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六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篇一
在那个年代,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奢侈的个人装饰,刚刚脱离了全男统一披着常常辫子的时代,而披头散发在当时给人一股落魄的感觉。但无论如何,拥有如此发之人,足以让当时的观众相信,一定是有着独特头脑之人。果不其然,我们的英雄陈独秀果然意气风发,他主导创办了《青年杂志》,这个杂志的具体创办情况在电视剧里有详细介绍。
整体的电视剧弥漫着风趣轻松的感觉,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物和文章演绎着太多的故事,许多任务,资料和画面都被保存了下来,也有太多的复杂关系可供梳理安排。所以,作为观众,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最为接近时代真实的那些,却不妨碍他们是剧作者最想让你看到的画面,作者编剧别有用心,激发爱国情怀的同时还穿插者幽默的情怀。
有一天网上自己连看了四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剧情刚开始看似有点拖沓,却是为后来更多人物的出场和故事情节做铺垫,里面的人物都在忙着大事业,平民的生活也有体现,虽然很少但在是以国风为导向的作品也不足为奇,电视剧里,有很多合情合理的情节,给人一股引人深入的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只是自己。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绘之萌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怎样的理想,坚定怎样的信念,确立怎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要依然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句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诚挚承诺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陈独秀一般拥有者远大虔诚和抱负。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篇二
近期,大型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了强大反响,让观众第一次通过影视剧领略到一大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大人物,为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苦苦追寻探索,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
整部剧的剧情表现痛快淋漓酣畅,摆脱了长期以来影视剧中存在的拖沓、冗长、纠结等等毛病,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直抒心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表现手法的电视剧了。
观众拍手叫好,除了编导的功劳,当然离不开像于和伟、张桐、马少骅等一拨老戏骨对剧中人物的刻画。
由张桐扮演的李大钊和马少骅扮演的蔡元培几近完美,不但将两位革命者的赤诚之心、大公无私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他们生活中的人格魅力,礼节之周全也很好地展现给了观众,让人觉得他们不仅伟大,能成大事,在小节礼仪方面做得也是至理至善,堪称楷模。
而由于和伟老师扮演的陈独秀则是棱角分明,对思想解放,开启民智,指引道路上,陈独秀堪称领袖和楷模,但在处理繁缛细节,礼仪周全方面他的表现比起李大钊和蔡元培就显得有些逊色了。这些在电视剧情节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由于和伟老师扮演的陈独秀,对角色的把握和表演的都很到位,让人感觉到陈独秀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至于陈独秀后来走向反面,由一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起者和领袖走向右倾机会主义投降道路,跟他个人的全面素质有无关系,只能由观众自己去体会,我们这里不便于给出结论。
剧情在表现李大钊方面很好地表现了他的积极向上,让人觉得李大钊不但思想进步解放,在为学生交学费,为路边遇到的难民发烧孩子去医院治病凑看病钱抵押行李慷慨解囊,还有回家后逗孩子玩,以下军棋为孩子讲人生道理,尊称妻子为大姐,互恩互爱,相互关心照顾等生活中的小节方面也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张桐表演的李大钊,始终紧扣观众心灵,让大家对李大钊这样的革命领袖看不够,爱不够。有网友在留言中对张桐表演的李大钊给了很高的评价,说只有看到他的笑才像是看到张桐自己。
在表现蔡元培与陈独秀前期交往的细节中,我们也许能够更好地看出他们的格局和差别。
蔡元培与陈独秀虽是故交,但足足比陈独秀大一轮年纪。作为一名名望和资历都很高的长者,蔡元培身为北大校长,因赏识陈独秀的才华,诚心聘请他担任北大文科学长。
蔡元培第二次去找陈独秀刚好碰到他喝醉酒在屋里睡觉,汪孟邹看到蔡元培来了欲叫醒陈独秀,结果被蔡元培挡住,说让他多休息一会。
进屋后陈独秀嘴上说替蔡先生沏茶,蔡先生客气让陈独秀喝,没想到陈独秀边说话边将为先生倒的茶一口喝了个干净。
后来又进来几个人邀请陈独秀去一家报社,见蔡元培在这里,边问陈独秀什么时候去,陈说“现在就去”,这让正在与陈独秀谈论他去北大任文科学长一事的蔡元培很是尴尬,陈独秀也觉得有些尴尬,边说“要不孑民兄一起去吧?”蔡元培说他就不去了,临走时专门折回身走到陈独秀跟前说“我这是第二次光顾茅庐了,诚心希望仲傅兄能够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仲傅一定考虑一下!”陈独秀点了点头。
还有一处,汪孟皱陪同陈独秀走上一艘轮船,有位将军正在练习太极,见陈独秀过来,将军很有礼貌地让开道,而陈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径直走了过去。汪孟皱提醒陈说将军很有名气,应该感谢人家。陈却说“我从来不跟什么军人莽夫打交道。”
后来,两位中国夫妇因为没有购买船票被洋人殴打,将军上前进行了制止并替他们补了船票,陈独秀这才觉得这位将军不简单,并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向将军进行道歉。将军很大度地说“没什么”。
我们可以将陈独秀理解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他的举止有时却让人觉得有点不怎么舒服。他再怎么“桀骜不驯”,在对待像蔡元培这样名望的先生登门造访时,还是应该尊重,有所收敛才好。换做李大钊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的。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篇三
青年与担当
