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大全1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一
坚持按照学校要求,遵从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要在班级教师和学生的协作配合下顺利的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是一个人数较多的班级,有47人,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在上期教学中,学生整体成绩不错。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太好,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习氛围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措施
在本期的思品教学中,针对上面的情况,我决定首先在班上选好小组长。利用班干部来管理好小组长,小组长又管理其他成员。要求当天上的内容当天必须完成作业,并能够背诵。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产生兴趣,掌握技能,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有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有13课,我准备每周上一课,一课用一个课时上,其它几周用做开展实践活动和复习。
我希望通过本期的学习,学生的思想有所提高,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上有所表现,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二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充分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教材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选择了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每一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4、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独特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尽量将教学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三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第二至八自然段鲁滨孙战胜困难的经历。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鉴于个别学生已经大概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因,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印象讲述故事,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接着,读课文重点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讲一讲鲁滨孙的种.种困难的经历。最后交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
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在课前阅读《鲁滨孙飘流记》原著。
教学时间:1课时
板书设计:
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启示: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通过学习,霍金那种向命运抗争的勇气,顽强的斗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与困难作斗争的勇士,他就是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鲁滨孙。(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你们对鲁滨孙知道了些什么?
2.哪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也可以几位同学共同完成?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然后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不理解的语句画下来
四、小组合作学习
请大家自由组合,三五人一组,先交流对画出的难理解语句的理解,再讲讲鲁滨孙的故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由说,如,课文是长篇小说的缩写,小说的其他内容等。
讲故事,听故事。
阅读“阅读提示”,并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交流难理解的语句,讲讲鲁滨孙的故事。
阅读第二至八自然段并思考
讨论并归纳
交流体会并自由发言
五、重点研读感悟
1.仔细阅读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鲁滨孙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师生共同讨论,从“食物、住处、安全”等方面进行归纳,使学生认识到:这是生存下来的必备条件,为此,鲁滨孙想了不少办法,很不简单。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从鲁滨孙的非凡经历中,感悟学会生存的道理。如要有生存的勇气,要善于因地制宜想办法,要不断改善生存环境。
作者简介: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欧洲大陆各国经商。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四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几部国内外游记,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
笛福的“鲁滨孙小说”,以第一部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叛变,被抛到智利海外荒岛,度过五年,最后得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写成此书。鲁滨孙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贩卖黑奴,在海上遇难,流落荒岛28年,在岛上与自然斗争,收留了野人星期五,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致富。第二部写他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又视察巴西种植园,接着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严格说来都是道德说教。
……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社会不容许这种人出头,他或她只好不择手段,干一系列欺骗、盗窃以至出卖肉体的勾当。作者出于清教徒道德观,总是使他笔下的主人公表示悔恨,立誓不干坏事,但环境又一再迫使主人公违背誓言。
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他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情节结构不落斧凿痕迹。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四
教材简析:《鲁滨孙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本课是《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重点写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学习本课是要让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 2、本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2.简介作品作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3、播放电影片段及课文朗读
二、阅读梗概,自主研读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3、理清文章条理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出示自学要求:
文章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依次叙述了那些事?
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2、展开想象,鲁滨孙还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丰富对人物的感受
四、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2.小声读读这个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3、学生交流
4、师点拨总结
五、感受人物形象 创精彩人生
鲁滨孙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存的奇迹,他靠的是什么?
学生谈各自的看法,从中受到教育,指导自己的行动
六、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住所 食物 安全 孤独
(毫不畏惧 坚定信念 积极乐观 学会生存)
教学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主要记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的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独自一人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之九,最后,他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个故事。课文按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顺序叙述,情节生动曲折。故事塑造了鲁滨孙这位不畏艰险、机智顽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形象,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提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能紧紧围绕重点段落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悟”字出发,体会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懂得了在厄运面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生存的勇气,要积极地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并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战胜困难,去主宰命运的道理。同时,在学习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便在今后的阅读过程学会阅读。因为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就一篇学一篇,就一篇讲一篇,而是要借此激发起学生阅读原著,阅读更多名著的兴趣。应该说,就此目标,本堂课中,还是实现了。
当然,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中还有许多的不足,如还是牵得学生比较多,老师的语言比较烦,学生的自主感悟少,交流表达少,思想碰撞的机会少,独立阅读的时间少,诸多的问题有待我课后做认真的反思,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怎样更有效,怎样能在前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会自主,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中,还发生一段小插曲,当我提到人生的困境,举了最近日本发生的地震与海啸,希望日本人民尽早走出困境的例子,居然引发了学生的一片唏嘘。场面一时难以控制。虽然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态度也是不端正的,但从中也可看出我们的孩子们,对于那段耻辱的历史还是铭记于心。我想这样未尝不好,只有记住历史,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五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 圆柱的侧面积
例3 圆柱的表面积
例4 圆柱的体积
例5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1课时 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再指名不拿实物说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个曲面
高 两底之间的距离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谈话: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 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思考: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并指名上台演示。
板书:底面 1个 圆形
侧面 1个 曲面
高 1条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题。
第2课时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的例2、第12页的例3和第1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意义,正确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各备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纸包好,剪刀、胶水、圆规、白纸一张、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渗透思想
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我想让它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吗?
