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十一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了我们的蒙古之旅,我是这里的旅行社的导游——林杰成,大家叫我林导游就可以了。
我们这个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到了那里,主人们会在小丘上骑着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欢迎我们,只要我们在乘五分钟车程就可以了。
五分钟过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下了车,这里的天空别处更可爱,空气那么新鲜,天空那么明亮,这里的草原无边无际,就算你用天文望远镜竟也看不见尽头。
首先,我们参观一些蒙古包,蒙古包使用一些帆布做成的,然后用一些坚硬的竹子作为支撑架,如果用一些不坚硬的竹子,刮大风的话,就会好容易倒的。
然后,如果你们会骑马,只有跟主任说一声,那里的马任你骑,如果你不会骑,跟主任说一声,就会有人叫你骑。
到了晚上,主人们会热情的吧你邀请到一座蒙古包里。蒙古包中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盘奶豆腐,一盘手捉羊肉,一杯酒。吃着吃着,吃的美味的时候,会有一个鄂温克的姑娘,他们很拘束,也有点羞涩。他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都唱的唱。
各位旅客,现在这个蒙古之旅就在这里结束了,谢谢你们得到来。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二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高高在上的那几个有点像兵器的装饰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权力的象征——苏勒德。苏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战神、是威严和神圣的标志、是精气神的综合体、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帜。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绺公马之鬃,栽在一柄长矛矛头下的圆盘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开光。相传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部众叛离,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就曾举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唤过失散的部众。在蒙古征战时期,每当将士出征时,都会将这柄长矛安置在帐篷入口处,以显示其身份,并将其当作永恒的护卫者。精神之旗苏勒德总是飘扬在蒙古人所尊崇的“长生天”之下,因此它要日日仰望天空,所以就在户外供奉。当绺绺马鬃被草原上徐徐的微风摇曳时,它们就吸取上苍和太阳的力量,并把这些力量转移到将士身上来。吹拂马鬃的狂风激发起将士的梦想,鼓舞着他去追寻自己的理想。风中飘扬的马鬃召唤着主人不断前行,吸引着他去发现新的牧场、新的机遇与事业。勇士活着的时候,马鬃旗就是他的幸运之神,在他死后马鬃旗就变成他的灵魂,肉体很快被遗弃在大自然里,但灵魂却永远活在那绺绺马鬃之中鼓舞着后代。朋友们,请跟随我合上双手,在神勇的苏勒德这面精神之旗下面许个愿吧,愿我们的苏勒德能带给各位和您的家人平安、吉祥和健康。朋友们,愿蒙古风情园永远是您心中的那片纯情的绿色净土。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三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诺敏河与毕拉河流域中上游,大兴安岭东麓献坡,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木管局毕拉河林业局,公园总面积为2208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3%,自然景观十分丰富。
达尔滨湖湖面方圆15平方公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湖最深处有10多米,呈椭圆形,是由古代火山喷发的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四周环山,层峦叠嶂。黑石砬子、褐石砬子,奇峰突兀,纹理斐然,还有红、黄、褐、绿等五颜六色的火焰石。湖畔奇石磷峋,在奇石块上披满藓苔,在断裂的石缝里长满了花草。湖的四周是浓密的原始森林,湖面四周还有粉红色、浅红色的水浮莲花、白色菱角花,湖面时而鱼跃。野鸡、鱼鹰、鸿雁、乌鸡、松鸡、啄木鸟、丹顶鹤、白天鹅盘旋于湖面、林间。达尔滨湖被人们誉为林海中的“天然公园”。
林海石瀑
我们前方一望无际的黑色石滩,就是被称为“林海石瀑”的火山熔岩石带,它绵延十几公里浩浩荡荡,我们看到它,就可以想象到当年火山喷发时火山熔岩滚滚流动的壮观场面。大家看到石海间婀娜多姿的落叶乔木,时黄菠萝树,在此地见到,可能与火山熔岩区地温较高有关。
兴安杜鹃林
现在,我们看到的灌木林就是脸面十几公里的兴安杜鹃林,它沿“林海石瀑”围成一周。每值五月中旬,姹紫嫣红的兴安杜鹃衬着尚未完全笑容的皑皑白雪,在这沉睡九万多年的玄武岩上怒放。红色杜鹃花和白色的积雪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地分布,宛若仙境。所以,这里也称“杜鹃花山谷”。每年的兴安杜鹃节,这里都有欣赏兴安杜鹃的活动。我们可以在此摄影留念、记录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美景。
