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训总结精选(5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编辑实训总结篇一
我所在的潮州话节目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对外广播节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闻”之外,还有时事报道、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潮汕艺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听友信箱、今日侨乡、五彩周末、乡音乡韵、在中国旅游、侨讯专递、动感中国、视点、经济纵横等栏目。
实习的头几天,我每天所负责的工作便是担任潮汕每日特色新闻的编辑工作。大概步骤就是在网上链接相关的潮汕地方网,浏览并摘选两三条当天发生在潮汕地区的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进行规范地编辑,然后交给办公室主任审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给播音员,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出。
不过这样看似轻松简易的工作,做起来却并非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由于是刚进台的新手,对广播新闻的要求没有完全彻底地了解,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对新闻的种类、地域性、内容、字数把握得不很好,一开始,经常得经过主任大刀阔斧地修改甚至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才能压缩出两三条完美的新闻。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渐渐驾轻就熟,主任签发稿子那一刻千金难买的笑容终于浮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的工作任务也由少到多,从易到难。除了每天必做的编辑新闻之外,我开始做起“四海潮人”栏目的编辑工作来。从开始的听节目、做记录、比较并研究该栏目的特点,到最后完成整期节目的策划和文稿编辑工作,这当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动摇过、放弃过,但坚持到最后,当回头看看自己这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觉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间学到了很多,从开始的一个清闲的实习状态转变到富有挑战性、考验耐性与毅力的过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与成就感。
实习期间,我们还常常跟随前辈们到播音室参观,并学习他们录播的步骤和音频软件的简单操作方法。由于台里的制度规定凡是被招聘进台的员工须培训半年以上方有资格播音和独立主持节目,所以作为实习生的我们理所当然未能获得机会亲身体验一回在这种国家乃至国际级别的电台里播音的感觉。不过,遗憾之余,我们还是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得到这一个月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最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课堂到社会的跳跃过程,我们检验了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满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和这个月来朝夕相处、曾经帮助和教导过我们的几位同事以及已经在台里工作的两位 00 级师姐共同聚餐。那餐,是我这个月来吃得最香最饱的一顿,因为我不仅吸收了营养丰富的粮食,还收获了沉甸甸的实习经验。我很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很感谢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每一位朋友,我一定会把这一个月来实习中所积累的实际工作经验带回课堂中加以总结,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为自己争光,也为学院争光!
编辑实训总结篇二
曾经在学校我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是悄无声息的,然而自20xx年实习参加工作以来,我对“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许是因为天天上班;也许是我总在紧张忙碌着,我的头脑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也许是我上班下班日复一日走过同样的街道。总之一个多月就这样过去了。来到xx网bt分公司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被肯定的时候,也有被否定的时候;有热情澎湃的时候,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每天都是充实的。实习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的缓冲期、过渡期,也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在思想行动上,努力做到“想实习,会实习,实好习”,把培养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己任,圆满的完成了本阶段实习任务,下面就是实习报告。
通过实习使我能够更进一步的领会网站编辑的相关知识,熟悉和掌握网站编辑、photoshop图片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熟练运用网站编辑的各种工具。并希望通过网站编辑课程设计来培养我们的综合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加熟练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在实习单位所学到的技能加深对网络编辑的了解。增进自己的编辑功底,以及了解人们对网络传播的真正需求。实习日期:20xx年2月1日至3月10日。
以下是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成果:
1、在xx网工作期间,我的工作重心有侧重点,主要是每天的新闻更新,论坛日常维护、管理,还有发帖。网文新增主要是根据栏目特点搜集文章、图片,对网站进行更新。其次我也接触到了网在内容推广、关键词优化等、博客推广等来增加网站的搜索引擎(主要是百度)的排名。
2、从上班的第二个星期开始接触论坛方面的工作,熟悉论坛各方面操作,有删除不良贴、广告贴等,还有对用户在论坛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向同事请教来完成,另外也发布一些比较实用的知识,有趣的、有新闻价值的图片或信息,吸引用户活跃在论坛里面。发帖200余条。
实习期间,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成长了,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行业的熟悉,知识的积累等,还有懂得了人情世故,其中滋味,经历了才知道。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
1、职场中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于是我就在思考,来到xx网,我学到了什么呢?也许是误打误撞我闯入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尽管只是从事文字编辑方面的内容,但我觉得文字内容是一个网站的灵魂,少了它,这个网站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的用户留恋呢。在这里,我学会了各种应用于网站建设软件的使用,收获了很多知识。以后我需要进一步熟练使用这些软件,专业知识不仅需要拓宽,还要将已掌握的知识熟练并精通。2、做事要有计划,将整体分割成小块,各个击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严密的逻辑思维很重要。尽管我们大部分做的是文字内容的工作,但到每个具体网站将要实现的功能时,我发现只要有一点缺失将会影响到我们用户的体验效果。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网站编辑的素质要求有这样一条:会分析用户心理需求。这在方面,我觉得我们并没有埋头在做,我们也时刻抬起头,想想我们的用户会喜欢这样的界面吗?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否对购房者有帮助?是否对开发商的宣传是否有促进?
