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十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一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
(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
5、总结:放音乐《命运》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
6、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对地坛亲近→喜爱→皈依
对生命颓废→豁达→顽强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二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两课时
多媒体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第一课时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三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2课时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
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3、“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以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作者:“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8、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故事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她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又是一位聪慧和意志坚忍的母亲。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4、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5、母亲伴随着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
1、阅读《我与地坛》原文的其余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原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四
1、知识与能力
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
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地坛、母亲给我生命的启示
讨论,领悟、鉴赏
一课时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感受作者的心,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一)、阅读全文,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确:
一、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二、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提问: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2、文中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明确:史铁生在二十岁时下不幸瘫痪,痛苦万分,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的理解,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我为什么喜欢并经常去地坛?
明确:在人口密集的喧嚣的大城市,有这宁静的世外桃源般的地坛,正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提问:作者是怎样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
明确:
地坛————我
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并不衰败—————珍爱生命
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
肆意雕琢————双腿残废
有些东西不能改变————精神不便
地坛与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4、十五年来史铁生思考的问题究竟有哪些?
明确: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作者思考的结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对于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作者没有给我们清晰的解答,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比如,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小生命活跃其间。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地坛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历经沧桑,荒芜并不衰败来开导作者,提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6、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五
1、本文作为“珍爱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学指导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品味作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着重领会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入、独到的思考。而必须明确的是,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正是处于“最狂妄的年龄”的高一学生,拥有健壮体格、处于优越环境的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一个双失意人的生命感悟?为了解决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教师需在课前及课上作充分的情感调动工作,力求学生能感同身受。课前通过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的视频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调和作者的经历;课上则需要教师适时地作点拨,用好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史铁生的经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见闻经历,以此来帮助理解课文。
2、由于本文语言有较强的哲理性,因此教者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法,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与其将教学指导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犯难,还不如从小问题入手,从具体感性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慢慢地上台阶,学一点懂一点,懂一点钻研一点。
3、朗读是语文课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语言优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学生朗读,因此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1、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2、简单了解史铁生“生死观”的内容。
3、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怎样活”说出自己的看法。
1、以景物描写为载体,分析地坛给“我”的启示,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通过自我品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语言的丰富内涵。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观看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
2、反复诵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并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课件显示:邰丽华,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2、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一)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谈谈作者为何选择地坛,而非“天坛”、“日坛”、“月坛”?
明确:
1、近。
请学生谈谈对“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解读:很多读者认为这句话有重复啰嗦之感,其实不然。“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缘分、宿命、共同点。
①地坛是荒芜的,(板书:古园荒芜)那么它的荒芜如何体现?请一位同学朗读出相关内容。
明确:“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高墙”等。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00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双腿残废)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读第2段及第3段相关内容)
(三)小组讨论,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给“我”带来的启示。
1、全班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过度提问:地坛除了给作者一个宁静避难所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不衰败
2、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组员互相交流补充,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发言。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并不衰败)
3、在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的基础上回答:作者从“不衰败”的古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残废不能颓废)
(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第5自然段,要求读出生命的涌动)
(四)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对于史铁生的“生死观”,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实,死是节日”这一内容和作者能够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豁然开朗。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释然感。
过度语: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无须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史铁生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五)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请学生结合景物描写交流讨论,谈谈史铁生的“活”的内涵。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作者也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简单介绍史铁生的创作及现状板书:直面苦难勇敢抗争)
(集体朗读六个“譬如”)
备1: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备2: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又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
结束语: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史铁生做到了!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书写精彩人生!
