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神贯注说课稿(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神贯注说课稿篇一
《全神贯注》是上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课文都是讲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全神贯注》讲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突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并让茨威格有所感触与体会。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8个。积累词语10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全神贯注、端详、痴痴。
2、学习围绕课题质疑问难。
3、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根据这样的目标设计,我的教学重点放在“抓住关键语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神态、语言、动作以及想象将人物的性格描写出来的。”而难点则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为中心(重点)突破法,里面夹杂师生对话、朗读训练、想象体验等方法。
学法上,我以“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法、朗读训练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依次展开。
环节1直接揭题,质疑。
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有关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一个故事。课题是——《全神贯注》,板书:全神贯注
质疑:让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从题中来找到学习的趣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邀请、挚友、仪态端庄、叽里咕噜、痴痴、上锁、全神贯注、仪态端庄、莫名其妙。
2、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的大意,用上生字词来概括。
(生字词是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而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文意,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环节3抓重点段,研读欣赏。
第一处: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板书:端详、皱着眉头神态语言)(罗丹说的话需朗读指导)
第二处: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板书:上前、后退——动作;好像、似乎——想象)
第三处: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抓三处重点,通过动作、语言、动作以及想象描写,让学生自己在学中体会作者运动这些的好处。)
环节4联系生活,体会道理。
出示最后一句:“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环节5作业设计。
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学习运用想象,并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一段话的习作。
一会儿一会儿
罗丹好像似乎语言
32、全神贯注一刻钟越越神态
如痴如醉半小时动作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全神贯注说课稿篇二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本篇是本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作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通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式。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及本课重难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即关注“导读);二是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本课教学设计上我选择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并从中穿插了想象说话、感情朗读、拓展延伸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产生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就是本课学生所要采用的最主要的学法。
略读课文不要求对文本进行“细嚼慢咽”,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与主题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交流感受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
1、师引读:通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全神贯注》,又会让我们感受到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什么可贵精神呢? 出示课题,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的认识规律可以表述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为此,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先弄清它写的“是什么”,再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因而教学一开始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且要求学生把话说得简洁一些,这样就落实了“课标”中“粗知文章大意”的略读要求。
1、抓住要点:仔细阅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请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
2、领悟写法:再细读刚才画的句子,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罗丹的什么来写出他的“全神贯注”的?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描写罗丹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
从这些语言、神态、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动作描写写出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丹?如果这时候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采用师生读、男女声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读出罗丹工作时的如醉如痴。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在结构教学设计上应显得简约、粗线条,避免过多的设计,给学生完整的、大块的自读时间。但是,略读课文并不排斥局部的精读。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
1、你喜欢文中的罗丹吗?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2、罗丹的挚友斯蒂芬。茨威格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又有什么感触呢?找到文中相关内容,读一读。
3、读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话,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课文学完后,让学生简要地说说“喜欢文中的罗丹吗?”“ 读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话,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既是全文阅读的总结,又是学生情感的提升,更是对难点的突破。
