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粮食储备中心职责 储备粮管理中心待遇五篇(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粮食储备中心职责 储备粮管理中心待遇篇一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卖方:____________镇____________村_________户(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的引导作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完善与规范我市储备粮食订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甲、乙双方根据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等,经协商签订本合同。
一、品种和数量
品名
品种
产地
收获
数量(市斤)
种植面积(亩)
备注
合计
二、质量要求。交售“储备订单”粮食质量必须达到:水份13.0%以内,杂质1.4%以内,出糙率75.0%以内。脂肪酸值18.0以内。
三、收购价格及货款结算。收购价格根据浙江省粮食局、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粮〔xx〕8号、浙粮〔xx〕4号)文件规定,以中等质量标准为计价基础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采取如下定价和货款结算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收割、交货要求。乙方应分品种收割、脱粒、扬净、晒干,分品种交货。甲方按不同品种分仓收购,分仓储存。如确因乙方条件限制,收购的“储备订单”粮食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进行翻晒、整理达标后予以收购,甲方尽力提供帮助和服务,但有关整理费用由乙方负责。不符合“储备订单”粮食质量要求(包括泥芽谷、病霉谷、陈谷)的不予收购。
五、交货及结算时间、地点和要求。交货时间为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结算时间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交货及结算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粮站。粮食收购必须凭售粮卡交售、结算。
六、违约责任
1、乙方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限到期,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2、甲方拒收按拒收货款的____%向乙方支付违约金;甲方逾期付款,按日向乙方支付逾期贷款的_____%违约金,乙方逾期结算的按日向甲方支付逾期货
款______%违约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由质量引起的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可委托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质量鉴定。鉴定费用先由甲方垫付,鉴定费用最终由违反合同的一方承担。其它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粮食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依法向瑞安市人民法院起诉。
八、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九、其它约定事项
1、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粮食减产的,交售数量根据实际产量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执二份(其中一份报粮食局备案),乙方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镇村户
法人代表;(盖章或签字)(盖章或签字)
电话: 电话:
经办人:
电话:
委托代表:(盖章或签字)电话:
瑞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
粮食储备中心职责 储备粮管理中心待遇篇二
从分散简陋的低矮粮仓到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粮库,从人员老化、素质较低到高效精干、朝气蓬勃的队伍,从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到扭亏为盈、国有资产逐年增值,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决策的英明,也是佛山市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辖区内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图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该中心党支部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南海区先进党支部。
一、抓“三老”的破解,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功
1997年底,佛山市南海区的粮食系统亏损额达333.88万元,36个企业中有12个亏损,个别企业甚至挂亏7000多万元,资不抵债,经营运作越来越困难,“三老”问题越来越明显。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广大的干部职工。他们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闯出一条成功之路。从1998年上半年起至20xx年5月止,南海区共转制关停国有粮食企业36个,安置人员1710人,改革成本为5537.2万元。由于改革的步子大、效果好,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广东粮食经济》还曾做过专题报道。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改革涉及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南海区粮食部门领导多次向区政府汇报改革方案,说实情、提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心专门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企业转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其他成员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区政府委派有关部门与他们密切联系,并参与了对粮食企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在综合各种情况后,经集体研究,确定了先易后难、先工厂后粮管所、先亏损企业后盈利企业的改革思路,制定了一整套完整有序的改革方案,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革。为把工作做细做实,领导小组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分厂、所包干,特殊问题集体研究专题解决。小组成员忠于职守,废寝忘食,本着对国家和企业负责、对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严格按改革方案办事,按有关制度办事,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二)抓住重点,解决“三老”