双腿残废同病相怜古园荒芜
残废不能颓废荒芜并不衰败
直面苦难勇敢抗争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六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3、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4、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5、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七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一课时
:
: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20xx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八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一)问答法
(二)点拨法
2课时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字词的读音记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栏(qì):
4、亘古不变(gèn):
5、颓墙(tuí):
6、肆意(sì):
7、隽(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明确:
(1)近。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为什么说是宿命呢?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现在的地坛是什么样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坛有是什么样的。
明确: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
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00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失魂落魄)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么证明他想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坛的一个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确:作者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作者在前面说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的是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逃避
1、明确:作者说他忽然之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这里的两个“世界”分别指现实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现实,所以他到地坛去。
小结: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所以他要逃避现实,去宁静地方思考问题,他选择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缘分的地坛,在那里思考问题。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沦下去了呢?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代表地坛景物特点的句子。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那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请大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不衰败)
3、同学们,我们前面说过,作者和地坛有着共通点,有着相似的命运,那面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事实,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身残志不残)
4、作者在园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了吗?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会来临的,那么,就应该想想应该怎样活下去。
5、那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呢?我们来看第七自然段。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大家把读一段课文,从开头读到“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关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没有,他说这不是一瞬间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当中,他不断地去地坛里思考。
6、那,在这十五年当中,地坛遭遇了什么?
明确:被人肆意雕琢
地坛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里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现在大家来看一下这些景物有怎样的共同之处?
明确: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和落叶都证明了这院子里还有生命的气息。面对这样的一个古园,作者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从古园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对苦难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被人们肆意雕琢后仍然精神不变,作者从地坛那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坛里进行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是,关于应该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在这一节中作者并没有很明确地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也不是由作者一个人解决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谛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关于自己的母亲,作者有做了怎样的描述与追忆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回去之后预习第二节的内容。下课。
地坛荒芜不衰败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
我身残志不残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第二课时
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担心,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节。
板书课题
板书我与母亲
1、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面对儿子说承受的痛苦,他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
2、那面对这样的苦难,母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从中找出答案。
明确:
她思来想去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疼爱并理解儿子。
其实,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大家来说说,为什么,史铁生觉得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一个母亲?
学生回来,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母亲不光是会疼爱儿子,而且她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但是儿子却不理解她的爱,她整日活在痛苦与担心当中。
4、作者说,他当年不曾想为母亲想过,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思考母爱,感受母爱的呢?他又用了怎样的方式?
明确: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有余暇设想。
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所以,他只能用回忆和设想的方式。
5、作者通过回忆和设想体会到了母亲的爱,在课文中有三个情节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母亲的爱,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情节是怎样表现了母亲的爱。
明确: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在儿子走出家门后还在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别的事情,证明他对儿子爱得深沉,又害怕儿子这一次出去会不会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对儿子离去的方向的姿式,内心矛盾交织,才会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她始终不放心刚刚经历如此巨大打击的儿子,总害怕他会出事,所以她就去寻找儿子,但是她又理解儿子,她觉得应该给儿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思考问题,所以在确定儿子没事之后她又悄然离开。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亲的爱,一个很大的园子,母亲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她的儿子,证明她的爱的深沉。
总结:从这三个情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深沉与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说到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并且他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书: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写了他与疑问作家朋友的一次谈话,讲到了写作的动机。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这一段,作者从中透露出自己的写作动机了吗?
明确:有,他通过写朋友写作是为了让母亲骄傲来告诉我们他也想通过写作来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找到的一条幸福的路。
7、我们来看下一段,在这一段中,作者说,在他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坛去思考,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么呢?
明确: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结论了吗?
明确;:“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结果是,母亲太苦了,所以应该早点到天堂享福,可是,对于这个结果,作者说,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请大家说说,为什么,这个安慰是一点点的?
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明确:
现在作者还是希望母亲能够看到自己现在自立自强的模样,希望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
8、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母亲的爱给自己的启示,请大家集体朗读出来。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请同学们说说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明确: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我们要坚强面对。
9、现在,请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话: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母亲的爱伴随着作者在地坛中感悟生命,母亲的爱支持着他走过人生最苦难的阶段,使得他对苦难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追忆与痛苦
总结: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们这篇就讲到这里,请大家回去之后预习下一篇课文《花未眠》。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九
1、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文章抒情语言中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一课时
课前预习:自由地朗读全文,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1、作者“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呢?(用简单词语概括)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全班齐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词。(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文中第四段还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先设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阅读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地坛景物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昭示着什么?
