色还是绿色,除了树木还是树木。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是庐山景区之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这并不是古人所独有的享受和意境,你在剪刀峡也能亲身体会到。庐山樱花林,杜鹃谷,野葡萄园,紫藤,香果,等等等等,多达近3000种的植物会让你目不暇接,藤缠树,树缠藤,藤藤相缠,树树相连。最让人叫绝的,是在桂花潭边的一株桂花树,树围56厘米,别看它不高,可是却有着千年的历史。他之所以千年还长得不粗壮,那是因为它生长在石头上。尽管他先天条件不好,可是在这峡谷中充沛的雨水,湿润的气候,竟然也生长得有声有色了,因其枝干婆娑如凤凰展翅,又被誉为凤凰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特地为他写下一首诗《庐山桂》:偃蹇月中桂,结根青倚天。天风饶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基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如上林园。不及红花树,常栽温室前。
大家也许都知道,庐山自古宗教繁盛,特别是佛道儒三教,在庐山扎根最深,历史也最久远。作为谷深景幽,飞瀑流泉的剪刀峡,自然也就成为方外人士的的修行之处,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大师和他的十八高贤曾在剪刀峡讲经参佛,浔阳三隐之一的刘程之曾在此隐居修身,陶渊明没有在沙河隐居前,也在此和刘程之,慧远作伴,他们去世之后。陶渊明才郁郁寡欢的迁到沙河县。道家五祖之一的白玉蟾,也曾经因道行不深来此修炼,最终悟道成仙。匡俗就是在此修炼,成仙而去,留有庐存。庐山就因此得名。佛道儒三教在此相处和谐融洽,大家各自修炼又互相融会,形成了中国宗教历少有的大融合。在剪刀峡的密林深处,有一处近百亩的寺庙道关遗址。从前宗教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个号称道教第三十六福地的地方竟然没落了,庙观颓败,人迹全无,只剩下今日的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满目凄凉,让人不由得唏嘘感叹。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些修行的高僧道长呢?那些饱学的儒士呢?真的意境肉身飞升了吗?这个至今还没有解开的谜团,为剪刀峡迷上了一层生米的面纱,这就是为什么说,剪刀峡是庐山最神秘的大峡谷了。
介绍了剪刀峡的奇,剪刀峡的幽,剪刀峡的绿,剪刀峡的神秘,再剪刀峡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呢?1、 绝对禁止吸烟。这是首要的。 2、其次要注意安全,很多石头上由于湿润的气候,长满了青苔,很薄的一层,有的地方肉眼很难看得出来,所以大家可能看到溪流纵横,瀑布飞下感到很兴奋,但是千万要记住。安全才能开心。 3、由于这里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会给我们的一些活动造成不便,吃住不是很方便,但是就算这样,坐在山中吃上一些山野之味,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4、这么青的山,这么绿的水,这么美的景,你忍心看到他们被垃圾淹没吗?
所以,建议大家把垃圾装在塑料袋里,不要随地扔果皮纸屑,更不要随意攀折那些自幼生长的野花,让他们自由的生长吧。 各位朋友,还有几分钟就到了剪刀峡景区了,进景区之前,我们还会看到千年古塔----西林塔和净土宗的祖庭----东林寺。到时候我在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大家可以开始准备了,换上登山鞋,去掉不必要的装备,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其他地放在车上,然后让我们轻装上路。探寻剪刀峡的神秘吧。
江西的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石门涧参观游览。在此我就把石门涧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
有句话说得好“石门涧是庐山的一块瑰宝。它既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又有青城之幽、华山之险。不到石门涧,难识庐山面”。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所以按其区位素称:庐山西大门。据《后汉书?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石门涧因有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高悬垂落形成壮丽多姿长涧而得名。面积5000余亩。自古石门涧就有“匡庐绝胜”、“山水决胜”、“石门冠天下、涧景醉游人”的美誉。其实在远古时期,大约九亿年前,庐山及周围地区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多次地壳活动,庐山才从海底慢慢上升起来,所以地貌景观奇特,地质丰富多彩。它属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约120万到24万年前才形成这种“褶皱”型和“地垒式断块山”。而正是由于第四纪冰川鬼斧神工似的把石门涧雕刻成一件艺术珍品。黄龙冰斗,窄口下悬崖,挟带着的冰体,沿谷地面流,从而产生石门涧、u形谷、冰门槛。石门涧上连天池、九奇、大林、上霄诸峰。并且庐山将军河的水、九奇峰的水、上霄峰的水、大林峰的水、含鄱口的水、乌龙潭的水......后都汇集于石门涧,所以说是石门涧的水资源很丰富,导致“处处挂飞泉”的景致。是庐山西部一条长、宽、气势的溪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庐山用电,国家在神龙宫上边筑起40多米高的大坝蓄水发电,瀑布优势相对减弱。但由于水源广,加之庐山全年阴雨天占55%,年均降水量为:1833.5毫米,年份降水量高达3362.6毫米,特别是3―9月降水量一般月均在150毫米左右,因此石门瀑布水,终年不涸,非常可观。而这种特定的环境气候也促使了生活在这里的“三石”的生长。说起这“三石”,大伙儿可能就要问了到底是什么?用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三石成一桌菜,是庐山的特产。分别是石鸡、石鱼、石耳。石鸡叫鸡不是鸡,它生长在庐山山涧里与蛇同一个洞穴,形体很像青蛙,叫声很像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门涧的生态环境也非常优越,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庐山区域内的植物种类中,有60%以上在石门涧分布。
