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边城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边城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一
《边城》情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淳朴的民风湘西是一片从未受到过儒家道德传统污染的化外之地,这片土地也从未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这里没有以强凌弱的现象,于是年迈的祖父与年幼的翠翠平静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由于唱歌比不上弟弟,憨厚的天保大老黯然退出了与弟弟“争夺”翠翠的竞争。这里充满了浪漫的气息,青年男女完全可以抛开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抛开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紧身束缚,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样淳朴的民风在大都市是无法找到的。完美的人性小说边城中的人物,没有鲁迅笔下的中国人那些诸如愚昧自私冷漠等劣根性,而处处表现出正直朴素、富于关怀的人性美。祖父直到天黑还在为过渡人摆渡。祖父对翠翠关怀入微,翠翠对祖父充满依恋,祖孙二人的关系是那样的和谐,二人的行为又是那样的毫无矫饰。
对于《边城》的教学反思,我们需要传递给学生的有爱:《边城》是诠释爱的,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子之爱、友朋之爱、乡邻之爱、乡土之爱组合成的人伦社会之爱。《边城》是要阐释美的,自然之美、人物形神之美、人事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还包括作品本身结构行文的诗性的美,无处不美。而这爱和美的背后无疑暗伏着一种缺憾,一是作者要描画的人生、社会本身的缺憾,比如“美丽的都不容易长存”的凄凉的故事结局,“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小说流溢的神秘宿命气息等。这爱和美在从很久以前开始的现实中的消失,这就是所谓“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对于《边城》的教学反思,我们需要传递给学生的有理想:《边城》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社会理想的诉求。“我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小说践行着作者想要建造“精致、结实、匀称的供奉‘人性’的中国的希腊小庙”的理想。
课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的自然天性,这种人的自然天性正是作家心中完美的人性,也正是我们现在社会需要的最纯真的东西,正是我们需要传递给学生的。
边城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二
《边城》一课教学结束后,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
这堂课我预设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以时间、地点切入,把握小说节选部分的框架内容。第二板块设置问题:《边城》里哪一点最吸引你,促动学生品读思考,最后引导学生感知风物美、人性美、人情美。第三板块以“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翠翠”为问题启迪学生找出描写翠翠心理的的句子。
生成:我执教的'高二(1)属文班,高二(9)属理班。文班女生多,理班女生少,文班对翠翠情窦初开把握得较好,费时不多,而9班则拖沓了。
优点:紧扣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气氛融洽,课堂充满活力。不足这处,学生找心理描写的句子时找得不准确,生成的枝蔓较多,不能正确地把握翠翠的形象,教师讲得多了。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研究学情,提高应变能力,把预设与生成的比例协调好。
在教学第二板块时,引导学生了解边城的人性美,穿插了当今的一些例子和文中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如前段时间网络上“小悦悦”的事件来突出《边城》里人们乐于助人品德的可贵;当今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如商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唯利是图来对比码头上卖黄纸的小伙子为要多给钱和老船夫推搡;当今人们的爱情观,如电视上“非诚勿扰”爱情的浅俗直白来对比翠翠爱情的晶莹剔透;我们学生从影视中了解的当时中国其他地方的勾结、鱼肉百姓来对比《边城》里军民同乐的鱼水之情。
优点:课外大量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边城》里的人性美,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不足:一时兴起,尤其是谈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占时多了,联系广了。
沈从文的语言朴素纯净、含蓄隽永,这是引导学生品味探究的好材料。如:
1、“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的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在朗读时故意丢此二句 “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学生品味其意味,更能显示掌水码头的顺顺乐于助人的美德。
2、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此人是小伙子,非老弱病残;此人系商人不是一般的百姓,非贫困。老人拒收小伙子渡船的钱更能显示此为一种风尚,显其普遍性,边城的人如此轻利重义。
3、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学生对“捏”字品味非常到位。
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整节课堂学生学得轻松,且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这篇课文的教学虽结束一月有余,但师生互动融洽的场面仍浮在眼前。我会认真总结这篇课文教学的得失,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边城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三
教学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是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你用心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的缺失,源于知识积累、方法指导、思想的偏狭......而走出狭隘的自己只需一点:静对自己。
导学《边城》的日子,让我的心灵直面了一次伤痛。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有人认为是中篇),课文节选了有关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大佬等人物的场景,语言平实,韵味无穷。但在学习过程中我的心头却萦绕了深深的痛。
首先,激趣阅读就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自认为是小说所以在设置时给了简介,给了背景介绍,给了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自读。但课上发现阅读效果不好。
其次,导学目标不够具体。高一一年的铺垫学习,自认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已形成,故给了综合鉴赏题(品味语言)。结果在审题上又有学生吃亏。
最后,课上教师导学过程不够灵敏。课上发现问题虽及时停止了继续学习,但未能采取相应措施,以致此课师生收益都不大。
虽然在第三课时及时调整了>学习方法,但该导学课实施过程的缺失却至今让我耿耿于怀,我怀疑自己所做的努力,我怀疑自己的教学理念,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可是学生的读书习惯却让我痛上加痛,他们告诉我:老师即使你说得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读这样的文字,它离我们太远了。找到了根我才释怀,我知道我依然缺了一样东西:平实地带领他们穿行于语文学习中,而不是凭感性。
今天我们师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都能心态平和的阅读和学习了。我注重过程的每一步实施,学生注重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咬文嚼字已经成为目前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法宝。
痛定思痛,我依然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