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哲学论文(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哲学论文篇一
“翻译哲学”这一概念产生在20世纪后期翻译研究与哲学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中,但哲学和翻译研究界对其却是各有不同释义,甚至还有不少反对的观点,指责其是一种庸俗的概念。本文在梳理中西哲学和翻译研究史中相关“翻译哲学”概念的论述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中西翻译哲学概念的内涵差异,指出翻译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我们应从哲学的角度定义翻译哲学。翻译哲学是论述翻译中出现的哲学问题,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上对翻译进行考察,追问翻译和翻译所涉的意义与语言的本质等问题。
[关键词]翻译哲学;哲学;哲学分支学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2-0061-05
喻锋平(1975—),男,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江西南昌 330022)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项目“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辩证思考”(项目编号:yy1012)的阶段性成果。
在哲学和翻译研究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中,“翻译哲学”概念也开始出现在哲学和翻译研究领域。尽管这一概念早已产生,但“翻译哲学”却始终没有像哲学中的“教育哲学”、“政治哲学”或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翻译学”、“文化转向”等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反而曾一度被指责为是一种庸俗的概念,处在一种尴尬状态,即使偶尔出现在一些研究者的论述中,但着墨不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在梳理中西哲学和翻译研究史中相关“翻译哲学”概念的论述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中西翻译哲学概念的内涵差异,从哲学的角度对翻译哲学概念进行辨析,说明翻译哲学的性质和学科上的归属,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观和哲学中的翻译观。
一、 中西翻译哲学概念综述
二、
虽然中国古代先哲的一些观点和论述成为中国一些翻译家借鉴的理论来源,但并没有直接称作“翻译哲学”的说法。和哲学这一词出现在晚清相比,翻译哲学在中国文献中的出现时间更晚。国内最早的“翻译哲学”概念是由范守义在1985年提出[1],但他并没有做出详细解释,而是综述五十年来译界对翻译标准、方法和风格问题的诸家见解,即“翻译哲学”实质上等同于“翻译理论”或“翻译观”。这种模糊的态度,不久又在许渊冲的论述中出现。1987年,他在讲座中直接指出,“其实,我所说的翻译哲学就是翻译理论。‘认识论’只是谈论我对翻译的认识;‘目的论’只是谈论翻译的目的;‘方法论’只是谈论翻译的方法”[2](p79)。
国内第一次对“翻译哲学”概念做出理论化的解释的是张泽乾先生。他说:“在结构上,翻译学包括翻译哲学、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技术科学和翻译实践五个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组成部分;翻译哲学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论与认识论(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系统观与方法论,它们是翻译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翻译理论是翻译科学的核心,在翻译哲学、翻译实践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贯通作用。”[3]张今也认为:“研究一般翻译和文学翻译所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翻译哲学。翻译哲学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4]p17两人不约而同地把翻译哲学定义为翻译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之与翻译理论区别开来。
十年后,黄忠廉受柯飞《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一文启发,认为“翻译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翻译观。……翻译观提供了怎样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翻译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这就是翻译的方法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哲学是翻译观和翻译方法论统一于其中的一个理论体系。”[5]
哲学家讨论翻译问题相比翻译家借鉴哲学理论研究翻译的要少,直接论述“翻译哲学”这一概念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刘邦凡从哲学研究的角度批判黄忠廉先生的“翻译哲学”定义,认为“黄先生的提法尽管有很多开创性的可取成份,但我们认为较为笼统而粗糙,或多或少有模拟马列哲学对哲学定义的迹象。”在他看来,“翻译哲学不是简单的翻译加上哲学,翻译哲学有两个研究对象:一是翻译,二是翻译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定义翻译哲学就是“关于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的一般看法”。“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译者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其根本任务是确立译者思维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6]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无论是翻译界的黄忠廉先生还是哲学研究的刘邦凡先生,在发表各自对“翻译哲学”的定义后,都没有再次对翻译哲学发表过新的更深的见解。直到六年后,哲学界的李河、单继刚,译界著名学者杨自俭才从各自研究的视阈对“翻译哲学”提出新的看法。杨自俭站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以前翻译研究者对翻译哲学的定义,认为“翻译哲学是用哲学思想研究人类翻译活动本质属性的翻译学的最高理论层面,它从社会发展和精神家园建设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思考翻译学的建设和走向问题。具体来说,翻译哲学就是关于翻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学问。”①
与翻译研究者赞成翻译哲学概念的看法不同,李河批评学术研究中的“庸俗态度”,批评“一些对哲学的‘创造性’与‘庸俗化’之区别缺乏恰当意识的人喜欢给随便什么话题加上哲学包装”,产生所谓的“吃饭的哲学、企业哲学”等近乎伪哲学的说法。因此,他“坚决拒绝使用所谓‘翻译哲学’或‘翻译学’这类花边式的标签,因为这种庸俗的命名方式会从一开始就遮蔽‘翻译’与‘哲学’的真正问题关联。”[7]同样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单继刚则认为,在翻译何以是个哲学的话题的追问中,李河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但若从研究的方式、角度和层次来区分,“既然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对象无所不包,而对这些对象的研究又分为哲学和具体科学的方式、角度和层次,那我们就应该承认,既存在翻译哲学,也存在翻译学。前者是对翻译的哲学方式、角度和层次的研究,后者是对翻译的具体科学方式、角度和层次的研究。”考虑到“名”和“实”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生成的关系,既能一“名”多“实”,也可以一“实”多“名”,因此“我们可以用‘翻译哲学’这个‘名’来指‘从哲学角度对翻译话题进行的研究’这个‘实’。”“模仿康德对批判哲学的界定方式和伽达默尔对哲学解释学的界定方式,我们大概可以说,翻译哲学追问的是‘翻译何以可能’的问题,研究的是翻译的条件和限度。”[8]
那这样看来,真如刘邦凡先生所说,“翻译哲学不是舶来品,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货”吗?这似乎与西方哲学庞大的体系和强大的影响力不相符合。若撇开这一名称本身,而从翻译和哲学的关系,即翻译研究中的哲学和哲学视阈中的翻译问题来考察西方哲学和翻译研究领域,那么相关论述就可谓是汗牛充栋了。很多西方大哲学家都谈论过翻译的问题,试举几例:
“翻译过程本质上包含了人类理解世界和社会交往的全部秘密。翻译是隐含的预期、从整体上预先把握意义以及如此被预先把握之物的明白确立这三者的不可分的确立。(伽达默尔)
哲学的原点是翻译或可译性论题。(德里达)
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
翻译的不确定性。(奎因)
