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十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
1.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2.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阅读的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勇气。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7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有谁知道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吗?
二、整体感知
1. 题目说烛光跟生死有关,你信吗?一支小小蜡烛发出来的光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威力,还能操纵着人的生死,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想知道这是为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翻开课文56页,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那关乎生死的是不是这根蜡烛呢?
3. 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干什么的,怎么会跟情报有关呢? 原来,伯瑙德夫人明里是旅馆的老板,暗里却是秘密情报站的工作者。
4. 她把情报藏在哪里呢?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
意想不到。教师点拨: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三、分析感悟
尽管伯瑙德夫人想出了如此绝妙的方法,但危险还是降临了。当危险一次又一次逼近时,伯瑙德夫人一家人与德军展开了紧张而巧妙的周旋。
默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出示课件)
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第一次危机来临,当时情况怎样?
(出示课件)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这一段,孩子们的表情怎样?为什么?
1. 危机是什么意思?这儿有什么危险?
2. 除了会危及到一家三口的性命外,想象一下还会危及到什么?
3. (出示课件)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 伯瑙德夫人面对危机是怎么做的?(出示感悟) 全班齐读这段话,去掉“急忙、轻轻”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去掉这两个词可不可以。请学生读,注意读出伯瑙德夫人内心焦急但外表平静的语气。
5.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对不对?似乎说明了什么?
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来临。
(出示课件)此时房间里的气氛怎样?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1. 读这一段,感悟房子里的恐怖气氛。
2. 这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烛光,课文里是如何描述的?
3. 听老师配乐读这段,再感悟。
4. 学着配乐读,说说你的感受。
5.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十二岁的雅克是怎么做的?
6. 厄运是什么意思?现在他们一家人有什么困苦的遭遇?
7. 他现在还害怕吗?又是怎么做的?(出示从容地)
8. 最后时刻的到来是什么意思?
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此时,蜡烛越烧越短,危险越来越近,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十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明白,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得想个法子。
1. 她想了个什么办法?
2.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3. 为什么要娇声娇气
4. 谁来用娇声娇气的语气来读一读?
5. 如果你是那个德军,听了这么可爱的女孩的话,你给她吗?
6. 最后,杰奎琳成功的端走了蜡烛。她表现怎样?请你夸夸她。
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
1. 如果杰奎琳没有想出办法,再耽误一会儿,会出现什么情况?
2. 杰奎琳走快了会引起怀疑,走慢了蜡烛会熄灭,这的确是什么样的烛光啊?
四、文章有着如此曲折的变化,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五、拓展
1. 是谁保住了秘密,是谁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2. 你喜欢他们中的哪个人,为什么?
3. 分组讨论,再汇报。
六、总结
雅克和杰奎琳的年纪比大家大不了多少,却在这死亡线上挣扎。他们本该和大家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历经生死的考验?(战争)让我们大声呼喊:世界和平,远离战争
七、课外作业
1. 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写下来。
2. 《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的故事》、《小兵张嘎》、《鸡毛信》这几本书。希望同学们课外去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诺曼底”号船遇难的危急时刻,领略到船长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那种镇定自如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起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读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情况,请这小组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很简洁。是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4、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说。
哦,三次:第一次是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点)第二次呢。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点)第三次是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夺)。
(评价:你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收获很大!)
过度: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师: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说,(录音)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从第五自然段中我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借睡觉把蜡烛端走。(师板书:端)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感受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又是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首先,请大家看学习提示)
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危急时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伯瑙得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描写她的句子。请小红读。 (出示课件、录音)
生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我听到有同学说夫人临危不乱,很好,还有吗。嗯,急中生智,镇定自如。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你们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急忙、轻轻变红)
师:这些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理解,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
生读。听得出,你在夸赞伯瑙德夫人的聪明。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
生。哦!你读出了他的沉着、冷静。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们的读书收获。
总结:伯诺德夫人此时此刻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她却故作镇定地端上油灯,这个举动不仅是想用油灯换走蜡烛保护情报,而且她也在给孩子们作表率,告诉孩子们要镇定、要勇敢、要坚强、要机智。所以说伯诺德夫人是个机智勇敢、了不起的妈妈。带着你的理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读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出示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来谈谈。(重点句子变红) 师、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变红)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师、不能想象,后果很可怕。 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再说。请你说。
师:是的,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 还有吗。对,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法西斯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好,请你接着补充,嗯,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严重啊!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
师:很好,你们出色的朗读,你们凝重的神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师:下面是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请看:(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 年—1945年期间,德军、盟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支对立的军队。德军是侵略者,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据统计,二战期间,光是奥斯威辛这一个集中营,死难人数就达到100万--150万人。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雅克却能沉着冷静的想出对策,真是了不起呀。谁能读出雅克的沉着与冷静。请你试试。(生读书)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明明有机会逃走,却选择了留下来。他不愧是家里的顶梁柱、妈妈的好儿子。还有吗。杰克能在母亲拯救情报行动之后,而且自己的行动也遭到阻止之后,依然表现的镇定自如,依然去搬柴,完全不动声色,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这更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师:多么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雅克啊!男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和敬佩,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录音:男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蜡烛马上就要燃烧到铁管处了。此刻,它那微弱的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我们感觉死亡正一步一步走近。请再来读读课题(生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三、感受杰奎琳的机智、勇敢,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0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点击幻灯片、录音:一生接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她娇声地说:——(录音:一学生再接读)
2、从杰奎琳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嗯,她天真、可爱、聪明,镇定)
师1:她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对女儿的思念。
师2:时间刻不容缓,他非常聪明的拒绝了少校想和他交谈的要求,既委婉又得体,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她还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3、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分角色来读读这段话吧。女孩子们,让我们用读来感受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敏吧!
杰奎琳端着牵动家人生命,关系情报站安全的烛光慢慢走上楼,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生接:蜡烛熄灭了) 同学们,此刻,再来读课题的话,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吧!
