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的导游词1500字(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的导游词1500字篇一
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外滩。诸位左侧就是著名的黄浦江。我们以后会到这儿来的。
为了节省时间,在没到豫园之前我先讲些中国园林和豫园的情况。
在中国,园林被分为三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豫园属于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过它们都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这四个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大多数的私家花园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儿多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园主姓潘,是个大官。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享晚年。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豫悦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清末,潘家衰弱,其后代变卖此园于当地行会。豫园之所以成为名胜,还另有一原因。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园内一厅堂曾被用作指挥部。今天豫园是个必游之地。所以我建议到了那儿我们千万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离,好吗?
这儿是停车场。万一有人走散,请记住车号最后三个数字是121。我想最好不要发生这类事。我会举着小红旗,你们全陪张先生会殿后。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上路吧。下车时请注意自行车。
女士们、先生们,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桥。为什么是九呢?因为是阳数最高的数。走在桥上,逗留时间就长。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还有,据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所以你不必为遇到鬼怪而担心。
在桥的中间,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约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馆。老人们喜欢早晨来此,会会朋友,沏上一壶茶,聊聊天儿。一般他们喝的都是一种绿茶,叫做”龙井”。这个茶馆也是外国首脑常来之地。比如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上海,也亲临茶馆喝了茶。
确实,能在这儿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着开满荷花的绿池。迎面吹来阵阵凉风。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你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温的”龙井”茶。你会觉得飘然若仙。
你们也想喝一壶?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们去。等我们看完豫园再做决定,行不行?
这儿就是豫园的入口。当你走进一个私家花园,视线总会被什么东西挡住,有时是假山,有时是这肃的照壁。这是园林一技巧,称之为障景。不让你一日了然,却让你看到一部分,然后才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这座堂叫”仰山堂”。大家知道,上海位于一冲积平原,市内无山、无林。所以此”山”就指对面那座假山。它高12米,重80吨。它过去乃至今天一直是个奇迹。因为四百多年前没有水泥和熟石膏,人们就用烹煮过的糯米,加上明矾和石灰,把石块粘起来。至今安然无恙。看见山顶的亭子吗?四百年前,这是上海城最高点。从那儿可看到黄浦江上的渔船、帆影,可这些今天只能在电影中见到了。你也仅能看见他们上移的头顶。因为盘旋的小径皆被树、石遮住。这实在是园艺大师张南阳的杰作。也被公认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这是本园一特色。总共有五条龙墙。这边走,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那儿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条龙墙。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条龙墙。龙实际上是想像出来的动物。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赛珍珠的《龙籽》。如果看过的话,这儿很多东西令你觉得熟悉。请看这条龙,你会发觉这是个多种动物的综合体。你看它头似牛,眼似虾,角似……我看不太像牛。我们通常说角似鹿,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鸡或者鹰。请告诉我,你们看见几个趾。三个对。但一般龙应有五趾。为什么是三个呢?其中有一故事。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员才配有龙的图案。园主潘允端用了龙做墙,他有野心。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来调查。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两个趾。当朝延官吏一到,园主说:”瞧,这本不是龙,只有三趾。”真是个聪明人,不然他性命难保。
你们说想拍一集体照。我看以龙墙为背景,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来替你们拍,别忘了说”cheese”。
这儿我们可看见三块石头。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这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宋微宗广收奇花异石,称”花石纲”。可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原来,在运往当时京都遗失了。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绅的玩物。后来他把该石送给潘允端做嫁妆,因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儿。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著称。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缥缈,非常美丽。园主以前常凝视此石多时,留连忘返。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使你沉思,结果达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园之游就到此结束,希望胸们喜欢它。最后,大家必须做出选择:是喝茶还是购物。我看,还是举手表决。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么?我愿不愿去?说实话,这正合我意。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大家走吧!
