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渊明作文素材(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陶渊明作文素材篇一
——题记
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你浪迹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兴奋异常,“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悠闲的。他悠然自得,自娱自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不是还观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风而知还”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自由的。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所写的都为真性情。试问,有谁能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我所羡慕的。他有胆识,也有勇气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即使他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这份坚持,让我感动。
陶渊明的一声,平淡无奇,色彩缤纷。他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陶渊明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读着亲切,回味无穷。
陶渊明,一个敢于追求自我的人。喜欢他,不仅喜欢他的诗,他的词,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令我着迷,也令我向往。
陶渊明所做的一切虽已成历史,依旧受人们喜爱。这就是自然的影响力。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大自然,没有人不热爱朴素的生活。
这些,只有陶渊明做到了。他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陶渊明作文素材篇二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每每读起《五柳先生传》,便感到与一位闲情逸致的志士交流,他仿佛就在我身边,等待我能读懂她闲静少言背后的热血人生。
遥想当年,中华神州大地上距今约1500万年的时代中,出现了一位宅边有五柳的诗人――陶渊明。如果说庄周隐居则多出于个人性情――不服儒家之道;如果说诸葛亮隐居则多出于外界因素――暂避当时的战乱。那陶渊明则两者都有,一是为东晋王朝昏庸无为的统治者,二是为自己的志向而隐,于是他淡泊名利,不想出世的性格深入我心,但慢慢长大,再读陶渊明的诗,竟读出了另一番滋味。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他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先后又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后任彭泽县令。点点滴滴说明,他还是有一腔热血而非一心向隐的,只是当时历史条件的束缚,加之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本性,难以凭一己之力改变时局等的原因,他才无奈归隐。显然,这是无奈的,但也是明智的。
有人说陶潜消极遁世,我认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笔下写着“富贵非吾愿”时,心中又何尝不想“闲居亦非吾愿”呢?
他笔下写着“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时,心中又何尝不想“时不利兮”呢?
他笔下的话,心中的愿,从未被填满。
他没有死心,所以才遗憾,而遗憾又正是他作诗的原因。
遥想陶渊明当年,世俗黑暗,世态炎凉,故无奈隐居。重峦叠嶂遮不住他的才气。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诗文,不朽佳作。
他无法飞黄腾达去做官,去朝廷辅佐圣上,但他用另外一种一种方式,报效了祖国。后人皆称陶渊明为“平淡之宗”,只是又有几人能读懂他一字一句下,平静溪流里的波涛汹涌。
且看今朝胜景,国际富强,繁荣昌盛。作为未来祖国栋梁的我们岂不更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读他的诗时,他仿佛就在我的面前,他的感情化为一段段动人的文字,在我指尖跳跃,心头盘旋。那一刻,才是真正读懂了他。
陶渊明作文素材篇三
他怀才不遇,他才气纵横,他风流潇洒,他向往田园,他超凡脱俗,他独爱幽菊,他洁身自好,他安贫乐道,他,便是陶渊明。
他是东晋文坛上的龙头,他是柔肠侠骨的镇军参军,他是克尽职守的彭泽县令,他是栖身田园的自然隐士。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落木萧萧。他踏着归尘,拂袖而去;他脱离了尔虞我诈的汤汤官海,远离了这世道的无常,栖身于乡野田园,悠然自得。
陶渊明沉醉于乡村的淳朴平淡,感彻于自然的博大浩瀚。他揣摩百家论篇,阅罢五经四书,感慨旧时变迁,彻悟治国之道。清新飘逸,深美醇厚,慷慨激昂,悲愤雄壮的诗韵与陶渊明,与田园,与自然萦绕于桃花源外,千古仍未散尽。
回眸历史,纵观天下,古今文学墨客,与其才可貌美者屈指可数,寥寥无几。除李白,杜甫,他人便无人能及。其世人赞其曰:“千古之英才,万代入豪杰。”可他却不以为然,一笑了之,由此可见矣。他的思绪已然与田园相依,与山河交融。他的胸襟与气魄,宛若自然,坦坦荡荡。家国混沌,朝廷荒诞,他忠心报国,胸怀远志,却随波逐流,仕途坎坷。一生多磨难,万阻还奋激。遥望清节先生的儿时,划满了不幸的泪痕。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在他的身上却成了偶然。。
他忍辱负重,他淡雅宁然,他不拘小节,他悠哉游哉,他不戚贵贱,他不慕荣利,他笑看苍生,他名流千古。他,就像是在历史长河中飘荡的一株野菊花,轻轻拾起,抛向高空飘舞着,纷飞着,花瓣随着风儿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雾渐渐散去,但菊香仍缭绕在身边,田园寂静更显人世的喧嚣,回眸望去,高山丛林中,我隐隐约约,仿佛看到了一个身影。走进陶渊明,共赏菊,共饮酒,领略在田园中悠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