庐山的山花杜鹃花在入春后个个都争奇斗艳。早在1620xx年前,石门涧就游踪不绝。东晋隆安4年,名僧会员率释、道、儒18高贤常游于此,游览风光,轮道吟诗,写下了《游石门诗并序》,成为千古绝唱。为我国山水游记之作开了先河。位团友: 历经艰苦磨难,穿过一片柳山树林,爬上300多步台阶,现在我们大家已是气喘嘘嘘,满面汗水了。
请大家抬头观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千年古刹和三棵千年古树――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又一景点,周恩来总理照相的地方――三宝树。请大家在旁边的台阶上坐下休息,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三宝树,即两棵柳杉和一棵银杏,请看这块石头上镶着“晋僧昙冼手植波罗宝树”这么一看大家会说原来这三棵树是晋朝的一个和尚所种,那就有一千五百年啦,这种说法可对可不对,为什么呢?大家看,这两棵叫柳杉树,在庐山有很多品种的杉树,有水杉、河杉、红杉、铁杉、和柳杉,又因为这种树它枝叶长得像垂柳一样,往下沉,人们称它为柳杉。那边一棵叫银杏,又名白果,因为祖辈种树,孙子才能吃到果子,所以又名公孙树,它是活化石,十分珍贵。
根据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来庐山考查证明:庐山经历过第四纪冰川,也就是说,大约在400万年前,我们这块地方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栖息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但是因为第四纪冰川到来时,气温急骤下降,后降到零下几十度,地球上有很多地方就这样被冰包围着,包围多少年呢?有40万年,在这4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很多植物都绝种了,但有这种银杏树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活了下来,而更为可贵的是很多植物都是雌雄同体的,但银杏树都是“公母”分开的,却又不能分的太开,据说分到一定的距离,花不能授粉,“公母”树都会死掉,这树是晋朝时的。
庐山有一庙叫“大林寺”,庙里主持叫昙诜,所种原有三棵,两母一公,有一棵母树种下不久就被虫吃掉了,公树痛不欲生也想死,但死到一半,抬头一看,还有一棵母树,公树想,我要一死,这棵母树也会死,为了这棵母树,我也要活着,所以人们又叫它爱情树。请看那一棵是公树,但又不是三宝树之列了,后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此处修了一座“黄龙寺”,庙里面的长老叫“彻空”,又重新补种了两棵柳杉,又因为这一类型树,佛教统称为婆罗宝树,大致寺庙里、庙前或庙后都要种上一到两棵的,所以现在下面柳杉树高41米,直径1.9米,树龄620xx年;这一棵柳杉高41米,直径2.2米,树龄620xx年;这棵银杏高30米,直径1.5米,树龄1520xx年。
那么树就是树,为什么称为宝树呢?有人说树到百年为宝,这是错误的,因为今古贤文上面说得好,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而这种树有很多说法,比如明万历年间,神宗天子驾游此处发现这棵银杏木质很好,就命令100个工匠限期三天,将此树砍下做一大桌子,谁知这100个工匠就来砍,这一下可了不得啦,为什么呢?因为你这边砍,它那边长,你砍多少,它就长多少,这一砍就砍了三天,限期将到,树砍不倒,这100个工人慌啦,一齐跑到树下哭着说树啊,你就让我们砍了吧,如果我们不把你砍下作成桌子,我们全家将会被杀啊,求你呀,谁知此时树上发出一种声音,好象在说“孩儿们,我很同情你们,但是你们要砍我,也只能从上面砍,让我一层层往下落,如果你们从下面砍,我将无论朝哪边倒下,都会压死我的子孙的呀,你看我四周长着多少树,它们都是我的子孙啊,工人一听树能说话,一齐大吃一惊,赶紧把这事告诉了神宗天子,明神宗听后一口气说,树本草木能照顾及子孙,我身为一国君王应为百姓着想,此树乃宝树也,应当加以保护。当然这是神话不足为奇,实际上是我们庐山脚下有鄱阳湖、长江,山上山下温差极大,因而气流的波动也特别大,所以每到夏天下瀑雨,风特别大,加上雷电,十分吓人的,人们称为“山啸”。据说明朝黄龙寺和尚彻空长老种下两棵柳杉不久,庐山发“山啸”啦,整个庐山是“飞沙走石、雷电交加、昏天暗地、日月无光、大雨倾盆、摇摇欲坠”,但是因为三棵树这地方是山凹,反而是风平浪静,因此,彻空和尚认为是这三棵树有镇山之能,特休书一封告诉皇帝,又因为这上面黄龙寺是万历母亲慈圣皇太后所修,所以万历皇帝特别重视,因此这位神宗皇帝降旨一道说“树能镇山,是大明朝洪福齐天,实乃宝树,是太后洪福齐天,今后三棵树要加以保护,不得毁坏,凡大明官员,路过三棵树要“文官下矫,武官下马”,所以这三棵树和庐山树都被保护起来啦,这三棵树呀才能这样枝繁叶茂,直到现在都长得这么吸引人。
