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贯彻爱才为才的理念。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秦孝公广招天下英才,为一统天下的强国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备三顾茅庐而不馁,终得三分天下之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解开“唯论文”枷锁,让高校人才“术业专攻”。论文是科研活动的“结晶”,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一些高校人才在学术研究有新发展、新规律时,一般以论文的形式把科研成果固化下来,与同行进行交流。但如果把论文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门槛”,就减少了高校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让高校优秀人才成功“出圈”,就应该松开“唯论文”枷锁,充分发挥高校资源集聚优势,开设创新创业学术项目,鼓励和引导高校人才走出校门、走进基地,培养一批“学术型”“实干型”人才,为高校人才搭建攻克术业的“大舞台”。
卸下“唯职称”重担,让技术人才“人岗相宜”。职称是评价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教学、卫生、科研、管理、工程、设计等业务工作水平的“度量衡”。但如果给技术人才加上了“唯职称”的“头衔”,就弱化了“专业岗位”对“专业人才”吸纳的“引力”。营造“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良好环境,就必须为专业技术人员卸下“唯职称”的重担,纠正技术职称与人才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的做法,不得把职称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条件,多向岗位创新、业务实绩倾斜,鼓励用人单位为技术人才“量身定制”专业岗位,签订长期服务合同,努力实现“人岗相宜”,为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引擎”。
扭转“唯学历”导向,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学历指曾在学校结业或毕业之后得到的文凭,学历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乡土人才是农村开发应用和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的“带头人”,是引领群众开拓市场、创业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引路人”,但普遍学历不高,施展才华受限。要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就必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完善“育、选、管、用”链条,梯次培育一批根植乡村热土的“土专家”“田秀才”“市场红娘”,积极探索“人才+产业”“人才+生态”“人才+文化”“人才+治理”等干事创业的新平台,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脱掉“唯奖项”帽子,让科研人才“轻装上阵”。奖项主要为表彰某个领域中有特殊表现的人才或科研成果而设立,通常是荣誉的象征。如果为科研人才戴上“唯奖项”的“帽子”,就增长了利益诱惑力、加重了心理承受力,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搞科研的精力。要让科研人才安心、舒心、专心地搞科研,就要脱掉“唯奖项”的“帽子”,多一些服务,少一点干扰,通过精简科研成果奖项“申报表格”,开辟科研经费报销“绿色通道”,去除科技计划“多头检查”,切实让科研人才开展科研活动轻装上阵、减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