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十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知识与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生、里、果”,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
3、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生字卡片、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能采用多种方法识记1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改字、不漏字、不回读。
4、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小松鼠吗?噢,今天它来到我们快乐的课堂哦!(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你好,小松鼠。)
2、(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松鼠的话)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那现在我出一个谜语考考你们。“红房子,麻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打一种植物。(花生)
3、今天我就来学习一篇与小松鼠、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课文flash动画,看一看,听一听,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述说课文大略内容。
三、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练读,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完课文后,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自己拼读准字音。
3、小组互相交流,看看哪些字不会,请教小组员,学会拼读。
4、小组长汇报交流结果,指出哪些生字的读音最容易读错。(学生指出难读准的生字,教师给予指导。)
5、在黑板贴上十二张标明拼音的生字卡片,教师带读一遍,学生跟读两遍。
6、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7、哪位同学愿意为孤独的生字宝宝找朋友?(指名上讲台,把与生字相应的组词贴在生字旁边。)
8、生字宝宝现在有了朋友,心里很高兴,为了让大家永远记住它们,所以想大家读读它们。哪位同学愿意做小老师?(教师注意纠正读音)
四、读课文,读通读顺
1、个别读。
2、同桌互读。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3、全班展读:让哪些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站起来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生、里、果”,这三个字里,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教师写“生”字,提醒学生竖在竖中线上。
3、指导书写“里”与“果”,并让学生比较“里”与“果”,同时介绍识字方法。(在写这两个字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里”字先写“日”,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而“果”字的撇、捺要伸展和均衡。)
4、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每个写两遍,你认为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5、学生描红写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展示学生的字,为写得美的字贴上小红花。
六、课外拓展天地
下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父母听,可以把自己续编部分加进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2、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一些写有生字的苹果。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来,找出认识的生字正确认读后摘下来,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3、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大树旁边种花生,花生开花格外艳。
小小松鼠每天等,许多天呀过去了,
花落不见结果子。松鼠自言自语说,
花生的果在哪里?谁呀快来告诉我。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幅插图,知道学生观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二幅图的内容。
2、阅读1、2自然段:
⑴看第一幅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样写花生花?找出句子读一读。
⑵出示“鲜艳”一词,指名说出“鲜艳”的意思。(颜色明亮而好看)
⑶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等)
⑷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突出金黄色、格外)
⑸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么问鼹鼠的呢?谁来扮演小松鼠,谁来扮演鼹鼠。注意读出儿童的童趣)
3、阅读3、4自然段:
⑴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小松鼠越想越高兴,那它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结果又怎样呢?(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⑵理解“每天”:
①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③今天呢?
噢,这就是──“每天”(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⑶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么?(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读这句话。(指名读,教师给予指导。)
⑷了很久都没有看见一个花生,这时候小松鼠说了一句什么话,找出读一读。
⑸它说这话时身边有没有其他人?那它是对谁说的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出示“自言自语”,学生认读。
⑹理解“自言自语”,学生试着表演“自言自语”。
⑺小松鼠真的不知道花生到哪儿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告诉它吗?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想法。)
⑻花生究竟都到哪里去了?还是让我们让小花生自己说说吧。(动画:花生自诉生长过程)
三、想象说话
1、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板书:地里)
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全班交流。
2、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同学们,请再动动脑筋为这小故事续编,然后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好吗?试一试吧!(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四、拓展延伸
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泥土里?大家来说说!(土豆、芋艿、红薯、藕……)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长在泥土里的植物的图片)
五、朗读生趣,再次回味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本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松鼠课文目录
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细致观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1)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2)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
(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激发学生关注动物。
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
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意加线字读音。
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
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
学生自愿分为“漂亮”“驯良”“乖巧”三组,精读各段课文,按屏幕显示填写图表,看哪一组填得既快又准确。
擂台赛结束,各组填写图表,并根据屏幕展示的松鼠图片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回答填写图表时,有时是选取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删减)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最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板书:讨人喜欢)
请学生在这17幅松鼠图片中任选一组(4张)设计邮票小型张,要求给设计的这一组邮票定个名并谈谈设计理念。
1、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么?
