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趋势读后感 世界大趋势读书笔记(通用4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趋势读后感 世界大趋势读书笔记篇一
资源导向式思维模式从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源出发,按照自己能力和资源的规定,正向推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眼睛只盯住自己的篮子,篮子里面的才是菜,篮子外面的都是别人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目标导向式思维,做任何事情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是一种倒退法,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天下的菜,只有能够为我所用,就都是菜,何必拘泥于现在是篮子里的还是篮子外面的。
在《世界大趋势》这本书中向我们介绍了11种思维模式,对于现在的社会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而东西方又有着各自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比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事件的归因,就发现中国人倾向于把事件归于周围的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本人的特征造成的结果。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为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种理解只是一种宏观上的认识,他所提出的观点也只是近代地理学派关于文化差异的翻版。
我们认为,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异,还必须对这两种文化系统做更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应该考虑到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韧性等诸多因素。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这一观点在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不是处处相同的,亚洲人的思维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维特性截然不同。
世界趋势读后感 世界大趋势读书笔记篇二
想象一下,你站在城市里一条热闹的马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趋势:
假如你观察街上的路人,你就会知道他们身上穿的是什么、手里拿的又是什么,你甚至还可以听到他们讨论时事时嘴里蹦出的只言片语。这些都叫做微观趋势或流行趋势,一般来说能够持续1~5年。
假如你再稍稍往上看,你就会看见建筑物的外墙,在这些墙上,你可以找到能够延续一二十年的宏观趋势。这类趋势包括经济周期和转型、政治风向,以及新的科技浪潮。
最后,假如你把目光移向建筑物的顶端,你就能发现某些大趋势,这些深刻的社会变革持续时间可以超过20年,通过建筑物的高度展现在我们面前,也可以通过一些建筑物的功能体现出来。
缓慢的、长期的变化是隐形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未能将其记录下来。如果变化持续几十年之久,每一代人将会对它们越来越适应,它们也将会很自然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而你需要具备观察力和预测全球大趋势的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饱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穿越千年的时光,至今依然回荡在我们的耳旁,警醒着不同职业的人,包括教师。对于教师来说,“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任”在身,我们自然也要“苦其心志”了,更何况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更应该成为教师的分内之事。不管是为了捍卫职业尊严,抑或是为了实现职业成就,获取职业幸福感,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在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时,的确需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作规划的习惯,就会经常陷入一种烦琐的事务当中,被挥之不去的倦怠情绪所干扰,就会大大地降低职业幸福感。我们可以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五年、十年的规划,不过,要作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就要强化每个阶段目标的设定,并将目标分解为大大小小的项目,让项目来驱动成功的`心理暗示,从而引导我们不断自我超越,走向成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教师可能会囿于一定的工作环境之中,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自我封闭,而应该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既关注专业领域的动态信息,也关注其他领域的即时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活保持新鲜感和敏锐感,才会知不足而进取。关注生活的方式也比较多。对于教师来说,每天的读书看报,并随时写下些许的感悟心得,应该是比较好的关注生活的方式了,它能使我们的思考之树常青,伴随其中的忧患意识自然就会在不经意间让我们体味日有所得的幸福感了。
面对多变的世界和飞速发展的社会,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选择“未雨绸缪”还是“坐以待毙”这完全取决于是否具有敏锐的思考力,但必然是二种态度造成二种结局!
世界趋势读后感 世界大趋势读书笔记篇三
中国以外的世界,将影响我们的未来;看懂世界,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你生存的世界决定你的舞台有多大!看懂世界是人生的必修课!
阅读完《世界大趋势》后,对上面两句话的内涵有了更透彻的感悟。在这本书中,对全球有着深刻洞见的国际问题专家迪利普·希罗为我们细心勾画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世界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为渴望“洞烛机先”的读者,架构清晰的思维模式,帮助你赢得整个世界。与其说世界是清晰、透明的,还不如说处于混沌、杂乱之中。我们更需要一种清醒的思维去辨清这个繁杂的世界。
《世界大趋势》更多的是在激荡我们的思维,并帮助我们摆脱惯性的思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透这个世界的工具——它是在“授人以渔”。在这个书中,响誉全球的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悉心整理,总结出11条思维模式,并告诉人们如何将这11条思维模式用于分析判断、预测未来趋势。从世界经济、世界能源等一系列问题中我们感受到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不仅需要看透世界,还需要掌握看透这个世界的方法。
当前的教育趋势,我们在感慨变化、发展的迅猛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已经迈入进化时代,惟有观念的更新才能培养出世界、未来需要的人才,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拥有创新的蓄水池。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等理念要求教师学会去思考。我们学校提出的“创造适合孩子快乐学习的数字生活”的办学目标顺应了时代要求。联系我校的信息化特色之路,感受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正发生着转型。“立足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师”始终是我们促进学与教变革的着力点。信息技术将为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带来契机,因材施教不再是梦想,课堂教学更会是创造新知、激发创新潜能、实现心灵沟通的乐土。
无论是《世界大趋势》的理念,还是《上海教育》中关于课堂转型的理念,都在向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在承传过去,连接未来中成就学生学习的梦想,让中国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国。
世界趋势读后感 世界大趋势读书笔记篇四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认真地阅读了《世界大趋势》一书,作者从我们具有哪些思维、我们如何运用这些思维等两个大的方面,结合大量经典的实例,深入浅出、鲜活生动地将我们所应该具备的11种思维模式以及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生龙活虎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语言通俗易懂,道理醍醐灌顶,令人回味无穷。
据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网站统计,在该网站列出的所有书目中,有56170本图书的名字都与变化有关,其中11195本与商业变化有关,2404本与全球变化有关。不计其数的报纸、杂志和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更是如此,一直都在宣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
确实,我们身边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与相对静止之中,没有纯粹的变化,也没有纯粹的静止,过度强调变化就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之中。
其实,很多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做事的方式。不管别人的宣扬是如何地铺天盖地,只要我们足够冷静和智慧,就能够分辨出变化之中的常量与变量。只有认清了周围的事物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哪些表面上发生了变化而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变化的可能只是方式,而不是内容。例如,尽管现在现代化的设备减轻了人们播种和收获的劳动量,但是和原来一样,季节仍旧决定着生活的节奏。大部分农民还在饲养一些牲畜用来耕作,只不过当时用来运输和耕作的马匹现在更多的时候都用于供人们娱乐。在这里,发生变化的只是耕作的方式,耕作本身并没有消失。农民适应新技术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的能力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取得进步。尽管他们耕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他们还是农民,这一点没有方式变化。
此外,即使变化了,并不代表着一定是发展了,也有可能是倒退了。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这样一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变化的是周围的世界,不变的我们自己。我们不要为周围的琐事所牵绊,而是要牢牢盯住那些已经或者将要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着世界未来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