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一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历代诗人墨客,更是慕名而来,纷纷赋诗填词,历史上李白、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东坡、李时珍 、徐霞客等均到过此处。庐山寺、庙、宫、观多达三百处,是我国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之一。庐山以避暑和冬游胜地享誉海内外,其各国风格的别墅为中国名山所罕见。
庐山,作为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其在地理、资源和服务功能上的三大优势进一步显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xx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作为大禹时所做的《禹贡》及稍后的《上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0xx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陶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续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二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组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市西北郊6.8千米处,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称为“江南第一石窟”。
通天岩风景区由摩沙岩石山组成,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多天然岩洞。其一岩洞顶有一窍,相传上可通天,故名。主要有通天岩、翠微岩、忘归岩、同心岩、广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岩亭、惜春亭和群玉阁等10多处景点。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三
今天,我们去的旅游点是李坑古村落。这里,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_年,由一个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帝尧时为部落首领时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职为姓。同时因先祖唐未由北方迁江南时,曾“占地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时数典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称“坑”)两岸,便俗称李坑了。
李洞是个曾任从五品朝散大夫的隐士
他来此建村后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据村谱记载,李洞的儿子李仁曾遵父命创建“盘谷书院”。此后,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18名进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还出了一位状元,叫李知诚,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32人,并有1名饱读诗书,能文善诗的文士留下传世佳著29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还是明清时外出经营的商人,他们的木材、茶叶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苏、上海、广州等地,他们积攒了钱财回来,除了建造住宅处,也修宗祠、桥、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这个不傍大河通道,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为一个建筑类型很发达的革子,有大小宗祠12座,庙宇观阁17座,桥亭路亭17座,还有书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园林等,当年号称“婺东第一村”。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村参观。
[车至李坑路口]
游客们,请下车。步至中书桥]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中书桥”,它是婺源现存最古的桥之一,建于北宋未年,是座单孔砖拱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史书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_年),村人李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他在京城为官多年回乡省亲,一日漫步村边,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溪上的木桥时,有摇摇欲坠之感,孩童嬉戏奔走过桥时更令人感到害怕,于是捐资建造了这座稳重大方的砖拱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谢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职定名为“中书桥”。
[步至李坑村口]
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修筑水口碣拦截财气,培植水口林,有的还建起水口桥以锁住灵气。古时候,水口往往成为一个村庄的标志,村中有人出远门,家人必送至水口,千叮万嘱,挥泪洒别;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乡,走着走着,一望见水口,便会激动不已,分外亲切。
[引游客进村]
各位游客,有人说,步入李坑时,仿佛走进“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里,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溪,由东向西缓缓而流。现李高村260多户1000余人口,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这种建筑布局说明,李坑村过去很讲究风水,因为堪舆术说:水向西流必富。古时候李坑人选择在水由东向西流的溪畔构筑房屋,这就把他们所希翼的美好愿望,从村落布局的形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下李坑的古民居吧。从表面上看,李坑的老房子和婺源其它村落的古民居一样。大多是粉墙、青瓦(时间一长变成黛色)。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屋顶采用马头墙的建筑造型,即房屋的左右两侧筑起风火山墙,高出于屋顶。同时为避免山墙檐距双向坡顶的屋面高差过大。采用了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的形式,因为它形似马头,故俗称为“马头墙”。马头墙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画出民居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走向李翼高故居],我们去叩开这幢古屋。这幛古民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请看,要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湛,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期望多子多孙。
[步入大门后]
为进一步向外人显示1、李翼高故居: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在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细,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是期望多子多孙。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墩。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个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马石。我们再来看看屋子里的构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厢房的隔扇门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体现了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技艺。整幢宅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三部分:前面的这间称前堂,是小姐的房间。因为小姐是不能随便出闺房的,所以门窗上是镂空的雕刻图案,方便小姐从屋内往外看。正中间的这两间称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两间称后堂,那是儿子们的房间。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则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称为高堂。