2、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借助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读课文、练习表达;学习松鼠搭窝活动特点,体会松鼠的机灵。
多媒体教室、电脑课件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屏幕出现谜语)
对啦,是松鼠。(电脑出示图片)同学们反应真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松鼠》这一课。(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学生观察)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出示生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生词)
学习课文要从字词入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电脑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谁有信心来读一下?
2、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①听动画小故事《小松鼠找花生》,听后互相交流小松鼠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②过渡语: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这篇课文,怎么读呢?可以自己大声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同桌间互相读,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读错的地方互相给予纠正。读完了再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外形、活动、吃食、搭窝)
3、学生汇报、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认为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现在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2)学生汇报、交流。正像课文第一段写得,老师也觉得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动物。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教师相机评价。(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几个方面。)
(3)指导齐读第二句话。
(4)指导朗诵课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松鼠的美丽可爱,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丽可爱的样子读出来。两人一组,注意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板书:外形——美丽)
(5)做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想一想,我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学习的?谁来说一下?
是啊,我们是这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先认真读课文,多读几遍,再找出中心句,看看课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做一个小练习。
课文不仅从外形上说了松鼠的可爱,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描写,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像咱们学习第一自然段那样来学习一下。一定要按照要求,仔细认真地学习,一会儿我们看哪位同学收获最大。
3、学生自学课文,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分组介绍课文学习情况,要求按顺序说完整。
①第二段主要讲了小松鼠十分机灵(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话说一下)(板书:活动——驯良),然后小练习。
②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这个简单处理,重点理解三个“它们”主要指代什么?“常常”一词说明了什么?)(板书:吃食——乖巧)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松 sōng 是平舌,鼠 shǔ 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
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1、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第一段:
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 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
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⑶ 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
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⑷ 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⑸ 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第二课时
一、认字
1、初步感知:
⑴ 出示生字词:
聪明、活泼、突然、眨眼睛、如果、主意、总有一天、以后。
⑵ 自由认读:
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⑶ 同桌之间检查。
2、巩固练习:
⑴ 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⑵ 认读生字练习:
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⑶ 游戏:
① 编、猜字谜。
② “智慧博士送信”:
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1、示范引导:
⑴ 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⑵ 教师范写:
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⑶ 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
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
“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⑴ 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⑵ 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音;会写“果”字。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鼠的变化。
3、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探讨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鼠的心情变化。
2、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生长特性。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是什么?(实物出示:花生)你们喜欢吃花生吗?不仅你们喜欢吃,小松鼠也很喜欢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松鼠的故事,好不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松鼠找花生》。(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找花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范读课文(出示课件)
2、快快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吧!
3、小组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4、师生交流。
5、做“摘花生”游戏。(用多种形式巩固复习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多媒体课件出示)
相机指导朗读理解:读完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整体感知课文。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们和好朋友松鼠一起找到了花生,还知道了花生原来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其实在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还有很多也是长在土里的。下课后,你可以通过看书、问身边知道的人、上网……各种方法去找一找。
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征,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于是,便有了这个小故事。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本课确立了“享受语文,快乐语文”的理念。针对本节课的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堂课的课堂教学注重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避免了学生识记生字的枯燥性,增加了趣味性;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使课文内容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有利于学习。另外,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学习的知识或者通过课下的查找搜集资料,明确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也埋在地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每个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生活、课外活动,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⑴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⑵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⑶ 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
