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十一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一
本次数学试题起点低,坡度缓,注重基础性,关注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是一份较成功的试题。
1、试题考查内容依据《课标》,体现基础性。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试题在这一点上立意明确,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全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题覆盖面广,起点低且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这样,考生直接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似曾相识”的解答即可,既可坚定考生考好数学的信心,又对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试题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等。
2.突出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程思想的考查,八题突出了对学生的图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些试题的内容虽在课本之外,但其根却在课本之内,考生只要认真思考分析,是不难做出正确解答的。
3、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突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思维的考查。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一题4、12;二题8;七、八题等,其背景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公平合理,具有现实意义。
1、基本情况:全校113份试卷中,其中数学单科最高分114分,最低分12分,1全校及格率为39.6%,全校均分为59.5分。
2、逐题试卷分析:
一题“选择”:满分20分,得全分的3人,大部分得分在10—15分间,错误较多的试题依次为6、8、10。错因有二:
①结果未化简;
②两个代数式相减未加括号;6题正确率为1/6,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时差”的误导;8题其对概念理解不清楚;10题不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题“填空”:满分24分,得全分约占10%,大多得分15—18分,错率高低依次为14、17、18。14题不能正确表达出五位数,1 7题找不出数字变化规律;18题没有考虑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情况。
三题“解答题”:满分24分,全对约占50%,大多得分12—20分,其中有少数同学实在是整整齐齐解题,明明白白错误失分率最高的是1题,其主要错因是有理数运算不过关。
四题“作图题”:满分8分,全对占5%,有60%的同学得7分,大多得分4—5分,其错因如下:
①没有标出垂直符号
;②没有写出正确的理由。
五题“解答题”:满分44分,大多数学生得分在20-35之间,错误原因如下:
(1).缺乏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缺乏灵活应变能力。
1、基本技能不过关,这主要反映在计算和解方程及化简求值上。
2、审题不清,读题不细。
3、良好的解题习惯没有养成,比较典型的如比较线段长短,大多同学仅凭猜测想象便胡乱得出错误的结论,根本不去通过实验测量去获得直观的结论。
4、数学能力薄弱。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基本的数学思想需加强。对基本图形的认识、观察、构造能力弱;不能用代数式准确表示角的大小,更缺乏基本的数学建模思想。
1、依标拓本,夯实基础。《课标》中指出“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一数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课本,加强基础,落实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基本方法的应用,对基本技能的娴熟,对基本思想的领悟。
2、注重过程,培养习惯。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注意细节,养成认真、严谨的好习惯;要引导学生切实关注自主学习的体验过程,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一个错题本,随时记录自己的错误,及造成错误的原因,或建立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易错、易忘问题,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缺补漏,将知识归类,将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养成习惯。
3、突出方法,提升能力。在教学中,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训练,让学生自己加以反思,总结,从特殊中发现一般,注重问题的通性通法,在一般中捕捉特殊,注重方法的灵活变通。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而不是单凭机械记忆、模仿套用等。
4、在初一的几何学习时,用推理的形式从简单的一步或两步的因果形式开始要求学生的书写,培养用符号语言表达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在下学期的几何中也要注意坚持这方面的要求和训练)
5、在下学期的“整式运算”一章中要抓好基本运算的训练,过好每个学生的计算基本技能关(在上学期中计算技能欠缺的教学班级更要在此章教学中尽快落实和补上这项技能)。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二
期末考试已经尘埃落定,三年级数学取得了及格率99·94%、优秀率74·7%的好成绩、全年级共10人取得了满分,1人不及格。这是三年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试卷上既看到了成绩,也体现了一些不足。现对试卷即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以下分析:
一、试卷含盖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质量单位的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混合运算、对称、旋转平移、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解决问题等内容。本试卷可以说把三上数学的学习重点与难点、重要的知识点都呈现出来。既考察了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测试了学生的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程度与应变能力。
二、试卷整体不算太难,对基础知识考察的较多。对于单位间的换算大多数也是直接换算的,只有一道10000千克等于多少吨,学生容易出错。但最后一题有些绕圈子。相互关系容易混淆不说,(1)与(2)中同一个人的速度不一样,这对刚学习归一问题的学生有些难度。因为他们才适应“照这样算”。读题不认真、知识的负迁移是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考80多分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失分在这道题上。
三、在青岛版的教材中没有系统的讲混合运算的顺序,讲的混合运算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附带讲解的,我认为这也是教材的一点瑕疵,没有明确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出现像436-360÷4这类的题时,加法在前乘除在后的时候,也会出现先算前面的,把乘除后算。每次遇到这样的题都有学生出错。这次也是出错比较多的一道题。对于这些知识要让学生系统的去学习,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四、从本试卷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做题不认真读题,除了以上分析的最后一题和混合运算,第三大题的(1),题中要求学生竖式计算并验算,在整个三年级中每个班都有不验算,横式不写得数的。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旋转”的“旋”有很多学生写错别字,还有很多写拼音的。