明确:
a.写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中“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
b.写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c.写“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4、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请问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没有?
明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是,我应该怎样活?
应该说,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选择了活。因为死亡是一个自然来到而且必然来到的结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那就不要急着去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至于怎样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写作的最初动机。
5、那么,文中的那些读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和而宁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这是一种身陷苦难多年之后的平静的苍凉。对死亡的舍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平静接受意味着对苦难的无条件地承受。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
1.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3.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
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教学步骤:
2课时
第一课时
听朗诵:汪国真《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师抒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北京市人,当代著名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阅读本篇,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看文章:《说说史铁生》
1.听课文第一部份朗诵
2.学生齐读第3段、第5段、第7段。
(一)研读讨论: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给作者以生活的动力。
(二)探讨:在地坛中不断感悟的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你如何看待史铁生的生存状态。
参考: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他坦然豁达,但没有激情。
(三)探讨: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前半句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后半句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1.听第二部分的朗读
2.齐读第3段、第7段。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研读探讨: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
2、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3、请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坚强的母亲,一份毫不张扬的爱……
看文章《秋天的怀念》
看视频《母亲》
1.学习这篇散文,可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①要关心残疾人:一个人一旦得残疾,就丧失了部分生活权利,如果再无出路,让他们陷于绝境,就很可能由绝望至轻生。我们应该让他们也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残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得到适当的发展空间,他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要珍爱生命,顽强生活:本文唤起健康人的幸福感,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能放弃生命。只要想到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想到如果轻生将会给母亲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就知道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大的激励。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顽强奋斗,都可以碰撞出一条成功之路。
③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2.引用史铁生的话,加深对史铁生的了解,积累写作资源。
关于写作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关于残疾
……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名为人者,已经是一种限制。肉身生来就是心灵的阻障,否则理想何由产生?残疾,并不仅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和损伤,譬如歧视。歧视也并不限于对残疾人,歧视到处都有。歧视的原因,在于人偏离了上帝之爱的价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会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恶树上的果实使人与人的差别醒目起来。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疏离,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呼唤什么?比如,残疾人奥运会在呼唤什么?马丁路得金的梦想在呼唤什么?都是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残疾与爱情的消息总就是这样萦萦绕绕,不离不弃,无处不在。真正的进步,终归难以用生产率衡量,而非要以爱对残疾的救赎来评价不可……
看文章《关于信仰,关于残疾--史铁生》
看文章《宁静的史铁生》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一
1.理解文章主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虽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过渡语)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为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以模拟采访的形式来研读课文。同学们是被采访对象史铁生(有50个史铁生啊),我是采访者。
1.师:史铁生,您好!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如《务虚笔记》《老屋小记》《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等。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这篇《我与地坛》更是倍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评为“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
请问:当初您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进入地坛的?(提示: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生回答,师板书: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颓废)
2.师问:那时,您眼中的地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回答,师板书: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荒芜)
3.自从那个下午您无意识中进了地坛,您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它,一呆就是15年。请问: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您为什么单单痴迷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呢?
生回答,师讲解: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可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完全到残缺。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在这个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华与热闹都与他无关。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坛,给了他母爱般的慰藉。
师板书:慰藉
4.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请问史先生:面对双腿残废的现状,您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关键句)
生回答,师板书:
①.为什么要出生
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样活
5.您找到答案了吗?
全体学生朗读一遍第六段有关文字。
师板书: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
6.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经从死亡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请问:是什么给了您活下去的勇气?(提示:是地坛里各种植物和动物的蓬勃生机。)
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请学生四个一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来谈谈它们是怎样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的?
生各抒己见,师谈自己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说明它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疾行”,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
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象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吧!
