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年座谈会发言材料(4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青年座谈会发言材料篇一
大家好!
刚才听了各位基层团干部的发言,深有感触,现结合我们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是最偏远的山区镇,经济建设滞后,财政收入不高,人们主要以外出打工和务农为主,青壮年流动性大,共青团工作主要围绕在校中小学生开展,形式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我镇共青团工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组织不健全、没有人干、有人不会干、没有资源干”是我镇也是大部份乡镇共青团工作的普遍现象。我觉得乡镇共青团工作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没人干事。现在乡镇团组织建设有健全,大部份团干部身兼多职,再加上乡镇各种考核任务十分繁重,团干部根本无暇顾及团的工作。另外,农村团支部大部分空壳化,凝聚力弱,团干部年龄老化,服务方式,服务能力落后。出现了有组织无人基至无人无组织的现象。
二、没钱办事。长期以来,无经费或经费短缺是基层团组织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乡镇团组织经费来源渠道不多,上级下拨不多,本级留存少,不少村没有将团的经费列入年度支出预算,团员团费难以收取,经费不足让本就脆弱的村级团组织无法为农村青年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有的工作甚至根本就不能开展。
三、没平台办事。作为乡镇团组织,管理教育团员的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针对在校学生团员的一般性需求,在信息咨询,解决就业,享受更高档次、更多次数的文娱活动等方面根本无能力满足大部分青年的需求,在服务重心上,绝大部分团组织仅局限于上级组织临时性的、突击性的活动,没有探索适合本乡镇实际的有效的载体。在上级组织的各种共清团活动载体中,也没突出针对乡镇的具体设计,形成了大部分共青团工作只在城市开展轰轰烈烈,在乡镇悄无声息。
针对乡镇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乡镇共青团组织队伍的建设,专人专岗。下大力恢复、整顿好松散瘫痪的村级团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和一定数量的团员队伍,切实抓好团干部和团员两支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二是加大对乡镇共青团的资源投入。要确保基层团组织正常活动经费的开展,将优势项目向基层转移、工作经费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
三是增强城乡共青团的活动联系。在共青团活动载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乡镇工作的特性,创新活动形式,使乡镇能参与到共青团的各种活动中,形成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互动,促使城乡共青团一体化发展。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青年座谈会发言材料篇二
同学们:下午好!
在我面前,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常见。我是一个对人的记忆没有什么优势的人,但我面前的许多面孔,我却这么熟悉,尽管有的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团委学生会应该把一些主要干部的姓名大写的贴在各处室特别是我的办公室的玻璃墙上,我请求艳芬书记帮我提供这份名单。在我们学校,活跃着这么一些人,他们来自各个班级,有的是同学们的共同推举,有的是热情的自告奋勇,有的是老师的慧眼发现,他们组成了一个同龄人自己的团体,为着一个既很高尚、又很单纯的使命——协助学校教育、实现自我成长,时髦一点的说法就是:“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其他同学不必要做的工作,付出了其他同学不必要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这些人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服务别人,牺牲自我。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教师的,学生的,对内的,对外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为学校校风的优化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些人就是我们的团委学生会干部。今天,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是我要给各位讲的第一个意思:感谢大家!
第二个意思是:付出是有回报的。
学校是锻炼人的地方,学校也是年轻人成长得最快的地方。然而,机会不同,平台不同,经历不同,得到的锻炼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学生,在学校只有课堂学习的机会,从众参与的机会,被动锻炼的机会。而干部却不同,团委学生会的干部就更加不同。他们获得了比一般同学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平台、更丰富的历练。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要独立的、大胆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外的事情当中去,交际能力、胆量、智慧、体能等等,都将得到锻炼,甚至还有失败的教训——这是一笔财富,因为你们付出的更多,而你们获得的也更多。无数经验证明,在中学做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无论在大学,还是在职场,都有比没有得到锻炼的同学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势头。
第三个意思:要定好自己的位。各位是团委、学生会干部,是学生中品学兼优的人。要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要能很好的开展工作,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好作用,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一、学生会干部是同学们的标杆——衡量学业和品行的尺度,你们做得怎么样,同学们就会照着做,你们做得不好,别人就不会听你的。
二、学生会干部是火车头——你要别人怎么做,首先干部要带头做,你不让别人怎么做,首先你就不能那样做。
三、学生会干部是学生的“公仆”——多付出,多服务,多奉献,多谦让,不计较,与人和。做到这三点,你就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学生干部,受到老师的赞许、同学的认可。这些基本要求,也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服务别人。”当前,我们学校的团委、学生会组织,在开展学生活动、活跃学生生活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有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有效的消除、防止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效的遏制了违法犯罪的现象的发生,这是各位为学校做出的贡献。但是,稍有不足的是,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还不够大胆,不够细致,不够得力。比如中午宿舍的管理、课室午休的管理、饭堂的值日、跑操的管理、舆论宣传等等。开展活动和日常管理,一强一弱。如何发挥管理的功能,把两条线都做好,双管齐下,是摆在我们团委、学生会组织面前一个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谢谢各位。
青年座谈会发言材料篇三
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指出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廖俊波,首先要学他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廖俊波的越野车,四年跑了36万多公里,平均每天超过240公里;廖俊波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出招商或赶路。有人问他累不累,廖俊波回答:带孩子够辛苦吧,但父母为何乐在其中呢?因为信念!人有信念,就不会觉得累。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对党忠诚的首要前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对党忠诚要体现在担当上。到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穷县当县委书记,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做人低调的廖俊波敢于高调做事,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就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才会在面对严峻的工作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利益交汇时,无私无畏,挺身而出,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干部存在“为官不为”的问题。廖俊波有肝胆、有担当的短暂一生足以让“为官不为”之人感到汗颜和羞耻。
对党忠诚要坚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担任县委书记等职务期间,廖俊波搞开发、征土地、忙招商、建工程,但从没有为自己、朋友和家人谋一点私利。在廖俊波的努力下,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他自己买一套二手房还需要找家人凑钱。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廖俊波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
欧里庇得斯说,世上只有一件事顶得住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压力,那就是问心无愧。在廖俊波的身上,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以自己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良心,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
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廖俊波同志对党忠诚的高尚品质。目标在前,忠诚在心,信仰才能坚定,脚步才能扎实,干劲才能持久,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共产党员形象才能保持始终、永不褪色。我们学习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首先就应该像廖俊波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嘱托,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永远保持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青年座谈会发言材料篇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
这个夏天,洪涝重创燕赵大地。肆虐的洪水消退后,留给灾区的,是倒塌的房屋,冲垮的桥梁,交通、电力、通讯设施被毁,曾经的家园变成废墟,一片狼藉,满目疮痍。面对无情的洪涝灾害,人们深深陷入失去家园的悲痛中,有泪水、有叹息、有焦虑、有恐慌、有绝望……希望,希望,希望呢?!
