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篇一
“学”字为先,见贤思齐陶冶道德情操
一要学好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修身正己立德”,历来被视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道德理想;“吾日三省吾身”,是慎独慎微者的道德功课。中华道德文化的余音不断、千秋回响,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向上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传统道德文化,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为精神世界夯实牢固的道德根基。二要学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共产党员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三要向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人物学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伟大道德情操是我们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也涌现出了无数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道德行为是社会蓬勃发展的伟大道德力量支撑。共产党员要在向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人物的学习中见贤思齐、净化灵魂、激发力量。
“爱”字固本,积善成德提高道德境界
一要热爱党。爱党首先要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我们入党誓词中的郑重承诺,是党员最大的义务。共产党员对党要忠贞不渝、襟怀坦白,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爱党更要在党护党,要勇于同形形色色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革命、损害党的形象、诋毁党的言论等行为作斗争,做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捍卫者。选择了共产党,就要选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选择了共产党,就要选择一颗红心向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二要爱祖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也是共产党人崇高人生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员必备的优秀品质。共产党员要带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更要充满文化自信。要带头树立忧患意识,为国分忧,维护祖国尊严和民族尊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三要爱人民。立党必为公,执政必为民。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四要爱他人。共产党人要始终秉承善良之心、慈爱之心、宽容之心。在社会交往之中,努力做到体恤体谅弱者、宽容他人、礼让他人、关爱他人,发挥共产党员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有这样一个百岁伤残老兵,战争年代他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平年代依然壮心不已、奉献不止。他就是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一个享受副军职待遇的离休干部。他平时省吃俭用,身上的涤卡中山装已穿了40多年。但他关注地震灾区、关心老家小学教学条件、助力航天事业、支援西部建设、交纳特殊党费,把从生活费中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80多万元,无偿捐给了社会。在给党组织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我受党教育培养76年,目睹了祖国的日益强盛,如今年龄大了,不能为党工作了,只能用交纳特殊党费的方式,支援国家和军队建设。”他说:“党和人民对我的关心爱护,现在光我自己过幸福生活,其他人不能过幸福生活,那都白搭,非得大家都过幸福生活,那才行。”在王福昌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看到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我们能够感受到他身上闪耀着的道德荣光。
“廉”字在心,清正廉洁树立党员好形象
一要修廉洁之品。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始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定要像说的那样“扣好人生的扣子”,始终洁身自好、恪守廉洁,不被社会乱象所迷惑,不陷入物欲横流的陷阱。二要守廉洁之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党内廉洁自律规范,也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共产党人必须恪守这条“道德高线”,正确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三要行廉洁之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约束自己,自觉践行廉洁之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道德素养和知识涵养,争做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廉洁用权的表率。
“干”字为要,以身作则投身道德实践
一要在立足岗位上履职尽责。讲道德、有品行,不能庸俗化、一味喊口号,而要具体化到现实中、具体化到实践中,需要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踏踏实实工作,扎扎实实尽责,以更高的觉悟、更实的作风,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践行道德要求,贡献价值力量。二要在为民谋福祉上有所作为。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军中的一员,必须时刻心系群众冷暖,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与群众心连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必须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意味着职责而不是享受,要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做执政为民的忠诚公仆。三要在谋发展促发展中做好表率。“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动振兴发展大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担之责。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建功立业,是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道德责任和庄严使命。只有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牢记使命拼搏进取、迎接挑战攻坚克难、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的召唤、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期望与重托。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篇二
做合格党员,是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十三五规划等对党员的新要求。
一、党员干部要对党绝对忠诚
“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组织时的一句誓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强调了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对党忠诚,要绝对忠诚。“绝对”二字划出了忠诚的底线,阐述了忠诚的内涵。曾经说过,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没有“差不多”,没有“基本上”,没有99.9%,而是100%绝对纯度的忠诚,不容打任何折扣。三心二意不是真正的忠诚,损公肥私不是真正的忠诚,遇到一点挫折就对党产生怀疑、萌生退意更不是真正的忠诚。真正的忠诚是时刻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贯注到党员干部的血脉里,激励他们为党为民的灵魂,支撑他们敢拼敢干的脊梁。“树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诚靠铸魂”。对党绝对的忠诚来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来源于“虽九死而不悔”的党员传统,是党员队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与战争时期不同,现在对党员忠诚度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忠诚之堤一旦打开缺口,必然会败在形形色色的关口上。比如,在思想政治上,有的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执行政策中,有的坚持“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组织生活中,有的“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只愿出头,不愿埋头”,“明讲大道理,暗打小算盘”。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事业、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威信。
对党忠诚,就是要敬党、爱党、建党、兴党,对党忠心耿耿,忠于党的宗旨、纲领、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纪律,忠诚党的事业,捍卫党的利益,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和党的发展不懈奋斗,认认真真履行党员对党的责任和义务,踏踏实实践行入党誓言,不仅从组织上入党,更注重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
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共产党员的明确要求,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基础,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