2、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从这幢房子的门面上来看,沿袭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点。大门为石库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门罩上黛瓦铺盖,戗角飞檐,不仅能遮挡雨水,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石库门柱础上的石雕,是民间较为常见的“狮子滚绣球”图案,表达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满欢乐的心态。我们再仔细看看这石雕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横着雕刻的繁体“书”字,它代表了主任的心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屋子的上方有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同时它还有一层含义,既是把人和天衔接起来——“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同时,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雨天,水不停地从天井向家里流,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凿成铜钱样式,古时候人们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养一只千年乌龟。乌龟在下水道里爬来爬去,下水道就永远畅通无阻。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人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凭借自己的真凭实学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小姐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小姐抛绣球的地方。这里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小姐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小姐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小姐的绣球抛给谁,,一般是有目标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便乱抛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个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古时候村中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负责,因李坑过去的村规民约颇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觉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难免有争议,家庭有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宗祠就鸣锣在申明亭聚众,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排解纠纷,批评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的人。
4、通济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两条溪流。这是李坑过去“十二景”之一的“两涧流清”。其中一条溪流前方有两个小石墩,这条就是公龙,石墩为龙角。这边没有石墩的是母龙,两条龙在此桥处汇为一条溪流,构成“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时候风水村中两水相激本来不利,但这里用通济桥锁住,用申明亭镇住,也就化解了。通济桥跨度约5米,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5、铜绿坊:“铜绿坊”建于清代中叶,主人李聘如是在安徽芜湖经营铜绿生意起家的,因此村中人称他的故居为“铜绿坊”。铜绿坊仿官厅建筑风格,在大门后另外设置了一座仪门,当地称“中堂门”,平时中堂门关闭不开,常人一般从两侧出入,如有达官贵人光临,则打开中堂门迎接。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铜绿”。“铜绿”的化学名称叫“缄式碳酸铜”,是一种有毒的绿色晶体,可做杀虫剂。古代制取铜绿的方法很特别,用糯米蒸成饭,裹在铜上,时间一长,饭霉烂,剥下来铜的表面上就生成铜绿,然后刮下来在加入一些其它的化学元素制成。
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着这座宅子的内部摆设,在婺源屋内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这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静,终身平静”
6、李书麟故居: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萧墙都建在门外,因为本地人以天为院子,以门前山水为院子,所以把萧墙建于大门口。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书写着‘福’字意味着“开门见福”。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门楼上的雕刻也很精细,进入房子内部后,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条案与众不同,特别长,有4米多长,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见的,此外,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个戗角,四个天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7、鱼塘屋:这是一所不知名的书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鱼塘屋。从风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砖铺成,当地称‘金砖铺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铺地;二是采用木柱础,不象后来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础;三是隔扇很朴素,格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似。连着它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一个石砌的鱼池,用青石板将周围围住,绕池的小径以块石铺垫。池内的鱼就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的荷包红鲤鱼,池水与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这边是花坛,花坛中的这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栽种,算起来树龄已有800多年了,当年茂盛是树干胸径有0、4米,经一次雷击后现虽只残存半边,但每年都回新枝萌发,红花满树。旁边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树,树干上长满灵芝,使人觉得这里充满了灵气。
8、蕉泉: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眼泉水叫“蕉泉”。这眼泉水虽然流量不大,却一年四季不会干涸,泉水清澈凉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断流,蕉泉供应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这是他们的救命泉。这眼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在这有带还流传一个神化故事。传说,李坑村曾有一个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张天师的弟子,天性聪悟却心术不正。相传张天师养着几条小龙,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条,回家养在墨盒里。张天师闻讯赶来索要,李祈福反问他龙是什么颜色,张天师说是黄色的,李祈福说:我这里有条黑龙,没有你的黄龙。张天师无奈,就把这条龙送给了他。龙养在墨盒里越来越大,终不是办法,李祈福就想为它找个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来到这里见这石壁上有水渗出,便拔剑直插进去,顿时缝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兴奋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个洞,他趁势往地上一坐,坐出一个大陷坑,水不断流入坑中,形成这个水池。李祈福把龙养在池中,张大以后不断兴风作浪,腾云是尾巴一扫把附近的这些房子的马头墙全铲平了。大家看,这一带房子都没有马头墙。李祈福听到村民怨声连连,于是把龙带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开化的一条江中,至今这条江仍叫乌龙江,而蕉泉也因为曾养过龙,成为古时候人们求雨必拜的地方。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四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与古貌相比更为气派。
滕王阁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据记载,李元婴于永徽三年迁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建此阁以为别居。由于李元婴封号为“滕王”,故名滕王阁。20多年后,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首次重修。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经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时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赞道:“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清代诗人尚镕《忆滕王阁》诗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
后来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唐代五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王勃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贞元六年(790年)和元和十五年(820xx年),御史中丞洪都观察使王仲舒两次重修,韩愈为之作《重修滕王阁记》。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阁毁于大火,江西观察使纥干于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宋朝大观二年(1120xx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阁,丞相范致虚为之作《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崇三十有八尺,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为庑,夹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压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阁记》称宋阁“其基城为阁……大抵非唐屋矣”
元代滕王阁几经战乱而破败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阁,阁高五丈六尺。元统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儿游登滕王阁,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在滕王阁上大宴文武群臣,正统初年,江西布政使吴润重建,改阁名“迎恩馆”。景泰三年(1452年),都御史韩雍巡抚江西,重建之,“堂高逾二十尺,而楼又逾其半,宏深富丽,……”;成化二年(1466年),布政使翁世资重建“西江第一楼”,同年十月落成,工部尚书谢一夔作《重修滕王阁记》。正德十四年(1520xx年)滕王阁亦毁于宁王朱宸濠兵乱。嘉靖五年(1520xx年),都御史陈洪谟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书罗钦顺撰《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巡抚王佐重修。万历四十四年(1620xx年)又一次毁于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晋、大中丞王佐发起募资重建,再由王在晋撰《重建滕王阁碑记》,捐款人“皆得列名于右”。崇祯六年(1633年)江西巡抚解石帆捐款重修滕王阁,由邹维琏撰《重造滕王阁记》。