小结:原来在一定条件下平面可以“化直为曲”。
⒉把这个圆柱形的纸筒打开后是什么形状?
小结: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曲面可以“化曲为直”。
⒊揭题:这节课将运用这个知识来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板: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
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爱喝饮料,今天我们共同带来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
师引导:我们就来先来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商标纸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圆柱的侧面积)
1、引导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呢?
②全班交流: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再展平。
③小组合作探究: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听清要求:先独立剪开商标纸展开,再观察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接头处忽略不计。
④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指名上台拿着学具汇报,生。(师再追问:通过刚才同学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呀?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
⑤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再次追问:为什么?(补充板书)
⑥小结:你们真不错,巧妙地运用化曲为直,探讨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①现在请你计算一下这罐椰子汁所用商标纸的面积(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长约是 厘米,高约是 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②解决例2: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直接告诉你底面周长,例如怎么算?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指名一生板演,集体反馈。
③思考:要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④小结: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应用已知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方法,然后求侧面积。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①动手贴出圆柱表面积:拿着实物,光这样一个侧面能装饮料吗?还需加上(两个底面)我们把这个圆柱饮料罐各部分一一展开粘在纸上(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发现两种常见粘法)交流展示,最好这样放。
看着圆柱展开图,让它在头脑中动起来(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指着图,由这些些部分组成了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
②动手画出圆柱表面展开图:下面我们要画圆柱的展开图,画前先算一算,学生算好后回答,师板书。
要求画在书上的方格纸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画出圆柱的哪几个面?二要注意每个方格纸边长厘米,根据算的数据合理布局。(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作评价)
3、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例3中的圆柱表面积会算吗?
独立做在书上,交流反馈: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时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积。
②出示易拉罐的数据,图例:半径:2.5厘米,高:12厘米,求铁皮用料。
③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练习,巩固深化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圆柱体实物,你会根据实际算出它们要求的面积吗?
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理解题意要求的是圆柱的哪部分面积后独立做)
2、练习二第6题。(通过填表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三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侧面积、底面积与表面积之间的联系,使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课总结,认识升华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4、5题。
板书: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第3课时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7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几个面的面积?(侧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集中分析评讲。
2、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0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这个“博士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求哪些面的面积?
(3)学生自主完成。
(4)集体评讲,注重后进生辅导。
5、练习二第11题
(1)学生读题。
(2)提问:要想求“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须先求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
6、练习二第12题
(1)学生读题。
(2)引导思考。
(3)集体练习
7、练习二思考题(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引导思考:截成3段截了几次?一共多了几个面?几个什么样的面?那么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会做吗?接下来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第4课时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该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第5课时:圆柱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4~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3、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三第4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6分米,高8分米
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5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如果从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怎么知道这个保温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2、练习三第6题。
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3、练习三第7题。
先估计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指出哪一个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前面的估计。(如有困难,可以动手操作,实践一下。)
4、练习三第8题。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底面周长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容积。
5、练习三第9题。
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量?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四、作业:基础训练。
第6课时 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10~16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个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2、第19页动手做。
讲解测量方法——在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把土豆浸没在水中,测量并记录相关的数据,算出土豆的体积。并且提供一张表格,提示应该记录容器的底面积、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放入土豆后的水面高度以及算出的土豆体积。然后是测量与计算,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应注意什么。如,容器底面积不能直接量得,只能测量底面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测量半径需要确定圆心,测量周长还要计算直径,一般测量直径,既容易量,也便于算。又如,测量底面直径、水面高度都要在容器里面进行,利用容器里面的数据,算出的才是水的体积、土豆的体积。
四、作业:
基础训练
第7课时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例5及相应的 “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4.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一套,一些沙或米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的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然后板书相应的计算公式。)
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来推导的。板书:转化)
3、(出示教具)大家觉得这个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老师比较学生指出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
4、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研究比较简单呢?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5、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课件出示例5。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2)让学生猜想:图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用学具演示)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2、教师课件演示
3、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4、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1/3 ?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发散练习、巩固推展。
1、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1/3 。
2、做练习四第1、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之后学生反馈。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练习四第3题。
板书: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第8课时 圆锥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4~12题和第23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出圆锥的体积。
2、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组织练习。
1、做“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2、做“练习四”第5题。