上海的导游词1500字篇二
上海美术馆是一所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她座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广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毗邻,是一座功能健全、设施先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
前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于1956年8月10日开馆的上海美术展览馆,1983年重新翻建,1986年10月9日改用现名上海美术馆。收藏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林风眠、刘海粟、关良、王个簃、朱屺瞻、谢稚柳、张乐平、沈柔坚、贺友直等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等作品。建馆以来,举办过“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法国二百五十年绘画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齐白石画展”、“黄宾虹画展”、“潘天寿画展”,及多届全国美展上海展区作品展等重要美展。出版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画集》及内部不定期刊物《世纪美术》、《上海美术馆》。历任正副馆长有:陈秋草、鲁沙白、张云骋、沈善良、朱仁冬、方增先、夏顺奎、丁羲元、陈克里、李向阳、陈龙、张坚、王新华。馆址设在南京西路456号。20_年在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图书馆旧址改建辟为上海美术馆新址。
上海美术馆拥有展厅12个,展览面积6000余平方米,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为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提供了良好条件;而设备先进的演讲厅、会议室、图书馆、美术资料数据库及美术工作坊等,则为学术研讨和普及教育等活动提供了保证。此外,艺术书店、纪念品商店、画廊、咖啡屋等也为观众营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氛围。
上海美术馆现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积极开展了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和美术馆学的研究,并为收藏保管、陈列展览、教育推广、中外交流等业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特别二年一届的"上海双年展"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展览、学术活动之一,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项目。
自建馆以来,上海美术馆的藏品从不足20_件增加至超过7000余件。在经常性展出其东南亚艺术藏品的同时,还策划了多种以国家为关注点的展览,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举办“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等展览。也曾于20__年9月至20_年6月在马尼拉的阿亚拉博物馆展出了菲律宾艺术藏品。该馆推出了许多在上海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展览,包括“东南亚美术主题”、“上海的百年美术”、“我们时代的艺术”、“总统特选新秀作品展”、“英雄十年:1955年至1965年的上海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展(上海双年专题展览)”,最新的展览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上海美术馆藏品展”。它希望在本国和地区性文化背景下推动人们对艺术的了解和欣赏,并籍此促进上海文化环境的活跃和发展。实现上述目的不仅依靠美术馆的展览项目,另有其多语教育项目和公共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具体介绍各种艺术趋势并进行艺术实践、开展公开演讲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地社会以及到上海旅游的地区性和国际游客的需要。
上海美术馆以收藏来说,第一代画家的作品最丰富,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展出将特别突出第一代画家在50年代所完成的一批作品。在这些画家中,张荔英一生留下了94件作品,而且还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和资料,如日记、文稿和各类剪报等。陈宗瑞是由家人捐献了56件作品,他的资料也相当完备。范昌乾也有46件作品。这些数目不等的展览品,有些是画家自己的捐献,有些是画家的家人捐出来,有些则是收藏家的收藏。像松年法师就捐献了112件书画作品给美术馆、陈金川68件、郑农22件,美术馆主席卢明德医生也捐献了13件陈文希的画作。
上海美术馆今日才能拥有国际上最大的一批20世纪东南亚美术公开收藏。其永久馆藏有超过6500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拿督陆运涛遗赠的一批上海知名画家具像画作、由张氏遗产管理人和李氏基金所捐赠的张荔英藏品,以及最近的刘抗遗赠之作。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永久馆藏,上海美术馆才得以大大加强对本区域视觉艺术界和亚洲美术博物馆学的贡献。除了<自我成像>和<东南亚美术风景>这两项展示本身永久馆藏的展览以外,上海美术馆也曾策划推出一些以个别国家为焦点的展览,<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所关注的即分别为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本馆不久前还与菲律宾的阿亚拉博物馆合作,在后者新博物馆大楼于20_年6月开幕之时,在题为<交渡>的展览中展示来自本馆菲律宾美术馆藏的超过200件作品。本馆的巡回展览计划使本区域的美术得以在国际上广获观赏。
上海的导游词1500字篇三
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昨晚睡提好吗?好极了。真对不起,昨晚行李送迟了。因为行李车坏了,我们只得再要了一辆。顺便问一下,你们行李打开了没有?怪不得外面阳光明媚。我们导游常说:”客人把阳光装在包里带来了。”为此我谢谢你们。好言归正传。早餐的我已宣布过日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园、豫园商场的所在地。
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外滩。诸位左侧就是著名的黄浦江。我们以后会到这儿来的。
为了节省时间,在没到豫园之前我先讲些中国园林和豫园的情况。
在中国,园林被分为三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豫园属于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过它们都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这四个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大多数的私家花园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儿多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园主姓潘,是个大官。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享晚年。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豫悦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清末,潘家衰弱,其后代变卖此园于当地行会。豫园之所以成为名胜,还另有一原因。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园内一厅堂曾被用作指挥部。今天豫园是个必游之地。所以我建议到了那儿我们千万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离,好吗?
