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十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一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当班主任时对调皮学生采取的办法——写检讨书。多年后的现在,作者反思当年的这种做法,认为:虽然“这一招曾经很灵”,也许还是对付调皮学生的智慧,但全部的教育意义可能随之消解,更不合算的,是把作文当成了惩罚,让一些学生学会了编假话。所以他现在觉得,“这是很失败的方式。教师可以惩罚学生,但不可以戏弄学生。”
读完本文,我首先想到的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会犯错误。这一点给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犯错误的我更多的自信。此外,更坚定了我这样的信念,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不在于他犯的错误比别人少,而在于他能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会反思,吸引教训。以此来避免或减少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无论得到过多少的荣誉或取得过多大的成就,都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也显示了其作为优秀教师的重要素养:大气、有宽广坦荡的胸襟。
使我感触更多的是文章的后面一段,其中提到了“班干部汇报制度”。这确实是许多老师经常用来对付学生的绝招。比如,老师让班干部汇报班级那些捣乱分子的言行动态。常常是先把名字记在本子上,过后向老师汇报后,老师将其作为证据再找他们“算账”。正像作者所说的,这招看起来似乎很有效。但是,,仅仅看到表面的“有效”是不够的,作者还由此想到:“学生从这种鼓励告密的做法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他也许会觉得这是高尚的行为,是一种被信任的荣誉,是“好学生”的义务;他也许会认为,这是获得教师信任的一种途径,这是报复同学的一种特殊途径,这是握有权力的优势,这是被提拔成“学生头头”的机会……”人的思考、理念决定了行动。上面这段话使我长时间地陷入思考,我在想,同样做为教师,处理同样的事情。为什么许多问题我们想不到而作者却想得到?现在我认为,首要的原因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作者经历过-,所以很自然地想到“检讨书”、“悔过书”、“交代材料”,这些东西都曾给他们那一代人留下过无尽的心灵创伤,所以他们对此有着特别敏感的神经,对这类东西有一种本能般的警惕。于是我反观自己,我有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呢?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下面再谈点自己的经历。
可以说,人的很多观点、思想的形成,总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受过的教育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以这点为例,以上提出的班干部使我立刻想到,读师范时,学校的那些“学生头头”——学生会干部。他们大多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得以当上了学生干部。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服务于人,而是可以握有权势,可以以权谋私。比如:学校的早操和晚自修都要点名,学校的教师往往会安排这些学生干部配合一起点名。这便给了许多学生加以利用的机会,他们通过学生会干部的关系,或过后暗中将被点的名字从黑名单中除去,或让其它同学代为报名,以此蒙混过关(我得坦率交代,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那些人脉关系好的学生,根本不会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放在眼里。这在我们学生当中都是公开的秘密。此外,这些所谓的“学生会干部”在学校里往往很吃香,既能得到老师的宠爱和信任,还能受到很多同学的吹捧、巴结,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还能得到名额为数不多的“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不知现在身为人师的他们,是否会想起当年的这些事,而看到以权谋私的班干部,他们又会作何感想。是不是会反思自己的过去?
这学期开学后不久的某一天。我在询问两个吵架的学生时,我记得其中一个学生对我说,他在受到对方的欺负后,为了报复,他让同班的劝导队员在检查班级时要故意扣他们班的分。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里,我也经常发现学校负责班级评比的学生(劝导队员)有以权谋私的现象。孩子的“世故”使我感到惊讶和担忧。小小年纪,便已经懂得以权谋私,甚至利用权力打击报复别人,实在可怕。在交流时,我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一些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一方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组织能力等。但是对此也要谨慎,要及时引导。如果有发现学生以权谋私的现象,不能视为小事,要严肃对待,及时教育。如果屡教不听者,应当考虑撤去其职务。不能让“班干部”职位使学生从小形成那种追求权势,以权谋私的思想,避免影响和败坏学校、班级的良好风气。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二
《别和自己过不去》一看书名,便有一股想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的想法。于是便用了几天的时间,好好读了下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是李可欣写的,这本书书从88个方面分析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某些你所不能或者不愿意意识到的人生侧面的反应机制。它们囚禁了你,使你感到恐惧。它们实际上是虚假人生的雇佣军。你所有的信仰、感觉、思想、观念和恐惧都通过形形色色的行为表现出来。然而,这些普通的行为能够揭示出最不一般的动机。通过倾听自己行为的回音,你就减缓了反应机器的运行,从而帮助你深刻的理解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为这些事烦恼:我为什么总是干蠢事?我为什么如此偏执多疑?我为什么这样容易丧失信心?我为什么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为什么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为什么在平静的生活中也感到心力交瘁?
