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十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一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将问题集中到用“竖式计算”,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估商,再计算;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分为了以下两个层次来进行:
1、80÷20与140÷20,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学生在解决时通过以前学过的口算来完成,老师主要在于帮助其解决商的定位问题。并通过比较80÷20与140÷20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算理与法则,从而完成从口算到竖式的迁移。
2、通过具体情境呈现90÷30与165÷30,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来进一步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且会进行运用。
在小结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在列竖式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以及做的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遗憾的地方:一是个别学生在板书竖式计算出现的计算错误,忽视了纠正。二是三位数除两位数(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到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转弯有些过急。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二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出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可以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法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2.“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也是本节课重点。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三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出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可以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法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2.“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也是本节课重点。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四
本节课仅仅是对小数的一个初步认识,结合“买文具”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以现实生活用钱(“元、角、分”)为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联系生活情境买文具,认识商品的标价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买东西”是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读懂商品的标价牌又是购物所必须的一项技能。教学中我创设生活情境买文具,通过看懂商品的标价,在付钱给商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我们通常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现在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联系。
2、设计同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人说小数,另一人说是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交换进行,这 样既巩固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相转化,也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3、初步认识小数后再与整数进行比较,建立小数的概念。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让学生观察标价牌上的小数与以前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多了一个点,教师此时说明这个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接着探讨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从形式上来讲,小数都有小数点,从理论上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认识了这些就可以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小数。比如后来的“5.0”是小数还是整数。由于5.0有小数点,因此5.0应该就是小数。
3、读、写小数。通过“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先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然后老师讲解,,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读法一样,小数部分的读法象电话号码那样读,是几读几,小数点读作点,。
4、加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改写。本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试写,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5、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尽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标明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五
本节课仅仅是对小数的一个初步认识,结合“买文具”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以现实生活用钱(“元、角、分”)为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联系生活情境买文具,认识商品的标价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买东西”是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读懂商品的标价牌又是购物所必须的一项技能。教学中我创设生活情境买文具,通过看懂商品的标价,在付钱给商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我们通常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现在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联系。
2、设计同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人说小数,另一人说是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交换进行,这 样既巩固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相转化,也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3、初步认识小数后再与整数进行比较,建立小数的概念。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让学生观察标价牌上的小数与以前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多了一个点,教师此时说明这个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接着探讨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从形式上来讲,小数都有小数点,从理论上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认识了这些就可以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小数。比如后来的“5.0”是小数还是整数。由于5.0有小数点,因此5.0应该就是小数。
3、读、写小数。通过“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先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然后老师讲解,,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读法一样,小数部分的读法象电话号码那样读,是几读几,小数点读作点,。
4、加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改写。本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试写,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5、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尽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标明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六
《买文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体会中括号的意义,掌握带有中、小括号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主要是认识中括号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买文具》这节课既要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重点是让学生熟练的认识并会运用中括号。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小括号的基础上学习的,知识内容上并不难。但对于已经学过小括号的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会在情绪上抵触学学过的知识,所以我在开课以添加括号这个小游戏开始,让他们自己发现小括号“不够用”然后觉得有必要用新的符号,从被学到要学这一情感上的转变。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但仍有个别学生对脱小括号的计算过程仍有书写上的不规范,还需在书写上强调。
新课改的开始,正是全国上下都在追求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都要给它找一个生活原型。这种做法其实是另一个误区。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数学,这类数学往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然容易找到生活原型了。另一类是数学的数学,这类数学立足于数学内部的的研究,是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基础的,这类数学就不容易找到生活原型。这两类数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这两种数学研究方式。
中括号这一内容恐怕就属于很难找到生活原型的类型,在这里我们就是正视了这一现实,没有生搬硬套地去找生活原型,去创设问题情境,而是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添括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发明(学习)中括号的必要性。
这堂课我就想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针对具体课堂及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整节课,没有任何一件多媒体教具,就是想给各位老师呈现一堂最基层的老师最普通的,却又是最实际,最科学的一节课.
1、教学方式:
为了突破“中括号”在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性,我们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游戏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中括号”的意义.