4、要有团结合作精神。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小团体,每个人就像是一部机器的小零件,大家齐心协力,这部机器才能快速良好运作。具体到我们公司每个板块,离不开大家的全力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指正。
5、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与每个人相处的过程中,才发现别人是一面镜子,毫无保留的反射出自己的一切,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缺点每个人都有,但我们要努力克服。我始终觉得任何时候积极地心态很重要,自怨自艾终将一事无成,虽然我不完美,但我力求完美!四、结语
刚来公司第一天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看着别的老员工都在忙忙碌碌的而我却无所事事,后来经过公司老员工以及我主管的带领我慢慢的熟悉了公司的业务流程,以及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实习中让我学会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内容,教会了我,使我了解到学到更丰富的网站编辑技术和应用实践技巧,使我真正对所学的软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可以独立的完成这项工作了。
网编工作不是很特殊,了解的人就会注意到网编对文件还要进行加工的几个层次。从来没有人要你每天不加思考的复制粘贴。低树的果实,随手可摘的都不是最好的。食不果腹,永无出头之日。作为网编,就离不开于文字、事件打交道。要想做个合格的网编,一些基础就要夯实。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从细节入手,不能将编辑工作视为机械的、枯燥的工作,这样的认识不仅限制了你的思想发展,也使你走上认识的误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是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所以,一方面,在搜索新闻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扩大知识面。不断积累,不断修炼,才能称职。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和工作,我发现我们同事都有一颗永攀高峰的进取之心。互联网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编辑的概念越来越抽象,它不再局限于复制粘贴,更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各方面丰富海量的知识,超强的信息资源整合、写稿评论、组织策划能力……等,网络编辑必将发展成一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给我们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必需武装自己的头脑,来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因为公司经营不是个人行为,一个人的能力必竟有限,如果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但这一定要建立在每名员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工作的责任感、良好的品德这一基础上,否则团队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主动的发扬团队精神呢?具体到各个部门,如果你努力的工作,业绩被领导认可,势必会影响到你周围的同事,大家以你为榜样,你的进步无形的带动了大家共同进步。反之,别人取得的成绩也会成为你不断进取的动力,如此产生连锁反应的良性循环。
实习生活这么长时间了,如果有人问我,这份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不会是跟公司的名气、地点、薪水、待遇等这些词有关,我最大的感受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离开了校园以后应学会的坚持。从找到单位到真正的工作,每一步都是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和挑战,每一次都不断在考验着精神和心理的承受力,作为一个学生,内心的柔弱和软弱永远并存,如何做到面对考验和困难临危不惧,又要如何做到善待别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生存的底线和源则在工作中不断挑战着我,而我能做到的只有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有机会看到未来的摸样,坚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和部门全体同事、领导一起齐心协力,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部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和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从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及时改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后,我会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相信,在团队整体的努力下,部门今后的路会愈走愈远,愈走愈好!我也将会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继续为我的行业而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编辑实训总结篇三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编辑实训总结篇四