民国初年,爱国人士陈三立游玩三棵树曾题诗一首说: 山山凿径带痕围,蹑步青云接隼飞; 磬吐草根成薄碎,影生木未敛余辉; 谁移赤水三棵树,只伴残僧百衲衣; 直干瑰枝保今古,斧斤所赦与欷嘘。 好啦,三宝树介绍到此,我们大家休息一下,等一会再给大家介绍庐山的其他名景。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有庐山“的瀑布群”“神秘的大峡谷”之称的剪刀峡景区。它坐落在庐山北部的深山之中,距离九江市区11公里,行车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请大家放松身体,随着汽车缓慢的颠簸,给大家做免费的按摩。在大家享受的过程中,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剪刀峡的情况。
庐山缥缈的是云雾,悠久的是人文,莫测的是政治,而壮观的就是瀑布了。在剪刀峡中就有庐山的瀑布群。剪刀峡,除了站在庐山牯岭往下看山峦象被剪刀剪开而得名之外,更是因为在剪刀峡内,有一条瀑布像一把流动的巨型剪刀。其实在剪刀峡长约3500米、宽约250米的山谷中,大大小小的瀑布加起来有近百个。加上地形复杂,雨水充沛,使得每条瀑布的姿态各不相同,除了刚才说的剪刀峡双瀑之外,还有上下三叠,潭深水急的乌龙潭瀑布;寒玉森森,泄水如帘的水帘泉瀑布;轻舞飞扬,飘洒婀娜的龙须泉瀑布;石如太师椅,色如白龙身的龙椅石瀑布;扭扭捏捏,害羞躲藏的隐瀑……千姿百态,变幻莫测。除了千奇百怪的瀑布群之外,更为奇特的是举目成趣的嶙峋怪石,牯牛石,神龟石,天宝石,卧云石,鸡冠石,罗汉石,九龙石,飞龙石,石蛙……这些巨石有的在涧旁静坐,有的掩映在密林之中,有的在山顶眺望,或立、或卧、或懒洋洋、或欲腾空而去,不一而足,形神兼备,活灵活现,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进剪刀峡,你会发觉天突然的暗了,就算是在正午,你也很难让阳光直射在身上,仿佛你走进了原始森林,这就是剪刀峡的另一个特点----幽。走进剪刀峡,举目四望,除了绿色还是绿色,除了树木还是树木。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是庐山景区之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这并不是古人所独有的享受和意境,你在剪刀峡也能亲身体会到。庐山樱花林,杜鹃谷,野葡萄园,紫藤,香果,等等等等,多达近3000种的植物会让你目不暇接,藤缠树,树缠藤,藤藤相缠,树树相连。让人叫绝的,是在桂花潭边的一株桂花树,树围56厘米,别看它不高,可是却有着千年的历史。他之所以千年还长得不粗壮,那是因为它生长在石头上。尽管他先天条件不好,可是在这峡谷中充沛的雨水,湿润的气候,竟然也生长得有声有色了,因其枝干婆娑如凤凰展翅,又被誉为凤凰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特地为他写下一首诗《庐山桂》:偃蹇月中桂,结根青倚天。天风饶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基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如上林园。不及红花树,常栽温室前。
大家也许都知道,庐山自古宗教繁盛,特别是佛道儒三教,在庐山扎根深,历史也久远。作为谷深景幽,飞瀑流泉的剪刀峡,自然也就成为方外人士的绝佳的修行之处,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大师和他的十八高贤曾在剪刀峡讲经参佛,浔阳三隐之一的刘程之曾在此隐居修身,陶渊明没有在沙河隐居前,也在此和刘程之,慧远作伴,他们去世之后。陶渊明才郁郁寡欢的迁到沙河县。道家五祖之一的白玉蟾,也曾经因道行不深来此修炼,终悟道成仙。匡俗就是在此修炼,成仙而去,留有庐存。庐山就因此得名。佛道儒三教在此相处和谐融洽,大家各自修炼又互相融会,形成了中国宗教历史上少有的大融合。在剪刀峡的密林深处,有一处近百亩的寺庙道关遗址。从前宗教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个号称道教第三十六福地的地方竟然没落了,庙观颓败,人迹全无,只剩下今日的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满目凄凉,让人不由得唏嘘感叹。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些修行的高僧道长呢?那些饱学的儒士呢?真的意境肉身飞升了吗?这个至今还没有解开的谜团,为剪刀峡迷上了一层生米的面纱,这就是为什么说,剪刀峡是庐山神秘的大峡谷了。
介绍了剪刀峡的奇,剪刀峡的幽,剪刀峡的绿,剪刀峡的神秘,再剪刀峡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呢?1、 禁止吸烟。这是首要的。 2、其次要注意安全,很多石头上由于湿润的气候,长满了青苔,很薄的一层,有的地方肉眼很难看得出来,所以大家可能看到溪流纵横,瀑布飞下感到很兴奋,但是千万要记住。安全才能开心。 3、由于这里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会给我们的一些活动造成不便,吃住不是很方便,但是就算这样,坐在山中吃上一些山野之味,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4、这么青的山,这么绿的水,这么美的景,你忍心看到他们被垃圾淹没吗?
所以,建议大家把垃圾装在塑料袋里,不要随地扔果皮纸屑,更不要随意攀折那些自幼生长的野花,让他们自由的生长吧。 各位朋友,还有几分钟就到了剪刀峡景区了,进景区之前,我们还会看到千年古塔----西林塔和净土宗的祖庭----东林寺。到时候我在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大家可以开始准备了,换上登山鞋,去掉不必要的装备,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其他地放在车上,然后让我们轻装上路。探寻剪刀峡的神秘吧。
