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乐表演开题报告(十五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一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选题的来源及意义。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二
一、课题名称
《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可是,我们现在的学校设备限制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只有一架电子琴和一台录音机,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单调、枯燥。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时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乱”的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由此可见,新课堂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了教学最基本的要件。在这种形式下,我提出了本课题。
在教学中,研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方法,通过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寻找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动·趣·乐——小学高年级音乐创新教学尝试》 无锡市广勤路中心小学 万爱薇
《引发学生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手段》 邢玉荣 94年“中南六省音乐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兴趣三步曲》 杜媛梅 湖南省常德市工农小学 《中国音乐教育》 第2期p18—20
《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新浪亲子中心 《育儿生活·家庭教育》 20xx年8月19日
《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音乐幼儿园 黄莉莉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心理学》 伍棠棣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xx年第3版
《探究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岳荣
《用生活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子》 徐洪进 20xx年4月15日
近5年的《幼儿教育》杂志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包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思路、结构等)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的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上的学习,如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追求的音乐性,也是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学习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所以,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教学应重视唱歌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让音乐与兴趣在教学中一同插上翅膀,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课上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二)、实践意义
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兴趣是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进行识谱教学了,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初步培养学生能用视唱法独立视唱新歌。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针对小学生来说要用一些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对学习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基础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健康的校园音乐氛围能给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场所,也能给学生一个美的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总会感到有种富有生命的、奋发向上的东西,不断撞击着心灵,使之兴奋、感动,使之不由自主地要将体会到的美给表达出来。在此,学生的创造性,善于进取,勇于奋进等品质都得到了培养。
(二)管理者的素养
音乐教育是爱的教育,研究者热爱学生,把爱渗透在音乐教育实践工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既温柔体贴又不失严格要求,既宽容理解又不失原则,既关注学习又关心生活,时刻想着学生需要从音乐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得到什么,需要从老师身上得到什么。牢记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六、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曾得到过国外教育界人士的赞赏和认可。但就我个人的理解,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赞赏中国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做得扎实。但就艺术教育而言,中国的艺术教育尚有自己的缺憾。很多时候,人们会将艺术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方式联系在一起,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育,而忽略了被教育主体的切身感受。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与美术课统称为艺术课,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对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三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的重要性不容易被理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即兴伴奏是调动学生对音乐爱好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大学师范类的音乐学生应该注重高音伴奏的培养。随着初、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钢琴伴奏又恰恰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特点,搜易我认为此题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徐向黎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中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键盘乐器教学改革的初探》王月萍参与编写的全国教师培训教材《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
目前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
(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甚至调性都不准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
(三)伴奏音型掌握的少,或不能适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千篇 一律所以应该重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钢琴伴奏的的重要性。
(一)与中小学钢琴伴奏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龚耀年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钢琴伴奏集》。辛笛。编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简谱钢琴即兴伴奏儿歌68首》李万军的《偏远地区小学音乐即兴伴奏水平急待提高》王燕如的《论音乐专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
(二)分析原因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整体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能力的普遍不足是乌兰察布市音乐水平(即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表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内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
多数教师大都赞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钢琴伴奏能力的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很困难,此项效果会不会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有待于提高。
2、师资问题
(1)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教师与在校学生不成正比。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为20——25节,这就还不包括每周的课外辅导。
(2)教师学历职称不尽如人意。
