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在低保户会议上的讲话(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在低保户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刚才,胡金红同志代表区老龄委总结了去年的老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区老龄委表彰了全国、省、市各类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澥浦镇、骆驼街道和总浦桥社区分别从居家养老、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和创建孝德文化型社区作了典型发言,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在过去的一年里,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老年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老龄委各位顾问、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加强老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老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清醒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上世纪80年代就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区行列的镇海,目前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5万人,占人口比重的15.7%,远远高于全国及省、市平均水平。据预测到20xx年我区老年人将达到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对人口、家庭结构和城乡分布状况带来的变化是十分直接的,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突出。此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这对我们来说,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客观分析当前老龄工作面临的问题。20xx年我区老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及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各地老龄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部门对老龄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工作经费、干部配备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以致于个别地方老龄工作进展缓慢。2、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支持老龄事业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体制还有待形成,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为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3、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城区三家敬老院人满为患,老人排队等候入院的现象已持续多年,而老年公寓床位周转率每年仅12张,农村敬老院也基本饱和。如何改善各类困难老人、处于低保边缘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近20xx名独居、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等问题,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帮扶解困力度。4、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敬老爱老意识不够浓的现象,这与文民城市的称号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内努力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
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包括全体老年人共同进步的小康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和谐社会。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利益调整凸显,如果我们对老龄问题重视不够,工作做得不到位,问题和矛盾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很容易对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
中央明确提出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号召,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统筹安排老龄工作。抓老龄工作虽然不象抓经济工作那样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我们忽视老龄工作,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安定、思想稳定,就会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做好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促进代际和谐;确保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做好20xx年老龄工作
今年的老龄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实施《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抓好基层老年文体建设,调动老年人参与和谐镇海建设等。因此,做好今年的老龄工作,要在正确分析和把握
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促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是坚持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老龄工作重在基层,特别要重视农村的老龄工作,目前基层老龄工作发展十分不平衡,城区老龄工作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社区明显优于行政村。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开展老龄工作缺乏人财物的保障。老龄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老年人各类活动有经费、场地保障,老年人能够很好地发挥余热,对当地其他工作也有帮助;工作进展不大的地方忽视老龄工作,对老年组织的关心支持不够,情况不清,帮扶不力。要加强老龄工作首先要加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以社区和村镇为重点,建设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为老年人的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认真实施《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时期指导我区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各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围绕老年人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重点任务,从当地实际和各部门的职责出发,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着力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老年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养”和“医”,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要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特别是要抓紧落实今年区政府实事工程,实施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结合农村生活扶助证发放工作,逐村逐户调查了解,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农村高龄、病残、无保障老年人适当倾斜,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对那些尚不能纳入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农村生活无保障老年人,在坚持家庭赡养的前提下,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通过政府的“解难创优”工程来逐步健全养老保障体制,实行分层救助,又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助老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养老和医疗等实际问题。
