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7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一
一项工程要进行,就要先测量,接着处理地基,然后主体结构。对于开挖土方来说,它的施工顺序一般按照:施工测量→场地清理→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余方弃置→基底整平、压实→边坡整理→自检、整修→验收进行。比如六教施工前先对施工区域进行了测量,接着在假期对地基进行了处理,一直进行到开学。地基是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基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够,是上部建筑整体垮塌,造成重大事故,所以这项要严格进行。九号公寓在建的楼房都属于高层,基坑开挖都比较深,所以基坑都要支护牢固,那个正在进行地基处理的项目,在基坑边上都打了排桩,而且间距很小。在此之后边坡再经过一些处理,是先用钢筋的对坡面进行铺设,并对其进行加固,然后在上面喷混凝土,这是防止坑坡在土压力挤压下垮塌。
我们看九号公寓地基施工情况,是深基础,有三层地下室。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米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如桩基础、墩基、筏板基础。
当地基土较软,柱子和墙承受的荷载很大时,往往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基础,这叫筏板基础,九号公寓就采用筏板基础,它的筏自]板有1米厚。一般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沉降量过大时,宜考虑桩基础。在土力学中我们知道土的性质各有差异,因此基础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首先根据地上建筑物荷载承受情况,然后分析地基土壤的性质,在保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基础的沉降,最后决定基础的形式。
地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考虑不均匀沉降问题,如果沉降过大,就会使相应的上部结构产生额外的应力,超过一定限度,将产生裂缝,倾斜甚至破坏。在工程实践中,主要有尽量使上部荷载中心受压,受力均匀,合理设置沉降缝,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增强结构的整体性等方法。
不同的建筑要选用合适的结构类型。我们去参观的三个工地,结构类型都是钢筋混凝土承重的。一般的结构类型可分为砌体承重的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墙承重。前者主要用于底层或多层,不过现在城市限制楼房采用砖墙承重,而后者主要用于各种高度的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为在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中适当布置剪力墙,则剪力墙不仅能够承受垂直荷载,还能够承受水平力,为建筑提供较大的抗侧力刚度这对于抵抗侧向风力地震水平分布力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高层住宅楼一般适用这种结构,世纪华庭17#楼就采用这种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建筑主体结构在现场整体浇注,墙体布置与预制装配的相比之下较为灵活,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等方案均可选择。由于钢筋混凝土在抗剪、抗弯方面的优越性,这类承重体系往往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特别是办公楼、住宅等建筑中,平面往往成条形布置。不过出于高层建筑物必须对抗水平侧力方面的考虑,纵墙承重的方案应在适当布置横墙剪力墙。像六教主体结构采用整体浇筑式,可以适应楼板的各种形式,为提高横向水平承载力,在四周采用局部剪力墙结构。
从平时我们看到六教的施工,主体施工大体按搭脚手架,支模,绑钢筋,浇混凝土的过程进行的,在达到二层是就要在外侧安装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搭脚手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尺寸施工形状规则的地方应该采用大模板,这样拆了以后可重复利用,不规则的地方就要在安装时按实际尺寸截取。参观六教时我们见到一个小黑圆圈,那个是用来架钢筋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使钢筋不会因自身重力发生弯曲。浇注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养护条件,否则就可能出现像世纪华庭17#楼那样的裂缝,河大六教在冬天施工,为了保证养护条件,浇注后在楼内烧油。
在施工过程中要大量使用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应该:一、选择合适的水泥,要求商品混凝土公司选择比较大的水泥生产厂家,实行定点采购,使水泥质量相对稳定。河大六教,九号公寓一直都使用秀兰商砼。二、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节点,都要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六教的施工图中有许多地方用铅笔标出来,就是为了施工时能够注意。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技术应用总结,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仔细分析,讨论研究,做到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差错。杜绝出现像在世纪华庭17#楼一楼顶棚出现裂缝的问题。
在世纪华庭17#楼内我们在每层楼墙上,距地面一定高度都有一条墨线,老师当时就给我们出了个问题问我们那条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二
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除了在学校里开设的管理学课程需要认真学习外,要把握机会在更多的时候学习管理的技巧,获得将来在工程现场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因此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一处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实习。
20xx年x月x日
xx施工现场
