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的记叙文 写事的记叙文600字(十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写事篇一
我呆呆地望着天空。已经是傍晚了,晚霞在向我们招手。它们在天空中悠闲地舞动,飘舞,随心所欲。风伯伯有时也是调皮的,总会跟它们开几个玩笑,但它们还是不已为然,继续快乐地嬉戏玩耍。人们仰望天空,看见它们,赞美它们的美丽。可我,喜欢赞扬它们的活泼可爱。它们对应的就是小朋友。小朋友跟它们一样,活泼、好动,让人看了总觉得很开心,很高兴。它们是美丽的,它们也是调皮的。
在夏天里,夏天哥哥把路边的小树又添上了一把绿,使小树绿得深沉,绿得茂盛,小树们也许是为了报答夏天哥哥,就把自己和旁边的小树连接了起来,使得大路上绿阴一片,令路人大赞大夸,真是好不得意呀!夏天哥哥又把田野旁的小花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真是可爱极了!若是被我看见,我一定会被陶醉在那些可爱而美丽的花儿中间,仿佛觉得这不是地球,而是天堂啊!
在夏天里,人们为了解暑,就都去了大梅沙或者是小梅沙那儿玩耍或者是游泳,就是在昨天,在炎炎烈日下,深圳就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游泳比赛,那个场面真是你看都没有看过呀!差不多有几万人啊!真是人山人海呀!除此以外人们还会出去旅游、逛街……看者大伙人来人往的,真是热闹呀!
盛夏,天气热得连蜻蜓都害怕在树叶上停留,好像太阳会烧坏了它们的翅膀。整个城市快要烧焦了。池塘像一锅热腾的开水,里面的小鱼都快要被烧熟了。河岸边,柳树的叶子都打着卷儿,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把马路烤的发烫,脚踏下去好像会冒白烟似的。接下去的几天更加热了,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飘在空中,使人觉的很憋气。
啊,美丽的、闷热的夏天,你给人们带来了欢快和烦恼!我真的很喜欢你的闷热和美丽!
写事篇二
对樟树的最初的感官印象有二。一是中国的药都,二是四特酒。列车停靠樟树,本想按图去筑卫城遗址看个究竟。当地人告诉我,那是个空城。
来樟树,必得看大樟树去。
想想,中国的地名确实有意思。上海,得名于松江(即苏州河)的一条支流上海浦,意为“通向大海的地方”。樟树本乃宜春的板块,也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盛名,不过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广告,着实让今日的宜春并樟树火了一把。
下火车的一刻,樟树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墙体灰蒙蒙的色调,阴沉的气氛不算太好。去看千年古樟树成了我第一选择。安义古村的樟树也有500-600年了,我总想知道千年的古樟树又会如何。读过一篇散文《故乡的大樟树》,里面有动情的描写,樟树就象一位慈祥的母亲,把死去的孩子紧紧拥抱在怀里,晚风把树叶吹得哗啦啦地响,仿佛是樟树在垂泪痛哭……。死去亲人的遗骸回到村口一定安放在大樟树下,并此搭建灵堂,其风俗至今流传湘赣地区。
樟树的千年古樟树,据说有村落后就栽植下了。在樟树爷爷庙后的小山坡拔地而起,好似一个饱经苍桑的老人保护着乡里乡亲。村民指着樟树告我,不远处正在修建另一座樟树奶奶庙呢。看我照相,一老夫问我,说能不给刚蹒跚学步的孩儿留张相片,我爽快的答应了,并回去后一定寄上几张大相片过来。看着老人认真从村里叫来会写字的留下地址,直到动笔的时候我还羞愧无比,不仅因为丢失了一张闪存卡,也丢失了我在閤皂山百花园所有影印。想起此,一阵难过。
踏入閤皂山,由百草园折回,经大万寿崇真宫(道教福地)大门,往前有是一条沙石道。步行二百米上行,便是“紫阳书院(道德宫)”了,是当年朱熹(字紫阳)两次在 “道德宫”讲学。书院的今景实难相信,按动快门的时候我的手是颤抖的。再下行,葛玄悟道修真建造的“卧云庵”的深井,似乎也在印证樟树的药都史。
不虚此行,閤皂山。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忘却,或说是一份消解;这里,仿佛有了空灵的对峙。其流水潺潺,翠竹掩映,百花争艳,就如步入鸣水桥“水流激石如飞雪,树影连山欲化云”的梦幻场景。明清江知县秦镛《阁峰晴雪》更有诗云:“阁峰缥缈放云端,积雪犹封礼斗坛。山远地偏游不得,几回驻马隔江看。”,何等的壮美。又恰逢天空作美,飘起了毛毛细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果不其然。
写事篇三
本周四下午,我们迎来了一场篮球赛。
这一场是我们班和出名的十四班对决。你瞧,他们班一个个身强力壮,那气势,好像在告诉我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再看看我们班,男将女将一起上,个个都受过专业训练,一点也不示弱。
