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1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一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用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学生困难较大。中间0常常忽视。
五、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后,要求学生验算的错误非常多。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竖式,被除数、除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验算时只要直接用商×除数=被除数即可。可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首先需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笔算。验算时学生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会用转化后的除数×商=转化后的被除数,这样验算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在第一个转化整数环节中出错,验算就起不到作用,不能找出错误。因此,正确的验算方法是将原题中的原除数和商相乘是否等于原被除数。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二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一节计算课,算理的理解、竖式的写法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节课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学生就会学得很枯燥,教师也会很疲惫,算理的理解不会很透彻,计算也不会扎实。要避免这些弊端,就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精心预设学生的想法。结合我自己在准备这节公开课的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我有以下两点想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中的难点。它安排在整册教材的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中。虽然教材把这个内容安排在小数乘小数之后,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学生已经学过了,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如何把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呢?商不变的规律就是沟通新旧知识的纽带。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就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是教学本节课内容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解了算理以后,在竖式中进行转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又一重点、难点。
基于这些,我在教学设计中就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
1、复习旧知: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引入。
2、出示例题并列式7.98÷4.2,与复习中的算式比较,发现除数是小数了,引出新问题。
3、合作探索: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新问题吗?得出“转化”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体会“转化”。
4、师生共同得出如何在竖式中表示出“转化”的过程,并完成竖式;练习在竖式中转化;练习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5、小结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只有在把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之后,才能合理地、一层接一层地设计教学,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次设计学生合作探索时,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做法
1、转化成798÷42;
2、转化成角来计算;
3、转化成79.8÷42;
4、转化成798÷420。
但是在实际试上的时候,大多数同学的做法是第一种,几个同学能想到第三种,没有人能想到第二种、第四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设想能不能让学生抓住第一种错误的做法进行分析,思考:“转化成798÷42算出的结果会和7.98÷4.2的结果一样吗?”然后再让学生说别的想法。结果按照这一思路试上后,学生很自然地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这样转化是错误的,并有更多同学想到了要转化成79.8÷42,还有同学想到了转化成798÷420。学生在审视错误的过程中强化商不变的规律,并自然地得出正确的转化方法,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吗?这一过程这样处理后,学生对于“转化“的依据印象更深,也理解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三
我讲了一节《小数除法》,在备课的时候,我将教材小数除法的意义,先讲了。因为我想,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算理是比较难的,应该将重点放在算理上。小数除法的意义在学整数除法的意义的时候已经有所感知,只需要拿出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安排的改变是这样的:教材上安排的第一课时要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个例题!我觉得,两个例题一起讲不太合适,学生应该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熟练的掌握才行!
因为是基础,我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几种情况都放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除用0占位的,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以及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继续除的。学生在这样地教学安排中,可以循序渐进地一步步熟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改变,在课堂中,比较适应学生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视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调整。这样做,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教学计算的课比较枯燥的,要把比较枯燥的课上得有趣,我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在体会北京的“京剧、烤鸭、四合院、胡同”的同时,已经进入了新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我还是本着学生会的不教,让他们先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会的学生先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在比较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比如在说计算过程的时候,教师先问:“先从被除数的哪部分除起?”区分了整数与小数除法的不同!在不够商1的时候,要怎么办,把问题推给学生,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迁移类推,就总结出了“不够商1,0占位”,在教学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除到末尾有余数,一种是添0继续除!两方的学生开始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的争辩中,学生学会了计算这样的除法!