在深入工地一线的参观,我们确切的看到了以往只在书中听说过的各式各样的模板、钢筋架、雄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高压泵车、混凝土浇筑管道、不同型号的塔式吊车等等施工现场不可缺乏的现代化设备与工具。下面是关于塔吊的施工与混凝土养护的专题调研。
1、塔吊的施工过程和原理
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主要用的是杠杆原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资料,我对塔吊的升降原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塔吊塔身是模块化设计,由多个长方形塔身钢架连接而成,在塔柱里面装有一个油压千斤顶,想要升高塔身就用千斤顶,然后升高,将塔柱伸长,再用自身的吊臂吊起一段柱身放进去,再缩起千斤顶,就这样往塔身下放一个模块。塔吊的横杆也就是起重臂是固定在有转盘的大套筒中,而塔吊的基座相当于一个小套筒,大套筒在小套筒中的滑升,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小套筒的连接件,随之将大套筒滑升至施工高度。
2、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养护
现场的实习让我更加充分的学到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不同的部位选用如下的养护方法:
(1)首先,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采用覆盖浇水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下,用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在覆盖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2)其次,对于混凝土柱采用薄膜布养护。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柱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其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养护时必须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3)再次,对于墙体混凝土要采用薄膜养生液养护。薄膜养生液养护是将可成膜的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结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中的水份不再被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
最后在教室的视频学习和老师讲座中,我能够将实习与相所学理论的知识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熟悉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下一学期的专业课学习做好了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
在工程现场的实习,我知道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了专业知识,我们什么都不是,根本没有可能去指导工人进行施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学好各门专业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将在未来工作中实际需要到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的。
此次实习我们走出了学校,来到了工地实习是一次很好的启蒙活动。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指导我走向成功。我们的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习却仍在继续,需要我们更多更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三
实习很快结束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在实习工地的师傅的指导下,我对实习过程出现的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老一辈的施工员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本次实习地点为利昌xx城,我主要接触到的一期的10栋住宅楼外加三个地下车库,1栋~8栋主体已经建成,陆续的在做外墙装饰工程、门窗工程、内墙砌筑、防水工程等等,接着有一期9栋~10栋号楼地下室钢筋、模板、砼工程。最后是会所的桩基工程。可以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但毕竟时间有限,只能侧重某些部分。
下面介绍一下我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
首先,要对工地环境有所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接着就是看,来到工地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每个地方都值得你好好的看看,老师也说了要“三看”,图纸是必不可少的,拿了一本一期5栋楼的施工图翻开看了起来,师父叫我先重点看建筑设计施工说明和结构说明,确实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记住的,特别是结构说明里面,建筑构造做法表、钢筋的使用,锚固等等。而后看平、立、剖图对房间的开间,进深,高度有所了解,在大脑里形成立体图。
二看资料,要说资料工地上实在是太多了,工作联系单:里面有变更、具体做法、通知等;会议记要:监理月报、工地例会、专题会议、项目监理机构内部会议等;一期1栋~4栋楼施工组织设计;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方法;7月份8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关于会所桩基工程问监理拿个份文件,了解了桩基部分的有关知识,如桩径尺寸、长度、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采用110振动沉管灌注桩,打桩时可能发生“瓶颈”桩、“大肚子”桩等。
入土深度控制、容许偏差范围及桩身砼质量控制等等;《南京市住宅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讲到了验收人员组成、分户与竣工验收的区别、验收时需填表格、验收内容等等;最后还看到了一期1栋~10栋楼加d1、d2、d3的建筑工程桩基工程的施工验收资料,每份足足有几百张,并且一些单子需要原件,里面有质量验收报告、桩位图、高应变检测报告等等,这些都要送到档案馆存档。