神指峡
穿过这片杜鹃林,约800米左右,我们就会看到大兴安岭唯一的一条大峡谷——神指峡。神指峡长约数千米,深30——50米,两岸宽约100——150米,时火山喷发时冲击出的沟壑。这两座突兀怪显的石峰,远远望去似首尾相连,又似相互对峙;瀑布由山石间飞流直下,毕拉河水从峡谷穿梭而下,注入诺敏河。峡谷两岸植被大多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河床遍布火山熔岩。这里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水深1——1.5米。河水流动的声音,在数百米之外的都可以听得真真切切。
四方山
四方山位于诺敏镇西北30公里,毕拉河以南,诺敏河以西的群山之上。山体海拔933米,号称“大兴安岭的巨魁”;山顶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约300多米,由火山喷发形成方形;山顶平坦,林木茂密。站在四方山上,极目远眺,群山低首朝拜。本旗护林防火指挥部的瞭望台就设在这里,可以随时发现方圆百里之遥的火情,人称大兴安岭的“眼睛”。
天池
四方山有一泉水和雨水汇集的天然湖泊——“天池”。“天池”时一个长5米、宽30米的椭圆形湖。四周都是蜂窝状的礁石,为火山岩浆冷却后倾城的高耸石壁,象一堵石筑成的墙。池水碧绿幽深,看不到底,水平如镜,水面上映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安谧宁静。环池四周树木葱茂,繁花似锦。听松涛滚滚,桦叶沙沙,蛙鸣鸟唱,时而飘来松脂和野花的芳香,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传说中的瑶池仙境一般。
达尔滨湖别墅
下面我们将去我们下榻的住处达尔滨湖别墅,是在达尔滨湖畔建造的仿欧式建筑风格的木刻楞,它依山而建,由田园山庄的幽静,有鱼米之乡的享乐。内设有双人标准间、单间,在房间里可观赏湖光山色,聆听百鸟私语。希望您能在这里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四
巴丹沙漠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玛峰”.巴丹沙漠集合了沙漠的瑰丽,以其高、陡、险、俊著称于世。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号称巴丹沙漠“四绝”。
高大的复合型沙丘链和金字塔状沙丘,貌似“山”一般,沙峰、沙壑、沙峭、沙壁、沙窝、沙刃随处见,景象奇伟壮观,缤纷多姿。在沙漠腹地,高峰林立,峰峦叠嶂,沙脊如削。奇特的沙漠造型,是进行沙漠探险旅游的理想之地。遍布巴丹沙漠的鸣沙誉为“世界鸣沙王国”。
它所发出的声音犹如飞机群轰鸣声,沉闷而深远,数公里外清晰可闻,无不使人刺激异常。巴丹沙漠在有许多内陆小湖,湖泊四周芦苇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水鸟嬉戏,确有“漠中江南”之奇景,高大的沙山和晶莹的海子相映成趣,湖光沙色,叫人心静神怡,是游客放松身心的绝好去处。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又为巴丹沙漠增添了许多神秘旅游环境容量,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巴丹沙漠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
1993年,中国、德国联合考察队对巴丹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发现了驼鸟和古动物化石,包括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其中大量石器碎片和色粗陶片。经考古分析,是3000-5020_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96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1998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探险旅游博览会上中国唯一推出的项目就是巴丹沙漠旅游线路,引起外国旅游部门极大的关注。因此,巴丹沙漠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来吧。感受大漠、驼铃、夕阳、月夜、秋风的韵味,是何等的情调,清新纯净的空气,蓝澈的天空,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环境,会使您领略到一种原始的、空旷的、与世无争的宁静,不啻人间仙境。那份感觉,那种享受,使您留连忘返,永久难忘。我们将竭诚为中外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必会让您玩得潇洒,游得尽兴。
朋友,来吧!美丽神奇的巴丹欢迎您,勤劳朴实的阿右旗各族人民欢迎您。我们热忱欢迎各界朋友来这里旅游、观光、探险,与我们共同投资开发建设这块神奇的热土。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五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察右后旗旅游观光。