4、能言善辩: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⑴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⑵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六、作业布置
改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王 林)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作者是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课文兼具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一体,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然后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松鼠“乖巧、驯良”的生活习性,最后简洁介绍松鼠的繁殖特点。
本文作为前一篇说明文《太阳》的延伸与发展,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截然不同。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为了说明抽象的“太阳”,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文侧重于直接描述,适当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来看,《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活泼,曼妙多姿,引人入胜,极具文学色彩。
学习本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提取与处理主要信息的能力,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文本对话之中,懂得围绕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学习分段介绍事物的方法。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松鼠、驯良、杏仁、榛子、橡栗、玲珑、光滑、惹恼、编扎、狭窄、遮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3.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按顺序说明的方法,恰当使用动词,写一段话,表达出对动物由衷的喜爱之情。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得的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2.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圈画出生字词语。
2.课前选择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观察。(蚂蚁搬家、喜鹊筑巢、小鸡啄米)
一、认识作者,揭示课题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有很多人类的朋友。
(出示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图片上对应出示以下语句:
“温和憨厚的大象”
“相亲相爱的鸽子夫妇”
“英勇忠义的马战士”
“像仆人一样忠心耿耿的狗”
“不分黑白勤劳工作的啄木鸟”。
喜欢这些描述动物的词句吗?这些有趣的描述都出自这位作家之手。
(出示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
(画面定格)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是怎样的呢?我们去欣赏一下。(板书课题:松鼠,强调“鼠”字书写时注意上面的“臼”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中间两短横。下面部件中四点方向一致。)
【设计意图:本文的最大语言风格就是生动形象,图片的直观加上语言的饶有趣味,紧紧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带着“布封笔下的小松鼠是怎样的呢?”这样的阅读期待走进文本,不着痕迹地将关注点落实到语言文字风格上,既是本课的目标,又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标记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
⑵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出松鼠特点的一句话,用双横线标记出来。
2.交流自读情况。
⑴读好一组词,发现词语特点。
杏仁榛子榉实橡栗(写松鼠爱吃的食物,借助图片理解)
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敏捷机警玲珑的面孔帽缨形的尾巴(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又干净又暖和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又安全(写松鼠做窝)
⑵找出一句话,梳理课文结构。
①文中最能概括出松鼠特点的一句话是?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②能不能把这句话改为: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又漂亮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不能。因为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先写松鼠漂亮→再写松鼠性格乖巧、驯良。相机板书:漂亮乖巧驯良
借助工具书理解“乖巧”:合人心意,机灵,讨人喜欢。“驯良”:和顺善良。
【设计意图:“读好一组词”别有用心,把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进行重组,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一边读词,一边发现词组的特点,因势利导梳理了文章的大致内容。“找出一句话”别具一格,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能力,让学生通过颠倒词语,进行判断,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目的。】
三、提取信息,品味语言
在《自然史》最后一篇文章里,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意思是一个人的作品与人的情感、气质息息相关。布封笔下的松鼠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写作风格?又反映出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好好品析一番吧!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齐读。
课文紧紧围绕这句话尽情描绘了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以说每一处描写都值得好好品味。
2.分组合作,围绕小松鼠某一方面的特点,从文中提取语句,分条写下来。
①漂亮(活泼可爱)的松鼠
预设: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直接描述,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打比方的方法,生动有趣,透露出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松东西吃。
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
②乖巧(机灵讨喜)的松鼠
预设:
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举例子的方法,具体形象,容易理解松鼠“警觉”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作比较的方法,同类相比,在比较中说明了松鼠叫声的特点。)
要是被惹恼了,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带着)
松鼠的窝,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拟人的方法,充满人类的温情,打动人心。)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③驯良(和顺善良)的松鼠
预设:
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只有树被风刮得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
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它们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作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说明了松鼠“和顺”的特点。)
3.静心默读分条写下来的语句,找找隐藏的说明方法,想想好处。
(见上文语句后括号注解)
4.对比介绍松鼠的语句,品品突显的风格,批注感受。
①出示两个句子,进行对比。
他人笔下:松鼠,哺乳纲,松鼠科,尾蓬松,长16-24厘米。
(科学,准确,严谨,进行客观描述。)
布封笔下: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布封写松鼠,不是完全用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写,而是带着亲切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板书: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这就是他的风格,呈现的是布封对万物的真情与真心,有真情,才描摹出如此美好的世间万物。)
②分条品味布封描写松鼠的风格,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③交流感受,感情诵读分条写下来的语句,表达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文中关于松鼠的信息很多,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把繁杂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既是对文本内容的重新整合,又能从不同角度,对作者的写法之妙,对松鼠的习性之美反复品味,在品味中训练语感,在批注与诵读之中积累语言,真正让学生在多种练习中触摸文本,学有所获。】
四、掌握写法,迁移运用
1.(出示布封的名言)“耐心”一词,应该贯穿在一切事情之中。
过渡:《自然史》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为作者倾尽了40年的耐心,他对大自然的一事一物加以观察,然后用形象的语言为它们画像。我们走进“松鼠做窝”这部分,体会作者的这份耐心,发现作者对松鼠的爱心吧!