江西的导游词篇十二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 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富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中书桥]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 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 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一世祖李侃考中迸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疏归养,适闻父丧奔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是说李侃想回家养老,正好又遇到父亲死了,便回家奔丧,之后就隐居在家不回朝廷了.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便决定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碣,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
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当时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纣王时,理氏裔孙理徵,因直言纣王的残暴无道而被处死,他儿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逃脱。逃难中,靠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 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叫"李坑五百年"。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人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千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 ,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种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樟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树老爷的"樟神庙",村里如果有小孩闹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辰八字贴在樟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奉,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大家也来试试。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徽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徽商吸取杭州、扬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徽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雕)。你们看!风火墙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一头是"印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鸱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徽派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徽派民居的大门都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霸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才,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隆嘉庆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这座临水而建的徽式建筑, 就是徽商李瑞才故居。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垂花门楼,小八字院门朝西而开,按当地风俗,门是不能朝西开的,因为西有"百虎煞星",不吉利!不要紧,主人想出了一个补风水的极佳办法,在八字门的顶端分别画了两件镇宅之宝,一件是吕洞宾的除妖宝剑;一件是太上老君的驱邪"拂尘",有了这两件神仙宝物也算是平安无忌了。
请看这座正门石库门枋,最上方是砖瓦构筑的拔檐式的门罩,门罩两边的飞檐翘角,显得是那样的威武昂扬;门罩下是以雕刻精美的砖雕形式装饰的"并"字枋,下枋上精雕细刻了一组人物戏文图,图中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两边垂花柱及上枋,均雕饰梅花万字组合图案,垂花柱头,是两朵象征吉祥、和平的"荷花托"。这样的构思,即增加了门前的装饰效果,又将主人的"祈祷祝福"愿望溶合在建筑装饰之中,门枋不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更主要的是与内门厅一道,在雨天供主人进出大门时避雨之用。
走进屋内,首先我们看的是这满屋子的各种木雕,有的雕着花、草、虫、鸟;有的雕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舞台戏文,还有的雕着包涵着"祈祷祝福"内容的各种装饰性图案和花纹。你们看!冬瓜梁上、雀替、天花,还有这厢门、槅扇门、槅扇窗、护净.....件件木雕作品,工艺精湛,精美无比.我们再来看看这块当今人称作为窗帘的"护净","护净"是徽派建筑所独有的护窗木构件,也是徽派木雕艺术表现的重点。因此"护净"木雕最能反映徽派木雕艺术的水平。你们看,虽然这幅作品由于历史的原因破损严重,
但从残缺的部分看,仍能
看出它雕刻的精湛。请大
家仔细看,这处微小的槅窗
是用镂空的方式雕刻的,并且
与厢房相通,主人为什么要把
它镂通呢?难道不怕"隐私"外泄吗?