(导游员自我介绍)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领略察右后旗的风光美景,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游览的过程中,您将了解到察右后旗悠久的历史文化,观赏到秀丽的湖光山色,亲身体会到我们察右后旗人民的真诚和热情。察哈尔右翼后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麓,属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周边与7个旗县相邻。总面积3910平方公里,总人口20.74万人,由蒙、汉、回、满等8个民族组成。察右后旗旅游业起步于20__年,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__万元,建成了宝格达乌拉生态旅游区(蓝天蒙古大营)和阿贵乌拉旅游区(阿贵庙)。自两个旅游景区建成以来,生态保护面积已达到30平方公里,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余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达2700余万元。一位内蒙古知名书法家董明先生至此地一游后留下了录某公《察右后旗揽胜》小词一首的墨宝。词曰:“乌兰察布,后旗风光秀。经济腾飞人和睦,喜跨小康之路。
庙连蒙古大营,景区景点繁荣。民族风情浓郁,旅游产业新兴(调寄清平乐)”。这珠联璧合的文艺作品,不正是该旗社会风貌的一个鲜明的写照吗?好了,就让我们带着诗情画意去游览旗内几个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吧。
〔阿贵庙〕
阿贵庙位于白音察干镇东南10公里,是一座藏传佛教即黄教喇嘛寺庙,始建于康熙八年(1669年),以后经过250多年的陆续修建,形成了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落。由于坐落在阿贵山上,俗称阿贵庙,清康熙皇帝赐名善福寺,蒙古语叫赛恩宝音图。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当夏季,山下小溪顺沟由西而东涓涓流淌。绿草如茵,植被繁茂,山泉汩汩,野花盛开,争芳斗艳。几棵古榆扎根在山石间,遒劲挺拔。小鸟鸣唱,鸿雁翱翔,景色宜人,一幅天然画图。登山远眺,山岭相连,此起彼伏,沟壑纵横,气象万千,身临其境,心旷神怡。阿贵庙实为北方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遗憾的是在中被毁坏。阿贵庙恢复修建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果,一座百年古庙再现于人们的眼前。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在阿贵庙附近山上祭敖包,同时举行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庙节,也叫庙会,佛事活动非常隆重,远近牧民群众扶老携幼,驱车乘马蜂拥而来,热闹非凡。从农历六月十六日开始诵《雅日乃经》,直至八月初二诵经结束。从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三,各种佛事活动频繁,也是旅游的最佳时期。以阿贵庙为中心的阿贵乌拉旅游区现为国家2a级旅游区。
〔蓝天蒙古大营〕
位于白音察干镇西北11公里、208国道西侧2公里处。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日照较长而气温偏低,夏季凉爽怡人。暑夏时平均气温比北京低7℃,比大同、呼市低3—4℃,是难得的康乐气候黄金时期。这里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水草肥美,绿色草原中以白色蒙古包和羊群点缀,再现了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蓝天蒙古大营分生活区、别墅区、活动区、雕塑区和蒙古大营区,现已扩建为宝格达乌拉生态旅游区。来这里旅游的人,可以参加或欣赏骑马、射箭、摔跤,参与游泳、攀岩、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这里是体验察哈尔蒙古族民俗风情和避暑、度假、观光、娱乐的好地方。
〔八号地岩文岩画〕
八号地境内岩文岩画相对比较集中,大约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岩文岩画近百幅,尤其是赛忽洞村南有一座巨石堆成高约10米左右的山丘,很像人工假山,千姿百态,十分壮观。石块有房子那么大。东边向阳的石面上写有黑色藏文。据说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意。奇怪的是每到夏秋季节,孩子们玩耍时,用石头或铁器将墨字蹭掉,成为白印,但只要雨水淋过,白印处又呈现出墨色字迹。小山南面一块较大的孤石上,刻有好似舞姿的单人像,十分引人注目;靠东的一块巨石上画有“小鹿”或“小羊”图形;小山西边一块巨大的倾斜长石上,有一道磨得十分光滑的印迹,很象是孩子们玩耍的滑梯板。距此不远处还有很多岩文岩画,可供游人观赏。 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野兽、飞禽、家畜、狩猎、放牧、人脚印、车辆、舞蹈、动物蹄印、十二生肖、牙形、畜圈、符号、人面像、云、太阳、交媾等等。其中尤以家畜和放牧为最多,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况。据研究,这些岩画是先民在漫长的年代里陆续制作,其中属于新石器时代制作的画面有车辆、放牧、骑者、动物;北朝时期的岩画,多为图案化、程式化和抽象化的图形,以及酷似古突厥文字母的符号,此外,还有长矛、二齿杈、动物图案等;隋唐、元明清代作品有神像、文官立像和虎等。