四是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区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推广居家养老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经过一年的努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建成了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一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问题。但居家养老工作的覆盖面还停留在城镇中心区块,受益群众还局限于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停留在家政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今年,各有关单位要针对制约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探索,区民政局要抓紧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划,明确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布局、功能;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居家养老工作评估机制,确保这项工程顺利实施,使更多的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得到照料,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五是要努力丰富老年文体活动,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要继续支持各村(社区)根据实际,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要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对各类老年协会组织要加强管理,选好人、配好人,积极推荐和支持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老同志参与各级老年协会组织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特殊优势,鼓励他们在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帮教、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好老龄工作,惠及千家万户,各镇、街道,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要协同动作、密切配合,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老龄工作;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成员单位做好服务,协调好成员单位的关系,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同志们,老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扎实工作,相互配合,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我区的老龄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在低保户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统计会议、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政府全体会议部署,总结20xx年全市统计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统计系统立足职能求发展,聚力服务新常态,为宝鸡走在建设“三个陕西”前列提供有力统计保障。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20xx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服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重点,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专家立局、争创一流”的思路目标,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推进统计改革,全面加强服务型统计建设,为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统计服务。市局连续六年取得了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一)统计监测预警能力有了新提升
一是监测预警更加及时。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统计监测预警,重点对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畜牧生产、城乡居民收支、gdp能耗、文化产业、城镇化率、保障性安居工程、非公重点企业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监测,圆满完成了全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统计、监测任务,适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监测数据,为各级各部门掌握情况、制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是研判能力得到提高。按照市委、市政府预警要早,研判要准的要求,针对全市经济进入转型期后的新特点新变化,先后启动了《宝鸡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聚集“四要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宝鸡经济发展三大短板问题研究》、《宝鸡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五化同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重大课题研究。及时开展了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收入分配等民生统计指标的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算以及对20xx年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前景及调控目标的测算,全年共撰写统计分析报告68篇,其中《顺应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家庭农场》、《20xx年宝鸡与周边五城市对比分析》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关于确保上半年经济稳增长意见》、《前三季度宝鸡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等做为政府常务会议材料上报,受到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认可;《丝路经济带枢纽城市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把握的重点》、《关于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情况的分析》、《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的调研报告》分别在《陕西信息与决策》、《宝鸡通讯》、《宝鸡经济》、《农村调研》等杂志刊载。结合“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围绕宝鸡夜间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和宝鸡转型升级等课题开展研讨,撰写了《对宝鸡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专题调研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强对工业用电量、新增贷款、cpi、ppi、企业景气指数、新增就业人数等先行指标及财政收支等相关指标的跟踪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动态,准确把握对全市经济的影响,做到季前对全市的经济形势做出预判,季后撰写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并以简报等形式及时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全年上国家统计局信息网6篇、省统计局信息网180多篇,上报市委、市政府统计信息75篇,市统计局内网采用1004篇。凤县、扶风县、太白县的统计信息和调研分析,有数量有质量,有效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三是常规调查深入扎实。坚持把常规专业统计调查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做实做好,及时修订完善专业报表制度,不断改进联网直报,持续加强跟踪指导,不断强化与职能部门的沟通,高质量完成了16个专业、23个领域的常规统计调查工作。还圆满完成了国家和省统计局安排的投入产出调查、企业景气调查、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专家统计调查、20xx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重点服务业调查、快递业调查、成品油调查等专项调查任务,安排部署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开展了工业园区、高新开发区、电子商务等统计调查。
