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警校调研报告题目(六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警校调研报告选题警校调研报告篇一
活动:寒假期间
活动地点:宁夏灵武市宁东镇
活动内容: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黯止澜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子)的灵魂会将他(她)杀死。当然这只是迷信。世界上根本就没鬼,却仍然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他(她)们总是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她)们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空巢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记得一次逛街时,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向我询问民政局的位置,我细心告诉了他。没想到老爷子很健谈,他告诉我刚才询问了好几个人,都没理他,他和老奶奶在家,儿女不在家,快过年了,没钱花,到民政局申请老年人补助金。我想,老爷爷估计是没办法了吧,才去的民局。一想起我也有80多岁的爷爷,禁不住对他产生些亲切感,也很可怜他的处境。 通过这次经历,我认为空巢老人真的需要儿女们的呵护与关心,我写这次报告也是希望的人可以关心自己的父母与身边的老人,当老人受到重视时她(他)们就不会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老人,他(她)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压力,痛苦以及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不值得我们伸出援手。而据我所知,只有福利院的空巢老人才真正得到我们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可见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大弊端。
因此,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时间,让我们的生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春节前,我去了趟村委会,得知,镇上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送粮油,而村上则给每位老人发500元钱,由书记带人亲自发放。我跟着去了两家,当看到老人领到东西时脸上那高兴地表情时,我不禁跟着老人一起高兴起来。
总之,空巢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儿女,子孙们的帮助。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让辛苦的老一辈人们能够更好地安享晚年。
村子中,有位叫王成的老人,他现在已经65岁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过军人,年纪大了之后由于家里子女忙碌没时间照顾他。他告诉我说他小时候的生活相当贫困,家中子女又多,父母根本就顾不过来,很多事都是自己学会的,自己从小就懂得很多,后来父母不在了就自己慢慢一路走来,直到现在,如今生活好了,自己在这里没有人照顾,子女也不关心,他感到很失望。老人的一番话让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倍加珍惜。看他一人很不容易,我便想帮他干些家务活,没想到他却拦着我,不让我干。让我陪他说说话,于是我便和他聊起来, 话题从日常生活的照料到健康心态的调整再到新旧社会的变化,我与老人都聊的十分开心,其中,还聊到《红灯记》、《天仙配》、《童话》和《太阳红》等经典戏剧,老人非常开心。临走时,老人还嘱咐我,有时间常过去陪他说说话,让我感到很心酸。
我想我也应该抽更多的时间陪陪爷爷,尽管爷爷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舒服,但我想我去陪他,他应该更高兴。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警校调研报告选题警校调研报告篇二
2010年4月9日至2010年5月9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到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山大路派出所实习。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初步了解了本辖区内的治安情况,下面,针对辖区内存在的相关问题,我做了大致的分析总结以及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一、山大路派出所概况
山大路派出所位于山大北路25号,共有民警27人,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辖区内集中了历城区政府、区检察院、区法院、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等政府机关和教育机构三十多家。派出所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善,为民警顺利办案提供了良好保障。本所根据分局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出了本所民警和联防队员考核办法,同时制定了派出所民警保安队员违规违纪记分办法,与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实行每天一考核,一周一评比,一月一奖惩,每天公布一次,奖优罚劣。
二、派出所的工作范围
派出所的民警们24小时值班,四班倒,坚持原则所领导带班制,普通民警轮流在所值班,处理当日事务,非值班人员,根据所里统一安排或者自主处理手中未结事情。本所积极贯彻上级“有警必接,有警必出”的方针,只要有人报警,无论何事,无论何时,一律出警给予帮助或予以解决,或提出建议和劝告,并且必须记录和保留出警回执。
三、本所辖区治安情况
本所治安状况较为复杂,平均每日接处警十几起,辖区暂住人口众多,盗窃状况时有发生。由于开放式管理,盗窃案件常有发生,入室盗窃也偶尔发生。近期,连续发生三四起偷盗机动车事件,性质较为恶劣。抢夺抢劫案件在高压态势下由市区主干道向背街小巷转移,飞车抢夺案件时有发生。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派出所治安压力较大。
四、治安防控现状分析
1、治安管理主体多元化,环境相对混乱。
一、难协调,难以形成集中管理的格局,因而出现了无人管、不愿管、很难管的现象。该庄对治安情况无人问津,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干脆与安全问题脱离干系,不愿负责任,不想插手治理。家属院环境狼籍,无门卫、无巡逻人员。入室盗窃时有发生,居民怨声载道。
2、出入人员复杂化,增加了治安防范难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我所辖区内的东环花园向外出租现象十分普遍,且数
量不小,这就形成了东环花园内出入人员身份、职业、道德呈现多样化。据了解,这些租房的人员,有外来流动人员,也有本市的常住人口,有做生意的,也有打工的,有非法搞传销的,也有读书求学的,有以收废品谋生的,也有违法犯罪逃避公安机关打击的。总之是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其特点是,居住期一般较短,道德品质不一,监控难度较大,增加了安全防范的难度,造成了东环花园安全隐患多、案件多。
3、治安防控物质基础薄弱,影响治安工作的效果。
辖区治安资金投入偏少,这是客观事实。但目前防范物质基础十分脆弱,门房、围墙、车棚、消防器材、警卫器械等还严重不足,至于科技防控设施更是欠缺,普及率极低,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北村的安全质量,也使“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治安工作方针难以贯彻落实。
4、住户认识多样化,阻碍了治安工作的进展。
由于住户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有差异性。他们围绕自我利益考虑,说话做事的出发点不同,“以邻为壑”,在对待安全问题上,有的人观念落后,大局意识淡漠,没有集体主义,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做事只愿“扫门前雪”,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公共义务不以为然,无动于衷。虽然这类人只占少数,但阻碍着对治安防控的统一部署、集中整治、综合力量的实施。表现在:有关费用不积极交纳,有关安全的事情不配合、不支持,甚至为了私利从中作梗,争当“绊脚石”的角色,严重影响了治安工作。