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理解。
3、做“练习四”第6题。
出示第6题的图。
引导分析: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
4、做“练习四”第7题。
(1)提问:圆锥体积最大时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等底等高)
接着让学生独立练习。
(2)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问题,进一步的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关系。
5、做“练习四”第8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6、做“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绕它的两条高旋转一周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计算。
7、做“练习四”第12题。
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15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四第10、11题。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思考题。
第9课时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
第24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圆柱、圆锥)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三、复习计算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表格,说明要求,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填表。
提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板书: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强调把—个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得出新的结论)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两题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提问:压路机前轮是什么形状的?前轮滚动一周所形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前轮的哪一部分面积?接下来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引导思考:水桶底部的铁箍大约长15.7分米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求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分米就是圆柱水桶的哪些面的面积之和。这个水桶能盛120升水吗?要拿什么和120升比较?学生自主完成。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得数保留整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5~6题。
第10课时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7~11题、“探索与实践”12~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表面积、体积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面积、体积的汁算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公式。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a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 ?
2、做复习第7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三、知识应用复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练习四第8题。
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比较。
2、做练习四第9题。
结合画图演示水流的速度就是圆柱的高,每分钟的高在每秒的基础上乘以60。
3、做练习四第10题。
提问:用这堆沙子去填长方体的沙坑哪一个量是相等的?(体积)接着学生计算。
4、做练习四第11题。
出示题目:
结合题目和图形理解长方体纸箱的长、宽、高与每个圆柱体饮料罐相相关数据的关系。接下来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要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做练习四第12题。
可以先举例说明,再概括。
6、做练习四第13题。
提问:要求圆柱体饮料罐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要注意从它的里面测量)
通过计算再与商标纸上标出的容积比一比,你发现什么?加强学生把数学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7、做练习四第14题。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交流。
8、评价与反思:结合3个方面让学生自主评价。
9、让学生了解“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六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fá)畜(xù)养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冒险精神、坚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断、勇于进取……)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浏览精彩片段,说一说在表达上它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其中运用了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好处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精彩片段十分详尽地描写了鲁滨逊的心理活动,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令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2.默读节选片段,说一说,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解决的?(自由交流)
3.抓住精彩句子来体会。
(1)他(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木杆上刻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2)我现在处在一个……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个人置身于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等物质方面的窘迫,还有精神上的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孤独,是他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3)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由于这种想法太强烈,所以希望身边的狗也能开口说话。
(4)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这句话要结合前文鲁滨逊把流落荒岛的“幸(好处)”和“不幸(坏处)”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逊“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5)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在荒岛上生活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内心得到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面对困境、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4.感悟精神。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鲁滨逊心态的变化。(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4)出示并齐读:“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感悟吧?那么,你想对鲁滨逊说些什么呢?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2.课外拓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板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梗概: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感悟:在困境中,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
慰自己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关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艰难和挫折,这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响,以此来体会主人公在逆境中奋起的崇高品质。
2.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集体的共识。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七
一、 了解作者
唐代王建,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后人称为“张籍王建体”。
二、读出“望”之画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月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清美的意境之中。
我们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地上仿佛满浸着清澈透明的水,树的影子照在地上,随风婆娑,仿佛是水草在摇曳。
2、“栖”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但为了押韵,诗人调整了语序。
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我们仿佛听到乌鸦等小鸟一开始被明亮的月色所惊动,扑楞楞地展翅欲飞,声音喧闹,逐渐逐渐声音低落下来,最后终于没有声音。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从侧面写了月色之皎洁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3、“湿”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润之久,也表明露水轻盈无迹。
我们仿佛闻到庭院中弥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传说人间的桂花树是广寒宫里那棵桂花树的种子落到人间后生长出来的。那么人间的桂花香了,广寒宫里的桂花也应该香了吧。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美妙的联想。
4、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三、读出“望”之情感美
1、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
“秋思”,秋天的情思。 说的很含蓄,点而不露。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张籍《秋思》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王昌龄《秋思》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萧悫《秋思》
秋思:秋天,天气转凉,大雁南飞,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身处在异乡的游子感受到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与家人团聚。这首诗中,夜深露重,诗人却久久不肯睡觉,从这个“望”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么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
四、读出“望”之表达美。
但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赏月,不知道这怀人的愁绪会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难道还有我的愁思深吗?