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清军围攻南昌,滕王阁付之一炬,十一年(1654年),由巡抚蔡士英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阁毁于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阁又遭火焚,由中丞宋荦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20xx年),阁又大火,江西巡抚张志栋重建滕王阁落成,立即飞奏朝廷,康熙大喜,亲书董其昌之《滕王阁序》以赠。康熙四十五年(1720xx年)又被大火烧毁,惟“御碑亭”幸存,巡抚郎廷极随即重建。雍正九年(1731年)阁毁于火,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总督赵-、巡抚俞兆岳重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江西巡抚何裕成重建;嘉庆年间,滕王阁年久失修,江西巡抚秦承恩、江西巡抚先福先后重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阁遭火毁,不久修复;道光二十八年,阁又遭火毁,江西巡抚傅绳勋重建。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赖汉英、胡以晃率军进攻南昌,围城三月,清军方面由安徽巡抚江忠源稳守南昌,把总李光宽被太平军乱枪轰毙,滕王阁烧成为一片灰烬。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西巡抚刘坤一主持集资重建。光绪末年(1920xx年),阁又遭火焚,于宣统元年(1920xx年)重建,此时清廷内外交困,民穷财尽,修阁规模大不如前。1920xx年滕王阁再度毁于军阀混战,赣军师长岳思寅下令火烧南昌城外,大火延烧三日,街巷尽成焦土。1920xx年纵火者张风歧、岳思寅等被处以死刑。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
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于1989年10月8日建成。成为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楼为仿宋朝木结构样式,净高57.5米,共九层,采用宋朝楼阁“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层皆有回廊可俯瞰赣江景色。楼体为钢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回廊连接着“压江”、“挹翠”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
滕王阁主体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高台阁座,高12米。主楼入口处为毛泽东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不锈钢楹联。西大厅内有铜制1:25的滕王阁模型。二楼有一副长卷丙烯壁画《人杰图──江西历代名图卷》,描绘了历史上自先秦至清朝末年的八十位江西籍名人如陶渊明、徐孺子、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汤显祖等。画高2.55米,长43.9米。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五
今天,我们去的旅游点是李坑古村落。这里,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_年,由一个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帝尧时为部落首领时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职为姓。同时因先祖唐未由北方迁江南时,曾“占地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时数典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称“坑”)两岸,便俗称李坑了。
李洞是个曾任从五品朝散大夫的隐士
他来此建村后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据村谱记载,李洞的儿子李仁曾遵父命创建“盘谷书院”。此后,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18名进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还出了一位状元,叫李知诚,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32人,并有1名饱读诗书,能文善诗的文士留下传世佳著29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还是明清时外出经营的商人,他们的木材、茶叶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苏、上海、广州等地,他们积攒了钱财回来,除了建造住宅处,也修宗祠、桥、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这个不傍大河通道,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为一个建筑类型很发达的革子,有大小宗祠12座,庙宇观阁17座,桥亭路亭17座,还有书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园林等,当年号称“婺东第一村”。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村参观。
[车至李坑路口]
游客们,请下车。步至中书桥]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中书桥”,它是婺源现存最古的桥之一,建于北宋未年,是座单孔砖拱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史书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_年),村人李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他在京城为官多年回乡省亲,一日漫步村边,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溪上的木桥时,有摇摇欲坠之感,孩童嬉戏奔走过桥时更令人感到害怕,于是捐资建造了这座稳重大方的砖拱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谢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职定名为“中书桥”。
[步至李坑村口]
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修筑水口碣拦截财气,培植水口林,有的还建起水口桥以锁住灵气。古时候,水口往往成为一个村庄的标志,村中有人出远门,家人必送至水口,千叮万嘱,挥泪洒别;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乡,走着走着,一望见水口,便会激动不已,分外亲切。
[引游客进村]
各位游客,有人说,步入李坑时,仿佛走进“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里,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溪,由东向西缓缓而流。现李高村260多户1000余人口,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这种建筑布局说明,李坑村过去很讲究风水,因为堪舆术说:水向西流必富。古时候李坑人选择在水由东向西流的溪畔构筑房屋,这就把他们所希翼的美好愿望,从村落布局的形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下李坑的古民居吧。从表面上看,李坑的老房子和婺源其它村落的古民居一样。大多是粉墙、青瓦(时间一长变成黛色)。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屋顶采用马头墙的建筑造型,即房屋的左右两侧筑起风火山墙,高出于屋顶。同时为避免山墙檐距双向坡顶的屋面高差过大。采用了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的形式,因为它形似马头,故俗称为“马头墙”。马头墙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画出民居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走向李翼高故居],我们去叩开这幢古屋。这幛古民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请看,要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湛,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期望多子多孙。
[步入大门后]
为进一步向外人显示1、李翼高故居: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的艺术画廊。在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细,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是期望多子多孙。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墩。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个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马石。我们再来看看屋子里的构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厢房的隔扇门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体现了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技艺。整幢宅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三部分:前面的这间称前堂,是小姐的房间。因为小姐是不能随便出闺房的,所以门窗上是镂空的雕刻图案,方便小姐从屋内往外看。正中间的这两间称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两间称后堂,那是儿子们的房间。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则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称为高堂。