(3)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出现偏科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能弹不会唱,有的教师能唱不能弹,而有别的教师既能弹又能跳。大部分老师即兴伴奏能力差有待与提于高。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四
音乐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意义
音乐,在人类在历史上创造过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之一。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优秀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人类最有代表性的深刻哲学道理、最美好的理想和最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也包含着许多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是,音乐课到了中学就没有得到重视。在幼儿园、小学我们都能听到动听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姿,老年朋友在退休空闲时也会参加各种合唱队,舞蹈队,也会通过跳广场舞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但到了中学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有些学校不重视音乐等艺术课,还有的甚至不开设音乐课,中职学校就更不用说,学生们文化基础差,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一项就业的技能,也不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在教学中没有特定的中职音乐教材,学生们的音乐基础不理想,欣赏普高的教材内容有难度。所以音乐课也没有让学生有良好的收获。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作为承载着最美好理想和丰富思想感情的精神表现形式的音乐无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传统道德标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发现和发挥音乐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成为音乐教育者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本课题从中职学校的实际出发,对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探讨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筑中的作用。以此为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做一些基础工作。
研究现状分析
1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
在当前,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较多,专业教师也不少,但音乐教师一般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有艺术、幼师专业的学校除外),在音乐教学上,有些学校会搞个乐队或合唱队,好点的会设置音乐选修课,供少数学生上课,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只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往往没有适合自己的音乐教材,有的学校根本不设音乐课,教学设备形同摆设,有时一些音乐比赛干脆就不参加,师资方面的培训也是空中楼阁,学校重视的是其他专业的技能,忽视音乐教育在美育和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本人发现,不少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有时在德育课上老师举的一些案例里面会提及一些音乐领域的的人物或事件,此时,学生们接受起来就会显得比较吃力,甚至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中学到过的音乐知识他们依然一无所知。我们的学校每周都在升国旗,各种重大活动也都会升国旗,但是竟有很多的学生对伴随着国旗冉冉升起的音乐名称全然不知。可想,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担忧的事情。记得在一次学校活动中,和同学们聊起音乐方面的知识,每一位同学都瞪大了求知的眼睛,个个兴趣盎然,就连班里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忍不住凑过来一起讨论,那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中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是有渴望的。
音乐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和勇气、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还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概念
校园文化,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界定,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v^同创建和培育形成的,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1]。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等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特征
姚延明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显著地职业性、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多元性[2]。李洁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先进创新、教育可塑、持久渗透、参与广泛等特征[3]。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目标-导向
校园文化使目标意识注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给生活在其中的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1]。姚延明认为其中教师的影响力是最大的[2]。同时他认为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影响着校园内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自身发展[3]。
(2)感染力
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变化,以及与观念体系相一致的优美和谐的物质环境,对生活与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4]。
(3)约束力
校园文化是一种公认的文化,它具有潜在的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为全校每个人在评定各自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这种内在尺度具有规范自己或他人行为的作用并形成自觉性[5]。
(4)凝聚力
校园文化表现出构建共同意识上的凝聚功能,把师生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1]。
(5)创造力
校园文化具有创造性的功能。融合与创新是现代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教师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进行教学、科学实践研究,通过自身的选择、内化而更新知识和观念,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从而影响学生。学生在参与校园的教学与生活中也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正确对待成败得失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2]。
3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
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马晓红认为音乐在心理调节、培养高尚的人格品德、培养人的协作统一精神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音乐教育是一种最重要的情感教育方式,音乐艺术中充满了各种情感体验与描绘;同时,情感是德性的根基,音乐在情感教育、个性培养方面具有特殊性于重要作用;因为大多数校园内的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活动,合唱、合奏、集体舞是最常见的活动之一,他们对培养人的协作统一的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为[3]。
马妮认为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增进学生人际交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1]。
安燕萍认为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既要让青少年学生懂得道德情操的高尚、精神的丰富,即心灵美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又要让他们健康地追求音乐艺术美,还要让他们知道音乐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载体和达到人品完美、素质全面提高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更要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培养创造力。给青少年学生以美的享受,进行美的教育,培养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促使他们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健康发展[2]。
