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500字(四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500字篇一
新来的邻居彬格莱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彬格莱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吉英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
参加舞会的还有彬格莱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吉英的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可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却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达西狼狈不堪。
彬格莱的妹妹一心追求达西,她发现达西有意于伊丽莎白,妒火中烧,决意从中阻挠。而遭到伊丽莎白冷遇的达西也鄙视班纳特太太及其小女儿丽底亚的粗俗。在妹妹和好友达西的劝说下,彬格莱不辞而别,去了伦敦,但吉英对他还是一片深情。
班纳特没有儿子,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继承。柯林斯粗鄙无知,却善于趋炎附势,居然当上牧师。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绝后,马上与他的女友夏绿蒂结婚。
附近小镇的民团联队里有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魏克翰,人人都夸他,伊丽莎白也对他产生了好感。一天,他对伊丽莎白说,他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曾给他一大笔遗赠,却被达西吞没了。伊丽莎白听后,对达西更加反感。
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作客,伊丽莎白在那里遇到达西的姨妈凯瑟琳,不久,又见到了达西。达西无法抑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向她求婚,但态度还是那么傲慢。伊丽莎白坚决地谢绝了。这一打击使达西第一次认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恶果,他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解释:他承认彬格莱不辞而别是他促使的,原因是他不满班纳特太太的轻浮和鄙俗;魏克翰说的却全是谎言,事实是魏克翰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私奔。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既对错怪达西感到内疚,又为母亲的行为羞愧。她逐渐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母来到达西的庄园,与他再次相遇。她发现达西变了,不仅对人彬彬有礼,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非常爱护。她对他的偏见消除了。正当其时,伊丽莎白接到家信,说小妹丽底亚随身负累累赌债的魏克翰私奔了。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堪,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实出乎她的意料,达西得知上述消息以后,不仅替魏克翰还清赌债,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丽底亚完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统统化为真诚之爱。
彬格莱和吉英经过一番周折,言归于好,一对情人沉浸在欢乐之中。而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达西的凯瑟琳夫人匆匆赶来,蛮横地要伊丽莎白保证不与达西结婚。伊丽莎白对这一无理要求断然拒绝。此事传到达西耳中。他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到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500字篇二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电视剧,当时因为太小,不懂得欣赏,只知道剧情很精彩,故事的内涵却没想过,直到最近看了小说,才对故事及作者有更深的理解。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简、宾利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肯、柯林斯和本内特太太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本内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伊丽莎白这个人物,她虽然没简那么美丽,性格也没她那么温柔,但是她秀外慧中,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藐视权贵并善于思考问题,不委曲求全,并勇于承认错误。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优良的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尽管她没有多少嫁妆,但她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上流社会富家公子达西的爱慕。达西是一个“傲慢的家伙”,一开始就不讨人喜欢,尽管他外表很高傲,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很善良,他虽然有钱有势,但对佣人们却那么慈悲,对朋友也那么真诚、无私。其实他高傲是因为他有资本。试问一下,一个从小就生长在权贵家庭的少爷,一个一直被父母宠着的独子,能不养成自高自大的坏毛病吗,但是当他自以为是地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却遭到严厉的拒绝,从而使他改变了傲慢的态度,并开始慢慢地接近以前那些“和他身份很不相当的”小老百姓了。后来伊丽莎白改变了对他的偏见,而达西也冲破重重压力,抛开身份与门户之见与她与组成美满的家庭。
小说中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洛特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从小到大,很多小说我都是看过一遍,知道内容就不想再看了,但是这部《傲慢与偏见》却能使我看过之后还想重新再细读,足见名著的魅力,也足见简·奥斯汀的魅力。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500字篇三