露水:没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万丈金光,人又该如何?也许是即将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师小结: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们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但当今社会中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如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大学生杀人案:云南大学生网。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人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珍爱生命,是一个人对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师板书:珍爱生命
7.您在这园中找到“生与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信心。带着这种心胸去观察,地坛呈现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请全体学生朗读六个“譬如”
师板书:落日灿烂、雨燕高歌、气象万千
师讲解: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从一个残疾人成长为北京作协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质的飞跃。
师板书:热爱生活
8.结束语: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苦度干旱的岁月,才能迎来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吹过,是百花盛开。生命的磁卡,我们不能掌握它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腊的荷马,他的双眼熄灭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风沙,弹着七弦琴,吟唱着《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莱茵河畔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失聪了,可他的心中却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伟大的《欢乐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集聋哑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凡是历经劫难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好,我们今天的模拟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一些什么启发?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关心残疾人;
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③要勇于正视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要冲动,不要有过激行为;
写一篇读后感,字数6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地坛
我
琉璃剥蚀
双腿残疾
朱红淡褪
找不到工作
高墙坍圮
找不到出路
雕栏散落
古柏苍幽
出生是事实
草藤茂盛
死不必急于求成
昆虫活跃
珍爱生命
气象万千
热爱生活
教后记:之所以选这篇文章上公开课,是因为自己很喜欢它。它那洗练恳切的语言,它那冷静沉稳的叙事风格,它那淋漓尽致的痛苦,它那历难而不屈的坚韧……无一不深深打动着我。怎样让学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我决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准课文切入点,然后融会贯通全文。为此,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做法,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来阅读全文。这三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样活?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准确,思维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学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生经历有限,对苦难的感受不深,所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仅仅流于表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熏陶和强化。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二
1、理解、体悟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景与情的关系。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如何体悟生命的意义。
如何通过语言解读文章主旨。
1、通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并了解其意义。
2、圈点令自己有所感悟的词句并试作理解。
记得有这样一个秋天的黄昏,我的一个学生跟我闲聊,他告诉我,他常常在痛苦至极时对着窗子大吼一声,然后,让那种痛苦的滋味继续浸着心脾默默生活。我听着,我的心里流着酸楚:他还是一个孩子,他是在怎样承受这份磨难啊!的确,一个人独自咀嚼痛苦是一份悲壮,那么,我们还能从痛苦中再咀嚼出一些别的什么吗?然而,历史上有些人的辉煌是用苦难铸就的,今天的史铁生就是一例;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用苦难铸就的作品,史铁生便是一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用自己的轮椅代足,爬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艺术的极限攀登,达到了常人难以取得的高度。我们说他从生命的磨难中体悟出了生命意蕴,读他的书,读他这个人,依然令人感动,富有启迪。
让我们先来粗略地了解史铁生这个人。
(出示幻灯片)
史铁生,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其内涵却极为丰富。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因腿疾住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做了7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1983年因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他的作品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答自己问》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语种,在国外出版。史铁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面对残疾,他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体味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解读生命,解读史铁生。
阅读“自读提示”。(齐读)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的确,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文章的第一部分说的就是史铁生和地坛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与景的关系。
1、跳读第一部分,思考:(找出文中关键字词和关键句)
讨论:
(1)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2)其实,这一段议论性文字实际上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正是史铁生“追寻”的“问题”,即
第一、我的身体是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也就是说,我该不该死?
第二、我为什么要生?
第三、我应该怎样活?
(3)同时,这一段文字也告诉我们追寻的答案,是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因此生命就应顺应自然,不应消极。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自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行文至此,作者便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园中景物给我的启示。
2、那么,古园的景物是怎样使作者产生这样的启示的呢?