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亦是一个光明的时代;那是一个死寂的时代,亦是一个生机的时代;满分作文网那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亦是一个崛起的时代;那是一个昏睡的时代,亦是一个觉醒的时代……
《觉醒年代》讲述了从1915年至1921年的事迹。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漫长而艰巨。它是无数革命志士,用血、用泪、用身体铸就而成的。这部电视剧,鲜活形象地表现出了李大钊、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先驱的壮烈事迹。
什么是担当?常有人问。我说,担当是接受一件自愿或非自愿的事情并把它做好,即是责任感的体现。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名场面——满身血迹的乔年、延年毅然决然地走向刑场,回望,在一脸污泥中,开出了似花般纯洁的笑。我一直不理解,他们为何能在如此年轻的年纪里,如此不畏牺牲,如此大义凛然?也许,答案很高深,我现在并不能够回答,但我可以确信的是,他们拥有高度的责任感,极强的担当意识!正是这些,使他们拥有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驱使他们为美好的新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查阅那些革命青年的资料,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有如此美好的生活,可算是幸福的一生了。可他们满足当下的境况吗?不。他们不肯也不会苟延残喘地活着,他们是建设新时代的新力量,他们是无边黑暗中缓缓升起的一轮朝阳。镜头转向数年前的陈延年、陈乔年。他们家境仍然不错,养活一家老小没有问题。可他俩在哪?在上海码头。在干吗?在运输水泥之类的货物。饿了,啃口干饼,隔着屏幕,都觉得一口咬下去牙就掉了。即使这样,他们仍不肯接受来自父亲的任何经济支持。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做到超人的自律、坚毅?剥开表层,其根本原因还是责任感。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正穿着锦绸,摇着小扇,不顾人疾苦地走去;他们也许正吃着山珍海味,还挑剔着口感不佳;他们也许弄花逗鸟比蟋蟀,做一些纨绔子弟都会做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坚毅、勇敢、不怕苦难,不怕牺牲,悲天悯人,延年甚至还定下“六不”以此来约束自己!
正是这些青年,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才有了我们如今盛世的中国!
前段时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纵观参赛及获奖人员,“新生小将”占了绝大部分。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培训。十几小时的训练,赛场的失意,教练的痛斥,无不猛烈地撞击他们幼小的心灵。然而他们又咬了咬牙,将快要流出的眼泪赶紧拭了去,昂起头,做好预备姿势,继续训练。现在年轻人之间很流行“躺平”一词,他们放弃不好吗?何必遭这门子罪呢?我想他们的回报应是否定的,因为参赛时,你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一支团队,国家,尤其是14亿人民热切的心!责任感促使他们承受住了正常人难以承受的训练,造就了坚毅顽强的品格,真正做到了“更快,更高、更团结”的目标。
对照古今青年,不难发现,一切的丰功伟绩,不过是责任感的层层铺叠。故手捧赤子之心,心怀责任之火,以青年之名,留万古芳名!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篇四
原来政治书上需要我们死记硬背的东西,曾经真的有一群人把它当做毕生的理想和信念去奋斗。在看《觉醒年代》前,我也知道他们很伟大,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历史书上的纸张太过单薄,写不尽他们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袁世凯为一己私欲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张勋“辫子军”进京,溥仪和一众清朝遗老妄想复辟,无知的民众争相抢夺假辫子。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先辈们在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但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即使前方的路再艰难,他们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俩就义是一个29岁,一个26岁,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他们在风雨和苦难中来,如阳光般耀眼,正如延乔路虽短,尽头却是繁华大道。
生逢乱世,即使人命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在那样国土沦丧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才更像是痴人说梦,原来,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并不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当汉奸的想不到会有今天,而成为英雄历史的那些人,其实他们大约也是想不到的,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原来坚定的信仰是这个意思,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泽东的出场,他从风雨中来,如阳光般耀眼,他看到了这些苦难,他记在了心中,而他也改变了这种现状。
而革命人士的爱情也令人动容,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北女师的高材生,她有文艺女青年的浪漫,也有着贤妻良母的温柔。李大钊和赵仞兰,“憨坨”和“姐”的绝美爱情,赵仞兰不识字,是个地道的村姑,但她一直义 无反顾的支持他的憨坨。胡适是个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新旧文化冲击的时代,他和江东秀的婚姻多了几分戏剧性,他们后来也算恩爱白头到老。
还有人血馒头,死刑犯被杀时周围人是漠然的,人死后却有一群人冲上去,争抢着要用馒头蘸新鲜的人血。其实鲁迅先生是写过这个诗的,但当时感触并不深,直到在剧中亲眼所见才感到了惊恐与不适,如看客般冷漠的深情让人毛骨悚然。卖孩子,嫁公鸡,穷人家的孩子高烧却没钱医治,救国迫在眉睫,却找不到良策,共和国的探索艰险仍然历历在目。
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如今,太平盛世,如您所愿。先生,泱泱华夏,代代出人才,中华儿女必将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他们的精神跨越百年,仿佛又站在了我的眼前……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篇五