如果你正在因为这样的行为、习惯和想法的困扰而得不到你理想的生活,那么我建议你看看这本书。
一旦你认识并理解了自己人格中的某个方面,你就有能力摆脱桎梏来看自己了——将“真实的自我”同虚假外表进行对比。正是这种自觉想楔子一样插入你行为的机制中。一旦发现了真实的自己,罩在你身上的那层虚假的外壳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因为它惟一的目的就是防止你看见自我。
通过审视自己的各个方面,你逐渐除去虚假的外衣。每当一个反应分析曝光后,你就向真实的自我走近了一步,直到清除所有的屏障。当你逐渐感到真实的自我时,罩在外面的壳开始出现裂缝。然后整个外壳消融殆尽,一个无所畏惧、充满信心的真实自我最终显现出来。你会开始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思考或者这样感受。
对自己行为的全面理解使你达到了心理上的自觉。这也许并不足以将你从机械行动中立刻解脱出来。但是,你不舒适的感觉会在你的生命年龄中加上一个心理钝齿。即使你没有自觉地下决心去立刻改变这种行为,但对此类危害性行为的继续感知会最终导致变化。在任何情况下,打破行为反应的机械性后,你的生命就会进入一种新的感知水平。尽管你还有同样的行为反应,但它们已经不再是机械自动的了。你每次要自觉地决定去做出某种具体行为。即使最顽固的习惯行为也可以在慢慢消解,直到完全消失。当你的生活不再是机械运动的时候,你就开始看到真实的自我,你就开始了真正的生活。
本书中的88个案例就是让你能够获得一种内省能力——客观地看待自己。一旦你有了这种能力,你就能够停止生活中的各种机械行为。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三
寒假为老师们推荐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上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读书交流活动,今天利用业务学习的机会进行了全校的读书交流活动。今天的交流活动语文组李----、李----、罗----三位年轻教师进行了交流,数学组孔----、彭----两位中年教师进行了交流,还有年轻的刘洁也进行了交流,英语组张----做了交流,科任组张----、周----、徐----进行了交流。
其实上学期建议读书的时候说了不要求大家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自由的随性的读一读,交流的时候也是拿着书聊一聊。今天的交流活动还真的是很随性,有的老师真的拿着书上去交流,有的老师制作了ppt和大家分享,有的读了自己的阅读心得。李----将自己的读书所得和教学结合起来谈了自己的感悟;李----则选择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为切入点谈到上学期的一次失误和后面的行为;罗----则谈到了给孩子信心,谈到了自己的愧疚与转变;孔----结合自己女儿的故事谈了放手孩子可能带来的惊喜;彭----动情的以母亲与老师的双重身份谈了读书的感悟,尤其引发她共鸣的是《学校让孩子变笨了》以及《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甚至提出了质疑和自己的认识;刘洁重点介绍了夏----老师的影视教学;徐----也选择了影视教学为切入点,结合自己带班给六年级孩子推荐《妈妈再爱我一次》观看,谈了谈起到的效果;张宇坦率的承认自己不爱读书,但还是选择了和自已相关的部分阅读,并结合这学期五年级的教学情况,认识到学生无穷的潜力;周----也选择了现代教学的内容做交流。
听完了大家的交流我做了简短的总结。行动:寒假推荐了阅读这本书,大家多多少少是行动起来了,起码买了书,有人看了一点点,大多数人看完了,这就是行动,这就很了不起。
情动:今天我们听到的分享是真阅读之后的真分享。在分享中有母亲,有老师,有童年,有工作……很多分享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心动:好些老师承认了自己以前不爱阅读,但勇敢地说要读完这本书,还有老师说要把阅读当成习惯,这样的心动可能是最大的收获。
互动:阅读本来最好的方式是独处。但互动对于阅读初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互动起来,相互推荐书,送礼的时候也送一些书,开展一些家庭阅读、亲子阅读活动,还可以是邻居阅读,如果有一帮志趣相投的人也可以组成阅读圈,大家相互提醒,可能效果更好。今天的活动就是一次互动。
唐校恰好在会场,唐校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作为文章的结尾: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阅读是最廉价的高贵。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四
20---载着收获飞驰而去,20---带着希望款款而来。为了让学生对本学期的读书情况做一回顾和总结,在新的一年能继续畅游书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1月8日,仰韶学校五一班学生举行了以“阅读点亮人生,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交流会上,学生一改往日的羞涩与胆怯,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们有的热情地向大家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如《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华上下五干年》、《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糊涂猪》、《人鱼诱上钩》、《塔顶上的猫》、《草房子》等;有的愉快地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收获,那深刻的领悟已根植于内心深处,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阳光雨露。为他们的成长欣慰,为他们的进步喝彩!