啊!这——(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学习,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得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用词准确巧妙。希望同学们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四、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师:生死攸关的烛光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化险为夷,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我们也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与勇敢、镇定与从容。
此时此刻,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母子三人说。想一想,把它写下来。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汇报交流:„„
师:是啊,他们都仇恨战争,渴望和平;还有吗。
师:对。我们要向他们那样永远有着一颗永远燃烧着得像蜡烛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啊!请这位同学接着说。嗯,说得好,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因为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是战士们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不希望再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师: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同学们,课下有兴趣的可以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三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女的机智,感受他们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爱国情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女的机智,感受他们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
2、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表现人物机智勇敢的故事。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同学们,今年是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7周年,在70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你眼中的世界第二次大战是什么样的?(生汇报交流)
2、师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
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 多亿人卷入战争长河,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家园,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齐读课题。
3、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①主要内容? ②为什么说烛光是生死攸关的?③一家三口面对危险是怎么做的?
4、出示自探提示;
①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伯诺德 盟军 小金属管 蜡烛 暴露 杰克 杰奎琳 熄灭
②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③再次默读课文3—7段,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说烛光是生死攸关的?(用横线勾画相关的句子) 伯诺德夫人一家面对生死攸关的烛光是怎样做的?(用曲线勾画相关的句子)
二、解疑合探
指生读词语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a、交流问题
1、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将告结束”请同学们默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 这小小的烛光,关系着________,关系着_____________,关系着____________。
2、出示句子:“此时此刻„„„蜡烛上。” 体会此时一家人的心情。
3、出示:“她连忙„„。吹熄”从这个句子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镇定。
b、交流: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请学生读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请大家认真读读句子,看看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诺德夫人表现怎么样?抓住“急忙”“轻轻”和说的话,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指生朗读,注意读出感情
4、出示句子:“这时候„„生了火。” 从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从“从容”一词可以体会到杰克很镇定)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扬杰克? 假如你是杰克,你认为杰克的那句话该怎么说?
5、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出示句子:“杰奎琳娇声的说„„。熄灭了”你认为她这个做法妙吗?妙在哪? 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端起烛台的她会想什么呢?
师小结:这真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在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
三、质疑再探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司令官为什么对杰奎琳那么和气呢? 他们的父亲在干什么呢?
四、运用拓展
1、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内容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大家,可以从积累词句,挖掘课文,延伸想像等方面来出题。
2、读了这个故事,假如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其中哪一位说些什么?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四
课文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 这是什么? (烛光)
这黑暗中摇曳的烛光,对于我们来说普普通通,但对于二战期间的伯瑙德夫人一家来说却是生死攸关。 课件
生死攸关 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让我们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品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二、普通的、不起眼的烛光会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关乎谁的生死?
板书:夫人、雅克、杰奎琳
师:谁发现了这三个人的关系?
你从哪知道的?
师:关乎生死的是烛光么? 是什么? (情报)
保护的是怎样的情报? 课件 (绝密)
怎样的情报称得上是绝密的情报?
在保家为国的斗争中,伯瑙德夫人一家三人参加了情报工作,那她想出了哪些方法来隐藏情报呢?
这次又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办法?(绝妙)
绝妙 是什么意思?
这个绝妙的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 课件
为什么把情报放在蜡烛里?
过渡:是啊,尽管伯瑙德夫人想出了如此绝妙的办法,但也出现了意外,一天晚上,伯瑙德夫人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了,德国军官点燃了那只装有情报的蜡烛。于是,伯瑙德夫人一家与德军展开了紧张而巧妙的周旋。
三、研析情节
师:故事情节围绕这半截藏有情报的蜡烛重点描写了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呢?课件
指名答 课件 板书: 德军 点 点 夺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师: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课件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师: 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课件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心情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有什么感受,可以在旁边简单的批注。
(板书:勾画 朗读 批注)
四、组织学生交流。 指名汇报
1、交流伯瑙德夫人的表现。
师:伯瑙德夫人为什么急忙取出一盏油灯?能从书中找出来么? 课件
情况是----危急的
哪些词的意思与它相近吗?
可不可以用他们来替换“危急”呢?因为夫人知道什么? 课件
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试着读一读
师:就是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伯瑙德夫人怎么做的呢?大家来读一读。谁能说一说?(汇报、 课件 板书:吹)
她为什么这么做呢?强调哪些字词?请同学们做一个伯瑙德夫人吹的动作。
从这几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板书:勇敢、机智、沉着。)
你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下这几句话吗?
过度: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危机有没有过去呢?你从哪里知道的?读一读 课件
请你将红色的字再读一遍
师:这时的气氛怎样? 课件
谁来试试,把房子里那紧张恐怖的气氛读出来
2、交流杰克的表现。
师:眼看蜡烛越来越短,在这紧要关头,雅克又是怎样做的呢?大家带着雅克的心情来读一下, (板书 : 端 )
引读:但是中尉快步走上前去,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说着一把夺回了烛台,看着自己的计划失败了,雅克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
师:从雅克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再读句子。
3、交流杰奎琳的表现。
教师渲染: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琳挺身而出。他是怎么办的?课件
师:你觉得她像杰奎琳么?
你能用杰奎琳那种娇声娇气的语气来读一下么?
杰奎琳为什么用这种语气?
(这种声音给人一种我见尤怜的感觉。勾起少校的一丝柔情)
师:少校看了看杰奎琳,回答道:“当然可以,小姑娘。…….” 课件
杰奎琳有时间听么? 为什么?
他又急中生智 引读 课件
师:这时杰奎琳端起烛台,还到了声晚安,走上楼去,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意味着什么? ( 板书:拿 )
如果杰奎琳晚走一会儿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走快了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走慢了,蜡烛就会熄灭,情报就会被发现了,所以说真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啊!
4、师小结: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
妈妈和哥哥呢?