与哲学家论翻译相比,西方翻译研究者论述哲学和翻译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分析相对少很多。据朱湘军研究,到2003年止,国外仅有translation and the nature of philosophy(a. benjamin, xxx),meaning and translation: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approaches(f. guenther,1978)等少数几本全面探讨哲学与翻译关系的专著,以及谈论某种哲学思潮对翻译的影响的散论,如g. steiner论述the hermeneutic motion(after babel,1975),gentzler对deconstruction的解释等(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1993)。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相关论著还应包括论文集translation: literary, linguis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1984)和anthony pym(2007)的重要论文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pym可以说是西方综合研究翻译和哲学关系的集大成者。虽然他没有提出翻译哲学的说法,但他全面考察了翻译和西方哲学相互影响的历史,指出哲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的相互关系分为三种:翻译作为哲学研究的例证、哲学作为翻译理论化的权威、哲学理论的翻译。但在目前翻译研究哲学途径中却存在胡乱挪用、滥用哲学话语的现象。有的翻译研究人员为增强理论的权威性,常不必要地罗列一些哲学家的名字和观点,而不管这些哲学家的真实意图。因此在哲学和翻译研究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对话和沟通,翻译研究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译者的翻译实践和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9]
二、比较与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中西在“翻译哲学”概念的探讨上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最为突出的就是“翻译哲学”概念确如刘邦凡所说,是个地道的中国学术用语。并且,国内哲学家和翻译研究者都试图对该概念定义,表现出与传统学术研究印象式评点不同的方式,有很强的理论意识。但在定义的方式上,哲人和译家又存在明显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国内翻译研究者对哲学概念的定义都无一例外是借鉴或模拟某一哲学观的定义方式,把“翻译哲学”定义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方式的定义显得空泛,内涵很少,就如我们说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样,既没错误也无法验证,也反映了翻译研究者在哲学思维方面的不足。另外,不少翻译研究者给出的定义都把“翻译理论”和“翻译哲学”混淆在一起,这好比把“理论”等同于“哲学”,其错误也是不言自明的。
哲学研究者则没有简单套用某种哲学的定义模式,而是从哲学的角度透视翻译问题,尝试对翻译哲学的研究对象、方式、角度、层次以及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定义翻译哲学概念时能认识到“名”与“实”可能是不一致的。
西方哲学和翻译界并没有翻译哲学的概念定义,但却有众多的哲学家谈论翻译话题。若从哲学和翻译的关系来比较,同样可以发现中西在研究内容和方式上的异同。
从哲学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这一向度上,中西都有大量的借鉴某个哲学理论说明翻译现象的案例,这也是哲学进入翻译视野最常见的一种途径,其源头都可追溯到古代的先贤。如西方的哲罗姆、贺拉斯,中国的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成为后期翻译研究中寻求权威支持的源流。近现代时期,中西翻译研究中借鉴最多的则是西方的语言哲学,如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洪堡的语言世界观,以及解构主义、阐释学等等。有的则是专门论述某个哲学家的翻译思想,如刘介民《德里达翻译哲学的解构倾向》、仲伟合《翻译就是征服——尼采的翻译哲学》、李德超《翻译理论的哲学探索:奎因论翻译的不确定性》。还有研究者从哲学的层面追问翻译的问题,思考翻译研究的哲学途径。如上文提到的f. guenther(1978)和 (1984),以及anthony pym最近的论述on empiricism and bad philosophy in translation studies(2009);国内潘文国《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柯飞《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张柏然《当下翻译理论研究的两个向度》等等。
在翻译作为哲学研究案例这一向度上,中西研究者都一致注意到“翻译不在传统西方哲学话语中”。 pym指出在古希腊罗马哲学话语中几乎找不到“翻译”的概念。欧洲从希腊文化中获取哲学思想,从希伯来文化中得到宗教理论,可以说欧洲文化完全是建立在翻译的基础上,但却竭力掩饰这种翻译的起源,有着深厚的种族中心主义意识。因此,翻译在哲学领域中的寂静现象应在翻译的外部寻求解释。原因之一是来自政治上的打压。哲学家并不是常常处于权力的上风,而在西方历史上新思想的创立和传播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方大量哲学著作的翻译都是匿名的,许多译本都找不到原本。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古代西方的语言神学等级观。最上层的是神的语言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希腊语等;中间的是启蒙的语言,主要指拉丁语;然后才是最底层的世俗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等。那时的翻译都是单向性的,把神圣的语言文本转换成世俗的劣等语言文本,启迪世俗的人。因此在人们眼里,不仅翻译是低劣的行为,译者同样也是低人一等,更不说要对翻译进行理论化的思考。[9]
朱湘军同样认为“翻译一直被放在哲学的视角之外”,有其内因和外因,即译者的卑微地位和外在的文化政治上的掠夺和征服思想,导致翻译中对原作的“一笔勾销”,甚至直接署名来占有。“这种翻译导致西方思想成了无本之木”(海德格尔)。只有当人们意识到世俗
语言的重要性,重新评价世俗语言时,翻译才真正成为人们严肃思考的对象。“翻译的真正兴起是在文艺复兴,从哲学的视角对翻译的评头论足也即从那时开始。” [10]
当前翻译研究中,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第一种向度,即从哲学中寻求权威支持,服务于翻译研究,而思考翻译和翻译研究对哲学等领域的影响这一向度上的研究却不多。可以说,pym对翻译和哲学关系的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郝林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提醒研究者要“等量齐观的重视从翻译的方面探讨‘神学、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前提、可能性和局限性等问题’”。翻译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对于20世纪西方声势浩大的形而上学大批判运动产生启示意义和推动作用”[11]。而这一向度的研究也同样给我们审视翻译哲学概念以启迪,翻译能成为一个哲学问题,翻译哲学应该从哲学的角度来定义。
三、概念辨析
以上论述已经很明确地指出,翻译 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这个意义上如要领悟“翻译哲学”概念的内涵,就应把它作为哲学来讨论。因此我们必须先要了解哲学的定义。现实情况是,尽管哲学历史悠久,但如要对哲学概念进行规定,“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有终极的答案。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以哲学命名的著作,各种词典里也有不少解释哲学的条目出现,比如,philosophia(哲学)按其希腊语本义而言,是指爱智慧、追求真理。汉语中,“哲”的基本含义是“明智、明理、明道”,彰显被遮蔽的智、理和道,哲与学两个词合在一起即是使被遮蔽的理和道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形式显明出来。这表明哲学是对本源意义上的真理、共性、道的追求活动,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和探索。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而对于康德来说,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系统。“哲学只是一种可能科学的观念,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努力接近它。我们所说的不是哲学本身,而是如何进行哲学思考。”[12](p750)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xxx则认为这样是方法论,关于思想的思想,是全部思想的关键。