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怀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蕴藉深沉。
这种表达情感表达方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叫间接抒情。
也有一种情感表达方法,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两种情感表达方法各有好处。
2、“落”
诗句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让人眼睛一亮。这个词语能否换成“在”?
“落”:理解词语先思考什么意思,再联系诗句意思,品味词语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并与平常的用法作比较看好在哪里。
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
五、读出“望月”之情结美
1、按老师的要求说出诗中的词语或诗句。
直接表达月光如水,澄澈透明;从声音这个角度侧面表现中秋夜晚之宁静;突出诗人望月之久,表现孤寂之情;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含蓄表达
自己愁思之深。
2、事实上,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看到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
3、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李商隐)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八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而本节的复习课又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中学习了有关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运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自主作业
让同学们自主整理本章知识。
(三):两两交流、解疑(兵教兵)
同桌之间交流整理成果、相互解答各自的疑惑。
(四)组内帮教、组间交流、解疑
小组内合作,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计算公式;组间交流,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并相互给予解答。
(五)小组展示,讨论、完善,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各组选派代表,展示、完善整理成果。
圆柱和圆锥
基本特征 基本公式
圆柱 两个底面,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一个侧面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 一个底面,
一个侧面 体积=底面积×高÷3
〔教师点拨:〕
(1)圆柱的侧面怎样剪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展开图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3)说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迁移运用圆面积推导的转化思想)
(4)回忆说出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分析、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辩论的能力。
(六)巩固应用、互练互测(兵练兵)
1.屏幕呈现: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学圆柱、圆锥的知识,提出问题,看谁的更有创意?(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
〔预设问题:〕
①木料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②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③把木料削成一个的圆锥,它的体积是多少?
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教师引导:〕针对这一圆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
〔预设回答:〕给圆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积的时候需要用表面积的知识。
〔教师追问:〕给圆木涂油漆有几种情况?都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预设回答:〕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桩,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
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
〔设计意图:〕一个“刷”,刷出了与表面积有关的符合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教师引导:〕有同学说可以把圆木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那同学们说说可以怎样来切?
〔预设回答:〕
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底面大小的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个底面大小的面,以此类推。
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
〔课件演示:〕横切和纵切
〔设计意图:〕横切、纵切两种不同的切法探究,加上课件的演示,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教师引导:〕除了对圆木“涂”“切”以外,有同学说还可以“削”成一个的圆锥。那怎样“削”才算是呢?你能用四句话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
〔教师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积,那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底等积:圆柱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
〔教师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高等积,那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高等积:圆柱底是圆锥底的三分之一,圆锥底是圆柱底的3倍。
〔设计意图:〕将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挖”出容积。
〔教师引导:〕我们还可以对圆木如何加工呢?
〔预设回答:〕可以挖成一个木桶,求求它的容积,内外涂清漆,求涂漆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追问:〕容积和体积有何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挖”出容积,将容积和体积加以何联系和区别,木桶的内外都涂上清漆,与前面的涂漆问题加以联系和区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七)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要修建一个圆形水池,池内安装喷泉,水池直径5米,深1.5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
①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挖这个水池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③如果给水池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④水池装满水,能装多少立方米?
〔教师提问:〕
⑤如果给水池接一圈水管,并4米安装一个喷头,需要按几个?