2.品做窝的过程:先……再……然后……(极其有条理)
品做窝的动词:搬、放、编扎、挤紧、踏平(极其专业)
品做窝的目的: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极其温情)
品窝口的特点:朝上、端端正正、盖、遮蔽、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极其高明)
3.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像布封这样,带着温暖的爱心,抓特点,有条理,有动词,用一段话写出课前观察的一种动物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如何写的。品味文章的表达之法,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文章的技法,找到语言输出的正确路径。】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预习板块
1、互写:点缀( )殷勤( ) 咫尺( )豆荚( ) 锹甲( )qiào( )翅 zhōng( )斯 天fù( ) 抑yù( )无动于衷( )献媚( )
2、填空:《松树金龟子》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国的昆虫学家、 作家, 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_________》(即《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3、修改病句: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修改:a 。 b 。 c 。
探究板块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来发出声音的昆虫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内产卵的蟋蟀妈妈,受到突然的惊吓会发出悲鸣;被抓获的天牛会竭力鸣叫。危险过去了,它们就不再大叫。
也有的昆虫为了自娱、求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昆虫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做声。
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唱。
昆虫默不做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探讨了哪两个问题?按文章顺序回答。
2.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为什么?
3.文中哪些昆虫会为欢乐而歌唱?
4.作者探讨问题的过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检测板块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受到更大的触发而发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处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之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有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资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的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选自《语文报》)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
3.“火花型海发光”为什么会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
4.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1.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松sōng
是平舌,鼠shǔ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1.听老师读。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一)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二)汇报交流。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3.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5.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一)初步感知。
1.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2.自由认读,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3.同桌之间检查。
(二)巩固练习。
1.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2.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3.游戏:
(1)编、猜字谜。
(2)智慧博士送信: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一)示范引导。
1.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二)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2.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知道,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让我们长久生存的美好家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树立植树环保意识,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识字、写字,第二课时朗读感悟这则童话的活泼有趣。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3分钟)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猜这个谜语:尾巴像是降落伞,整天爱往树林窜。树上走来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打一动物)谁知道举手回答。
揭晓答案:松鼠。板书:松鼠
同学们,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松果。板书:松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松鼠和松果。齐读课题。
(二)学认生字
1.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把生字圈出来。(3分钟)
2.现在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你的眼睛就看到哪儿,手就指到哪儿,尤其是遇到生字一定要认真听好老师的读音。(2分钟)
3.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借助拼音读一读带有生字的词语:聪明、活泼、忽然、眨眼、如果、总有一天、以后、主意。(1分钟)
开火车领读词语。(3分钟)
4.让我们把生字从词语中提取出来,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可以怎样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儿歌识字
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聪: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1分钟)
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1分钟)
组词识字
还有一些字在词语里面比较容易记住。
活泼、忽然、如果、以后、主意;(2分钟)
动作识字
眨字可以怎样用动作来记住它?(1分钟)
5.开火车领读生字。(3分钟)
6.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一读这些句子?(3分钟)
接力读句子。(5分钟)
(三)学写生字(10分钟)
1.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写生字,老师板书生字,学生书空。边写边强调注意问题:
(1)心字底的“卧钩”不要写成“斜钩”。
(2)“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3)“更”中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以”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5)“后”字有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
2.学生临摹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3分钟)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松鼠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眼 栽松树 总有一天 光秃秃 主意 蒙蒙细雨 挺拔 茂密
(二)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把书拿好认真听,老师读到哪儿眼睛看到哪儿,手可以不指读。(2分钟)
2.出示插图1,仔细观察松鼠在干什么?你能在书中找出描写这幅图的话吗?找出对应的第4自然段读一读。板书:埋松果。(2分钟)
3.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果呢?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松鼠呢?我们从头来看。
谁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1分钟)
出示松鼠吃松果的图片。板书:吃松果。
吃松果时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课文中的哪儿知道的?