3、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第二个不是正六边形,这道题在讲对称一单元时练习过,但还有很多学生把它作为了正六边形。
4、解决问题的第2题,很明显的是平均分的题,有几个学生用乘法。第4题,是给了长、宽以后,又告诉了如果每平方米栽2棵牡丹,问题是一共能载多少棵牡丹。有极少数学生求周长的,错的最多的是第二步用除法。这说明对乘法、除法的意义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
5、在整个试卷中,有很多计算错误,比如算式列对了,但得数确算不对。试卷上的三道混合运算在复习时练过原题,但计算还是出现了很多错误。
6、单位间的进率混淆,特别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不一样的时候。
针对以上问题,很明显能看出下学期的师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1、抓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学。要达到让每个学生都理解与掌握。
2、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如认真读题,一定要演算和验算。演算和验算随着年级的升高、数的变大会越来越有必要。这些也能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3、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与灵活多变,举一反三是在学生把知识掌握的很牢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把数学学的活一些。
针对以上分析,能明显看出下学期的努力方向,我相信下学期我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会作得更好,会有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三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大部分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口算、竖式计算题:口算12个小题占全的卷12%,都是一步口算,全级大部分同学口算这一道题完成得较为满意,只是极个别同学由于粗心造成失误,由于本题每小道算式分值较高,占1分,所以对于粗心的同学来说失分较为可惜。用竖式计算共3小题,其中一道还考查验算,此题正确率在90%以上。学生计算方法学得较好,出错的原因主要有:忘记进位或退位。估算从总体来看,得失较高。但也不排除个别同学忘记写上因数末尾的0。
2、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能考查本学期来所学的各个单元,分值分布较为均匀。分数占全卷的29%。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个别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其中填写适当的单元名称,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较好。不同单位的互化,总体来说完成得不错,只有个别同学4时=()填写错误,主要原因是进率不够熟练或乘法计算出现粗心。其中第3、4、5、8、9、10、1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求正方形的周长、分数的认识、可能性、除法的意义等的掌握情况,全级大部分同学基础较为扎实,能够按要求填写。其中第6、13小题是考查计算时间,第6小题正确率较高,但第13小题由于是计算经过的时间,并且要求化成以“分”为单位,上层的学生基本上正确计算,但中下层的学生4:30—6:50,不懂得把2时20分化成140分,有的是加错,造成失分。第7小题,主要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学生也完成得较好。个别同学由于“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理解不够透彻,把它思考成除数最小一定要比余数,造成失分。
3、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五个知识点。其中3、4小题出错最多。主要失分原因是判别错180×5的积的因数末尾有几个0.第4小题失分的原因是部分同学没有认真看清重点字眼,从而失分。
4、选择题:考查了四个知识点,分别是广角、有余数的除法、周长、分数。总体来说完成得不错,出错较多是在第3小题,求长方形的周长,以分米为单位,但有部分同学没有看精选项里的单位名称,选成b,造成失分。这小题的失分实在可惜。
5、操作题。这部分中的第2小题较前面几题失分相对多一点。主要原因1、不能细心审题,没有看清楚是画一个与所给长方形的周长一样的正方形。有的同学画成一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也有个别同学不懂得必须先计算所级长方形的周长,再计算要求画的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造成失分。极个别同学画图时较为粗心,出现线段不规范。
6、看表格回答问题。大部分同学能看懂表格的数学信息,并能按要求作答,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辨别“下午3:20”同学们正在干什么不清楚,造成失分。其中第3小题,推算应该最晚什么时候出家门,才能保证7:50到达,有部分下层生计算出错。
7、解决问题,共5小题,占25%。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所给信息来分析,并按要求解答。其中第1小题,有个别同学没有看清楚分数后面的单位名称,计算结果忘记写上单位名称;第2小题,是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个别同学较为粗心,计算结果错误,造成失分。其中完成得最好的是第3、5题第4小题,由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最后还要把商加上1才能保证每只动物都有得住,但少部分同学没有加上。看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意培养学生能灵活捕捉题中的有效数学信息,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
8、聪明题。这两道聪明题完成效果较好。其中第1道正确的人数较多,第2道有部分同学推算错,主要是方法不够灵活或者是缺乏恧耐心。
1、学生的计算要作为一项常规练习,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四
这份试卷,围绕学段教材的重点,并侧重本学期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能力等等。本次试卷命题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多样、灵活,难度也较大。
成绩反映:平均分一般,及格率较高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可以,但高分率低,说明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学能力较弱。
1、基础知识掌握好,个别同学较差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个别较差的学生个别辅导。
2、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在本张试题中有多个题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部分试题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学生的得分率较低,反映出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解答方法多样化,但有解题不规范的现象
试题中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可以说学生的解答方法多样,表现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试卷中有许多同学明明知道道理,却未得满分,在解题规范性上海存在问题。
4. 有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据卷面失分情况结合学生平时学情分析,许多数学生失分可归因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很好养成,从卷面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忘记做题,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五