范老师听完课,对我的课评价比较高,但也提出了她的一些看法,比如,班里有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带尺子,我批评了他,后面他的学习就有点闷闷不乐!,关注个别学生的情感变化的这个过程,我还是做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地合理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法。这是我在视导后的一些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四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第三单元例2例3的新授课,第三单元在五年级教材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小数除法整体对学生来说也有难度,但还好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来加深的,而王老师这节课所讲条理清晰,算理分析得也很透彻。
上课伊始,王老师以复习四年级所学的小数的性质直接导入,这个来说对学生不难,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继而大屏幕出現了一组口算题,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口算结果。由这样一个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在口算方面还比较欠缺,需要我多投入些精力在此方面提高。复习环节之三就是指名学生上黑板上笔算上节课的旧知。此环节有利于下面更好地吸收新知识,并且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继而引入例题: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李老师让学生齐读例题,并要求学生自己先列式计算,写完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看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题意,学生很快列式:28÷7在列竖式计算式,学生发现了商是1余12,这时李老师发问余数是12怎么办?引导学生懂得把12个1变为120个十分之一,120里有几个16?商应写在哪一位上?还有余数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发现继续添0接着除。
本节课的新授还有一个知识点是在例3,王老师在讲例三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主要重点是在于让学生发现:整数部分小于除数,不够除,用0来占位,继续除。
在新授的小数除法的两种情况后,王老师总结学生回忆,当我们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怎么办?因为两种情况要牢记,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对号入座。那我们怎么オ能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验算。
老师要在日常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通过验算才能知道你的计算是否正确,这一习惯要贯穿于小数除法学习始终。最后在新授结束练习现固,通过课后做一做的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趁热打铁加深方法记忆,这有利于学生之后更加松地应对类似提醒,轻松学数学。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五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即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在教学时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了以下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在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因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当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鉴于以上这几点的思圪,我私下以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可选择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这些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六
今天上午我在辅导班带的一对四,用了二十分钟简单的给他们讲了这一课,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昨天晚上备课,从网上找到五年级上册的教参,单元末尾正好有这一课时的教案,遂抄了一遍,又看了几遍,揣摩了一下。今天在讲课中发现还有一些可学之处。
1.复习引入,出示几道除法算式,其中包含一道224÷4,这与教材例一会出现的算式22.4÷4相似,一起对比,前面是整数除法,后面是小数除以整数,引出课题。后面教学时,用这两道除法竖式对比,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把两道竖式放在一起比较,增加了学生思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把结论说了出来。
2.教学环节非常仔细,一环扣一环,师生互动比较多,这一点也是值得学习的。
3.小数除法竖式中讲解每一步讲解都非常仔细,首先盖住小数点后面的4,用22÷4余2,问学生余的2是什么意思(表示2个一),然后把4露出来,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余的2后面,再问这个24表示什么(表示24个十分之一),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每份应该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上这节课的反思:
1.周末学生比较放松纪律需要加强
2.在讲到24个十分之一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但能懂得小数点后面的4代表4个十分之一,我讲解的时候是这样的,24:2写在4前面表示20,既然4代表4个十分之一,组合在一起就是20+4,就是24个十分之一。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3.再讲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自己发现规律,记忆非常深刻。在后面的做一做中,也几乎没出现忘点小数点和点错小数点的问题。
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还有就是现在不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少了,在课堂上的发挥感觉没有以前熟练了,这是要改进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七
小数除法是学生在五年级才刚接触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但是小数的除法从难度上来讲比小数乘法高很多,尤其是在算法方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教学算理上,以理解算理加强算法掌握。
我班上的孩子理解能力不是很好,但是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好,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迁移法”,二是“比较法”。我没有采取直接讲解计算方法,而是从复习整数除法的算理开始。
1、首先出了一道96÷3=的题目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每一步是怎么想的。
2、接下来又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完成96.3是由()个(),()个(),和()个()什么想成的。
3、最后,让学生想一想,96.3除以3可以怎么想,怎么算。
这三个复习步骤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为学生的学习迁移做准备,有了这样一个铺垫过程,接下来学生在完成例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中,经过思考,再加上我的适当点拔,掌握得相当好。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分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小数除法计算题,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我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逐步解决列竖式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同时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还算比较成功。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什么情况下补0,学生掌握得仍然不够,原因是我例题与课堂练一练中,只出现了在余数中补0的题型,未涉及到在被除数中补0的情况,所以课堂中没有进行细致的讲解,导致学生未掌握好。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只强调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仍有个别学生,在列竖式计算过程中,除了在商中点上小数点,也在积中点上了小数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八
我讲了一节《小数除法》,在备课的时候,我将教材小数除法的意义,先讲了。因为我想,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算理是比较难的,应该将重点放在算理上。小数除法的意义在学整数除法的意义的时候已经有所感知,只需要拿出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安排的改变是这样的:教材上安排的第一课时要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个例题!我觉得,两个例题一起讲不太合适,学生应该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熟练的掌握才行!因为是基础,我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几种情况都放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除用0占位的,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以及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继续除的。学生在这样地教学安排中,可以循序渐进地一步步熟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改变,在课堂中,比较适应学生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视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调整。这样做,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教学计算的课比较枯燥的,要把比较枯燥的课上得有趣,我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在体会北京的“京剧、烤鸭、四合院、胡同”的同时,已经进入了新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我还是本着学生会的不教,让他们先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会的学生先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在比较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比如在说计算过程的时候,教师先问:“先从被除数的哪部分除起?”区分了整数与小数除法的不同!在不够商1的时候,要怎么办,把问题推给学生,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迁移类推,就总结出了“不够商1,0占位”,在教学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除到末尾有余数,一种是添0继续除!两方的学生开始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的争辩中,学生学会了计算这样的除法!