三看施工工艺,如何施工放线及监理复线,什么是“五零线”;滴水线的做法,底面与外墙面交界处,距拐角1-2㎝处做一条1㎝左右宽的凹槽;看钢筋工程中钢筋的接头和断点焊接及钢筋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和约束边缘柱的连接构造,直径小于28采用搭接,大于28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对于柱机械焊接时纵筋距基础、楼板顶面大于500,相邻钢筋交错连接大于35d,箍筋和拉筋弯钩和间距的构造,拉筋采用梅花型布置,垫块的使用。
看模板支撑体系,10栋地下室模板面板采用厚度为18mm的木胶合板,内竖楞采50mmx100mm木楞,间距为250mm,外横楞采用双脚手钢管,间距为600mm,对拉螺栓的布置,严禁使用废机油满涂等;砼工程中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浇注,砼的测温等等;止水带,后浇带的做法;施工缝留置,柱、剪力墙留在梁板底50~100㎜,梁留在1/3跨中;伸缩缝的留法和做法;地下室外墙须做防水处理涂两层沥青而后砌一皮砖做保护层最后才能回土;会所打沉管灌注桩的施工过程,钢筋笼是否合格,拔桩速度的控制,桩机移位等。
这也是我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师父去工地每栋楼看看,主体还在施工的10栋楼地下室钢筋是否绑弯、箍筋分布筋间距、后浇带纵筋锚固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止水带上的预埋管件是否满焊等;主体结束的看装饰工程,涂料是否涂到位,门窗打密封胶,窗台、阴角部位渗水现象,外墙贴砖,和监理乙方一起拿着激光测距仪测房间净高偏差是否在2公分内,进深开间是否也满足要求。墙面有没有空鼓,有没有裂缝,特别是门洞和梁下部位容易出现裂缝,需要铺贴钢丝网。窗户装好后四周是否粉好、楼梯休息平台阴阳角是否粉平粉直等等,每天都能发现不少的问题。
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能轻松胜任建筑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由于专业实习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三、专业知识在工程中运用不够灵活。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欠灵活。这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四、对理论只是的掌握不够扎实,实习时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没学好.在学校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才在考试的时候随便看一下,等考试过后就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管以后要用与否就都在记忆里消失了.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地判断出施工的对错.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最新动态了解太少.
实习期间,我还深深体会到应该如何做人与讲话.
一、待人真诚友好.不要阳奉阴违、虚假做作,跟社会上每个人打交道都要有一颗热忱的心.
二、虚心学习.不论是项目经理、施工员还是普通工人,我们都要虚心请教,要不卑不亢、沉着细致,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三、积极主动.不要怕丢面子,不懂就要问,而且要不耻下问,心里有什么话不要藏着掖着,不要怕出错,一定要说出来.
四、说话的分寸与技巧.说话要大方得体,遇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轻重适宜、恰当合理、兼顾多方.要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
五、细致深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事更应该明其理.不要半懂不懂,一定要深入的了解.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四
加强自已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我来到了xx建筑公司进行实习,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不变的旋律,施工的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随着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与日惧增,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工地鳞次栉比。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老城旧貌换新颜,人们对现代建筑的美观、舒适及其多功能的追求是不断在升级,施工技术正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迅速提升。而同时,随之带来了很多新问题的出现,这当中最重要的要属施工的安全。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从施工到投入使用,安全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心。
施工质量与管理是相辅相程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质量才能有保障,反过来,有好的质量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之相照应。每个施工单位都以它做为施工质量评判的标准。下面就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做简要分析,阐述施工质量与管理的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支模前不进行设计,立模后不仔细检查支架是否稳固,施工班组操作技工没有进行培训,不熟悉施工方法,盲目蛮干,导致发生工程事故。保证质量措施:模板支架在浇筑砼前必须按规范要求,经过认真的设计计算来确定。施工前应将支模基土夯实填平,放好支架轴线位置,铺垫碎石垫层,支架下应设置垫块。