对党忠诚,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牢固确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站稳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主动自觉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树立为民情怀,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对群众的艰辛多一些温情,对群众的期盼多一种责任,对群众的批评多一些理解,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把对群众的挚爱,凝聚成对党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党的作风所要求的。必须把务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思想上唯实,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精神,注重基层实际,杜绝唯书唯上不唯实等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多一些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少一些浮躁心理、攀比心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问题意识,敢于正视困难和问题,善于在直面矛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人处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讲真话实话有用的话,绝不说一套做一套,不当“两面人”。在行动上务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切忌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在为民上求实,牢记民生根本,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做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抓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判断是非、衡量得失的标准。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
二、党员干部要讲政德
政德,即为政之德,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作为执政者成员,党员干部应自觉加强政德修养,努力塑造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政德,简而言之,就是为政之德。如同师德、医德一样,政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有德无才延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品德与学识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品学常常兼忧,而卑劣多半与无能相伴。政德不仅能让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增长才智,而且能使党员干部关爱社会,服务他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民族,中国传统道德情感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从通俗意义上讲,道德就是能够为他人“服务”,就是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服务”。也可以说,道德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献身精神,或者说是一种“服务”精神。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想到社会,从而使他人能够因为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
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证明:党无德则败,国无德则亡,人无德则废。共产党人讲的德,其核心就是党性,加强政德修养就是一个党性原则问题。常言道:“诚是开山斧,信是做人金,人无诚信难立身。”守信是人际往来和社会交往中道德规范的起点,道德离开诚信必然堕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就必须加强政德修养,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养成真诚守信的良好作风。
三、党员干部要讲团结
贾谊在《过秦论》里说,六国“会盟而谋弱秦”,“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最后却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惜乎六国,纵有吴起、孙膑、乐毅、廉颇等军师名将,也只能功亏一篑。可见,各有怀抱,貌合神离,干不成大事。
讲团结首先要尊重他人。学会尊重周围的同志,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劳动,特别要控制好繁杂的工作带来的急躁、烦躁、暴躁等不良情绪。要在平等交往中宽容别人,多学会换位思考,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经常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增进友谊,加深感情。要在干事创业中团结别人,汇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心无旁骛,淡泊名利,一心埋头苦干,不计个人得失,做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讲团结要做到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共事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刻意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有错不说,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一种庸俗的关系论。这样的班子或集体,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摩擦不断。毛泽东同志曾给党内团结提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则。
讲团结要做到以德合众。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要不断提高“能干事”的本领,更应努力培育“善共事”的作风。要以诚待人。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政治品质和思想道德,行正走端、诚实可靠,言而让人生“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哗众取宠,不尔虞我诈,不逞一时之快而落不实之柄,以免日久“失”人心。要信守承诺,也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面对托付,要量力而诺,切忌不自量力、大包大揽。一诺既出,就要想方设法全力践诺,切忌事前拍胸脯保证、事后拍脑袋后悔。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和黏合剂。
四、党员干部要重情义,更要讲规矩
老话说得好:情义值千金。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润滑剂。讲规矩,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次强调规矩的重要性,认为规矩不仅是指党的纪律,而且包括法律、制度、规定等刚性规矩和不成文规矩。而当“情”与“矩”两者相遇时,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到“情不越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毛泽东同志在处理重情义和讲规矩的关系方面为我们树下了了光辉的榜样,他曾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共和国刚刚建立时,他的多少故旧、亲友来信谋官谋职,除极个别确实才德俱佳的名儒硕彦他会酌情推荐,其他都予婉拒,但他又都慷慨地予以接济,并耐心地进行劝导,使之如沐春风。规矩是钢,情义如水;规矩在前,不废情义:今天的党员干部,也当如此行事。
五、党员干部必须讲责任、守纪律、敢担当
责任、担当、纪律是党员干部党性、作风的集中反映,是党员干部纯洁性的试金石。讲责任是前提和基础,敢担当是考验和检验,守纪律是要求和保障,三者紧密相联,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讲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就是做好应当的工作。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有权必有责,责任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党员;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党员;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党员。
一是要有知责之心。责任心是衡量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古今中外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责任心,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反之,缺乏责任心,学识再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难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不放心。中国自古就强调从政要尽职尽责,古人说:“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讲的就是为人要尽职,做事要尽责。二是要有履责之行。有了责任心,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也实现不了责任,尽责是要通过行动和干事来落实。三要有问责之制。责任的落实,既要靠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心,也需要外在机制的约束,借助严格的纪律,促进党员干部把履职尽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
第二,敢担当
要敢担当。所谓担当,就是指在一件事情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没有“担当”,就是没有履行好职责。正如所要求的,“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拿“守纪律”“讲规矩”当借口,该作为不作为,就会变成消极的守规矩,这种不作为就是不负责。一个岗位意味着一份责任,任其职就要尽其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敢担当,要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要真正把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实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守纪律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篇三