⑥池内如果注入1.2米深的水,那将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教师追问:〕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一个水池问题,让同学们再一次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问题解决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收获和感受。
附: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
基本特征 基本公式
圆柱 两个底面,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一个侧面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 一个底面,
一个侧面 体积=底面积×高÷3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九
一、分析教材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是文天祥于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元军强逼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斗争的宋军将领。文天祥断然拒绝。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光照天地的爱国诗篇。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写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悲惨。先从自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表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则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惶恐”二句则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纪实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尾联直抒胸臆,表白自己置生死于度外的爱国忠心。出语斩截有力,气贯长虹,是千古名句,曾鼓舞无数仁人志士取义成仁。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二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求,结合授课学生实际情况,及本课内容为古代诗歌的特点,我认为教学诗歌,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全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其次通过研读、赏析,领悟诗作的精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本人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知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2、熟读并背诵诗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顺势导入)
(二)、简介作者:简介文天祥生平
(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
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布置课堂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韵,韵脚是。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3、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十三)、板书设计:
首联:读经入仕、起兵抗元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
颈联:“惶恐”、“零丁”
尾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死观
颈联:对仗双关
尾联:名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
学习目标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一、学生活动
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 赏析《十五夜望月》
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三) 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 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 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
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再指名不拿实物说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个曲面
高 两底之间的距离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谈话: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 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思考: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并指名上台演示。
板书:底面 1个 圆形
侧面 1个 曲面
高 1条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页练一练。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
2.练习二第1题。
结合图形指出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二第1题。
“连一连”。学生自主连线,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圆柱和圆锥
观察—比较—归纳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二
单元总目标:
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会推导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认识进一法取近似值,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单元难点: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
(2)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2)利用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条件下的关系解有关复杂应用题。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割拼演示、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单元难点的剖析:
(1)表现为:学生难于想到把一圆柱体的立体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怎样把它转化。
原因:圆柱体和长方体在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联系。并且学生还很难由圆与圆柱的联系,而想到圆能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圆柱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来研究。
解决策略:首先回忆研究圆的面积计算时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如何剪拼成了这个学过的图形?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堆成一个圆柱体,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猜想:圆柱体能剪拼成什么图形,请学生试试看。
(2)表现为:对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容易获得,但学生对已知r或d求侧面积的问题,学生转不过,容易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对表面积的计算,由于表面积公式中涉及的公式较多,学生往往不小心就弄混公式。
(3)表现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会用错公式,如:求侧面积的求成了表面积,求体积的求成了表面积等。
原因:学生可能对概念、公式记忆较熟,但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下用错公式。主要还是学生对概念的感知不够。
解决策略:
(1)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充分复习好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借助实物多让学生感知概念的意义,不能死记硬背,要能用自己话说清楚。特别对中下生应多结合实物或图形指出问题要求的部分。
(3)公式一定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推导过程中,不能把公式直接交给学生。
(4)学生自备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每节课的新课铺垫、例题教学、或是练习讲评都借助于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指着实物来说,加强感知。
单元策略:基于本单元是研究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获得公式或经验。如:圆柱体展开图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的体积计算。
错例的估计和采集:概念辨析题:(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3)做一节铁皮水管,要多少铁皮是求水管的(4)给个圆柱体的花瓶包装在盒子里,需用多大的盒子是求花瓶的
分析及策略:这些属于概念不清的问题,因为这些知识点本身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易混,因此教学中重点在新授中注意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还要在综合练习中加强对比,沟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解决问题:(1)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0.5米,如果每立方米是800千克,这堆沙子一共多少千克?写出基本关系式再解答