本次质量检测试卷的整个难易程度适中,题量合适,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知识面广,题目的形式多样,实际运用较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试题的编制即侧重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部分试题蕴涵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等数学知识综合运用水平的考查。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口算、笔算)、动手操作题、应用题等。
2、综合运用性强。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并且易混淆的多个知识点。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
3、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整套试卷,不但计算量大,而且范围广,分布于填空、选择、口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中。
4、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5、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本次我们班有50名同学参加考试,90分以上有21人,不及格的1人。及格率97.96%,优秀率42.86%,平均分87.01。
优点:全班卷面达到了干净整洁,书写漂亮。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成绩良好。
不足:通过看卷子,我们找到了下面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有待加强。如:填空题中一些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答案填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判断不加以思考。不认真审题,列式时数字写不对,导致简单的题目也不做对。
3、课上听讲不好,对应用题目的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如对“这块试验田有多大?”理解不了,不知道是求周长还是求面积。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指点不足,鼓励差生。
2、利用假期狠抓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认真检查能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利用假期留分层次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假期知识有衔接,能力有提高。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六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就针对于我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做一个期末试卷分析以及反思。首先这学期在数学教学中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也还需要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多总结、多多反思,强化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次试卷总的来说乍一看很难,其实仔细分析每一道题的时候并不难。我具体来说:
第一大题,本题大部分孩子都是全对,减法这道题个别学生对于计算中有“0”的掌握不牢固、容易迷糊。乘法这道题有的孩子在写得数的时候只写了一个0,不仔细。
第二大题,很多孩子写的1米3分米=(10)分米=(30)厘米,粗心的看成1米3分米=( )分米( )厘米,导致出错。
第三大题,有的学生并不理解什么叫“至少”,而且对估算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
第四大题,对于有“0”的三位数减法,是否真的需要借位,有的孩子还是掌握的不牢固。横式有的学生忘记写结果。横式不写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言之有理即可。但有的学生不能清晰的表达意思。有的学生在左面的竖式下面忘记写答案。
第五大题,涂色很多孩子理解不清楚题意,不知道要去看尺子上的刻度。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要通过阴影画一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学生有的粗心忘记圈一圈,我的解答表达不清楚。
第六大题,往大估算是正确的,但是有很多孩子是往小估算,导致出错。还有的孩子忘记比大小。有的题比较绕,很多孩子不理解题意,导致出题。应该在以后加强训练审题能力。本题大部分孩子能写全对,个别孩子计算出错,导致本题丢分。归根到底还是计算能力再需加强。很多孩子不理解“我来检查”是什么意思,本题出的比较灵活,以后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灵活,不要太死板。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对,个别学生不理解分数在本题中的含义,需再加强。
总的来说,下学期的具体做法:
1、计算必须严抓!数学的应用题实际上还是考察的计算能力。
2.审题能力还需要再加强,再提高。
改进方案: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入一些灵活的元素,不能太死板。
2.基础知识要打牢固,不能眼高手低。
3.审题能力要培养。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七
1、从整体上看,考本次考试题目难度适中,六个大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
2、试卷内容生活化、情景化。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出现问题:
1、学生听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所学解决问题的一些概念理解不太透彻,导致失分。比如第六题解决问题,小题2求“原来”,有不少学生写成了14-8=6或者是8-6=2.就是对“原来” 这一概念的理解不透彻。
2、学生做题习惯需要继续加强培养,有些马虎,比如:填一填的第2题,让数一数的运动会的主题“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一共有多少字,有同学出错。
3、计算题,需要加强,有不止一个同学在计算题中出错。
4、课堂延伸不够,比如钟表这题,下午2:00播出电影,红红12:00就到了,请问她提前到了几个小时,学生出现了问题。
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增加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授学生一些做题以及检查试卷的方法策略,比如:此题未写完,老师要读下一题了,这时,可以将这个题号圈起来。如果是算式,可以将整个算式圈起来。从而减少漏题的情况发生。
3、加强计算方面的练习,让计算常态化,化计算入课堂生活中。教授学生一些具体的计算方法,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为了掌握计算方法而计算,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同时,可以不定期举行计算比赛,提高学生学习掌握自己方法的兴趣。
4、重视课堂延伸,教师多做题,在讲题时,就可以多给学生做些延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散思维。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八
1.开放性试题:第21题是开放性试题,作图的方法不唯一,给学生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2.应用性试题:第8、9、10、22、题都是应用性试题,考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做到设计合理、背景公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源于生产实践,同时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3.信息性试题:第24题是信息性试题,重点考察学生分析、提炼、建模能力;
4.实验操作、探索与研究性试题,逻辑思维性试题:第26题是实验操作、探索与研究性试题。是一道判断及证明题,重点考察学生观察及合情推理能力。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下面是学生答题中的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1~10小题):