但这些都仅仅是哲学历史中某家某派对哲学的见解,不可能以一种哲学思想代替全部哲学,因为真正的哲学问题不仅没有终极的答案,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哲学就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面对共同的哲学问题而采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因而这种多样的概念界定不影响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提出各种新的答案,回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同理,我们也可以对“翻译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尝试给出自己的解释。
我们认为,“翻译哲学”同“ 教育哲学”、“ 政治哲学”、“ 艺术哲学”等一样,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论述翻译中出现的哲学问题,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上对翻译及翻译研究进行考察,追问翻译和翻译所涉及的意义与 语言的本质。
尽管这样表述翻译哲学的内涵依然不能也不可能是一种终极的回答,但至少我们可以解释清楚,翻译哲学在学科归属上,是属于哲学的领域,这不同于翻译研究中的从 经验 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翻译理论,也不同于哲学途径的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翻译研究需要哲学指导,甚至翻译教学也需要哲学来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但这都不能叫做“翻译哲学”,因为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究其本质只是思考着操持某种哲学理论与评价翻译及其理论而已。
其次,翻译哲学的研究对象既是一切翻译活动本身,还包括从翻译实践的经验归纳得出的翻译理论。与翻译研究中的理论诉求不同,翻译哲学可以说是通过追问经验何以可能而进行的形而上的思考,是经验的经验,按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思想思想”,其所得即是“纯粹的思”。
最后,翻译哲学考察翻译及理论研究,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考察,是从翻译的角度对世界本真、终极真理的一种追问。通过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层面认识界定翻译,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主体的人自身,获得心灵的慰藉。追问本质,不断反思是哲学的特征,也是翻译哲学的特征。这也使翻译学和翻译哲学从本质上区分开来,正如政治学关注权力的转移,而政治哲学对权力何以能够出现并成立更加关心;艺术向人们展现美的魅力,却不曾说明这魅力的由来;而艺术哲学则追问美的本质和意义。虽然翻译学也需要以某一哲学或哲学观为其建构的理论基础,但作为具体科学的翻译学只是翻译哲学研究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 发展,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更深层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翻译哲学作为不算新的新概念,已经伴随着哲学和翻译研究两大学科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的注意,哲学对翻译的本体性的追问正在扩大着它在翻译领域的影响范围,毕竟思想和 文化是没有地理界限的。我们也希望国内对翻译哲学的探讨能“走向世界,使翻译哲学国际化”[6]。如确要给翻译哲学找个相对应的英文词语,我们建议用the philosophy of trans-lation,理由是翻译哲学属于哲学领域,用英文的介词of可以说明这种分类关系,不用translation philosophy是为了避免与 英语标准版圣经翻译者提倡的“翻译原则”(translation philosophy)相混淆,而不用translational phi-losophy则是要区分“翻译哲学”和“翻译的哲学”,后者给人以只局限于谈论翻译或翻译的方法的嫌疑。
教育哲学论文篇二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流派,也是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体系。这两者实际展现了人心灵的两个侧面。本文从几个侧面试阐述道家和儒家的关系,主要是其思想差异。
道家;儒家;关系
它不遗余力的讽刺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其他一切人为的东西。认为最高的境界是“自然”,呼吁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思维。与之相对照的是,儒家强调个体要再社会体系之内合理发挥自身的作用。
道家思想被很多自然地接受了,但是它对少数群体是一种威胁和侵蚀。其中包括,儒者和一些因循守旧者是最坚定的反对派。我们面对这些彼此争议的思想体系时,要再次提防和具体历史相结合。中国的历史并不衍生于上帝的恩赐,而由神缔造的历史只会在哲学和宗教上催生一个排他的真理。
儒家的社会心理取向是乐观的理性主义,道家的心理取向是悲观的神秘主义,二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恰相反,但又相互关联。儒家和道家之共生,恰如中国文明的表与里,其和谐远比对峙要重要。我们在理解儒道互补,以及后来儒释道互补的关系时,切忌裹挟西方文化的狭隘性,将它们看成是相互竞争的思想和彼此敌视的宗教。
道的含义相当宽泛,所以道家的形象也因此有些扑朔,道家所指,也从哲学著作到宗教膜拜,涵盖甚广。
实际上,说道家是包括道家思想和道教两个层面的。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都尊崇老子以及一些真实和被神化的人,共用一些术语和经典,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大,不逊色与它们与儒家思想的差异。
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真贱存在巨大的张力,但是二者大抵相安于各自的生活和观点。道家哲学的最高理想是“顺乎自然”,而道士的志趣和宏愿则是战胜自然、炼丹成仙。不过二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
当儒者们都批评道家时,他们是在撇清与道家中某一群体的干系,这一群体对儒家和道家哲学都不以为然。这是被庸俗化的道家,它们虽然能以道术、占卜和其它机巧讨人愉悦,但是难逃名不副实、故弄玄虚的腹诽。
道家对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浪漫的、轻信的、沮丧的、犹豫的都容易接受道家,对这些人而言,儒家思想是无足取的。同事道教也是传统中国人日常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后来儒教分享了道教的空间,改变了道教的历史。
道家哲学在思想上和儒家有些根本的不同,先秦时候道家和儒家的中坚力量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他们竭力澄清差别以彰显彼此所信仰的真知。不过,由他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看,儒家和道家都有令人折服的中国文化特质,那就是二者都重直觉而轻视公设,重启发而轻祥言,重譬喻而轻演绎。道家不像儒家那样推崇人世的价值,但是对人生问题也贡献良多,二者都分担着对世道的关注。除此之外,道家还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他们比先秦儒家更热衷于对自然进行宇宙论的反思。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互依互补的阴阳是一种和谐有机的互动,并以此解释世界上的种种变化。但是道家不同于儒家的是,它更关注自然,并把自然理想化。
道家思想的要旨就是“反者道之动”,对天地之间任何观察到的事物,道家都以此解释,这和儒家更愿意析取人类心理的原则不同。
儒家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他们和谐相处,而且,人就是儒家价值的标尺,故而,我们可以称儒家为“人道主义”。而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生活是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必要时候可以离群索居。道家价值的试金石是自然,而非人,所以我们可以称道家为“自然主义”,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主义。但是成道家为自然主义会让我们感到有些混乱:在西方,人道主义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观念,自然和人道是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国,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却成了哲学上的两极。
在思想史上,思想总是在回应问题中得以明确。在西方,人道主义源于对宗教权威的回应,非宗教的自然因为这种历史和文化原因同人道主义连接起来。在中国,道家对自然的理想化是因为对人类无力保证社会的 安定和秩序的悲观失望,道家讲自然看做是对人世的抗拒。当然,中西方的自然主义各有来由,其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联方式自无高下理乖之分。
