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植树节的来历与意义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植树节的来历与意义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篇一
老师说:“植树造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用品。植树造林不但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们都想有机会自己去栽树。老师说:“那我们明天就去植树,为‘植树造林’添一份力。”
为了明天的植树活动,我特地和妈妈去超市买了小铲子,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水桶。回家后,我跟爸爸一说,爸爸立即帮我找到了一只多日不用的水桶,不过就是太脏了,爸爸为了让我早点写完作业睡觉,说帮我洗。不到十分钟,一只光洁如新的水桶就出现了。
第二天,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拎着干净的水桶,带着崭新的小铲子,开开心心地上路了。
同学们会合后,就向种植区走去。我和阳阳被分到了一组,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棵小树苗。我小心翼翼的护着树苗,阳阳则提着桶拿着小铲子。我们选了一块空地,挖起坑来。不一会儿,我就汗流浃背了,阳阳让我休息一下,我感谢地摇摇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挖土,我还将挖出的土尽量捣碎。终于挖好了,我轻轻地将小树苗的根栽到坑里,扶着树苗,阳阳迅速盖上泥土。
我们又按照老师的要求给树苗浇上水。随后我给小树苗挂上了我精心制作的“身份证”,我们相约明年的这天还来看望我们亲手栽植的树苗,我们祝愿小树苗跟我们一起快快长大,茁壮成长。
植树节的来历与意义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篇二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白居易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白居易
大地回春,植树造林,植树诗话,启迪后人,植树爱树,绿化家园。——李华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
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苏东坡
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王安石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口,墟里上孤烟。复直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白居易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冯玉祥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张谓
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渐作惠化传。——柳宗元
楼东一株树,枝叶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苏东坡
植树节的来历与意义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篇三
1.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2.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4.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5.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6.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7.万里长城抵抗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8.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9.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10.红花绿柳虽禁得住风吹雨打,细枝嫩叶又怎奈到手脚残害。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植下一棵树,收成万点绿。
12.植树节,你也来奉献本人的一份力气,让地球长出漂亮的头发来!
13.双木成林染尽江山,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14.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15.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16.村上无树锅不开,四方绿化沙不来。
17.植树造林,造福后辈。
18.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19.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20.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21.树木是拦阻风沙的卫士,假如不想让世界成为沙漠,那么就植树吧!
22.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23.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树!
24.绿满校园怡人心,花开遍地笑常存。
25.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26.地球的保护伞——森林,失去它就带来无限的灾害。
27.植树节,给地球一点颜色,一起动起来哦!
28.爱林、造林,增进领土绿化,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9.要想富,多栽树。
30.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植树节的来历与意义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篇四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的意义就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污染。而且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这使得森林成为一座巨大的氧气库。因此植树造林已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减少风蚀的强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树的强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实践证明,通过营造防风沙林,配合农业、水利措施,会取得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森林能够调节径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还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减轻洪涝灾害等。观测表明,1厘米厚的落叶层能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泥沙量减少94%。降雨导致裸地土壤的.流失量是林地的100多倍,而乔、灌、草结合的固土能力却是纯草的1000多倍。有计算表明,我国森林每年减少土壤侵蚀总量为246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有机质流失量3.84亿吨,保护土壤的价值达2600多亿元。另外,森林对防止河床升高、水旱灾害等方面,也有根本性的减缓作用。
森林是天然的“绿色水库”,能促进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环。落雨时,有20%以上的雨量被树冠和枝叶截留,5%~10%被地面落叶和杂草截留并吸收,森林内团粒结构的土壤能较快地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森林年水源涵养量为3473亿吨,相当于现在水库总量的75%,每年水源涵养价值达2500多亿元。
森林是“物种之家”,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基因资源的最大储存库。世界上物种的50%以上在各类森林主要是天然林中栖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