五、应对措施
1、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治安工作中,只有以公安机关为主,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保一方平安。应确保警务进社区,实现“人员、时间、任务、效果”四落实。
2、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防群治的自觉性。
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创建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发挥治安中心户长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3、明确治安管理主体,形成集中治理的格局。
只有把管理的主体落实了,才能把各项公共事务完成好。应不断完善物业公司管理机制,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实现辖区的全面管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有利于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
4、以人防为主、加大物防、技防力度。
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谋划上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在物质上应固强补弱,加大对门房、围墙、车棚、防盗门窗上的投入。同时要搞好技防,提高治安防控的技术含量。运用高科技的防控手段,加大防控力量,提高治安工作的效果。
5、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加大综合性防控力量。
安全工作是一项全民义务,只有建立并完善护楼队、巡逻队、应急小分队等各种群众性防范组织,编织一张横向联合,立体交叉的群众性防范大网,才能有效地保障社区平安无事。
6、依托社区居委会抓好治安工作。
应由社区居委会抓工作,首先应确立社区居委会对辖区的领导地位,这样,才会“纲举目张”,事半功倍,更有效地推进工作。
7、以人防为主、加大物防、技防力度。
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谋划上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在物质上应固强补弱,加大对门房、围墙、车棚、防盗门窗上的投入。同时要搞好技防,提高治安防控的技术含量。运用高科技的防控手段,加大防控力量,提高治安工作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实习,我对派出所民警生活有了真实的体验与感悟,明确了派出所民警工作的重点,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政治理想和肩头责任。实习报告中所提到的,由于自己社会阅历尚浅,对于很多问题尚存在困惑和理解误区,相应措施建议也仅是代表了我个人的看法,恳请指导老师指正。
山东警察学院2007级本科治安六中队范卫涛
2010年5月12日
警校调研报告选题警校调研报告篇三
告
2020年4月19日
1 当前市区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市民生活不断改进,车辆拥有量大幅增长,城市交通管理难度随之增大。为了解市民对我市市区交通状况的看法,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台州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近日开展了当前我市市区交通状况的调查。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在椒江、黄岩、路桥三区随机成功访问了市民450人。
一、近五成的市民认为当前市区交通秩序一般
调查显示,只有4.4%的市民认为当前我市市区交通秩序好,15.4%的市民认为比较好,两者合计为19.8%。认为市区交通秩序一般的市民占到了45.6%,认为不太好的占17.1%,认为不好的占16.4%,三者合计为79.1%,另有1.1%的市民表示不清楚。
二、市区交通存在的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问及“您认为当前市区交通存在哪些问题”时,市民集中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道路拥堵,认同率为68.7%。人们普遍反映,拥堵的时间段、路段比过去明显增多。二是停车难,认同率为63.8%。无论是街道,还是小区,停车难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三是秩序混乱,认同率为56.7%。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比较突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位的是认为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不强,认同率为54.9%;道路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排在第四位,认同率为48.9%。
三、交通违章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
在问及“您认为机动车哪些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时,排在首位的是乱闯红灯,认同率为66.2%;排在第二位的是抢行抢道,包括临时变更车道、强行超车、乱插队等,认同率为57.1%;车辆乱停靠排在第三位,认同率为49.3%;以下依次是超速驾驶(认同率为48.4%)、酒后驾车(40.9%)、超载行驶(30.4%)、疲劳驾驶(23.6%)。另外,市民还反映了诸如开车打电话、乱按喇叭等行为也对交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问及“您认为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哪些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时,市民主要反映了以下三种行为:一是乱穿马路,认同率为70.4%;二是乱闯红灯,认同率为70.2%;三是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认同率为65.6%。另外,一些行人随意翻越护栏的行为既不安全,也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外市民认同率比较高的还有大货车和工程车(认同率为22.7%),这类车辆往往是因为超载导致货物沿路洒落,威胁到后面车辆的行驶安全。
四、增强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甚为重要
在问及您对改进交通状况的意见建议时,70.2%的市民认为要加强宣传,增强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真正做到“文明出行、礼让为先”;53.6%的市民认为要改进道路设施,例如拓宽老城区部分道路,多建一些地下通道及过街天桥;47.8%的市民认为要加强车辆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41.1%的市民认为应当适当错开上下班时间;22.7%的市民认为应当倡导短途出行不开车。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全市总体情况
9月份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74.27,比8月份减少了1.12分,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2分。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自3月份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后,4月份至8月份均保持逐月上升趋势,但本月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下降到今年年初水平(见图1)。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守法率指数得分为76.45,市民感受度指数得分为52.74,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得分为66.34,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得分为88.40。与8月份对比,除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微升0.4分外,其它三项分项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人行道无障碍指数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4.79分(见表1)。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行政区多个监测点出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在人行道上的现象,二是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人员有所减少,交通管理力度有所减弱。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各区情况