四是服务方式务实高效。建立了“领导快速反应系统”统计服务平台,每月编印《宝鸡市经济运行监测》和《数据快递》。每季度召开部门统计联席会议,积极推进部门统计数据的匹配协调,促进部门统计信息数据共享。20xx年我们变更企业年报会,合并专业统计工作会议,减少了统计报表交叉布置,减轻企业和基层负担。我们还积极为调查对象特别是企业调查对象提供分行业、分结构的汇总数据,为调查对象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状况、进行运营决策提供基础性信息。“两会”期间,编印了《项目建设推进有力、转型升级风帆正扬》、《宝鸡20xx把握新常态、取得新成就》统计服务资料发放到与会代表、委员手中,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在《宝鸡通讯》上开辟了月度统计数据专页,开展了关天规划区统计资料及省内、周边城市主要统计指标资料交换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在主流网站上开设“宝鸡统计”政务微博,按时向全社会发布了《20xx年统计公报》和每月统计数据,坚持用数据说话,为公众服务。邀请34位公民代表走进市统计局,现场了解统计数据从来源、汇总、审核、产生到发布工作流程,认真解答了公民代表提出的关系民生、收入等统计数据方面问题,受到代表欢迎。《中国信息报》在20xx年2月3日3版统计综合,专题报道了市统计局推进服务型统计建设侧记文章《化死数字为活思想》。
(二)统计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改革试点。为确保试点任务顺利实施,组织市、县统计部门对全市近3000个投资项目库进行了彻底清理、规范,建立了投资项目统计制度,全面分析了投资数据在联网直报企业、小微企业和部门三种渠道中的比重,对三种报送主体投资数据进行了分类、对比,客观真实反映了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情况,为全省推行投资统计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省统计局多次对试点工作进行实地核查,对试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开展了服务业、文化产业制度改革。积极做好规上服务业纳入gdp核算制度改革,对部分规上服务业单位进行了认真核查,不断扩展了服务业单位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纵深拓展,全面开展了限额以上网络零售统计,进一步完善了零售额统计方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县区文化产业统计制度,与市文广局联合,对全市700多家文化产业单位进行了调查,首次取得全市及各县区文化产业全面数据,推动文化产业统计改革迈出新步伐。
三是全力推行“在地统计”改革。本着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市统计局负责的部、省属企事业单位分专业、分批下放,由所在县区统计局按在地原则纳入统计。截止去年底,已全部完成专业统计下放移交,并做好了培训指导,确保了数据衔接,实现了平稳过渡。
(三)第三次经济普查取得了新成就
按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精神和国务院、省经普办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始终坚持执行方案不走样、普查工作严要求、技术应用高标准、普查数据求真实的工作思路,积极有效的推进经济普查工作。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实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部署详细周密,宣传氛围浓厚,业务培训严密,保障措施有力,部门密切配合,查缺补漏扎实,核查认真细致,确保了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按方案要求扎实有序开展。在全市各级经济普查机构的精心组织下,经过5千多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和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高质量完成了第三次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摸清了我市各类单位基本情况,全面调查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系统了解我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国家、省经普办多次来我市督导经济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先后在我市渭滨区3个街道办事处、凤翔县两个镇进行了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并对我市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局李胜被评为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先进个人,岐山县凤鸣镇统计站统计员郭少锋同志被评为第三次经济普查全国“最美普查员”,成功入选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100名“最美普查员”,成为陕西省三名入选人员之一,同时今年我们也要对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奖励。目前我市共有法人单位25841个,产业活动单位30072个,个体经营户1220xx户:其中农业法人单位814个,工业法人单位5109个,建筑业法人单位960个,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法人单位364个,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5462个,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600个,服务业法人单位12532个。
(四)统计基础建设得到了新加强
一是“四大工程”得到拓展。及时完成单位入库、退出和信息变更,单位名录库进一步夯实。进一步加快对“四上”企业单位培育,共分9批申报了276个单位,已审核通过269个,目前我市“四上”单位达到1607个,比上年净增217个。进一步拓展了统一平台应用,开发了投资、劳资、农业等专业直报软件。开展乡镇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开展一套表联网直报专项整改工作,全面清查和治理了一套表联网直报中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报送行为。
二是实现了乡镇统计联网。不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了镇街统计主干网络覆盖建设,架设了网络终端设备,给全市所有镇街统计工作站配备了电脑,顺利完成了镇街统计工作站联网,实现国家、省、市、县区和镇街五级统计网络一体化。
三是依法统计不断强化。组织了统计普法知识宣传,提高了依法统计意识。开展了联网直报专项整治,对1360多家企业进行了核查,规范了联网直报。对全市120多家企业,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共查处统计违法案件26起,经济处罚16起。
四是统计力量得到充实。市上成立了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并将扶风、虢镇经济调查队6名同志划转到了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县区成立了社会经济调查队,而且机构都得到升格,增加了编制,充实了人员,岐山县还成立了蔡家坡统计分局。市级部门落实了分管领导和统计专职人员,确保了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统计培训得到加强。20xx年开展了市、县、镇三级领导干部统计知识和统计信息安全培训、全市统计系统新进人员和县区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共培训1800人次,收到良好效果。选送市、县区统计局局长参加国家、省统计局培训班,选拔1人参加全省第二届统计从业人员师资大赛暨统计从业人员师资培训班。组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502人、职称考试120人。
六是部门统计有新提高。各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落实了分管领导责任,明确了专职统计人员。全年共召开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30多次,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住建局、科技局、文广局、规划局、交通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人口与计生局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工作认真细致,提供的统计数据资料详实,确保了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发挥了部门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五)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了新形象