高高兴兴
那么……那么……板书:高兴。
怎么读出高兴的语气来?读出两个词语的重音。(3分钟)
谁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2分钟)
松鼠吃松果的过程中,它想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读一读第2、3自然段。板书:想松果。(2分钟)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出示光秃秃的树林图片。松鼠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担心。板书:担心。要把感叹的语气和疑问的语气读得强烈一些。(3分钟)
再读第4自然段。现在你知道松鼠为什么要埋松果了吗?(1分钟)
4.出示插图2,松鼠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这些小松树是哪里来的?
板书:长松树 高兴(1分钟)
读一读第5自然段,再次读出高兴的语气。(1分钟)
“挺拔”是什么意思?直立而高耸。谁能学学“挺拔”的样子?(1分钟)
5.将来这里会怎样?(1分钟)
齐读第6自然段。
课后请你把它画出来。
(三)复述故事
1.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图片及句式。(4分钟)
2.按照句式和你的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3分钟)
3.找同学说一说,看谁说得好。(3分钟)
(四)课堂总结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可以怎样做?(3分钟)
我们要保护树林,保护小动物的家。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感受松鼠的情感变化。(2分钟)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见面,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三、四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⑴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⑶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⑷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⑸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⑹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细读文字,从“又干净又暖和”,“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又安全”等词语感受窝的舒适,从而进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3、感情朗读课文: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用充满感情的读书声来抒发自己对松鼠的喜爱。
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谁喜欢哪一部分就站起来大声读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用朗读为说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比较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异同,完成表格。
说明角度
表达方法
说明语言
鲸
侧重介绍鲸的形体特点、生活习性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简单质朴平实松鼠
侧重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主要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形象生动传神
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互相质疑,解疑。)
合作学习,集体攻关,研讨写法。
你喜欢松鼠吗?就请你扮演小松鼠,结合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介绍一下你们松鼠大家族。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⑴准确、生动的语言。
⑵合理清晰的结构。
⑶鲜明的事物特征。
⑷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总结方法,学用结合,以练固学。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1. 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与《鲸》一文进行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把作者对松鼠喜爱之情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制作课件
2.了解关于作家的其他作品
一、复习引入,揭示新课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它是可爱的----
生:松鼠。
师:课前我们已经读过两遍课文了。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出示:驯良 榛子 榉实 橡栗 矫健 帽缨 船舵 苔藓 狭窄 勉强
个别o读,齐读词语和单个生字。
师:说明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把事物的特点准确清晰,明白无误告诉大家。《松鼠》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关于松鼠的哪些知识呢?大家出声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了解松鼠特点
师:通读课文以后,你们了解了关于松鼠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零星回答了,如很乖巧,很太人喜欢,横渡溪流的时候很会想办法、跑步很轻快,会自己搭窝,很干净等等。
师:我们交流了这么多,足足有十四个知识点,把零零星星的知识点梳理梳理,归在一起就是一句话,也就是作者开篇就告诉我们的
生齐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ùn)良,很讨人喜欢。
师:乖巧什么意思。
生:“乖”就是很听话,“巧”就是很聪明。
师:拆一拆的办法很好。那驯良呢?
生:“驯”就是性格很温顺,“良”就是很善良。
师:性格温和,会为人着想。
三、细致读书,品味松鼠特点
1、举一------关于“漂亮”
师:关于“漂亮”在第一段的描写中。
生:第一段
出示: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jiǎo)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lóng)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g)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师:怎么就漂亮了呢?