“三老”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国有粮食企业能否顺利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群众的情绪稳定与否,是检验改革措施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牢牢把握这两个关键,紧紧抓住重点,全力攻克难点,千方百计解决“三老”问题,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1、以人为本,妥善解决“老人”问题
1997年底,南海区的粮食系统职工人数为800多人,离退休人员人数与职工比例接近1:1,企业负担沉重。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职工吃惯了“补贴饭”、“安稳饭”,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加上大部分职工在粮食企业工作的时间较长,对企业的感情较深,对改革的意义理解欠深入,思想上很难一下子转过弯来。为防止工作简单化、走过场,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一方面注重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分析形势、讲清道理;另一方面,积极与区劳动社保、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调整安置办法,在经济承受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补偿标准,依照规定尽可能对分流职工给予照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既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关停企业的干部职工情绪稳定,没有出现过激行为,没有集体上访事件发生。由于安置措施到位,思想工作到家,改革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理解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在改革的同时,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还十分注重发挥分流职工的才干,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再就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继续做好区域性粮食收购、储备、粮食应急供应和关停企业的财物管理等工作,优先安排分流人员347人,占原在册人员总数的40%以上。对需租用粮食企业物业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分流人员尽力给予照顾,并以“扶上马,送一程”的态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共以优惠价格出租店铺47间。平洲粮管所八位职工集资300多万元成立粮油公司,中心以优惠的价格将原平洲粮管所招待所场地租给他们,既解决了近30人的再就业问题,又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该公司的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
2、创新制度,成功解决“老粮”问题
“老粮”问题是困扰粮食部门多年的问题。1997年底南海区的库存粮食有50000多吨(稻谷),其中最早的是1991年入库的粮食,库存商品潜亏近20xx万元。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研究制定出《储备粮轮换基金管理制度》,每年从储备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轮换基金,专款用于储备粮轮换差价亏损补贴,力争储备粮价格稳定在安全线内,这一做法受到省、市粮食部门及农发行的肯定。从20xx年开始,该中心又打破过去储备粮轮换的方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竞投,到20xx年底已成功向社会公开拍卖轮换储备粮23953吨,竞卖结果比底价平均高出3.21%,减少了粮食轮换亏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储备粮库存稻谷均价从1998年的90多元/50公斤下降到20xx年底的65元/50公斤,从1998年库存粮食潜亏20xx多万元到20xx年大大低于市场粮价,目前南海区储备粮价格处于安全状态,粮食工作走上了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3、盘活资产,顺利解决“老帐”问题
改革成本能否解决,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彻底解决“老帐”问题,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决定,关停企业的所有财物未经批准不得买卖、挪用,中心对其财务进行盘存结算,指定专人设立专账进行管理,对其公章也统一管理,还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做好评估、拍卖工作,在财物处理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几年来,已累计评估、拍卖转制企业资产50多宗,拍卖收入6570万元全部纳入改革成本。转制企业银行贷款余额从15000万元下降到20xx年底的1808万元,其中所欠农行、工商行的债务已完全还清,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三)稳妥经营,提高效益
不断开拓粮油经营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确保粮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成功后,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抓机遇、抓发展、抓稳妥、促和谐,为搞好辖区内的粮食总量平衡和实施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中心结合实际,保留了国有独资的粮油总公司,负责辖区内的储备粮购销轮换工作,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办法》,确立以做好储备粮轮换为主导,以抓粮食深加工企业的销售为依托,开展多渠道贸易的发展思路。积极做好区内大型企业用粮的长期供应,坚持树立“金桂花”牌泰国香米的品牌形象,使销售量稳步上升。20xx年总公司购销总量为176838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20xx至20xx年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企业效益不断增长,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7%,既树立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良好形象,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抓储备粮管理,确保辖区内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把抓储备粮管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科学化管理。
