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美术说课稿(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美术说课稿篇一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画夜景》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受制约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的'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颜色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2、操作目标: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 教学难点是:颜色深浅对比在画面中的实际运用。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以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情境激励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欣赏、交谈、想象”为主要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把学生带入艺术的空间里,引导学生不受限制地、敢于打破常规地、自由大胆的进行遐想,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有力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德育渗透法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文中指出“各门课程之间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教学时通过欣赏家乡夜景对学生渗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品德教育。
本课以“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为主要目的,因此,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本课难点——认识颜色明暗对比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对比的多种方法。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验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组织、导入
1、 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做好准备。
2、 欣赏导入: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夜景图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夜景的兴趣。
3、 引出本课课题——《画夜景》。
(二)、创设情境,认识明暗
1、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景。请数位穿同色系衣服的同学上台模仿服装展示,其他同学讨论比较衣服颜色,找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然后请一两位同学上台将模特按衣服颜色深浅顺序排队。通过直观、深动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亮色与暗色的差别。
2、引发思考 质疑:颜色的深浅是绝对的吗?教师随机找两位模特请学生比较衣服颜色深浅,再用浅色与另一位模特衣服比较深浅。启发学生思考:颜色的深浅是相对而言的,是利用颜色对比产生的。一个颜色只有和其他颜色相比较时才能分辨深浅。在美术中,把他们叫做颜色的明暗。
3、语言表述 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准备利用各种颜色的小花为奖励品,奖励给一些有独到见解、敢于表现的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质疑讨论,自主探究
1、欣赏,感受我先整体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接着用一种兴奋的语气告诉学生:你们想不想看看夜景呢?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夜景与白天景色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家乡美景。
2、质疑,引发思考白天和夜晚,同一景物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意见。(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深浅颜色对比会使画面产生强烈效果。
3、德育教育,引入绘画方法 引出问题:咱们兰州的夜色是这样美丽,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那么咱们能用什么方法描绘出夜景呢?
4、 学生分组讨论绘画方法,发挥想象力,找出描绘夜景的好办法。
5、 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后,教师介绍并演示不同的绘画方法。
(1) 用油画棒直接在深色卡纸上绘画。
(2) 先用浅色油画棒绘画景物,再用深色水彩涂抹背景。
(四)、欣赏评述,提高审美
1、欣赏作品 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播发课件,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借鉴大师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并在欣赏中获得新方法、新思路。
2、布置实践任务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兰州美丽的夜景吧!
(五)、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描绘,注意色彩的运用。并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表现,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解决诸如构图、色彩搭配等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突破。
(六)、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仪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觉得自己的画画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2、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文学与艺术相结合。并请学生把作品贴于“小画家”展示栏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先整体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求学生回去后把画给家人看看,并把自己变成巨人后的故事说给他们听听,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情沟通的情感意识。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奖励区和展示区。
小学美术说课稿篇二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花头饰》。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读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头饰,它们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不同的少数民族头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审美情趣,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思想和自我追求。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通过美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感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养成良好的事前计划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设计、创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操作领域:将简单的美术知识综合运用,设计制作花头饰。
情感领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设计制作花头饰。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方法表现花头饰。
二、 说教法、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欣赏、感受、体验、表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愉快的气氛中,使每一个学生既掌握一定的设计、创作方法,又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运用多媒体现场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获得知识和体验,我拟定了以下教学框架:
(一)情境导入,创设文化氛围。
首先,把歌曲融入美术课,让学生欣赏少数民族儿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气息;然后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有哪些了解?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而引导学生说出少数民族头饰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勾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这一环节通过“听音乐”和“对话”的活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了文化的氛围,为整堂课铺设了良好的基调。
(二)观察发现,了解民族特色。
用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头饰的图片并提问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民族的头饰?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和民族发展的轨迹,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比较,学生惊喜地从颜色丰富、造型多样、纹样美观等方面了解了民族头饰的特点;从装饰习俗、审美追求、文化内涵等方面感受了民族头饰的文化特色和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将课堂气氛引入高潮。适时揭示课题《花头饰》。
(三)归纳制作方法,感受探究的快乐。
通过实物比较和图片欣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怎样才能制作一件好的花头饰?引导学生知道制作花头饰要选材多样、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然后让学生总结其中一件头饰的制作步骤。多媒体演示制作步骤,生动直观。
(四)制作花头饰,体验创作的乐趣。
制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制作之前先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讨论一下:选择什么材料,设计怎样的形状 ,怎样做才更美观、更独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事前计划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花头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展示花头饰,分享成功的喜悦。
各小组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制作特点。全体学生参与点评。最后在轻松愉快的少数民族音乐中,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民族头饰的魅力。把本节课推向最高潮。整堂课前后呼应,民族文化氛围贯穿始终。
板书设计从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和制作“要求”入手,简洁直观地反映了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四、说设计理念
整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探究交流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培养技能、激发情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综合性、探索性,发挥个性、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注重创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美术说课稿篇三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的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结合学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㈠创设情境 疑问导入
教学一开始,播放了奇奇买汽车的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汽车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汽车,为后面画汽车做好铺垫,并为学生设疑问,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㈡引导启发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㈢自主探究 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我的汽车我做主”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㈣展示欣赏
评价作品,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到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㈤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课虽尽,但趣无穷”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汽车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