2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猜想中创造
授课伊始,通过三个算式9÷10+5-2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猜想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在同样的算式里如果要先算5-2该怎么办?加小括号变成9÷10+(5-2)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算出结果,接着再追问如果还想要先算加法又该怎么办?通过小括号引出本节课的中括号算式9÷〔10+(5-2)〕,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讨论中理解
通过学生对三个算式的计算比较,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三)尝试中规范
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如42×[169-(78+35)]脱式计算怎么做?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和学生一起改正错误,规范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使认识逐渐完善,深化。并进一步规范,理解中括号的作用。
(四)质疑中发展
36+65÷5-20=100÷5-20,320÷[(24-16)×4]=320÷8×4,480-(30+350÷5)=480-(30+7)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三道算式,看看每道题的问题在哪里,哪些括号可以去掉?哪些不可以,除了计算的这一步,其他不算的都要落下来,在这个环节中告诉学生简洁是数学永远的追求!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课堂上,师生不就在共同创造和欣赏着风景吗?我们的人生不就都是为了创造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吗?
这节课学生整体学习气氛很浓,能积极的去思考和应用。特别是刘依彤、刘亦非、孔妍、周鑫钰等同学在展讲、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标书清楚,值得继续发扬。但在出现应用题时,一些学生还是会采用分步计算,还应多联系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列式的便捷。在最后一道题中个别学生不懂要是去掉小括号后能不能直接用大括号如果不能该怎么办。这一点完全符合学生现学现用的心理,在以后再教这节课时,还应强调先有小括号在“不够用”时,才有中括号,中括号不能独立出现。
在探究完我在这方面知识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这节课后半部分对中括号这个重点突破的不是很好,没有讲出中括号和小括号的意义,练习量较少;其次,评价鼓励学生方面做的欠缺,俗话说“不会表扬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的确,老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学生说出中括号时没有给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最后,在课前准备方面做得不够细致,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没有完成课堂作业。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
本节课上完之后最大的感触是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感受数学的乐趣。详细来说,我针对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1、学生对商的定位很容易错。原因何在哪里?我认为学生刚刚接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没有注意到商表示的意义或者只是知道不够重视。所以当学生的练习中出现商的位置不对时,让其他的同学即使帮忙指出,学生很快就领悟了。
2、学生对竖式中商和乘数相乘的'积不理解,有一个同学居然说是把上面的被除数移下来。老师即时指出:已经有了,为什么重复要移下来呢?是没有道理的。这里的数表示商和乘数相乘的积,只是有时候和被除数相同,有时候和被除数不相同。
3、当学习例1和例2之后,让学生对比:除数都是20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商怎么都是一位数?它应该是两位数才对啊?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一个商都没有,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出道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七
教学目标
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教育学生说话时态度要大方,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
教学重点
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大方自然。
教学难点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差、价格贵、售货员或顾客出现差错)能及时应付。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文具店或商场文具柜台买文具,也可以观察别人买文具,记住买文具的过程,感知买文具的一般知识。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两件文具,并贴上价格标签。
3、用纸作一些钱。
4、有放文具的柜台课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想象,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去文具店买文具,好吗?(板书课题)(出现挂图)
1、你们瞧,已有两位小朋友比我们先去文具店买东西了。你们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售货员阿姨又会怎样说呢?
2、(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扮演图中的售货员和顾客。板书:售货员顾客看看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分角色表演。
3、师生评议。(他们表演得过且过怎样?谁愿意来说一说。他们都很讲礼貌,顾客表达也很清楚。师:说得真好。)(板书:文明礼貌,表达清楚)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个这样的顾客呢?
二、学生试练,进行合作,实践。
1`、利用自备学具,小组演练。(请同桌的同学把各自的文具盒打开,放在桌子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练习一下怎样买学习用具。开始吧。)
2、指名表演。
3、师生评议。(你们说他们表演得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得真棒。)
三、举一反三,深化训练
1、师生表演,设置训练情境。
(1)是啊,这位售货员非常热情周到,现在连老师也想向她买学习用具了。)
(2)师边说边走向扮售货员的女生进行交际。
(3)师拿着刚买的圆珠笔在手心写写画画说:这支圆珠笔真不错,还有香气呢。咦?怎么断水不能写了呢?这可怎么办呀?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了这种情况(小黑板出示:买学习用具,发现质量有问题,应该怎么办?),请同桌的同学进行讨论。
2、鼓励发表意见。(如:退换圆珠笔;还可以怎么办?打投诉电话。你还懂得拿起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做得真棒。)
3、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还遇到过别的情况吗?