一般关注企业微信的粉丝,基本上都是粉丝通过主动加为好友或者扫描企业二维码成为好友,这种关注方式使得企业微信的人气被动掌握在粉丝手中。粉丝可以加你的微信,同时也可以取消,一旦粉丝过了新鲜感或者企业的信息对粉丝失去意义,或者说没有价值,粉丝就会离开。
目前,微信营销主要沿用的模式,是商家将自己的产品信息设法推送给用户,由用户体验并决定是否购买。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现阶段微信营销渠道和手段过于单一,唯一方式就是扫描二维码,用户扫描获取产品信息后,如果对产品感兴趣,有购买意向,就可能分享到朋友圈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但是如果用户对产品没兴趣,他只需动几下指头,取消对产品微信关注度,就可以将产品拒之门外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家的产品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宣传推广就胎死腹中了。
微信营销所基于的强关系网络,如果不顾及用户的感受,强行推送各种不吸引人的广告信息,会使营销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引来用户的反感。众多的微信公众平台持续“孜孜不倦”地推送各式各样的图文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中,就像打开电子邮箱,瞬间被各类广告垃圾邮件塞满,读者也无心阅读,从而导致推送消息打开率低。
微信公众平台向粉丝单向发布信息,较少重视粉丝的反馈,使粉丝与品牌之间无法进行正常互动。通常情况下,品牌发送信息,用户只是单方面的接受信息。微信点对点传播无疑是它的优点,但相对微博而言,却也缺少了微博粉丝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的特点,沟通线路的单一性决定粉丝的回应只有企业帐号能看到,无法与更多的网友和自己的朋友去分享观点,而大多数企业帐号的回复又是迟缓和生硬的,这些迟缓和生硬的回复是代替不了粉丝之间互动交流的,所以微信的粉丝活跃度明显低于微博。
一个成功的营销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和优势是,消费者、品牌商都能从中获利,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根据目前情况看,微信营销方式还达不到这个标准。用户需要自己去 搜索和查找,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微信在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短板,这也导致它难以长久发展。另外,微信本身就比较封闭,在一个朋友圈子里进行沟通交流,开放性差,缺少开放、广泛传播的途径。目前微信与很多商家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展开合作,把一些应用植入微信公众平台。一般,用户只需要给这些应用的微信帐号按一定格式发送信息,帐号会根据用户所在的位置或是一些请求提供一些服务。但是,如果微信营销不能从线上吸引消费者去为产品买单那么粉丝数量就是一个噱头而已。
微信本身是一个基于位置信息的社交平台,你在发送一条微信时,往往会显示出来你的位置,还有他自带的“附近的人”查找功能,用户在社交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泄漏个人位置信息的风险和可能性。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微信,甚至对它排斥。此外,微信用户不需实名认证,这就让一些想利用微信“钓鱼”的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利用微信定位服务功能“查看附近的人”,根据地理位置,将相应的促销信息推送给附近的微信用户,从而实现精准投放。此外,利用“向附近的人打招唿”功能,主动向附近的用户打招唿,从而引起消费者对企业的注意。拓展产品的发布渠道,多种方式利用微信这个平台推销产品。
商家应充分利用微信的熟人圈子进行口碑传播。商家利用微信进行营销时,除了要设置公众帐号,将签名变为广告语,设置有辨别度的头像外,还需注重发送信息的价值。企业可以对每天群发的信息做一个安排表,准备好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为客户推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软消息,将营销融于服务信息之中,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企业应该认真地关注客户的反馈,注重与客户的互动,一般企业在售后要维护产品的后续服务,而微信的及时性以及一对一的形式是做客服的很大优势。必要时,还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疑问使用人工微信客服,这样能够实现人与人的实时沟通,完善用户体验。
店面是充分发挥微信营销优势的重要场地,在商场外墙粘贴着的海报上、餐厅的菜单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二维码,只要你取出手机,点开微信,将二维码的图案置于 取景框内,微信就能够为你找到相关企业的二维码,提供成员折扣和商家优惠,这种做法一来可以为公众帐号增加粉丝,二来可以积累一大批实际消费群体,对后期微信营销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使用微信平台应注意两个方面的安全性问题:一是企业的公共帐号真伪性的辨别,这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微信运营商出台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来规范企业帐号的资格认证;另一方面则是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因为只要轻轻一扫就能看到用户的相关信息,甚至个人照片也能“暴晒”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何人都可轻易获取,这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因此要完善微信的商业化服务,腾讯必须在技术上给予个人用户在隐私安全方面更多的保障。