讨论:
(1)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地坛景物的总体特征(请找出文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
宁静
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2)(一学生朗读文段,同学体味语言)思考:这段景物描写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写出了景物的那些特点?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且极富有新意。一系列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运用描述了地坛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比较:a、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b、门壁上朱红的油漆淡褪了
(3)“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它“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明确:指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而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正与它相怜相惜,因此地坛似乎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4)接着,作者引用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第5段)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
小昆虫卑微不衰败
草木竞相生长
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宁静,虽然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景物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新的理解。
(5)所以,景物的描写在表现任务情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能说说这些作用吗/
a、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b、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
其实,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因为世界本身、景物本身也就是生命。让我们来看最后一段景物描写。
3、(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目的?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历久弥坚充满活力以景写味,洋洋洒洒
正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景物使作者勇敢地面对痛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永恒的景物,使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永恒,于是,作者在这15年中“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于是,在古园中,他又看到了许多别样的人生,对于母亲,他说;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翻了倍的;对于一个漂亮却又弱智的少女,他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还描写了一个练长跑的年轻人,他虽然很努力了,但却怎样也得不到他想要的,当他跑了第五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前三名的照片,当他得了第三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第一名的照片,而当他得了第一名是,橱窗里挂的是全体队员环城赛跑的全景,命运总是跟他们开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然而史铁生在这样苦难的命运中塑造了最后的形象:他静静地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即“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挫折,面对不公的命运时,你又该如何呢?
让我们继续带着这份思考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从语言、内容上圈点评价,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三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3、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第一课时
(播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命运》)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听到的乐曲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贝多芬)对,就是那个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却依然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他曾经说过:“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叫我屈服。”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啊!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一样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今天我们就走近作家史铁生,一起体会他用十五年时间参悟的生命价值《我与地坛》。
史铁生(1951~),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生于北京,大革命初期他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21岁时,因积劳成疾导致下肢瘫痪。住进医院的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但他身残志不残,返回北京后潜心写作,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字作品。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21岁正是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对他的打击多么深啊。世界在瞬间崩塌,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史铁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长久地思索,他潜心读书,致力写作,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哲学家思想的作家,但这中间的过程却是多么地痛苦而又复杂。史铁生的作品,包括他的小说、散文均贯穿了一点,那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正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一)析题
我与地坛,抒情散文,借地坛抒写自己的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
(二)提问:
1.几个部分?总体上看,各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
2.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一)地坛对象(二)母亲
荒芜但并不衰败特点坚忍、毫不张扬
生命感悟作用生存启发
1.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答: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同病相怜作者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雕栏玉砌不复在苍松翠柏树幽
四壁朱颜改野草荒藤乐悠悠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满园草木竞相荣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3.它们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
答:引发了作者的三个思考即(1)我该不该去死?
(2)我为什么要出生?
(3)我应该怎样活?
4.针对第一个问题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答:“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感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到使这里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所以我虽然双腿残疾,也要顺应自然不应去死。
5.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答案,解答了生与死的问题。地坛帮他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答:(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那么,我应该怎样活着?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四
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理解、体悟作者铁生对生死的感悟。
(一) 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提出疑问: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
(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
(生答):大,雄伟,冷清……
(四)内容分析:
1、录音朗读1—5自然段,提回3个思考问题:(提示:用课文里的句子或者词语回答)
(1) 地坛有什么特点?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问)荒芜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四百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2)残废之初的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
(明确)失魂落魄。
(3) 作者为什么喜欢到地坛去?
(明确)因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作者和地坛的感情联系?
(明确)同病相怜,精神家园。
(问)地坛的不衰败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第五自然段对小生命的描写。
2、重点分析:第5段,园子里小生命活动对作者关于“如何看待死”疑问的启示。
分析方式:提问学生感兴趣的描写。
强调:露珠—生命能量的积蓄达到最美的时刻。
蝉蜕—摆脱旧我,走向新生。
“露珠轰然坠地”“草木窸窸窣窣”—对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关于“死”的问题思考所得:“一个人出生了……必然的节日”?
明确:好好地活,顺其自然地活,“活”的自信。
4、指导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最后一段
(师问)作者在最后一段第一句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那到底要怎么样活呢?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讨论: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五)组织讨论活动:好好活?