(一)完善设施,建好粮库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认识到,只有具备现代化的储粮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完成储备任务。为了解决粮食仓库陈旧分散、仓容不足的难题,中心积极与区政府联系,争取到4000多万元拨款,在小塘新景工业区桂丹路边征地100亩,投资兴建了配套完善、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设计总容量80000多吨的粮食储备库,于20xx年初投入使用。该库按照高标准、高规划、高起点的原则进行建设,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施,整个储备库的状况在监控中心可一览无遗。该库在省内外粮食系统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目前该库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作,由区政府再投资480万元,扩建仓容11000多吨,至20xx年上半年全面交付使用后,仓容将达到920xx多吨,为南海区的粮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制度,确保安全
为保证储备粮储得足、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严格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粮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安全储粮工作,严格把好入库粮质关,落实粮情检查制度和粮食出入库制度,加强对粮情的持续跟踪和监控,努力增加储粮的技术含量,提高科学保粮水平。中心还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隐患”的普查原则,精心组织每年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近年来,中心每年检查粮仓300多座次,仓库容量30多万吨,检查存粮10多万吨,实现“四无仓”100%,无虫粮100%。20xx年中心完成地方储备粮任务73530吨(稻谷,下同),省级储备粮任务11765吨,代储粮14746吨(混合粮),全年平均库存混合粮为95900多吨,是南海区历史上库存粮食最多的一年,为该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财务管理上,中心坚持实行“封闭管理、库贷挂钩、购贷销还”的信贷资金管理模式,主动接受农发行、财政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建立和完善经营资金审批制度,各部门资金运作良好,做到储备粮对农发行的贷款规模常年有余,库贷挂钩良好,资金安全有效。
三、抓应急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深入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拟定了《南海区粮食应急预案》,并经区政府审议批准施行。按照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中心常年储存大米3000吨以上,以泰国香米和国产优质米为主,可以供应全区常住人口(106万人)10天的食粮,还在全区选择了36家粮店、5家粮食加工厂、2家汽车运输公司为粮食应急点,并发给牌匾,签定责任承诺书,以确保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辖区粮食(含食油)的有效供应。南海区的应急预案及其配套措施经受住了20xx年“6.24”特大洪水等重大事件的严竣考验,保证了辖区内粮食市场的稳定,受到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表扬。
四、抓服务质量,确保军粮供应工作优质高效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军粮供应工作,将原桂城粮管所最好的仓库移交给军供站,改善了军粮的保管条件。军供站以抓好品种、质量、服务为宗旨,军粮入库严格执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坚持服务到部队,并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涵。南海区驻军军粮供应点共有40多个,且地点分散,军供站的同志以做好军粮供应为己任,无论数量多少、路程远近,都及时送货上门。至20xx年底,军粮供应站共收到部队赠送的牌匾、锦旗13件,军粮供应工作得到了驻军部队的充分肯定和国家粮食局军粮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五、抓粮食队伍建设,确保粮食系统和谐有序发展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重大事情如中心的发展规划、粮油购销计划、干部任免、基建投资、各项管理制度等都由集体讨论决定,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中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按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年青骨干,并注重关心干部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对一些干部职工反映的疾病、住房、再就业、生活补贴等问题,尽可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妥善解决。原在中心饭堂工作的郭友明同志1987年以普通职工身份退休,1994年因车祸造成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中心从关心职工的角度出发,派人协助其家属处理交通事故善后工作,为她争取到10多万元的赔偿金。为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中心参照行政退休人员标准,提高她的退休补贴,使她每月的退休费超过20xx元,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每逢重大节日中心还派人到她家中慰问,并送上慰问金。此外,中心还注重解决遗属供养问题,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深深感受到组织上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长期以来,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非常重视党组织、工会、妇女组织的工作,仅在20xx年,就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补贴80244元,组织外出参观学习120多人次,组织离退休人员外出活动100多人次,上门慰问离退休党员168人,慰问特困人员、患重大疾病人员51人,共计慰问金10多万元。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南海区的粮食工作呈现出安全有效、规范有序、良性稳健、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也成为广东省佛山市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
粮食储备中心职责 储备粮管理中心待遇篇三
