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一
他个子不高,一副高鼻梁和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镶嵌在他那富有智慧和灵性的大脑袋上,他乃称自己为“小身体,大智慧”。
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手不释卷。下课了,同学们都一窝蜂似的跑出去玩了,但他会不知疲倦地坐在座位上,不是做试卷,练字,就是看书。你瞧,他头向书微微偏近,眼睛不时的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有时眉头紧锁,牙齿紧咬嘴唇,一脸严肃,如同在为书本里的某一个角色担心;有时嘴唇微微合拢,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好像赞同谁的观点;有时又瞪大眼睛,那红红的樱桃小嘴慢慢张开,似乎对什么感到惊讶;有时……一切的故事只需看他的脸就明白了。
他刚转学过来时,字写得一团糟,一个学期下来,你再看他的字,一定会火烧旗杆——长炭(叹),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这与他下课不停地练字分不开,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
他还是我的好“老师”。没事时,他会向我推荐一些好书,让我阅读;有时我遇到不会做数学难题,只要我愿意求助,他一定会很乐意地给我解答,而且讲解得很透彻,一定要让我完全弄明白为止,我对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唐英哲不仅是我的好同学,也是我的好“老师”,更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二
开始于2017初秋,结束于2020年盛夏。你看这年复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
这3个普通班最后一排是所有老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敢和老师称兄到弟。满嘴脏话。老师们也只能压制住他们一时半会儿。他们上课打游戏。说话,吃东西。他们有纹身。和老师打过架。政教处也不知道去了多少回了。但是他们不会在化学课上讲话。就算听不懂,就算困的要死。他们还会硬撑着到下课。看着化学老师柱着拐杖出去了才会去玩。
他们快毕业了。一个普通班就只有两三个能考高中他们成绩垫底数学几分。对,他们不喜欢学习。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能考大学的。他们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最后一声“老师好”给了化学老师他们知道化学老师腿脚不便。在整个初中里他们也只是惹了哪些他们比较烦的老师。他们正值青春。
他们不是坏学生。他们只是走错了路。他们会回到自己的正轨上的。他们在最后一排坐了三年也是他们的整个青春。我问过他们“后悔吗?”他说“不后悔,路是我自己走的”。
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说“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化学老师,因为化学老师对我真的很好”那是因为化学老师对我们这三个班没有用成绩来打击任何一个学生。
在这个以成绩为主的学校里。他们显得很疲惫不堪。毕业晚会上他们异口同声的对所有老师喊了一声“老师好”。成功的路很多他们会成功的。
希望我们继续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三
大家一定有很多老师吧?那么这些老师中一定有一位你觉得印象最深的吧?我也有一位觉得印象最深的老师,下面,让我给你们一一道来吧!
这为老师姓梁,我们都叫她梁老师,她是从上海戏剧学院调来的,人长得非常漂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笑起来都眯成一条缝了!一张樱桃小嘴加上一个又高又挺的鼻子,还有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简直是美若天仙!不过,她可是一个冰美人,她特别狠,不信,请看——
镜头一:老师让我们上把杆压腿,而老师则帮助我们把脸贴在腿上,我前面的同学每个被老师压过之后都发出了惨叫,我扭过头往前面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同学们一个个都用胸贴住了腿!到我了,老师把手压住我的背,用脚勾着我的腿往下压,当我的胸贴向腿的时候,老师说:“你的腿比较软,直接把腿扳着好了!”我点点头,往头上一扳,没想到那个老师又帮我的脚扳了一下,于是,我疼得叫出来声,真是欲哭无泪呀!
镜头二:接下来该是劈叉了,我们坐在地上,等着老师来帮我们压。老师压过的每个同学都发出来杀猪般的惨叫声,弄的我们后面的同学好害怕!终于到我了,我把手伸给老师,又把腿伸开,老师用脚撑住我的大腿,一用力,我便发出了尖叫声,老师不理我,继续用力,“扑噜”我便像青蛙一样趴在了地板上,所谓是五体投地[注: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呀!老师说:“开了,叉开了!腿这么软,还叫?”我对老师吐了一下舌头,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镜头三:老师说:“压肩!”我们便异口同声[注: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地回答:“不要了吧!”老师面无表情地说:“
不行!”不过,压肩并没有那么痛,我被老师压的时候,只听到“格拉”一声,就好了。不过压完过后,感觉骨头碎掉了一样!