1、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交流资料袋内容以及课前收集的有关罗丹的图文资料,更进一步走近罗丹,感受罗丹的伟大。
2、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一主题的文章,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这一专题的文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设计意图:此设计可放在课外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享受阅读的快乐。
26、全神贯注啊,不,全 叽哩咕嚕 语言神 一会儿 一会儿贯 踩 挥动… …动作注 如痴如醉闪着异样的光神态像喝醉了酒……
设计意图:此板书清晰展现了文章的主线和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便于学生一目了然,理解感悟。
全神贯注说课稿篇三
《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要学生理解罗丹忘我的工作情景,是教学的难点。全文共分五个自然段,段与段衔接非常紧密、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条主线展开。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所以理解文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和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所以理解文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和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重点。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制定以下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2、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3、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感情朗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再读课文,划出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
第三课时:讲读第三逻辑段,理解芡威格话的含义,总结全文,弄清段与段之间联系。感情朗读,完成课后作业。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1—4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根据教学目的2、3两项,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质疑问难——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课文第二自然段叙述“罗丹一会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他全神贯注地工作情景。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理解这些内容,体会这种意境有一定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采用硬灌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一反常规教法,让学生针对罗丹的每一种表现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问题。这就把难点化分为许多小问题。减缓了教学的坡度。接着让学生看幻灯片,用自己的语言把幻灯片的内容叙述出来。最后再由教师引读文中的句子,弄清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对于1、3、4自然段中的对话,主要采用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理解这些重点词句。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呢?因为“学起源于思,思起源疑”。教学中问题的提出由学生发现和由教师的提出效果大不一样。由学生提出能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看图说话,是培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让学生在理解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每一个表现的基础上,看幻灯片用自己的话把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叙述出来,既是对前一教学环节的检查,又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的锻炼,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升华。本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课理解。”我对课文1、3、4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主要是人物的对话),按以上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注意力高度集中),学完这课后,你对这个成语的意思会有更深的理解。
2、课文讲谁、因什么事而全神贯注?(罗丹因修改女像而全神贯注)
3、请大家打开书,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分哪四部分?(教师板书:看女像、改女像、忘朋友、谈感受)
4、昨天的预习中我们划出了每段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这些重点句的.理解,体会大艺术家罗丹是怎样忘我的工作的。
1、抽生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教师引导分析罗丹语言中的感叹号和两个省略号的作用,体会罗丹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说的情景。
2、感情朗读这段话,加深理解。
3、抽人读第二段中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针对罗丹的每一个表现各提一个意义的问题:
(1)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
(2)他嘴里叽哩咕噜的在说什么?
(3)眼里闪着异样的光是什么意思?争吵什么?
(4)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是在干什么?
(5)他的情绪为什么更加激动了?
(6)他为什么像喝醉了酒一样?
(7)为什么作者要写他痴痴地微笑?
4、抽生对以上问题一一回答。
5、看幻灯片,把以上问题连起来,说说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形。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从不同角度反复琢磨如何修改,一边看,还一边念念有词地仿佛在说:应该这样改,这样改更有风采,那样改缺乏魅力,说着说着,他眼睛一亮,找到了最佳方案。于是他熟练地操起抹刀修改起来,越改越满意,越改越激动。他如痴如醉地修改,已完全陶醉在修改塑像的工作中了,一小时以后,他终于改好了,舒心地对着女像痴痴地笑了。
6、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在书上画出描写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7、教师引读。
8、自己读3、4自然段,想这段主要写什么?这段与表现罗丹全神贯注有作用?(这段写茨威格被关在罗丹的工作室里。能进一步说明他全神贯注地工作。)
9、朗读人物对话,体会罗丹虽已修改完女像,但思想还沉浸在刚才的工作中,所以差点把芡威格锁在房内,充分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看女像
皱着眉头
全
一会儿……一会儿
叽哩咕噜
神
改女像
异样的光
争吵
挥动
贯
喝醉酒
痴笑
注
忘朋友
径自出门
谈感受
如果……就……