道家诛伐君政朝廷,忧虑颈部和文明,警戒能攻技巧,视所有标准、差等、名分为导致完满无缺之自然崩蚀退化的原因。
道家和儒家一样生于乱世,但是道家主旨是行于人世如履薄冰,何不退隐山林。对于人世的否定,是道家哲学的出发点。而儒家恰恰是另一种思维和应对人世和人事的方式,其强调的恰恰是如何适应这个人世。
由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和道家恰好是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种人的生存方式,或者说是应对社会的两种恰好有别的思维方式。
教育哲学论文篇三
家中养了许多花,知名的,不知名的,红的,绿的,紫的…….占满了小小的阳臺。不过都是些极易养活的品种,可是即便这样,由于以前在离家较远的乡镇教书,住在学校,就很少回家照顾它们,小家伙们营养不良,干瘪不堪,面黄肌瘦,病怏怏一副副将死之状。去年九月,工作调动,得以每日回家,闲暇之余我便会去照顾侍弄它们。小家伙们久旱逢甘露,起死回生。生活也因为它们的叶长叶衰,花开花落,变得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变化惊人的数那几盆芦荟了。我很喜欢芦荟,喜欢它们那厚实带着刺的叶子,四季常绿,即便是寒冬腊月亦能给人盎然生机;我亦喜欢它们的性情,舒展自然,毫不矫情,生命力极强,即便你不管不顾,它们依然坚挺,只是少了些许油光与肥厚。其中有一盆元老级别的,是我家芦荟的始祖,所有的芦荟都是它的后代,经过照料,今年比往年更加壮实肥绿了,那粗厚的叶子就好像会溢出汁液来。
静下心来一算,不知不觉自己已守时一月有余,才等到了它极美的花季。自己都为这份执着与坚守钦服。我是一个粗略的人,有时不免性情急躁:常为学生的逆反叛逆而焦头烂额;也会为学生的不求上进而懊恼不已,亦会为工作的止步不前而忧心忡忡……?我们班有个叫李川的孩子。这个孩子脑瓜不算笨,但学习习惯极差。书写极其缓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天天都要在课堂上打瞌睡,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导致他成绩不理想,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厌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我决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进行深入了解。
原来,他爸爸不务正业,沉迷,妈妈绝望地离家出走了。他跟着生活极度没有规律的父亲生活,极度缺乏关爱,学业更是无人问津。和他爸爸的几次交谈中,他爸爸的消极与负面情绪令人沮丧,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是否在做作业,作业完成没有,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他压根儿不知道。与他爸爸的无效沟通,我想到了让其他家长配合,共同改变这个孩子。于是,我提联系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虽然年迈,但很明事理。听完我的讲述奶奶急得不得了。决定把孩子带回去她照顾,我也希望他奶奶能每天监督学生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有问题及时与我联系。就这样,这个孩子的状况慢慢的有了好转,孩子明显进步了很多,有时候我也会找机会表扬了这个孩子,也要引导其他孩子多与他交流,包容他。
我发现这个孩子逐渐地树立了自信心,不管做什么事都很积极,上课也专心了很多。我发现孩子书写速度缓慢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同时他握笔的姿势也不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我手把手地教他握笔姿势、汉字的书写规律。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虽然做作业的速度仍然很慢,但比以前快了很多。于是,在班里对他进行大肆表扬,看着他沾沾自喜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同时,我给他奶奶发了一封“捷报”。“捷报”的内容如下:“尊敬的李川家长,您的孩子在书写速度方面进步很大,特发此捷报,以兹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您的鼓励,希望您能多赏识孩子!”这样的次数多了,家长也确实看到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自然也愿意花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了。学习也越来越有自信。
现在这段时间李川,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书写速度提高很快,学习成绩自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家长也积极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他正一步一步摆脱“差生”的阴影,快乐健康地成长。
看到这个孩子,不就像我家的花儿一样吗?如若无人关爱守护,便是自生自灭,杂草丛生。如若家校齐心,多加守护,付与期许,静静地守候,他便能开出美丽花儿,惊艳世人。然而,在这繁忙纷乱的城市,我们总是目视前方,行色匆匆,奔赴在一个个目标之间,虽然前进不断,成就连连,心灵却也多了许多尘世杂念,少了些许宁静与淡然。也许我们应该适当地放慢脚步,抛却欲念,就如此时那刻,守着心中的那份执着与痴爱,淡定地和一盆花,数着时令,静静地,等待花期的到来。
教育哲学论文篇四
经济哲学是哲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不断交融的理论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其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经济哲学进行了综述:阶段分析、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经济哲学 阶段分析 研究对象 研究综述
(一)“斯密”与经济哲学研究
18世纪中后期,重商主义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束缚了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斯密于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国富论》。以《国富论》的发表为开端,斯密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史蒂格勒把斯密的成就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斯密把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的系统分析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至今为止,这仍然是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二是,斯密提出了引起工资率和利润率表面上差异的成本因素,这成为了马歇尔工资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直接起源;三是,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四是,斯密对工资基金理论的论述。斯密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成就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于经济哲学研究
1867年,随着《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次高潮,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其远离科学,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其使“空想社会主义”终于成为科学,给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奋斗目标。
(三)“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期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提出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思想的引入与普及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四)“凯恩斯主义”与经济哲学研究
1929年至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同时也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凯恩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通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原理。