这儿是停车场。万一有人走散,请记住车号最后三个数字是121。我想最好不要发生这类事。我会举着小红旗,你们全陪张先生会殿后。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上路吧。下车时请注意自行车。
女士们、先生们,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桥。为什么是九呢?因为是阳数最高的数。走在桥上,逗留时间就长。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还有,据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所以你不必为遇到鬼怪而担心。
在桥的中间,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约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馆。老人们喜欢早晨来此,会会朋友,沏上一壶茶,聊聊天儿。一般他们喝的都是一种绿茶,叫做”龙井”。这个茶馆也是外国首脑常来之地。比如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上海,也亲临茶馆喝了茶。
确实,能在这儿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着开满荷花的绿池。迎面吹来阵阵凉风。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你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温的”龙井”茶。你会觉得飘然若仙。
你们也想喝一壶?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们去。等我们看完豫园再做决定,行不行?
这儿就是豫园的入口。当你走进一个私家花园,视线总会被什么东西挡住,有时是假山,有时是这肃的照壁。这是园林一技巧,称之为障景。不让你一日了然,却让你看到一部分,然后才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这座堂叫”仰山堂”。大家知道,上海位于一冲积平原,市内无山、无林。所以此”山”就指对面那座假山。它高12米,重80吨。它过去乃至今天一直是个奇迹。因为四百多年前没有水泥和熟石膏,人们就用烹煮过的糯米,加上明矾和石灰,把石块粘起来。至今安然无恙。看见山顶的亭子吗?四百年前,这是上海城最高点。从那儿可看到黄浦江上的渔船、帆影,可这些今天只能在电影中见到了。你也仅能看见他们上移的头顶。因为盘旋的小径皆被树、石遮住。这实在是园艺大师张南阳的杰作。也被公认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这是本园一特色。总共有五条龙墙。这边走,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那儿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条龙墙。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条龙墙。龙实际上是想像出来的动物。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赛珍珠的《龙籽》。如果看过的话,这儿很多东西令你觉得熟悉。请看这条龙,你会发觉这是个多种动物的综合体。你看它头似牛,眼似虾,角似……我看不太像牛。我们通常说角似鹿,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鸡或者鹰。请告诉我,你们看见几个趾。三个对。但一般龙应有五趾。为什么是三个呢?其中有一故事。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员才配有龙的图案。园主潘允端用了龙做墙,他有野心。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来调查。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两个趾。当朝延官吏一到,园主说:”瞧,这本不是龙,只有三趾。”真是个聪明人,不然他性命难保。
你们说想拍一集体照。我看以龙墙为背景,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来替你们拍,别忘了说”cheese”。
这儿我们可看见三块石头。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这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宋微宗广收奇花异石,称”花石纲”。可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原来,在运往当时京都遗失了。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绅的玩物。后来他把该石送给潘允端做嫁妆,因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儿。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著称。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缥缈,非常美丽。园主以前常凝视此石多时,留连忘返。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使你沉思,结果达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园之游就到此结束,希望胸们喜欢它。最后,大家必须做出选择:是喝茶还是购物。我看,还是举手表决。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么?我愿不愿去?说实话,这正合我意。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大家走吧!
上海的导游词1500字篇四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明洪武二年(1369),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寺屡经兴废。雍正年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产案胜诉,维护了静安寺的'田产,并勒石记其事。乾隆六年(1741)礼部侍郎麦焕捐款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孙思望倡议集资重修殿宇。上海道(长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东建报恩院供僧众居住。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之际,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鹤峰在缙绅李朝观、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1880)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仪轨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四众云集,车水马龙,商贾辐,蔚为奇观。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八到静安(逛庙会)”遂成为沪上民谚民俗。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两侧增建两座楼房,再次修葺全寺,使静安寺恢复旧观。光绪三十年(1904)在上海南翔建“静安南翔塔院”一座,将静安寺历代祖师灵骨迁葬该院,并建祖师祠,供历代祖师牌位。塔院旁建有僧舍,派专人管理。直到民国年间,尚有七十三间房屋,土地六十四亩。
