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的区别(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的区别篇一
2.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 助词“所”的结构:所以(译为“……的原因”“用来……的凭借”)
4. 崔九堂。
5.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荣辱》)
6.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8.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9.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0. 君末也,民本也。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11. (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12.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3.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1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5.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8.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19.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20. xxx烟则食妖也,与人病魂魄,逆昼夜,其食者宜缳首诛。 (《龚自珍全集·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21.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22.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4.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
25.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26.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尚书·洪范》)
27.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9.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30.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31.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3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33. 读书本意在元元。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34. 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35. 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 (《朱子语类》卷六九)
3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7. 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8. 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 (《魏源集·默觚上》)
39. 书有刚柔比偶,乐有声器,礼有威信,物有规矩,事有度数,而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 (叶适《水心别集》卷七)
40.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
41. 安民则惠,黎明怀之。 (《尚书·皋陶谟》)
4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3.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44.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45. 日日而省之,日日而改之,是之谓日新又日新。 (吴澄《草庐学案》)
46. 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词语、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47.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48.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荀子·修身》)
49.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50.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颜氏家训·涉务》)
51.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传》)
5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53.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5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5.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56.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57.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58.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9.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60.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61. 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你说事务多,谁像我?
62.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63.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6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6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6. (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
6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9.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0.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71.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72.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
7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74.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75.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76. 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重实,使凡州县守倅,皆以劝农为职。 (《朱子大全》)
7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8.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二程文集》卷五)
79.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广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杨雄《法言·学行》)
8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82.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集》卷三五)
83.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4.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85.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的根本。
86.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87.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88. 精神爽奋,则废俱兴;精神怠弛,则百兴俱废。 (吕坤《呻吟语·治道》)
89.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集·海国图志序》)
90. 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尚书·咸有一德》)
9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92.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93.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94.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
95. 项伯杀人,臣活之。
96. 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
97. 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孟子·滕文公上》)
98. 生民之大要者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 (严复《原强》)
99.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00. (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101. 安身以安家而家齐,安身以安国而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 (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10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3. 满招损,谦受益。——《尚》
104.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05.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106.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的区别篇二
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2.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二程语录》)
3. 三思而后行。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5.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7.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离娄上》)
8.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9.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教子书》)
10. 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谓也。 (《史记·货殖列传》)
1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13. 孰与君少长?
1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5.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从,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16. 志不立,如无柁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全集》卷二六)
17.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18.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朱子大全·白鹿洞书院提示》)
19.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0.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21. 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灭乱之道,这道理方见得周密。 (《朱子语类》)
22.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23.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24.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氏家训·慕贤》)
25. 实词:(考试说明要求掌握120个)
26.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7.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28. 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朱子语类》卷一三)
29. 子曰:“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30.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31. (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
32. 展布四体,通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 (《陈亮集》卷一一)
3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34. 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 (《明道语录》卷一)
35.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36.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就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暗惑。 (王廷相《与薛君采二》)
37.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卫风·淇奥》)
38.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39.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40.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1. 自古未有不遵民心而得天下者。(薛瑄《读书录》卷三)
4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3.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4.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45. 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心纯则贤才辅,贤才辅则天下治。 (周敦颐《通书·治》)
46.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7. 子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礼记·中庸》)
48.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49.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礼记·乐记》)
50.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
51.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52.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53. 曾 愚公自曾( )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 )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54.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尚书·太甲中》)
55.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56. 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57. 学不可以已。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8.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9.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60.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传》)
61.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62.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63.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 (梁启超《与夫子大人书》)
64.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65.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张载《正蒙·乾称》)
66.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女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诗·小雅·伐木》)
67.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68.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朱子大全·答曹元可》)
69.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70.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71.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72. 烈士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死谊。 (《刘梦得文集》卷一○)
73.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74.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7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6.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7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78. 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7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0. 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81.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2.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8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84.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85. 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86. 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7.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8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89.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旅獒》)
90.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9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92. 古之人不余欺也。
93.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94. 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
95.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传》)
96.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97.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欧阳文忠公文集·朋党论》)
98.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99.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100.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0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02.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的区别篇三
1. 夫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道可行矣。 (王通《中说·魏相》)
2.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礼记·檀弓下》)
3.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5.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6.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礼记·表记》)
7. 无乃尔是过与?
