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篇一
首先,我以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两只老虎》导入本课的学习。一开始我就在钢琴上弹奏出《两只老虎》的旋律,让孩子们邀请听课的老师一起齐唱歌曲,接着导入本课重点解决的轮唱知识。(这样既复习了刚刚学过的齐唱知识,又非常自然地导入轮唱知识的学习)。接下来按照轮唱的方式让孩子们练习《两只老虎》的轮唱,并强调结尾的形式。
首先聆听歌曲《美丽的黄昏》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及其所描述的内容,然后我弹奏歌曲旋律,并范唱歌曲的旋律,接着跟着我的弹奏分声部视唱歌曲旋律,紧接着以轮唱的形式分小组视唱歌曲旋律多遍,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直接填唱歌词,演唱歌曲,并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强调: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力度演唱歌曲,才更能够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就“渐行渐远”的钟声及“日落西山”的黄昏,做了重点视唱。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轮唱歌曲,展示、评价,然后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情绪和音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碰钟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集体表演歌曲。
为了巩固本课所学知识—轮唱,我给孩子们胶乳了一个为齐唱歌曲《樱花》设计轮唱形式的环节,并告诉孩子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进一步感受轮唱的魅力。
这节课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两声部的轮唱练习,应在单声部分别多次练习后,利用多种形式视唱比较准确后再进行两个声部的轮唱练习,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等。另外,因上节课视唱了两遍歌曲旋律,所以本节课练习的较少,导致孩子们在轮唱时,音准把握不准确。其次,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上台展示的孩子也少了些。还有,对比齐唱与轮唱的不同,放在导入后就好了,这样使得孩子们更好地区别齐唱与轮唱的不同,在轮唱时就能够很好地注意声音的力度和音色了,会更好地表现《美丽的黄昏》中美妙的钟声和美丽的黄昏了。再者最后的拓展练习,在选择歌曲上优点仓促了,只考虑到孩子们齐唱《樱花》唱的比较有味道,忽略了孩子们对歌曲的熟悉度和歌曲的难易度,所以轮唱效果不佳。这节课大多数孩子虽然能完成了学习任务,但还应多培养他们喜欢视唱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视唱能力,提升他们的演唱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备课,特别是要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水平,做到精准备课,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我的音乐,并能更好地表现。
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篇二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二部轮唱歌曲,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通过教学,体会颇深:
(1)有序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美丽的黄昏》这一课,教材上只有一首歌曲和用六个音进行编曲创作的一个练习,资料十分匮乏。如果按传统方法上课,虽然很轻松,但无疑是枯燥的。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不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孤立地一块一块教给学生,而是要改变以往以知识为线索的线型设计,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发问题、风景欣赏、实践感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一步步走进音乐。
(2)因为我们是刚接触双声部的歌曲,并且歌曲中的轮唱有一定的和声要求,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在一堂课中就能做得尽善尽美。音乐具有弥漫性,音乐的弥漫性也体现在它的消化与吸收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明确了双声部的进行,同时会主动地去表现歌曲意境。但如果要唱到娴熟、完全准确,我想那将需要一个有计划地、长期的过程。所以我给这课的定位是:抛砖引玉、承上启下。
(3)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本身的素质其实并不高,对于三拍子的节奏感也并不是很强,当第二声部进入的时候,两个声部很容易相互的带跑音调,我觉得在这个部分我的引导有所欠缺。
(4)本节课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感受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但很遗憾,课堂上参与举手、大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想法的学生还不是很多,这可能跟自己的音乐素质和课堂调控能力缺乏有关。
(3)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本身的素质其实并不高,对于三拍子的节奏感也并不是很强,当第二声部进入的时候,两个声部很容易相互的带跑音调,我觉得在这个部分我的引导有所欠缺。
(4)本节课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感受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但很遗憾,课堂上参与举手、大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想法的学生还不是很多,这可能跟自己的音乐素质和课堂调控能力缺乏有关。
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篇三