朱梅梵认为音乐具有引导、净化、激励、渗透等功能。她认为不开引导。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可以强烈地感染人,振奋人,从而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的美学素养。音乐通过其自身特有的因素———音阶、旋律、力度、节奏等奇妙组合,给人以感官上、情感上、意识上的感染体悟,通过审美主体超越性的审美体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理解,从而揭示生活中某些情景的.意义,使人产生对健全人格的渴望,对美好自然、和谐社会的向往;音乐教育凭借其感染力、审美性,帮助大学生增强审美能力,强化情感,陶冶情操,在欣赏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强化对美的感受力、辨别力,在美的鉴赏与鉴别中,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鄙陋,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净化自己的灵魂;通过精心组织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灵活大脑,激发思维,启迪智慧,同时能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启迪,激励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于成就中不骄,于逆境中拼搏,于彷徨中思索,于没落中自拔,于迷恋中警醒;音乐教育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熏陶感染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潜移默化地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1]。
罗龙、刘艳梅认为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2]。
音乐教育的实施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五
一、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
研究依据:
1、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我校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提供了行动指南。
2、赤瑞特拉著名信息来源心理实验,指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既能看得
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是现代教学模式必须使用多媒体手段的理论依据之一。
3、巴班斯基说: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方法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任务。最优化教学的基本标准是尽可能大的成效和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以获取这些成效。本课题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和主体性作用,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选取单位时间效率最高的途径。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⑴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
⑵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⑷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从而最终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 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辅助课堂教学。
⑵从建构主义的观念出发重新审视课件制作、逐步建立相关教学内容的课件库。
⑶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
⑷ 探索适合不同学科以及各个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课堂教学
模式。
⑸研究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四、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参加上级培训,进行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使用方法的学习及培训准备。进一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积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完成课题设计与申报,实施方案的落实、启动。举办开题会。
阶段成果形式:研讨培训材料 调研报告
阶段负责人:朱明昌 李秀芳 周金莲张维元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8月。
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的检测,了解底码,建立实验班组档案。 开始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进行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自身的教法,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课,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进行课后调查、测试。构建不同的课型,科学和实用地开发、编制多媒体课件,按实施方案分子课题进行操作、实践、研究,中期论证。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阶段成果形式:论文课件 音像资料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阶段负责人:高娜 张军张娈 张桂花 韩金奎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9月――12月
对实验班、组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对研究中的各项数据、报告、结果等进行分析,完成主体报告和总结,编制课件。完成《应用现代教育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实验报告;《应用现代教育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论文集。
阶段成果形式:实验报告 论文集 音像资料 电化教学活动案例
阶段负责人:牟江涛 赵会丽 魏银玲 赵胜杰
五、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资料文献法dd查阅国内外有关综合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相关方面应用的文献资料,为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指导。
2、行动研究法。这是主要研究方法。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同时进行课件制作、积累和配套工作。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和规律性。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六
一、选题依据
1.论文(设计)题
浅析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
2.研究领域
双排键电子琴文献
3.论文(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乐曲《悲怆》的原作是一首温馨而虔敬的钢琴作品。双排键电子琴通过改编乐曲《悲怆》的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反映出古典乐曲的特点。本论文主要通过双排键电子琴对古典乐曲《悲怆》的改编,使双排键电子琴各种功能及特点,在古典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表现,只有把握住古典乐曲《悲怆》的特点及演奏风格,才能演奏出高质量的双排键电子琴乐曲。本文在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风格及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双排键电子琴利用音色、节奏等诸多功能的组合来表现古典作品,使古典乐曲的音色、演奏技巧、节奏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古典乐曲在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中的必要性,我们要把握住双排键电子琴的音色特点以及各种功能,把原本的钢琴音色加入木管、铜管、打击乐等管弦乐的音乐元素来进行编配,节奏型借鉴古典乐的节奏特点,更加突出了《悲怆》的古典气息,使乐曲更加的和谐、好听。自从《悲怆》这首乐曲诞生以来,它已经被改编成如交响乐、轻音乐、电声音乐等很多个版本,并且,随着双排键电子琴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使得《悲怆》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因此,这首乐曲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种音乐会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二、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双排键电子琴可以集合管弦乐中的各种音色来表达音乐的含义,本文重点解决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技巧、音色、节奏及表现形式等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论文写作大纲或设计思路)
一、绪论
二、双排键电器琴改编曲《悲怆》的创作背景
三、双排键电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风格
四、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技巧
五、结论
3.本论文(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
古典乐曲《悲怆》通过双排键电子琴的改编,使其从音色、节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效果,目前,全国各大比赛及音乐会中,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都被广泛的使用,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综合运用了木管、铜管、打击乐等各种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让我们从演奏中所学到的内容更加综合化,真正的达到了学以致用。