通过观看《觉醒年代》,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民之觉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文化名流群英荟萃。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致力于北大多层次的文化建设,这里汇聚了诸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一批文化名流,也汇聚了诸如赵世炎、邓中夏、郭心刚等无数热血青年。当然,也不乏像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保守派人物。新旧文化阵营的碰撞和交锋,使北京大学校风骤然发生变化,处处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态势。
第二是文化社团应运而生。陈独秀一生追求真理,到任北大后,他毅然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他的倡导下,各地的青年文化团体相继成立。起初,北京大学成立了红楼读书社和互助社,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了觉悟社,这些社团秉承反省、持久、奋斗、活泼、创造、批判和互助的理念,为广大爱国青年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后期,李大钊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亢慕义斋书屋,毛泽东也随之成立了旅京湖南各界研究会以及平民通讯社,为传播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是新生期刊异军突起。伴随着各种社团的诞生,各种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也相继问世。从章士钊早起的《甲寅》到李大钊主编的《晨钟报》;从诞生于上海的《青年杂志》到落户北京的《新青年》,这些期刊一期一个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随即,陈独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他主编的两个刊物就像黑夜里的明灯,为爱国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一南一北,与北京的《新青年》等刊遥相呼应,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格局。
第四是学生及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游行,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反对《巴黎和约》的签订,史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在天津,张闻天在南京,毛泽东在湖南,陈潭秋在湖北,他们领导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不仅如此,各地的劳工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上街游行,全国多地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现象,尤以上海最为突出。在全国人民强大的呼声面前,北洋政府被迫免去了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第五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如火如荼。1920年7月,俄共代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同年8月,陈独秀率先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10-11月,李大钊在北京、毛泽东在湖南分别建立了中共北京小组和中共湖南小组。与此同时,远在法国的陈延年也完成了从无政府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周恩来抵达法国后,随即成为中共旅法小组的成员。之后,董必武等人在武汉、王尽美等人在济南、陈公博等人在广州、周佛海等人在日本也相继成立了中共小组。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国国民之觉醒,绝不是几个知识分子的觉醒,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觉醒。无产阶级的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并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50字 觉醒年代观看心得400字篇六
如果我有一部时光机……
一百年前的5月4日,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通过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个年代,青年们智性勃发,血脉贲张,为济世救民,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爱国志士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燃”的青春,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着新时代的温暖阳光,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一部时光机该多好,这样就可以乘着时光机去穿越时光隧道,去穿过山河大海,去告诉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们,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盛世如你所愿。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不囿于一句口号,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火炬。1919年5月,陈独秀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期间,他还接连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等鲜明有力的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青年人视其为精神导师,毛泽东赞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更多的为了人民英勇抗争的五四先驱们,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当我们吹响新时代的青春号角,当我们喊出新时代的青春口号,百年前的前辈们,你们能否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