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200字(四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200字篇一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小说中毕竟是小说,总有一些情节是虚拟的,但即使是虚拟的,也被施耐庵描绘得栩栩如生,如武松打虎的片段,大虎被描绘的光凭想象都可以想到其凶猛的样子,还有就是武松的动作之激烈,似乎能听到打斗声,最终武松将老虎打败,这期间武松最初是喝酒发昏,没什么战斗力,到了后来可以杀掉老虎,这也反映当时受统治阶级压迫的人民的美好愿望,将统治阶级这只“大老虎”消灭。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后来战事波及江阴,施耐庵为了避难,在兴化隐居,施耐庵结识了兴化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他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者施耐庵歌颂了108位好汉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同时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不惧权威的品格。一些出身贫苦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等,对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受到的痛苦也最深,因此当他们起义后,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受过痛苦,受到过统治阶级剥削的这些人。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社会的黑暗。作者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徒,把他们描绘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可并不是作者神志不清,而是对统治阶级的讽刺,狠狠地讽刺。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梁山英雄为正义的化身。从而启发人们该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他们向往的是和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贱之分,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这是对封建社会阶级统治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所以说《水浒传》还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部小说
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它所表现的梁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最后失败,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教训。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200字篇二《水浒传》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很多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被人称为“及时雨宋江”,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史,为人好义疏财,并且十分孝顺父亲。因为他乐于帮忙穷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们,都景仰他的德望。他受了小人的陷害,蒙上了不白的冤罪,被判了死刑。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梁山伯的英雄赶来劫法场,把他救上山去。之后,宋江当了他们的首领,大破高太尉所率领的军队。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经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
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到达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并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了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200字篇三
施耐庵的《水浒传》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由于《水浒传》用的是古白话,在暑假里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整本书读完一遍,但意思我也仅仅只了解了个大概。读完整本书,“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刘欢的“好汉歌”一直不由自主的想起在耳畔。
“造反”在人们眼中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在人们心中也都是杀人放火的坏蛋。但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为那些“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在读者心中成为高大无比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起义过程,从起义——盛—失败。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反抗道路,深深刻画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好汉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鲜明的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专制,体现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说还将好汉们聚居的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贵贱、互爱平等的理想社会。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其他陪衬人物,共有几百人之多。然而每一个人都形象鲜明,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下层侠义之士的人物形象代表之一的武松,他崇尚忠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是他的一贯的作风。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步步走向反抗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整本书主要体现忠、义二字。对祖国的忠心,对朋友的义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整本书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能够学到更多!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200字篇四
《水浒传》曲折动人的情节,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往往通过一个个场面展开、一个个细节描写、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水浒传》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近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经过阅读《水浒传》不仅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并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可是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水浒传》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很多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被人称为“及时雨宋江”,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史,为人好义疏财,并且十分孝顺父亲。因为他乐于帮忙穷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们,都景仰他的德望。他受了小人的陷害,蒙上了不白的冤罪,被判了死刑。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梁山伯的英雄赶来劫法场,把他救上山去。之后,宋江当了他们的首领,大破高太尉所率领的军队。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经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
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到达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并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了彪炳文学史册!
这个暑假,我在家读了一本叫《水浒传》的书,我看到了一篇叫《武松打虎》的故事。故事一开头就讲 武松和宋江在柴进家中住了十多天,等武松病好了以后决定去清河看望家兄,柴进和宋江留不住他,便送了他些银两,并摆酒为他饯行。
武松走了几天,来到阳谷县地面,他的肚子也饿了,见前面有一家酒店,上面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道:三碗不过冈。就走了进去,坐了下来,将哨棒放了下来,叫道:“店主,快拿就来。”店主拿了三个碗,一双筷子,一盘菜,倒满了三碗酒。武松一口气就喝完了,并说道:“好酒,再拿一些下酒的菜来吃。”店主拿来了牛肉,又倒了两碗酒,店主就不倒了,只管切肉。武松敲着桌子说:“倒酒!”但没有人帮他倒,武松叫久了,变吼道:“为什么不倒酒了?”酒家过来并指着酒旗上面的字说:“三碗不过冈!”武松问道:“为什么叫三碗不过冈!”酒家说道:“俺家的酒后劲大,喝了三碗就倒下,因此叫三碗不过冈。”店主拗不过他,便又倒了三碗……最后,一直喝了十八碗才走了出去。酒家叫住了他说;“这山上有一只老虎,经常伤人,你千万不要一个人前行!”武松对酒家大吼,上山去了。到了半山腰,武松心里想也没什么老虎吗?就躺到大青石上睡了下来。突然一只老虎跳了过来,这时武松被惊醒了,但他没有被吓跑,而是和那张牙舞爪的凶猛的老虎打了起来。他就用拳头把老虎打的七窍流血,动弹不得。我想到了我,平时看到一只老鼠就吓的躲得远远地。
自从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每遇到危险困难我都不害怕了。我就会想到武松打虎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勇敢的小学生吧!
施耐庵的《水浒传》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由于《水浒传》用的是古白话,在暑假里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整本书读完一遍,但意思我也仅仅只了解了个大概。读完整本书,“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刘欢的“好汉歌”一直不由自主的想起在耳畔。
“造反”在人们眼中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在人们心中也都是杀人放火的坏蛋。但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为那些“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在读者心中成为高大无比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起义过程,从起义——盛—失败。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反抗道路,深深刻画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好汉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鲜明的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专制,体现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说还将好汉们聚居的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贵贱、互爱平等的理想社会。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其他陪衬人物,共有几百人之多。然而每一个人都形象鲜明,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下层侠义之士的人物形象代表之一的武松,他崇尚忠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是他的一贯的作风。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步步走向反抗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整本书主要体现忠、义二字。对祖国的忠心,对朋友的义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整本书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能够学到更多!
作者施耐庵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对108位好汉的塑造,表现出梁山好汉各自独特的性格,其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水浒传》情节的波澜起伏,丰富的人物刻画,及细节描写,为我们展现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官场的勾心斗角。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小说中毕竟是小说,总有一些情节是虚拟的,但即使是虚拟的,也被施耐庵描绘得栩栩如生,如武松打虎的片段,大虎被描绘的光凭想象都可以想到其凶猛的样子,还有就是武松的动作之激烈,似乎能听到打斗声,最终武松将老虎打败,这期间武松最初是喝酒发昏,没什么战斗力,到了后来可以杀掉老虎,这也反映当时受统治阶级压迫的人民的美好愿望,将统治阶级这只“大老虎”消灭。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后来战事波及江阴,施耐庵为了避难,在兴化隐居,施耐庵结识了兴化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他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者施耐庵歌颂了108位好汉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同时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不惧权威的品格。一些出身贫苦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等,对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受到的痛苦也最深,因此当他们起义后,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受过痛苦,受到过统治阶级剥削的这些人。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社会的黑暗。作者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徒,把他们描绘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可并不是作者神志不清,而是对统治阶级的讽刺,狠狠地讽刺。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梁山英雄为正义的化身。从而启发人们该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他们向往的是和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贱之分,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这是对封建社会阶级统治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所以说《水浒传》还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部小说
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它所表现的梁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最后失败,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