2、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从这幢房子的门面上来看,沿袭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点。大门为石库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门罩上黛瓦铺盖,戗角飞檐,不仅能遮挡雨水,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石库门柱础上的石雕,是民间较为常见的“狮子滚绣球”图案,表达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满欢乐的心态。我们再仔细看看这石雕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横着雕刻的繁体“书”字,它代表了主任的心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屋子的上方有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同时它还有一层含义,既是把人和天衔接起来——“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同时,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雨天,水不停地从天井向家里流,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凿成铜钱样式,古时候人们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养一只千年乌龟。乌龟在下水道里爬来爬去,下水道就永远畅通无阻。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人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凭借自己的真凭实学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小姐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传说也是小姐抛绣球的地方。这里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小姐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小姐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小姐的绣球抛给谁,,一般是有目标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便乱抛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个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古时候村中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负责,因李坑过去的村规民约颇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觉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难免有争议,家庭有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宗祠就鸣锣在申明亭聚众,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排解纠纷,批评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的人。
4、通济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两条溪流。这是李坑过去“十二景”之一的“两涧流清”。其中一条溪流前方有两个小石墩,这条就是公龙,石墩为龙角。这边没有石墩的是母龙,两条龙在此桥处汇为一条溪流,构成“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时候风水村中两水相激本来不利,但这里用通济桥锁住,用申明亭镇住,也就化解了。通济桥跨度约5米,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5、铜绿坊:“铜绿坊”建于清代中叶,主人李聘如是在安徽芜湖经营铜绿生意起家的,因此村中人称他的故居为“铜绿坊”。铜绿坊仿官厅建筑风格,在大门后另外设置了一座仪门,当地称“中堂门”,平时中堂门关闭不开,常人一般从两侧出入,如有达官贵人光临,则打开中堂门迎接。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铜绿”。“铜绿”的化学名称叫“缄式碳酸铜”,是一种有毒的绿色晶体,可做杀虫剂。古代制取铜绿的方法很特别,用糯米蒸成饭,裹在铜上,时间一长,饭霉烂,剥下来铜的表面上就生成铜绿,然后刮下来在加入一些其它的化学元素制成。
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着这座宅子的内部摆设,在婺源屋内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这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静,终身平静”
6、李书麟故居: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萧墙都建在门外,因为本地人以天为院子,以门前山水为院子,所以把萧墙建于大门口。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书写着‘福’字意味着“开门见福”。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门楼上的雕刻也很精细,进入房子内部后,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条案与众不同,特别长,有4米多长,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见的,此外,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个戗角,四个天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7、鱼塘屋:这是一所不知名的书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鱼塘屋。从风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砖铺成,当地称‘金砖铺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铺地;二是采用木柱础,不象后来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础;三是隔扇很朴素,格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似。连着它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一个石砌的鱼池,用青石板将周围围住,绕池的小径以块石铺垫。池内的鱼就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的荷包红鲤鱼,池水与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这边是花坛,花坛中的这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栽种,算起来树龄已有800多年了,当年茂盛是树干胸径有0、4米,经一次雷击后现虽只残存半边,但每年都回新枝萌发,红花满树。旁边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树,树干上长满灵芝,使人觉得这里充满了灵气。
8、蕉泉: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眼泉水叫“蕉泉”。这眼泉水虽然流量不大,却一年四季不会干涸,泉水清澈凉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断流,蕉泉供应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这是他们的救命泉。这眼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在这有带还流传一个神化故事。传说,李坑村曾有一个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张天师的弟子,天性聪悟却心术不正。相传张天师养着几条小龙,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条,回家养在墨盒里。张天师闻讯赶来索要,李祈福反问他龙是什么颜色,张天师说是黄色的,李祈福说:我这里有条黑龙,没有你的黄龙。张天师无奈,就把这条龙送给了他。龙养在墨盒里越来越大,终不是办法,李祈福就想为它找个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来到这里见这石壁上有水渗出,便拔剑直插进去,顿时缝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兴奋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个洞,他趁势往地上一坐,坐出一个大陷坑,水不断流入坑中,形成这个水池。李祈福把龙养在池中,张大以后不断兴风作浪,腾云是尾巴一扫把附近的这些房子的马头墙全铲平了。大家看,这一带房子都没有马头墙。李祈福听到村民怨声连连,于是把龙带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开化的一条江中,至今这条江仍叫乌龙江,而蕉泉也因为曾养过龙,成为古时候人们求雨必拜的地方。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六
游客您好,欢迎您来到风光秀丽的明月山青云景区。传说当年嫦娥就是从这里奔向月宫,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沩仰宗开创者慧寂禅师(灵佑禅师和慧寂禅师同为此宗开创者)常来这里参禅悟道,南宋皇后夏云姑进宫前经常来这里采药,因此,青云景区的许多景点和传说都带有神秘色彩。
这里是梦月山庄。传说800多年前,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正宫娘娘夏云姑入宫前常来明月山采药。一日,疲惫的云姑在这里的一棵树下睡着了,她梦见天空悬挂一轮明月。这就是梦月山庄的由来。
前面是星月洞。穿过长150米的星月洞就到达青云栈道。青云栈道寓意“走青云栈道,从此平步青云,万事顺利。”
一、星月洞
星月洞是一个天然石洞。现在请大家抬头仰望洞顶,是不是满天星光皓月当空?是的,原来大白天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躲到星月洞里来了。再往前走,您可以从星月长廊中感受到“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当年夏云姑采药常经过此洞。
二、观景台
青云栈道就在我们眼前。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站在凌于万丈悬崖的观景台上。您看了对面山上翠峰如簇刀削斧劈云蒸霞蔚的景色,是不是也要发出“造化钟神秀,荡胸生层云”的感叹?仔细看看右面的悬崖峭壁,是不是有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感觉?再俯瞰峭崖底下静静流淌的山谷溪流,是不是像一条酣睡千年静待腾飞的卧龙?