范老师听完课,对我的课评价比较高,但也提出了她的一些看法,比如,班里有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带尺子,我批评了他,后面他的学习就有点闷闷不乐!,关注个别学生的情感变化的这个过程,我还是做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地合理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法。这是我在视导后的一些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九
一、 课前复习相关知识
第一复习整数除法如:115÷5让学生在草稿上计算这道题,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说一说11.5的组成,从而通过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因此,从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学生能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上来,这充分说明新课前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 创设情境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播放课件,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商店购买牛奶的场景,由此引出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突出精打细算的的主题,自然的引入小数除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兴趣。
三、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学习知识,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明确小数除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试算,再小组交流,然后集体汇报,从而概括出合理简便的计算法。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最后归纳出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应对齐以及小数部分有余数添零再除。这样将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自己探索,组织学生相互质疑,合作讨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本节课归纳小结主要从两方面:第一归纳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设计了2个练习题,主要内容联系实际,这样既紧扣精打细算的主题,又巩固刚学的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力度不够,第二思想教育方面,还需要加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十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自认为有一下几点做得比较好:第一,教学时我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小数除以整数)进行学习,注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二,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列出算式7.6÷0.85后,问学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会算吗?自己先试试。”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思考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对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明确,比如:给0.544÷0.16列竖式时,当除数和被除数扩大到它的100倍时,原来的0和小数点没用了就应该划去,课堂上的板书这一点做到了但没有强调,五(3)部分学生没有做好,但五(4)班大部分学生都忽略了显示移动的过程。于是学生就搞不清小数点的位置而导致最后的计算错误。其次,当除数小数位数比被除数多时,学生容易只移动被除数原有的位数而没有添0比如:11.7÷0.26只转化成117÷26。最后,商末尾的0没写,比如:13÷0.065转化后是13000÷65,学生容易得出结果是2,而忽略被除数末尾还有两个0,商应写回这两个0。当然这点与学生原有知识没有掌握好有关。第三,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不够好,上课容易走神,感觉是一团“散沙”。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做了一些补救。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集中的时间不长)的坏毛病。课堂上我时刻注意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提醒他们。其次,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对一些作业上出错的同学进行面批逐个辅导,效果不错。
总之,每节课下来总觉得有很多的不足。以后应该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有时会有一种课不会上的感觉,有点茫然。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十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较容易掌握。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却是个难点。而商不变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在教学中,复习旧知后,我要求学生根据214.5÷15=14.3,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写出21。45÷1.5、0.145÷0.015的商。这是学习层面的一个飞跃,但却是有根据、有基础的飞跃。学生能根据商不变性质来说理,就证明了这个飞跃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只要紧紧抓住商不变性质这根线索,这部分内容就能轻松获得突破。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根据商不变性质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出商,完全没有必要计算时在小数点的问题上过多纠缠,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中,抓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本质,不在竖式计算上设置人为的障碍,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才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
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更明显地体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算法的本质。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出示214.5÷15=14.3,要求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说出21.45÷1.5、2.145÷0.15、0.2145÷0.015的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再让学生通过思考、观察、比较2.052÷3.6、20xx÷0.36、2.052÷0.036的转化过程来发现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转化方法。
最后通过计算来总结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计算的过程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是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适时引用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突破这个难点。“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零要牢记;上下点点要对齐。”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十二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素材选用购物情境(如文中图),解决问题的三个除法算式穿插着计算方法中的三个核心环节: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⑵除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⑶个位不够商1时,要商0。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新授部分教学流程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除法算式的意义,二是计算方法。