壁画内容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极为原始质朴的绘画艺术品。岩画以青铜时代游牧人作品为主,作画的民族有原始民族部落,其后则有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其中,尤以突厥岩画最有特色。究竟为什么先辈把绘画艺术留在岩石上,而且历经风吹日晒,仍保持完好,至今仍是谜。游人来此游览,心生豪迈之情,又可通过岩画一览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全貌。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六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从20__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于是贺龙同志认真地调查了大青山区的情况。当时曾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真是一语中的。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6月下旬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这支部队由精锐358旅的715团和师直属的一个骑兵连组成。由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兼,姚喆(zhé)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支队多数指战员经历过红军长征锻炼,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军事素质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因为支队长姓李,所以这支部队又称李支队。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约2300多人,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经过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在面铺窑子与在那里坚持武装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
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烽火遍燃〕
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 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__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结束语〕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信朋友们这次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七
阿尔山—柴河景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核心位置,与周边城市之间交通便捷,具有整合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地旅游资源,构建内蒙古旅游黄金区域的战略地位。同时,阿尔山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西邻蒙古国,边境线长93.531公里,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论证和规划,修通阿尔山至蒙古国乔巴山的铁路,可以形成东起图们,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的新欧亚大陆桥,阿尔山则成为这座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其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一)矿泉资源。阿尔山矿泉是世界最大的功能型矿泉之一。经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联合进行的火山科考认定,阿尔山周围就有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等温度不同、功能各异的饮用和洗浴矿泉逾百眼。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内,在宽70米,长500米的芳草地上就出露有能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关节炎等八大系统疾病的矿泉48眼,其它矿泉集中分布在金江沟、银江沟一带。它的医疗功能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距市中心五华里处的五里泉矿泉为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富含锂、锶、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每天自涌量为1054吨,被矿泉水专家赞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经中国预防医学会论证,阿尔山地区原驻地居民,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病例。