1.福田区
9月份福田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77.79,比8月份减少了0.61分,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9分,继续保持全市排名第一。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1月份到4月份呈现逐月下降趋势,但自 5月起指数在77分~80分之间小幅波动(见图2)。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守法率指数得分为80.26,市民感受度指数得分为53.62,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得分为70.83,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得分为91.67。与8月份对比,各分项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以市民感受度指数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分别减少了3.28分和1.25分。市民感受度指数下降的原因在于个别监测点维修人行道,妨碍了行人顺利通行;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下降的原因在于个别监测点违章设摊、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现象有所增加。具体排名及与上月对比情况(见表2)。
2.南山区
9月份南山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76.78,比8月份增加了0.33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4分,在全市排名第二。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指数均保持在75分上下波动,7月份以来保持逐月上升趋势(见图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守法率指数得分为78.53,市民感受度指数得分为55.57,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得分为67.29,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得分为95.21。与8月份对比,由于个别监测点修建了人行安全岛,增加了交通秩序维护人员,市民普遍反映较好,使守法率指数和市民感受度均有所提高。受个别监测点交通信号灯出现故障和非机动车停放在人行道上的影响,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均有所下降。具体排名及与上月对比情况(见表3)。
3.宝安区
9月份宝安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73.38,比8月份减少了1.20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43分,在全市排名第三。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1-3月份指数呈现下降趋势,4月份至8月份指数平稳上升,但本月有所回落(见图4)。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守法率指数得分为74.78,市民感受度指数得分为51.38,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得分为71.00,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得分为88.00。与8月份对比,除了交通完善指数外,其它三项分项指数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交通路口交通维护人员有所减少,使守法率指数和市民感受度指数均有所下降;二是个别监测点四个路口的人行道上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非常严重。具体排名及与上月对比情况(见表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罗湖区
9月份罗湖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73.15,比8月份减少了0.72分,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60分,在全市排名第四。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一季度指数均保持在77分左右小幅波动,但自 4月起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后,保持在73.5分上下波动(见图5)。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守法率指数得分为76.50,市民感受度指数得分为58.60,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得分为60.25,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得分为77.17。与8月份对比,由于个别监测点交通状况有所改进,市民评价良好,使市民感受度指数比上月有所增加。但守法率指数、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人行道无障碍指数下降幅度最大,比上月减少了7.66分,其原因在于个别监测点非机动车乱停放、跨门营业和堆物摆放在人行道上的现象有所增加。具体排名及与上月对比情况(见表5)。
5.龙岗区
9月份龙岗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72.56,比8月份减少了2.63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13分,在全市排名下滑至第五。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除5月份外,指数呈逐月上升趋势,但本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见图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守法率指数得分为75.78,市民感受度指数得分为50.40,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得分为59.46,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得分为85.25。与8月份对比,个别监测点交通信号灯故障已得到维护,交通设施完善指数比上月增加了3.71分。而守法率指数、市民感受度指数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比上月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人行道无障碍指数,比上月下降了12.00分,其原因在于多个监测点存在机动车停放在人行道上的情况。具体排名及与上月对比情况(见表6)。
6.盐田区
9月份盐田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得分为69.82分,比8月份减少了0.18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6分,在全市排名第六。从 1月份到9月份指数变化情况来看,一季度指数呈现逐月下降趋势,二季度指数保持在73分上下小幅波动,三季度指数又出现逐月下降的趋势(见图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善指数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排名及与上月对比情况(见表7)。
2020年4月19日
