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六年级(实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就拿过年来说吧!
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二
我的家乡是在苏北。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可不少,比如农历正月半的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半七月半吃饺子,八月半的团圆节过冬和春节。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春节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说起家乡的.春节,那真叫人神往。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节早点到来。刚进入腊月,大人就开始忙蒸饼蒸糕蒸团。杀猪宰羊,购买年货,添置新衣服,好忙碌啊!腊月二十四,家家送灶,听大人们说这是送灶神老爷上天,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个时候,小学生小学生也放假了,到处可见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玩起了游戏。最难忘的是大年三十,这一天要算最忙,贴对联、贴喜钱,打扫除,接灶神,做年夜饭。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帮大人接接拿拿。傍晚放鞭炮时,我们既喜欢又害怕,只敢放小鞭炮,大爆竹响声震耳欲聋,看着烟花飞上天空,简直眼花缭乱,此刻整个世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夜幕降临,整个乡村灯火一片,如同白昼。吃年夜饭更让人感到幸福,一家人围着桌子,桌上的菜肴应有尽有。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尽享天伦之乐。饭后,一家人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些小品看了让人忍俊不住捧腹大笑。晚上,家人给了我压岁钱。爷爷告诉我,今天我们能过上这幸福美满的生活,全是党的领导好。
大年初一到初五,我们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收了很多红包,有的一百元,有的贰佰元不等,一个春节总有上千元吧。春节对我来说真是收获不小啊。
家乡的春节啊,你真是让人难忘,更让人盼望,我多么希望下一个春节早点来到啊!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三
在我的家乡阜阳,过春节也是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忙着采购许多的年货,如:春联、年画、饮料、鞭炮、鸡、鸭、鱼等,在三十这天下午,人们也就把许多的东西都买好了。
除夕晚上,人人都守岁,吃完饺子。在八点钟左右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欣赏着惊心动魄的杂技,观看着有趣的小品,然后靠在沙发上,吃瓜子,春节联欢晚会一放完,到凌晨0点时,家家开始放炮。放完炮在把没有吃完的饺子吃完。
初一早上就忙着贴春联、年画、拜年等。初一至初五不动刀,就把试先切好的菜拿出来。到了中午吃饭时,家家又开始放炮。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真是其乐融融。下午,大人们坐在一起谈话,唠起家常。我们小孩子则到外面放炮,此后几天,天天如此。
正月十五那天,灯火通宵。家家又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看完了电视,大家出去赏月,那时,天很冷,可大伙儿一点感觉不到,仍然镇定自如,若无其事。观了一会儿月亮,大家又都感觉到累了,又回家吃起元宵,一大家坐在一起,仍是那么无休止讲话,笑声又开始在每一家里传开了。
正月十六,人们又进入了工作之中,小孩去上学了,大人去上班,人们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四
中国有许多节日,可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方式来过春节,大家来看看我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终于放寒假了,这意味着我最爱的春节要来到我的身边了。放寒假的前十几天还感受不到春节的气息,可后十几天大街变得更热闹,到处充满了浓郁春节的气息。腊月廿十我们家就开始准备食物了,什么腊肉啊,鱼糕(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只有过节,红白喜事才吃得到)啊,齐齐上阵。腊月廿十四可算是过小年了,也可以说是过年的“彩排”,大人们把所有东西全部买齐,就等待着春节的到来。
年初一,每家每户都要去别人家拜年,如果小孩子给长辈们拜年,那压岁钱就到手了。
年过完了,大人们上班的上班,小孩子上学的上学。这算又溜走了一年了。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五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涡阳县,我们那里的春节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
在我们那里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家家户户的.锅内于除夕夜先兑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馒头,据说是不能空锅。不仅如此,妈妈每次都会在水缸里打满清水,还在水缸里放上大葱、蒜苗、还有菠菜,然后还要说一句吉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农历正月初一,要早起,开门放三声“大雷子”,谓开门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设香烛,给灶王爷上香,准备早饭。据说女人一年四季做饭做家务,很辛苦,今天晚起会儿享享福,所以这日早餐就交给了男人。
在太阳出来前不能倒水;当日不能扫地,否则老人常说会把好运与财运赶走的。也不能用剪刀,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运,破财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来后换新衣,拜天地尊长。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馒头,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荤,吃“扁食”。扁食是我们那里对形状像月牙儿的素饺子的俗称,里面的馅儿是韭菜、鸡蛋、粉丝、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个香。做的时候韭菜要切碎,鸡蛋要在锅里炒熟,粉丝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面杖压碎,饺子皮要温水和面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饭后要亲邻互相走动好给长辈拜年,行磕头礼,这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会收到很多红包;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这是爸爸的说法,其实就是跟着妈妈回姥姥家。这天妈妈的脸像花儿一样美,因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亲戚回过来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则被称为"拜跟脚子年。”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不知道你家乡的习俗是怎样的?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六
我的家乡在阳江,那里最热闹的.节日要数春节了!