对“看得见的手”的研究与分析引起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四次高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如何区分;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五)经济理论新的发展与经济哲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问题且越来越严重,滞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估与分析正是经济哲学的第五次高潮,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五次高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国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持此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另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是相似的即以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
第二种,经济哲学是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元问题。
第三种,经济哲学以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之间是一种矛盾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经济问题的始终。
(一)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规律
经济哲学要透过各种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首先提炼出各种特殊的本质,然后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掌握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同时,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具有一般规律的。经济哲学要以各种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为素材,通过概括总结,把特殊规律上升到一般规律。
(二)提供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经济哲学要从各门具体的经济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的观点和原则,并经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得出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三)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服务
经济政策对于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内部关系问题,政治、社会、环境的外部关系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科学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济哲学来提供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论。
[1]肖明.管理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18.
[2]王在华.经济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15.
[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
[4]施蒂格勒.经济学家和说教者[m].上海:三联书店,1990:213-215.
教育哲学论文篇五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南京晓庄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系主任、**老师、**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 感谢我的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养我的黄土高原,感谢父老乡亲,感谢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喂大的父母。感谢我忘不掉的甘甜的汾河水,感谢太原那清新的带有煤渣的空气。感谢我幼儿园给我擦pp的小王阿姨,感谢被我在小学被我用小刀割烂裙子的女生,如果当时没有这个经历的话我现在去经历就不好了吧。
感谢幼儿园到大学期间拒绝过我的无数女生,不是你们我那有这么多时间从事我的技术研究,你们对我真好,我理解你们。还感谢那些被我拒绝的女生们(虽然目前还没有,但我相信以后也不会有的)。
感谢寝室里的患难兄弟,是你们4年来对我的蹂躏才使我的意志品质变的如此坚强,大学真锻炼人呀。
教育哲学论文篇六
先秦时期虽然有百家争鸣,但实际上,世之显学,不过儒墨道法四家而已。其他各家之言,要么在后世被融入这四家当中,要么思维体系不够精深,难以成家立说,以传万代。
儒家在四家中生命力最强,几乎与贯穿了全部中国政治思想史。究其原因,大概得益于其优秀的传承体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以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传承不绝。儒家注重教化,所以历朝历代,不管儒学是是否为当政要学,始终不见其式微。儒学昌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它极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儒生的治国理论都会有新的发展变化,不断吸收别家的观点为己用。我们可以看到宋代近似于法家理论的功利主义大方光彩,维新的政见,却出于应该是守旧的儒生们手中,这些儒生还从儒家经典里找寻变法的理论支点。使祖宗不足法,也变成了儒家的思想。
儒学本就循自周公之政,一直都是作为一种统治模式的传承而存在,既治民维君,又从天命、道德的角度限制君权。但不管“先王”周公对儒家创立的思想影响如何大,“万世师表”、儒家“至圣”却是孔子。儒家的政治哲学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为立足点。
春秋时,人们把亲近尊长、爱众庶、忠君主皆称为仁。孔子把春秋时期仁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仁学,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仁的本质、含义、致仁的方法。可总结儒家所倡导的王道政治,其要义在于修身先于政治,以美好的道德转化出有道的政治。
墨家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墨子的“尚同”、“天志”和“明鬼”。墨子主张人性本恶。与边沁的功利主义一样,以利害为出发点,认为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出处事标准,为获得利益,不惜作恶。因此需要统一百姓的行动标准,使个人不极端最求人私利,而是达到社会全体的公利,也就是边沁所说社会总功利的最大化的概念。
墨子提出的方法是选立一个贤者为天子,然后向下一级一级选立不同的贤者帮助管理。然后以天子的标准为天下的标准,自下而上,一级一级绝对服从。这样天下便可平治。
墨家与其说是一个学派,不如说是一个组织,社团。墨家信徒虽然在人数上能与儒家相提而论,但到秦时,其政治思想传承大体灭绝。究其原因,不过两点:一、长于技艺,少理论家。墨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也不过墨子一人而已。二、墨家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的利益。墨家的学说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所以得不到官方支持。
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儒家一样,是不满于现状的抗议。道家与儒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也都是从古代社会的状态找寻依据。不同的是,儒家遵从周公制礼作乐,主张积极有为,而道家则描述了更久远之前的太古时期,从人类的最本源的自然状态出发,提出政治上应当尊崇无为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快乐状态,即遵循老子所谓的“天道”。
道家的核心哲学观念也就是一个“道”字。何为道?是一个相当抽象性的概念,概括来说道就是一种绝对的客观真理。人们遵循道,就是遵循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最好的存续方式。君王治国便是任由民间自然发展,不过多的干涉人民生活。如果说儒家的政治哲学是追寻“仁”以达到王道政治的目的,那么,道家就是追寻“天道”以达到人类最自然合理的存续状态。
法家的历史观与儒、道的“尚古”不同,法家强调“世异则事异”,主张“事异则备变”即社会历史状态不同,则社会治理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不能循古守旧。值得一提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从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人口增长的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