警校调研报告选题警校调研报告篇四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80后与90后已经逐渐占据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随着年轻思维方式的注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急剧变革与更新。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现代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捷,传统的“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思想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受到高度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平均寿命普遍提高,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
目前中国已步入老年型年龄结构国家行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情况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__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__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截至20__年底,“空巢”老年人占49.3%,城镇“空巢”老年人占54.0%,农村“空巢”老年人占45.6%。到20__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在空巢老人这个群体中,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是格外值得我们关注的。随着农村外出创业、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导致留守在家的老人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的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有边缘化的危险,大多数留守老人还要承担一定的劳动,单身留守老人的情况更差。而国家的各种养老保障制度还在完善中,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二、调研意义
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群体,这些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社会关注。早在20__年10月,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今天,有关“空巢老人”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空巢老人”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农村“留守老人”(即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是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关爱“空巢老人”,真正使“空巢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调研内容:
(一)调研形式与方法:
先向被调研地区负责人了解该村人口年龄结构的有关数据,然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先拟好问卷,将问卷打印,到村里抽取有代表性的家庭进行调查采访,最终汇总资料撰写报告。
(二)调研基本情况
生活水平低下是空巢老人最基本的一个特征,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且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的空巢老人主要生活来源就是家中的土地,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缺乏保障,疾病、伤残、照料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需要长期的照顾和医疗护理。生活困难与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剧造成子女的“远游”,这些年来,许多年轻人或外出经商或外出工作,造成许多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虽然大部分年轻人有赡养老人的意愿,但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不得不外出务工和学习,这是空巢家庭出现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前往沿海及大中城市务工,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许多家庭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举家前往城镇,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现象愈发严重,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空巢老人是由于子女在外工作和外出务工造成的。
(三)调研问卷分析:
1.缺乏子女关爱、精神生活单调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留守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2.留守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通过我们对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挣钱不多,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能给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3.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提个水,有些农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例如,我们团队调查的一对老夫妻沈爷爷和周奶奶,有一次周奶奶去厕所,摔倒在厕所中,差点丧命,多亏沈爷爷及时发现,才挽救了周奶奶的生命。在农村留守老人中,诸如此类的情况经常发生,老人们没有子女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4.隔代教育存在问题
通过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经济上的问题,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还把自己的子女留在老人的身边。我们问及他们把自己的儿女放在老人身边是否放心时,有70%以上的人表现出自己的忧虑。
5.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问题突出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目前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
6.女性和丧偶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更为艰难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留守老人中更加弱势的群体往往是女性和丧偶的群体。女性留守老人由于身体特质的原因,劳动能力相比男性来说,相对较弱,导致她们的经济收入较低,生活质量较差。而丧偶的老人,由于缺少两人之间的相互扶持,生活照料上会更差,精神上更加寂寞。
四、调研总结:
(一)政策方面
1.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2.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例如,减免税收,创业初期给于经济上的补贴等等。形成本地特色的农业或工业经济产业链,使农村青壮年就近就业,减少外出的数量。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仿效现在城市居民的养老方式,农民在青壮年时期,按时交纳与农民收入相匹配的养老保险金,真正实现农村居民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度。
2.政府制定政策,加大农村医疗制度的改革。例如加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更加切实地解决农民“就医难、费用高”的问题。