(2)有一个礼堂内有8根直径是50厘米、高5米的圆柱形的柱子,用了8千克的红色油漆粉刷,每平方米需用多少油漆?写出基本关系再解答
分析及策略:此类型的错误主要是公式用错,原因还是对概念不清,解题思路不明,因此,教学中在保证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多让学生讲思路、强调解答步骤的书写要有条理。
有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混合题:(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圆柱体体积比圆锥体体积多,圆锥体积比圆柱体少。
(2)一个圆柱体积是96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底高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立方厘米。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柱体积比圆锥大立方分米。
分析及策略:此类型题的错因主要是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只是一个圆锥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是停在表面上的认识,并没有真正通过实验过程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弄清楚。因此这个推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把两种几何体的体积关系,能反说、正说、比多少等都能说清。
练习题的分析:重点讲解的题目:39页第10题(重点说明生活中常说的圆柱体的长也就是数学意义上的圆柱体的高)。40页的13题(体积公式与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即利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和高成正比例的关系来确定两个圆柱体体积的比,求出第二个圆柱体的体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差。)45页的第6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第8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11题(由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那么现在它们的比是1:6,底是相等的那说明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于是圆柱的高是9.6。实际上是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的灵活应用。)
课时安排:1、圆柱的认识31页至33页及例1
2、圆柱的表面积33页例2--例3
3、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36页例4及补充一道已知r求v的例题。
4、认识圆柱的容积37页例5
5、圆柱有关公式的对比练习39页8、9(增加不同位置类型的圆柱体)39页7、10
6、圆锥的认识41页
7、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42页至43页例1
8、圆锥体积的应用43页例2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三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能结合注释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及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诗歌的大意,明确形象,把握主旨。
3. 拓展延伸,研读积累与之相关主题的诗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诗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所表达的真挚情感。2.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 情景激励法 课前资料交流法 开放式讨论法 讲授法 比较阅读法
教学手段:本文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请你们认真听,想一想这首歌是唱给谁的?(多媒体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2.在这音乐声中,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儿女的心房,母爱是巍峨的高山,不怕风吹雨打的磨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讴歌、赞颂母爱的古诗《游子吟》。(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回顾,商定学法。
1.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泊船瓜洲》,背诵并口述诗义。
2.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学习这首古诗的?(我们是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义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
3.(小结):今天我们仍然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学习这首古诗,同时我们还要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描写母爱的诗篇,同时进行即兴创作。
三、初读诗歌,蓄积情感,了解大意。
1.试读:按同学们先读诗。请自由出声读诗,读准字音。(学生自由尝试)
2.正音,并划分五言诗的节奏。
3.再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指名朗读:大家喜欢这首诗吗?谁来读读。(生自评好在哪里,师指导示范)
四、研读课文,读懂游子心,感受慈母恩。
通过诵读,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现在请你们结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研究,讨论。(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工具书,课文注释及所查资料,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义悟诗情的顺序学习本首诗,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交流讨论。)
(1)解诗题:
吟:就是吟诵,吟咏的意思
教师补充并出示课件: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我们还学过相关题材的诗,有:《暮江吟》《石灰吟》等诗。(学生汇报:游子吟---就是出门远行的人的吟诵、吟咏。)
(2)知诗人:(学习根据所查资料介绍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诗人.曾任溧阳县尉、协律郎。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孟郊的诗多是倾诉穷愁孤苦之作。
教师补充: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因此了解作者的生世对理解本诗有一定的帮助。(3)明诗义:
(一)读写临行前的诗句:当你再读这首诗的时候,头脑中会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教师范读,同学们想象。)
1.读一读,想一想,以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的吟唱什么呢?这个问题为主线,读写临行前的诗句。这几句再现了临行前的什么情景?请结和注释,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诗的第一句用“线”与“衣”两种极其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会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再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二)交流临行前的情景:师创设情景,学生质疑:母亲为何不等明天在缝?针对这一问题师生研究讨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临行前的情景?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的?
1.从“密密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由此可想,母亲在“游子衣”里缝进的只是一丝一线吗?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想象到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意境先说一说,有感情的读出来。
2.在古代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的越密,儿子就会回来的越早。所以母亲“密密缝”,“ 意恐”是什么意思?母亲“恐”什么?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临行前母亲会对儿子叮嘱什么?(出示多媒体:播放《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音乐)
(三)读作者感慨的诗句:
1.“母爱难以回报,母爱不求回报”,临行前儿子也一定会有千言万语,这位游子会对母亲说什么?(多媒体播放:《游子吟》)
2.母爱之厚难以回报,儿子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汇成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2)把你的理解在诗中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用这个反问句式,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感慨? 为什么儿子的“寸草心”不能报答母亲的“三春晖”呢?讨论、理解这个比喻句。(结合背景,诗句,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和儿子永远无法报答母亲的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请带着你体会到的心情,个性朗读,背诵这首诗。(满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朗读、背诵。把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悟诗情:
配乐吟咏古诗,听flash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学生感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再次吟咏本诗。
五、拓展延伸,丰富内涵。
(一)我欣赏:
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吟咏母爱的诗歌,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这些诗歌,包括《献给母亲的诗》《母爱,震撼人心》《致母亲》《母爱》《怀念您》等诗)指名同学朗诵,比较《游子吟》与这些诗歌在表达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游子吟》这首诗语言非常精炼,读来上口、容易背会
②《游子吟》抓住了母亲给游子缝衣这个细节,从这一细节中流露出母亲与游子之间那份纯真的感情。
③ 这首诗不像其它的现代诗歌那样;不断的抒发感情,而只以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道出了母爱的无法回报。
(二)我创作:
播放《懂你》的flash音乐,同学们看着课本的插图写下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可选用古体诗的形式,也可以用现代诗的形式进行创作。
六、总结收获谈体会。
用自己的话赞美妈妈,对自己的妈妈说几句发自肺腑的话。(多媒体播放:《母亲》)
七、布置作业。
通过想象把你观察到的“母亲深夜缝衣”图的情景写下来
本课设计意图:
本课的设计积极倡导“自由、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一种“阅读、感悟、创作”的自主学习氛围,采用比较,欣赏的方式,得出诗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选用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诗歌,让学生看到了自己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音乐可以激发灵感,在感人的音乐中更有利于学生感悟诗情并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创作,进一步升华那份朴素的人性美,震撼人心的爱——母爱。
那么学习古诗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就不单单是理解背诵,而且是一种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创新。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四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圆柱,师自制圆柱体侧面展开纸,一张长方形纸。切好的圆柱形萝卜,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也可以用笔筒来教学圆柱的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指出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2题找出圆柱体。
3.15页第3题,想一想,折一折,能得到什么图形。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删掉)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二、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 练习七第6题
3.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体,轮宽2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米高2.5米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5修建一个圆柱形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2米。在池的内壁与下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立立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展--合--展”的转化过程,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练习注重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问题不有死用数学公式来解决,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正方体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删掉)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小结: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一个曲面图形转化成以前学的长方形,今天我们学习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也要运用转化的思想同学们猜猜会转化成什么图形?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反复播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说演示过程,总结推倒公式。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删掉)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删掉)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出示一组习题:
1一个圆柱的半径4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的直径12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周长12.56厘米,高3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和底面周长和高,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4、教学例6
(1)出示例,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删掉)
(1)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3)=502.4(l)
(2)学生见解例题,师补充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56厘米,高87厘米,水桶装多少水?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5米,高是2米。如果每立方米约中75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米?
4钢管的长80厘米,外直径10厘米,内直径8厘米,求它的体积。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3)=502.4(l)
教学反思: 以旧引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利用“转化思想”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理解,在比较中归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圆 锥
(1)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具准备:每人一个圆锥,师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补充习题:
1出示一组图形,辨认指出哪些是圆锥。
2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
3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指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教学反思:观察,,感知中认识并掌握圆锥的特点,经历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的过程,加深了对圆锥高的认识。在旋转,对比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加深对圆锥特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2)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每生准备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具,大米,水,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实验分组合作学习: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
学生叙述实验过程并总结结论,得出计算公式
板书:圆锥的体积= 1/3×圆柱的体积=1/3 ×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1/3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 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③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填空:
1、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
2、等底等高的圆锥体是圆柱体体积的( ),圆柱体是圆锥体体积的( )。
3、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3立方厘米,圆柱体的体积是( )。
4、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 )。
5、体积和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圆锥底面积15平方厘米,圆柱底面积是( )。
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大( )。
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1/3.
3、圆锥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4、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且底面积相等,那么他们的体积相等。
补充习题:
1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是1.5米,高是1.1米。这堆煤的体积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重约1.4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直径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3.一堆圆锥形的煤体积是12立方米,底面积是6平方米,高是多少?
4.在一个底面半径是10c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有水,把一 个底面半径为5c的圆锥形铁锤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1c,试问铁锤的高是多少?