如今的社会发展,家庭形成都是4+2+1的成员格局,独生子女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这就养成孩子做任何事都喜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倾听他人意见,更别提和他人合作学习。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个突出的问题,要创设班级环境,让这些孩子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体会集体力量下的智慧成果带给他们的合作快乐。在迫切需要这种小班化教育形式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一堂音乐课《黄昏》来展示学生是如何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与小伙伴合作等多种方式来促使提高学生歌唱学习兴趣的。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3/4拍的欧美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六小节,歌曲短小而优美。歌曲的第一乐句把“4”放在强拍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需注意其音准。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第三乐句是用“1”来作钟声的模拟。歌曲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休闲的感觉。在准备这节课时,我以歌唱教学为教学重点内容,以小班化教育形式为课堂教学手段,围绕这两点我开展了整堂音乐课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黄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能表现歌曲意境。
2、初步了解轮唱的演唱形式,激发学生有表情地表现美丽黄昏的情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与小伙伴合作等方式来促使提高学生歌唱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歌曲导入部分,我通过优美的画面铺垫着歌曲的伴奏用自己富有感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美丽的黄昏景色,激发学生对歌曲情绪的把握,在学生投入到歌曲意境中时,我立刻引导他们也用甜美的歌声来哼唱歌曲旋律。这时,我发挥了学生的作用,请一名学生作为小老师来做出正确的歌唱状态的示范,全班同学在模仿跟随下,都学会运用正确的歌唱状态,声音都竖了起来,表现的非常轻盈甜美。由此可见,学生的示范替代了老师枯燥的专业语言,为唱好歌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深入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组织了两次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环节。第一次,我安排学生与自己一个小伙伴合作,一起解决歌词节奏问题。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对学唱歌曲帮助相当的大,学生一对对都十分认真地倾听歌曲原唱,由一名学生手指歌词跟着歌曲指点,然后两人商量难点,一起再试着唱唱,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展示自己学习的本领。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初步学唱歌曲环节,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它打破了传统的一唱一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层次拉开,好的学生自己就学会了歌曲的难点,一般的学生不会,就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提出难点,再请会唱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示范,从而达到全班对歌曲的掌握。这个过程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带动了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它是完全由学生作为主导地位,老师起辅助的作用,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在第二次的小组合作中,我又精心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热烈的讨论,就是要将歌曲的表情记号在歌曲的适当位置添加,并将加好的表情记号连起来完整地唱唱,听听是否合适动听。这时,我发现所有小组的成员各个都表现的兴趣高涨,抢着在组里发表自己意见,在一篇讨论声中,组长画上了记号,组织小组再进行了完整演唱。在交流^答~`案的时候,同学们都一一发表了自己小组的意见,而我就顺着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比较不同地方的表情记号添加哪个听上去更悦耳动听,让人有舒服的感觉。最后我通过用旋律线条的演示,画了几座山,告诉学生这代表歌曲中的乐句,而重音记号加在每句线条的最高处山顶比加在旋律最低处山脚来得更加合适和重要,通过这个道理让学生真正明白歌曲的正确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专业知识给隐形化,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听觉通过动脑,再通过老师形象的笔画,加深理解了歌曲处理的道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用甜美的声音更好的音色控制有感情地表达了歌曲美丽黄昏的意境。
我觉得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快乐的情境和情绪中学到知识,这也是我们二期课改中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它能围绕教学目的,借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空间,得到了学生的呼应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整节课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让人思考的问题,那就是老师对待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做什么?比如:老师不要表现出只在一旁等待或者进入小组只是观望等举动,这些细节的表现都是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进入小组了解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讨论遇到的阻碍,老师主动参与共同帮助他们问题的解决,这才是开展小组学习是老师应该做到的。总之,从这节音乐课的研究中,让我对小班化开展合作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篇四