陶渊明曾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读书对于人的影响也是如此,一日日阅读的积累潜藏于内,不惊不乍,而那知识的积累,思想的领悟却在潜移默化间悄悄地改变着读书人。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交流会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杨---的发言让同学们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读的书是《鲁宾逊漂流记》,他说:“即使你置身荒野,面临困境,也不能放弃一点点的希望之火,就算它只是不起眼的小火星,只要你珍惜它,它也许会变成熊熊烈火,给你带来生存的希望。”
巩---同学向大家推荐了《百科全书》这本书,他说:“我读这本书收获了许多知识,如:‘自由女神’名字的来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奥秘,迷彩服的来源等。我还知道了一些奇怪的人和事,譬如有个人长了两颗心,还有一个人长了三个胃。希望你们也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他的发言让同学们侧耳倾听,唏嘘不已。
他们通过读书,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辨别,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善良。成长的脚步依稀可见,书的影响已浸润其內。
《小公主》这本书让贺---学会了欣赏真善美,憎恶假恶丑。这种情绪体验是深刻的、珍贵的,无可替代的,也是只有徜徉在书海中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王佳怡说:“幽默和笑话是人们生活的调味剂,没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将会少许多笑声。读书也能带给人快乐。”
周---推荐给大家的是《名人传》这本书。读人物传记,感受人物在苦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坚强,不屈不挠,书籍已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导师。
这是同学们推荐出来的表现优秀的同学,瞧,他们笑得多开心!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读书交流会结束了,而阅读还将继续。唯愿在学生心中播下的阅读种子能生根,发芽,悄悄地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书香永远伴随他们成长!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五
名人故事是每个人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亲密伙伴,它像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儿时的梦想。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今中外名人贤士,树立远大理想,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刻苦学习,展现当代少年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推动课题组深入持久开展,在五年级各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4月的教研组活动酝酿和5月的班内演讲大练兵,五年级语文教研组举办的“名人伴我行”故事演讲比赛于5月23日顺利举行并获圆满成功。现将活动内容小结如下。
一、酝酿阶段
一本好书,一生财富。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借读书月活动,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积极酝酿今年的读书月活动方案。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大家定出五年级的活动主题为“名人伴我行”故事演讲比赛。4月下旬在教研组内向各班发出倡议,为举办演讲比赛做前期准备,定出必读书目。
二、实施阶段
5月为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分为班内选拔和年级比赛两部分。
1、班内选拔
在向各班发出倡议后,全体同学利用课间和放学后时间积极阅读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各班在每周专门拿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看过的名人故事,确定演讲题目。
确定题目之后,同学们进入积极的练习备战阶段。只要有时间,就在课间互相练习讲故事,或者在放学后给家长讲故事,力求演讲感情饱满、顺畅流利。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行练习,各班进入组内评比阶段,推选出了优秀选手参加班级故事比赛。经过pk,每个班最终选出5位“班级小书虫”,为进入年级比赛做准备。
2、年级比赛
比赛在多功能教室举行,刘蓉侠老师担任总策划,毛晓东、焦翔、杨建章、寇新航和余娟老师担任评委,由杨依椤、展裕钊同学主持。
为了使比赛公平、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比赛采用10分制:故事内容占3分,要求趣味性强,富有号召力和教育意义;演讲技巧占2分,要求做到脱稿演讲,表达流畅,绘声绘色;表达能力占3分,要求口齿清晰,声音洪亮,感情丰富;精神风貌占2分,要求衣着得体,仪表大方,体态得当。评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
经过精彩激烈的比赛,最终决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和优秀奖20名,10名同学荣获“校级小书虫”称号。刘蓉侠老师宣布了比赛结果。比赛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三、活动效果
好的故事,就是一杯香浓的美酒,读来总是令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名人伴我行”故事演讲大赛只是课题组进行的读书月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在此次读书月活动中,全校同学都能沐浴书海,如饥似渴地阅读,与好书交朋友,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六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举办一次成功的读书活动必将带动更多的人投身读书的行列。下面就我系动漫班举行的读书交流会这一活动做一总结。在这次交流会上,我们主要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营造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班级的书香氛围营造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报这一有效宣传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报。其次建设好班级专栏,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让学习生活变得活泼生动而充满生趣。
二、开展多彩活动。