起初看到这本书时,我一眼扫过,误以为是最近热播的电影《傲娇与偏见》,后来打开发现书的内容与电影的内容完全不同,又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傲慢与偏见》。后来由于老师让做读书笔记,我便把这本书看了三、四遍。与这本书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其中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下面请听我细细说来。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围绕贝内特先生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展开,主要是二女儿伊丽莎白与世家公子达西的爱情。而我从中得到了两点启示,一是全面理性地看待他人,深入了解后再做判断。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柔和的小提琴缓缓流淌在夜色之中,个色的小礼服,在舞台上肆意摆动,书香鬓影绰绰约约,手拿一只高脚杯,醇厚浓郁的味道弥漫在整个舞会。伊丽莎白与达西在这里第一次见面,但因达西先生对宾利先生说的那一句:她的长相倒还过得去,可是还没有美到,让我一见倾心,我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被别人冷落的姑娘。落入了伊丽莎白的耳中,由此,主人公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从这一刻起油然而生。在他的印象里,达西先生始终是一个傲慢无礼的人。以至于后来听信了年轻军官威科姆的谗言,对男主人的偏见更深,对达西自身的傲慢,更加厌恶。而后来打新发现自己喜欢了这个聪明活泼,直率开朗的女孩,可伊丽莎白却没有接受他,后来经过从达西的管家、妹妹和他身边的人的话中,伊丽莎白了解到达西是一个善良温和,令人尊敬爱戴的公子,对他的偏见才改变,而达西也慢慢的放下了自己的傲慢。
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可仅看第一面就给这个人下了结论,就像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以为自己看过,如果随手把它丢在一旁,就不会发现这样一本有好书。因此了解一个人,更要深入。看待他人要全面,不可存在偏见。同时看那东西好问题也是一样,因抛开一切片面的问题,去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面对如今
网上的舆论信息,在发表自己的评论时,我们不可一味跟风对名人艺人或者是陌生人,进行一味的辱骂误解,我们不应只看到消极的一方面,而看不到积极的一方面,要了解清楚事实的真相后再做出评论。多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随波逐流,被人牵着鼻子走,要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少一些偏见,多一些理性。
书中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只有物质,没有爱情,莉迪亚和威克姆,把婚姻当做儿戏,只有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是具有爱情与物质的,他们彼此相互欣赏,相互认同,具有相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他们是幸福的,也是长久的。从中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婚姻要全面考虑,要具备爱情与物质两个方面,相爱的两个人要具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彼此关彼此相互欣赏尊重,爱情才能经久不衰。否则就会像戴安娜王妃一样,一生婚姻不幸。
曾有人说:如果你还没瞎,就别从别人口中认识我,社会这么大少一点偏见,少一点傲慢,多思考。的确,让我们理性客观的去看人和事,多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500字篇四
《傲慢与偏见》是世界闻名的小说,不过,这本书我却从来都没看过,因为我觉得傲慢与偏见这个书名听起来我就不喜欢看了。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朋友强烈的推介下,我满腹狐疑后,才决定看完之后再对此书下一个自己的定论。在这种想法推动下,我花了一些睡觉时间将它看完,于是对它的看法大为改观。不过,我这里所谓的改观,并非指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原先的看法。我所谓的改观,是指现在才发现它并非毫无优点。
先说说我发现的优点吧。从风格上看,它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多数书都是从男性的角度看世界,即使是《简·爱》和《呼啸山庄》,也基本上从男性的角度来写,而《傲慢与偏见》则明显地充满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观及生活方式。这一点在写作内容上得到最好体现:假如是男作家,写出的作品大多具有惊险色彩(只是强弱一些的问题),而本书中,最激动人心的一段也不过是威克姆与伊丽莎白之妹私奔(而且结局并不悲惨),作者能想到的最恶劣的行径,也只是一些人与人之间的简单欺骗;贯穿全文的一件事就是母亲如何嫁女儿。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表现了这本书的女性化,而这类书在那个时代当然极少,所以我认为这是本书极大的成功之处。
一部好的小说应当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就这一点而言,此书也表现得相当成功。读了这本书,头脑中不难形成当时欧洲女性社会的状况——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为一种荣誉,而不管嫁给谁,婚娶成了妇女唯一的人生目标,真正的感情既少见,又难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与批判的正是这些。
谈到缺点,我想与其他书作比较:就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言,它不及《基督山伯爵》;就故事的曲折丰富性而言,它不及《乱世佳人》;就表现社会现实的高度而言,它不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人物心理描写而言,它不及《呼啸山庄》。虽然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它要描写的社会现实决定的,但一本名著出现这么多的漏洞,毕竟是太过分了。
读完这本书,我极想将它与《乱世佳人》进行完全深入的对比。这两本书在故事内容,情节发展上太相似了,就连人物选取也如出一辙:达西对应瑞德,伊丽莎白对应斯佳丽,宾利对应维希礼,简对应媚兰。前两者间关系都由感情封冻到暖化,再到热烈;后两者的感情则始终如一。唯一不同之处是,前者以和平为背景,后者以战争为背景。所以我将《傲慢与偏见》称为和平版《乱世佳人》,试想,让宾利处在乱世,他必然会与维希礼一样落魄。相反,维希礼在开始时也是十分体面的绅士。
但在感情的激烈斗争与转化上,《傲慢与偏见》完全无法与《乱世佳人》对比,《乱世佳人》以战争为背景,那么感情冲突自然容易表现,尤其是战争的宏大场面(例如亚特兰大溃退,北军围城),这一幕幕都是如此激动人心,以至于读者难以释卷。这些对《傲慢与偏见》来说是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对整场战争及战后的社会问题,《乱世佳人》也都表现得很成功,于是这本书的境界也就由儿女私情升华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刻思索,这些也是《傲慢与偏见》的匮乏的东西。
看完《傲慢与偏见》后,我觉得这本书虽然没有达到我心中好书的地位,但是也确实是一本不错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