生:面容很清秀,秀就是漂亮。
师:有的人就形容老师长的面容清秀。作者把松鼠当作人来写了。(板书:拟人)
生:眼睛闪闪发光,说明松鼠很漂亮。
生:帽缨似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生:特别可爱的是美丽的尾巴翘起来,当作被子或者房子。
师:(板书:比喻) 作者写松鼠的漂亮极有顺序,(边引导,边在课件的松鼠图画上标注描写的顺序)我们再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此段
2、反三-----关于“驯良”、“乖巧”
师:驯良是 脾气很好,顺人心意,很善良,乖巧是很可爱,很聪明,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老师不带着你们学习了,请默读第二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么多特点归到乖巧和善良中去。
生:(读文) 在树上生活,不接近人的住宅,说明他们很乖的,很驯良的。
生:(读文)白天基本上不出来活动,只有到了晚上人们都已经睡着了才在树上跳来跳去。一点不打扰人。很乖巧,驯良。
生:(读文)横渡溪流,相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树皮当船,用尾巴当作帆,太聪明了。
生(读文)走起路来很轻快,连蹦带跳的,一忽儿跑上去了。真是乖巧。
生:(读文)会用叫声表达感情,惹恼了,会发出恨恨的叫声,高兴的时候比黄鼠狼的声音还要尖些。
生:(读文)在冬天蛰伏的时候还十分警觉,只要一触动就醒了。
生:(读文)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的空心的缝隙里,赛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真聪明。
生:(读文)搭窝的时候,更感觉聪明了。搭的窝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和安全。
生:(读文)松鼠非常干净,它们用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
四、比较写法,体会喜爱之情
师:在我们的读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松真是一个---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ùn)良,很讨人喜欢。
师:同是说明文,我们看介绍“鲸”的时候是这样的
出示:
比象更大的动物就是鲸,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他的上腭,四个人围在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 数字 打比方 比较 )
师:写松鼠如果也这样说明: 松鼠体长20—28厘米;尾巴,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腹面白色。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
生:这样写的话,看不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的。有点死板。
生:像书上这样写的话,更能体现松鼠的可爱,更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你们说的好,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情感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也不一样。《松鼠》全文都是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在准确表达松鼠特点的基础上,又非常传神,形象,生动。像这样的句子太多了,请再默读课文,找到传神描写表达作者喜爱之情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默读后朗读:
生: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生: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生:松鼠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藓苔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师:课堂学习马上就要结束,这两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说明文,一篇用了
生:打比方 举例子、比较,列数字的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明白,
师:还有一篇呢?
生: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来介绍一种事物。
师:无论怎样写,都要把事物的特点准确表达出来,如果是后者,我们就称为“文艺性说明文”,前面这一课就属于“常识性说明文”。今天的《松鼠》选自于法国布封的《自然史》
学生自读资料袋内容。
师:这本书描述详细而科学,文笔又极其优美, 在他的笔下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天鹅则是和平的、开明的君主。期待同学们好好阅读布封的《自然史》。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三
知识:识字13个,写字6个。
能力:通过观察,了解日记的写法。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通过阅读,知道生活中的事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重点:识字。了解日记的写法。
难点:自主合作,了解日记的写法。
图片、课件
3课时
1.冬天到了,你们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吗?
2.小松鼠是怎样过冬的呢?小松鼠写了几篇日记,把它过冬经过记录下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松鼠过冬日记。(板书课题)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汇报。针对重难点字进行指导。
4.卡片检测识字情况。
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几天的事情?这三天各代表了什么季节?(师板书)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一篇日记。完成表格。
a读文,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些景物看出来的?
b学生读出相关句子,师板书。
c在这个季节里,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师板书)
d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指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自学。
4.小组合作学习2、3两篇日记。圈圈画画,共同填表。
5.汇报。
6.有感情地读课文。
7.自由读课文,看看今天的学习你对松鼠及他的朋友过冬有了哪些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细致具体了解呢?(日记)
1.自由读课文,看看三篇日记在格式、内容上都有什么特点?
2.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3.小组讨论:今天有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说一说。
4.仿照日记示例口述日记。
1.描写。注意发现问题。
2.挑写一个字。
3.指名上前展示,大家评议。
1.抄写字词。
2.读课文。
3.选作:
a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
b口述一篇日记,家长帮助记录。
c试着写一篇日记。
松鼠日记 (日期、天气)
季节 天气 景色 动物
秋天 叶落、风吹、天冷、草黄 刺猬做窝、松鼠晒蘑菇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四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 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小松鼠找花生》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⑴ (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 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⑵ 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⑶ 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
⑷ 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⑴ 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⑵ 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开火车找朋友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