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育培训心得6000字(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育培训心得6000字篇一
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它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切合了教育的主旨,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回到了教育的原点。它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从家长和老师压着孩子让孩子被动的苦读,变为在学习过程中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每一个老师要取得成功,获得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名师是目标是方向,名师的成名秘诀更是学习的指路航灯。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读书,来自不断地学习实践。只有引导教师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反思与读书相结合,才能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教师专业才能发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老师虽然会教书,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他们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教师迫于考试压力和业绩考核,只关注教参,而排斥其他读物。由此带来的是教师教学的程序化,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低迷以及愈来愈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
新教育强调行动,而且把行动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指出:“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提出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师、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学生学习知识、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新教育把“构筑理想课堂”作为重要的行动目标。我们的课堂围绕“有效”二字做文章,课堂有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课堂无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因此,构建理想课堂应该是所有学校共同的、永恒的追求!
新教育发展论提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家长以及一切和教育有关的人,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远远高于“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体现了一种全民教育的思想。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新教育以一种崭新的整体且生态的视野关注自身,关心人的生存、生成和可持续发展,关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死与共、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生更多的要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生生、师生关系并且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新教育培训心得6000字篇二
新教育实验,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直到今年拜读了朱永新写的《新教育》,接着又在安康参加汉滨区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教育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来自于江苏省海门市的新教育专家主讲的,参加这次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些新理念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教育核心理念的提出,主要目标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根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由于有了新教育的正确引导,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模式。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学习新的知识结构。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还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新学期很快就会来到,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新教育培训心得6000字篇三
开学的前一天,学校组织培训学习,起初不知道谁来培训,后来知道是教科所的徐锡华老师来讲时,心里不满充满了些许期待。因为自己去年上半年在实验小学实习时有幸听过他的课,名不虚传。不论是讲语文还是政治,都是那么震撼人心,他讲课的方式大气自然,娓娓道来,教学设计新颖,深入孩子的心灵,每次听完后都回味很久这次他能来我们学校培训,自然欣喜万分。
徐锡华老师以《实施新教育,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给我们讲了什么是新教育,如何实施新教育以及新教育实验的意义。新教育就是生本课堂,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心开始教育,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徐锡华老师讲的很生动很实际,不是传统意义作报告的理论性语言,他列举了各种例子,对比中外教育的模式,层层深入,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加强对新教育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对于很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复习的时候,生怕漏掉某篇课文、某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可是考试总有遗漏,还考察课外的东西。我们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校即使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足可见,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终极追求。为此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很多活动,像读书漂流,亲子共读,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读书节活动等。
学校教育是为了一时之需还是终生之用?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校学的很多东西一辈子都用不上”?学校教育应多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思考并加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