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体育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体育篇1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会正确做出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易拉罐拼成的三角形,长的细圆筒等。
活动过程:
先将圆筒插到三角形最低的位置,幼儿排队依次双脚跳过。将高度依次增加,鼓励幼儿采用正确的方法跳过去,落地时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从课的开始部分我就渗透新的教学模式,以“跳低竿、头顶球”的游戏以及姿势操来代替以往传统的慢跑热身以及徒手操的练习,新颖、有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一种很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准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辅助练习的目的,学生都乐此不疲。
而在课堂教学的基本部分,我考虑到男女生喜好不一,于是有了让男女生分开练习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施展的空间,让他们进行各自喜欢的游戏,来共同达到发展腿部力量以及弹跳力的目的。首先从玩民间体育游戏开始,本节课教材选取女生喜爱的跳皮筋游戏和男生喜爱的跳房子游戏,在听了我的介绍之后,学生都跃跃欲试,场地了就一片骚动,兴趣十足。在进行分组练习时,我是让小组长带领各自的队员去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我也适当地参与各组的练习,跟学生进行交流,我发现学生的练习热情高涨了,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邀请去参与到他们那一组,还有人找我PK,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在练习助跑起跳触悬挂物这一环节,学生的练习热情也很高,大家都积极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触摸目标,但是课前我没有深入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把目标得很高,所以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只是少数。在练习跨越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这一环节,在进行试上的时候我只是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跳过橡皮筋,没有考虑到学生会拓展思维,有的学生从下面钻过去,有的学生翻跟头过去,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再三申明,必须是从橡皮筋上“跳”过去。同时开展探索式学习,利用小组讨论法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并让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结合中年级学生特点贯彻“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自觉调控”的四自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织学生根据自己练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开展自评与互评的评价,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自觉调整练习的次数与目标,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最后让学生协助布置比赛场地,师生的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练习欲望,教师为指导者,让学生也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予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用比赛的形式,复习巩固本课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玩耍中巩固,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都吸引过来。
在结束部分,我改变以往的整齐列队站立、教师点评的传统模式,正好利用做放松运动的体操垫,让大家坐在垫子上休息,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点评与总结。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助跑与踏跳的结合以及充分踏跳蹬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重点体现出来,应该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明确地突出。但是从整体看课前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材的选用、设计,都很成功,开始部分的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的放松运动都很理想,课堂教学组织及各个环节紧凑有序、清楚明确教学内容与游戏合理搭配,体现出了体育教学的“四自”教学模式的教学新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练习全班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动作,教学效果较好。
小百科:跳,一个物体向下俯冲。
大班教案体育篇2
【设计意图】
民间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户外活动,《炒黄豆》是民间游戏中比较经典的小游戏,动作简单,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节奏感极强,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关键是不太受场地的限制,较小的地方也可以做,非常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的动作技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健康的的身心发展。因此,特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
【活动目标】
1、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掌握侧身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游戏前幼儿熟记《炒黄豆》的儿歌: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