从分散简陋的低矮粮仓到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粮库,从人员老化、素质较低到高效精干、朝气蓬勃的队伍,从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到扭亏为盈、国有资产逐年增值,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决策的英明,也是佛山市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辖区内
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图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该中心党支部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南海区先进党支部。
一、抓“三老”的破解,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功
1997年底,佛山市南海区的粮食系统亏损额达333.88万元,36个企业中有12个亏损,个别企业甚至挂亏7000多万元,资不抵债,经营运作越来越困难,“三老”问题越来越明显。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广大的干部职工。他们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闯出一条成功之路。从1998年上半年起至2003年5月止,南海区共转制关停国有粮食企业36个,安置人员1710人,改革成本为5537.2万元。由于改革的步子大、效果好,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广东粮食经济》还曾做过专题报道。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改革涉及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南海区粮食部门领导多次向区政府汇报改革方案,说实情、提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心专门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企业转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其他成员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区政府委派有关部门与他们密切联系,并参与了对粮食企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在综合各种情况后,经集体研究,确定了先易后难、先工厂后粮管所、先亏损企业后盈利企业的改革思路,制定了一整套完整有序的改革方案,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革。为把工作做细做实,领导小组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分厂、所包干,特殊问题集体研究专题解决。小组成员忠于职守,废寝忘食,本着对国家和企业负责、对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严格按改革方案办事,按有关制度办事,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二)抓住重点,解决“三老”
“三老”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国有粮食企业能否顺利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群众的情绪稳定与否,是检验改革措施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牢牢把握这两个关键,紧紧抓住重点,全力攻克难点,千方百计解决“三老”问题,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1、以人为本,妥善解决“老人”问题
1997年底,南海区的粮食系统职工人数为800多人,离退休人员人数与职工比例接近1:1,企业负担沉重。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职工吃惯了“补贴饭”、“安稳饭”,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加上大部分职工在粮食企业工作的时间较长,对企业的感情较深,对改革的意义理解欠深入,思想上很难一下子转过弯来。为防止工作简单化、走过场,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一方面注重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分析形势、讲清道理;另一方面,积极与区劳动社保、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调整安置办法,在经济承受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补偿标准,依照规定尽可能对分流职工给予照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既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关停企业的干部职工情绪稳定,没有出现过激行为,没有集体上访事件发生。由于安置措施到位,思想工作到家,改革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理解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在改革的同时,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还十分注重发挥分流职工的才干,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再就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继续做好区域性粮食收购、储备、粮食应急供应和关停企业的财物管理等工作,优先安排分流人员347人,占原在册人员总数的40%以上。对需租用粮食企业物业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分流人员尽力给予照顾,并以“扶上马,送一程”的态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共以优惠价格出租店铺47间。平洲粮管所八位职工集资300多万元成立粮油公司,中心以优惠的价格将原平洲粮管所招待所场地租给他们,既解决了近30人的再就业问题,又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该公司的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
2、创新制度,成功解决“老粮
”问题
“老粮”问题是困扰粮食部门多年的问题。1997年底南海区的库存粮食有50000多吨(稻谷),其中最早的是1991年入库的粮食,库存商品潜亏近2000万元。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研究制定出《储备粮轮换基金管理制度》,每年从储备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轮换基金,专
款用于储备粮轮换差价亏损补贴,力争储备粮价格稳定在安全线内,这一做法受到省、市粮食部门及农发行的肯定。从2003年开始,该中心又打破过去储备粮轮换的方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竞投,到2005年底已成功向社会公开拍卖轮换储备粮23953吨,竞卖结果比底价平均高出3.21%,减少了粮食轮换亏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储备粮库存稻谷均价从1998年的90多元/50公斤下降到2005年底的65元/50公斤,从1998年库存粮食潜亏2000多万元到2005年大大低于市场粮价,目前南海区储备粮价格处于安全状态,粮食工作走上了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
