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至活动总结300字 冬至活动总结报告(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冬至活动总结300字 冬至活动总结报告篇一
xx幼儿园借助“冬至节”,结合即将到来的“圣诞节”,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举行“乐享冬至喜迎圣诞”亲子美劳活动,共同欢度特色节日。
活动前夕,幼儿园厨房的阿姨用胡萝卜、紫薯、菠菜、火龙果榨出各色果蔬汁并和出五彩面团,为活动做好精心准备。活动开始前,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冬至的习俗由来及冬至的小故事,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各种包饺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活动中,孩子们戴着“圣诞帽”在优美的圣诞旋律下帮着爸爸妈妈们按皮、撒面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用灵巧的双手包出一个个形状各异、造型百态的五彩饺子。在煮饺子过程中,各班老师适当穿插冬至儿歌及有趣的圣诞亲子游戏,带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圣诞小礼物。
场面温馨感人、其乐融融,快乐无比。吃饺子环节更是精彩叠加,看着自己亲手包的五彩饺子,大家都无比兴奋、无比自豪。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孩子们拿起碗和勺,争先恐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家长喂孩子吃饺子、孩子喂家长吃饺子,快乐与感恩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久久回荡。真的是一场盛大的“亲子盛宴”。
本次亲子美劳活动,为家园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欢乐的亲子氛围中感受到节日的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浓浓的亲情!更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冬至活动总结300字 冬至活动总结报告篇二
每年阳历月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冬至.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又是很久远的习俗.饺子是我们北方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而在大学里集体包饺子,吃饺子更有一番滋味.它不仅使同学们玩的开心吃的开心,更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消除了生活中的隔膜,使同学们的关系更为融洽.
今年的冬至,我们还是集体吃饺子.下午两点半,我们水二班的兄弟姐妹们便在教室里集合了.同学们带了面粉,饺子馅等各种材料.几位女同学先做了饺子馅,忙的热火朝天.全班分为六组,每组领了面和馅后,便开始了饺子大赛.和面,擀皮,包馅…分工明确,人人都有活干,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劳动的喜悦之中。边干边聊天,对别人的工作做出评判,往往伴随着洒脱的笑声。
这时,每位同学的脸庞都是天真无邪的,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平时的烦忧,同学间的隔阂,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已被暖意熔化殆尽了。我们会感觉到真的好幸福,虽然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可我们并不乏温暖和幸福。
在同学的团结与配合下,各组的饺子先后包好。看着那些形状各异的饺子,不禁失笑,虽然看上去与“群组”不相称,但能看得出来,那是用心做成的。接下来的就是煮饺子,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尝到丰收的喜悦了。同学们各自拿着餐具,等着盼着能快点吃到,有的甚至直接蹲在锅边…很多人也拿出了相机,开始记录这美好的时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们都还是孩子啊!……终于可以吃了,兄弟姐妹们扎在一堆,边吃边说边笑,好不快活!一口饺子下肚,一股暖流也拥入体内,饺子的香味在口中萦绕……闭上眼睛,听着旁边同学的欢声笑语,感受着饺子的美味,不禁庆幸能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能有这么多的朋友、家人。
睁眼看去,洋溢在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好温暖。平时的我们,因为学习的忙碌,很少有机会这样聚在一起。长久的分离,以为之间都有了距离。可是,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禁眼中含泪,羞怯的笑了。发现,我们原来都是错的。
后来,我们还煮了汤圆,看着它们个个晶莹剔透,好不可爱。突然想到,正如我们的班集体,也是团团圆圆的,过去是,以后也是,心中欣慰。
冬至到来,虽然天气愈来愈冷了,我们的心里却是火热的,因为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我们虽然来自祖国各地,可相聚是一种缘分,我们的心早已走在了一起,这种同学情我们定会珍惜。从此以后我们便不怕严寒和困苦,因为我们水二班永远团结在一起。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冬至活动总结300字 冬至活动总结报告篇三
在吴地,一直有“邑人最重冬至节”的说法,老苏州通常将冬至看作是个重大的节日。近期,在玄妙观社区的活动室里,来自祖国南北不同地域的新老苏州人们一同提前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冬至节”。
一听到要在社区过“冬至节”,马阿姨志愿服务队的老阿姨们一早就忙活开了,张罗着买面粉、买肉买菜、制作馅料,计划着要制作冬至团、馄饨等等时令美食。我们苏州人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要过一个像样的冬至节,怎么能少得了一碗地地道道的苏式馄饨呢?今天要让新苏州们好好品尝下我们的.手艺。
这边来自北方的张阿姨和于燕也没闲着,和面、洗菜、剁肉,技艺娴熟。来自东北的张阿姨说,我们北方啊冬至节也很隆重,就像谚语说的:“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的饺子意味着“交子”,如果吃了饺子就代表着团圆、顺利。馅料的选择和寓意也有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包含着“久财”之意。
于燕一家来自河南,一家三口在苏州已经有7个多年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年的冬至都不能回家过。她说他们那边和苏州冬至习俗不一样,他们不吃馄饨,历来也只吃饺子。据传是与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典故有关。
张仲景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奶奶,我也要学包馄饨。”于燕7岁的女儿娇娇好奇地喊着。“好,过来奶奶教你。”罗阿姨耐心地拉过娇娇。先把方方的面皮铺开,放一些馅料,然后从外往里对折,再对折,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捏住长方形面皮的两角,往外一圈,把两只角捏在一起就好哉。包好的馄饨要能站起来,像一个个元宝一样。娇娇在罗阿姨的帮助下小手小心翼翼地学得有模有样。旁边一排排诱人的馄饨和饺子,还有社区面点好手齐阿姨特别赶来制作的白切馒头,都等着入锅变成美食。
社区负责人庄谨介绍说,玄妙观社区里的老苏州很多,冬至节的气氛也很浓厚,刚好街道隆重推出“冬至大如年”的品牌特色活动,社区就想着让新老苏州人一同过一个温暖的冬至节,正好也学习到南北方在这个传统民俗节日的习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