传说真命天子赵昚前生就是峭崖底下的这条卧龙,而夏云姑前生是栖息在青云崖上的一只凤凰。卧龙与凤凰日夜相互凝眸,萌生出爱恋之情。天长日久,不断演绎的龙凤之恋的故事感动了月老,于是,月老让他们投胎转世结为夫妻。
走过脚下这座凌空桥就踏上了青云栈道。青云栈道全长1650米,沿着栈道行走,您可以欣赏到一路绝美的风光。
三、转运台
夏云姑出生在明月山下一个叫夏家坊的村庄。喝着从明月山云谷飞瀑流下来的清冽甘甜的河水长大,云姑出落得貌若天仙,她聪慧善良,勤劳节俭,并且对父母极有孝心。云姑小时候家贫,父亲体弱多病。为了给父亲治病,她常常攀山越岭到明月山顶采药。
一天,夏云姑来到我们眼前的峭壁上采药,不慎滑了一跤,手脚被锋利的石尖划破,鲜血直流,她不禁感叹自己时乖命蹇。恰在这时,路过这里的一位白发仙翁俯身将云姑扶起,和颜悦色地对她说:“云姑,你的苦日子就要过完了,马上就要转鸿运……”不久,张太监奉旨到宜春选妃,果然夏云姑被选进宫,几年后,云姑成为南宋的一代皇后。这个拐弯处也就被称作“转运台”。
四、圆相图
各位游客请注意,现在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对面的峭壁看,是不是看到了峭壁上有一块像一本书的凸出的石头?那就是石书————圆相图。
据史料记载,慧寂禅师从小天资聪颖,笃信佛法,未成年就出家为僧。一天,应真禅师给慧寂一册九十七圆相的图本,要他认真琢磨,好好爱惜。没想到慧寂看过一遍后就丢进火里烧了。应真禅师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要烧掉。慧寂答道:“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意思是说,对祖上传下的东西要活学活用,不能搞“本本主义”,死抱着教条不放。话虽说得有
理,但应真禅师还是对秘籍被烧毁感到惋惜。这时,慧寂说道:“如果师父实在舍不得它,我今晚默写出来,明早上堂交给您一个新本本,保证一字不差。”第二天上堂时,慧寂把默写出的新本本交给应真禅师。应真禅师接过通读一遍,果然一字不差,顿时惊叹地说:“你小子真是神灵啊!有了你这样的弟子,还要本本干什么,干脆再把这新本本也烧了!”说完,应真禅师随即把新本本也丢进火里烧了。
传说被烧毁的圆相图新本本化作尘烟后,乘风飘到了明月山。烟尘就落在对面的峭壁上,形成了我们眼前看到的这本石书。
五、青冈树
青冈树是一种常绿乔木,五月开黄绿色小花,果实椭圆形,十月成熟。青冈树又被称作“爱情树”,树叶常绿,木质坚硬,往往雌雄同株。
相传宋孝宗赵昚一日诵读韩愈的“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突然萌生出游览宜春的念头。盛夏时节,赵昚随太监张公公数人攀山越岭游至青云崖。正欲小憩,突然,赵昚眼前一亮,只见一位美貌绝伦的少女背着背篓朝他走来,她就是上山采药的夏云姑。因是月老的安排,两人一见钟情。
据说他们当年就是在我们脚下的青冈树下相遇。现在这棵雌雄同株的青冈树,是夏云姑去世很久以后从枯倒的树兜上发出来的新苗长大的。原先那棵青冈树在夏云姑去世后不久就枯倒了。
夏云姑与赵昚早已离开了人间,但他们美丽的爱情故事却流传至今。
六、天官印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当年被贬为宜春刺史。尽管仕途失意,身世凄凉,但他并没有消沉,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来到宜春后,积极进行改革。当时袁州还有蓄奴的习俗。韩愈为了解救奴婢,自己出钱替奴婢赎身,并要求官宦及大户人家释放奴婢。
一日,韩愈翻山越岭游览明月山。来到我们眼前这方突兀的岩石前,他蓦然生出上奏皇上请求在全国特赦奴婢的念头。下山后,韩愈当夜起草上奏皇上,说自己梦见玉皇大帝在自己的后院里赐给他天官印一枚。皇帝看过韩愈的奏章后,很快下诏,在全国解救了成千上万的奴婢。后来这方石头便被称作“天官印”。
七、海豚望月
现在我们脚下的青云栈道海拔高度为1500多米。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海水突然上涨,一群海豚随海潮游到这里嬉戏。这时,雨过天晴,奇崛的山崖上空悬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正巧这时夏云姑在山崖上采药,彩虹映照在她秀美的脸上,一只海豚被她国色天香的美貌惊呆了。海潮很快退去,然而,我们眼前的这只海豚痴痴地凝望着山崖上的云姑,它还没来得及转身随退潮游回大海海水就消失了。
因为夏云姑的乳名叫“明月”,所以这只化为石头的海豚就叫“望月石”。从那以后,海豚岁岁年年相伴着明月山直到今天。
八、云姑崖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知道经过多少个世纪的演变,形成了我们眼前巍峨壮观千姿百态的明月群山。您看栈道下层峦叠嶂,怪石林立,山花吐艳,苍松傲然。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险峻陡峭的悬崖,相传夏云姑的父亲一次数天昏迷不醒,云姑心急如焚。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白发仙翁对她说:“明月山南面一座悬崖峭壁上长着一种开满米黄色小花的草药可以治好你父亲的病。”于是,夏云姑不辞劳苦找寻到这里,抬头望去,果见一座悬崖峭壁上长着几株开满米黄色小花的草药,但采摘草药要冒九死一生的危险。
为了救父亲,云姑决定冒死采药。然而,她一伸手便双脚落空。眼看云姑就要从悬崖上坠落,霎时,梦中见到的那位白发仙翁甩出一条白色的长绢将云姑拦腰围住,把她救了上来。云姑的孝心感天动地,当地人称这座山崖为“云姑崖”。
九、云母屏风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座石壁叫“云母屏风”。
传说嫦娥一路被蓬蒙追杀来到明月山脚下,情急中吞下“灵药”,于是从明月山直奔月宫。在广寒宫里,嫦娥独对云母屏风,想起丈夫后羿平日对自己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暖,感到格外孤独与凄凉,于是催促吴刚拼命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好配成仙药服后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千百年来,明月山下的百姓望见我们眼前的这座石壁,就会想起从明月山奔月的嫦娥独对云母屏风的寂寞和凄凉,也就更加盼望嫦娥尽快离开月宫重返明月山。于是,这座石壁就叫“云母屏风”。
十、甘泉池
站在石崖下面,您是否感到丝丝凉意沁人心脾?这里叫甘泉池,从石缝中流出来的清泉从古至今源源不竭流进池子。现在我们看到的蓄满清泉的石臼是后来人工制作的。
相传夏云姑当年在山上采药口渴时常到这里来饮水,还从这里用竹筒装水回家给父亲煎药。清泉柔软甘甜,不仅能止渴,还有解乏、去痛止痒的奇效。常喝此泉,面色红润,肤如凝脂,返老还童。
十一、云海山龟
明月山峰顶海拔高度1700多米。雨后的早晨和黄昏是观看明月山的最佳时间。这时苍山云海,雄浑壮阔,气象万千。