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出现胀模。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强度不足,夹挡支撑不牢固;柱模中如果柱箍间距过大,就会出现胀模现象。保证质量措施:模板就位后,技术人员应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般梁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档对拉,或用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柱模应计算浇筑砼时的侧压力,检查箍距是否满足要求,及时加设达到标准的水平斜撑、剪刀撑等。
通过施工业务实习让我更多的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实习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我学习的成果;进行施工的施工企业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企业的实力;当地的建筑施工水平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现状;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中国在世界各国建筑业中的位置!我为圆满的完成实习而高兴,更为以后能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骄傲和自豪!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五
在大学里我的专业是主攻建筑工程方面的,也就是在将来毕业之后,我会走进工地,对各种工程建设进行指挥。图纸绘画以及工程设计这些方面我在学校一直在学,可是这些方面对我来说,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的实践过,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只要给我一次实习的机会。
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时,我便开始谋划这个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了一家监理单位开始了我的暑期实习活动。
初到时,我以一个初学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所见所闻。带领自己实习的是一位花甲老人,退休后被返聘,在这家公司有很高的威望。接过他递过来的安全帽,便开始了我一天的实践活动。监理的工作就是在施工期间监督施工方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监理每天巡视工地的过程就是我学习的机会。在学校的学习大多是围绕书本,很难接触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以及具体的操作规范。虽然学校也曾组织大家去施工现场进行感观的认识实习,但由于人数较多,很难像现在这样一对一地讲解,将每个人的问题都解释清楚,所以我更加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
此次我所实践的工地是民用住宅,对我并不完全陌生。而本次实践从基础的开挖到屋面防水,从建筑结构到施工过程,都有和以往不同的认识。在跟随监理巡视工地的过程中,我大致了解了各部分的施工过程,如构造柱圈梁楼板的浇注,抹灰工程等,而在巡视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学习的机会。例如,在查看抹灰时,发现了表面有较多的砂眼,阴角阳角不平整等问题,这便要求施工人员注意水灰比或加强施工的工艺。从这些问题中,我便可以从起因以及解决方式中了解实际施工中的操作方式,这也弥补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空白。
施工方的施工依据是图纸,而监理监督施工质量的依据也是图纸。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接触到了两种图纸,即建筑图纸及结构图纸。建筑图纸是上大学后接触最多也是最早的图纸,因此较为熟悉,而结构图纸则从未接触过,仅有的有关表示方法的知识是课堂上老师用两个课时讲解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地学习,于是,每天在结束工地的巡视后,我都要熟悉结构图的表示方法。
从图中的标注我了解了工程中我从未接触到的结构和设计。例如,从“梁下皮为板下皮”这段标注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上反梁;“圈梁遇过梁用圈梁代替”这一设计等等。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都会虚心请教。但是图纸的表示毕竟过于抽象,如果想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就必须到工地上进行感观的认识。于是,在第二天巡视工地的过程中,我都会带着问题去看建筑的结构,以求印象深刻。渐渐的,我也能够大胆地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了。
在本次实践中我第一次直接接触到了各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如不同型号的钢筋,苯板,挤塑板?除了认识材料的外观,还了解了各种材料的功能,虽然是基本浅显的了解,但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次的实践过程中我还了解了所学专业的就业信息。据介绍,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良好,虽然目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一直未有改变。
工民建专业人才一直保持着旺盛地需求。造价专业人才随着国家建设的进行也一直处于较好的就业形势。但大学生就业仍有许多困难,最主要的便是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而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是在学校学习期间接触不到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刚毕业时找工作不能有过高要求,主要还是以积累经验为主。而一个富有经验的造价员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这次的实习活动为我提供了接触实际的机会,让我的知识不只是停留在书本和自己的主观想象中,而是真真切切地反映在具体的实物中,让自己得到了感观的直接认识,使得印象更为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实践,让我初步认识了一个工程运作的各部门的职能范围以及所需的专业知识,让我对自己的职业人士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自己的目标更为明确,让我更加有动力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勇往直前!