3.通过我们对城镇居民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大约有90%城镇居民对农村留守老人不关注,因此必须增强社会尊老爱老的意识,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于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于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2.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3.加大对社区的经济支持。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区对农民养老的经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各行政村应从社区的资源(并非仅指自然资源)状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集体经济。这样,不能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及经济来源较少、较单一的留守老人们就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在村办企业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老年人有自我保障。
(四)生活照顾
1.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建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对于老人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进行照顾。
2.委托或雇佣亲人或邻居对老人进行照顾。在与老人及其邻居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人都是本姓氏的居住在一起,老人的邻居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亲戚、家族。由此我们考虑到,在外打工的子女可以将老人委托给邻居、亲戚照顾,并给以一定的报酬。这样,既方便照顾老人,也可联系双方的情谊,而且老人也更易接受。
(五)精神慰藉
首先,电话是留守老人与子女联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径,除此就是子女逢年过节回乡探家。
其次,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最后,还应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大事与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见;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常回家看看”,记得挂念家庭,时常打电话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及身体状况,更好地敬老爱老。
警校调研报告选题警校调研报告篇五
※1、名企、名牌发展状况调查※
2、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状况调查
3、金融危机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影响调查
4、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
5、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调查
6、名牌产品(服务)公信力调查
7、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调查
8、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状况调查
9、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
10、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调查
1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的调查
12、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调查
13、困难群体(失业职工、零就业、失地农民等)就业状况调查
14、基层民主有效实现形式调查
15、城市低收入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调查
16、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调查
17、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18、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调查
23、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调查
24、苏中苏北苏南地区招商引资状况调查
25、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状况调查
26、太湖综合治理状况调查
27、民营经济生存状况调查
28、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调查
29、基层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情况调查
30、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31、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
32、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状况调查
33、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查
3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调查
3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6、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调查
37、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跨越的优势条件、主要障碍和对策措施调研
38、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调查
39、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40、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41、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调查
42、农村耕地流失状况调查
43、农民收入及负担调查
44、农村教育情况调查
45、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
46、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
二、青少年发展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
3、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影响调查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调查
5、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
6、大(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状况调查
7、大学生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状况调查
8、青少年消费需求调查
9、大(中)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状况调查
10、大学生环保意识及其行为模式调查
11、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
12、宗教影响与青少年成长调查
13、流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调查
14、现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调查
1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
16、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发展调查
17、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状况调查
19、如何采取特殊措施,选拔、培养青年人才(包括在校大学生)?