五、总结
同学们,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勇敢机智的一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紧张得几乎窒息又非常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保卫祖国、反抗法西斯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普通人。
六、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七、设下悬疑
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
有机会我们在探讨,或刻下与同学、老师研究。
八、布置作业,课外延伸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
教学反思: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重点词语展示斗争过程
本课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大意,体会人物精神,我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再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巧妙周旋的过程。当藏有情报的蜡烛被“点燃”时,伯诺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保护这蜡烛:一是取出油灯,借机“吹熄”蜡烛;二是大儿子杰克借搬柴生火之机“端走”蜡烛。当他们的行动没有获得成功,蜡烛被“重新点燃”和被“夺回”时,就在这危急关头,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由,借机把蜡烛“拿上楼”,避免了一场危机。
二是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心理
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紧张激烈,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他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他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如:伯诺德夫人说的那句话可作为一个切入点训练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五
读了《生死攸关的烛光》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与自己的女儿那爱国的精神.
之中瑙德夫人想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情报藏在剩汤的铁锅里。尽管他们安全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瑙夫人始终感觉到不放心,最后把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的封好。放在金属烛台上。
由于蜡烛明显的摆在桌子上,所以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索,但是,一天晚上,突然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揉皱了的纸就在灯光下吃力的读着,但不幸的是一个把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在长官面前,情报十分危急,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结束。
由于自己的儿子机灵,说:“天冷了,我到柴房去烧火。”便
拿着蜡烛朝门走去,但无济于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女儿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先生们,天黑了我可以拿一盏灯睡觉吗?”少校看了看小女儿,温和的手:“当然可以。”由于小女孩的聪明才智,让全家逃脱了死亡。
因为读了《生死攸关的烛光》让我体会到他们一家三口的智慧和勇敢,因而用激发了我让我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祖国。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六
设计理念
《研究“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学校的研究课题,即运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观察、分析、调控课堂教学,使课堂达到“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效果。“三维”之间并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互动的过程。“三维”之间的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联系紧密,互动生成的一个立体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过程与方法),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便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语文科的子课题是“研究三维互动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综合渗透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情感性较强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为基点来观察、分析、调控其它两个维度。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发展其他两个维度,最终达到“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
文本解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文章篇幅不算太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但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根据课程标准和年段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是: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镇定、勇敢、机智,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观察、分析本节课的三个维度,不难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其它两个维度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因为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较为丰富,加上文本内容的历史久远,与学生的背景知识有距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体会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要落实好上述教学目标,发展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创设情境,使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方法选择(过程与方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式和手段。
1. 采用网络广播系统,播放关于战争的电影片段,拉近学生与二战时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
2. 采用研读加表演的学习方式——“以读(研读,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促悟,演中悟——以演促悟”,着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母子三人面对危机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镇定。
教学流程
依据教材特点、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教学任务分两个课时完成。本次教学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如下。
(一)披情入文,拨动情弦
1. 导语: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二战时期法国第厄普市,认识了伯瑙德夫人一家。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和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一起面对——
2. 学生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二)随情入文,体验情感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1)播放片段,激发情感
导语:让我们先一起走进战争的残酷场面吧。(播放影片视频)
激qing:刚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二战时期德国侵略法国的战争场面。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祖国,法国人民纷纷起来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光荣行列。文中的伯瑙德夫人一家就加入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2)创设情境,拉近时空
伯瑙德夫人为了保护绝密情报,想方设法把情报藏好。那么伯瑙德夫人最终把情报藏哪儿了?
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天晚上,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屋子并顺手点燃了蜡烛。一旦蜡烛燃烧,会有什么后果?
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眼睁睁看着这生死攸关的半截蜡烛燃烧,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一:一旦蜡烛燃烧,情报就会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就会死亡。
生二:假如我就在现场,我会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生三:假如我就在现场,我会很紧张。
……
[评析]教学充分体现了“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效果。先从过程与方法入手,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再巧妙设置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当时情况的危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容易投入学习。这样,就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
2. 融情入境,情感体验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镇定、勇敢和机智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导语:面对这生死攸关的烛光,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又是怎么表现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
(2)出示问题:a. 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
b. 从母子三人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c. 分角色演课本剧。注意抓住人物特点(动作、语言、神态)演读。
[评析]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但需要老师的引导。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着重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学法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子三人的镇定、勇敢、机智的表现和爱国精神(知识与能力)。
(3)小组互相交流学习感受。
[评析]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争,同时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及表达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在组员互相交流中(过程与方法),体会人物的表现和品质(知识与能力),学生从互相交流中获得合作学习的快乐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4)角色演读,师生评价交流,体验母子三人的表现和品质。
导语:经过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交流讨论,相信大家对母子三人的表现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下面我们就通过同学们的演读来体验人物品质。(学生踊跃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课本剧,最后请了一个小组上台表演。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观看并做好评价记录。)
学生评价:
生一:我觉得李楚莹同学演妈妈演得好,从她说“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和轻轻吹蜡烛的动作表现出妈妈的镇定。
生二:我觉得演儿子雅克的同学把雅克的勇敢表现出来了。从他慢慢站起来的动作可以看出雅克很从容。
生三:我觉得演杰奎琳的同学跟军官说话时不够娇声。因为杰奎琳是用娇声说话打动了军官。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生读。(读出了娇声的语气,学生报以掌声。)
[评析]品词析句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高年级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方式,在充分的时间里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让学生畅游字里行间品位、咀嚼、感悟,收获的不仅仅是只言片语,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智慧阅读的快感。这一环节教学,通过学生的角色演读——评价——教师相机指导(过程与方法),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而学生的角色演读和个性评价,更凸现对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的重视。使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感悟中、在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在角色演读和个性评价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表现和品质,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品读能力 (知识与能力)。
三、总结提升,延伸情感
1. 根据板书总结
今天我们和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一起经历了三起三伏、惊心动魄的战斗,让我们为这母子三人为了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镇定、勇敢和机智鼓掌!为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鼓掌!
[评析]课文的板书是紧紧抓住了课题和课文的中心内容进行设计的,较好地反映了故事的曲折起伏。通过板书总结(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学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有创造性的联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从中体会了母子三人的爱国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2. 拓展思维
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写一写。
生一:敌人走后,母子三人都趴在桌子上。经过刚才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都筋疲力尽了。
生二:敌人走后,伯瑙德夫人赶紧把情报从蜡烛中取出来,怕敌人又返回来。
生三:敌人走后,母子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生四:敌人走后,母子三人都笑了。
生五:敌人走后,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们,你们真棒!”