我校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小班化的音乐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教师也好,教学媒体也好,组织教学活动也好,课前的准备仅管很充分,可是如果班级中仅有几个学生感兴趣,那么班级整体的学习活动就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也只能一般。可见小班化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数量减少、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影响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所以不失时机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十分重要。在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一些做法。
以前我们都严格按照教材来实施教学内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歌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们渴望听到一些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流行音乐,而现在的音乐教材是不能一一囊括的。如大家熟悉的《听妈妈的话》、《隐形的翅膀》等,这样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仔细的分析,有选择的添加,和合理的重组。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积极健康的歌曲为素材,通过歌曲分析、学唱等形式,继而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适时的选择一些当今流行的励志歌曲,“投其所好”的教唱或欣赏,这样一来,学生听到了他们平时哼在口中的歌曲,亲切感油然而生,必然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老师再带领大家分析歌曲,处理歌曲,这样同学们的歌曲处理能力也必定得到了提高。
另外,一些新生的纯音乐也是学生喜欢的,如雅尼的大型现代电声音乐,那壮观的演出场面、娴熟而优雅的演奏技巧, 通过 老师的介绍和音像资料的观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得到了激发。
音乐课不同与其他课程,很多的音乐视听内容需要教师收集编辑然后播放给学生欣赏和学习。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便成为音乐课上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以其庞大的信息量和逼真的视听效果,极大地帮助了教师实现灵活多样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许多音乐作品不但具有优美的旋律、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还涉及了大量相关的历史、自然、人文等知识。凭着学生有限的知识积累是很难把音乐的内涵理解透彻的,过去为了达到目的。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大量的相关资料加图像,方便了学生理解,从中增长更多的见识。如教唱《茉莉花》时,先播放江苏歌舞团演出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让学生从优美的舞姿中领略茉莉花的美,直观的感受江南风情。以精美的音像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的爱花,护花的情结,让学生既能听优美的歌声,又能欣赏经过艺术升华的舞蹈节目。强烈的视听感受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心潮随之澎湃起伏。这些效果靠教师用几句话、几张图是无法达到的.。多媒体在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的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对电脑网络很是精通,有些学生也能很熟练的制作出非常精美的课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音乐主题课件,互相交流学习,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的平台,把音乐和多媒体结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慢慢增强了。
无论何种模式的教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更是学习的金钥匙,我们应该把握好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篇五
《美丽的黄昏》这一课的难点就在于二部轮唱,所以教案的重重设计都是为着歌曲的二部轮唱做着充分的准备。教案的设计分六个步骤,第一步骤是引入教学(引发问题,引出主题);第二步骤是结合太阳下山的情景,练唱“mi re do sol”;第三步骤是结合图形谱,唱唱“美妙的钟声”;第四步骤是听音乐:欣赏黄昏的景色,感受黄昏的意境;第五步骤是学唱歌曲;最后一步骤是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一步骤,我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下一个太阳,问学生这是什么。越是简单直白的问题学生越显得兴奋又好奇,思绪紧紧地跟着。“这是太阳!”此时我可以感觉到聚焦在我脑后的好奇的眼神。我再次用绿色粉笔在太阳下面画上山,问:这下你觉得太阳是要下山了还是刚刚升起来呢?学生一片议论。“我们都不确定太阳到底是要上山了还是下山,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吧!”(我慢慢地弹奏mi re do sol )并朗诵似的说道:“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吧!”
第二步骤就是练唱mi re do sol 。通过优美抒情地多次练唱,分齐唱、二部轮唱,从这里开始的设计是为后面歌曲的二部轮唱做充分的准备了,课堂也开始在我的调度之中,我要根据实际情况听学生练唱的效果和程度再做出相应的指导,注意音色美、声部齐、声音慢慢渐弱等的要求。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效果后我继续引导下去,“再过一会儿,你们说太阳将怎么了?是上升还是继续下降呢?这下我们唱的音乐应该高起来呢?还是要唱得更低了呢?你听,太阳慢慢下山了,这个是什么音?”师逐个慢弹do si la sol ,最后停在sol上,唱准低音sol 。
第三步骤进入正题,结合图形谱,唱唱“美妙的钟声”。我首先引导:“黄昏的景色真美,黄昏的音乐也美,让我们变化着来唱唱黄昏的音乐”,接着我画一图形谱,让生认出是:3 1 2 |5 - - ‖认出后齐唱,二部轮唱,我在音色的和谐、整齐上特别注重,在情绪上加以引导,效果还行。然后我连续画两个图形谱要求学生认出:1 2 3 |1 - - ‖ 和3 1 2 |5 - - ‖也注意音色和声部的效果,这一设计又更进了一层,刚才是同一歌谱的二部轮唱,这一环节先通过分开练习掌握,再把两个不同的歌谱进行二部轮唱,如果这一环节的程度学生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歌曲的二部轮唱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了。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练习的时间长了一点,但我觉得根据不同的学生素质,时间是需要自己掌握调整的。第三步骤的第三环节是给出歌谱:5 2 3 | 1 - - ‖让学生来画图行谱,这一设计又是考验学生对音高的线条概念,学生上来后不是很清楚,我就让他观察刚才老师是怎么画的,学生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但我知道坐在下面的一部分学生还是不明白的,课后我才想到应该给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代表上来画图形谱,老师再加以指导会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要点。最后一环节我用另外颜色的粉笔慢慢把图形谱连起来问学生这个音乐像什么?先是让一个学生起来唱唱,再小组讨论,再一起来唱,最后得出像钟声。