在阳江,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大扫除,俗称“扫尘”,这意味着把一年不好的东西都扫出门外,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天大人们也要去准备好过年时吃的、穿的、用的。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一早起来贴对联。贴完对联,女人们都会在家里自己制作汤圆,俗称“圆子”,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在北京,汤圆里面都有馅,而且是甜的。但是,阳江的丸子却与众不同,阳江的丸子里面没有馅,馅全在外面,而且是咸的!这不仅仅是一好吃的咸丸子,而是小型的海鲜展览会。为什么呢?因为阳江是沿海地区,咸园子的咸大多数是海鲜!下午,人们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团圆饭,杀鸡杀鹅。在外游学或打工的人,除了迫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这天晚上,大街小巷都回荡着酒肉的香味和一家人的欢笑声!
大年初一的时候,有一些老人家就会去寺庙为家人们祈福。这一天,大家都不能去拜年,只能在阳江。
大年初二小孩子们是最开心得,因为可以去外婆家拜年,拿红包。去拜年的时候,大人们总会提着一些桔子或苹果去。桔子代表吉吉利利,苹果代表平平安安。
想转眼间到了元宵节。元宵的时候,公园到处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到了晚上,灯笼点上灯,到处都红红火火,到处是灯笼的海洋。这一天晚上,还可以看烟花。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五颜六色,带给人们无线的快乐。这一天,千家万户还要吃一次圆子,这的确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过完了元宵节,春节就已经接近尾声了!
阳江的春节是这样,我爱阳江的春节,更爱我的家乡——阳江!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七
春节是是喜庆的日子,团聚的日子,是轻松惬意、开心难忘的日子。因此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也无论常年在家还是出门在外的人,无一例外都对春节充满了期待。
腊月廿四,这是春节的一个开幕式,每家每户都要来一个全家总动员,齐心协力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窗户、天花板一点灰尘、垃圾也不能留。
旧年的最后一天是大年三十夜,又叫除夕夜,家家户户门口都要张贴红纸对联,挂起红灯笼,大人小孩都要穿起新衣裳,到处一片喜庆洋洋的景象。最为隆重的仪式是吃团圆饭。一家大小坐在一起,鸡鸭鱼肉摆满桌,晚辈给长辈敬酒、夹菜,长辈给晚辈发红包,互相传递祝福,席间酒肉飘香,谈笑风生。
晚饭过后,小孩子们拿上一个小袋子,提着小灯笼,约上小伙伴,到每家每户去辞年。小孩子们只要对主人说一句恭喜辞年。主人就会回一句恭喜不经呀,然后给每个小孩发一份零钱或零食。虽然这些东西并不贵重,但每一个小孩都无比向往,并且乐此不疲。
辞完年后,小孩子们一个个满载而归,边吃零食边看春晚。晚上十二点,在新年的钟声敲响那一刻,家家户户都要燃烟花,放鞭炮,到处是噼里啪啦的响声,争奇斗艳的烟花一个接一个升上夜空,把城里城外照亮得如同白昼。
从正月初一开始,大人们都要带上小孩,到各家各户拜年,走亲访友,大人们要带上拜年的礼品,小孩照样可以收红包,这道程序大概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六。
