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一
第二,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传统媒体通常采用某种单一的形式传播信息,如:报纸以文字形式,电视以图像形式将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形式单一,不够生动形象.手机媒体则继承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既能传播接收文字、图片,又能传播接收音频、视频,信息传播形式生动多样,是典型的数字化多媒体终端,媒介融合特征明显,媒介融合能力强大.例如,利用一部小小的手机,用户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元素进行组合,同时以手机报、手机微博、手机电视等不同形式的组合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这类信息往往包含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类元素,是典型的多媒体化信息,生动形象,而信息又是以多种组合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这样便实现了信息本身及信息传播形式的多媒体化.
集合多媒体特性的手机媒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变革和发展,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然凡事皆有两面性,手机媒体也不例外.
一方面,手机媒体凭借其便捷、多媒体等特性为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为人们自主传播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方便的进行信息传播活动,手机媒体开始广泛参与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问题主要体现在手机使用者上.一些手机用户可能缺乏相关新闻专业技能及新闻职业素养,会片面的判断和认识事物,加之个人素养、受教育水平、思想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差异,手机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有可能掺杂个人情绪,使得传播出来的新闻信息带上了传播者的主观色彩烙印,如此可能激发受众的不良情绪,产生严重后果;加之零散的手机用户缺乏统一的组织方针和报道原则,对传播的内容信息缺乏统一规划,传播过程中缺乏把关人,使得新闻信息的新闻价值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一些论文范文、暴力等垃圾信息的传播也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随着手机设备的大量普及,手机功能的日趋完善,手机媒体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小到股票信息、天气预报的获取,手机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对于手机新闻而言,手机媒体需要承载和传播的新闻内容则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信息传播方面,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和新的传播载体,手机媒体既不是手机报纸的翻版,也不是手机电视的复制,它需要承载新的内容才能获得成功.另外,我们还应当重视手机媒体的相关行为规范,规范手机媒介市场和手机新闻传播行为,加强对手机不良传播行为的监管,不断完善手机媒体传播机制,让手机在新闻传播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吴茜茜,《手机媒体研究综述》[j].《魅力中国》,2011(3)
②范芸芸,《墨守或创新:全媒体时代手机报的生存之道》[j].《今传媒》,2011(4)
③黄利群,《从手机报看手机新媒体的现在与未来》[j].《传媒》,2012(12)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二
假新闻自新闻产生以来就存在,历来对假新闻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假新闻的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新闻的生产、传播和受众的接收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从拉斯韦尔的5w视角对假新闻在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假新闻进行规避。
1.传播者转变,媒介素养不
2.内容贴*生活,直击受众心理痛点
3.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把关能力降低
4.春节期间,信息受众群体庞大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三
【1】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1
【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1
【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
【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3
【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
【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1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4
【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2
【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5
【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2
【1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
【1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2
【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2
【22】刘海贵.*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8
【24】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25】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2
【26】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7】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28】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9】孙燕君.报业*【明.北京:*三峡出版社22
【30】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
【3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3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2
【34】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35】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
【37】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8】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3
【3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
【4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5
【41】朱春限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9:
【42】宋健武.竞争与融合闭.新闻与写作,28(l)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媒体形式也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这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等进行传递信息的载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的传播变化和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使得人们对报纸新闻的传播变化和发展趋势有更深的认识。
新媒体环境;报纸新闻;传播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传统新闻媒介产生了很大冲击,诸如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和时代发展节奏相脱离。而报纸媒介要想在这一竞争市场中得以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报纸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分析
1.组织结构的变化。
2.新闻信息源的变化。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五
[1]徐嘉烨.气动式二维码标记系统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7
[2]王杨.二维码传播信息的应用及分析[d].山西大学2013
[3]刘云龙,吕韬,曾晋,刘法旺.基于android手机的加密qr二维码识别系统[j].软件.2012(04)
[4]陈叶青.基于ssh框架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
[5]李晓莹.二维码在我国传媒产业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3
[6]盛秋康.二维码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2
[7]周娣.二维码感知识别技术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8]钟冠*.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隐形二维码设计及扫描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9]刘文怡.基于多重行为的伪装入侵检测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4
[10]姚斌.面向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
[11]*台应用程序安全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12]陆琦川.基于混合架构的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3]王伟玮.基于移动二维码技术的商品防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3
[14]任豪毅.基于二维码的智能手机室内定位方法[d].浙江大学2013
[15]梁子乐.二维码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海洋大学2013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的论文篇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报社新闻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与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包括互动性不强、传播途径单一、过分注重独家报道以及出版滞后。然后结合上述问题提出了功能变化的趋势与建议,以期能够有效提升报社新闻的传播效果,为行业的发展创设条件。
:新媒体环境;报社新闻;传播;功能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传播主体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由于主流传统媒体的统治地位被打破,当前新媒体的传播性、时效性以及受众群体范围都具有明显的优势,[1]如何强化新闻传播条件下报社新闻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增强其功能性也就成了每一个传统媒体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互动性较差
(二)过分追求独家报道
当前许多报社新闻依然存在过分追求独家报道的问题。尽管独家报道能够抢占先机,获得更多的关注,但同样也会面临材料选择方向上的风险。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想要获取真正的独家报道权利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3]另外,独家报道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新闻价值不高,如果为了独家报道而选择一些新闻价值不高甚至无人问津的题材,其风险同样很大且不会获得受众的支持。由此可见,追求独家报道必须量力而行,适度选择。
(三)传播途径单一
从传播途径上来看,传统报社新闻媒体具有传播途径单一且辐射性质不强的特点,其受众群体也相对固定。尽管当前一些报社媒体也开始通过其他新媒体途径进行传播途径的拓展,但实际效果并不能够让人满意。
(四)出版存在滞后性
由于出版印刷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传统纸媒在传播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些滞后性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旦资料选择不合适,受众开始大概了解了相关信息,就对新闻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一)加强互动性与传播性
作为单项传播的代表性传媒,纸质传媒的特点决定了其互动性较低、传播性较差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最好的优化策略就是通过将纸质传媒与其他传媒进行结合,实现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二)注重策划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