本论文预期达到创新求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通过具体分析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使人们了解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各种创作理论。
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文献资料法,参照音乐理论文献与演奏实践相结合
2.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第一周:提出理论研究方向
第二周:收集资料,并了解研究现状
第三周:确定论文题目,编写论文大纲
第四周:论文开题
第五周: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第六周:继续完成论文初稿
第七周:修改初稿
第八周:定稿
第九周:修改定稿
第十周:完成初稿
第十一周:完成初稿
第十二周:完成二搞
第十三周:打印论文,修改版式,最终定稿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七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八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贝多芬,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被世人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我们在研究和指挥他的作品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其创作风格上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贝多芬不拘泥于形式,大胆创新,在将古典乐派推向高峰的同时又开浪漫乐派之先河。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几乎所有人都会学习他的作品。他的九部交响乐均被看作音乐史上的巨作。但是,人们往往较多的关注于他的第三、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认为这些作品是他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代表;而其他几部交响曲则是其向古典的回归,人们所给予的关注较少。然而,正如同这九部交响曲的序号排列一样,在音乐上,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逐渐发展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几部。
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这部夹在《英雄》和《命运》之间的交响曲,被罗伯特舒曼形容为:“两座北欧大神之间的温柔希腊少女”。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此作品“保存了他(贝多芬)人生中最明朗日子之芬芳”。
对于指挥来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音乐特点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对作品的研究永不可止步。
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思想与谱面相结合,更好地阐述贝多芬第四交响曲,以更好地指挥这部作品。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
通过对贝多芬生平的研究,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他的作品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第四交响曲的分析,让人们更多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并指挥这部作品,使其听起来不仅仅是音符而更是音乐。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研究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可用资源、贝多芬交响曲总谱。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九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题 目: 从《桃花红杏花白》浅谈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 学生姓名:赵菀
学 号:0879027
指导教师: 王琳
系: 音乐系
专 业: 声乐
职 称 :副教授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每首歌曲都有它自己的内涵与灵魂,如果没有灵魂便如同植物人,有肢体却无生命。没有任何色彩可言。每个地方的民歌情感表现都有其大致的方向,掌握了这个方向就对这个地方的所有民歌情感有所了解。这样在唱的时候把这个民歌所要表达的情感用声音表现出来,做到声情并茂,才能够让观众动容。
民歌唱法以其自然朴素和流畅的歌唱手段充分的表现了人民生活的习惯和精神气质,本文所要研究的山西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便以山西民歌的代表曲目《桃花红杏花白》来分析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希望对能广大同学和山西民歌的爱好者提供帮助。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要想掌握一首歌曲的情感,只掌握谱面上的基本内容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意向、内涵和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将歌曲的情感意境表达出来。《桃花红杏花白》是山西民歌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
一、从山西的风俗民情,历史文化来分析山西民歌的形成与发展。
二、通过探索《桃花红杏花白》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特征如题材、歌词节奏、旋律走向、调式调性来认识了解山西民歌艺术特征和鲜明特征,加深对山西民歌的理解和把握。
三、研究开花调,从《桃花红杏花白》中认识了解开花调的实质内涵,增加对山西民歌的认识与把握。
四、总结《桃花红杏花白》的特点,及体现了山西民歌的那些情感特征。 五、再全面的总结一下山西民歌的特点,在歌唱中如何更准确的去把握其情感。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十
一、选题评估
(一)研究对象
中小学音乐课
(二)研究目的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的重要性不容易被理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即兴伴奏是调动学生对音乐爱好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大学师范类的音乐学生应该注重高音伴奏的培养。随着初、高中搜易我认为此题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徐向黎于20xx年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中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键盘乐器教学改革的初探》王月萍参与编写的全国教师培训教材《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
(三)研究意义
目前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问题(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甚至调性都不准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三)伴奏音型掌握的少,或不能适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千篇 一律所以应该重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钢琴伴奏的的重要性。
二、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一)与中小学钢琴伴奏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龚耀年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钢琴伴奏集》。辛笛. 编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简谱钢琴即兴伴奏儿歌68首》李万军的《偏远地区小学音乐即兴伴奏水平急待提高》王燕如的《论音乐专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
(二)分析原因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整体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能力的普遍不足是乌兰察布市音乐水平(即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表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内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
多数教师大都赞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钢琴伴奏能力的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很困难,此项效果会不会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有待于提高。
2、师资问题
(1)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教师与在校学生不成正比。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为20--25节,这就还不包括每周的课外辅导。
(2)教师学历职称不尽如人意。
(3)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出现偏科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能弹不会唱,有的教师能唱不能弹,而有别的教师既能弹又能跳。大部分老师即兴伴奏能力差有待与提于高。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十一