在营造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把学生引导阅读道路上来。每两周一次的围绕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美文诵读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活动、心得传阅活动、主题演说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三、引领阅读之路。
通过活动竞赛、氛围营造等来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1、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读书。
告诉小学生要读书,那么作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于是我就让小学生去大千世界、名人名家中去寻求答案吧。
英国人喜欢说——书籍是伟大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培根——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高尔基热情洋溢地说——热爱书籍吧,书籍能帮助你们生活,能像朋友一样帮助你们在那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它能教会你们去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的感情,来鼓舞你们的智慧和心灵。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2、教给学生知道读什么书。
是啊,书籍浩如烟海,让学生有选择地读,该读什么呢?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个学期中,几乎每人都精读了《中国神话传说》、《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等书。在课外,孩子们更是天文地理,海阔天空任其遨游,很多同学一个学期的时间读了十本书不止,可谓收获颇丰。
3、时间保障学生读好书。
在怎样读书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具体做法:
(1)保证有书读
每位同学除了借阅班级“图书角”中的图书外,在班委的带领下自发起来,每人把自己家中的喜欢的图书带到教室,进行“图书漂流”,保证了每个孩子都有书读。
(2)保证读书时间
每天早上学生到校是20分钟的“晨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共诵要求背诵的诗歌,让孩子们在书香中开启新的一天。
(3)保证读书交流会
我们每周有一节读书时间,这个时间要充分利用好。让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讲自己喜欢的书中片段,可以朗读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可以来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还可以对大家一起读过的书展开讨论。交流了,认识才会更深刻;展示了,理解才会更深入。
读书立志,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让书香溢满我们的童年!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表示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再接再厉,读更多的好书,获取更多的知识。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七
学习图书馆的读书节开读书心得交流会,我被点名叫去要发言,于是就在当天半夜爬起来,半眯着眼睛网上找了半天,参考性都不是很大,就只能自己写了。这个是初稿,我根本就不了解情形嘛,连活动主题和内容都不晓得,从来没有关心过,要讲什么,都只能凭空想象。去了之后才发现,还好不是离题太远。发言的时候半读半讲,不是因为可以背下来了,而是被我删改了一些,讲出来总比读出来好吧,在图书馆会议室“享受”了一个多小时的空调,冷啊。
浅谈一下自己对于读书的体会吧。
我所理解的读书是比较广义的,可以是纸质的书本,可是是电子文本,可以是小说,可以是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我把我平日里读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跟专业紧密相连的;一类是自我修身或娱乐性质的。
首先,对于专业书籍。
一般研究生期间最关注的是本学科最前沿最先进的东西,和最新发展动向。这些内容一般是从各种学术期刊上或许。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各种商用数据库使用较为频繁。同时对于书本上介绍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在不断地被温故而知新。
而我们往往会忽视什么呢?那就是一些历史上的经典著作。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理工科也不例外。这些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不仅包含了科学知识,也充满了哲学智慧。其实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成果,更是一种做研究的思维方式方法。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启发性,就是能够启发你的智慧,推动你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所谓最有包孕性,就是作者提出了某些很有价值的思想和命题,这些思想和命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可以发生出许多新的思想。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这就是精华,是灵魂。而且读书一定要思考,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
我发现研究生的读书方式一般是由本科时候的漫无目的变成了检索式的,需要什么就去找什么来读,这样就很有目的性,能很快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方式本科同学尤其是高年级同学也需要掌握,不要等到要写毕业论文了还不知道参考文献到哪里去找。