2、平整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听音乐活动手臂、手指、腰等部位。
二、基本部分:
第一个环节:先引导幼儿讨论:“炒黄豆”应该怎样炒?(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忆炒菜的样子,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第二个环节: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首先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面对面手拉手站好,然后一边说儿歌,“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一边向里外晃手表示“炒黄豆”的动作,儿歌结束时,两个人一块翻转身体成背对背。
第三个环节,背对背站好后,游戏继续进行,可继续炒,再翻转成原来面对面的动作,这样反复进行。这个环节中可提醒幼儿用多种方法“炒”,如单手“炒”、双手“炒”等。
第四个环节:待幼儿熟练动作技巧后,可延伸到“炒青菜”、“炒花生”、“炒黄瓜”等,还可引导幼儿交换同伴游戏。
【注意事项】
在游戏过程中,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侧身翻的技巧,不断加快侧身翻的速度。
大班教案体育篇3
设计思路:
活动的灵感来源于篮球中的传递配合,在NBA中被称作传递成功和快乐的运动,在传递的过程中表达着合作与支持。而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语言不是重点,必须以动作代替语言展现情绪和欢乐。该活动通过球体不断传递过程,在完善幼儿手腕;腰腹肌协调锻炼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传递情绪和欢乐,最后传接的环节力求勾勒出活动的内涵,为了传递最“轻”的情谊和快乐,我们往往需要最“重”的耐心与细心去分享彼此的快乐,需要激发幼儿们彼此扶持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传、接球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谦让有序的品质。
重点:促进幼儿传球、接球的能力。
难点:突出相互间的合作,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篮球9个、大小不一皮球3个、彩色包装糖果一包。一次性纸杯2个,水壶一个
活动设计:
热身准备:
一、诱导活动:
幼儿四散于场地中,自由玩球2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多样性玩球
诱导练习:手腕左右拨球(手指灵活性)、手掌左右搓球(肩关节和肘关节)、
手掌上下搓球(腰腹)、人坐球上旋转(身体控制、大小腿协调)
二、趣味传球
快慢节奏左右传球:幼儿背靠背2人一组,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
三、欢乐传递:
通过球不断传递,完善手腕和腰腹肌协调用力过程,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传递快乐。
向心圆圈传球:
1、幼儿手拉手成适宜大小圆形,根据适宜的节奏;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2球——4球,音乐适中速度)
2、离心圆圈传球
幼儿列队圆形,根据较快的节奏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
(4球——6球,音乐适中速度)
3、离心圆圈传大小球:
幼儿列队圆形,随着很快的节奏通过手臂左右转动和腰腹协调配合将球传给同伴
(4球——6球,音乐适中速度)
4:传递“欢乐”:
幼儿手拉手呈圆形:随着和缓的音乐通过手掌翻转和腰腹配合小心的将手中的“东西”中的传递给同伴
大班教案体育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球走的练习,提高幼儿控球能力,发展动作敏捷性。
2、增强幼儿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材料准备:
布置场地,摆好四把椅子,准备球四只。
活动设计:
一、将幼儿带到比赛场地,幼儿成四路纵队,老师告诉幼儿比赛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二、讲解“运球接力赛”的规则并做示范:听到口令后,每队第一名幼儿向前运球至前方椅子处,然后绕过椅子运球回来,将球传给第二位小朋友,继续游戏。球若中途滚走,需将球拣回来,并回原地继续运球走。拍好球的小朋友要到队尾排队,哪一组最先结束,为胜利,举手示意。
三、“运球接力赛”开始。要求每组小朋友只能在队伍里为对友加油。宣布获胜队。
四、请小朋友讨论获胜队取胜的原因。
五、再次“运球接力赛”。每组幼儿相互选出五名代表,再进行一次小组比赛。
其余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组成啦啦队,为队员加油!宣布第一、二、三名。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首先通过示范讲解让幼儿了解“运球接力赛”的规则,然后举行了第一次比赛,小朋友参与积极性很高,运球的小朋友极力将球向前运行,队友们热情地呐喊助威,同时老师也发现个别小朋友由于控球能力较弱,运球速度很慢或球经常滚落,影响了小组的整体成绩。通过请小朋友讨论获胜队取胜的原因,让小朋友懂得比赛时大家要相互配合,在运球时要控制好球,不能只快不稳,要减少球的滚落,才能发挥好成绩。老师也让个别小朋友意识到自己的差距,鼓励他们今后要加强练习运球的技能。最后每组相互选出五名代表队员,又举行了第二次比赛,在合作与竞争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大班教案体育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合作的愉快
2、通过多次尝试玩大口袋,结合袋子可打开、收拢、折叠 等特征, 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并大胆设想合作着玩。
重点:结合大口袋的特征探索玩法
难点:合作探索玩法
活动准备:1、提供尽量多供幼儿探索的米袋,若干较大的口袋供幼儿钻,音乐磁带,录音机,
2、 游戏事先布置好场地,用米袋罩住椅子作为“碉堡”,米袋与钻的圈相连作为地道。
活动流程:
和大口袋快乐地跳舞——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合作、组合探索这种玩法——游戏“炸碉堡”,综合大口袋的各种玩法——结束游戏,快乐地跟着音乐放松身体
活动过程:
一、 和大口袋快乐地跳舞,活动身体,激发幼儿对大口袋的探索兴趣
1、 教师启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从来没有玩过的宝贝,(出示大口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不想和大口袋一起来跳舞?