第1、2、3、5、7、10、题学生完成得很好,第4、8、9题学生答题较差,主要错因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第4题不是分子分母扩大5倍的问题,审题不清。
第二大题(填空题11~20小题):
第11、12、14、15、18、20题完成得很好。完成得较差的有:第13题由于对不等式的性质(3)不会运用。第17题考虑问题不全面,只考虑了分子为0而忽略了分式的意义。第19题学生对此类问题产生混淆或审题不严谨,把到xy轴的距离弄反。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2014 ,祝您学习愉快!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九
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比例均为2:3:1,本次考试成绩:人均分84分合格率100%,优秀率26%,比平时考试成绩略差一点,仔细分析,学生失分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试卷中有一个超范围题目,(第题中的第3小题),本册内容只有口头提问解答题,学生没有接触过书面提问自列式解答问题,二是可能小朋友们对新老师不适应。这种正规考试。
本次一年级素质教育试卷的特点:整个卷面布局,难易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人人学必须的数学”。
有60%基础题。如:数数,填空,加减法,看图列式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时常要用的。并且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这样的基础知识试卷中份量较重,全面检测了学生对本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数数,加减法计算,基数序数概念。
分类,比大小,钟表问题等,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价值所在。试卷中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检测内容和题目,并且不是死记硬背能做的,小朋友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对,这样既检测了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考察了教者平时教学是否具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素质教育是否落到了平时教学的实处,“不同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发展”。整个卷面布局难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基础题60%左右照顾全体学生,大约25%左右中等难度题目,让学生各显身手,看谁最乐于思考问题,善于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觉的问题。
如:选择题中的“十位是2个位是1”,小题和“和是10的加法算式”。如果对有关知识不是理解掌握,就会被几个有联系的答案所困感。分类题也一样,两组分类都有可能被其中一类只有一个物体而难倒。第九大题3小题虽然有点超范围,但能让学生去观察,思考,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充分展示小朋友们的各自个性特点,各自的思路创意,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既然是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又何必去追求考试结果的完美呢?基于以上试卷特点,所以考试成绩层面分明。基础题60分差不多所有学生都做对了,说明学生对本册内容已基本掌握。但高分不易。出现错误最多的是分类题,很多小朋友被一个物体也是一类所困惑。选择题第3。4小题。第九小题解决问题中的第3小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小朋友们可能对什么是数学问题不懂吧,所以是花样百出,秒趣横生,笑破肚皮。
“什么小东是哪妈妈生的?”“小兰踢了几个?”等等,文不对题的,提问与列式对不上号的真是应有尽有。究其原因:可能是小朋友们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占上风或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吧。就此,本人对本试卷命题方面提一个自己也在深思的建议:第九题是解决问题中的第3小题,能否用一个问题多算式选择方式出现?或是用图中条件提出几个不同问题,让学生对照不同问题列出不同算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此我也想提出几点共同探讨的教学建议:一是“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一定想办法激活课堂,让活的课堂引发学生思维活力,变苦学为乐学,在轻松愉快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且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可选用学习的材料尽量帖近生活,使学生对获得的有用知识本身有浓厚兴趣。再如:多媒体的恰到好处的使用等。二是“促”,老师尽心尽力搞好组织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途径和空间。比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乐思想说敢说,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创”“心术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必得”。
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唤起他们捷径欲望。如:根据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动画,活动,故事,游戏,操作,猜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持之以恒,必然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十
本次测试是由教管中心统一命题,学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紧扣教材,试题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考查,对数学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试卷共有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做一做、解一元一次方程、试一试和想一想七个大题,共30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填一填占26%,选一选占16%,算一算占20%,做一做占14%,解一元一次方程占8%,试一试占10%,想一想占10%。
七年级实考学生人数467人,总成绩为12393分,平均成绩为26.54分,比分81分,最低分2分,及格人数13人,其中,80-90分1人、70-80分1人、60-70分11人,及格率为2.74%;50-60分17人,40-50分42人,40分一下394人。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不深刻,基本运算能力较差。
2、审题阅读亟待加强,文字阅读能力低下,读不懂题意,对应用题、文字量大的试题存在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
3、解题格式及数学语言的表述不规范、表达不完整、导致失分现象较严重。
4、“用数学”的意识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差。这暴露出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不够。
5、“做数学”的能力差,即动手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
1、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上课及作业批改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抓的较紧。本次考试在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太低,令人费解。
2、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要抓实双基,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学、用、做相结合。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十一