“现在,我宣布,篮球赛正式开始!”我们班的体育老师也就是这次篮球赛的裁判宣布开始。气氛由原来的轻松变为了现在的紧张。
首先,由我们班先来发球,发给了我们班球技最好的宋雪峰。只见他表情严肃,闪过了一位又一位强将也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气势。但是,就在他将要投篮时,问题出现了,十四班的许多人围着他,四面楚歌,情况紧急,他来回周旋着。此时此刻,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小心啊”有的同学忍不住喊出了声。“宋雪峰,这边。”一个声音传到了宋雪峰的耳朵里,啊,救星来了,雪中送炭的来了,一个帅气的转身,球被传到了那个同学手中,那个同学边拍着球,边跑着,突破重围,冲到了篮下。随着“咣当”一声巨响,他投进了第一个三分。“好球”、“干得漂亮”拉拉队们一下子爆发了,鼓掌的,呼喊的,跳跃的……紧张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接下来的其他队员们也表现出了他们的实力,球场上你追我赶,精彩极了,场外欢呼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最终,我们以30比25赢得了比赛。
在一次次欢呼声中,篮球赛拉下了帷幕。我们班因为团结而取得了胜利,十四班的同学也为我们鼓起了掌,我们都认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写事篇四
腊月初八,感觉好亲切,在我们老家,有句谚语,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想想再我们老家,那个山区,外来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里,腊八还真是我们孩提时解馋的节日。
只记得,每年腊月初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做糍粑。
村子里母亲们就开始煮好一锅锅糯米饭,放上芝麻,放点姜,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放上点腊肉,压瓷实了放凉。等到腊月初八的早上,母亲们就起个大早,煮上一锅粥,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我们这里的习俗都是煮白粥。
然后把我们家里自己榨的香油倒在锅里,把头天做好的糍粑切成小条,开始炸糍粑了哦,糍粑外壳酥脆,内里软糯,再加上炸点面汤,炸点芋头丝,哈哈,好嘴馋。
在这天,还可以跟家里人要上个五毛或者一块钱,去小店,买个擦炮,或者摔炮,简直是无敌的日子了。
不过随着一天天长大,这种记忆正在远去,记得读到三元高中的时候,老妈都不做糍粑了,直接去街上买点,东西一样,可是味道全无。
如今,很多跟我同岁的人,可能都不记得还有腊八这个节日,早上起来,到公司,告诉大家今天是腊八,居然大家都没感觉了,呵呵。
还好,早上在商贸区,按照义乌的习俗,喝了一碗腊八粥,可是我想吃得是糍粑,嘻嘻。
年味淡了,这是近几年许多人,尤其是我三元高中的那些同学们共同的感慨。的确,现代人整天忙于繁杂的事务,驭于现代物质利益及所谓的精神享受,逢年过节完成任务似的匆匆忙忙回老家跑一趟,跟家里的父母都说不上几句话,屁股还没坐热,又匆匆忙忙赶回去,那顾得上静下心来真正感受下拿永远割断不了的亲情没和纯天然味的节日快乐呢。
静心想想,真正让人怀念的,依然是童真快乐和记忆中的味道。!!!!!!! 还有你们这些没“良心”的老同学。
和好几个高中同学约了要聚会,(比如刘姓,贾姓同学,张姓,王姓同学等等)可是每年都约,每年大家都失约,并不是不想来,是实在是忙。
今年再约一下,报名的抓紧,呵呵。
祝福所有在外忙碌的同学们,腊八快乐,晚上大家集体去买糍粑啊,别忘了。
写事篇五
同学发来信息告诉我,每年这几天都会飘起另类的细雨,我问他原因,他给我的结果让我为之震撼,即便我是个不易在脸上表露情感的孩子。他告诉我,七十年前在南京,日军对南京人民大屠杀。这场雨是他们的眼泪,雷声是他们的嚎叫,昏暗周围的乌云是他们不愿散去的灵魂。尽管不足以为信,甚至有些荒唐,可我还是愿意听他细细说来。
是呀,1937年的12月,那是个黑暗的12月,是一个真正寒冷的12月,是一个让我们心碎的12月。日军在六周内残杀南京人民30多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盏生命的灯火熄灭。这个无法改变的过去诚然牵动着我们的心。那是一个反人类文明的历史悲剧,当时的日本人违背了人类的本性。从某种角度来看,日本人将永远无法得到南京人的尊重,尽管中国五千年来是一个礼仪之邦。他们“痛快”的赢了这场战争却彻底地输了道德,彻底。这场硝烟漫长,至今我们依然觉得毛骨悚然。这是我们的悲哀,心中永远的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看到了一个记录片,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赤裸裸”图片和恶心的数据在我的眼前游荡。那是一个个让人悲愤不已的片段。真正的生灵涂炭难道就真的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我不是南京人民,但我想只要是身系中国心的人或者是稍有良心的人见到那一幕都会难以控制内心情感的宣泄,是悲伤也好,是愤怒也好。
