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让幼儿认识水果蔬菜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农民伯伯田间劳作场景录像
2.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
活动过程
一.提问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
那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二. 引导发现
1.观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农民伯伯是怎样劳动的,我们来学学好不好。(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劳动的时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们要怎样做呢?(爱惜粮食)
2. 小朋友秋天还有许多的水果和蔬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三. 交流讨论(给水果.蔬菜找家)
1.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
2.把带来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区或蔬菜区。
3.幼儿自由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名称
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进行分类。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2
设计背景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实丰收的季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许多的变化,叶子变黄了,果子熟了……。而这些自然界的变化也正是教育引导孩子的良好时机。利用这个时机我组织孩子进行了一次野外活动——秋游,我园是一所县幼儿园,地处县镇、农村交界处,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更进一步的走近大自然,亲身体验一次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忙碌,体会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感受农田里面真“热闹”。同时这次秋游幼儿还收集了秋天的各种种子,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充满情趣、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乐意学讲诗歌中优美的词句。
2、乐意倾听并学习词语。发音较准确。
3、能够安静入神地倾听,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4、知道秋天是丰收季节,增进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读说词语“小麦、玉米、棉花、石榴”,并发音正确。
教学难点
朗诵诗歌并理解其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已实地感受过秋天农民丰收的情景,并讨论过。
2、资料准备:
(1)幼儿用书《语言》,儿歌挂图一张。
(2)儿歌录音带,录音机,VCD及相关碟片。
(3)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石榴”等词语卡片以及实物。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回忆秋游活动的情景。
教师一边指着桌面上孩子们秋游时收集的种子,一边说:
1、 “你们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呀?”幼儿——小麦、玉米、黄豆、水稻等。
2、 “这些都是哪里来的?”幼儿——是上次秋游时收集的。
3、 “原来,它们都是秋天的果实呀,那你们知道秋天除了我们采集到的果实,还有那些果实啊?”幼儿——各种水果(石榴)和种子。
二、 欣赏挂图,初步识儿歌。
1、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中都有哪些果实?”
教师朗诵一遍儿歌,幼儿倾听,回答老师的提问。
2、教师:“刚才你们都听到儿歌中有哪些果实?”(小麦、玉米、棉花、石榴)
3、教师出示儿歌挂图。
教师边指着挂图,边朗诵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
教师:
(1)“请小朋友说说秋天到了哪些地方?”(麦田、棉花地、玉米地,果园)
(2)“请小朋友一起来玩接字成句游戏(教师读出前四个字,幼儿接着读出剩下的字 )。“秋天到,秋天到,小麦弟弟笑弯了(腰),玉米爷爷(点点头);石榴姐姐涨红了(脸),棉花奶奶(哈哈笑)。”
三、师生共同小结
1、师幼一起朗诵儿歌,感受丰收的忙碌与喜悦。(农田里面真热闹)
2、表演丰收的秋天
教师:“小朋友朗诵的这么好听,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把诗歌表演出来。”(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扩展延伸
1、给家长一封信,让家长配合,提供各种渠道,让幼儿收集更多的果实,进一步理解主题“丰收的秋天”。
2、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3、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丰收的秋天》,重点是学会朗诵儿歌,难点是尝试根据儿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儿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我设计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教具,并为这首儿歌配了优美的音乐。
活动开始我提问导入,我问小朋友:上次秋游我们一起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收集了许多果实。我又问,那秋天除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果实还有那些果实?这个问题是发散小朋友的思维。等小朋友说出了更多的果实,我再把小朋友的回答编成了一首儿歌《丰收的的秋天》。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当孩子们回答出儿歌中的话时,我出示相应的图片,孩子们边看挂图边朗诵儿歌,一会儿就学会了,掌握的很好,重点得到了突破。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根据儿歌的句式结构仿编儿歌了,我提问:“玉米爷爷点点头,棉花奶奶哈哈笑,那位小朋友能同样仿编一句”。可是小朋友的回答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根本就不象儿歌,朗诵的时候也没有原来的儿歌优美。我想:可能这样空手仿编儿歌对大班的小朋友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设计的方案,在最后的仿编儿歌处改成先观察再仿编,我决定先给每个幼儿看一些秋天各种果实的图画,根据儿歌句式结构分成四段,要求幼儿在空的地方添上物体和称谓及形容词,然后再用四句好听的话说出来,这样就是一首完整的儿歌。我试用我修改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效果很好,难点处也突破了。
通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有时候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自己想想真的挺简单的,但孩子做起来就比较难,我想在以后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慎重,不单要备教案,还要备幼儿,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秋天更是一片优美的景色:菊花开放、树叶满天飞。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优美风景。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散文并理解散文内容。
2、创编散文内容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3、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思维。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安静地倾听散文并理解散文内容。
活动难点:创编散文内容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秋天风景图一张、小鱼、小蚂蚁、蛐蛐动物图片各一只、树叶三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出示秋天风景图,引出下文
1)、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怎么样了?(掉下来了)
2)、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会遇到谁呢?