(生答)奥斯特洛夫斯基疾病缠身,仍坚持创作;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师应变)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段关于生命的精彩论述?要求生齐背。
(得知生没学过,师应变,师背,指导学生课后查阅。
(补充)晋江一中学女生跳楼自杀事件;《今日说法》栏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的刘焕荣。
(明确)自杀对生命的轻率,意志力的薄弱。(提及学生周记)“正如凯煜在周记中说到为什么人有勇气自杀却没有勇气去面对所以活着才是最真实的。”在有人轻易地结束自已生命的同时,也有这样一些人物,在遭遇生活中的意外时,勇敢地面对,改变了自已的人生,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我想起了中央一套《今日说法》栏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的“网络妈妈”刘焕荣。一场大火使她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和美丽的外表,但她却利用网络同许多有着心理疾病的青年交谈,为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她的网络点击力达到三千万次。刘焕荣活出了自身的价值。
(师)现在为同学们介绍这几句名言,希望对同学们在思考生命这一问题上有所帮助
名言积累:(幻灯片)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明确)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
(六)过渡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母爱深深。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三
2、预习第二部分
感悟
地坛 “我”
荒芜
不衰败- 纤细的小生命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五
通过学习感受作者在地坛中的心态变化
感悟生与死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面对人生
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内心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我与地坛》,请大家将课文翻到45页。请大家拿出之前发给同学们的学案,我们先来解决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打开课件,展示生字词)请同学们对照、然后进行朗读。特别指出,淡褪、撅、熨帖、熨斗、隽永、隽秀这几个生字词。
学生集体朗读生字词。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铁生,我们一起来了解,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史铁生,出生于1951年,18岁的时候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延安插队(课件打出知青形象),这是当时的知青形象,我们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感受到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散发出来的青春活力,正像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风华正茂,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激情与理想。然而,命运与这个年轻人开了一个玩笑,史铁生21岁生日那天,他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幻灯片展示,这是双腿残疾后的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饱受命运玩弄的年轻人,现在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在是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年轻人在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呢?这和一个地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地方就是课文题目所讲到的地坛。(作者介绍由老师完成)
接下来,我给大家朗读课文的前三段,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出现了作者刚刚进入地坛的时候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大家用笔划出来,并思考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刚刚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的前三段,请同学们讲一讲,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作者第一次进入古园看到的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预计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第三段的景物描写,所以学生讲完之后,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景物描写,接着与学生讨论这些景物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呢?(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四百多年前这座古园是为了帝王祭祀而建的,我们可以想象皇帝跪拜,群臣山呼万岁的场景,对于地坛而言,这是何等荣耀,何等辉煌。可是四百年光阴流转,昔日的荣耀辉煌都已经远去,只留下一片寂静和苍凉。作者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古园的荒芜寂寞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的荒芜和寂寞,刚刚同学们谈得都很好,这显然也符合了王国维所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在这个段落中,说到了地坛的意图,这个意图是什么呢?我们接下来阅读文章的第五段。
作者在这古园中,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园中去,他慢慢地对这个古园熟悉起来,在第五段中,作者也写到了一些景物,按照我们刚刚分析前三段的景物的方法,我们先在文中把景物找出来,然后再分析这些景物具有的特点,同时大家不要忘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首先请大家把这些景物找出来,景物: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提问)与第三自然段对比,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些景物?(提问)
教师总结:作者看到都是一些细小的景物,这说明他在园中的观察异常细致。而在这些景物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活力,他们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快乐,都有其他生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喜悦。通过对比,得出: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
作者在观察这些细微事物的时候也在思考着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关于死和怎样活。
因为作者经历了人生的打击,所以摆在他眼前的最急需解决的是关于死的问题,他想明白了吗?在课文中那些文字中?(请学生朗读)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没有。作者在课文中说到,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虽说怎样活的问题不能一次性解决,但是作者对于未来的生活有没有自己的方向呢?刚才我们跟大家讲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接下来作者在第七个自然段又花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古园中的场景,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些场景,来窥看作者的心魂,去从中找一找他的生活方向。六、学生朗读第七段的场景描写
分析六个譬如句,按照前面亮出场景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段落中描写到了哪些场景,这些场景又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赋予这些景物这样的特点呢?