……
[评析]经过过程方法的改动,学生的情感思维打开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对母子三人的表现进行了个性化的理解(知识与能力),使三个维度都得到和谐发展。
3. 课外延伸
(1)师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像这母子三人一样的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勇敢地参与反抗法西斯的战争中,正因为有了这股正义的力量,这样残酷的战争终于在1945年结束了。
但是,战争留下来的惨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只有勇于正视历史,才能时刻警醒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吗?
(3)推荐阅读: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下面的书籍,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次战争。
[评析]此设计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七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重点词语展示斗争过程
本课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大意,体会人物精神,我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再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巧妙周旋的过程。当藏有情报的蜡烛被“点燃”时,伯诺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保护这蜡烛:一是取出油灯,借机“吹熄”蜡烛;二是大儿子杰克借搬柴生火之机“端走”蜡烛。当他们的行动没有获得成功,蜡烛被“重新点燃”和被“夺回”时,就在这危急关头,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由,借机把蜡烛“拿上楼”,避免了一场危机。
二是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心理
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紧张激烈,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他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他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如:伯诺德夫人说的那句话可作为一个切入点训练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重点词语展示斗争过程
本课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大意,体会人物精神,我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再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巧妙周旋的过程。当藏有情报的蜡烛被“点燃”时,伯诺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保护这蜡烛:一是取出油灯,借机“吹熄”蜡烛;二是大儿子杰克借搬柴生火之机“端走”蜡烛。当他们的行动没有获得成功,蜡烛被“重新点燃”和被“夺回”时,就在这危急关头,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由,借机把蜡烛“拿上楼”,避免了一场危机。
二是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心理
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紧张激烈,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他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他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如:伯诺德夫人说的那句话可作为一个切入点训练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高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的,本篇课文篇幅不算太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学生读过一两篇后,普遍能了解大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以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氛围,如:在读到“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我提出问题:此时的情形怎么样?引导学生答出:十分危急。以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围绕这一点我又提出:在这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学生通过交流,理解伯瑙德母子三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学生深入理解了母子三人在敌人面前的表现,感悟了到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由于课堂前半部教学内容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较多,因此后半部教学有些紧促。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危急时刻”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体会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遇事机智、勇敢与镇定自若。
1、在理解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时,让学生找描写伯瑙德夫人语言和动作的词语,抓“急忙”“轻轻”等词体会,并让学生自己吹蜡烛和轻轻吹蜡烛的动作,通过自己两次吹蜡烛的对比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
2、体会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的机智时,同样让学生自己找描写兄妹俩语言的句子和体现两兄妹机智、镇定的词,雅克“慢慢地站“从容地”“默默地”,杰奎琳“娇声”说等词,让学生感受兄妹在这危机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遇事从容不迫的品质,突破重点。
3、另外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不堪设想”,找到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时,相机理解“不堪设想”,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情报被发现会有发生什么后果,学生通过想象发散思维,提出不仅会影响到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的生命,更会影响到更多参加革命的革命者,甚至是影响到祖国的生存,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情况危急的理解,又能加深对母子三人在危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与机智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人物的佩服之情,对人物遇事机智、镇定的品质的学习便会油然而生。[第一范文网]
二、注重朗读的训练
在体会情况危急和母子三人机智、镇定时,学生找到相关的词句,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注意读的形式多样化:如指名读、赛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危机与伯瑙德夫人母子的机智。特别是在读人物的语言时让学生先探讨在当时的情况下,人物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学生心里有了底再练习读、指导读,学生更能够读出感情。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降,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如在学习“为了保护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情报,母子三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这个问题时,可以给够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谁?欣赏他什么?等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学习,不预设答案,学生中富有个性的见解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地形成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八
设计理念:
本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伯瑙德夫人及其儿女深沉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并留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提倡个性化阅读。所以在教学时,我尽量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母子三人是怎样利用机智、勇敢、沉着的品质去面对危急时刻,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这样提升了文章的思想,使学生明白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真正体会母子三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这也突破了本文的重点难点。然后通过后边的拓展延伸,渲染气氛,升华情感,使学生仿佛真的来到了二次大战时期,站在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人的面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敬佩与感动,同时也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呼吁:远离战争 共享和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人物的表现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qing导课
1、出示有关烛光的几个场景,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几幅温馨宁静的烛光的画面。)
2、看到这样的烛光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总结:是啊,烛光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与光明,让我们感到幸福与温馨,但还有这样的一种烛光。(师板书:生死攸关的烛光)
3、你知道它的意思吗?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
根据学生的问题总结提炼出重点的问题,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预习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学们课文预习的真不错。读完课文后,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说一下?(生:生死攸关)
3、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生死攸关?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
4、谁来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生死攸关?板书: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顺序可以打乱)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默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来感受那生死攸关的时刻
三、 抓住“烛光” 品读感悟
(一)感受第一次生死攸关的时刻。
1、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死攸关?
2、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些具体的词句感受到生死攸关的?(出示文字:情况是危急的……生命即将结束)
3、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大家想想:为什么这段话会让你有这种感觉?
也就是说,他们会怎样?(死去。)
4、蜡烛熄灭,还会怎样?
生谈自己的理解。
5、情况是多么危急阿,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师指导朗读:“是啊,生命是宝贵的!而这一截小小的蜡烛却关系着一家三口的生死存亡,这真是”——(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6、在这危急时刻,作为母亲,伯瑙德夫人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
(出示句子:她看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7、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聪明、沉着、冷静…..)
a、伯瑙德夫人很聪明
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师出示:来读找生读这句话?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如果让你读,你准备怎么读?(后面几个学生只读书不说明理由。)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的读书收获。
b、伯瑙夫人很勇德敢。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从“文中找出词语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的理由吧。)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交流沉着、冷静等)
8、总结:通过刚才的读,我们体会到伯瑙德夫人在危急时刻虽然心里焦急万分但是却表现的非常沉着冷静,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二)再次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多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都读的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先来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气氛越来越紧张、情况越来越危急?(生读书)
3、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生接:不堪设想)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生:不能想像,后果很可怕。
师: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1、2自然段找一找(生读书)
生:汇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汇报)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可能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的严重啊!请看,这就是当时战争留下的场面(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谈自己的感受。
4、战争是残酷的,一旦情报站暴露,将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啊!此时此刻,这半截蜡烛成了——(生接读: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啊,伯瑙德夫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的心——谁来读?(出示句子)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不堪设想”学生接读
5、此刻,气氛是多么地紧张,情况是多么地危急啊!这的确是——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6、在这危急时刻,儿子雅克又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五六自然段,想一想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他的表现?(从容)
7、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他的从容?