相传一个雨后的黄昏,夏云姑采完药正待下山,突然眼前云雾茫茫,不辨东西。这时,一只扶危解困的山龟突然出现在云姑身边。山龟示意云姑骑在它的背上。无奈中的云姑只好骑上去。山龟腾云驾雾,把云姑安全送到山下。
大家看前面,那只探出头的山龟还在忠于职守呢!
十二、断指峰
我们眼前的景点叫“断指峰”。大家仔细看看左边的岩石是不是像两根指头?
据史料记载,慧寂禅师九岁进广州和安寺出家。十四时,父母把他从寺庙接回家中,准备给他成亲。但慧寂禅师没有顺从父母的意愿,他跪在父母面前,用刀砍断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以表明他决意出家。父母见此,只好让他出家一心向佛。
传说被砍断的那两根指头当时飞出门外,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来它们飞落到了明月山,化作我们眼前酷似断指的岩石。
也许是慧寂禅师与明月山的因缘,公元841年,慧寂禅师告别灵佑禅师来到宜春,在明月山麓的仰山创建栖隐寺,聚徒讲学,成为沩仰宗创始人之一。
一次,慧寂禅师与来访的当朝宰相陆希声同游明月山。他们来到“断指峰”前,陆希声突然问慧寂禅师是否持戒与坐禅。慧寂禅师当即回答既不持戒也不坐禅,并给相爷说了一首偈语:“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镬头边。”意思是说,修炼禅法不一定要死守一定的程式,和尚可以不拘小节,最重要的是心里要有一把“锄头”(镬头),
随时注意“锄”去内心里受到的尘世杂念的污染。对于一名已经觉悟的高僧来说,有无戒律和修炼程式都无所谓了,因为他已经能够自觉地保持超脱清净的心境。
十三、嫦娥奔月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嫦娥奔月的地方。当年嫦娥就是从对面山峰那只蟾蜍身边飞上天的。
相传一次后羿在昆仑山巧遇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给他一包灵药,告诉他只要服下此药就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回家后将灵药交给嫦娥收藏。嫦娥将灵药藏在梳妆台上的百宝匣里,不料当时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窥见。
一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强迫嫦娥交出灵药。嫦娥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灵药一路狂奔来到明月山脚下。眼见就要被蓬蒙追上,嫦娥将灵药一口吞下。药性当即发作,嫦娥顿时飘离地面飞向天空。
当嫦娥飘到我们眼前这座山顶时,她顺势抱住一棵松树不让自己继续往上飘。望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想着丈夫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形,嫦娥泪流满面。落泪惊动了树下的两只蟾蜍,它们问嫦娥为何在这里哭泣。嫦娥告之原委,两只蟾蜍当即表示要找后羿来救她。
这时,天空飘来一朵祥云,只见王母娘娘立于其上,说道:“嫦娥,你已吞下仙药,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也知你难舍丈夫,难舍人间,且派你到离人间最近的月宫为仙,封你为月宫仙子,也可日日看到人间。念两只蟾蜍侠肝义胆,与嫦娥一见如故,许你们其中一只与嫦娥一同前往月宫为伴,另一只就留下来封为明月山神吧。”
于是,嫦娥携其中一只蟾蜍从这里飞向月宫。我们眼前这只就是留下来被封为明月山神的蟾蜍。
十四、玉兔拜月
传说很久以前明月山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野兔。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仙上天宫。当雄兔仙来到南天门时,看见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过。它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嫦娥的遭遇后,雄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是同情,想帮她却无能为力。蓦然间,它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无比寂寞,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于是,它即刻回明月山把欲陪伴嫦娥的想法对雌兔仙说了。
深明大义的雌兔仙虽百般不舍,但最后还是答应让雄兔仙前往月宫陪伴嫦娥捣药。请大家看前方,蹲在那里的就是后来化为石头日夜思念遥拜月宫雄兔的雌兔。
十五、情定月亮湖
相传宋孝宗赵昚与夏云姑那天在明月山一棵青冈树下相遇一见钟情后,一路携手漫步走来,不知不觉来到月亮湖畔。
湖水清澈见底,倒影中的夏云姑仪态万方。这时,一片红云落在云姑的脸上,面带红晕的云姑显得更加姣美,楚楚动人。这时,赵昚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云姑,嘱她好好收藏,耐心等待,来年定有人领她进宫团圆。于是,就有了后来张公公宜春选美的故事。
各位游客:青云栈道的游览就到此为止,祝愿大家从此平步青云,万事顺利。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七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陪同大家一同参观游览美丽的天柱山,我仅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及我本人对各位朋友的光临本地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兵,大家叫我小王,王导都可以,在我右手边的呢是咱们本次里才有活动的安全大使,张兵,张司机,诸位别看他年纪轻轻,他的驾驶技术可是老练成熟的狠景,黑白两道他可混的都熟,大家可别误会,我要解释一下,在安徽大部分的时间马路是黑色的,那偶尔也会下一两场雪,马路就变成白色的了,无论在哪种路上驾驶,咱们的张司机可都是游刃有余,从这个角度度上说啊,张司机可以说是黑白两道混的都熟。那各位在旅途中有任何的问题尽管提出来,小王呢会本着合理而可能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竭诚位各位服务。人家说相逢就是缘,我们大家能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在这不足960平方厘米的车厢内,可谓缘分殊胜。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咱们这关系,我想咱们上辈子没干别的,光回头!是吧。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珍惜这前生修来的缘分,相识,相知,相亲,相爱,预祝我们不虚此行,有一个美好旅程!