编辑实训总结篇五
八月底的骄阳依然似火,暑期的背影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夏日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影。想起在《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实习的日子,挤公交车、外出采访、校对稿件,这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细细梳理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成长了许多。
很早就听说学校要求大二学生在暑假时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一直不大以为然,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才发现自己无从着手,好像初学走路的婴孩儿,不知道应该先迈哪一只脚,彷徨了好一阵子,也犹豫了好一阵子,仍然毫无头绪。于是,我想起了向老师求助,首先找到宋琳老师,他是社会知名诗人,也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当我断断续续地说明自己的意思时,宋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等消息,自此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着宋老师的最终答复,又是一段忐忑不安的时光,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终于,宋老师告诉我,让我去联系《诗刊》杂志的某个编辑,到此时,我才真正看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光明,终于将社会这扇紧闭的大门撬开了一条缝隙。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一条道路向我敞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里看到《新闻与写作》杂志上有一则招收实习生的信息,随手抄下电话号码,便战战兢兢地给对方打了电话,电话通了,让我两天之后去面试。我如期而至,面试并不复杂,我的心里却很紧张,说是面试其实也就是和主编聊天,在聊天中会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幸而编辑部的人都很随和,面试很顺利。但是在这之前有两段小插曲令我至今记忆深刻,面试的时候,《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还没有搬到东单的新闻大厦,办公地点仍然在和平西街那个很幽深的巷子里,由于事先没有查清楚行车路线,所以在去的路上不断地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地址,就这样,原本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的地方,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当编辑部主编指出这个问题时,羞的我满脸通红,初入社会便表现出如此的状态,至今想来仍然觉得惭愧;另外一件事情是,由于出门匆忙,竟忘记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等证件,这个疏忽可是致命的,不过幸亏我带着一些盖有学校印章的获奖证书,才不至于不能证明身份。后来主编对我说,对于这件事情,如果他们再严格一点儿的话,那我就不可能留下实习了。这次的面试经历暴露了我的许多缺点,也得到了一些教训,不过对于日后真正找工作来说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心存感激。
从实习单位回来后,我就去中文系主任办公室找了孟登迎老师,因为编辑部交给我一个采访任务:采访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对于这个采访任务我诚惶诚恐,因为与名人尤其是名嘴面对面交流,对于我来说尚属首次,所以想请孟老师给予指导,和孟老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他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教授我了如何把握住采访重点,一席谈话令我收获甚丰。
《新闻与写作》是隶属于京报集团的党办新闻理论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正是这样一份杂志却能给一个初来乍到的实习生采访央视名嘴的机会,一开始我是很惊讶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信任我们这些实习生,因为在这之前,其他实习生先后采访过白岩松和撒贝宁。但是后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编辑部实行激励实习生的机制,他们信任大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把一些重要任务交给学生去做;对于我的话,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学校院报做记者和编辑、在中文系葵社主办《新声》社刊的经历以及一些校内文学比赛的获奖证书起了作用。
聊完了采访的事情,孟老师说可以推荐我去《青年文摘》实习一段时间,听到这个信息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多都是捧着《青年文摘》长大的,这本杂志在全国非常有名,销售量也很大,如果能去那儿实习的话,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当时毫不犹豫便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