(二)冰雪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尔山——柴河景区从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都被冰雪覆盖,千山堆玉、万野披银。这里雪期长、雪质好,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适宜开展各种滑雪运动。近年来,阿尔山市相继建设了标准的竞技滑雪场(包括自由式、越野、冬季两项)和休闲娱乐滑雪场。来华考察的奥地利著名滑雪专家奥匹兹对这里的雪资源赞不绝口,称之为“东方的瑞士”。冰雪与城市、冰雪与温泉、冰雪与森林完美结合,倍受国内外滑雪人士的称赞。
(三)火山遗迹。20xx年中科院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组织科考队,对阿尔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探明在阿尔山——柴河地区拥有200多平方公里保护完好的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这里的一些火山熔岩景观是亚洲仅存的,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独特的熔岩形态,专家称之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并确定阿尔山地区有四座活火山,从而使阿尔山火山群成为中国活火山家族的第七位成员。走进阿尔山——柴河景区,你可以欣赏壮观的天池群、堰塞湖群和地震断裂带等景观,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四)森林草原。这里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是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汇处。森林覆盖率超过64%,绿色植被率达95%。这里地处寒温带,年均气温-3.1℃,年降雨量460毫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外国游客赞誉“空气都可以罐装出口”,是非常理想的避暑、休闲、度假、疗养的地方。
(五)边贸口岸。阿尔山西邻蒙古国,从市区到边境仅40公里。阿尔山——松贝尔口岸是中蒙边境继满洲里、二连浩特之后的第三大陆路口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已升格为国际性季节开放口岸。这里既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阿尔山——蒙古国乔巴山铁路的中枢,又是第四条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口岸我方一侧,适宜开展界河漂流、垂钓、草地赛马等旅游项目。蒙方一侧是世界级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既可以领略异域风情,又可以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还可以通过互市贸易开展经济交流。
(六)民族文化。早在元朝以前,这里就是蒙古民族从森林走向草原的出发地。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是蒙古族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北方三少民族生产、生活地域,民族风情十分浓郁。这里还是国家重点的森林工业基地,形成了独特的林区风俗。这里的温泉文化、蒙元文化、林俗文化、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凝重深厚。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八
欢迎大家到包钢参观游览。今天,我将与大家一道儿游览从铁水出炉,再到钢材下线的钢铁工艺流程,与您一起探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包钢,全称是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始建于1954年。它是集矿山开采、钢铁冶炼轧制、稀土科研和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化工、发电等配套企业于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集团。在全国各大钢铁企业里排名第12位,总资产达到355亿元。公司主厂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目前拥有包钢股份和稀土高科两个上市公司,具备年生产商品坯材7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可生产63个品种,197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产品广泛用于冶金、建筑、石油、化工、航天、造船、铁路、汽车、国防等行业。包头钢铁(集团)工业旅游区20__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现在路过的这条河叫昆都仑河。河上有三座桥都可以进入包钢厂区,我们过的桥是中桥。