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4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来看,主要是构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概念的认识,而这一认识的形成,靠文字和观摩演示都是苍白无力的,它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全身心的体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对比和反思,悟出等底等高的必要性,从而明确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
(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只有一条高。)
(2)做第29页第1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
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底面的周长×高)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三、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1/3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3、做第29页第2题
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2题。
(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
一个圆锥形沙堆,度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4.有块正方形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分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若加工成最大的圆锥呢,它的体积又是多少立方分米呢?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五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在诵读中理解诗句含义与全诗大意。
2、 感受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怀。
3、自主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全诗,能够运用诗中的爱国名句。
【教学难点】
解读诗中“零丁”的多层意思,拓宽阅读视野。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大概的诗意。
(学生熟读三遍。教师纠正节奏不妥之处。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提问:你们觉得整首诗属于哪一种感情基调的?学生回答。教师点拨:“零丁”多指人的心情或处境。题目中“零丁”又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整体意思——文天祥路过零丁洋。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学生结合注释会回答“不是”,作者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二、了解诗人资料、创作背景,弄清诗歌的感情基调。
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心情自然是零丁的、痛苦的。诗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那么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呢?——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孤苦伶仃。同时,本诗的感情有些复杂,比如诗的尾联不同前面,蕴含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不再有“零丁”之感了。
二、分析诗句内涵,明确诗歌主旨。
1、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全诗,教师点评。
【今译参考】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2、理解分析诗句含义。
(1)首联:回顾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文天祥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参加科举,进而踏入仕途。 他与元军苦战四年,并未能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2)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从国势上看,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得罪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3)颈联:前一句是追忆过去。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巧妙地用在诗句当中,仿佛这两个地方就是诗人的写照,也有了与诗人一样的感情。用语双关。
(4).尾联:他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有着不屈的精神与气魄。
总结:悲伤,悲痛,悲愤,悲壮,舍生取义——再读诗歌。
3、把握诗的主旨
师:一个“零丁”牵出文天祥的惶恐路,更道出了文天祥的零丁情,究竟是怎样的惶恐路,又是怎样的零丁情呢。在这首诗中文天祥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我们了解了文天祥的惶恐路和零丁情。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不禁为之动容。
三、拓展阅读:文天祥的《正气歌》序言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参考译文】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仓库里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种各样的恶臭一起散发,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这么多的气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这大概是因为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零丁”是一种境遇,他可以让人困惑,可以让人麻木,可以让人消沉,但“零丁”更是一种使人涅槃的动力。正如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所说的“天地之间有正气”同时化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
五、课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六、布置练习作业:见蓝色习题。
七、板书设计:见涂红字样
八、教学反思
1.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 ,汉族,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过零丁洋》选自 。这首诗是宋帝赵禹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在五坡岭(在广东省海丰县北)兵败被俘后囚禁时写的。
2.《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 。
“惶恐”“零丁”用于双关,有两层含义,
一指 , 二是 和 。
诗句的意是: , 。
3.《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采用 的方式 ,表明诗人 的决心,崇高的 和 的爱国情怀。
4.《过零丁洋》诗中借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诗是: ,
。特点是:以形象的比喻描写 。诗句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 。
这两句连用,暗示
5.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有关的哪两件大事? (1)
(2)
6.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二例说明:
答:
(1)人物 事迹
(2)人物 事迹
7.“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汗青:指。(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 。
干戈:泛指 。
【参考答案】
1.南宋时期爱国诗人 《文山先生全集》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地名, 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民族气节 为国献身 4.比喻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5.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6,人物有 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事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儒家经典 史册 赤诚的心 兵器
附加题:(一)必做题
1、从本诗所写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 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
3、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忧虑不安心情的句子是 ,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 。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叙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自己遭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5、简要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选做题
6、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7、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8、写一段课后反思:(只有会反思的人,才能在学海中畅游!)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表篇十六
一、感情导入
1、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以它的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迎得了人们喜爱。无数才情横溢的文人诗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无名篇,更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谁能背背你喜欢的诗篇呢?
2、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诗篇或片段。
二、回顾学法
1、 学习古诗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学习的方法。
2、 出示学法:
(1)一拆:把诗句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词。
(2)二释:采用换词、扩词的方法来解拆出的词语
(3)三理:有些诗句因压韵、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装句式,因此翻译时要适当调换词序、句序。
(4)补连:由于古诗语言有凝练和跳跃性大的特点,翻译时在诗句的词与词或句与句之间适当增加一些成分,使诗句的意思连贯起来。
3、小结:我们欣赏诗的语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须学会运用这四种自学方法来读通、读懂古诗。
三、新授
1、 知诗人,解诗题。
(1) 齐读诗题。
(2) 根据预习的情况对古诗质疑。
介绍时代背景: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3) 范读诗文。
(4) 学生练读,粗知大意。
2、 解字词,悟诗意。
(1) 回忆学习方法。(拆、释、理、补连)
(2) 自学一~四行诗句。
a学生用“拆、释、理、补连”的方法进行自学。
b小组自学讨论、交流。
c质疑。
(3) 反复诵读加深理解,并在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画面。
(4) 感情诵读,小组读、赛读、评读。
(5) 迁移学法,自学五、六行诗句。
a小组交流自学。
b学生汇报。
理解两行诗句的含义,再说说抓住哪些关键词来理解?
c此时,你的脑海中会呈现出母亲关爱你们的一幕幕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读五、六行诗句。(赛读、评度、小组读)
3、 连句意、明诗意。
(1) 边诵读,边把诗句意思串联起来。
(2)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意。
4、 想诗境、悟诗情。
反复吟诵,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
5、 诵诗文、入意境。
6、 感情背诵。
三、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