二、教师示范讲述散文一遍,边出示想对应的小动物图片,幼儿安静地倾听。
三、提问散文中的问题,以便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散文内容。
1)、秋天到了,天气怎么样了?树叶有怎么了?
2)、飘到草地上,小蚂蚁把它当成了什么?
3)、飘到河里,小鱼把它当成了什么?
4)、飘到了花丛中,蛐蛐怎么说?
四、幼儿理解散文后,与教师一起讲述散文一遍并加上动作。
五、请幼儿大胆联想并创编散文的内容:
如:树叶飘到山坡上,毛毛虫爬过来把它当作了小床。
六、可请幼儿把创编好的内容与原文一起讲述,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七、活动延伸
游戏:儿歌复习
目标:复述已学过的儿歌,巩固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秋天更是一片优美的景色:菊花开放、树叶满天飞。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优美风景。
在活动中,我先出示一张秋天的风景图而引出下文,让幼儿带着疑问(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会遇到谁呢?)来听散文。幼儿认真倾听并积极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父认为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只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儿歌,教师并没有让幼儿进行独立创编,我想也许是自己匡死了幼儿的思路。所以在创编活动中,我让幼儿大胆联想并创编,阳阳说:树叶飘到了马路上,汽车把她当成了帽子,还有幼儿说树叶飘到了山坡上,蜗牛把它当成了房子等。这些足已说明幼儿的想象里很丰富。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秋天到”主题活动中,首先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然后跟小朋友门一起讨论秋天到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秋天好还是冬天好?你们感觉到了什么?小朋友们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的特点 。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小朋友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讲解
活动目标
1、认识身边不同的农作物体验秋天丰收带来的喜悦心情。能根据农作物的特点进行替换,并用儿歌的方式进行表述。
2、学习新的词语。比如:“石榴”,“小麦”,“玉米”……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身边不同的农作物,知道把儿歌进行表述。
2、知道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儿歌挂图。
2、儿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可以先让幼儿想一想,在农田里见到了什么。复习汉语词语的发音。
2.教师出示儿歌挂图。
(1)老师边说儿歌,边用手指指图中的每一个画面。
(2)教师:“我指挂图,请小朋友听录音”。
(3)教师:“请一名小朋友将词语卡片贴在挂图相对应的位置上。”教师可请多名幼儿上前面来贴词语卡片。
3.借助动作及情景图(实物)学习儿歌。
(1)教师:“请听磁带,我们一起来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2)请幼儿上前面来点指挂图,再请几名幼儿上前面来跟说儿歌,边表演。
4.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语言”同桌相互指图说一说儿歌。
教学反思
首先,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的特点,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插图充分起到服务学习的作用。小朋友们仿佛去了一个新的世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气氛自然很活跃。并且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没有想到的是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老师,为什么田野翻金浪?”……我正好顺着问题讲下去,我也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小朋友们自已解决,让许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小朋友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讲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最后,教学是一门留下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不足体现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前一部分讲的时间太久,占去了一大半的时间,以至于后面二,三节时间显得不够用,并且使这节课设计好的许多环节没有时间去完成。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揣摩学习,才会有进步。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 对果实的分类及特点了解甚少,希望通过学习让其了解认知相关知识。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交流有关果实的经验。
2、观察了解秋天的果实,能运用多种方法对果实进行分类。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清楚明白不同种类果实的特征及其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果实实物或自制的果实图片。
2、自制果实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分发给幼儿各种果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分发了很多果实,那么大家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二)基本部分
1、感知水果和坚果的不同
请幼儿品尝水果和坚果,引导幼儿通过看、摸、品尝等感知它们在形状、颜色、吃法和味道等方面的不同。
① 师:首先请小朋友们先观察一下水果和坚果,它们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
② 师:其次请小朋友们摸一摸水果和坚果,两种果实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③ 师:最后请小朋友们品尝一下水果和坚果,它们的味道怎么样?有什么不同?