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要求,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年初及时召开全市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签订了行风建设承诺书和行风建设责任书。组织党组中心组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规定,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辨别力和自控力。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和《小官大贪警示录》,并组织撰写了心得体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个不准”规定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四风”上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纠改,巩固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成果。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各项财务规定要求,严格执行了新的差旅费和会议费标准,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严格公车管理。
(六)自身全面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了教育实践活动必学篇目等内容。班子及班子成员对照“四面镜子”,聚焦“四风”,查找问题深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揭短碰硬,见人见事见思想,点清了问题,明确了目标,增强了担当意识,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动力。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作风务实,工作负责敬业。结合开展“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基层群众学习”活动,我们与宝鸡电视台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了寻找“最美统计人”活动。主动深入到局扶贫村,岐山县雍川镇南营村和扶风县午井镇大官村,深入调研指导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详细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想法,并在市局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
二是党建工作取得了新进步。局党组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思想,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局党组认真贯彻执行《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始终坚持党建与统计同部署、同落实。以建立学习型党组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党员学习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素养,确保党员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完善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制度。积极开展了党员进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三是积极参加创建活动。负责完成了我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创新型试点城市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提供工作。开展了生态园林满意度、居民绿色出行方式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600多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意调查、两率一度测评、非公企业党建调研工作。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公众和调查对象的积极配合,离不开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辛勤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统计局向多年来理解关心支持统计事业发展的各县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统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二是统计调研分析还不够深入;三是部门统计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四是依法统计的思想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基层统计人员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准确把握新常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0xx年以来,在多个场合指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刻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内涵。总体来看,进入新常态的全国经济发展有三大特点。一是增速换挡,表现为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发展转型,表现为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三是动力转换,表现为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陕西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省委全会强调,面对经济下行、结构调整和社会风险压力,以及新常态带来的倒逼机遇、雁行破阵机遇、国家大战略机遇,要保持平常心、强化忧患心、增强自信心,跳起来摘桃子,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但陕西的区域特点、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决定了陕西经济新常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作为长期欠发达、处于赶超阶段的西部省份,陕西经济发展中既有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有新常态下的共性问题,发展形势较全国更为复杂。从增长转挡看,我省增速虽高于全国2个以上百分点、位列全国前列,但已跌破两位数,已进入中高速增长期。从发展转型看,工业特别是能源化工工业在经济中比重较大,单位gdp能耗、投资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整体上还属于资源依赖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粗放式发展。从动力转换看,全国服务业、消费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而我省主要依靠二产和投资。因此,新常态下,陕西发展面临着双重任务,不仅要努力保持快于全国的合理的增长速度,继续扩大经济总量。还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统计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承担着全面反映市情、客观描述发展现状、准确揭示经济运行规律的重任,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上有其独特且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履行好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要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统计部门履职尽责的核心任务,特别是注重发挥好统计在结构转型、短板突破、监测预警、助力决策中的服务保障作用。要始终把求真务实、准确权威作为统计履职尽责的根本导向,强化依法统计、应统尽统,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要始终把统筹对接、协调联动作为统计的重要保障,既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大支持,也要加强相互之间的督促指导,形成更强合力。要始终把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统计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统计调查内容创新,尤其是从整体上抓好规上统计和规下调查、实体经济统计调查和网络经济统计调查、经济指标统计调查和社会指标统计调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和专业统计调查。
