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篇一
虽然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素质教育已推到重要位置,但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地理学科,依然由于它前面的“副”字,没有被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所以给地理课安排的课时相对于其他课程少得可怜,一周也就两三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肯定为了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争取在期末把整本书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关键的地理知识展开、延伸,也没有办法再为地理课堂教学补充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从我们传统的惯性与认识上来说,代副课的老师有一部分综合素质不高,在教学中没有创新意识,不会革教学方法。这就让新时代的高中地理老师也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总用一种消极的心态对待地理教学。这样的心态,营造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浮躁的,不踏实,缺少探索精神的,从而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也流于形式,不积极积累地理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有一部分老师,虽然有心教好高中地理,但是由于思想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课堂教学缺少创新性和新鲜的东西,也让学生渐渐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影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从以上我们发现,由于地理是副课,没有被引起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致使或多或少影响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发展。
(三)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高中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使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一些在他们心里认为能影响他们升学考试,左右他们人生的.一些主课上,让他们学习地理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学生在地理课上背单词、做作业,纯粹把地理课堂当成自习课,对老师讲的关于地理的知识两耳不闻。这样导致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落下的越来越多,对地理学习越来越觉得无趣,这就严重影响教与学的质量。高中地理在不断的改革和变化中,变得相对较难,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从原先的死记硬背,变得理解性强、灵活性强。这本身就对对地理不感兴趣,在学习上没有引起重视,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使他们越来越觉得地理无从下手。比如,相对较简单的经纬度以及季风气候内容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就总是掌握不了经纬线。这种学习情况,对以后更深入的地球的运动规律、时差的计算等等,就更不知所措了,这无形中又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使高中地理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篇二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才会在地理学习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才愿意在地理课上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3]。那么,如何应用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呢?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充满趣味性的地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应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例如,在学习选修一,第一章“天体和星空”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应用故事引入法,来调动课堂气氛。古代中华民族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而现代人类依然没有停止对神秘太空探索的脚步。所以,教师以一个神话故事开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2 、创建多元化地理课堂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努力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多元化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地受到感染,并且,不断地使自己也融入到其中。那么,怎样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地理课堂呢?首先是教师,教师应该在平时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在讲课时“投其所好”。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不断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强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
创造多元化的课堂环境,也可以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必修二“人口的空间变化”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过密的人口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担,教师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先让一名同学站在讲台上,这时他可以很自在地来回活动;然后增加到两名,这时讲台依然可以容纳;依次增加,随着人数越来越多,讲台就会变得越来越挤,同学们也会感到越来越不舒服。这个活动中,讲台就象征着地球,学生数量的增加就象征着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课程内容了。
3 、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下难免会觉得枯燥。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觉疲于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播放关于荒漠化对西北地区影响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亲眼看到荒漠化带来的巨大危害,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掌握治理荒漠化的有效途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篇三
受中考、高考影响,初中及高一历史、地理这样的“小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这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创新地理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小编分享如何创新地理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我了解到,地理学科教学效果不好,不是因为学生学不会,而是因为学生不想学,不去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能否达成的关键性因素。受中考、高考影响,初中及高一历史、地理这样的“小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这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极大地挫伤着这些学科教师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想。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节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二战期间,英军巧妙利用西欧地区天气变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规律,不仅成功躲避了德国法西斯的空袭,还用大雾作掩护对德军进行反击,使德军损失惨重的小故事。再如讲述“洋流”一节时,我举了二战时的两个例子:一是德国的潜水艇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顺利通过了由英军严守的直布罗陀海峡,往返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从后方给英军以沉重的打击。这是怎么回事呢?英军也很纳闷,在严密的监视下,敌人竟从后方出现了;二是英国有一名海军少尉所在的军舰在非洲西北部的海域遭到攻击,当舰沉没之时他写了一封信塞进一个酒瓶里塞上塞子,抛到海里,原来这封信是写给他妻子的。五十年后有人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海滩上拾到了这个瓶子并按瓶子上的地址找到了已是老太婆的少尉的妻子,这只瓶子在海滩上何以漂流了五十年奇迹般漂到了英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由这两个故事引入了“洋流”的概念及其成因,并解释了上述两个问题,学生兴趣激增,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此时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问“郑和历次下西洋都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回”这又是为什么?提示:结合南亚季风气候进行思考。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北印度洋季节环流的特点。
教学中巧用诗歌和谚语,深入浅出地解释地理现象。比如在讲垂直地带性时可以引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一山又四季,十里不同天”;讲对流雨时用“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讲气候和天气现象的内容,运用谚语来判断天气变化,如“旱东风,雨祖宗”,“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来说明一天中的天气变化。讲到农业生产的特点时,用农谚来说明农时:可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过了惊螫节,种田不用歇”,“枣发芽,种棉花”等来说明农业的季节性。再如:小麦的种植不同地区时间的差别:华北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到了江南地区则为“霜降早,小雪迟,立冬种麦正当时”;到了华南地区则为“立冬早,大雪迟,小雪种麦正当时”;说明纬度位置不同的差异,这样学生既荡漾在知识的海洋里,又陶醉在优美的诗画中。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地理课中有许多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现象,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如利用三维立体地形图,可使地形图旋转显示,从而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一地形,了解其基本特征。多媒体课件既可显示地理事物的静态特征,也可显示其动态变化过程,如演示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播放影像资料,所以在讲火山、泥石流时,可播放相应的录像资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宝钢、鞍钢这两大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宝钢和鞍钢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一个位于东北辽宁省,一个位于华东上海市,两者在资源条件这个区位因素上有什么不同?这就进一步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资源缺少的沿海地区布局这样的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宝钢的布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要素?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从市场和资源这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样以教学实践作为切入点,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从而使学生兴趣、研究能力得到培养。
地理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存在一定的争议,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辩论,学生在辩论中体验不同观点的碰撞,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好教师的应变作用,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时,关于人地关系可以设计这样的辩题组织学生就相关论点进行辩论,如:正方的观点为,“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可协调发展”,反方的观点为,“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不能协调发展”。再如: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哪个优先?正方的观点为,“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反方的观点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
四、通过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有些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会很认真地去聆听,与他们交流。这些环节往往会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情绪,师生对答精妙处,学生还会发出会心的笑声,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师的亲和力,进而会激发学生认真听课,喜欢学习的热情,慢慢地学生很喜欢上地理课,这是我从前不曾想到的。
五、关怀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之间情感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交流。由于时间的局限,虽然对每个学生接触次数不是很多,但老师对他的关注,会使学生受到感动,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并爱上你所教的学科。如班上有这样两名同学:在班里默默无闻,不调皮、不冒尖、思维较慢,成绩不好,属于不太受关注的学生,。我我几次找他们谈心,给他们以鼓励,使他们逐渐对地理课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也一点点提高上来,后来,有位同学地理成绩竟挤到了全班的前列。他们在课堂上眼神不再茫然,而是透露着渴求,流露出灵动。
还有一些重理轻文的同学,他们聪明好动,就是不爱学地理,我多次找他们谈话。开始时,他们明确表示就是不想学地理,学了也没用,我耐心地给他们纠正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们交流,互相取得了信任,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们也因此能够接受老师提出的学习建议,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也有很大提高。有位同学曾在短短的期末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了80多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地理课,也喜欢我这个地理老师。在期末考试中,我所教的班级均取得了同类同系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精心的课堂环节设计,“小学科”也一样可以教得精彩,学得愉快,也一样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