1930-1940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内无所建树,而寺产纠纷兴讼不断,留下许多后患。1941年,德悟法师继任住持,革弊图新,转向佛学教育,注重佛学研究,曾举办数十次佛学讲座,分别礼请应慈、圆瑛、芝峰、丁福保、赵朴初、蒋竹庄等高僧、大德主讲,同时成立静安寺护法会,会同监院密迦整顿寺务,寺风顿有起色。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并在新山门前、“天下第六泉”井栏一侧,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工程竣工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诞及静安佛学院开学,在揭幕典礼上,太虚大师以三喜临门,亲自主持剪彩,拈香礼佛,欢喜赞叹。与会僧俗逾万人,成为当时沪上佛界一大盛事。
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门向华山路,创办静安小学。于南翔建立静安农村实验学校。该校由持松、白圣、赵朴初、毛效同、顾恒(暨南大学农学教授)五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师主持教务。两校经费均同静安寺负担。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海南京路导游词 ·世纪大道导游词$}
1947年春,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委托周孝廉、奚亚夫二律师,联名致函上海市佛教会,主动提出愿将静安寺由子孙剃度制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请市佛教会主持推贤选能继任静安寺方丈。同时,静安寺会体僧众也赞同德悟、密迦这一建议,亦函呈上海市佛教会请求改制选贤。于是,上海市佛教会尊重住持德悟法师及全寺僧众愿望,于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召集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及全寺僧众,举行会议,一致决定该寺改为永久十方丛林,并公推持松法师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静安佛学院院长。持松法师接任时,提出四项要求:“一、静安寺既定为十方丛林,今后住持选举,应由佛教会会同本市诸山代表及本寺两序大众公推,以示大公而杜流弊。二、静安寺应作为佛教文化事业中心,逐渐减少酬应,以期成为纯粹弘法之道场。三、寺内经济应行公开,尽力所及,举办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以符佛陀救世利生之旨。四、本人潜心内学,不善外缘,重违大众嘱托,除寺内行政大计如需本人主持外,其余事务,概由监院领导诸执事分别负责。所有琐务应酬,幸勿相累。”获得与会者一致通过。持松法师担任住持后,任命白圣为监院,四项规约,得以实施,寺务大有进展。
上海的导游词1500字篇五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明洪武二年(1369),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寺屡经兴废。雍正年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产案胜诉,维护了静安寺的'田产,并勒石记其事。乾隆六年(1741)礼部侍郎麦焕捐款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孙思望倡议集资重修殿宇。上海道(长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东建报恩院供僧众居住。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之际,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鹤峰在缙绅李朝观、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1880)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仪轨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四众云集,车水马龙,商贾辐,蔚为奇观。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八到静安(逛庙会)”遂成为沪上民谚民俗。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两侧增建两座楼房,再次修葺全寺,使静安寺恢复旧观。光绪三十年(1904)在上海南翔建“静安南翔塔院”一座,将静安寺历代祖师灵骨迁葬该院,并建祖师祠,供历代祖师牌位。塔院旁建有僧舍,派专人管理。直到民国年间,尚有七十三间房屋,土地六十四亩。
1930-1940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内无所建树,而寺产纠纷兴讼不断,留下许多后患。1941年,德悟法师继任住持,革弊图新,转向佛学教育,注重佛学研究,曾举办数十次佛学讲座,分别礼请应慈、圆瑛、芝峰、丁福保、赵朴初、蒋竹庄等高僧、大德主讲,同时成立静安寺护法会,会同监院密迦整顿寺务,寺风顿有起色。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并在新山门前、“天下第六泉”井栏一侧,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工程竣工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诞及静安佛学院开学,在揭幕典礼上,太虚大师以三喜临门,亲自主持剪彩,拈香礼佛,欢喜赞叹。与会僧俗逾万人,成为当时沪上佛界一大盛事。
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门向华山路,创办静安小学。于南翔建立静安农村实验学校。该校由持松、白圣、赵朴初、毛效同、顾恒(暨南大学农学教授)五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师主持教务。两校经费均同静安寺负担。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海南京路导游词 ·世纪大道导游词$}
1947年春,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委托周孝廉、奚亚夫二律师,联名致函上海市佛教会,主动提出愿将静安寺由子孙剃度制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请市佛教会主持推贤选能继任静安寺方丈。同时,静安寺会体僧众也赞同德悟、密迦这一建议,亦函呈上海市佛教会请求改制选贤。于是,上海市佛教会尊重住持德悟法师及全寺僧众愿望,于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召集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及全寺僧众,举行会议,一致决定该寺改为永久十方丛林,并公推持松法师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静安佛学院院长。持松法师接任时,提出四项要求:“一、静安寺既定为十方丛林,今后住持选举,应由佛教会会同本市诸山代表及本寺两序大众公推,以示大公而杜流弊。二、静安寺应作为佛教文化事业中心,逐渐减少酬应,以期成为纯粹弘法之道场。三、寺内经济应行公开,尽力所及,举办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以符佛陀救世利生之旨。四、本人潜心内学,不善外缘,重违大众嘱托,除寺内行政大计如需本人主持外,其余事务,概由监院领导诸执事分别负责。所有琐务应酬,幸勿相累。”获得与会者一致通过。持松法师担任住持后,任命白圣为监院,四项规约,得以实施,寺务大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