然而,我内心却被南京人民感动至深。在记录片的最后,导演给了南京纪念馆一个特写,在石碑上刻着清晰的“和平”二字。看至此,我的眼泪便倏然落下。和平二字才十二笔画,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啊。可正是因为这两个字,让多少人丢弃一切,哪怕是放下生命也要去追求,他们得付出多大的勇气去诠释,这不仅仅是中国的和而不同了。“南京大屠杀——可以宽恕,不可忘却”,这是南京人民七十年来对世界的交代,也的中国对世界发的交代。
其实,无论是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其中人性的沦丧与生命的无奈,归根结底都是战争的残酷和惨淡。就连我们这一代也会因曾经的战争而被深深地伤害。没有人会喜欢战争的,战争只是强权和霸权的访客。就像冯小刚在他亲导的电影“集结号”中的访谈会上说的'“美国的战争片之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美国战争片上的的战士在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战争的恐慌和厌恶,都是人类的真性,没有人会因为战争的到来而感到兴奋和快乐。那是一种虚伪,另类的虚伪。”中国累了,世界累了,我们早以厌恶了。这世界不能再有战争了,每个人都有他们活下去的权力。
写事篇六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夜晚,却让我有了和平时不一样的感觉。
晚饭后,外面下着小雨。
窗外的雨断断续续地被引入教室,使得原本嘈杂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个雨夜的宁静。
我在思考数学实验班的难题,右手指间转动着笔。不经意间手指一歪,黑笔画断了。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我“啪”的一声倒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巨响”。我羞愧地低下头,赶紧捡起来,四下看看有没有打扰到同学。
我立刻调整了自己的状态,让一些乱七八糟,无法形容的思绪回到了心里。认真理解一个问题,一个我觉得很难的问题,想真正有所突破。我绞尽脑汁,想找到突破口。“一定是我干的。”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草稿本里快速计算,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的答案,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心中莫名的泛起一丝丝烦躁,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问题,就像一朵乌云在我头顶盘旋,让人飘飘欲仙。怎样才能找到平等的关系和突破口?我下意识的抬头望向窗外,看到远处的天空中有微弱的星光,原来是“一元一次方程”。也许这就是乌云为我点亮的光,就像黑暗中的祁鸣灯和海航的灯塔。我尽力擦亮眼睛,摒弃杂念。终于看到了更多的“星星”、“公式、二元线性方程组、数学定律”,心里豁然开朗。
雨还在继续,但已经不再是我的迷茫。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清除了我内心的阴霾。
我坚信,乌云暴雨背后总有一个光点——星星;困难和疑惑背后总有一个道理,我很清楚。
写事篇七
交友,在我们的人生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所谓的知音却是少之又少,不过,说起知音,我倒还真有一个。
我和他是同班,虽说,他在我们班成绩一般,但却是个十足的体育健将。
记忆中,我和他第一次讲话似乎是在五年级。那时候,我和他是同桌,他的脸上总是没有一丝笑容,他只有在和他的死党交谈的时候,才会露出让人久违了的笑容。
我和他从六年级开始,因为一场运动会而成为了知音。
“董,你的报的项目是什么?”他在上课的时候偷偷问我。
“400米啊!你呢?是跳远吧!”我猜道。
“聪明!不愧是我的同桌。”他笑道。
一个月后……
“预备,跑!”发令员大吼道。那时,我已经在运动场上飞驰了,而我的同桌也已经在跳远了。我们在一个月前,还在讨论,而现在已经站在了赛场上,时间过得还真快!