好的我先把今天的行程和大家说一下
天柱山分为东关,西关,梅山,野人寨等景区,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梅山——野人寨景区,那中午呢我们会在景区附近一个3星级的饭店用餐,到时到家可以尽情品尝一下八大菜系中独具特色的徽菜的美味,一饱口福。我们的车呢将在半小时之后到达目的地。那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天柱山,天柱山呢位于潜山县境内,地处大别山的南麓,景区面积82.46平方千米。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那各位知道“皖”有怎样的来历吗?“皖”又有什么含义呢?“皖”在古书上是明亮美好的意思,那我们的天柱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美的好地方,古时周朝的天子呢封了它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皖国”。治理万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行仁政,颇有政绩,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尊他位“皖公”,并在今天的山上建了“皖公庙”所以天柱山古时就叫做“皖山”也教“皖公山”。天柱山呢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学家近年在天柱山发现的我国独有,注意了是我国独有,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高压——超高压地质变质带,其特征岩石——榴辉岩的强度可是与金刚石相差无几的。20_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呢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天柱山除了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是博大精深。道家尊其为“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的二祖,三组也曾在此驻锡。天柱山的灵气孕育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如三国时的数学家王翻,晚唐著名诗人曹松,近代的“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黄梅戏的新秀韩再芬等都出自于此!好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已经到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停车位子,带好自己的行李随我下车。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景区的示意图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将游览梅山——野人摘景区的野人寨和三祖寺。每个景点我们将停留一小时,两小时后呢,我们将在现在的位置集合,游览途中呢,大家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注意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饱览我们天柱山的魅力风采
!好的现在我们来到了野人寨景区,野人寨位于天柱山的南大门,问什么叫野人摘呢,相传南宋末年有个叫刘源的,他自号野人,并且在此结寨抵抗元兵,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他,把这就叫“野人寨”了,一直沿用至今。好的那给大家半小时在这里合影留念。
我们现在来到了三祖寺前的广场。举目望去,红墙黛瓦的寺院建筑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整个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凤,有人说:“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可谓是此景的贴切写照了”
三祖寺,又名“乾元禅寺”,建于南朝两武帝时期,武帝也曾经慈铭“山谷寺”,到了隋朝的时候呢禅宗三组僧璨在这里继承了二祖慧可的衣钵,并隐居在这座寺庙里,弘扬佛法,所以世人称它为“三祖寺”。山门
那为什么叫山门呢?因为古时候寺院大多在山林中,所以教“山门”现在已经成为了专有名词,即使在平原山也教山门。那山门有什么寓意呢?哎,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们”,合在一起象征三解脱。天王殿迎面就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以及韦驮塑像的殿堂。殿内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弥勒的铜像,是按照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人称大都弥勒,世人说他“开口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菩萨铜像,手持金刚杵,注视着每一个行人,金刚杵驻地的,表示不接待,凡游方僧到寺应斟酌而行。如果是韦驮合掌捧杵的,则表示接待,凡游方僧到寺皆蒙供养。大雄宝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歇山式殿宇,朱檐红墙,琉璃黄瓦。殿门楣上,悬挂着赵朴初题书的“大雄宝殿”匾额。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正殿。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殿正中,供奉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高达5.5米,两旁是其弟子迦叶和阿难。
到此为止呢,我们游览计划内的点已经全部游览完了,回顾一下游览了天柱山南大门的野人摘,禅宗祖寺三组寺庙,其中有象征三解脱的山门,天王殿,以及寺院正殿大雄宝殿。小王在这里非常感谢各位在游览途中给予的支持与配合,那旅途中小王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呢,在这里各位真诚的表示歉意,人家说“智者千虑,也总有一失”,何况作为常人的我,请各位多多谅解。同时呢大家对本次游览活动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非常欢迎给为能够提出来,以便我们改正和完善。那“百里长宴,终有散席”又到可快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总会觉得有稍许的伤感,有点舍不得,不过中国有句古话“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们大家,为缘来,为缘去,但只要姻缘成熟,我们就又会相聚在一起,期待与各位再度相逢,最后小王在这里忠心的祝福大家,身体健康长寿,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和美美。也祝愿各位接下来的时间里旅途愉快,我们再见!