大建设时期曾经有一部影片叫《草原晨曲》,所讲的就是我们包钢人的工作和生活,其中的一些场景和片段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包钢企业象征的雕塑“双翼神马”,《草原晨曲》的主题曲也有双翼神马(唱一段歌词),现在《草原晨曲》的主题曲已经成为包钢的厂歌。请看,前面就是包钢的信息大楼,是一座20__年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建筑造型的主题突出了“品”。它代表的正是我们包钢生产的产品、产品的品质、钢铁的品位、包钢人的品格。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包钢炼铁厂的四号高炉。要想出钢先要出铁。包钢炼铁厂现有五座高炉出铁,总容积为9880立方米,现在六号高炉正在筹建。我们要参观的是四号高炉。它的总容积为2200立方米,是1995年11月投产的。那是1959年1月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来包钢为一号高炉提前出铁剪了彩,是他为我们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已经完全抛弃了过去人工上料、人工冶炼的原始时期,现在高炉的冶炼全部采用电脑程控自动化皮带上料,技术人员只要在监控室内按一下电钮,检查一下电脑上的数据就可完成高炉冶炼的全过程。炉体高大、炉火正红,洁净的偌大个炉台上只有一两个人巡视。
四号高炉采用四座外燃式热风炉皮带上料,炉顶引进了卢森堡无钏布料器,炉前是环形出铁口,炉内采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触摸式控制台使高炉冶铁实现全部自动化操作。
下面参观四号高炉的主控室。
大家请看,四号高炉每天流出四五千吨铁水就是这些电脑完成的。
1号屏幕是喷煤系统,2号、4号是上料系统,3号是炉顶系统,5号、6号是高炉核心,7号是热风系统。
上方的1号摄像头,是渣铁运输线路。2号皮带上料,3号运焦皮带,4号主皮带(皮带通廊)。5号、6号、7号、8号出铁口,9号炉摄像,10号、11号、12号是渣铁运输线,日产铁4400~4800吨左右,全年可产生铁170万吨。
这就是从铁矿石到铁水的整个生产流程,高炉冶炼的基本过程就是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好,通过对四号高炉的参观我们可以了解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下面到包钢薄板坯铸连轧厂参观。
包钢的钢铁产业目前已形成一、二炼钢两大体系,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线的生产格局,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其中的一条精品生产线。薄板坯铸连轧厂是我国第一套采用当今世界钢铁制造前沿技术建设的csp生产线。是由铁水预处理、210吨大型转炉、炉外精炼薄板坯连铸连轧等先进工艺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csp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98万吨,现已达到290万吨(简介生产工艺流程)。
热轧薄板的先进之处是因为它的连铸连轧机一气呵成,免去了在运输过程中热能的消耗。整条生产线于20__年底开始试生产,20__年底达产,创造了世界同类生产线达产速度第一的纪录。20__年3月成为德国西马克公司csp技术在亚洲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培训基地。 下面我们要去的是天诚线材有限公司。
包头天诚线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1日,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可生产光面圆盘条和带助螺纹盘条,产品可满足金属深加工、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行业。其主体设备技术总负责及总设计为美国摩根公司,线材生产线整体生产过程全部是由计算机控制,设计速度为132米/秒,保证速度为105米/秒,可生产的钢种有低碳钢、中高碳钢、冷镦钢、工具钢、焊条钢、不锈钢产品,不仅行销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印度尼西亚、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是一个技术装备先进、自动化水平高、人员精干、机构简练、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型企业。20__年经过线材厂全体职工不懈努力,年产已达到67.35万吨,超出设计能力176%。
短短几个小时,我们游览了包钢几条主要的生产线,使大家对包钢的基本情况和“拼搏、奋斗、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有了些感性认识。希望大家能再一次到包钢来!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九
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额济纳旗旅行游览。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黑城遗址。我是阿拉善××××旅行社的导游赛娜。赛娜,蒙古语意为优秀的,我愿意给大家当一名优秀的导游员。