第一环节学生列式并不难,9.6÷3=3.2(有学生直接说出答案)、12÷5=、5.7÷6=三个解决问题的算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直接回答,列式的理由有点统一:总价÷数量=单价。列出除法算式的理由像学生一样表述是可以的,我感觉从除法的认识去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整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联系,于是,我指着算式说:“3千克苹果9.6元,把9.6元平均分给3千克苹果,可以得到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让学生在模仿说一说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平均分情境中除法的意义,有效地沟通了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也帮助了学差生们提高数学素养水平。在呈现除法算式的同时,又一次让学生注意“除以”和“除”的不同,再次属性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悉了“单价×数量=总价”等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第二环节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面临的不断的“挑战”。首先是理解9.6÷3=3.2算法时学生们是这样理解的,生1:可以9.6看做96来除,得到32后然后点上小数点。思考:学生已经有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解决小数除法的趋向。生2:把9.6分开除,9除以3商3,0.6除以3得0.2,合起来就是3.2。思考:“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就是这样表述的,将9.6÷3=用竖式计算时,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形成计算方法;接着是理解12÷5=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交流,以板演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计算过程,在比较中理解除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的理由,即小数的末尾可以填上无数个0(小数的性质),从而形成、完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是通过5.7÷6=的计算,继续完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师在不断地激活学生的记忆,温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比如,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最高位),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每一次除的过程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等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一节的起点在哪里?起点在学生那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扑捉信息,不断地地调整学习起点,不要轻易放弃某一个细节上存在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我班的学生情况,在不断地降低学习起点,降低到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降低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等等,在降低起点的过程中,不断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徐建文老师说过:是不是存在一个准确的、静态的起点?其实,低起点的教学也能教出深刻性,关键还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的实际。
我认为,学习起点不是机械地确定的,而是根据实际变化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十三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本节教材的重点,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按照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1、在教学时,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比较熟悉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由于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学生能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为了最有效、最合理地解决问题,必须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算法。这里,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比较各种算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这些计算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最后得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比如当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改变了教材的传统例题模式;课堂引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变例题为习题。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教学反思篇十四
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过了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因为有了一位小数除法做基础,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然而,我们现在的教材编排是解决问题与计算并走,所以这节课的难点之处并不在于计算本身,而更难理解的地方是在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解决思路的理解,对于冰箱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耗电量问题,孩子们因为这几个词而充满了难于理解之感,因此,在解决这种问题上充满了疑虑,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的错误,致使同学们学起来慢而没有效果。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们对于口算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可以这样说,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而笔算又是计算的基本,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的计算程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成败,因此,在教学笔算时,要注重口算与笔算的齐头并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思考的思路,解决问题必须弄清为什么这样列式,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性的掌握。
在这一节课中,我重点关注到了后面的学生,在这段时间以来,后面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改变自己只关注前面的同学,而不能更多关注后面的学生的教学方式,同时,给孩子们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只有把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拉到学习之中,才能真正地把全班带到学习的氛围之中去。
对于学习热情不高的孩子,比如熙坤,学习热情不高,上课不在状态,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方式,应该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到学习之中,让他感受到教师在时时地关注着他的学习,让他不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对他们过多的关注,如果是我主持的课堂,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孩子们主持的课堂中,也让孩子们尽量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与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感受思考的喜悦与表达的愉快。比如这节课中的世来同学,他是一个淘孩子,但他的思维是敏捷的,我几次提问到他,让他感受到一种收获,一种思考后的喜悦,学习的努力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在整节课中,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前三分钟设计时间过长,复习旧知用时过长,影响新知有效教学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我这节课做到了既关注学生的各个细节,又能关注到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学习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做到的。
教给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改善我们课堂的关鍵,在这节课中,我着重强调了孩子们要关注到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对于他们的学习都是一种思路上的引领,让他们与小组同学交流时,知道该说些什么,接下来又说些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表达思路,同时,让孩子们真正地学会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学习和交流,在课堂上为顺畅地理解课堂的重点难点之处起到关键的作用。
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自己是一个容易情绪化的人,而情绪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基于此,要时刻地提醒自己不能因一人一事一物而暴跳如雷,更不要因一人一事一物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急也罢、烦恼也罢,事情来到根前,我们照样得走下去,而对于问题的处理,如果采用一种情绪化的态度和方式,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有一颗平常的、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具理性,也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淡然,只有用一种淡然的态度,才能让孩子们更平和,自己的平和就会换来别人的平和,你对人怎么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世界是公平的,因为自己的执拗、固执己见错的还不够多吗?在该坚持时坚持,在该做主时做主,也许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工程。
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很长了,可是我仍然没有记住他们的姓名,真的是不应该,今天起逐一记住他们,并且对症下药,既不过于关注(关注过度),也不能放松对孩子们的检查和督促。
适可而止也许才是万事万物的真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