人的道德品行是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形成的,教师要有良好的品质,首先必须努力、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时刻牢记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教师所担负的神圣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依法从教,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要学“八荣”、记“八耻”,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完善的道德观,现代的教育观。为树立起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提供思想保障。
2.经受考验,不断纯洁自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社会上一些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旧道德又沉渣泛起,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和淫秽的文化,时刻考验着清苦的教师,对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一些意志薄弱者就是因为经受不住诱惑而自甘堕落,“不思进取、贪图享受、骄奢淫秽”的思想也日渐滋长起来。因此,在这样复杂的现实面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就必须增强批判思维的能力,分清正邪,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封建的资产阶级道德意识的侵蚀,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要牢固的树立起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要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完善自己的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地纯洁自己,把握好道德观,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坚守高尚的情操,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廉洁从教。
3.深刻反省,勇于自我批评
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就必须对自己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无情地解剖自己。效仿古之圣人“日三省吾身”,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在道德修养中,不断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剔除假丑恶的东西,不断的自我净化。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不断的升华,真正使自己在思想道德上达到为人师表的标准。
4.用模范的事迹激励自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我们时代人格的化身。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崇高的道德价值,给人们以鼓舞、以教育。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把人民的利益时刻牢记在心中,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切实有效地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风口浪尖扑激流的抗洪英雄那种团结奋战、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抗击“非典”中,白衣天使的那种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不怕牺牲的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精神风貌,奏出了时代的主旋律。他们那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崇高人格是激励我们永远上进的精神支柱。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充实自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5.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中去,刻苦磨练自己
在现代教育中,中小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彻底摈弃“唯师独尊”的道德观念,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把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全面发展。
由于遗传和后天环境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以平等的精神对待学生,决不能因为差别的存在而厚此薄彼,对调皮、成绩差的学生歧视、放任自流,教学方法粗暴,嘲笑、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损害了人民教师的现象。教师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中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处处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循循善诱,不指责、不呵斥、不急噪。要有信心和耐心,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彼此之间以诚相见,互相推心置腹。教学中创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教师也从中完善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无德很难为师,教师这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对我们的品行风范提出了最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更新教学观念,走进新课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给学生以关爱。在平时行为中时刻注意自己,反省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树师表、正师风、铸师魂、扬师德,爱岗敬业,依法从教,做一名新时期品德高尚的老师。真正做到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去从事教育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好书。在教坛中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时代主旋律。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篇四
做合格党员,是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十三五规划等对党员的新要求。
一、党员干部要对党绝对忠诚
“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组织时的一句誓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强调了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对党忠诚,要绝对忠诚。“绝对”二字划出了忠诚的底线,阐述了忠诚的内涵。曾经说过,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没有“差不多”,没有“基本上”,没有99.9%,而是100%绝对纯度的忠诚,不容打任何折扣。三心二意不是真正的忠诚,损公肥私不是真正的忠诚,遇到一点挫折就对党产生怀疑、萌生退意更不是真正的忠诚。真正的忠诚是时刻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贯注到党员干部的血脉里,激励他们为党为民的灵魂,支撑他们敢拼敢干的脊梁。“树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诚靠铸魂”。对党绝对的忠诚来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来源于“虽九死而不悔”的党员传统,是党员队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与战争时期不同,现在对党员忠诚度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忠诚之堤一旦打开缺口,必然会败在形形色色的关口上。比如,在思想政治上,有的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执行政策中,有的坚持“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组织生活中,有的“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只愿出头,不愿埋头”,“明讲大道理,暗打小算盘”。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事业、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威信。
对党忠诚,就是要敬党、爱党、建党、兴党,对党忠心耿耿,忠于党的宗旨、纲领、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纪律,忠诚党的事业,捍卫党的利益,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和党的发展不懈奋斗,认认真真履行党员对党的责任和义务,踏踏实实践行入党誓言,不仅从组织上入党,更注重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
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共产党员的明确要求,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基础,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