3、盘活资产,顺利解决“老帐”问题
改革成本能否解决,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彻底解决“老帐”问题,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决定,关停企业的所有财物未经批准不得买卖、挪用,中心对其财务进行盘存结算,指定专人设立专账进行管理,对其公章也统一管理,还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做好评估、拍卖工作,在财物处理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几年来,已累计评估、拍卖转制企业资产50多宗,拍卖收入6570万元全部纳入改革成本。转制企业银行贷款余额从15000万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1808万元,其中所欠农行、工商行的债务已完全还清,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
(三)稳妥经营,提高效益
不断开拓粮油经营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确保粮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成功后,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抓机遇、抓发展、抓稳妥、促和谐,为搞好辖区内的粮食总量平衡和实施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中心结合实际,保留了国有独资的粮油总公司,负责辖区内的储备粮购销轮换工作,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办法》,确立以做好储备粮轮换为主导,以抓粮食深加工企业的销售为依托,开展多渠道贸易的发展思路。积极做好区内大型企业用粮的长期供应,坚持树立“金桂花”牌泰国香米的品牌形象,使销售量稳步上升。2005年总公司购销总量为176838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2003至2005年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企业效益不断增长,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7%,既树立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良好形象,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抓储备粮管理,确保辖区内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把抓储备粮管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科学化管理。
(一)完善设施,建好粮库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认识到,只有具备现代化的储粮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完成储备任务。为了解决粮食仓库陈旧分散、仓容不足的难题,中心积极与区政府联系,争取到4000多万元拨款,在小塘新景工业区桂丹路边征地100亩,投资兴建了配套完善、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设计总容量80000多吨的粮食储备库,于2003年初投入使用。该库按照高标准、高规划、高起点的原则进行建设,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施,整个储备库的状况在监控中心可一览无遗。该库在省内外粮食系统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目前该库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作,由区政府再投资480万元,扩建仓容11000多吨,至2006年上半年全面交付使用后,仓容将达到92000多吨,为南海区的粮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制度,确保安全
为保证储备粮储得足、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严格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粮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安全储粮工作,严格把好入库粮质关,落实粮情检查制度和粮食出入库制度,加强对粮情的持续跟踪和监控,努力增加储粮的技术含量,提高科学保粮水平。中心还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隐患”的普查原则,精心组织每年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近年来,中心每年检查粮仓300多座次,仓库容量30多万吨,检查存粮10多万吨,实现“四无仓”100%,无虫粮100%。2005年中心完成地方储备粮任务73530吨(稻谷,下同),省级储备粮任务11765吨,代储粮14746吨(混合粮),全年平均库存混合粮为95900多吨,是南海区历史上库存粮食最多的一年,为该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财务管理上,中心坚持实行“封闭管理、库贷挂钩、购贷销还”的信贷资金管理模式,主动接受农发行、财政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建立和完善经营资金审批制度,各部门资金运作良好,做到储备粮对农发行的贷款规模常年有余,库贷挂钩良好,资金安全有效。
三、抓应急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深入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拟定了《南海区粮食应急预案》,并经区政府审议批准施行。按照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中心常年储存大米3000吨以上,以泰国香米和国产优质米为主,可以供应全区常住人口(106万人)10天的食粮,还在全区选择了36家粮店、5家粮食加工厂、2家汽车运输公司为粮食应急点,并发给牌匾,签定责任承诺书,以确保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辖区粮食(含食油)的有效供应。南海区的应急预案及其配套措施经受住了2005年“6.24”特大洪水等重大事件的严竣考验,保证了辖区内粮食市场的稳定,受到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表扬。