论文写作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
2.国外对此问题的论述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二、创造力的培养寓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
(一)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创造力的含义
2.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活动
1.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树立幼儿的创造意识
3.给予幼儿创造空间,实施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4.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
(二)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
2.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
(三)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创造力,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12月--1月收集资料阶段
201月--年2月分析资料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3月开题报告形成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4月论文写作阶段
2011年4月--2011年6月论文修改及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目录:
1.^v^: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林文全文数据库,(01)
2.云瑞芳:儿童版画教学与儿童创造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李素萍: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
4.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王晓霞:论音乐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
6.张建萍: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d],河北大学,
7.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5)
8.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03)
9.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5)
10.伍荣生: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3)
11.王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12.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13.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9(12)
14.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15.冯振琦:谈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共性[j],艺术教育,2005(01)
16.梁玉春,张丽娜: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
17.尹爱青,李力红: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03)
18.廖施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10(17)
19.史铎: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20.杨喜丽:刍议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9)
21.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03)
2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12)
23.陈新晖:论创新型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03
2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02)
25.齐璐: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发展特点与类型[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2)
26.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9)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十二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音乐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发展音乐教育事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强调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课上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重视音乐课,制定与音乐课有关的制度等完善和发展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体现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学习方式上的合作性、研究性,真正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音乐教学的审美愉悦性;教材内容重视思想性、艺术性,却没有充分兼顾中小学由于年龄、兴趣和认识水平等方面的特点而产生的独特的审美需求;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的理性化色彩浓厚等因素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而对音乐课没有兴趣的怪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能力的幼芽,是积极性的动力,是成功的沃土。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时代的呼唤下,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对设计新颖、插图精美、内容丰富的教材,学生的感官首先得到了强烈的刺激,激发了学习兴趣,美的表现欲被充分调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加强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前提的审美基础教育,无需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诸如音阶、音程、和弦、调式等过于专业化的知识,也无需提出诸如 重视中声区发声训练 有气息支持地歌唱 等技术性要求,以免扼杀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努力创造适宜每个青少年儿童音乐潜能开发的音乐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开发音乐智能,推动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强调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音乐要靠学习者亲身感悟,决不能靠教师讲述完成。正如柏拉图所说: 强迫学习的知识是不会保存的。 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中,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因素,包括音乐爱好、价值观,并为终身音乐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地、被强迫地学习,参与性不高,课堂气氛讲究一个 静 字,于是造就了一批 高分低能 人云亦云 缺乏独立见解 的学生。
在新的音乐教学中,理念将由 静 转变为 动 ,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积极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的音乐教材在每个单元中设置增添了有趣的实践环节,通过让学生谈体会、说感受、想意境、做表演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 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这一基本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到学习中,并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也就是说当今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音乐教学中以教师、书本为主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要营造美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黑格尔曾说: 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只有在没有嘲笑、没有敌意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没有担心。在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有可能敞开心扉,真正体会音乐所给予的美,感受音乐实践中那份宽松和愉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音乐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平等参与活动,鼓励、帮助、引导学生,而不同于在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中充当的裁判员或权威者角色。