其次,非专业书籍,包括各学科各种类的书籍甚至是杂志报纸或网络资源。这些要比专业书多出很多,这样也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有人说我的功课学业已经耗用了我很大一部分精力了,哪里还有时间读其他的书,就算有时间也不想再看书了。其实读书与做人,存在一个辨证的关系,书读得越多,做人的道理就懂得越多,正所谓“知书达理”。读书是“做到老,学到老”,做人是“学到老,做到老。”二者相辅相成。很多人说“情商”和“智商”是第一位的,走上社会就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一个人与周围和谐相处,那就会如鱼得水;反之,则会身陷绝境孤立无援。所以,学好与人相处是第一位的。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成绩,读书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人是为了生活的更幸福,所以,你要尽最大可能的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以及能力,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我认为,读书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得到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无须质疑,书能改变人的一生,包括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尤其是女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气质。一个女孩子可以个子不高,但是不能不独立;可以不漂亮,但是不能没有气质。脸上如果带有一定书卷气,会刷新你的气质,让你的容貌焕发出一种内在的美丽。我认为不论文科理科,各个学科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是相通的。理科生读读文学作品,甚至略通一两门艺术,对自己本专业的研究是有利无害的。爱因斯坦从5岁起学小提琴,小提琴成为他最喜欢的乐器。他还自己学会了弹钢琴,特别喜欢即兴演奏。音乐其实是他生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些年来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对于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很多读者可能并不知道,厉以宁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和诗词评论家,其诗词仅目前结集成书的就已经有三四本。据说晚年的--总会在床头放一本金庸的小说,在临睡前翻上两三页。文学艺术等非专业书籍,除了陶冶情操外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外,它会带给你另一种思维方式。
大学校园里理科生的科学精神是无可厚非的,但人文教育相对贫乏,可能有的理科生四年中没借过一本文科书。据说哈佛大学理工类学士学位必须修习的课程中人文学科占25% ,而主修人文学科的专业课也仅占40 %。以理工科著称的清华大学近年来专门推出了学生应读书目,选取了80种中外文化、中外文学的经典之作供理科生参考借阅。本次读书节的活动图书馆给出的推荐书目可以说是提高我们的自身文化修养的必读书目了。如今时兴边缘科学,社会用人讲究通才之士,一个人要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脱颖而出,必须知识广博,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仅仅是指写文章;扩大开来看,读书多了,一个人在处理高深的专业问题和解决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就可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各个学科的书都值得读;不过如果你的兴趣不够广泛,就读你兴趣之内的书。把你喜欢的那类书都读读,比如说与本学科相关的各种思想,各个流派,各个年代,也是很有益处的。
--大报告不是明确指出了么,“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人要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就得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为自己订个读书计划吧,如果你说那样高深的文学著作我看不懂,也没时间研读,那么心灵鸡汤,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也可以放在手边,闲来翻一翻。但是,经典是不容错过的哟。一旦你读透了,喜欢上了某部经典著作,你就会发现即使语言再晦涩背景再复杂也不会成为你继续阅读的障碍。一部对自己人生有长久启示的书,一部对自己专业有指导价值的书,还可以反复阅读,甚至阅读有关该书的研究论著,以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给自己读书创造最良好的环境,比如适当的灯光或一杯咖啡,我觉得与繁重的学业和实验相比,这是轻松而又愉快的一下午。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笔记本,把觉得精彩的片段抄录其中,把自己的感想,见闻之类都可以随手写写,那就是你用文字描画心灵的地方。或者把它搬到网上在博客中,晒晒所读的书和心得,与各类朋友就此相互交流,会有一种别样的快乐。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八
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分享《正能量》读后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感谢党总支对年轻人的关心,为我们订阅了《正能量》这样一本排除负面情绪、传递正向能量的心灵成长之书。工作之余,怀着激动的心情抓紧拜读完这本鲍耶所著,从苏格拉底到乔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间,心中感慨无限。
阅读这本书,是从疑惑、好奇和心中无限的期待中开始的,还没开卷,便被书名所打动——《正能量》,到底什么是正能量?怎样获得正能量?又怎么样才能运用正能量打造全新的自己?随着阅读的一点点深入,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内心仿佛也变得越来越光明与积极起来。
书中所说的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工作、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过种.种实验和数据,鲍耶严谨又趣味十足地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六度空间”原理,实现能量突破的“六度空间”,从失败中走出,下一站就是成功。运用“六度空间”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更好地去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工作中,我们需要正能量来不断激励自己。尽管有时辛苦,有时沮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如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自我的正能量,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就拿自己来说,在后勤服务的岗位上工作一年多时间,感受颇多。后勤服务工作琐碎且繁杂,集广泛性、服务性、时效性、协调性于一体。需要时刻绷紧神经,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完成,不能耽误,更不能有差错。压力当然是有,责任也很重大。正因如此,就更需要自己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总结工作规律,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地要求,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这中间必定会经历痛苦,如果把工作的压力和挫折,转变成了负能量,经常抱怨,越说心情越差,负面的情绪堆积最终会爆发,耗尽身体的正能量,负能量蔓延开直至影响到周围的同事和家人,如同病毒传播一样。但要是换个视角,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收获成果,看到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看到每一点一滴进步的不易取得,都激励着自己用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精神去迎接下一个更大的挑战。我想,这也就是一个不断积聚正能量来激励自己更好工作的过程。