老师总结,给出参考答案:石门落日,容易让人伤感,我却看到光辉和灿烂,在最为落寞的园中,我却听到雨燕高歌,冬天白雪覆盖大地,没有一点生机,孩子们的脚印却引发我丰富的想象,古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我看到亘古不变的宁静美,暴雨骤临的园子,我闻到灼热和清香,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我看到落叶飘舞歌摇的美丽姿势或坦然安卧,总之,我从凄凉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
在史铁生的笔下,这篇带有自传性的散文将我的生命轨迹和地毯紧密地融合到了一起,作者通过在古园中的思索,感悟人生的真谛,从最初走入古园的失魂落魄,到理解古园的荒芜但并不衰败,最后参悟生死,作者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的转折,完成了他苦涩但是华丽的转身。在写作方法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的重要作用,也就是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如何通过场景描写来展现喜怒哀乐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描写一个场景,表现我们特定状态下的心境。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六
1、课文地位
《我与地坛》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高中第一册的重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单元里已经学习了诗歌的鉴赏方法,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散文。《我与地坛》之前的两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都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学生在学习时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受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尽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学生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境界中,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
《我与地坛》是一篇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散,作者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融进对古园的景物描写之中,这种描写很有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在景物描写中抒写人生感怀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语言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其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见机智。因而学习本课,除了进一步落实并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思考、去探讨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对生死问题的深沉思考与明智选择和对母爱的感怀、对亲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与死的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将古园的景物描写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结合,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3)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4)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2)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对自读课的要求,准备采用自学、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具体措施如下:
1、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题目“我与地坛”,文章第一部分写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对“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了“母亲”,对全文进行整体的思考: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指导学生养成抓住关键的人或物,获取相关信息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习惯,并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中培养自己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时采用探究式,让学生找出自己最为欣赏的一两出语言,读一读,并说一说它美点,并模仿着写出一两个句来。寓思维训练于听、说、读、写之中,提高阅读分析鉴赏能力,把个人钻研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群策群力,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4、完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一情意目标时,联系中外名人:贝多芬、孙滨、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事迹来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没有掌握自学的方法,容易厌倦,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
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读书养成摘抄的优美语句的习惯,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用所掌握的赏析语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即仿写句子),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4、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一)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叵测,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时会从天而降。面对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奋发图强,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内心的挣扎。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21岁时响应号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到残而下肢瘫痪后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整体把握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用一个问题将题目及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读完课文后发言讨论,既要说出自拟的题目,又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拟题的根据,老师进行总结。问题范例:文章写了我与地坛的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
(三)探讨“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1、 学生研读第一部分,探讨“我”与地坛的关系。(注意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探讨,即注意文本的解读)
讨论后明确:
(1)、“我”残废之初,悲痛欲绝,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偶然地来到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古园映照着“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说地坛的“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点与“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坛躲避残酷的现实生活,可以在地坛那里疗伤。
(2)、地坛的“荒芜但不衰败”,的特点,使“我”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园中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他们虽身处逆境,但并不颓废、消极,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还有那“祭坛石门的落日,寂静的光辉被映照得灿烂”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脚印”等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这“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启示: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但生命的真谛在于把握自我,因而“我”选择用积极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并走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爱着地坛,因为地坛与我的缘分,还因为地坛的荒芜与我的心境相似,更因为“我”在地坛时,地坛的富有生机的景物引发了“我” 对生命、生活的思考, 并中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2、 研究第二部分,理解母亲给予了“我”什么?