这正是主人的聪明之处,借用"护
净"雕刻,巧妙地把窥口与雕刻景
物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徽派建筑
"明堂暗室"的光线差异(外明内暗)使外
看内困难,内看外则—目了然,就象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猫眼"一样。大家说
古人的智商是不是很高?
中堂上悬挂的这块堂匾,取名"丁馀堂",可能有些游客朋友还不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丁"就是"人 丁"或"家人"的意思,"馀"就是"馀庆"指吉祥平安的意思,连在一起指家中人丁吉祥平安,也可以解释成人丁兴旺的意思。
[右侧客厅前]这座设计古朴的门枋,是李瑞材家的客厅门枋,除了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外,主人还刻意在其中隐含了一个字,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字?对!是一个"商"字,把"商"字写在门口并不是向客人表明自己是商家身份,其中有更深层的用意。从这走出去,走出"商"字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门经商"的意思,这座正对着院门外的门枋,时时提醒着主人,不要贪恋家乡的安逸生活,应当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行商他乡。这才是主要的真正用意。参观完徽商李瑞材故居,下面请随我一起去下一个景点参观。
大家看对面这座徽式小花楼是不是很漂亮?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我们仍还可以看到它精心设计、装饰华丽、美观气派的样子。你们看,美人靠挑出墙外,高悬于街路上;垂花木雕,十分的精美,垂花柱下吊着两个精工细刻的花篮,整个花楼给人一种雍容华贵、高雅气派的感觉。这座旧式花楼在我们当地叫"小姐楼",过去有钱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待守闺中,常依此观景闲聊。据说当年主人还在这楼上结彩招婿,抛过绣球呢!小姐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小姐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
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
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
种戏剧性的做法。小姐
的绣球抛给谁,,一般
是有目标的,也就是小
姐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
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
便乱抛的
这么精美气派的"小姐楼"当年究竟是谁
家的呢?告诉各位!这是清咸丰年间徽
州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宅--大夫第。
与其它徽式建筑相比,这幢官宅无论在
规模上,还是内部结构方面都有些不同,
体现出官家的风格。从外形上看,与其
它民居风格无两样,但从规模看就显得
特别宏大。你们看!这座石库门枋属于
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可单从门枋的装
饰效果和规模看,就体现出官家的大气。
还有这门前的三步台阶,按照明清时期
营造法规制,只有官家才允许在门前造
三步台阶,体现自己的身份。
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
大家来看看这幅浅浮雕石刻图,
图的中心部位是一幅中国传统
文化"狮子滚绣球"的图案。最
上方是一筐书,书通过飘带,
串着铜钱,连着四季如意结,
再连着一片黄金叶,这是什么
意思呢?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大家常常会看到一对狮子
的造型,其中有一只雄狮脚踩
绣球,名为"狮子滚绣球"。其
实,在中国的狮文化中,这只绣
球,不是简单的一只球,而是被
称作"寰宇",代表着封建社会以男
权为主的权利和地位。最上方的书,
则告诉人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 只有读好书才能做官发财,因
此暗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有
了这些,不就能够四季如意了吗?整幅
图案表现一个主题,那就是"学而优
则仕"。现在我们进去参观!