2、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大口袋,跟着大家一起快乐地跳舞,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跳舞的样子。
二、 幼儿自由探索大口袋的玩法
教师启发:袋子除了跳舞,还可以怎么玩?你们赶快找一个地方去试试看。
大班教案体育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曲线跑的练习,发展幼儿运动中对身体的控制和奔跑能力。(重点)
2、通过曲线跑的练习,发展幼儿贴近障碍物快速曲线跑的能力。(难点)
3、初步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绳操练习
2.绕场地环行跑,主要看交通标志杆跑步。(主要告诉幼儿今天学习的新本领)
知道曲线跑的要领。
3.再次绕绳练习S形曲线跑。纠正幼儿的动作。要求幼儿要快速跑。
4、运动会开始,分成二组,告诉幼儿游戏的方法。
方法是:开始时,对应两组的幼儿坐在椅子上,一发令,开始跑,谁先跑道谁胜利。
(1)幼儿练习曲线跑:分成二组,各端各五个幼儿,跑到后坐下示意
(2)幼儿两人进行小竞赛,对获胜人员发奖品。
(3)团体竞赛2-3次,胜利的组红旗奖励。
5、放松整理,总结活动的效果。并给予奖励。
【活动反思】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上了一节五年级的曲线跑,本课的重点是对身体重点的控制,难点是弯道跑的摆臂动作和蹬腿的协调配合。课的开始部分,队列队型安排了原地四面转法和四列变八列横队的内容,学生基本做的还可以,四列变八列时前后组的距离太近了,没有及时调整好,学生出现了站错位子的情况,我马上调整了前后的距离,并讲解了动作要领学生在第两变练习时就做的很整齐了。
韵律操本节课,采用了小鸡舞的音乐,学生都比较认真做的也很投入,效果也不错,以后做时要再多编几个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专项性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教 学内容,为了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安排两人一组练习。第一个练习,一人站中间,另一人左手扶中间同学的肩身体左倾,以最快速度的绕着中间的同学跑。第二个练习,手放开以最快速度的绕着中间的同学跑。通过这两个练习让学生说出感受,学生基本能说出跑时身体重心要内倾。这时我再引入弯道跑手臂的动作教学。前几天在期刊网上看了樊江波老师写的从动作约束视角弯道跑的教学设计,感到启发很大。技术动作的约束因素:个体约束:环境约束、任务约束
个体经验:弯道弧度、速度
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快速跑,那就从学生会的,就是所为“最近发展区”,教其不“会”,要从“会”入手,首先让学生练习直线快速跑,感受跑动中的摆臂动作和身体重心,(由于在篮球场上练习,圆的切线也就8-9米,学生很感受不出,下次练习时可以分成8组,进行25米跑),再在圆上进行直道进入弯道跑的练习,我设计了两个同心圆,从圆的切线跑入8个小组同时练习,可是跑动中出现了交叉,有安全隐患所以我就上停止练习,进行了听哨音跑,问题马上解决了,就是感觉不是很顺。两组学生练习了一次后再交换位置,体验下不同弧度的跑,让学生说出跑动中的感受,练习效果不错。最后拓展练习中安排了圆上追逐跑练习,让学生了运用下课堂上学到的技术,学生个个跑的很起劲,就是感觉练习的密度太低了,只有4个人在跑,练习时间每人差不多为2分钟左右。如何提高这个练习密度设计还要改,在此也希望学体的各位前辈多给我提提意见。
小百科:曲线,是微分几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直观上,曲线可看成空间质点运动的轨迹。微分几何就是利用微积分来研究几何的学科。为了能够应用微积分的知识,我们不能考虑一切曲线,甚至不能考虑连续曲线,因为连续不一定可微。
大班教案体育篇7
游戏的名称:网小鱼
游戏的目的:发展学生灵敏等素质和奔跑、躲闪能力,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意识。
游戏的对象:幼儿园大班游戏的条件:需要一个长宽至少为10米的场地。
游戏方法:8-10人一组,共分为3组。在场地上画出一个长宽为10米的地方作为"池塘",再在场地外画出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作为"水桶"。由2名学生做"捕鱼人",每个捕鱼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呼啦圈作为渔网来捕鱼。其余学生做"小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渔网"进入"池塘"用呼啦圈来捕"小鱼",被呼啦圈套住的"小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捉到的"小鱼"要呆在"水桶"里,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或剩少数"鱼"为止。
游戏的规则:
①"小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捉住。
②只有当呼啦圈将"小鱼"整个套住时才算抓住了,"小鱼"被围住后不能钻出呼啦圈逃跑,但要在未被套住时趁机从空隙中钻出去。
③捕鱼人要双手拿住呼啦圈去套人,不能用扔的方式套。
游戏的活动时间:建议在准备活动之后进行,时间一般是每组10-15分钟为宜。玩过的一组可以在其他两个小组玩的时候休息以恢复体力。
游戏的教学建议:
①在场地较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扮演"渔网"的人数可增加至3人或4人。
②"水桶"的有无,可以视情况而定。被捕到的人也可以直接站在"鱼塘"外面等待。
③当学生人数较少时可以适当减小游戏场地,避免捕鱼人捉不到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