生结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体会。
8、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他的从容来。(生读书)
9、我想找两个同学合作读读这段话,谁愿意与我合作?(师生合作读书)
10、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假如你是雅克,你为什么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你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11、这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12、多么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雅克啊!带着这份感动和敬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吧。(生齐读)
(三)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蜡烛马上就要燃烧到铁管处了。此刻,它那微弱的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我们感觉死亡正一步一步走近。再来读读课题(生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0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点击幻灯片:一生接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她娇声地说:——(一学生再接读)
2、从杰奎琳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天真、可爱、聪明…)
3、这么有礼貌、可爱的杰奎琳,她的请求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师:这说明她的主意好不好?好在哪里?
师:是杰奎琳唤醒了他的人性之光和亲子之情啊!
4、你觉得杰奎琳还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聪明,镇定).
师: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她还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5、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分角色来读读这段话吧。男女两组学生分角色读)
6、杰奎琳端着牵动家人生命,关系情报站安全的烛光慢慢走上楼,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生接:蜡烛熄灭了)
7、此刻,再来读课题的话,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吧!
啊!这——(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四、读写迁移 拓展延伸
师: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绝密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安然无恙。此时此刻,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母子三人说?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生汇报交流:……
1、出示配乐诗歌朗诵欣赏。
小结:是啊,他们都仇恨战争,渴望和平,有着一颗永远燃烧着得像蜡烛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啊!
2、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课外拓展:
1、假如你在现场,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你有什么好办法化险为夷?
2、课下有兴趣的同学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九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引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为什么要保护这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翻书65页,我们来读一读。(教师引读)。
二、从语句中感受“生死攸关”
过渡:于是,围绕着半截蜡烛,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三次:(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师板书:点 点 夺(评价:你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小结:同学们,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真是——一波三折。
2、过渡:在这一波三折的故事中,随着敌人的步步威逼,蜡烛燃烧着;随着时间的步步流逝,蜡烛越来越短,绝密情报的暴露也就在一线之间。此时对伯瑙德夫人一家人来说,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那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生死攸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出相关语句,然后再认真地、小声地读读你勾的句子
⑴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吧。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同意他找的这些句子吗?你们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⑵老师觉得大家所找的这些表示生死攸关的句子中,这一句话让我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你们能帮我读读吗?
(学生齐读“一旦这个”)
⑶假如你是作者,你这样写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⑷师:既然如此,你们能不能用不同的语言来具体描述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谁来试一试。
生1: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
生2: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法西斯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生3: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数万雄兵将葬身沙场。
生4: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太可怕的,可怕得让人不敢想,因为一旦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母子三人的性命将告结束,后果是——
学生:不堪设想。
师:一旦绝密情报落入敌人的手中,后果是——
生:不堪设想。
师: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多的母亲、孩子为之丧命,后果是——
生:不堪设想。
师:可以看出当时真的是——
生:生死攸关的时刻。
师:带着感受,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理解了这句话所潜在的意思,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巧妙。好,还有两句话,自己去读读,体会体会吧。
[出示课件](自读)
师:刚才读书的时候,我发现李雯婷读懂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她的神情都凝重了许多,请她来给我们读读吧。
学生个读。(读完以后,全班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师:你出色的朗读,源于你对句子深入的理解。
⑹师: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如果你觉得站起来读,更能表达你此时的情感,那你就站起来读吧!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充满感情地齐读三个句子。)
师:你们的朗读,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三、感受伯瑙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
1、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生: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我从第五自然段中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想睡觉。
师:办法是睡觉,还是借睡觉而把烛台——
生:拿走。
师:拿走?随便拿起就走,还是——
生齐说:端走。
师:对了,我们就应该在文中去寻找答案。(师板书:端)
师:(指着板书)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呢?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
[出示学习提示:仔细品读3—7自然段,抓住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去体会批注,再把你的理解、感受融入到朗读中。]
(学生齐读学习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你们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生:愿意。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4、全班汇报交流
师:现在全班一起来进行汇报交流。(学生说到谁就讲相应的部分)
⑴体会杰奎琳地品质
生1:我最佩服杰奎琳。请大家看到第7自然段:突然,杰奎琳娇声对德国人说到:“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我找了一个重点词是“娇声”,我看出杰奎琳很有礼貌,用机智、可爱唤起德军少校对女儿的思念,从而镇定、冷静地端起藏有情报的烛台而不受德军的怀疑。
师:是啊,此时已经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了,蜡烛马上就要燃尽了,绝密情报即将暴露在敌人的眼前,可勇敢的杰奎琳站了出来。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你找的句子。
该生读句子。
师:还有补充吗?
生2:我找到了一个词语——“高兴”,如果杰奎琳不是很高兴的话,德国军官一定会起疑心。她这个态度就像在父亲面前撒娇一样,更能唤起德军官对女儿的思念。
师:那你能来读读这个词吗?
生2:高兴。
师:再试试。
生2:高兴。(顿时让所有的人感受到了杰奎琳的可爱,机智)
生3:我佩服她,因为是她成功地把烛台端走了,没有暴露情报。
师:对,只有10岁的杰奎琳用她的聪明、勇敢,把即将发生的灾难解除了,因为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的时候,蜡烛——
生:熄灭了。
(师板书:熄)
师:敬佩她的孩子们,我们用读来感受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敏吧。
(教师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描写杰奎琳的句子)
⑵体会雅克的品质
师:你们还佩服你?(生说时出示课件)
生1:我最佩服雅克,请同学们看到第五自然段,从这段中,我发现雅克出去搬柴已经走出了这个房子了,本来是有机会逃跑的,但是他想,他是家中的唯一的男人。
师:是男子汉对吧?家里的顶梁柱。
生1:对,他并没有跑,而是和家人一起等待。
师:多了不起的雅克!这时候的蜡烛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丧命,他却选择和家人带在一起,多么勇敢啊!