四、抓服务质量,确保军粮供应工作优质高效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军粮供应工作,将原桂城粮管所最好的仓库移交给军供站,改善了军粮的保管条件。军供站以抓好品种、质量、服务为宗旨,军粮入库严格执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坚持服务到部队,并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涵。南海区驻军军粮供应点共有40多个,且地点分散,军供站的同志以做好军粮供应为己任,无论数量多少、路程远近,都及时送货上门。至2005年底,军粮供应站共收到部队赠送的牌匾、锦旗13件,军粮供应工作得到了驻军部队的充分肯定和国家粮食局军粮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五、抓粮食队伍建设,确保粮食系统和谐有序发展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重大事情如中心的发展规划、粮油购销计划、干部任免、基建投资、各项管理制度等都由集体讨论决定,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中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按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年青骨干,并注重关心干部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对一些干部职工反映的疾病、住房、再就业、生活补贴等问题,尽可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妥善解决。原在中心饭堂工作的郭友明同志1987年以普通职工身份退休,1994年因车祸造成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中心从关心职工的角度出发,派人协助其家属处理交通事故善后工作,为她争取到10多万元的赔偿金。为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中心参照行政退休人员标准,提高她的退休补贴,使她每月的退休费超过2000元,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每逢重大节日中心还派人到她家中慰问,并送上慰问金。此外,中心还注重解决遗属供养问题,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深深感受到组织上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长期以来,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非常重视党组织、工会、妇女组织的工作,仅在2005年,就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补贴80244元,组织外出参观学习120多人次,组织离退休人员外出活动100多人次,上门慰问离退休党员168人,慰问特困人员、患重大疾病人员51人,共计慰问金10多万元。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南海区的粮食工作呈现出安全有效、规范有序、良性稳健、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也成为广东省佛山市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
粮食储备中心职责 储备粮管理中心待遇篇四
乡镇粮食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引深六化建设,加速五大赶超,实现争先进位”发展战略,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粮食生产经营,狠抓粮食收购xx县储粮管理;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现将2012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二0一二年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申请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3900万元,粮食收购5508万斤,占市局指标5500万斤的100%。粮食销售5508万斤,占市局指标5500万斤的100%。
——建立县级储备粮规模800万斤,其中小麦100万斤,玉米700万斤。
——从省外调入小麦(含面粉、大米)3834.4万斤,占年计划3500万斤的109%,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粮食购销企业盈利8.3万元,占年初指标盈利8万元的100%,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县级储备粮管理“一符六无”达标率达98%,“三专四落实”达标率达100%,科学保粮率达98%,县级储备粮储存安全无事故。——建立起应急粮食加工点1个,应急供应点4个。——粮食系统职工“五金”上缴率100%。——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力争在全市粮食工作考核中前三名。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落实收购资金,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是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中心根据全县粮食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收购库点、收购人员,采取预约收购、定单收购、上门收购、委托收购等形式,充分发挥粮食经济人的作用,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在收购中执行“四个不准”,一是不准出现农民卖粮难,二是不准拒收或限收,三是不准向农民打“白条”四是不准压级压价。全年共申请农发行收购资金3900万元,粮食收购5508万斤,占年初指标5500万斤的100%。粮食销售5508万斤,占年初指标5500万斤的100%,创造了近年来粮食收购新高。
2、落实储备粮规模,充实粮油库存,保障政府调控能力。保供稳价是政府和粮食部门实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足的粮源是保障市场供应的主要物质手段,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落实县级储备粮800万斤,其中玉米700万斤、小麦100万斤。我中心按照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对县级储备粮进行监督检查,县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三专四落实”率达到100%。安全储粮“一符六无”粮仓达标率达到98%。保证了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调控能力。
3、分析粮油市场,加强粮油产销衔接,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粮油产销衔接是粮油市场稳定的重要途径,我中心认真分析市场供求形势,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粮油市场监管,适时掌握粗细粮调节,满足市场供应。全年组织调入面粉3621万斤,占年初指标3500万斤的109%,全面完成产销衔接任务。
4、加快储粮仓库维修,保障县级储备粮安全,增加储粮仓容量。县级储备粮仓库维修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12年重点项目,总投资280万元,维修规模21座仓库。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我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积极评估、预算。21座仓库全部维修、改造,并在中峪、交口新建仓库两座,在法中新建钢架结构简易仓库一座,增加仓容量210万公斤。工程进度均达100%,全面完成维修、改造项目。