我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握新常态、聚力新突破,坚定不移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增速继续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做到不减势、质更优。作为全市的统计部门,我们要想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更加有效发挥统计职能,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保障服务。一个方面是不断提升新常态下统计履职能力,另一方面是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统计服务产品。要主动适应和把握新常态下统计改革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着力提升新常态下履行职能的新本领,全面推进在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上的统计服务监测作用。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并不是很乐观,面临的下行压力很大,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经济增长动力单一,第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业总量偏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够大,生产要素流动和聚集度不高,资源和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我们要多关注重点、难点和短板,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好特点优势,力争突破短板,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加强统计监测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观念,引领宝鸡经济发展趋势,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一是要紧紧围绕经济产业现状和特点,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三大短板突破、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题调研分析活动,为党政领导提供更加真实可靠、可操作性强的决策参考和建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二是要全力提供优质统计服务,积极开展新常态下的新兴业态经济调研分析,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的敏锐性、及时性和预见性,主动做好工业提质增效监测、第三产业统计监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监测、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等统计监测监控和分析研判,有效发挥“督察员”“监测站”和“参谋部”作用。三是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调查对象水平,切实加大服务统计基层力度,及时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及时收集社情和分析群众意见、呼声,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部门、服务基层。四是要统筹好公共媒体和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在统计服务的深度、广度、速度上下功夫,为统计调查对象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持续提高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水平。五是要探索统计信息发布新渠道、优化发布形式,不断强化统计公开透明,探索开发更多可视化发布产品,积极提供更多更好统计产品,推动数据发布由“数据文字化”向“数字形象化”转变,让数据讲得清、公众听得懂。
三、20xx年重点工作
今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立足职能求发展,积极适应新常态,聚力服务新常态,强化统计基础建设,积极推进统计改革,扎实开展调研分析,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统计法治建设,提升服务型统计建设水平,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走在建设“三个陕西”前列提供有力统计服务。
(一)以统计调查为根本,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健全统计调查体系。在手段上,加快建立全面调查、专项监测、快速调查、社情民意调查互补的统计调查体系。在内容上,要不断拓展统计范围,逐步实现统计调查对“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全覆盖,实现对新常态下新兴业态、新增长点的全覆盖。在范围上,要上下联动,根据市委、市政府需求,全面反映宝鸡经济发展新态势。
认真做好重点调查。继续组织实施好工业、投资、贸易、农业、服务业、新兴业态等支撑增长关键环节的各项统计调查和各项重大专项调查,做精做细,确保数据质量。认真做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面采用pda和互联网等方式,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高质量完成人口调查数据采集工作。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普查方案前期调研、普查机构组建以及经费、物资落实等前期准备。
提升统计调查规范性。对国家调查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对地方调查项目,要按照统计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实现统计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标准化。细化统计业务流程规范,明确每一环节、每一岗位的操作规程;健全调查行为规范,保障统计调查科学、统计数据可靠。
提高统计调查针对性。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亮点难点,以及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提升统计监测调查针对性。当前重点是:完善新支柱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进一步做好文化、能源、新型城镇化、新兴业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环境等有关领域统计监测。继续加强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统计监测。积极创新民生调查项目,优化调查设计,改进调查方式,如实反映民情民意。继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开展快速调查。
(二)以服务塑统为抓手,提高数据服务水平
加强统计数据解读。围绕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加强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三经普数据、经济新常态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充分发挥统计展示发展成果、服务社会公众、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及时发布统计数据。及时依法发布统计信息,构建文字、表格、图形、视频漫画等多样统计产品,下发20xx年全市工业基本情况及运行手册,加快全市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让社会公众更方便、快捷获取统计信息。
提升预警的针对性。继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实地调研和实时监测,做好进度分析。系统梳理历年统计资料,加强宝鸡经济发展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全方位、系统把握宝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规律。加强对三经普资料的开发利用,为党委政府定向、精准调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统计咨询支撑。服务好调查对象,主动向企业反馈有用信息。继续向两会代表委员提供即时数据信息和专项统计服务,为“两会”、党委政府调研等重大活动提供统计资料和建议。同时各级要认真抓好统计调研信息报送,要落实领导责任,定期通报讲评,确保完成任务。
(三)以改革兴统为目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深化核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各专业增加值分季核算,严格核算各县(区)20xx年季度gdp总量和增速。以三经普数据为基础,修订核实20xx年各县(区)gdp总量。
持续推进网上零售统计改革。全面实施限额以上网络零售统计,积极推进网上商品零售额统计,进一步挖掘全市网上零售企业和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数据,客观真实反映我市网上零售规模、结构及发展变化。
继续深化服务业统计改革。积极做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月度全面统计调查。进一步强化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单位新增入库和省级规模标准下延单位纳统工作,不断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
扎实推进投资统计改革。20xx年投资统计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开展试点,试点数据将作为20xx年全面执行新的投资统计制度的基础数据。我们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做好投资试点试填试报工作,为正式报送打好基础。
全力推进就业统计改革。主动跟进国家统计局就业统计改革新要求,积极适应劳动力调查全面使用pda采集数据和网络平台上传数据新变化,按照全国扩面、增容、提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不断深化能源统计改革。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我市能源统一核算改革,确保新的能源流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顺利实施。扎实做好煤炭等能源重点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统计数据衔接。