生2:
抓“慢慢地”“从容地”“默默地”体会。(板书:端)
师: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来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真了不起,那请你来读读这几个词吧。
哪个组还想来补充?对,随着时间的流逝,蜡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
师:多了不起的雅克,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男孩子们一起来读读。(男生齐读)
⑶体会伯瑙德夫人的品质
师: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你们的同龄人能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做出这样的举动,都佩服不已。你们还佩服谁呢?(只有三个孩子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伯瑙德夫人。)同为母亲,我也敬佩她。我想读读描写她的语句好吗?
学生:好。
(出示课件)师范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谁能帮我说说,我为什么敬佩她?
生1:
生2:
生3:
抓“急忙”“轻轻”进行分析(及时进行评价)
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出伯瑙德夫人的急中生智吧。(齐读)
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学习,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地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用词准确巧妙。
四、小结,升华
1、师: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板书:生 死),在这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板书:画弧线),,我们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与勇敢、镇定与从容。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生1:(板书:勇敢 机智)
生2:我记得鲁迅曾说过,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我想对10岁的杰奎琳说,你既有智,又有勇,我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师本来正在写板书,这时已经停下手中的笔,惊喜地看着这个孩子、听着这个孩子的发言,脸上流露出了赞叹之情)
师:太棒了!你真不愧是我们的小博士,课外的知识储备量太丰富了!
2、结语。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场没有硝烟却扣人心弦的战斗,记住伯瑙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记住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再次引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板书设计:
生 死
点
吹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机智 勇敢
端
夺
端
熄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的:
1.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2.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阅读的能力。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文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生死攸关的意思吗?
3.你还知道哪些和生死攸关意思接近的词语?
二、分析感悟。
(一)从描写烛光的语句中感受“生死攸关”。
这一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烛光,课文里是如何描写的呢?全文。
课件出示: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学生填空,这微弱的烛光关系着情报的安全。
1.个别学生读句子
2.你能帮摇曳换个词吗?
3.理解最可怕。(这微弱的烛光这么为什么这么令人可怕吗?)
4.课件出示:这微弱的烛光关系着。
学生填空,这微弱的烛光关系着情报的安全。
引读: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学生填空,这微弱的烛光关系着一家三口的性命。
引读: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学生填空,这微弱的烛光关系着盟军作战计划的成败,无数人的性命……
引读: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小结:是呀!太可怕了!可怕得让人不可想象。因为一旦蜡烛熄灭,情报就会发现情报一发现,情报站就会被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将告结束……后果是不堪设想。可以看出当时真是生死攸关啊!
5.再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二)从人物描写中感受生死攸关。
过渡: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保护这支生死攸关的蜡烛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1)汇报伯瑙德夫人。
课件出示: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女儿,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板书:点吹)
①个别回答。
②去掉急忙和轻轻行吗?这里为什么要用上急忙和轻轻两个词?学生自由读没有急忙和轻轻的句子。
③伯瑙德夫人望着脸色苍白的儿女,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办法。这个时侯,她会怎样对德国人说。
④学生个性化朗读。
过渡: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急中生智,逃过一劫。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对吗?是呀!蜡烛又被德国军官重新点燃了!(板书:点)
此时此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个别回答。课文里是如何描写的呢?
课件出示: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仿佛看到德国军官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一个寒冷的深夜,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着,周围寂静得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引读:此时此刻,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仿佛看到德国军官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望着已经吓得脸色苍白的儿女,想到还关在狱中生死未卜的丈夫。
引读:此时此刻,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仿佛看到德国军官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人都快窒息了,面对着这生死攸关的烛光。
引读:此时此刻,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仿佛看到德国军官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过渡:这一家三口该怎么办呀?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谁又想到办法保护这支蜡烛?(板书:端)蜡烛被端走了吗?又被德国军官夺回来了。(板书:夺)雅克又是怎样做的?
(2)汇报雅克。
课件出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
①个别学生读句子。
②为什么要从容搬回一捆柴?
③从从容这个词里,你发现雅克是个怎样的孩子?
④你知道最后时刻意味着什么吗?雅克默默地坐着在想些什么?
④根据回答,指导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
过渡:时间一步步在逼近,蜡烛也越来越短,眼看蜡烛就要熄灭了,眨眼之间一家的性命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该怎么办?(板书:端)
(3)汇报杰奎琳
课件出示: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睡觉吗?”
①②理解“娇声娇气”。(去掉“娇声娇气”行吗?为什么?)
与雅克对比。
③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对着司令官先生撒娇,让司令官先生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让他实在无法拒绝。十岁的孩子这么聪明!这么机智!这么勇敢!的确令人佩服!
④分角色朗读。(假如你就是杰奎琳,老师就是德国军官,看你能不能打动我。)
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板书:熄)
四、小结,升华
1、师: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板书:生死)
你从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在的时候,我们要。
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革命工作,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的时刻,为什么会这样机智勇敢
是呀!这种机智与勇敢来自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永远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瑙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同学们,雅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本来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幸福时光呢?