黑城(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古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东南约25公里的荒漠中,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残废古城,蒙古语称“哈拉浩特”(意为“黑城”)。
西夏时,在此设“黑山威福军司”及“威福军城”,为军事重镇。西夏时代的城垣,每面长约240米,现尚存南墙及南城门遗迹,暴露地表高约2米。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在此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
亦集乃为蒙古语,是党项语“额济纳”(意为黑水)的音译汉写,改筑和扩展了城垣,成为南北长384米、东西宽435米的中等城郭,并在东城墙外兴建了东关厢地带的街区。城墙东、西两面各设1门,墙高10米许,城墙西北隅建有覆钵式佛塔5座,最大的一座高达13米,远在数十里之遥就可望见。
当初,西夏为增强对辽、金、蒙古的防御能力,筑城时巧妙地借助自然地形优势,将城址选定在高凸、开阔的戈壁砾石之上,具有居高临下,一览无遗的气势;并有黑河环绕,形成天然屏障,达到了易守难攻的效果。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记述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1226年,元军第四次南下,攻破黑城,使之遭到严重破坏。1387年,北元亦集乃路总管府城(即黑城)又被明军攻占,遭到彻底破坏。黑城真正遭受灭顶之灾,始于20世纪初期。1908年,科兹洛夫率领俄国探险队曾先后几次在黑城大肆盗掘。所获文物竟征用了近百峰骆驼才得以运走。消息一经传出,震动了世界史学界。此后,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等相继到黑城进行挖掘,并掠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他们将无法带走的艺术精湛的建筑物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被外国列强盗掘的珍贵文物,大部分流失海外。城内先后出土过大批宋夏辽金时期刻印、佛道经典,西夏文、藏文、波斯文、回鹘文、汉文等文书和其他文物。其中《番汉合时掌中珠》为夏汉语双解词典,极其珍贵。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来塔什国家博物馆的黑城出土艺术珍品中,一批表现阿弥陀净土、水月观音等题材的绢本、麻布绘画作品,可与敦煌同期壁画作品相媲美。
此外,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圣彼得堡分所、英国的伦敦、印度的新德里、日本的东京、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法国的巴黎等地还藏有不少黑城出土的珍贵文物。
解放后,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黑城遗址进行了科学调查和合理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特别是获得了我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和最早的元代纸币。新出土的天文历法文书,更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元史·历志》中的有关内容。20__年,黑城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入居延遗址保护区。这里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历史遗迹旅游区,在中国民族文化史册上闪烁着奇异夺目的光辉,吸引着世界上无数考古旅游爱好者前来观光游览,探寻黑城昔日的文明。
朋友们,黑城游览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对我的讲解和整体导游服务以及景区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提出宝贵的意见;欢迎大家常来阿拉善做客。谢谢,再见。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十
滴水壶景观挂于美林乡敖包梁一侧的石崖立壁上,高约30米,因雨水渗水积在山腹汇集而成,长年滴水不断,峭壁顶上一块壶型巨石凌空悬卧,斜坠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壶。
滴水壶一年四季,变幻莫测,春秋两季,滴水不止,一里之处就可听到叮咚悦耳、有韵有致的滴水声。夏季的滴水壶最为壮观,此时滴水壶水量充沛,形成了小瀑布,从崖顶上一泻而下。这珠玑的组合,水流的跌落,虽没有“忽闻雷声殷前川”的雄姿盖世,却有“温柔是我力是我”的生动秀美。远远望去,洁白水帘,飘飘然然,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好一幅美妙的水景图,让人陶醉。冬季滴水壶则结成数丈冰挂,似壁银帘,重新回归渲泄后的平静和爆发后的沉默中。滴水壶的四周也充满生机和惊奇,滴水壶川沟谷狭长,宽约30米,周围天然次生林资源丰富,针阔树种繁多,秋霜过后,黄、绿、紫、红,各色纷呈,绚丽多彩。