(四)以强基固本为重点,全面提高数据质量
进一步巩固拓展“四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认真做好“一套表”调查单位的申报审批,进一步完善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及时更新名录库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实时动态维护。完善统一平台软件功能。进一步完善拓展“一套表”软件平台功能,抓好贸易限额以下抽样调查网上报送工作,加强对企业“一套表”平台报送的技术支持。扩大联网直报范围,实现新制度下投资统计和县域统计联网直报,积极推进部门通过同一平台报送相关数据。
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和数据评估。严格执行联网直报各项规定,坚守“四条红线”,确保企业上报数据真实可靠。规范各专业工作流程,严格按照《陕西省统计业务流程规范》,集中检查梳理各专业各环节工作,规范各专业统计工作全流程。强化数据评估,严格执行《陕西省统计质量管理办法》,全力打造“阳光评估”,强化相关数据对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专业统计数据评估的支撑作用,用统一标准和口径对基层数据进行核算、评估和审核,全面提高宏观数据匹配性。认真落实县级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切实提高基层统计水平和数据质量。
牢固树立法治立统的思想理念。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统计改革、开展统计调查、破解统计发展难题。切实以统计法律法规作为履行职责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依法规范统计调查活动,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积极开展统计普法,通过各种形式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统计调查对象的普法培训。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依法对统计活动各环节、各参与对象进行监督检查。积极推进企业诚信建设,推行统计失信企业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统计违法行为曝光制度。充分发挥各专业提供违法案件线索的作用,强化统计违法案件查处。
(五)以文件精神为契机,提高部门统计能力
充分认识部门统计重要性。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两大支柱之一,既是加强行业管理,引导、监管、服务市场主体的重要依据,又是准确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全面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市上下发的《关于加强部门统计工作意见》,对新形势下部门统计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实施意见。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全市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各部门要根据统计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明确部门统计工作岗位职责,确保部门统计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各市级业务部门要确定1名领导,具体分管、组织、协调本部门统计工作。要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并确保队伍相对稳定。要进一步提高本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统计工作质量。要保障统计工作经费,完善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统计台账,要逐步建立行业单位名录库,并与统计部门相协调,确保源头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部门统计信息网络及应用平台建设,提升部门统计资料、业务资料、行政记录收集运用水平,用大数据丰富部门统计信息。
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认真组织本部门完成各项常规统计调查、普查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覆盖全行业的部门统计调查体系,为部门管理、国民经济核算、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切实加强数据质量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加强对本部门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规范部门统计业务流程。针对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环节,加强数据审核与检查,强化数据查询与核实。要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的统计法规培训,提高统计的素质和能力。及时办理调查项目的审批和备案手续,配合统计部门对所属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和部门统计数据质量。
强化相互之间协调配合。统计局与各部门之间要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和资料交换,建立健全联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统计工作会议。及时向各部门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统计资料。各部门要及时向统计局报送国民经济核算等政府综合统计所需要统计资料。全市宏观数据库建设各单位要及时提供本部门入库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优化我市宏观数据库资料信息和结构,确保数据库资料及时更新。
严格规范统计数据发布。在发布本部门所辖统计数据时,要与统计局统一口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同一指标统计数据不一致时,由统计局召集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公布使用。常用统计数据如有变化,应及时报统计局备案。
(六)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按照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进一步严明各项纪律,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思想,严格落实党建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党组议事规则,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双重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做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具有统计特色的惩防体系,确保统计系统风清气正。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改,完善反“四风”制度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强化统计行风建设,牢固树立“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的统计核心价值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党的精神,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强化党组班子建设,努力提高谋划全局、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能力。要按照重要讲话要求,把守纪律讲规矩自觉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认真做好“最美统计人”的宣传报道和表彰。认真抓好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和从业资格考试,切实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同志们!20xx年是“”收官之年,也是推进统计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倍加珍惜前所未有的机遇,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实作风,真抓实干,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走在建设“三个陕西”前列提供有力统计保障!