怎么样,这位老师够“狠”吧?不过,你还真别说,正是有了这位好“狠”的老师,我学了三年都没劈直的叉,而这老师居然用两节课就帮我劈直了。你说神不神?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四
微卷的黑发,垂在两腿边的手中提着一个很旧的笔记本电脑——那不是马老师吗?她已四十出头了,可全然没有中年妇女的烦躁、愁闷,在我们心目中,她是一位豁达开朗、勤勤恳恳、有儿童般快乐心灵的好教师。
她是一位豁达开朗的教师。
上学期初,我们班的英语成绩虽然不错,但与第四组合的劲敌26班比起来,便稍稍逊色了,一连几次测试都比26班低一点点,马教师虽然心里着急,但却没有在我们面前表现出她的着急来,在课上,她依旧以活泼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灌输知识的甘霖;在课后,她依旧与我们聊天说笑,让我们不由得想亲近她,感受她那朋友般的关怀,那儿童的眸中似的可爱的笑意。
她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师。
作为年级部英语教研组组长,马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对于我们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更是十分关注,她经常为我们听写,听写那些课上讲过的内容,但多数是拓展的内容,以前我们经常写得一塌糊涂,但马老师不厌其烦,抽出点点滴滴的时间为我们纠正,直到我们弄懂了为止。终于,我们的听写成绩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马老师毫不松懈,依然坚持为我们解决许多难题。
她是一位有儿童般快乐心灵的老师。
有一次,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帮她改了听写,因为有58个本子,我们每人只需改8本,所以不一会儿就改完了,我们把听写本摞好,正准备走时,马老师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笑了,打开抽屉,拿出一个苹果,剖成好几瓣,分给我们:“啰,给你们。”我们都愣了,心里忖着,苹果也是奖励吗?这时,马老师开心地笑了,脸上无处不透出一般快乐的气息:“你们看那些老师笑我不会奖励呢。”然后像小孩子一样俏皮地冲老师们叫:“怎么了?人家帮我做事,我就不能给他们苹果?我就给他们苹果!”
她的眼中笑意涟涟,真像个可爱的孩童。
说到这里,你应该知道马老师的特点了吧?是的,让我们一起说,她是一位豁达开朗、勤勤恳恳,有儿童般快乐心灵的好老师,好同伴.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五
打开记忆的窗户,重温一下六年来的点点滴滴……
六年前,我们怀着美好的理想依偎着父母走进这小时便憧憬的小学。这里有争奇斗艳的花朵,可爱的同学,和蔼的老师,整齐的桌椅。刚开始,我们陌生,陌生这里的一切一切,渐渐的,我们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六年后,我们即将离开这个群体,离开这里的一草一木,可亲的老师,天真的同学……一想到这儿,心里便舍不得,因为这里陪伴我度过多少风风雨雨呀!