大夫第门口有两道门,第二道门是干什么用的?请大家猜猜看!这第二道门称"礼仪门",当地人叫它"中堂门",这是封建礼学思想和等级观念反映在建筑领域上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扇门平时不开的,只有当家中贵客临门,身份地位高的或族中辈份极高的长辈登门以及家中办红白喜事时才打开,平常按规矩男左女右,出人耳门。今天你们都是远来的贵客,不妨也来试试,找找被"抬举"的感觉。古代小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中的二门只的就是这个门
老屋为四进两天井结构,分前后堂,前堂即为"官厅",三开间:中天井、中堂对两厢;右则是客馆;二楼廊道围着"天井"转,因此叫"跑马楼",后堂为起居室,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从这里可以看到天空的部分叫"天井",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建筑形式。据说,这种建筑形式是由中原的四合院演变而来。"天井"在民居建筑中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使人的生活环境紧贴自然环境,达到 "天人合一"的有机结合。'"天井"还是一个接水口,我们当地人把天上落下的雨水视为财水,既然落在自家屋上,就要做到"肥水不流外人 田",因此要让它"四水归堂"先到自家。当然落下的财水最终
还是要流出去的,这栋房屋地下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你们
看!这块石板上的铜钱花"水漏"就是用来排水的,这里有一
个石板圆洞,大家猜猜看,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放养
乌龟的,让乌龟在下水道中爬行,以疏通下水道的。
现在大家抬起头来往上看,环视四周,这"天井"周围的垫木花板上,满是精美的木雕作品,中间表现的是琴棋书画;两边是八仙手中的宝物,叫"暗八仙";两侧中间雕刻的是各式博古图案,尤其是那桌下硕大的老鼠,在夜深人静的弈棋人脚下觅食,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肥鼠" 在很多地方被视为"财神",家中的老鼠都如此肥大,可想家中一定是富有的了.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小姐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小姐抛绣球的地方。那里面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
李文进的父亲李登瀛是一位徽商。早年在广东经营茶叶生意,父子俩知书达理,才学都很不错,在生意上也春风得意,经营有方因此发了大财。因此为李文进捐了个州同知,《徽州州同知》,五品奉直大夫的官衔,于是父子俩就决定在祖屋旁建一座"官宅",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生意场上的得意,官场仕途的如意,使父子俩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当大夫第建成后,这份喜悦让他们感到蓬壁生辉,满堂春意浓浓,于是就在这中堂上挂起了一块堂匾,叫"春蔼堂",李登瀛不仅会做生意,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而李文进则乐善好施、广交朋友,朋友中不乏达官显贵,这是当年婺源县令、云南石屏人丁荫銮送给李登瀛的一幅对子,"及时小雨敷桐叶,借得春荫护海棠",.李文进捐官后李登瀛祖父、父亲都被诰封奉直大夫、儒林郎。尽管这些显贵达官们不断地褒评、吹嘘,李文进还是因为两个儿子吸食鸦片,加之一场亲戚的官司落魄下来。"其情晚境艰窘,耄耋之年,无疾而终"。最后,两个儿子将这幢大夫第以八百两规银卖给了大茶商、婺源茶叶公会会长、李坑人李镜明。大夫第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我们继续往前参观。
这座四角重檐式古亭,叫"申明亭"。在婺源乡村,跨路而建的路亭到现在还比较常见,但以“申明”为名的街亭就不多了,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向天下发布诏告,全国各地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这是婺源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过去,李坑村民每月初一和十五,晚饭过后都会自动聚集在申明亭这里,批评和惩罚违反村规民约者。有资料记述,"凡民作奸犯科者,书其罪,揭于亭中,以寓惩罚之意"。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申明" 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耐是"目"字旁,是不是有人把"明"字写错了呢?不!这是刻意这样写的,它告诫村民,要睁大眼睛,看清丑恶,判明是非,这样才能逞恶扬善,族睦民和。如果初一未来得及批判的,十五还是会把犯错的人拎出来进行批判和惩罚.所以叫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申明亭"不仅是一座街亭,还可供搭台唱戏,看戏是徽州人的传统喜好。如果搭台看戏,路就被堵住了,为了方便行走,亭外开出一条青石板路。过去每逄大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就有人守候在此,禁止村中女人从亭中走过。这期间要进行舞狮,一直舞到大年初六,方才允许女人从亭子通过。
这座建在村中心的石拱桥叫"通济桥",就是"相通共济"的意思。也有的人说是村里的三兄弟永通公、满通公和相通公共同捐资建了这座桥,故而叫"通济桥"。这座桥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后来永通公的后代于乾隆庚寅年〔1771年)又重修了这座桥,算起来这座桥最后一次重修,距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桥跨约5米,拱高约4米多,看上去古老而坚固,与身边的申明亭和周围的建筑相映衬,就像一幅古老的水乡村景图。因此,这里也就成了电视剧《孙成打酒》、《青花》和《梦回青河》的外景拍摄地。桥的东面是两溪汇合处,一条自东而来,一条自南而来。两条小溪就像两条舞动的小龙煞是可爱,村里人称这是"双龙戏珠"。那么这颗珠在哪儿呢?通济桥桥拱是这颗珠的一半,还有一半在哪呢?对!在溪水中,倒映在水中的那座桥拱就是那另一半。还有一种说法这珠就是天上的月亮!