1、 ( 1)、母亲给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万万的母亲那样关爱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对残疾的儿子,她还要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压力,以行动感染熏陶残疾的儿子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结果会更遭,但她有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者,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哭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2)、母亲给我的是无私奉献和毫不张扬的爱 :“曾经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亲使“我”获得了人生启示:母亲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坚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给予儿子的爱,让“我”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让“我”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使我在母亲去世后“设想母亲的心理、写小说回报母亲、整日怀念母亲 、痛恨自己的倔强羞涩”。所以“母亲”是我亦即作者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3、“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地坛和母亲给予“我”的有什么异同?
讨论后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地坛给予“我”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我的心中,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韧果毅的生命融为一体。
相同点:都在我面对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难、最最低落时给予我慰藉,给予我帮助,并启迪着我勇敢地面对生活。
不同之处是:地坛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写触发我的感觉,让我感悟生命;给予我生命的启迪,而母亲同给我的更多的关注,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却又坚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她的对待苦难的态度,她的活法,给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用她的生命来启迪我,这是与地坛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说:我爱地坛,更深爱我的母亲。
(四)品味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角度去品味语言,并模仿着自己创作一句来。(小组合作完成)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联系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例子来谈谈关注生命,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
2、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六)播放歌曲《真的爱你》及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结束本节课,在美妙动人、振奋人心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再次感受亲情的可贵,并树立“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挣的生活态度,奏响命运的乐章。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教学的重难点:理解“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
我 与 地 坛
史铁生
深爱地坛 深爱母亲
我
感悟生命 感受亲情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主要抓住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作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与地坛和母亲的情感,理解他从地坛的景物描写中、从母亲的平凡和琐屑的实践中感悟生命、感悟亲情,完成此环节之后,下面的语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则水到渠成,可以说起到了“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说课稿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板书的设计欠艺术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恳请指正。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篇十七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珍爱生命”专题中的《我与地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本文是专题“珍爱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块下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作家史铁生自传性的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充满了其对于生命的哲思。教材节选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与地坛,二是我与母亲。本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学生大多数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基本上能静下心来读一篇课文,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上课之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查询了史铁生的资料,抄录了字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领会地坛使“我”豁达地对待生死。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1、作者传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2、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1、以读促悟: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史铁生情感的变化。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坛景物的特点中体会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围绕上述构想,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大环节:
一、课文导入
二、文本探究
三、课堂总结
第一环节:课文导入
只要分为三个方面:
1、照片导入,由史铁生的照片导入课文
2、换位思考,假设你在21岁遭遇了残疾,你会怎样?
3、引入课文
第二环节:文本探究
本环节是本课重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残废之初作者的心境,从地坛与作者的相似之处中体会二者的同病相怜。重点解读描写地坛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坛“荒芜并不衰败”的特点,围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对地坛景物的描写,小组探究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则是作者从为何生到怎样活的一个过渡的思考,由两个问题,即“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进行过渡。最后简单解读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后地坛展现的新景象。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1、从“作者喜欢地坛吗”这个问题入手,要求结合前文学习,让学生概括地坛对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从而对整节课作一个总结。
2、 布置作业
《我与地坛》这堂课,是我们高一语文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磨课时那令人万分尴尬的一滩死水的课堂。这个可能跟那个班级本身就不活跃有关,但我想,大部分问题还出在我自己。下课之后,季老师、钱老师还有小环等等,我们坐在一起,努力的纠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总结了几点就是,
1、导入头重脚轻,
2、课堂小问题太多,主问题不清晰,
3、对句子的分析浮在表面,没有深入体会,
4、语速过快等等。然后大家出谋划策,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课。
果然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第二次磨课,从各方面来说,都比第一次好,但还是存在问题,一是在分析地坛与史铁生的相似之处那里,问题设置的顺序有点混乱。二是对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的感悟较少,三是最后六个譬如那里,也是内容太多,教师的分析浮在表面。回去之后我又进行了修改。今天呈现的就是我们的成果了。通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认识了备课组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就个人而言,我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虽然因为经验等等方面的原因,我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说课,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提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