我多么希望当着全体老师的面,道一声:xxx老师好。xxx也许这是小学时的最后一声了吧!现在,我多么珍惜同学间的美好时光,因为终究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个群体,这个班级。它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擦不掉,抹不去。
六年前的第一声xxx老师好xxx已经忘记,但六年后最后一声xxx老师好xxx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说完最后一声xxx老师好xxx时,我们也许永远不会这么人齐的坐在这里了。
让我们再道一声“老师好”吧!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六
从孩子降临到这个世上,相信每一对父母都既惊喜又惶恐,惊喜的是孩子每天的成长与变化给家人带来无比的快乐与幸福,惶恐的是如何能够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材。我和老公是双城生活,他在外打拼事业,家庭的重担基本是我一个人承担,孩子的教育理所当然落在我的肩上。因为生性好强,所以不想让少有父亲陪伴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我几乎倾尽了全力给他我所能给的,教他我所能教的。但在教育的过程中,我时常困惑着,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如何教育才是他能接受的。
带着诸多的疑惑,翻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惑,我就会再次翻阅相关的章节,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其中几节感触颇深,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象其他的孩子一样,尹建莉老师的女儿也会经常犯些小错误,忘了带钥匙,炒鸡蛋把蛋液打进了垃圾桶,几百元买的电子辞典,用了几天就丢了。每当这个时候,尹建莉老师总是无可奈何的说她“象牛顿一样”。这源于牛顿的一个故事:因牛顿醉心于实验,朋友来看他等不到他,就把佣人准备的午饭吃完走了。等牛顿从实验室出来,看到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吃过饭了”。
儿子经常会出现一些丢三拉四的毛病,对于这个问题我已不只一次跟他提过,但每次还是如此,有时候心情不好时,就会对他大发脾气。大概很多父母都会与我一样,在内心的潜意识里,认为大声的责骂可以让孩子因为害怕而小心翼翼,从而改掉原来的毛病吧。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犯错误是孩子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的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批评的话,孩子比较爱听。”
人无完人,成人尚且如此,为何对孩子过分苛责?道理每个做家长的也许都明白,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意妄为,反而让原本的小毛病变成了孩子个一个痼疾。
尹建莉老师从女儿一开始上学,做作业的时候只陪了她一周,之后就全部由她女儿自觉完成作业。当中也发生过两次贪玩忘了写作业的情况,尹建莉老师并没有大惊小怪,她坚持这是一件小事,不是个错事,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责怪,不经常提起,不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
尹建莉老师的不陪是有前提的,她女儿在学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刚入学时,认字量已经达到小学三年级水平。而我的孩子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状况,所以我选择暂时陪同,引导他多读课外书,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读题的能力。目前已经由上半学期的全陪,改为了半陪,一大半作业是由他自己独立完成。我赞同尹建莉老师的观点,一直陪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利于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的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的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家长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爱学习,但是采取的不合适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有两个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不相信孩子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又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话是金玉良言,可以让孩子更好。这是对孩子的操纵,是教育的对立面。
尹建莉老师的观点与很多家长的想法有所不同,细读下来,慢慢品味,无一不是金玉良言。而且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可操作性强,不是空谈一些大道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应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真得站在了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是否真正体会到了他的开心与不悦,是否真得能够引导他往我们所想的方向去发展。
社会上流行的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想首先应该是父母不该输在起跑线上。爱孩子就应该象尹老师一样,处处用心,时时在意,将教育化于有心无痕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学习,完整成长。
废话特别多的老师真烦篇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幼儿园发给老师读的书,在逛书店的时候也常常看到这本书,所以怀着好奇心拿起这本书阅读,还真不错。虽然我没当过妈妈,可是这本书却给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很多启示。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大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大人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作为老师,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很多机会。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劳动,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会请值日生,不仅帮助老师做事情,还激励他们吃饭,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幸福的环境不仅仅包括家庭,还包括了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老师、小朋友,每个孩子都要学着和周围的人相处,老师可以尝试着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精神环境,经常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有的孩子没有安全感,会抱着大毛巾来幼儿园,抱着小书包睡觉。老师多关注下他们,抱抱他,多和他交谈,他慢慢有了熟悉感,就愿意主动去适应环境。
在打针有点疼这章中,我意识到,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我们认为他们不能接受的困难,并不是要一直让他们活着童话中才是幸福。我也意识到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孩子,要根据每个孩子只能教育方针。有的孩子很调皮,你大声骂他不一定有效果,尝试从他的“软肋”出发,知道他想要什么,尝试和他沟通,告诉他如果你完成老师交代的哪件事情就奖励你什么,效果还不错。
在给小板凳揉揉痛这节中,我发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作为一个大人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孩子能笑了,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我们是可以去责怪的,但是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的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线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我们每位家长的手里何尝不是一块玉呢?只不过多年后,有人手里的玉变成了艺术品,有人手里的玉因为不会雕琢而变得失望。我们不能因为大人的失误把这块玉变成锄头下的土。这本书无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维,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