本试卷涵盖面比较广,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试卷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操作、应用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操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次考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六年级学生47人,缺考一人,及格人数9人,及格率19.5%,平均分38.5分;优秀1人,优秀率2.1%;40分以下27人,差生率:58.2%。由于全班差生的比率比较大,所以总体成绩不理想。
第一大题,填空题。20%此题内容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练程度。不过大部分学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其中第4、5、8、9题失分最多。其中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比值,大部分学生写出的都是化成最简整数比过程中的某一步,或者直接化简错误因而失分。第5题是常用单位的换算,有些学生对相关单位的进率记不清,单位的大小也较模糊,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学生无从下手,看的出来是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上还有问题。第8题这题应该是稍微难一点,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有限,对于本题中三角形内角和与角度的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透彻;而有些学生较粗心,把角算对了,但在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时又错了。第9小题“已知甲数比乙数少四分之一,求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对于本题大部分学生不能综合的进行分析,同时不能准确的找出单位“1”的量,因而失分就成为必然了。
第二大题,判断题。5%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错误最多的是第三题:这是教材上的比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是教师课上强调的一句话,可见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
第三大题,选择题。5%这道题共5小题,5分。错误最多的是第四题,这题涉及到工作效率的问题,是五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想当然的认为甲用4小时,乙用6小时,两人合作完成的时间就是4+6=10小时,所以选c的学生还不少。
第四大题,计算题。32%学生计算习惯较差,经常发生抄错数字或简单的加减法算错的情况,需在平时注意习惯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加强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上下功夫,因为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失分较多的是简便计算,个别学生不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中第(2)小题有些学生看到除号前后都是相同的数据相乘,就自动改变题意加上括号再计算。解方程也不是很理想,应加强解方程方法的渗透,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因为学好方程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然而列式计算中的第二小题只有几个别的学生能准确完成。(这种题型的题目已经讲过挺多了)
第五大题,操作题。11%此题分为三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图形变换的空间想象能力。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解画出圆,部分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没能按要求求出相应的周长和面积。第2小题,学生对标出数对也基本上能掌握。同样的有部分学生没有回答问题而造成失分。看来做题的习惯还需好好改善。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25%应用题题目较简单,范围较广,难度也适宜,错误比较多的是第2、3、5题。第2题主要问题是因为计算的数比较大,最后的得数错了。第3题求圆环的面积,主要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不能准确的找出圆环中大圆的半径及小圆的半径,有的学生将题中的直径20当作半径来算,结果就错了。第5题是统计图,由于题目给出的是扇形统计图,及其中一个扇形表示的具体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其他相应的数据。半数学生第一部计算总人数是就出错了,从而导致后面的两题跟着出错,失分情况较为严重。
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清,整体计算能力不强,计算不够熟练,计算准确率偏低,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2、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好象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没有做到“认真细心”这4字。虽然我们教师对每次考试前都强调一些关于答题时的注意事项,审题时要注意看清问题,不要把要求看错。但是考完以后却发现,这个问题还是的问题。
3、学生的一些习惯不规范
作为小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好几个学生数字抄错。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在考试时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
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系统性。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全面,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讲解必须准确、无误;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要准确、切中要害。特别指出的是:我班学生计算的基本功严重低下,计算能力差,计算的熟练度低,已成为提高数学成绩的“绊脚石”。故今后在教学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计算能力、技能的提高,引导学生要热爱数学,在“仔细认真”上下功夫。
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在基本方法方面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而这又是我们学生比较欠缺的。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敢于分析、善于分析。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习题来练习外,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去主动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
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为他们提供施展自我的平台,成立“一帮一”温心辅导站,从而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发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对每一次考试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教学工作做好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素养。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观念,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