这两条龙的龙头就是这两座石碣,大家仔细看,一条龙有角,一条龙无角,这是怎么回事?在中国的龙文化中,有角龙称"威龙"(也有人称之为公龙);无角龙称"螭龙"(也有人称之为母龙),无角龙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因此古徽州人常把无角龙作为祷福的"草龙"图。装饰在家中的许多地方,为的是祈求平安吉祥。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在古徽州历史上一共出了 28个状元,其中有24个文状元,4个 武状元,李知诚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也是我们婺源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李知诚生于南宋绍兴已末年(公元1134年),为李坑李氏十四世孙,其祖上世代显贵,父亲李著在岳飞征讨李诚途经婺源时,奉袓父李侃之命送牛酒粮饷相助。后经岳飞奏明朝廷,诏授堂宾,差统两浙转运使。岳飞遇害后,他愤而辞职归家。
李知诚自小苦读不倦,后因乡里闹虎患,就兼学武艺。时值金兵南侵,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为保国安民,经乡友指战火表学十八般武艺。乡试中武举人,乾道二年(公元1160年)他进京应试武进士,会试中武进士,后经孝宗皇帝亲试,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授忠翊郎,后改五经郎。丙申年推转军抚司事,在历史上李知诚是一位武官文用的状元。孝宗帝命他代表朝廷向地方宣扬朝廷旨意安抚百姓、巡察官吏、采访民间利弊、伸民冤屈,以及措置营田等事务。
身怀绝艺的李知诚一心想效法岳飞抗金保国,然而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却一意与金议和,报国无门的李知诚只好怏怏辞官归里。李知诚回乡后,在家开馆授徒,以终天年。宋嘉泰壬戌五月廿四日卒于李坑,享年63岁。
这盏古式竹编的蜡烛灯叫"铜锤灯"。这种铜锤灯传说
是李知诚自京城归里时(万岁爷送的),李知诚把它
带回了李坑。铜锤是一种古老的兵器。在隋末唐初时
,李氏先袓就用这种兵器拼杀疆场,所向披靡成为中国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也许是这个原因,万岁爷赠
与李知诚铜锤灯,就是希望他像先祖一样,苦练武艺,
把武术发扬光大。所以李知诚回乡后,在家开馆授徒
,而铜锤灯巡游活动也成为李坑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民
间娱乐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八日,我们李坑都
要举行驮灯巡游活动,由108盏灯沿村街巡游,敲锣
打鼓、放鞭炮,场面好不热闹。这项活动只限于李坑
,而这种铜锤灯也只有李坑才有。我们李坑人说,这
是我们的骄傲!
这座老屋,村里人都叫它"鱼塘屋",当年是一所书斋,明朝末期建造。你们看堂前地面是用方砖铺就的,这叫"金砖铺地"。柱础是木础的,这在明代建筑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门和窗没有雕饰,显得很朴素。这是明代典型的桶窗门窗风格,窗外就是相传李知诚的后花园。下面我们一起去后花园参观一下。院子里的这棵紫薇树,相传为武状元亲手所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这棵只剩下半边的紫薇树,依然枝繁叶茂,每年夏季都绽放出紫色的花朵。满树的花朵,煞是好看,花期长达百日,紫薇树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只要人用手轻轻在树杆上搔一下,枝头就会微微颤抖, 所以又被称为“痒痒树”。
江西的导游词篇十三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昌市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据《南昌府志》记载:杏花楼始建于唐,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水观音亭
年),宁王朱宸濠在此为其妻娄妃修建"梳妆台"。娄妃,上饶人,明代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尤以书法精湛。相传她能以秀发蘸墨书写,杏花楼前两块巨石牌上的"屏"、"翰"二字,就出于她的青丝所书。
朱宸濠谋反失败后,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xx年),相国张位将此辟为别墅,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曲大师汤显祖,以及刘应秋、吴应宾等文人在此与师对弈吟诗,著书立说,成立"杏花楼社",著有《闲云馆集》等,时为文人墨客休憩相聚之所。至清初年间,因祀娄妃,居民在其西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改称"观音亭",又因择水而居,俗称"水观音亭"。解放前,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画家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曾在此居住或雕刻、作画。
杏花楼是一幢以四堵风火墙相隔的中间二层厅楼,两旁各以单层厢房、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悬嵌壁画式结构空透廊屋;在外形上,有重叠的阶梯马头墙,挑檐翘角,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配以轻巧多变的石砌漏窗花墙,尽显古雅之风格。湖岛以太湖石为点缀,小径曲折绕楼而行,极具江南风貌的楼阁。 南昌地名办龚敏春:从《南昌市地名志》分析,观音亭最早叫"因是庵",后来作为古人张位的别墅时称"杏花楼",再后叫"观音亭"。对于南昌画院想恢复"杏花楼"命名的想法,不会反对,只要不是凭空杜撰的名称就行。南昌地名办顾问陶端正查看过一张南昌市的古地图,发现娄妃的梳妆台所处位置竟不在南湖,而是在相距数百米的墩子塘。可是,南昌市历史上称之为梳妆台的地方只有一个。因此说,对待历史上的东西,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不要自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它允许多说并存。 水亭观音