生活中,我们亦需要正能量。正能量的传染力就像磁场,可以向外辐射积极和乐观。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往好的方面去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当你调整心态,用昂扬积极的姿态迎接初升的太阳,拥有正能量的你就是自信、值得信赖的,用自己的洒脱和热情影响身边的人与事,正能量帮你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也能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是你拥有的无形的巨大财富。
人心中的“能量场”存在着正、负这两种能量,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在工作中,重视用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摒弃负面的思想,远离消极,坚持正向能量,持之以恒,还有什么困难会困扰我们呢?每天给人一个微笑、一个握手,传递的便是乐观和积极,转发一条温馨、积极向上的微博,也是向朋友传达了正能量的价值,促使社会风气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行。“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学会坚持正能量、充满正能量,让正能量帮助我们实现向上的人生路,改变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国家才会充满正能量,公司才会充满正能量,让我们紧密围绕在党总支及公司领导周围,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实现服装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点燃正能量,你的改变从现在开始!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九
20--年7月5日下午4点,正当烈日炎炎,克区各小学语文教师相聚在第十小学,参加由区教育局组织的“精彩纷呈,砥砺共进”克拉玛依区“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观摩系列活动”。短短的一下午,让我们聆听到来自各小学12名优秀语文教师的读书交流心得,有感触,有激励。
一、领略名师风采
本次活动中有不少语文教师都是教龄在2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师的她们,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分享了她们在读书时的感悟;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方法;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改进,以及从细微处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无不让我这个只工作了三年的青年教师为之感动。
二、青年教师厚积薄发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有三名青年教师让在坐的语文教师们眼前一亮,她们是来自十四小和南湖小学工作仅有一年的丁娟和文佳老师,还有来自六小有着三年教龄、教学成绩突出的周晔老师,从他们的读书心得中,让我们感受到青年教师在教学道路上的努力与付出。周晔老师以ppt的形式展示了这三年来每次公开课细心修改的教案,和语文书认真备课的内容,如此细心之举,让我深受感触。只有努力、用心了才能有同等的收获。
本次读书交流会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读书交流会结束了,但是读书的生活却没有结束,书是一道风景。读书就是让你走进景区,寻找自己的感受。风景是别人的,感受是自己的,我愿和学生们一起做个快乐的读书者!
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篇十
每个孩子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较好地落实了“享受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得将这一活动开展下去,让孩子们更多得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在实践中不断得总结经验,现将本学期活动做一简单小结:
一、课内阅读更高效
1、每节课用40分钟自由读书。
2、再用10分钟写自己的读后感。
3、再用10分钟来分享读书的ppt。
4、布置任务回家拓展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二、课内阅读共分享
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每个学生从家里至少拿一本自己喜闻乐见的图书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三、课内阅读便交流
1、生生共读。
在课室里同读一本书,每周有40分钟,较为完整的时间静静地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时间上的延续能促使学生不紧不慢地读,能将知识衔接上,融会贯通。每周在结课时的读书心得交流又能将学生的所得串联起来,思想得到碰撞,生成系统性的知识。
2、表演课本剧、情境剧。
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搞活动,他们自己策划、编导故事情节,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形式以阅读教材为载体,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活动主题都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学了《狼王梦》之后,学生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表演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于紫岚爱子心切却又教子无方那种沉痛而无奈心情的体悟。3、布置实践性作业,锻炼实践能力。
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在社会大环境中得到锻炼。课堂只是一个引子,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毕竟是零碎而有限的。我通过向学生推荐动物小说,诱发他们对于这类书籍的兴趣,进而在课下去阅读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书,以及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书。更重要的是,小动物是学生忠实的伙伴,他们热爱动物,引导他们去现实生活中观察动物,并练习说话写话,这对学生来说将不再是件难事。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会逐步学会自学,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