8. 此言得之。(《六国论》) ——这句话说对了。
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全书》卷一四)
10.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 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12.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13. 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贾谊《新书·修正语上》)
14. 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班固《白虎通义·三教》)
1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林则徐集·赴戍登程门口示家人))
16.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
17. 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扶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
18.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19.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20.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1.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22. 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忠经·天地神明章》)
23.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24.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5. 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26.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27.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8.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29.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30. 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上》)
31.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没个下梢。 (《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32. 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则弃。其止其往,皆在我不在人也。 (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33.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34.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3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礼记·大学》)
36.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37.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濂溪集·爱莲说》)
38.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39. 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主谓倒置句、
40.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4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42.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3.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4.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
4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47.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48.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尚书·大禹谟》)
49.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50.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51. 表疑问: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等)
52.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5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5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5. 项庄拔剑舞,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5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7.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阳明大全·传习录下》)
58. 大王来何操?
5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
60.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尽心上》)
61.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62.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63.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6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66. 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已者,皆自弃也。 (《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
67.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礼记·中庸》)
68. 表设问: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69.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传》)
70.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 (康有为《请励工艺奖创新折》)
文言文句子和翻译474句的区别篇四
1. 虚词:(考试说明的20个)
2. 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 (谢良佐《上蔡语录》)
3.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4.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6.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陆九渊集》卷三五)
7.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8.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9. 分析近年来文言文高考考查内容,特别是翻译题的变化
10. 天下往归谓之王,天下不往归,民皆散而去之,谓之匹夫。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2.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4.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荀子·修身》)
15. 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周易·乾卦》)
1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7. 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礼记·中庸》)
18.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19.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0. 吾人迁善改过,无论大小,皆须以全副力量赴之。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理欲》
21.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礼记·学记》)
22.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23.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4.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5.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氏家训·勉学》)
26.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7. 夫晋何厌之有?
28.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全集·已亥杂诗》)
29.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礼记·大学》)
30. 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1. 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
32. 不信之言,不诚之令,君子弗为也。臣言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新唐书·魏徵传》)
3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4. 三代以来至秦一变……汉唐以来至今而又一变……欧亚诸国之为治,亦由渐而变……孔子处于今日,必不得不一变。(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变法上》)
3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36. 先验身过,次验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 (李顒《二曲集》卷一)
37.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屋,以突隙之*焚。
38.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39.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
40. 表比喻:若……然、如……然(译为“象……一样(似的)”)
41. 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 (《二程文集》卷五)
42.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3.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44. 贤者小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为昏。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一)
45.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6. 200x年全国卷:翻译两个句子
47.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48.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4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50.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5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52.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5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5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55. 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56.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57.
58.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
59. 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60. 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
61.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2. 君子自知自信,了然不惑。 (张载《横渠易说·系辞上》)
6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65.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66. 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6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68.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69.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70.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
71. (子曰:)“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72. 200x年全国卷: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73.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74.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75.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7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7.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万章上》)
78.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79. 夫圣人之为心也,必有道而已矣,非于神也,盖于人也。 (《柳宗元集》卷一六)
80. 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81.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82. 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 (《荀子·君道》)
8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8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85.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86. 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朱子语类》卷一一九)
87. 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88. 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89. 方今中国所短者,不在智谋而在贞信,不在权术而在公廉……则惟有道德者可以获胜。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90.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91.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92.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花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氏家训·勉学》)
93.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
94. 表感叹: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
9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6. 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立则政立矣。” (《法言·先知》)
97.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98.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9.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0. 圣人因时制宜,文王之时与周公异,故文王以其时而方,周公以其时而变也。 (《李觏集》)
101.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02. 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人享贞。 (《忠经·天地神明章》)
103.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04.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离娄下》)
105.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10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
107.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08. 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使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
109. 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正蒙·乾称》)
11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11.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周易·乾卦》)
112.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