三、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
※1、团干部人才建设状况调查
※2、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调查
※3、青年企业家生存发展状况调查
※4、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调查
5、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调查
6、青年干部(45岁以下)队伍状况调查
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8、新时期青年商会发展状况调查
9、志愿服务状况调查
10、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发展状况调查
1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警校调研报告选题警校调研报告篇六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村民自治或村级治理时,大都忽视了对村级治理类型的区分。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面对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具备相当不同的效果和表现,不能理解村民自治所面对的特殊环境,也就难以理解村民自治这样一种民主化村级治理制度的实践后果。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项制度,依据村民自治制度实施场域的村庄状况的不同,这一制度安排的实践后果会有不同。本文试图依据村集体掌握经济资源的多少,将作为强制实施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后果的民主化村级治理区分为动员型村级治理和分配型村级治理。这两种村级治理类型因为村集体经济资源多少的不同,而在具体表现中具有相当的不同。当然,将民主化村级治理分为动员型和分配型两种类型,还是一种理想类型的分类方法,实践中两种村级治理类型交叉重合之处甚多,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不同。
当前学术界对村民自治的研究,包含着两种十分不同的视角,一种视角主要从民主的方面来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状况及其后果,这种视角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制度,在当前村庄社会中的实施状况及其对村民民主意识、民主观念乃至民主技术的训练程度,这种视角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村民自治研究的主流;另一种视角是从治理的方面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状况及后果,特别是研究村民自治的实践可能性,其关注的焦点是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的具体过程、运作基础及其主要特征,这种视角的研究近年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村民自治研究由政策性解释学术研究向政策基础性学术研究过渡的重要标志。从治理的视角来研究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制度安排就变成为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同于传统的村庄自治,也不同于政权意义上的民主制度,用“村民自治”而不是“村自治”这一概念,表达了前一种治理的含义[1],村民自治是一种社会民主而非政治民主,则表达了后一种治理的含义。
从治理的角度来研究村民自治,正好与村民自治制度的缘起相关。村民自治制度在广西一些山区自发产生的时候,就是为了应对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出现的社会失序现象[2],自发产生的村委会引起国家的重视,既与当时民主化的语境有关,也与当时农村治理面临的困境有关。而在实践中和《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来看,村民自治在村庄(行政村)秩序保持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应是村民自治的核心要义。民主化村级治理的关键即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村庄内生秩序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四种民主办法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达到的。从治理角度研究村民自治,实质上就是研究以民主的办法来形成村庄内生秩序,这些秩序包括经济的合作(如公共工程建设),抵御上级过度的提取,抗御地痞对村庄的骚扰,以及监督村干部的行为等等,这样,治理视角所关注的问题就是用民主的办法来形成内生村庄秩序时的过程、可能及特征。而正是因为村集体经济资源状况的不同,造成了用民主的办法来形成村庄秩序时的过程、可能、特征及其侧重点上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我们本文将要重点讨论的民主化村级治理的分配型和动员型类型。我们将以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决策过程及村民代表能力来展开讨论。
若理想化,民主化村级治理可以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一个部分是用民主的办法来决策村务,其内容包括选举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村民会议表决,以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进行村务决策和监督;一个部分是用集中的办法来办理村务,即由村干部这些具体的村民推选出来的人将村民决策的村务办理下去。