这样的板书设计,清晰展现文章的主线和文章的结构,便于学生对不懂问题提问,体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全神贯注说课稿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神贯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及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都是讲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不懈的追求。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并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全神贯注》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突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6个生字。
3、能力目标: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年级是小学高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也是课标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接触过不少写人的课文,但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技能还不够熟练。而本篇课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好课文。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我采用研读教学模式,让学生按照“自读准备、默读探究、选读研讨、品读拓展”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在研究交流当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教师引导、参与和合作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回顾略读课文的学法。
“全神贯注”这个词的含义,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的,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采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方法来揭题,问他们: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学习或做事时特别投入,特别专注的时候?学生有的说: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我看书的时候,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到我。还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大概画画太认真了,连妈妈回来了都不知道。于是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就叫“全神贯注”,你们认为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全神贯注重要吗?就这样在同学们热热闹闹的交流中揭示了课题,明确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为本课难点的突破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一起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看本课文前引言一起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板块:研究学习,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这一大板块学生是按“自读准备、默读探究、选读研讨、品读拓展”四大环节来学习的。
下面我说一下每一环节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
一、自读准备:自读课文,弄懂本课的生字词,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默读探究:默读课文,勾画文中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三、选读研讨: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结果,再全班研讨交流。
四、品读拓展:再读一遍课文,谈收获(两方面的,读文后的感受和写法上的收获)
第三板块:拓展训练,提高写作技能。
当场来创造一个情景,表演一个全神贯注学习的人,其他同学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和适当的比喻联想把全神贯注学习的这位同学的样子描写出来。
全神贯注说课稿篇五
我们这次教研的主题是:挖掘语言因素,设计读写训练。
任何语文老师都应该有一个意识,那就是语文课重点在于学形式,而不是学内容。学习《全神贯注》不是为了知道罗丹因为全神贯注地修改雕塑而忘记自己的朋友茨威格这样一个故事,而是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学习一些表达形式和表达艺术。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这个故事,我想,学生自己平时很随便的阅读就能完成,不需要坐到教室里由老师领着读啊读,再把故事串一遍,然后黑板上再出现一个完美的板书。我们的语文课堂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而且是用书面性质的正规的语言进行表达。所以当我坐下来细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寻找的是课文中有质量的值得小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的表达方式。
很自然的,我就找到了“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罗丹当时全神贯注,有些什么动作呢?旁若无人地上前、后退,又自言自语。表达中最漂亮的就是用“好像”、“似乎”引发了两个联想,把罗丹自言自语这样一个动作写得具体形象了,这就是我们学生可以学习的表达艺术。当然,句中还有“一会儿…一会儿…”这样一个连接词用得也很好,不仅把罗丹上前后退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达,还表达了这两个动作反复多次的意思,这就是连接词用得恰当的妙处。
找到了语言因素,接下来就是设计读写训练。
首先:用什么内容来承载这种表达方式呢?说实话,在寻找这样一个课文的空白点的时候我是仔细看了课文好几遍的。总算找到了文中描写罗丹完成雕塑之后表现的语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这里已经写到了罗丹的动作,我们完全可以用刚才学到的方式把罗丹这些动作写具体。很巧,当我后来再找到茨威格的原作,《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后,很高兴地发现在原文中其实是有这样的写法的。“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当然,读来非常拗口,这是译者的水平和习惯的问题。我猜想编辑把这段话改掉的原因可能是“情人”的联想不太适合小学生吧。
但是,要写好这段话对于三年级下的学生是有难度的。那么,如何降低难度,设置坡度,把精力集中在训练点上而不是被其他因素干扰,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于是,就有了先想象动作再合作说句最后落笔写这样一个过程。想象动作时候把同桌作为自己的作品除了给学生情境性体验之外还想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一点,毕竟这是小学生的课堂!而合作说句除了降低难度还让学生有了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练习“用联想把句子写具体”和“一会儿……一会儿……”两个点之间,我的想法是重点放在前者,后者做顺带而过的处理,学生能用到最好,不能做到也不强求。甚至,在我的预想中,学生如果用上其它连接词,或者用连接词串起两到三个联想句也是非常棒的。
王晓春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做表面文章?》里说:语文教师至少要有三种本领。第一种,独立阅读能力。就是不依赖教参也能独立解读课文,有了教参也能拿出或补充或修改或批评的意见,且有理有据。第二种,课程内容开发能力(教什么)。就是说,教师要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一般要求和学生情况,独立确定我用这篇课文达到什么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三种,教学活动策划能力(怎么教)。如果教师不打算采用“我讲你听”的简单教学策略,那就得学会策划语文活动,让学生语文活动中学习课文。
回顾我以上的思考还正好切合了王老师提出的三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