谢谢大家!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在低保户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同志们: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第十八次民政会议和全市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顺利实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长期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做好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吃饭、穿衣、安居等问题,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从20xx年开始,我县加大了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和月人均10元的补助标准,对全县19240名农村特困群众进行了救助,对1456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定期定量救助,月人均救助60元。但由于财力等因素影响,我县农村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救助标准偏低,随意性较大、相当部份困难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难以满足众多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加之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点多面广的特殊县情,弱势困难群体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县还有未稳定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43079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方。从贫困现象的深层次成因分析,有生产发展条件较差导致的条件型贫困,有经济结构单一和增收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构型贫困,有社会事业发展不足而导致的素质型贫困,有因灾、因病致残和丧失劳动能力而导致的灾害性贫困,多种贫困相互交织,共同存在,使我县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大机遇,建立起一套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多手段、多举措抓好弱势困难群众的扶贫救助工作,以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契机,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农村低保既是一项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善举工程。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后出台的又一重大惠民政策,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是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重大举措。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必将极大地提高农村社会救济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真正构筑起贫困群众生活保障的最后防线。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贫困群众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更需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以“兜底”的保障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抓实,让农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履职,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工作制度,把这项惠及贫困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
我县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省、市、县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统一部署,抓紧建立和完善标准适度、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的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稳步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
(一)准确核定保障对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准确核定低保对象,是农村低保工作的核心,也是首先要做好的基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将我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大家都知道,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和国家级的贫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1%,农村现有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8.04%。市政府依据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数据,综合考虑20xx年底极端贫困人口数、绝对贫困残疾人数、未纳入供养新增加的五保人数、困难优抚对象和绝对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等因素,确定了我县20xx年纳入农村低保对象人数为41238人。各乡镇要根据县政府下达的指标控制数准确核定辖区内农村低保人数,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根据不同的贫困状况、贫困原因、贫困类型,按照下达的指标控制数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从低到高优先纳入保障范围。下达各乡镇保障指标人数既不能突破,也不能减少。
(二)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切实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按照保障标准实施差额补助,是低保制度区别于传统社会救助的重要标志。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障标准,是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按照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绝对贫困标准的要求,我县今年农村最低标准定为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693元,凡达不到标准的农村居民,按家庭年人均实际收入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年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360元。为防止平均主义、懒汉思想的出现,要根据特困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等情况,将绝对贫困人口进一步细分,把低保对象分为a、b、c三种类别,针对贫困家庭不同贫困程度实行分类救助,对a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40元,b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30元,c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20元。分类救助的目的主要是对重点保障对象实行重点救助,对一般保障对象实行一般救助,对特殊保障对象实行特殊救助,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切实保障各类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群众,要通过政府一定的救助支持,鼓励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摆脱贫困、脱离保障范围。
(三)统筹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推动农村低保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足额筹措到位补助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是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保证。省里根据分级负担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地农村低保人数、贫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等情况,确定了各州市低保资金的补助比例和补助金额,昭通被确定为三类地区,月人均补助所需的30元资金中,由省补助22.5元,市补助1元,其余6.5元由县人民政府配套解决。我县按市政府下达指标控制数41238人计算,省、市、县每年共需筹集资金1484.59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113.43万元,市级补助资金49.49万元,县级财政需筹资321.66万元。尽管我县财政十分困难,县政府仍决定将农村低保资金县级配套部分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补助资金全部及时到位,使我县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360元的底限。