课件出示: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
二战时期,我们中华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同自己的夫辈们一起,用自己的稚嫩的肩膀抗起了沉重的抗争。
课件出示:小英雄雨来、王儿小的故事、小兵张嘎、鸡毛信这几本书,希望同学们课外去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一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说)
师总结:(出示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 年—1945年期间,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西斯力量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德军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战败,英国退守本土,日军占领了中国广大的领土。
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 60 个。二战中有5000 多万人死亡;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胜利。
师:现在就让时间倒流,回到那 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节
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伯瑞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l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瑞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点评:虽然同学们的朗读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学生讨论,师小结。)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l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l
师: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 l
再读有关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照下面的句式展开讨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瑞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小结: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瑞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半 截 蜡 烛
一波三折
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吹灭 端走 端上楼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想,要让学生弄明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必须让学生搜集有关“二战”的资料,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当学生汇报后,我又加以补充,使学生了解了“二战”,从此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法国一家人是如何保护秘密情报的意愿,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提倡个性化阅读。在教学时,我采用了自读感知,小组合作抓重点语句感知,有感情朗读感知,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母子三人是怎样利用机智、勇敢、沉着的品质去面对危急时刻,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提升了文章的思想,使学生明白了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加之让学生想象,使学生真正体会母子三人的伟大精神。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二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青年教师阅读课的赛课活动,我选择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生死攸关的烛光》。由于是临时决定,学生没有预习,我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但是在教学中,我扎实地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和谐活泼。
我以理解词语“生死攸关”入手,直接进入文本,要求学生找到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句子。理解的同时,抛出金属管为什么会在蜡烛里的问题,把烛光和情报联系起来了。通过这个词语的理解孩子们已经能够充分了解烛光的重要,情报的重要。然后,通过小组学习(填表),把握母亲、儿子、女儿怎样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从德军手里巧妙地拿走蜡烛。从母子三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理解当时情况的万分紧急。最后,我们一起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紧迫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展示出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也是一节原生态的教学课,孩子们没有预习,而我的准备时间也只有20分钟左右。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欣慰,这节课不但是一节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课,同时也是一节不怕考试的课。
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精密”,而在于对课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在于学生的参与,在于课堂上灵动的生成。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上本课时,学生没有预习,但是在教学中,我扎实地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和谐活泼。我以理解词语“生死攸关”入手,直接进入文本,要求学生找到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句子。理解的同时,抛出金属管为什么会在蜡烛里的问题,把烛光和情报联系起来了。通过这个词语的理解孩子们已经能够充分了解烛光的重要,情报的重要。然后,通过小组学习(填表练习册中),把握母亲、儿子、女儿怎样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从德军手里巧妙地拿走蜡烛。从母子三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理解当时情况的万分紧急。最后,我们一起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紧迫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展示出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从这里,我领悟到: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精密”,而在于对课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在于学生的参与,在于课堂上灵动的生成。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 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因此在本课的第一课时中,我引导学生汇报课前布置查找的相关二战的资料,初步理解了“生死攸关”的意思,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汇报读懂了什么,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堂课上主要学习课文的主体部分,上课伊始,我通过三组词“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秘密、绝秘、绝妙”;“危急、危机、厄运”的读、说,一方面引导学生复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巩固了生词,练习了说话能力。并设计将“生死攸关”一词归类,又一次深入理解了“生死攸关”一词,也由此导入了学习阅读课文的3——7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一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这时,老师及时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即 “抓住关键词,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找出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的句子,画下来,然后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在这里,学生的“悟”也就比较准确。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找出了课文中直接描写“烛光”的句子,体会到“烛光”就是死亡的威胁,只有让烛光熄灭,才有生的希望,才能保证情报站的安全。通过反复的练读,学生感悟到当时的危急情形,同时也体会到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冷静和默契。于是,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十万火急、岌岌可危、千钧一发、……生死攸关。此时此刻,学生对“生死攸关”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这一课的评课后,我更加明白了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靠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进入五年级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学习方法,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虽然有朗读指导的设计,但在课上的指导没有到位。,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三
总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 徐玮佳 (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四校科研主任)
子课题名称: 《阅读与作文教学新模式探究》
课题负责人: 徐玮佳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参加者之一,负责课题的研究、实践,以及信息反馈的工作。
课题研究简介:
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此课题的研究突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解决阅读与写作脱离”的特点。阅读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读书,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还应当让学生从读学写,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如果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讲写作方法,收效甚微,他们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写。读不同的文体,读不同风格的文章,读不同作家的作品,学生可以从中掌握一批写作的“范型”,头脑中有了这些“范型”,写起文章来才有章法。
研究内容
1、指导学生把课堂成为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掌握积累的方法,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2、采用多种办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使学生积累语言,为运用语言打好根基。
3、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共7个自然段,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伯瑙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伯瑙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生死攸关”、“不堪设想”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续写文章结尾。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过程与方法:
提出母子三人分别的表现,通过找三人的语言描写进行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本课,进 一步让他们学会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续写结尾中提升写作能力。
三、实验研究: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积累课文中优美语言、精彩片断。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四.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启发式、探究等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命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2.学法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利用多次朗读,理解句义,在此基础上,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命运,学会续写文章的结尾。
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为了保护情报,伯瑙德夫人把情报藏在了哪儿?
学生读文找句子
提高阅读速度
一旦蜡烛点燃,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只是会影响到他们一家么?
这个情报点是法国情报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点,这个点一旦被破坏了,那么,后果真是——( ),你通过哪个词来理解的
1.学生回答问题
2.学生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理由
3.抓住“不堪设想”理解后果。
通过理解“不堪设想”,使学生对当时事情失败的后果有一个意识,知道这个蜡烛真是“生死攸关”
整理归纳
那么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母子三人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分别抓住哪些词来形容他们呢?
