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游赏苏轼朗读 南歌子游赏苏轼注音(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南歌子游赏苏轼朗读 南歌子游赏苏轼注音篇一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这十三楼是临近西湖的一个风景点。有这样的记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词以写十三楼为中心,但并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南歌子游赏苏轼朗读 南歌子游赏苏轼注音篇二
【原文】
南歌子·游赏(1)
山与歌眉敛(2),
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3)。
不羡竹西歌吹(4)、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5),
琼彝倒玉舟(6)。
谁家水调唱歌头(7)。
声绕碧山飞去(8)、晚云留。
【注释】
(1)元祐五年(一〇九〇年),苏轼为杭州知州时作。“游赏”,傅本作“钱塘端午”,元本作“杭州端午”。《宋史·苏轼传》:“(元祐)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即元祐五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南歌子·游赏》:“元祐五年庚午(一〇九〇年)端午,作于杭州。宋周淙《乾道临安志》:‘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於此。’陈鹄《耆旧续闻》:‘《南歌子》云:‘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十三间楼在钱塘西湖北山,此词在钱塘作。此词旧注曾云:‘汴京旧有十三楼。’非也。’案:东坡守杭,元祐四年七月三日到任,元祐六年三月离杭还朝,只元祐五年在杭度端午节,故编庚午。”《东坡词编年笺证》卷三《南歌子·山与歌眉敛》考证:“《耆旧续文》云:‘东坡《南歌子》词云:‘游人都上十三楼’,十三楼,在钱塘西湖北山。此词在钱塘作。旧注:‘汴京旧有十三楼,非也。’《词林纪事》张宗橚案云:‘《西湖志》:‘大佛寺畔,旧有严相院,晋天福二年,钱氏建,有十三间楼,楼上贮三才佛一尊,苏子瞻治郡时,常判事于此。’’殆即此词所云之十三楼耶?’朱、龙二氏编庚午,从之。”
(2)“山与歌眉”二句:写钱塘湖光山色如美人之黛眉敛翠,秋波顾盼。谢偃《听歌赋》:“低翠蛾而敛色,睇横波而流光。”白居易《赠晦叔忆梦得》:“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苏轼《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诗:“雪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泉清似眼。”
(3)“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湖山胜概·葛岭路》:“十三间楼相严院,旧名十三间楼石佛院。东坡守杭日,每治事于此,有冠胜轩、雨亦奇轩等。”苏轼《郭祥正十三间楼》诗:“高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部。”
(4)“竹西”:扬州亭名。《舆地纪胜》卷三七《淮南东路·扬州·风物》:“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今废。”《嘉庆维扬志》卷七:“竹西亭,在城北门外五里上方禅智寺侧,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斜阳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亭名盖取于此。向子固易歌吹。经绍兴兵火,周淙重建,复旧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5)“菰黍”:即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粽菰叶。“昌歜(歜,音触)” :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盐以佐餐,名昌歜。《苏轼诗集》卷四六《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菰黍献芳时”。查注引《风土记》:“午日以菰黍裹稻米为粽,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餐有菰黍。”杜预注曰:“昌歜,昌蒲葅。”孔颖达《疏》:“郑玄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葅,彼昌本可以为葅,知此昌歜即昌蒲葅也。”傅本注:“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楚祭屈原之遗风。又俗饮菖蒲酒。”
(6)“琼彝”:玉制盛酒器皿。“玉舟”:玉制酒杯。司马光《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崇福宫诸官赴王》:“红牙板急弦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赤城韩夫人《法驾导引》:“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傅本注:“《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皆有舟。……,凡四时之闲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其文示有鸡、虎等六彝之名,所以纳五齐三酒也。而彝者皆有舟,则舟者彝下之台也,所以承载彝也,若今承盘然。世俗或用琼玉为之。”
(7)“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郑处海《明皇杂录》逸文:“禄山犯顺,乘遽以闻,议欲迁幸,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上问谁为此词。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遂不终饮而去。(见《白孔六帖》卷六一《乐·进水调歌》条)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卷二三《水调歌头》:“《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8)“声绕碧山”二句:“用《列子》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典。”《列子》卷下《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此借其典言歌曲美妙而响亮。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手法的运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与同伴面对旖旎的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在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则以描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南歌子游赏苏轼朗读 南歌子游赏苏轼注音篇三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这十三楼是临近西湖的一个风景点。有这样的记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词以写十三楼为中心,但并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及其同伴面对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
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写他们宴会上用的糕点,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以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是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诗意,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南歌子游赏苏轼朗读 南歌子游赏苏轼注音篇四
苏轼《南歌子·游赏》赏析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南歌子·游赏》译文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南歌子·游赏》注释
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游人:指游玩的人。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昌歜(chāngchù):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玉舟:玉制的酒杯。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南歌子·游赏》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手法的运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与同伴面对旖旎的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在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则以描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南歌子·游赏》赏析二
上阕以十三楼为主线,写词人欢饮和游人玩乐。起首“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写景状事,将楼边景物与游人之宴饮融为一体,极有趣味。作者采用移情手法,既写湖光山色之美妙,又暗含宴饮之欢乐。“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继续渲染盛况。作者写只要游人一登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游览扬州竹西亭的唐人,虽未直接描写十三楼,其壮丽景观却呼之欲出。
下阕以“歌声”为主线,继续写游乐“菰黍连昌歇,琼彝倒玉舟”写宴饮的酒食,衬托宴席的欢乐氛围,写游人尽兴之趣,隐含在湖光山色里心神俱醉,放浪形骸之意。
“谁家水调唱歌头”,写在宴会上听人唱《水调歌头》曲。这歌声极其悠扬,“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在湖泊山峦之间缭绕不绝,就连傍晚的云霞都久久不肯散去,好像也被歌声吸引了一样。
“眉峰与山”、“眼波与水”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成就了“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绝妙境界,富有诗情画意。该词中比喻、拟人、对比之手法处处皆在,却化于无形,全词通畅绝妙、浑然天成。
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
《南歌子·游赏》创作背景
公元1090年(元祐五年),词人到杭州担任知州。在此期间词人游山玩水。端午节时词人与他的友人游览了杭州名胜十三楼,为了记录自己的游玩过程以及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南歌子·游赏》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南歌子游赏苏轼朗读 南歌子游赏苏轼注音篇五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