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要善于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设备条件,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既要有利于学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地掌握材料,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知识的运用能力;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内容上讲究 少 而 精 ,形式上讲究 多 而 活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当堂消化所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适当安排少量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开阔视野,培养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课外作业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内容应该是基本型的,量不要太多,度不要太难,一开始要让学生在学得比较轻松的情况下,逐步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与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要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提高中小学学生德、智、体、美素质。以上三个方面是我的教学实践,希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能够再上一个新的阶段。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十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个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立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而“作文是‘立言——立人’的途径。”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方式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老师们教得随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感觉到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我校在泗阳县是第一批全面使用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学校。学校积极探索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不少的作文教学的经验。自主管理、课外阅读是我校的特色,我也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着力展开研究,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为学生创设作文的空间等策略,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水平,从而培养想学习会学习的学生,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开展“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校一直重视教师的科研。认识到教师科研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好途径,是由教书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课题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希望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己并构建出有效的促进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淡化作文程式,让学生自由、开放地选材、命题、构思、作文;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儿童的语言、心理特点,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革作文评价方案,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从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解决作文水平差的问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学生观。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设计中来,和教师一起进行习作前的准备,一起设计教和学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以往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观,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这种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互帮互学的过程。
(6)提高教师的教案编制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性作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而是着重于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给学生以无条件的关注,并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产生移情。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自我指向的学习。“自主性”强调作文及作文教学应长期并始终关注、植根、摄取和提炼生活的现实与需求,尊重、理解、珍视并立足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作文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据此,我们对小学“自主性”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作如下的界定:就是从广大教师在“自主性”作文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据新课程理念与有效教学的理念、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实施要求,通过作文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典型作文教学课例的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对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性作文教学进行研究,提出自主性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教学实效。本课题着重小学“自主性”作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四、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皮亚杰)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十四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音乐表演开题报告篇十五
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3月30日至4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亚欧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这一项目云集了来自“亚―欧会议”成员国的奥地利、中国、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等21个国家,40余位资深专家、音乐家共同探讨“全球化”以及新经济环境中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切实措施,交流传统音乐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并围绕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价值、当代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研讨,这是就传统音乐保护主题第一次在国际间进行交流,03年2月25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落户中国艺术研究院,原生态民歌是我们民族根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阿宝演唱的民歌为何如此受欢迎? a、他的演唱特点 b、他的语言特点(以一首歌为例来挖掘) 2、原生态民歌的生存背景、生存环境 a、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的生存背景,生存环境各不相同,但各个地区的原生态民歌,都是该地区曾经一段主流生活的一种记录和承载的方式,它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原始风貌。 b、现阶段原生态民歌所处空间 西部地区较之东部地区较为封闭、贫穷,生产方式也较为落后,许多地方尚完整地保留游牧经济或小农经济,所以西部地区的传统音乐比东部地区保存得更为完整。 3、原生态民歌保护及传承现状,所面临的问题 国内近几年虽举办民歌节,原生态民歌擂台赛,但所做的还是远远不够,原生态民歌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产生的社会环境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 4、怎么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在保护的基础上谈传承 a、对一些重要的传统音乐品种进行博物馆式的保存 b、撰写和出版西部各个民族和各地方的音乐志 c、出版原生态音像资料 d、编写中小学乡土教材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关于原生态民歌的文献和著作
2、依据论题更精确的寻找相关的资料
4、论文的撰写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6、定稿以及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