家乡的春节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那好吃的、好玩的',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总是让大人、小孩都特别期待和向往,以致很久很久之后仍然回味无穷。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八
我的家乡是郧西,这里由于闭塞,所以保存了许多独特的风俗,春节大灯会就是其中一种人人喜爱的流动。
家乡的'灯会不仅在于观看灯会,而在于参加灯会的过程。
山村人口本来不多,灯会从初逐一直持续到十五之间,天天晚长进行,每次有三个小时左右,哪一天安排在哪几个院子,早早的都知道了动静,远近的人都打着灯笼陆续参加灯会,越黑之际,不时有一盏盏灯笼沿着山坡曲折的小径汇聚到一个地点。
首先是舞狮子。你看那时间一到,鞭炮齐鸣,之后狮子跪在喊彩人眼前,点头摆尾,举灯人高喊,世人齐和:“狮子头上一点红哦,来到贵府大门上。贵府日子好又长哦,人财两旺喜洋洋。风水宝地出人才哟,代代都出状元郎。儿女健康当老板哟,五谷丰登赛银行。外有存款几千万哟,子辈上下把名扬。…”这贺词很有讲究,到了不同家庭院子,根据主东家庭不同,有不同的贺词。人越来越多,年青人就随着“有啊”、“好啊”的和彩。你身在其中,不免就随着大声地和起彩来。
狮子舞过之后是旱船,有时候舞狮子与玩旱船相继而至。舞狮子是喊彩,玩旱船是唱歌。那旱船扎得好,竹骨布料,粉红船身,下搭水帘,漂亮大方,那姑娘玩得好,步幅轻巧,鼓点婀娜,端的如东风泛舟,微波荡漾。歌手们什么歌都唱,流行歌曲最受欢迎,场上的姑娘唱得好,场外的小伙子们小媳妇们就随着和唱,歌声嘹亮,鞭炮锣鼓,热闹不凡。
家乡的灯会,参加的都是本村人,都是熟人,大家都可以介入进去,都是表演者,有个词叫重在介入,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当我到现场,都被热情洋溢的气氛所渲染,禁不住随着大家和起彩唱起歌。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篇九
大家好,我的家乡在山西芮城,芮城地处巍巍条山与滔滔黄河之间,这里是人类圣火源头、道教吕洞宾的故里,因其历史承载而文化深厚。节日中的芮城更值得我们探寻一番。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起春联,除夕我最少不了的乐趣就是和家人们贴对联,俗称贴对子,这个时刻对于每家人来说,是最有春节仪式感的时刻。走进芮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门楼边红色的对联格外应景。芮城作为书法之乡,细品春联,自然少不了书法韵味,红彤彤的底子,金灿灿的行笔,齐整整的韵文,寓意着来年的期盼,将书法之乡的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家乡有个习俗,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过完年。在这不长不短的十五天里,各种文化习俗、行为活动都在演绎着芮城文化底蕴。大年初一,芮城的庙会必不可少,城隍庙、永乐宫都成了人们聚集游玩最多的处所。进入庙堂,人头攒动,烟雾缭绕,香薰味扑鼻而来,似乎有些神秘。这是人们农历开年常有的行为,祈福来年平安健康,顺利如意。过了初一,街头巷尾来来往往的路人便多了起来,拜访亲戚、探询友朋……都聚集在这个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过去一年打拼的经历、话话来年规划,但都在触发着奋斗、幸福的感慨。
过年也是人们最闲的时候,人们就着手准备各式各样的社火表演,扭秧歌、踩高跷、汉子背冰……芮城特有的文化活动一一亮相。
最让人们震撼和称赞的当属女子锣鼓,临近会展中心表演现场,百余女子组成的锣鼓队,精神振奋,鼓乐喧天,像极了刚刚攒足劲挥舞大臂的力士。社火已经成为芮城一种年文化,每年都在上演,每年都有新奇,值得我们年年探寻。
书法之乡、文化芮城,芮城的春节文化正在新时代的沐浴下不断演变、创新,但始终不变的是芮城人对于节日文化的喜爱,这也将伴随着芮城人在这山河之间持续写年年宏图,欢迎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