比赛结束后,我得了400米的第六名,而他则是跳远第一名。我们俩击了下掌,大笑起来。
尽管六年的小学生涯已经结束,我们已经各奔东西,尽管有人说,快乐是一时的,但是,我相信并且坚信,我可以把一时的快乐变成永远的快乐,因为——友谊万岁!
写事篇八
这次的国庆很与众不同,和中秋是同一天。
在八天的假期中,我去了趟姥姥家。姥姥和姥爷年龄都已过八十,但身体仍然非常健康。
后来大家决定带姥爷去雁荡山玩。
因为是干旱期,原本气势雄伟的瀑布难以寻见。河道里只能见到一小片水洼,偶尔游过一两条鱼。
大家和爸爸一行人开始寻瀑,从瀑布脚下开始,朝瀑布的上头寻去。瀑布的原是水流的地方全是乱石,方向不一,大小不一。
我像一只猴子,手脚并用,轻松地爬上石头,探寻落脚点,非常快爬上了中间的大石头。站在石头上,居高临下,眺望远方。峡谷风扑面而来,从胳膊下钻过去,吹起衣服,全身凉爽。旁边草木茂盛,还种着中医药材,风中携带清香,拂去汗水与燥热。
回头继续向上,就近水源头了。听见水声,都兴奋着,终于都爬入石穴之中。
“很大的水流啊!都要把我冲掉了!”我闻声冲进来一看,原来只有在一条凹渠中的“小溪”。大家多少都有的失落,但毕竟收获了无限的风光,也好安慰自己。
至山顶,秋风送,日渐小雨至,草木皆为所动,石头有了些湿意,雨滴的气息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无限感慨。
无聊的国庆假期因此次爬山变得多彩。
“呜呼!”山谷风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写事篇九
你见过老奶奶学拼音吗?奇怪吧!可我的奶奶就在学拼音。
从此,奶奶经常问我,这个拼音怎么读,那个拼音怎么念,我也很耐心的给奶奶讲,但奶奶学拼音的用意我却从不知晓。
终于,一天,奶奶打开微机,让我打开了我的邮箱,对我说:“把我打好的这封信发给你哥哥。”并说:“过去,咱们要到邮局去发信,发信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但现在的信息技术、电子网络发展迅速,发个电子邮件,几秒钟就能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奶奶学习拼音就是想学会打字,给远在各地的亲人们发电子邮件!”哦,怪不得奶奶要学拼音呢,原来是想学打字,发电子邮件啊!奶奶发出了她生平第一封电子邮件,看着奶奶一脸成就感的样子,我真为她高兴。
这件事情表面上是一件新鲜事,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赶上社会不断进步的步伐。
写事篇十
夕阳,渐渐地沉了下去,慢吞吞地收回一缕缕柔和的霞光。灯下,十来张复印的《高考志愿表》,几本买不久却翻得有些烂的《高考指南》,横七竖八地躺在书桌上;还有一双翻《高考指南》的手,其中一只还夹着一支笔。这双手的主人,此刻正戴着一副重重的眼镜,本来并不小的眼睛被眉毛挤成两条线。
他是我爸爸。为了哥哥的高考,他不知道已经串过多少家门,打过多少次电话,查过多少本书。平时一看书就头昏的他,竟破天荒在书桌前对着书研究,而且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爸爸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下,吐了口气,又紧锁眉头。他把书翻到“中山大学”一页,眼睛定格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栏上:771分。他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又要翻到“华南理工大学”一页。正在寻找之际,见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880分。爸爸倒抽了一口冷气,甩了甩头,似乎要甩掉脑中不安分的思想。随即又翻到“华南理工大学”那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栏:740分。爸爸又摇了摇头,似乎不太满意。随后又把整本书翻了翻,又没有什么收获。
良久,爸爸终于开口了:“是中大呢,还是华工?自己考虑吧!”说罢,抽出了一张志愿表出来,填上哥哥的姓名及学号。
“中大?中大太冒险了……华工也不错。其实中大好不了华工多少。”爸爸又吸了口烟,看了看中大与华工的招生数。
“中大!”哥哥似乎完全确定了,语气显得有些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