1.学生画出母子三人表现的句子
2.学生为什么每个人会有这样的表现
3.学生联系自身谈体会
通过了解母子三人的表现,体会三人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爱国品质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母子三人中的一员,在敌人走后,你们会互相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着手开始动笔写作,为课文进行续写
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词进行习作,对人物命运进行延伸。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实验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力求将词语的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揣摩人物的行动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入理解课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能抓住关键的词语,不断深入的品词析句,来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来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变化,体会到一家三口的行动时是怎样想的,从而感受到他们的机智勇敢、镇定自若,并能通过折线图来体验人物内心“一波三折”的含义。
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如: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章的几个词语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仅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我敢于把问题的提出交给学生,使学生能结合问题,一步一步深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学语文的难点。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了重点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作用,引导学生悟情。学生真正体会到情感后,就势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在读中,让情感升华。这样反复锤炼,学生就能走进作者的心,身临其境的体会那种情感。最后,一起猜想敌人走后,全家人的表现,更加突出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展示出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节课不但是一节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课,同时也是一节教会学生读书方法、学会写作的课。毕竟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精密”,而在于对课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在于学生的参与,在于课堂上灵动的生成。本节课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通过朗读再现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一根小小的蜡烛,居然能关系到人的生和死,你相信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引导初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法: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问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初读全文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
3、指导识记的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其——期扁——骗马——闯
b、区别形近字:密——蜜司——同
4、读写词语:生死攸关、危机、持续、摇曳、从容、镇静
5、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
五、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
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4自然段:的国军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
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德国中尉夺走。
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
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哪走了烛台。
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任及其家人。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记述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避免了一场劫难的经过。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质疑: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概括重要内容。
3、质疑:“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
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
四、探究课文第三部分。
1、指读思考:伯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
2、先自学课文,弄清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怎么做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
5、师生合作探究。
a、“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b、“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女儿为什么会“脸色苍白”?从“急忙”、“轻轻地”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你从句中体会到什么?
d、“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请学生表演读,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教师总结全文。
16、生死攸关的烛光
德国军官伯瑙德夫人及儿女
闯进旅馆,点燃蜡烛取出油灯点燃吹熄蜡烛
中尉重新点燃蜡烛假借捡柴生火端走蜡烛
快步上前,夺回烛台拿灯上楼睡觉避免劫难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五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能自学生字,读准课文中的字音。能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镇定、机智、勇敢。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
能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镇定、机智、勇敢。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二次战争的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理解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情报的?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今年是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六十年前,以德国为首的军团组成征服世界的队伍开始了血腥的*,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为了和平,为了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出示录像和图片)
2、在法国,人们就忘不了这样一件事——板书课题,齐读
3、什么是“生死攸关”?烛光为什么会决定人们的生死呢?学习了课文就会明白。
4、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读了几遍课文?(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都预习了,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要简练)
2、伯瑙德一家保住了一份怎样的情报?
3、为了保护情报,他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4、可是这半截蜡烛被无意间点燃了!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的呢?
三、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画下相关的句子。
2、集体交流:
①伯瑙德夫人是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的把蜡烛吹熄。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伯瑙德夫人怎样?(镇定、急中生智、沉着……)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说说理由。
把这些词语重读,练习朗读。
一场危机过去了,从哪里看出伯瑙德夫人更紧张了?
出示句子:“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事情的结果吗?
配乐朗诵感受当时的紧张氛围。
学生评价朗读。
②确实是危急时刻,浏览课文,看看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表现怎样?雅克表现怎样?(聪明、沉着……)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③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杰奎琳娇声说——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端走烛台的杰奎琳会说什么?
3、小结: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危险,情况的危急,让我们记住伯瑙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吧!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博稻德夫人
儿子雅克
女儿杰奎琳
作业设计:
1、自学生字,词语
2、排练课本剧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课本剧,想象敌人走后,母子仨人会说些什么?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2、交流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档”字的读音。
二、表演课本剧
1、学生给予评价。从对课文的理解,人物语言的处理,表情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
2、想象敌人走后,母子仨人会说些什么?小组排练。以表演的方式展示。
三、学习金钥匙
1、一件事情的发展,常常经过曲折的过程,有的故事有一个起伏,有的有几个起伏。可以试着用曲线把这个故事的情节表达出来。
2、看看本课的板书,有几个起伏?
3、故事一波三折才引人入胜。
4、讲一个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品味其中的波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情节——一波三折
故事——引人入胜
作业设计:
1、看看自己遍的历险故事,是不是引人入胜?
2、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预习《鸡毛信》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六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死攸关、绝妙、从容、镇定。
2、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品质。
3、学习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行为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都可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等方式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学生质疑问难。
4、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一起去体会体会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已经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生死攸关——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
绝妙——非常美妙,非常巧妙。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不慌张,沉着。
3、指名轮流读课文,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是如何想办法保住情报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了解到,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诺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更与受德国侵略的法国这个国家生死攸关。那么,为了保住这生死攸关的烛光,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2、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3、伯诺德夫人为了换蜡烛,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找出“连忙”、“轻轻”、“吹”等词语,体会夫人的机智和勇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自学4~7段,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从文中大儿子和小女儿的哪些行为中,体会出他们的机智和勇敢?
(抓住“慢慢”、“从容”、“娇声地”、“镇定”等词语,认真体会。)
5、课文的题目是“生死攸关的烛光”,读过全文,你认为从哪些语言可以体会到“生死攸关”,请同学们用“——”勾出来,并反复朗读、体会。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像伯诺德夫人那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下课之后,你们还可以通过上网、进阅览室等途径,阅读这样的英雄故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今天一样,被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那么,希望你们把受感动的故事讲给全班的同学听,好吗?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蜡烛熄灭
——保住情报机智勇敢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十七
《生死攸关的烛光》剧本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瑙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瑙德夫人家中
雅克(伯瑙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瑙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的吹着。伯瑙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
在桌前的伯瑙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写有秘密情报的小纸条塞进蜡烛的烛台里。)
伯瑙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的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瑙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雅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
(有点得意的看了他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糖果来着。可是妈妈,
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瑙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最显眼的餐桌上。)
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再给你们慢慢解释。现在你们俩个要好好记着:这枝蜡烛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
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雅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点点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瑙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的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
伯瑙德夫人:先生,天冷,来喝杯热茶吧。
中尉甲: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情报的蜡烛)
(一瞬间,伯瑙德一家人的心揪紧了。)
伯瑙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盏灯亮些。可以把这个
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中尉甲(不耐烦地):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更
亮了一些,不是吗?
(仿佛忽然安静下来,能听到钟摆滴滴嗒嗒的声音)
雅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气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升个火吧。
中尉乙(厉声):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雅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伯瑙德夫人(不动声色的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中尉乙(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夫人,在自己家里,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
掌的小柴房。难道他会从柴房抱出一窝兔子吗?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跟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少校:(看看她那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
儿,和你一样可爱。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
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瑙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去,在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