5、发挥行业优势,政府“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取得实效,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放心粮油”网点功能,我中心依据建设标准,组织对全县所属18个“放心粮油”中心店;11个“放心粮油”经销店进行了监督检查验收。并对全县所属粮油配送中心给予11万元的建设资金补助,“放心粮油”中心店、经销店根据网点情况给予6万元的建设资金补助,此项资金用于粮油配送中心、“放心粮油”中心店、经销店的建设。
6、夯实综治基础,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和谐系统,维护全系统安全稳定。一是按照县政府创建本质安全型县的要求xx县综治委的文件精神,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期间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安全隐患。二是投资280万元对县级储备粮仓库进行了改造、维修,彻底排除了县级储备粮的储存隐患,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是定期对全系统进行隐患排查,排查内容有值班情况、粮食安全、防汛防火、干群矛盾、职工工资、职工反映的问题,企业存在的问题,租赁房屋管理、“五金”上缴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发现问题当场解决,确保全系统安全无事故。
7、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今年以来,我们以建党91周年为契机,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县十二次党代会xx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为指导。一是把党建工作作为“强班子、带队伍、聚人心、促发展”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了“人人都是软环境,公仆先是好公民”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按时组织中心理论组学习,特别是加强了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营造了和谐发展的氛围。二对困难老党员进行了慰问,真正体现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开展了党员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资助马西村水泥20吨,帮助农村村村通水泥路。四是开展了捐款济困活动,积极参与“博爱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性捐助活动,体现了党组织的先进性。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一是年初成立了领导机构,层层分解责任,签订了责任书,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工作,积极开展假日廉政教育,执行假日公车封存制度,杜绝了公款消费和奢侈浪费行为。三是出台了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有关规定,制止了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行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继续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结合工作岗位,找准防控点,提出防控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了违法违纪的发生。五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按照组织程序和公开内容,通过公开栏、简报、信息等及时公开,增强了支部的公信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粮食企业由于多年改革、改制,人员青黄不接,老人、老帐问题突出,致使粮食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后劲不足。
二、粮食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只能靠租赁度日,职工“五金”基数逐年递增,企业只能保证职工“五金”,不能满足生活费。
三、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把促进粮食生产、职工增收和企业增效作为粮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粮食工作的目标是:
一、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订单收购业务,全年力争收购农民余粮6000万斤,为耕者谋利,食者造福。
二、围绕农户储粮科学化,推广应用“丰产仓型”农户储粮装具,在全县建立农户储粮示范点20个。
三、积极盘活粮食企业闲置资产,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想方设法增加企业收入和职工收入,确保职工“五金”100%上缴,彻底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四、继续推进粮食依法行政,严格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充实粮食流通管理稽查队伍,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确保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五、加强800万斤县级储备粮的管理,完善县级储备粮库改造项目,确保储备粮储存安全无事故。
六、加强粮油产销衔接,掌握粗细粮市场需求,适时组织粮油调入,确保粗细粮供应平衡,市场稳定。
七、完善提升省、市、县“放心粮油”骨干连锁中心店。推进政府“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建设。
八、加强党支部建设和理论学习,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打造先进性党支部。
九、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遵纪守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十、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全系统巡回检查和租赁门店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发生,进一步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粮食储备中心职责 储备粮管理中心待遇篇五
6月17日至18日,全省检察机关第五次“双先”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会议隆重表彰了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锡山区检察院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该院连续三届获得这一殊荣。
这是一个满载鲜花和荣誉的坚强战斗集体,共获得国家、省、市、区表彰130余项。自实行考评以来连年获得全市检察机关先进检察院,两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两获全国“文明接待室”,2月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极大地展现了锡山检察团队所具有的时代风采。
一、创建一流班子,带动有力