有一种希望,叫“灾后重建”。每次大灾之后,如何让灾区群众在灾难中看到希望,都会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8月5日,河北省召开“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明确要求举全省之力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那么,灾后重建,什么更重要?如果把灾后重建看成一个三维空间的话,除了我们直观看到的物质重建这个维度外,还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心理重建,包括稳定人心、重树信心、坚定决心,一个是制度重建,包括现有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这两个维度虽是看不见的,却是更重要的,也是更难、更需要我们重视的,这也是已被唐山抗震证明了的。现在,更多的人看到的往往是物质上的新唐山,而唐山人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在心理上、精神上、思想上的经验和实际意义应该更重要,对这次灾后重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稳定人心,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这是灾后重建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灾情巨大,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国家调集赈灾物资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救济,同时坚强的唐山人民患难与共、共渡难关,震后10天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14天发出第一度“抗震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抗震钢”……从表面看,这无疑是灾后重建的“唐山速度”,向世人证明了唐山没有倒下,而更深层的实际意义,应该在于让灾难中的人们看到生活还在继续,要坚强地活下去,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消除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从这一点看,这次灾后重建,也要把稳定人心放在首位,从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入手,全力抢修抢通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被毁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区群众吃、穿、住、行、用、医等基本生活需求,妥善安置受灾严重的群众,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够及时医治,使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存一份新希望。
重树信心,及时疏导灾区群众心理,这是灾后重建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灾难不仅给幸存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重大创伤。这种伤害更隐蔽、更持久,更需要被理解和安抚。1976年,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唐山震后专业心理救援缺失,使很多幸存者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对此,我们要组织心理医生和专业志愿者,深入灾区对那些出现焦虑、恐慌、过度悲伤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对那些灾难中失去亲人、房屋倒塌、损失严重的群众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悲痛,重拾生活信心。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宣传抗洪救灾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激发受灾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我们看到,洪水过后,抢险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救灾队伍随处可见,水来了、电供了、路通了,满街的淤泥在清理、溃口的河堤在加固、狭窄的河道在拓宽、水淹的农田在复耕……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灾后重建已全面展开,大多数群众重树生活信心,燃起了灾后重建的希望。
坚定决心,充分发挥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体作用,这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和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灾后重建的主体,也是灾后重建最直接的受益者。灾后重建要把重点放在自救自建上,做好群众引导工作,坚定战胜灾难的决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灾后重建。当前,各地受灾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坚定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邯郸市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重新垒砌被冲毁的石堰、梯田,没有计酬,没人抱怨。邢台市受灾较轻的12个县(市)分别与受灾较重的1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拧成一股绳,加快灾后重建。没有比人民更强大的力量,没有比民心更稳固的基石。受灾群众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参与到与水、电、路、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重建中,要遵循客观规律,积极配合解决好一些冲毁的设施和民房选址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不适宜居住的,要主动服从易地搬迁计划,真正在灾后重建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不忘初心,严格按照灾后重建政策办事,这是灾后重建的保障和基本要求。灾后重建工作点多面广,事关灾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灾区长远发展,时间紧、任务重,要严格按照灾后重建的政策制度办事,以制度重建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做好大量外部生产要素注入、内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与利益关系调整,加快恢复与提升灾区发展能力。我们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社会表现出一种空前团结、空前集中的凝聚力,而怎样将这种凝聚力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并保持常态化,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毋庸置疑,灾后重建要以人民为中心,搞好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两项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现有制度,补苴罅漏;二是加强制度创新,从物资资源分配、工程招标,到民间慈善组织建设、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到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等,都需要新的制度来催生和规范。特别要强调的是,对灾后重建各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为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洪水已经退去,河流失去了泛滥时的桀骜,在极大的破坏和损失中,也带来了灾后重建的新生活、新希望。因为希望,在以后灾后重建中,河北人民会更加坚强、更加努力,既要抓好灾后心理重建、制度重建,也要加快推进灾后卫生防疫、农房修复重建、水毁工程和险工险段修复建设、农业复产、企业复工、对口支援等重点任务,破旧立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