2、讲述故事《果果开会》了解水果和坚果的特征
教师一边讲述,一边出示核桃、栗子等坚果及苹果、梨等水果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什么是坚果,什么是水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师:听完了这个故事,请小朋友们相互讨论一下你所知道的水果或坚果有哪些特点?你知道怎样区分水果和坚果吗?有几种方法?
小结:师:水果和坚果都是果实,但是水果皮薄,水分多,味道酸甜,容易食用。而坚果皮厚,基本没有水分,而且食用起来比水果麻烦。其实要区分水果和坚果非常简单,只要通过看、摸及品尝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3、玩游戏《寻找果实妈妈》,对果实进行分类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写有水果、坚果的大卡片,幼儿戴上各种水果和坚果的头饰,寻找自己的果实妈妈。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区分水果和坚果,请小朋友们回去自己动手找一找其它的果实,运用今天学过的区别方法帮它们找找果实妈妈吧。
教学反思
1、幼儿的独立思考和 讨论的空间太少了,今后应给予幼儿适度的自由空间。
2、上课活动太过于机械化,有些死板,缺少新意,没有创新。
3、进行的游戏太少了,“玩中学”的教学思想贯彻的太少了。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所蕴涵的色彩美,激发幼儿喜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
2、引导幼儿在学习诗歌基础上学会有感情的朗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仿编关于秋天的颜色的诗歌。
二、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景色
2、录音机、配乐磁带
3、挂图
三、活动过程:
1、观看挂图,引题,引导幼儿说出是秋天。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欣赏一幅图片,认真看,里面都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朗诵一遍,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音乐起)
师:秋天真的是一个多彩的季节。
让幼儿在观看挂图在幼儿视觉形象后再朗诵一遍,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 可以让幼儿讲讲幼儿在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音乐停)
3、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让幼儿展开讨论,诗歌里都有谁说到了哪些颜色?
引导幼儿说出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枫树说秋天是红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大地说是秋天是彩色的。
4、让幼儿完整朗读诗歌。
5、发散思维引导幼儿思考: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师:刚才菊花、枫树、松树都说了秋天的颜色,还有许多东西也想来说一说,它们会怎么说呢?
引导幼儿学说“__ 说秋天是__”的句式。
6、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一片新的诗歌。根据原文的思路进行仿编。“__说秋天是__的,__说秋天是__的,__说秋天是__的,”。诗的长短可因人而异,允许幼儿有更丰富的想象,不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结构仿编。
7、请个别幼儿示范仿编,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8、鼓励幼儿将自己编的诗歌讲给同伴和老师听,教师选择1~2篇,带领幼儿一起配乐朗诵。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外出观察,观察后谈话“你看到的秋天都是什么颜色的?”
2、在观察和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用挂图和材料一起装扮秋天的要求,请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粘在挂图上。
师:瞧,老师准备了 一幅挂图和许多材料,我们一起来装扮美丽的秋天好吗?你们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粘在背景图上。(音乐起)
中班教案秋天的水果篇7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
1、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2、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讨论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图画描绘:出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3、研读赏析
a.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
b.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说说你的感受。
例:优美语句赏析,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吗?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4、互动释疑:学生提问,小组全班相互解决
三、联系生活,体验延伸
以海盐的秋天为生活舞台,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教师小结,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2、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①写海盐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③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