12月,锡山检察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诞生了,党组一班人响亮地提出了“全市争第一,全省当先进,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的工作思路。院党组班子精诚团结,以身作则,突出表现在“六个带头”:一是坚持带头学习,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上、在领会检察制度本质特征上、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夯实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二是坚持带头创新,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预防工作“三色”预警机制、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机制等多项检察改革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坚持带头办案,院领导身先士卒出庭指控案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接访调处矛盾纠纷,对重特大案件和有影响的案件,检察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执法办案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坚持带头发扬民主,做到检务、财务、政务三公开,重大问题和事项等均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五是坚持带头廉洁自律,连续多年带头实行执法办案“廉政承诺制”,对说情风敢顶,对办案阻力敢破,做好干警表率;
六是坚持带头从优待检,对干警实施人文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对干警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组织一次红色之旅、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具有检察特色的文化活动,关心干警的成长进步。
领导班子的六个带头,有效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队伍战斗力,营造出一个清新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大大增强检察干警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在区委组织部、市检察院组织的班子考察测评中,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连续多年达到100%,连续7年被区委评为“好班子”。二、锻造一流队伍,战斗有力
该院坚持高点定位,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搭台、检务唱戏、提炼精神、铸造品牌的文化育检之路,全力锻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打造精神文化,增强向心力。组织干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职业道德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塑造干警坚定的政治灵魂;
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联谊活动和书画摄影展等;
编印《锡山检察》季刊,力求打造一个让干警交流工作体会、抒发生活情怀的舞台,全面展现检察干警的精神风貌。
打造素质文化,增强战斗力。院领导明确提出,不管哪一级有比赛,参加就要敢争第一,促使全院干警把提高自身素质,量化到日常工作和执法办案中,组织实施岗位大练兵活动,使检察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全院有200多人次被高检院、省市院评为各类先进、业务能手,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打造形象文化,增强公信力。帮助结对帮扶的三新村修桥铺路,常年资助村里的贫困户;
参加“慈善一日捐、人道万人捐”活动,向汶川地震灾区踊跃捐款19万余元,四川省检察院专门发来感谢信予以高度称赞。
三、构建一流机制,保障有力
该院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着精兵强检的原则,相继出台了旨在提升管理品位和有效操作的执法规范制度,构建一流机制,做到保障有力。强管理严规范焕发新面貌。不断提高案件质量,完善执法风险评估、廉政风险排查和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各项科学合理机制来保证检察干警公正廉洁执法。对全院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业绩均进行量化,实行百分管理,有效调动干警的工作热情;
建立“二表格三比对四联动”涉案款物监管长效机制,案件质量在全市检察机关历年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其经验做法被省院转发推广。
强监督促廉政构筑新防线。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
通过加强八小时以外管理、案件回访制度,把监督延伸到干警家庭、延伸到案发单位或当事人。不断深化“阳光检务”工作,主动向区委和人大汇报检察工作,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派员参加代表、委员小组活动,通过汇报工作、听取意见、反馈情况等形式,积极营造阳光检务透明度。
四、创造一流业绩,彰显魅力
由于一流的班子带动有力,一流的队伍战斗有力,一流的机制保障有力,锡山区检察院才得以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彰显出了无穷魅力。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位居前列。以来,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39件49人,渎职犯罪案件8件7人,通过办案追缴赃款1125余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39余万元。
刑事检察工作再创新高。以来,共批准逮捕1934件2877人,提起公诉2259件3467人,多年未发生错捕错诉、漏捕漏诉情况,推动“平安锡山”、“法治锡山”创建向纵深发展。
特色品牌工作凸显成效。率先在全市探索实施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制度,并和司法部门联合推出法律援助,使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在获得经济救助的同时获得法律援助,这在全省司法实践中尚属首例;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了全省第一例环保公益诉讼;
探索建立了4家青少年管护教育基地,有18名符合条件的涉罪青少年在基地接受管护教育;
探索总结处理涉检信访的“五宜五不宜”工作做法,确保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
栉风沐雨十二载,碧血丹心铸检魂。锡山检察院实现了单位零事故、执法零过错、安全零隐患、涉检零上访、干警零违纪的“五个零”目标,在历次征求意见、民主测评等形式的行风测评中,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该院满意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