展开以上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的实质就是形成村务决策和推选出执行这些村务决策的人员,从理想状态来讲,村民可以随时罢免自己选出来的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实际上则因为罢免需要成本,就为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的行为相对脱离村民意愿提供了可能。村干部及村民代表这种相对脱离村民的状态,必然带来民主化村级治理的第二个部分即用集中的办法来办理村务的后果。相对的脱离既为村干部创造了发挥个人才干的空间,也为村干部提供了谋求私利的机会。
村民代表也是相对脱离于村民的,但一般来讲,村民代表较村干部离村民更近,一是因为村民代表是更小范围村民推选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村民代表并不掌握着村干部一样办理村务的权力,而只是决策和监督村务的权力。因此,也可以将村民代表当作村民的一个部分,而单独将村干部作村务的办理人,即集中的主体。
从村务决策的形成即村民意愿的角度,村级治理面对的首要问题当然是村集体公益的维护,或说如何在村庄范围内获得公益,减少外部性,这种村民意愿的典型是修路架桥和维护治安等具有强烈外部性的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在不能依靠外部的国家和村内个人提供的情况下,村集体办理这些事业成为最佳选择,这时候,村民都会有让村集体来兴建这些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的愿望和要求,村民也很容易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的形式形成具体的村务决策。问题是,虽然每个村民都希望获得公益的好处,但每个村民也会尽可能减少自己为获益所付出的成本。每一项公共工程和每一件公益事业的受益者或受益者的受益程度都是不平衡的,一些人受益很多,一些人受益无多甚至反受其害,这样,虽然村民都期待村中公益,却因为受益不可能均衡,而鲜有在每一件具体的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决策中一致同意的情况。少数人服从多数人正是实践中运行的民主制度的规则,大多数村民或村民代表可以作出村务的决策,但村务的办理却难以跨越这些具体村务决策中的少数反对派。
在办理村务时,村干部缺乏制度上和组织上对付反对派的办法,虽然这些反对派只是村中的少数派甚至只是个别村民,这时候,村干部可以调用两种资源,一是村庄舆论压力,一是个人魅力。当反对大多数村民的少数村民在村庄中处处感受到来自乡邻以道德评价为特征的舆论压力时,他们不得不随大流,忍受自己的“苦难”。舆论压力正是传统社会的特征,涂尔干的“机械关联”就是这个意思。当前中国农村因为经受巨大变革,“机械关联”大都解体,村庄舆论压力难以阻止少数人对自身利益的寻求。个人魅力是村干部可以调用的另一种资源。一个善于说理的人往往可以说服那些不能忍受暂时受到利益损害村民去期待不久的利益回报,一个道德高尚的村干部可以让村民提高对利益受损的忍受度,一个社会关系多的村干部可以带来反对者的压力,而一个性情暴燥、身体强健的村干部,则可以构成对反对者的身体威胁。总而言之,在村庄舆论不能对村中少数反对派构成压力时,办理村务的村干部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就成为一种可能的替代手段,现实中这种情况到处可见。
除以上两种办法以外,村集体经济成为村干部可以调用的另一种资源。拥有丰富村集体经济资源的村庄,大多数村民可以不顾少数人的反对而决定资源如何分配与使用,村干部也可以利用村集体资源来建立对村民的奖罚机制,少数村民若反对大多数村民的愿望和决策,他们虽然可以不顾村庄的舆论压力,却不得不考虑经济利益上可能受到的损害,从而不得不照应多数人的愿望。况且村集体经济资源的丰富,使得村干部可以不从村民那里抽取资源,就可以办理好村中公益事业。
麻烦出在村集体经济较少的村庄。较少的村集体经济决定了办理村中公益事业,需要从村民手中抽取资源,所谓“村民事业村民办”这一可以套用在任何具体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上面标语所表达的。而这种提取因为缺乏强制手段(村级民主不是国家民主的一个部分,不具有暴力工具的后盾),而在少数反对派拒绝出钱出力时,村干部无计可施。较少的村集体资源也减少了村干部强制村民顺应村中大多数人意愿或村中公益事业的能力。这样一来,在一些村集体资源较少的村庄,在既缺乏村庄舆论压力,又缺少村庄能人的情况下,村庄中公益事业就可能成为每个村民都期待,但每一件公共工程或公益事业都应该做好。
因为受到少数村民的反对,而办不下去的状况,这种状况会大大损害村民本来可能得到的好处,或为了得到这种好处,而不得不让每个村民花费更大代价(比如集体建供水设施和每户打井)。办理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的村民意愿是不成问题,通过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形成村务决策也不成问题,但在办理村务时,村干部却往往面对着无法逾越的少数反对者的反对,最终致使民主化的村级治理效果不佳。
这就是说,从理论上看,决定民主化村级治理状况的关键是村中可能出现的少数反对派能否被说服成为合作者,或直接说被压服。如前所述,这取决于村干部的个人能力,村庄舆论压力以及集体经济资源的多少。
村干部个人能力和村庄舆论与民主化的村级治理的互动关系,我们已分别讨论[3],本文中,我们重点讨论村集体经济资源对于民主化村级治理的影响。
如前所述,村集体经济资源在两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民主化的村级治理,丰富的村集体经济资源增加了村干部说服或压服少数反对派的能力,同时,丰富的村集体资源使得民主化村级治理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经济资源的提取,而是集体资源的分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主化村级治理可以依据村集体资源的多少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动员型村级治理和分配型村级治理。
在村集体经济贫乏的村庄,民主化村级治理包括以下两个具体过程,一是相对容易达成的关于村庄秩序的决策,特别是修路架桥等公共工程和维护治安等公益事业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