《南昌掌故轶事》资料介绍古亭最早因娄妃得名"梳妆台"(又名粉台),后来由张位修建并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至清代进行了一次募建,当时为祀娄妃(朱宸濠反叛失败,娄妃投江自殉)。民间相传,水观音就是娄妃的化身。由此看出,古亭命名"杏花楼"的历史比"水观音亭"更悠久。水观音亭
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人果传募捐重修因是庵,并改名为"观音亭"。观音亭位于湖中,湖中种有荷花,因此,民间俗称"水观音亭"。然而,重修后的观音亭香火并不旺盛,清初诗人陈允蘅曾写诗形容称"人踪看渐少,鬼语趁流莹。"
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杏花楼与观音亭逐渐倾圮。1920xx年,以张嘉猷、包发鸾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开始筹划重修观音亭,并于1920xx年修葺完成。1920xx年,南昌八一起义时,杏花楼和观音亭成为了起义军攻打驻守贡院(今八一公园)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据史料记载,杏花楼先后是陶英小学、省文管会的教学、办公场所。"文革"时期,观音亭被毁。1983年,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经过全面整修,南昌书画界创作、交流和展出的重要场所。20xx年底,杏花楼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昌画院办公室主任周静韦介绍,早在20xx年南昌拟推市内公交旅游精品专线时,就向南昌市公交公司提出过建议,希望将此站牌上标注的"水观音亭"更改为"杏花楼"。与此同时,还向市地名办作过反映,可惜最终未能如愿。至今,途径南湖畔的33路和229路公交车的站牌上,仍是"水观音亭"几个字。
"《补城名迹记》中诗云:'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由此可见,杏花楼和观音亭建造年历不一,前者是明代以前,后者为清代以后,方位也分东西以墙相隔,各自立门户。既然后者不复存在了,就应彰显前者历史熠辉。"周静韦坚持地认为。观点二:先有观音亭 对于南昌画院的说法,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处长宗九奇发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宗九奇说,从历史资料推断,"杏花楼"原"因是庵"都是"观音亭"建筑的一部分,唐代始建时就是这样。而且,那时的杏花楼叫闲云馆,是后来被改称为杏花楼的。也就是说,此处叫观音亭的时间比叫杏花楼要早,南昌画院还未搞清这段历史。如今,南昌知道此处叫"水观音亭"比知道叫"杏花楼"的人多得多。基于这两点,水观音亭不必改称为杏花楼,为尊重历史,也不能改。
江西的导游词篇十四
庐山石门涧,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庐山石门涧因天池山、铁船锋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庐山石门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石门涧又有“庐山植物一绝”美誉。
景区面积六千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石门涧是庐山僧俗最早开辟的旅游景点。东晋时东林寺高僧慧远及庐山道人曾游览石门涧,并写下了吟咏石门涧的诗及序。随后,唐代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到此觅古揽胜,他在诗中感慨:石门涧的山水“清辉如古昔”,知识由于道路的险峻,这个庐山早期开发的景点“自东晋以后,无复人游历”。明万历46年(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
山因人重,景借名传。早在1620xx年前,这里就游踪不绝。东晋隆安4年,名僧慧远在此筑“龙泉精舍”,率儒、释、道18高贤常游于此,传经布道,使之成为净士宗的发源地。其写下的《游石门诗并序》,开了我国山水游记的先河。此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历代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都为之相涉,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与摩崖石刻,文化底蕴深邃丰厚。
庐山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庐山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庐山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庐山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石门涧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过大磐石,庐山石门涧峡谷更加险仄,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庐山石门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心魄,纵有鬼斧神工,也难劈此胜景。
庐山石门涧绚丽而神奇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史上无数名人雅士。他们或择胜登临;或结庐隐居;或泼墨挥毫;或寻幽探险。石门涧峰峰岭岭,遍布履痕;沟沟壑壑,回荡歌吟。现有古文化遗址20多处,古诗词200多首。南北朝杰出诗人,谢灵运在涧旁筑“石门精舍”。东晋高僧慧远大法师在此佛法五年筑龙泉精舍.写出了我国最早的山水游记——《游石门诗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