法家对于人性的分析,近于墨家。法家认为人性无好恶之分,只是好利。在韩非看来,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既然如此,君主治理国家时,就不能用道德教化。统治者要通过引导,使臣民对利的追求为统治者所用。用赏罚来规定获利的秩序和方向。君主要控制利的获得,既要满足臣民对利的追求,又要使臣民私利的获得与君主分不开,私利的获得由君主控制,臣民就必须为君主效劳,从而强化了君主的权力。韩非的君主中心论和非道德主义与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并非这寥寥几千字所能概述,限于篇幅,只能大概介绍了对中国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先秦四家显学。这些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让中国宗法社会在封建时代取得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不可否认,也很大程度上阻挠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否因其一时的不合时宜而真视其为落后过时的东西呢?
最后以萧公权先生的话作为结束:“平心而论,吾仁不得不承认吾国先民曾发现不少超越时地之政治真理,不独暗合西哲之言,且在今日仍有实际之意义。良以古今之世虽殊,而人性大体若一。社会组织之方式与宗旨虽变,而维持社会生活之基本条件未改。西人有谓柏拉图之《国家论》有现代之意义,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历久而不可废者,荀子亦谓“类不悖,虽久同理”。”
教育哲学论文篇七
论文题目: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xxxx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指导老师:**
一、选题的依据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我感觉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命的关怀尤其强烈,尽管也有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但这些问题多少都与人的生命存在相联系。他们探讨了人的生命本源、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无一不凝聚着先哲的智慧。而阅读《庄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充满着关于生命及其本质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表现为对人们茫然疲惫而生、漂泊不知所归的生命状态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实现其内部突破的思考。而庄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后都落脚在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然”。在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道论传统的基础上,庄子将道家的“自然”思想发扬丰富,终于形成了其有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的生死观。这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庄子生命哲学的研究,追寻其时代背景,揭示其生死哲学的观点,探寻其生死的精神超脱和全身之道,凸显“自然”思想在其生命观中的地位,以便十更好地认识庄子哲学,把握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意义在于,庄子生命观是古人以自己的毕生体验总结出的安身立命之道,饱含着古人的生死智慧。虽时代发生了变化,但生死的哲理仍闪耀不朽的光茫。特别现在生活富裕了,人更惧怕死亡的威胁,面对死亡谈之色变,想长生不老,追求永生。学习庄子生命观后,就会知道生死乃昼夜之变,生乐死安。庄子那善待个人,关爱生命的宇宙情怀和守朴贵真的哲学思想,将为现代人的完美生活提供历史借鉴。
三、文献综述
1.“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认为庄学中之政治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盖惟人皆有绝对的自由,乃可皆顺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主张绝对的自由者,必主张绝对平等。庄学以为人与物皆应有绝对的自由,故亦以为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庄周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抱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书中的个性自由精神,是直观地、直接地、表象化地掩饰或呈现在庄子其人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之中。可以说《庄子》一书,与其说是关于自由的理论,不如说是展示自由的艺术。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只是咋看美学与艺术的领域里,才得到了真实的实现。《庄子》的美学观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庄子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生,以美学的道路来解决哲学问题,只要表现在物我两忘的审美关照、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价值取向、“游”的审美趣味、“至善至乐”的审美境界。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命定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基础。不幸的一切命定的必然,人们为之无可奈何,所以莫若忘怀一切矛盾和差别,达到思想上的绝对和谐,也就是进入自由境界。庄子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命定论的基础上的。庄子的精神自由要摒弃一切感官的作用,直接去体验最高最根本的存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庄子哲学中有神秘主义或直觉主义。
朱松美在《<庄子>对个体生命的张扬》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在复归原始无望的情况下,庄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体认最终落实到精神的自由与进遥上。道家特别是庄子对人生的关注,则是抛却一切外在束缚和限制,突出个体生命存在,张扬个体人生价值。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本质。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以“体道”为依据。通过对“道”的体认,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在大宇宙中解脱精神负累,是庄子张扬个体生命的人手处。
单红在《<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一文中庄子在个别篇章里也显示了对艺术和审美的否定,当然庄子对于大美和小美是有区分的,庄子反对的是囿于小成的小美,而对于道性之大美是充分肯定的。通过对庄子的悟道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庄子把人从“未悟道”提升到,’,晤道”的方法是直接由道至道,任何折中和迁回的方法是为庄子所不取的,庄子就沉溺在自己的悖论当中只做形而上的努力和思考。该文认为审美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是有其必要性的,它在个人悟道和奔向自由的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刘红红 、张玉春在《从“逍遥游”到“人境庐”——论庄子思想与传统士人出世隐逸人格在魏晋时代的确立》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形态具有“入世”和“出世”的二元对立特征,其“出世隐逸的”一元导源于庄子的“逍遥游”思想,确立于魏晋时代。正是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环境,为士人“出世隐逸”人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内外部条件。从庄子的“逍遥游”到陶渊明的“人境庐”,不仅展现了魏晋士人充满艰辛曲折和悲愤痛苦的心路历程,而且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于世事红尘之外找到了一个身心栖息的家园。孔子研究 20xx 年第 4 期付粉鸽、马得林在《法天贵真:庄子技术观的生命哲学解读》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生命取向,是关于生命的哲学。其生命哲学以“道”论为中心,以自然生命为本位,以实现自由为最高追求。在生命的观照下,形成了庄子独特的技术观,它以体悟生命为核心理念,以自然与自由的统一为技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以天合天”为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因此,这种独特的技术观可谓是生命技术观。庄子的此种生命技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现代人借鉴。《自然辨证法通讯》20xx年第一期葛西强在《论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一文中论及庄子生命美学的心灵旨归时认为庄子哲学以心灵中的宇宙大化生命境界为参照,他着重阐述以下内容:庄子有关个体感性生命的心灵的内在净化历程(去累、守宗与无己);净化明后所形成的自由而和谐的虚静化心态,以及将这种心态推及贯通于大化宇宙所得到的至高生命体验—天乐境界;在心灵中营构的以庄子生命之道为基础的“道境”,庄子心目中的终极愿望—在“道境”中游心逍遥。