这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受就是我懂得了怎么去工作了,很多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只要你去实践过了,实习过了,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要不你就永远是门外汉,什么都不懂。我对自己专业将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所以我相信自己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做的更好的。只要自己一直去实习就可以,在实习懂得了之后,运用到实际中之后,我就可以做好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将来取得成功
首先通过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开始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还有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领导、监理、相关部门的交流等。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特别在做图方面学到了cad的一些快捷方式如复制可以输入co、m移动、e删除等等。并且有幸参加了两次工程例会,学到了做为甲方如何调节个部门之间的矛盾,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工地上是艰苦,特别是连续十几天的高温天气,加上临时办公室没有空调和电扇,早上过去后衣服就没干过。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设计图纸上的变更,具体施工时出现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等等,只有通过实践后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对有关的资料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填什么资料,需什么人签字等,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最后一点就是:虽然只有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但我有幸了解了项目的整个过程,看到了桩基工程;一期10#楼的地下室柱和剪力墙的钢筋和模板工程;一期1#~8#楼的装饰工程;室外绿化工程。
这次还看到了使用平法标注的结构图,初见时感觉有些头大,虽然在这之前听老师说过,但并未学过,就那么一张剪力墙平法施工图,都有些眼花。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不过师父介绍我买了几本平法制图的图集,图集里详细介绍了读图的方法,经过几天的努力,再看图时终于不再感觉难了。可以拿着图纸去现场对钢筋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将终身受益,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得到体现,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这才真正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对工地的环境有所了解,包括实际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对于工作环境可以说相当之艰苦,我去时,项目部的办公室刚搬到二期前排的商品房做临时使用,之间导致了办公室内没有避暑设施,特别是刚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高温天气,早上过去坐在办公室里,几分钟便大汗淋漓,呆在外面都比里面凉快点。
这样的环境也持续的20天,而后新办公室建好搬过去,装上了空调,但问题又有了,办公室离工地有一里多路,每天不只要走几个来回。在人际方面短短的一个月却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人,就施工单位就见到了三四个项目部,从土建到道路再到绿化最后还有桩基项目部,监理更不用说了,办公室就在我们隔壁,算是处的比较熟的,其间还接触到了房管部门、质量检查部门、各分包单位的老板、公司的领导等等。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六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国的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现在,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争创安全标准化管理工地、文明工地的数量每年在逐步增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标的工地也越来越多。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有效加强是分不开的。但是应该看到,现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
有人将建筑行业称为日不落的行业,因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建筑行业生存的地方,但是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又不得不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去规范建筑施工行业?这不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发现如提就要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呢?
一、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对我在工地的这两周而言,我深切体会到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a),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1.2建筑施工中的事故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难,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建设部最新统计显示,20xx年,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1.28%,死亡人数下降了9.89%;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3起、死亡170人(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上升了2.38%,死亡人数下降了2.86%。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分析,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
建筑工地的实践报告篇七
在大三暑假将要开始实习的时候,很茫然,对于未来感到特别的迷惑,未来,究竟是要往哪个方向开始?
有幸到建筑工地实习,在将近40天的实习期里,我初步接触建筑的一些知识,同时也积累了社会经验.负责指导我门组的是一名毕业两年多的学长,他在那个工地是一名施工员,实习内容主要是了解一下工地的基本知识.在李工的悉心教导下,很快我就熟悉了工地上许多最基本的知识,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 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实习过程和体会。
本工程是满洲里市城建中海建设总局开发的大型复合式商业住宅小区,承建单位是城建集图第二分公司,分别是高层.多层住宅,及商业建筑。由北京威斯顿设计院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为异性柱。面积为16800平方米,由5栋楼组成的商住楼,现浇钢筋混泥土六层框剪结构。
实习内容: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混泥土工: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收获与体会:
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施工员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在工地上还学到了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要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还有模板设计:
(一)施工准备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1、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要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实习结束了,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我真切的体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深刻含义,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