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等奖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说学情(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等奖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说学情篇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中的第二课时《科学记数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核心观念之一:数感。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并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常得以应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能力目标:
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体现直观性,在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涉及到了天文学、航空、昆虫、人类等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我以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尝试运用——感悟提升——实践生活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愤悱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以出示幻灯片的图画—电闪雷鸣图片引出光的传播速度300 000 000米/秒
2 、“天文数字”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数据
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
赤道长约为40000000米。
地球表面积约为: 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 000 000人。
[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雷电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问题、探索新知
上面各资料都有出现较大的数,这些数在记录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你能想办法使得我们记录得又快又准吗
1、活动一:填空:102= 103= 104= 105= 106=
2、问:你发现了什么?
3、 300=3×100=3×10()
3000=3×1000=3×10()
30000=3×10000=3×10()
4、教师给出科学记数法表示:a×10()(1≤a<10)。
5、回归课前出现的大数并将其改成科学计数法。
[设计说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三)感受应用、领悟新知
1、议一议: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它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总结规律:第一步:先确定“a”的值
把原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到最高位的右下方可得
第二步:确定“n”的值
在第一步中,小数点的位置向左移动了多少位,那么n的值就是多少(n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1)
2、你知道吗?(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人的大脑约有10 000 000 000个细胞;
(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
(3)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 630 000公顷;
(4)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 000 000平方千米
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米3的水中约含有3.34×1019个水分子
(2)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3米2
4、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各数的原数:
1、3×104= __________
2、1.02×105=_________
3、7.008×107=_________
4、3.74×106=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窍门”,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1、视频赏析《昆虫记》
短片中主要有以下信息:世界上有名字的昆虫有100万种,一个蚂蚁群体的个数可以达到50万只,非洲沙漠蝗虫个体数可以达到7亿至20亿只,在100万种昆虫中约有4/5是会飞的,3亿多年的进化史等。
[教学过程]
(1)让学生2人小组分工合作记录数字信息。
(2)将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学依据,加入视频赏析一方面减轻学生疲劳,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在介绍中及时捕捉数学信息,体现用数学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2、走进生活
(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一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他离开5小时后水龙头流失了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这一题的设计一方面继续巩固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另一方面也初步涉及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运算,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节约用水。
(五)课堂小结、自主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谈一谈学习体会,从而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六)课后调查、应用数学
1、神舟六号已于20xx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务,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方法,查查它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及相关数据。
2、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字,计算一年的数字,如果本地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内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以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课后调查是本节课的延伸,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我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附:
板书设计:
科学记数法
一个大于10的数=a×10n
1≤a<10
n为正整数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等奖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说学情篇二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幅画,泼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首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达同一个理念,那就是: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程追求的数学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和谐的理想课堂。下面我就结合《看一看,摆一摆》的教学设想谈谈我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与把握。我对本课作了如下设计:一、依据课标,说教材;二、教学法设想;三、预设教学程序;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五、说板书设计;六说评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记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万有多大等内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六年级下册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有力工具,并在实际生活中起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1、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问题性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验、计算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
2、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1、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为题材。
2、以光速、中国人口、太阳半径中的数据为切入点。(引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民族自豪感,体会大数“读”“写”的困难,从而导出课题。
(二)尝试探索,解析问题
1、探究:让学生观察回答10n的数的特征。
师生共同比较各种记数方式的优缺点后,
由教师给出定义
3、师生共同合作解答引例。(略)
4、小组探讨:10n的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作好铺垫。体现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找一找:找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并把其它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2、比一比:比较用科学记数法的数的大小。
3、乐一乐:要求全班分男女两队,由一方为另一方挑选题目,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每题答题时间为40秒。
设计意图:采用“活动促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全体,落实概念。
乐一乐:营造课堂气氛,使每位同学积极投入。
(四)探究归纳,分析问题
1、做一做
将下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
2、测一测
你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并计算出你从出生到现在约跳了多少次脉搏。
3、试一试(书p128)
教学中采用边演示边询问每幅图小立方块的总数。体现直观性,发展学生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估算能力,会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五)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1、谈一谈: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与体会!
2、分层作业:①课本第128页,习题6.1。
②搜集报刊、杂志上较大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
设计意图: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内化知识,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
我想: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课上,同学们都将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数学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事一个整体。这节课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轻松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等奖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说学情篇三
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核心观念之一:数感。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与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1、 重点: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突出重点措施:通过感受——比较
2、 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突破难点策略:
1、通过数学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大数存在的普遍性;
2、让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通过巩固练习与实际应用,再次掌握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大数并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教法: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情境教学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本课通过古代故事,现代文明介绍,涉及到了宇宙、航空、昆虫、人类等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学法: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尝试运用——感悟提升——实践生活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愤悱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用flash动画演示“棋盘与麦粒”的故事: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
(1)、让学生合作,尝试列式 1 + 2 + 4+ 8 + ……… + 2 63 ,教师给出其结果2 64 -1
(2)、让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2 64 -1中的2 64
(3)、教师告诉学生其结果:18446744073709551615(粒),约为18450000000000000000
[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是对乘方知识的复习,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
2、出示宇宙星空图片,给出3个数据,让学生读出其中地球的质量。
(1)、银河系中大约有恒星:160 000 000 000 颗
(2)、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0 000 000 千米。
(3)、地球的质量大约为:598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吨。
[设计说明]:只给出情景故事,感知了一个大数,这样还不能引起学生对大数的深刻认识,所以再给出宇宙星空中的这些大数,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问题、探索新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很大的数,看起来、读起来、写起来都不方便,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法呢?