内蒙古河套平原(河套灌区)导游词三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南北朝时称“敕勒川”,五代时叫“丰州滩”,明朝以后称“土默川”;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内蒙古磴口与宁夏青铜峡之间的“西套”,即通常所说的银川平原。现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后套平原,而不包括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和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则合称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
黄河在此先向东北流,后转向东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马蹄形的大弯曲,称为河套。平原为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东西沿黄河延展,长500千米,南北宽20~9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西北部第四纪沉积层厚达千米以上。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余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表极平坦,除山前洪积平原地带坡度较大外,坡降大多为1/4000~1/8000。可分3部分:贺兰山以东的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蒙古族导游词 蒙古草原导游词篇十一
青石板上的远祖大脚印
游客一到嘎仙洞口,就会看见洞口两侧耸立的青石板直冲峰顶,像刀劈斧削似的。游客脚下的大青石板上,留下不易发现的一厘米深的大脚印。
游人到此,观看这个大脚印都要叹为观止,是哪代人在石板上踩下的大脚印呢?传说在很久以前,被人们称为“天神般的首领”嘎仙,一天打猎回来,得知有个九头魔鬼满盖偷占了嘎仙洞,嘎仙带着巨大神箭赶去。九头魔鬼见嘎仙带着巨大神箭赶来,便说:“这个仙洞已经归我啦。”嘎仙打量了一下,说他是个蠢笨废物。九头魔鬼一听把自己说成个废物,便提出要与嘎仙比武,谁把挡在洞门的这块大石头扔得远,胜利者就是仙洞的主人。九头魔鬼先举起挡在洞门的那块大石头,运足了力气,扔在甘河边上。嘎仙轻轻地把那块巨石托回来,一跺脚,扔到甘河对岸那座岭上,不偏不倚,直立在山岭顶上,嘎仙站在这块石壁板上也踩出了一个大脚印。九头魔鬼服输了,又提出比箭法,要射刚才扔过去的那块石头的正中心。九头魔鬼弯弓搭箭,可因九个脑袋行动各异,连射三箭也没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还射出一个圆洞。九头魔鬼一看吓坏了,撒腿就跑。从此,鄂伦春人把石洞叫做仙洞,那座射穿的山峰叫窟窿山。
石缝菠萝树——大自然精灵的千古造化
嘎仙洞口上方南侧石壁的缝隙中长出一棵黄菠箩树,树身与主干瘤疤盘结,枝干虬曲苍劲,蟠折交错,如龙腾飞、如蛇爬行,千姿百态。据说此树是阿里河林区唯一的一棵种树。每逢阴雨连绵季节,树叶间便开出金黄色花朵,可称为奇中之奇。老百姓说它是精灵鬼仙,而且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说是一个古代猎人上山打猎,不小心碰在树枝上,造成双目失明。从此,猎人再也无法以猎为生,后来天上的月亮仙子知道后,十分同情这位善良小伙子,就偷偷下凡给这位小伙子治眼睛。眼睛治俞后,小伙子睁眼看见美丽善良的姑娘,便向她求婚,于是俩人就结成了夫妻。可好景不长,月亮仙子的母亲知道女儿犯下天规,十分恼火,派雷公传月亮仙子回宫。雷公驶云来到月亮仙子与小伙子的家传娘娘令:“月亮仙子快速回宫”。月亮仙子知道母亲不同意自己的婚事,便对雷公说:“我已和鄂伦春人结为夫妻,决不回去。”雷公回到天宫将此事禀报娘娘,娘娘听后大怒,下令派天兵和雷公抓月亮仙子。
在天兵和雷公抓月亮仙子回宫时,小伙子挺身而出。眼看仙妻要抓回到天宫去,急忙上前拦救,被雷公一掌击在嘎仙洞石壁上,石壁被击开一条长长的石缝,血淋淋的尸体被击在了石缝里。月亮仙子悲痛欲绝,扯掉自己衣裙上的黄飘带扔下,飘带落盖在丈夫身上,尸体顿时化做了一棵黄菠萝树,傲然挺立在石缝隙里,留下了“救媳妇化做仙树”的佳话。
熊亲戚的传说与仙洞养育人与熊
沿着嘎仙洞口往里走,到达中部光线就黑暗起来。快到顶部时,只有用火把、手电照在洞壁上,可以看见上面有几个小洞,自上而下向上延伸。冬天洞中温暖如春,夏天凉爽宜人。
传说此洞是仙人与熊同居生儿育女的地方。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鄂伦春妇女到河边打水,被公熊抓进洞中,把她被进洞中用大石头挡住洞口,不让她出来。从此,公熊白天出去给她觅食,晚上就和这位妇女住在一起。后来,这位妇女怀孕了,生下了一半像人、一半像熊两个孩子,孩子们常常跟着熊出外觅食。一天,公熊领着一个孩子上山觅食事,这位妇女突然听到洞外有人行走声,于是她喊了一声,猎人听到喊声后,知道洞里面有人,过去将她和孩子救了下来,妇女带着孩子一起骑马跟着猎人回到自己的家。后来,随公熊的那个孩子成了熊,随人的那个孩子成了鄂伦春人了。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老人们说我们鄂伦春人的祖先跟熊是亲戚呢。自古以来,鄂伦春人很尊重熊,不杀它,即使无意中打死了熊,也要举行风葬仪式要说是“弄错了”,而决不说“杀”字,以求得熊的宽恕。
1980年7月30日,人们在嘎仙洞内的斜阳中发现壁上刻有一些道痕,剥掉笞衣,才发现北魏第三代皇帝拓拔寿派中书侍郎李敞,当年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石刻祝文开头一行有“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七月甘五日”(公元443年)字样。祝文通篇是歌祖先之功德,乞神灵之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