为使农村低保金及时足额落到实处,县财政局要在社会保障资金专户下设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帐”,用于办理资金汇集、核拨、发放等业务,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要求完善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切实解决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督管理的问题,经常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封闭运行。
(四)严格操作程序,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户主申请、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县财政局发放的工作程序,切实做好低保对象的确定工作。要立足于“保障最困难群众”来定范围;要立足于“解决温饱”来定标准;要摸清底数,慎重定案,按规办事;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稳步推进;要注意与农村五保、优抚、扶贫、灾民救助、移民救助、临时救助相互衔接;要充分考虑部份农村特困人口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文化水平低、居住偏僻分散、不愿甚至不敢向政府讲述自己困难的实际,搞好入户调查,做到胸中有数,防止在户主申请才解决的大原则下出现应保未保的现象;要把握好度和量的关系,确保将符合条件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严禁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情况出现。
(五)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切实提高低保工作水平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适应农村低保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家庭收入核实测算、申报审批、资金发放,资金监督管理、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办法和制度,形成符合农村低保工作需要、适合我县实际的低保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低保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五保供养、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以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为主,以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济等为辅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各乡镇、各村委会和民政、财政等部门要按所承担的职责分别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工作档案;要加快农村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网络化管理,全面提高农村低保工作服务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六)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乡镇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关心,宣传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规定,让这一惠民工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困难群体,支持农村低保工作。要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低保工作实施情况、公开保障标准、审批程序和补助金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为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要按照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同、基层落实的要求,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强化落实,确保全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如期建立和实施。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层层抓好落实,做到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措施具体、责任明确、资金落实、保障有力。各乡镇主要领导必须负总责、亲自抓,要为全面建立和实施低保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人力保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经常听取农村低保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要严格按照省、市和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确保在7月底前将低保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一折通”存折转发兑现到低保对象手中。
二是民政部门要全面履行职责。县民政局要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低保工作主力军作用,深入一线,深入村寨,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详实的基础数据,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牵头做好农村低保的组织实施工作,全面履行好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等各方面的职责;要加强请示报告,要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为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全力推进农村低保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落实好农村低保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解决和落实好“一折通”发放农村低保金的各项准备工作;扶贫、统计部门要掌握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配合做好保障对象和家庭收入的核定工作;民宗、农业、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支持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基层组织、有关部门及从事低保工作人员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低保资金进行审计;县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农村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确保如期使用“一折通”发放兑现农村低保金。此外,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研究制定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救助措施,切实解决保障对象在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坚持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农村困难群众生产自救,引导和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提高农村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要切实加强基层管理能力。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关键在基层。当前,我县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人少事多,既要采取措施推进整体工作全面进展,又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农村低保等重要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要结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充分挖掘整合现有工作力量,实行一人多职、一职多岗等办法,集中优势人力来抓实抓好农村低保工作。加强对村两委的监督和指导,增强低保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准确把握农村低保工作的政策要求,熟练掌握工作程序,提高做好低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为农村低保对象服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同志们,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特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一项落实民利、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政之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把党和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