分以下步骤完成。
1、 回忆100 ,1000,10000,能写成10(x)
2、 300=3×100=3×10(x)
3000=3×1000=3×10(x)
30000=3×10000=3×10(x )
3、 再由学生完成上面4个例子中的数的表示。(学生对160 000 000 000这个数可能表示为、16×1010,教师要利用学生这种错误,强调a的'范围)
4、 教师给出科学记数法表示:a×10(x)(1≤a<10)。
[设计说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三)、感受应用、领悟新知
1、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地球表面积约为510 000 000 000 000 平方米,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大约为149000000平方米;
(2)、20xx年,中国有劳动力约为720000000人,失业下岗人员约为14000000人;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0000人,进城找工的农民约120000000人。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20xx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约为6×105千米;
(2)、一套《辞海》大约有1.7×107个字。
(3)、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十号”是人类发往太阳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测器,至20xx年2 月人们最后一次收到它发回的信号时,它离地球1.22×1011千米。
①以上内容由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互相纠错。②教师提问:大家都已学会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原数整数的位数与指数n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什么发现?③总结规律:原数整数的位数减去1就是n.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窍门”, 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1、视频赏析《昆虫记》
短片中主要有以下信息:世界上有名字的昆虫有100万种,一个蚂蚁群体的个数可以达到50万只,非洲沙漠蝗虫个体数可以达到7亿至20亿只,在100万种昆虫中约有4/5是会飞的,3亿多年的进化史等。
[教学过程]
(1)、让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记录数字信息。
(2)、将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互相补充校对,其中昆虫4/5是会飞行的学生可能不能表示出4/5×100万=8×105
[设计说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学依据,加入视频赏析一方面减轻学生疲劳,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在介绍中及时捕捉数学信息,体现用数学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2、 如果平均每人每天节约用水0.5kg,那么全国每天大约可节约用水多少kg?1 年呢?(全国人口约1.3×109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这两题的设计一方面继续巩固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另一方面也初步涉及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运算。第2题由于运算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要牵涉到取近似值,在此处教师应做必要的讲解与说明。
(五 )、课后调查、应用数学
1、神舟六号已于20xx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务,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方法,查查它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及相关数据。
2、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字,计算一年的数字,如果本地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内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以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课后调查是本节课的延伸,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
(六)、课堂小结、自主评价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谈一谈学习体会,从而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争取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等奖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说学情篇四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记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将在后几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中得以应用,也为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学习科学中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有力工具。
2、说教学目标
确立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因此结合学生现有的对数学的认知情况,思维状况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确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培养团队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确立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结合先进手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实施教学。
指导在前一阶段,已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因此这一节将继续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1、预习检测: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230000; 15800…0(共31个0)
(以下是选做题)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4.315 ×103; 1.02 ×106
(3)计算: (8.1 ×108) ÷ (9 ×105)
8.56 ×102 – 2。1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预习检测完成的情况,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疑惑。
2、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 0000平方千米
07年第二季度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盈利—28000000美元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 0000 0000吨
天然气资源量约47 0000 0000 0000立方米
上面各资料有出现较大的数据,这些数记录过程中容易出错,那么有没有其它较为简便的方法来记录以上这些数据呢?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民族自豪感,体会大数”读””写”的困难,从而导出课题。
3、探究新知
通过刚才出现的大数引出问题一:以上各数有些什么特点?问题二:有没有简单的记数方式?引导学生回答。
之后让学生观察回答10n的数的特征
讲解如何把图中出现的大数转换成一个数(只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n次幂乘积的形式。进而引入概念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notation)。注意:(1)1≤a<10(2)n是正整数(3)对于负数的科学表示法,只需要将其绝对值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符号不变。
设计意图:
引出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通过表示方法总结出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并且能理解和掌握转换过程。真个板块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处理掉,让学生感到自然过渡。这里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设计一个小游戏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设计意图: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去消化知识,采用”活动促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全体落实概念,营造课堂气氛,使每位同学积极投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5、探究归纳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数?(指一般用十进制表示的数)
设计意图:
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归纳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
6、实战演练:
1、计算
2、测脉膊(动手实践题)
设计意图: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感。
7、小结:成果发布会
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
帮助同学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
8、布置分层作业
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叙述中较大的数
2、应用题(选作)
3、提高题(选作)
设计意图:
内化知识,培养全体,注重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