对党忠诚,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牢固确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站稳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主动自觉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树立为民情怀,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对群众的艰辛多一些温情,对群众的期盼多一种责任,对群众的批评多一些理解,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把对群众的挚爱,凝聚成对党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党的作风所要求的。必须把务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思想上唯实,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精神,注重基层实际,杜绝唯书唯上不唯实等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多一些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少一些浮躁心理、攀比心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问题意识,敢于正视困难和问题,善于在直面矛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人处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讲真话实话有用的话,绝不说一套做一套,不当“两面人”。在行动上务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切忌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在为民上求实,牢记民生根本,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做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抓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判断是非、衡量得失的标准。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
二、党员干部要讲政德
政德,即为政之德,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作为执政者成员,党员干部应自觉加强政德修养,努力塑造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政德,简而言之,就是为政之德。如同师德、医德一样,政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有德无才延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品德与学识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品学常常兼忧,而卑劣多半与无能相伴。政德不仅能让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增长才智,而且能使党员干部关爱社会,服务他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民族,中国传统道德情感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从通俗意义上讲,道德就是能够为他人“服务”,就是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服务”。也可以说,道德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献身精神,或者说是一种“服务”精神。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想到社会,从而使他人能够因为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
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证明:党无德则败,国无德则亡,人无德则废。共产党人讲的德,其核心就是党性,加强政德修养就是一个党性原则问题。常言道:“诚是开山斧,信是做人金,人无诚信难立身。”守信是人际往来和社会交往中道德规范的起点,道德离开诚信必然堕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就必须加强政德修养,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养成真诚守信的良好作风。
三、党员干部要讲团结
贾谊在《过秦论》里说,六国“会盟而谋弱秦”,“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最后却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惜乎六国,纵有吴起、孙膑、乐毅、廉颇等军师名将,也只能功亏一篑。可见,各有怀抱,貌合神离,干不成大事。
讲团结首先要尊重他人。学会尊重周围的同志,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劳动,特别要控制好繁杂的工作带来的急躁、烦躁、暴躁等不良情绪。要在平等交往中宽容别人,多学会换位思考,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经常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增进友谊,加深感情。要在干事创业中团结别人,汇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心无旁骛,淡泊名利,一心埋头苦干,不计个人得失,做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讲团结要做到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共事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刻意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有错不说,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一种庸俗的关系论。这样的班子或集体,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摩擦不断。毛泽东同志曾给党内团结提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则。
讲团结要做到以德合众。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要不断提高“能干事”的本领,更应努力培育“善共事”的作风。要以诚待人。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政治品质和思想道德,行正走端、诚实可靠,言而让人生“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哗众取宠,不尔虞我诈,不逞一时之快而落不实之柄,以免日久“失”人心。要信守承诺,也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面对托付,要量力而诺,切忌不自量力、大包大揽。一诺既出,就要想方设法全力践诺,切忌事前拍胸脯保证、事后拍脑袋后悔。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和黏合剂。
四、党员干部要重情义,更要讲规矩
老话说得好:情义值千金。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润滑剂。讲规矩,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次强调规矩的重要性,认为规矩不仅是指党的纪律,而且包括法律、制度、规定等刚性规矩和不成文规矩。而当“情”与“矩”两者相遇时,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到“情不越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毛泽东同志在处理重情义和讲规矩的关系方面为我们树下了了光辉的榜样,他曾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共和国刚刚建立时,他的多少故旧、亲友来信谋官谋职,除极个别确实才德俱佳的名儒硕彦他会酌情推荐,其他都予婉拒,但他又都慷慨地予以接济,并耐心地进行劝导,使之如沐春风。规矩是钢,情义如水;规矩在前,不废情义:今天的党员干部,也当如此行事。
五、党员干部必须讲责任、守纪律、敢担当
责任、担当、纪律是党员干部党性、作风的集中反映,是党员干部纯洁性的试金石。讲责任是前提和基础,敢担当是考验和检验,守纪律是要求和保障,三者紧密相联,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讲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就是做好应当的工作。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有权必有责,责任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党员;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党员;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党员。
一是要有知责之心。责任心是衡量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古今中外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责任心,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反之,缺乏责任心,学识再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难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不放心。中国自古就强调从政要尽职尽责,古人说:“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讲的就是为人要尽职,做事要尽责。二是要有履责之行。有了责任心,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也实现不了责任,尽责是要通过行动和干事来落实。三要有问责之制。责任的落实,既要靠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心,也需要外在机制的约束,借助严格的纪律,促进党员干部把履职尽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
第二,敢担当
要敢担当。所谓担当,就是指在一件事情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没有“担当”,就是没有履行好职责。正如所要求的,“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拿“守纪律”“讲规矩”当借口,该作为不作为,就会变成消极的守规矩,这种不作为就是不负责。一个岗位意味着一份责任,任其职就要尽其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敢担当,要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要真正把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实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守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