江西11个地市导游词篇八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陪同大家一同参观游览美丽的天柱山,我仅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及我本人对各位朋友的光临本地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兵,大家叫我小王,王导都可以,在我右手边的呢是咱们本次里才有活动的安全大使,张兵,张司机,诸位别看他年纪轻轻,他的驾驶技术可是老练成熟的狠景,黑白两道他可混的都熟,大家可别误会,我要解释一下,在安徽大部分的时间马路是黑色的,那偶尔也会下一两场雪,马路就变成白色的了,无论在哪种路上驾驶,咱们的张司机可都是游刃有余,从这个角度度上说啊,张司机可以说是黑白两道混的都熟。那各位在旅途中有任何的问题尽管提出来,小王呢会本着合理而可能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竭诚位各位服务。人家说相逢就是缘,我们大家能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在这不足960平方厘米的车厢内,可谓缘分殊胜。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咱们这关系,我想咱们上辈子没干别的,光回头!是吧。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珍惜这前生修来的缘分,相识,相知,相亲,相爱,预祝我们不虚此行,有一个美好旅程!
好的我先把今天的行程和大家说一下
天柱山分为东关,西关,梅山,野人寨等景区,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梅山——野人寨景区,那中午呢我们会在景区附近一个3星级的饭店用餐,到时到家可以尽情品尝一下八大菜系中独具特色的徽菜的美味,一饱口福。我们的车呢将在半小时之后到达目的地。那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天柱山,天柱山呢位于潜山县境内,地处大别山的南麓,景区面积82.46平方千米。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那各位知道“皖”有怎样的来历吗?“皖”又有什么含义呢?“皖”在古书上是明亮美好的意思,那我们的天柱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美的好地方,古时周朝的天子呢封了它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皖国”。治理万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行仁政,颇有政绩,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尊他位“皖公”,并在今天的山上建了“皖公庙”所以天柱山古时就叫做“皖山”也教“皖公山”。天柱山呢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学家近年在天柱山发现的我国独有,注意了是我国独有,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高压——超高压地质变质带,其特征岩石——榴辉岩的强度可是与金刚石相差无几的。20_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呢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天柱山除了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是博大精深。道家尊其为“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的二祖,三组也曾在此驻锡。天柱山的灵气孕育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如三国时的数学家王翻,晚唐著名诗人曹松,近代的“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黄梅戏的新秀韩再芬等都出自于此!好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已经到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停车位子,带好自己的行李随我下车。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景区的示意图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将游览梅山——野人摘景区的野人寨和三祖寺。每个景点我们将停留一小时,两小时后呢,我们将在现在的位置集合,游览途中呢,大家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注意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饱览我们天柱山的魅力风采
!好的现在我们来到了野人寨景区,野人寨位于天柱山的南大门,问什么叫野人摘呢,相传南宋末年有个叫刘源的,他自号野人,并且在此结寨抵抗元兵,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他,把这就叫“野人寨”了,一直沿用至今。好的那给大家半小时在这里合影留念。
我们现在来到了三祖寺前的广场。举目望去,红墙黛瓦的寺院建筑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整个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凤,有人说:“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可谓是此景的贴切写照了”
三祖寺,又名“乾元禅寺”,建于南朝两武帝时期,武帝也曾经慈铭“山谷寺”,到了隋朝的时候呢禅宗三组僧璨在这里继承了二祖慧可的衣钵,并隐居在这座寺庙里,弘扬佛法,所以世人称它为“三祖寺”。山门
那为什么叫山门呢?因为古时候寺院大多在山林中,所以教“山门”现在已经成为了专有名词,即使在平原山也教山门。那山门有什么寓意呢?哎,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们”,合在一起象征三解脱。天王殿迎面就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以及韦驮塑像的殿堂。殿内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弥勒的铜像,是按照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人称大都弥勒,世人说他“开口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菩萨铜像,手持金刚杵,注视着每一个行人,金刚杵驻地的,表示不接待,凡游方僧到寺应斟酌而行。如果是韦驮合掌捧杵的,则表示接待,凡游方僧到寺皆蒙供养。大雄宝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歇山式殿宇,朱檐红墙,琉璃黄瓦。殿门楣上,悬挂着赵朴初题书的“大雄宝殿”匾额。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正殿。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殿正中,供奉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高达5.5米,两旁是其弟子迦叶和阿难。
到此为止呢,我们游览计划内的点已经全部游览完了,回顾一下游览了天柱山南大门的野人摘,禅宗祖寺三组寺庙,其中有象征三解脱的山门,天王殿,以及寺院正殿大雄宝殿。小王在这里非常感谢各位在游览途中给予的支持与配合,那旅途中小王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呢,在这里各位真诚的表示歉意,人家说“智者千虑,也总有一失”,何况作为常人的我,请各位多多谅解。同时呢大家对本次游览活动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非常欢迎给为能够提出来,以便我们改正和完善。那“百里长宴,终有散席”又到可快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总会觉得有稍许的伤感,有点舍不得,不过中国有句古话“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们大家,为缘来,为缘去,但只要姻缘成熟,我们就又会相聚在一起,期待与各位再度相逢,最后小王在这里忠心的祝福大家,身体健康长寿,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和美美。也祝愿各位接下来的时间里旅途愉快,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