二部轮唱的铺垫练习到了第四个步骤,我打开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美丽的黄昏的图片我找了十几张,并且都是很迷人的照片,我的用意在于给学生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美丽黄昏那醉人的意境,这一步骤主要是带学生进入意境中来,并且在欣赏图片的后半部分时间我播放出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听觉与视觉结合,并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第五步骤也是课堂的核心,学唱歌曲。第一环节是读歌词。虽说读歌词,但一点都不约束学生,我只需加以引导,黄昏的景色美吗?谁能陶醉地来说说“啊,那黄昏,美丽的黄昏!”就这样很自然的过渡,引导学生有节奏、陶醉的念歌词。再来一句:“听,那钟声,美妙的钟声!”就这两句歌词连起来感叹,让生先念前一句我再念后一句示范,再把学生分两组来感叹,前后高低起伏。有老师在此处评价道:“发现王老师期间的感情朗读,还真的有点语文老师的感觉。”也有老师指点到:“艺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之美直接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冲击,如果音乐、绘画能再配上教师的语言渲染,艺术课堂会真正体现‘美’的特点。这与语文老师的文学化语言有很多相通之处,希望音美专职老师也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以给学生‘美’的感受。”第二环节是歌谱学习,让学生跟着我分句学唱歌谱,再连起来唱唱看。第三环节就是唱歌词了。我先范唱,学生跟着琴一句句地学,期间点到要求学生注意强弱弱的三拍子感觉,再一起有感情的唱歌词。在学生熟悉掌握歌曲的时候再进行二部轮唱的训练,先是我示范,和学生进行二部轮唱,再是请两个好点的学生上来示范一遍,再就全班分组尝试练习了。这节课应该是学生体验的多,说的少,老师引导的多,提问讨论的少,一路跟着感觉走的一节课。因此到了最后一块,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原先沉浸在昏昏状态下的学生一下子被唤醒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对于打击乐器学生一直都是很喜欢的,课堂也因此被带入了高潮。我选用铃鼓和三角铁为伴奏乐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我觉得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应该多多运用,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
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材分析篇六
《美丽的黄昏》这一课的难点就在于二部轮唱,所以教案的重、难点设计都是围绕歌曲的二部轮唱做着充分的准备。教案的设计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骤:读古诗引入教学(引发问题,引出主题);第二步骤:了解轮唱的定义与类型;第三步骤:轮唱《两只老虎》练唱间隔一小节的轮唱;第四步骤:《美丽的黄昏》二部轮唱片断练习;第五步骤:《美丽的黄昏》二部轮唱;第六步骤: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一步骤:我首先夸赞孩子们会背很多首古诗,来激发他们上这一节课的激情,然后,再说出怎样按我的要求读古诗,很自然的引入到我的思路上来。
第二步骤:通过读古诗,孩子们已经获得了有关二部轮唱的感性认识,然后趁热打铁,孩子们了解了常用演唱形式、轮唱的定义与类型,从这里开始的设计,都是为后面歌曲的二部轮唱做充分的准备了。
第三步骤:轮唱《两只老虎》练唱间隔一小节的轮唱,通过优美抒情地多次练唱,分齐唱、二部轮唱,课堂也开始在我的调度之中,我要根据实际情况听学生练唱的效果和程度再做出相应的指导,注意音色美、声部齐、声音慢慢渐弱等的要求。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效果后我继续引导下去。
第四步骤:进入正题,《美丽的黄昏》二部轮唱片断练习,因为这首歌不同于常见的间隔一小节的轮唱,所以,我还是先设计了《美丽的黄昏》二部轮唱片断练习,先按间隔一小节的轮唱来练习。在学习定义时是间隔一拍或一小节先后出现的齐唱叫轮唱,孩子们是这样认识的,所以就有了这一环节,为学习后面的间隔一句的轮唱做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
第五步骤:《美丽的黄昏》二部轮唱学习正式开始,有了前面多个环节的铺垫,孩子们很快从歌谱上看出这是间隔一句的轮唱,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观察歌曲的结尾是先后结束还是同时结束,他们都能看出是同时结束,这时,从歌谱上孩子们已完全掌握这首歌是一个怎样的二部轮唱了。在学习分声部齐唱,二部轮唱后,我在音色的和谐、整齐上特别注重,在情绪上加以引导,效果很好。然后,通过分开练习掌握各自声部,再把两个不同的声部组合进行二部轮唱,如果这一环节的程度学生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歌曲的二部轮唱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了。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练习的时间长了一点,但我觉得根据不同的学生素质,时间是需要自己掌握调整的。
第六步骤: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当这一节课的难点解决之后,为了让这首歌曲更加完美,我又一次给孩子们下达了下一项任务,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抽出四名学生手拿三角铁、碰铃、响板、沙锤站在讲台上,台下学生和老师一起与台上学生共同练习乐器的演奏,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对于打击乐器学生一直都是很喜欢的,课堂也因此被带入了高潮。我认为在课堂上,选用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应该多多运用,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
整个一节课下来,我认为只要老师能把每一个环节都设置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合作的意识、体验的意识。这节课应该是学生体验的多,说的少,老师引导的多,提问讨论的少,一路跟着感觉走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