2.自然生命观的本体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道论”涵盖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但是,庄子的“道论”是借助于“道路”、“途径”、“方法”之类的原初意象来表示的。徐克谦同时认为“安其性命之情”是庄子对“命”的安顿。人生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命”德吊诡与悖论之中。“命”的存在,使人的生命受到限制,感受到不自由。但是,“我”之所以存在,就因为“我”有个“命”,有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命”。如果离开这个“命”的独特性,“我”也就不能成其为“我”了,“我”也就死了,没“命”了。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的道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体的(现实)世界。庄子认为世界整体的道构成了人的本体和命运。但是,只是在人类之初和人生之初,人才是与其同体或同一的。因而也只有这时,人生才不会产生问题,人生才具有意义,社会也才能安定和平。庄子指出了回归于道的唯一途径是安命。所谓“命”指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的作为整体的世界(发生于其内的所有或任何事情)或者说道。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庄子有着很强的命运感,并要求着安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命运中主动把握自己生命的人。除了命运之外,还有人施展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技巧的舞台。在这种施展中,生命中自由的一面得以展开。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庄子的世界产生于客观存在的“道”,依存于客观存在的“道”。在庄子看来,“道”是原始的、根本的、第一性的;世界万物是由“道”派生的、是从属的、第二性的。同时庄子不认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为最高的知识是对客观的“道”的体认。因此,我认为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的基本思想,但老子哲学的基本着眼点是欲取先予、无为而无不为,还不想超脱现实,而庄子哲学的着眼点却是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完全摆脱现实。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自由,这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色,对这一特色的理解不同,是分析庄子哲学思想时产生分歧的又一个原因。
黄烨在《庄子的生存哲学》一文中认为庄子的道的理论内涵是指:道是物的本根和始源,道不是本根之物和始源之物,道在物而不是物。“道”既然是物的本根、始源具有创生性,他不仅生天生地,而且神鬼神帝,万物因它而变化,生命个体当也有它产生。“道”不仅是无生命的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人的形体、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也是由“道”赋予其存在根据的。人的整个生命,从形体到精神,归根到底都是“道”赋予的。庄子坚持从宇宙自然中去寻找生命的本源,排除了彼岸神秘力量在生命创生中的作用;坚持立足于宇宙自然的立场来看待人的生命价值,表现出了重生珍生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生死纳入宇宙自然之中,对生命关怀具有乐生安死的现实品格和超然思想等等都体现了庄子人生哲学的理性色彩。
廖静梅在《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文中认为庄子将玄之又玄的“道”化生为实在存有的“气”,把创始生命的“道”形象地展现于实体的“气”中。在混沌之中,产生了“气”,“气”的变化生成了形体,随于形体的转化而形成了生命。“气”聚则生,“气”散开则死。生和死融于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遵循于“道”的自然交替和轮转之中,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死生一也”。同时,系统地阐释了庄子出世、达观的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又着力地从其惜生、顺世的哲学层面探究了庄子生命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内蕴,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整体内涵,建构出了庄子生命哲学的完整体系,客观地展现了庄子达观、超凡的生命智慧。
冯登山在《先秦诸子的生死观》中认为以庄子之学中国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代表着当时的某种时代精神。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庄子继承老子之道而又“与时俱化”,认为人之死生乃“气之聚散” ,它“自本自根” 、 “方生方死”。庄子重生而不贪生,乐死而不轻生。庄子追求全真保性,顺物安命,提倡“心斋”、“坐忘”、“见独”、“逍遥”的思想,与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死生有命”等生死观颇有不同。庄子的生死观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可以说,它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消解了死亡的悲剧意识,化死亡的忧惧感为精神的至乐感。
殷虹刚《论<庄子>的生命智慧》一文中认为庄子对生命的关怀可以分为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的“保身”“尽年”和“体道”“养生”两个层次:前者是在乱世中求生存,多少带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但后者是庄子在天地间的主动体道,是对生命真正的解放。它不仅透露出庄子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与珍惜,也体现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欲拯救役役众生的慈悲情怀。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一文中认为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生哲学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部分。庄子的人生哲学注重精神自由和自然无为,尤其是庄子直面人生困境,提出了突破和摆脱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庄子一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他是在困境中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同时又在困境中提出了超越。困境和超越伴随了庄子的一生。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对庄子人生智慧的研究,有助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摆脱情感、物欲的困扰,有助于人们遵循自然和利用自然,有助于优化民族性格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道”是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所言一个人为了安命,必须先行齐物,即放弃世界中存在着物我、彼我、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区分的俗见。正确的心态是不扰乱人心的俗知,不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区分,而是要返归于常心,达到明的状态。其次要做到“心斋”。人们要停止其心灵的正常活动:不去感觉、思考、感受、意欲等等,才能做到心斋,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各种各样区别的观念。这样,人们便可以安命、进而最终回归于道了。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养生主》的核心是“缘督以为经”。养生的真谛在于: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心首先是虚的,不能为功名利禄所充满。以虚的心来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中自由遨游。同时他也认为,庖丁解牛是生命自由得以展开的一种方式。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达到道的境界主要有三种方法“守宗”、“心斋”、“坐忘”三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守宗”重在排斥外物对神秘直觉的干扰;“心斋”则是完全封闭人的感官;“坐忘”首先排斥了大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的“仁义”与“礼乐”,然后叙及“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三种方法虽然稍有差异,但却殊途同归,就是要排斥人们正常的认识方法,而采取一种神秘的直接方法。
李振纲在《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一书中认为庄子关注生命的方式思考的是始终人世间中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他的“养生”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的拥挤的世态环境中找到一个歇息之地。庄子强调心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这种态度或思维方式对于“养生”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养生之“主”了。
张尚仁在《庄子无为真性的养神之道》一文中认为庄子最重要的知识是养生的知识。养生的重点是养神无为,真性则是养神的根本途。无为对养生之所以重是因为无为是大道的本质。而养生必须使人的精神符合大道的本质,符合大道的本质则是人的真性精神,养生要做到保持无为真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神情专一。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近现代的哲学思路作文本分析,求证相应的理论和观点,并整理成相应的体系。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庄子思想中的“自然”概念何以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本文以三个部分,从庄子生命观的体现、本体和方法来证明“自然”概念贯穿在庄子生命观的始终。
本文的难点是以“自然”概念为核心,尝试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庄子生命观。鉴于庄子生命观在庄子思想中的特殊地位,试图从庄子生命观的视角对庄子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政治哲学都有新的解读。庄子的思想固然很博大,其核心思想固然是以老子道论为基础的一种延续,但庄子思想有别于老子思想并具有其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于庄子思想的落脚点都是其生命观,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本文就以“自然”概念作为突破口,重新诠释庄子思想的精华。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庄子的生命观贯穿道整个庄子思想中去,理解庄子在其所处的时代是如何面对与超越生命的困境的。写作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再解读庄子的精神,希望能对当下人们面对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些理论和精神上的解决办法。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庄子的生命观体现为“自然”
1.“自然”是生命的本真(礼法是生命的束缚)
2.“自然”是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逍遥无待的境界)
3.“自然”是生命价值的标准(至人、神人、圣人)
二、“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1.“道法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逻辑本体
2.“气” 是庄子对生命本源的理解
三、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1. 自然的本质属性是虚静
(1)离形去知:心斋、坐忘、去独
(2)致虚守静:知恬交养、缘督以为经
2. 自然境界的认识论——齐生死于道
(1)重生乐死
(2)以理化情
3. 庖丁解牛:由艺术体验升华到自然境界
(1)“顺”——人与“器”的关系
(2)“游”——人与“物”的关系
七、参考文献
[1]郭庆藩。辑庄子集释。 [m].中华书局,1961: 7.
[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8
[3]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9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4
[5]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钱穆。庄老通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9
[7]王葆玄。老庄学新探[m].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8]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j].中国哲学史,1996:3
[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10]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11]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诊释与重构[m].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8
[13]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j].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
[1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教育哲学论文篇八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音乐表演专业20xx级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谈歌唱中的哲学理念》,指导教师是xxx讲师。
本文写作目的在于为歌唱供给理论支持,不断去认识和解决歌唱中的问题,避免出现片面性、主观随意性及盲目性,进而采用唯物辩证法去解决歌唱中各种疑难问题和矛盾,寻求平衡,能够使各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处于良好自如的运动状态,确保整体歌唱状态的协调与统一,使歌唱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1、文献资料法:阅读有关音乐方面的文献与论文,参考前人研究的情景;
2、归纳分析法:了解文献并对文献作总结与归纳和分析,然后提出自我的看法;
3、实证研究法:从自我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把自我平时归纳的理论知识和学习经验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
4、综合寻找法:对自我所占有的材料广泛阅读,寻找出有研究价值的论点;
5、交流讨论法: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讨论;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气息和声音的哲学关系;
2、控制喉头“相对稳定”的哲学关系;
3、声音靠前靠后的哲学关系;
4、声音的集中与打开喉咙的关系;
5、情与声的哲学关系;
6、进取与放松的哲学关系;
1、如何处理气息和声音的哲学关系;
2、如何处理控制喉头“相对稳定”的哲学关系;
3、如何处理声音靠前靠后的哲学关系;
4、如何处理声音的集中与打开喉咙的关系;
5、如何处理情与声的哲学关系;
6、如何处理进取与放松的哲学关系;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是,由于我本事有限,加之时间和精力也有限,在许多资料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教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期望各位教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激所有以往教导过我的教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他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忙。本文能够顺利完成,要异常感激我的指导教师xxx教师,感激各位系里的教师的关心和帮忙。
最终向所有关心和帮忙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激!
教育哲学论文篇九
哲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哲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在高中政治中占有近40%的比重,因此,成为高中政治学习的重难点,要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必须建立高效的政治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