如:以次充好;价钱太贵;忘了找钱;多找钱;态度不好
4、面各小组自主选择一种情况,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演一演。
5、根据学情,选择上台表演。
6、师生评价,激励扩展求异。
师小结:大家在买东西时,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况,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读一读儿歌
五、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们特别能干,学会了怎样买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后,能不能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帮妈妈购买一些日用品?
(小黑板出示)实践题帮妈妈买日用品
附板书设计 :
买文具
售货员 顾客
文明礼貌 表情达意
教学反思: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新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听课状态出乎我的意料,个个学习劲头很足,今天学习的新课是《买文具》,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最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虽然是开学第一天上课,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感到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教育学生说话时态度要大方,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
教学重点
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大方自然。
教学难点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差、价格贵、售货员或顾客出现差错)能及时应付。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文具店或商场文具柜台买文具,也可以观察别人买文具,记住买文具的过程,感知买文具的一般知识。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两件文具,并贴上价格标签。
3、用纸作一些钱。
4、有放文具的柜台课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想象,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去文具店买文具,好吗?(板书课题)(出现挂图)
1、你们瞧,已有两位小朋友比我们先去文具店买东西了。你们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售货员阿姨又会怎样说呢?
2、(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扮演图中的售货员和顾客。板书:售货员顾客看看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分角色表演。
3、师生评议。(他们表演得过且过怎样?谁愿意来说一说。他们都很讲礼貌,顾客表达也很清楚。师:说得真好。)(板书:文明礼貌,表达清楚)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个这样的顾客呢?
二、学生试练,进行合作,实践。
1`、利用自备学具,小组演练。(请同桌的同学把各自的文具盒打开,放在桌子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练习一下怎样买学习用具。开始吧。)
2、指名表演。
3、师生评议。(你们说他们表演得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得真棒。)
三、举一反三,深化训练
1、师生表演,设置训练情境。
(1)是啊,这位售货员非常热情周到,现在连老师也想向她买学习用具了。)
(2)师边说边走向扮售货员的女生进行交际。
(3)师拿着刚买的圆珠笔在手心写写画画说:这支圆珠笔真不错,还有香气呢。咦?怎么断水不能写了呢?这可怎么办呀?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了这种情况(小黑板出示:买学习用具,发现质量有问题,应该怎么办?),请同桌的同学进行讨论。
2、鼓励发表意见。(如:退换圆珠笔;还可以怎么办?打投诉电话。你还懂得拿起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做得真棒。)
3、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还遇到过别的情况吗?
如:以次充好;价钱太贵;忘了找钱;多找钱;态度不好
4、面各小组自主选择一种情况,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演一演。
5、根据学情,选择上台表演。
6、师生评价,激励扩展求异。
师小结:大家在买东西时,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况,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读一读儿歌
五、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们特别能干,学会了怎样买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后,能不能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帮妈妈购买一些日用品?
(小黑板出示)实践题帮妈妈买日用品
附板书设计 :
买文具
售货员 顾客
文明礼貌 表情达意
教学反思: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新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听课状态出乎我的意料,个个学习劲头很足,今天学习的新课是《买文具》,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最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虽然是开学第一天上课,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感到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角、分这件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为学生开创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给人民币分类”的问题,在学生自主讨论后,答案五彩缤纷且不正确时,做一小提示,学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还可以按元、角、分来分,这样不仅开动了脑筋,而且还了解的人民的材质和单位知识。再如认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货币时,先让学生观察,自由说特征,教师再做以归纳和引申,就很容易记住了。再如探究元、角、分关系时,教师进行操作,由学生看操作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的兑换率,体会参与学习的快乐。
(二)体现了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情境,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中不仅学会了使用人民币,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游戏“逃离晕头转向岛”环节不错,以帮助贪玩的淘气做出晕头转向岛为任务,进行闯关游戏,通过“换一换”“填一填”“算一算”“买东西”这几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
(一)教学评价上还略单一,缺乏生生之间的评价,鼓励性用语也很简单,不富有激励性。
(二)课堂预设为做好,时间把握不足。如其中的两个环节“分类”和“问题一: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可以怎么付钱?”前者是因为对学生估计过高,以为很容易解决,但是事实却相反,耗费了较多时间,后者是对学生估计过低,答案太多,我却一直在等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学生也去参与解决问题,这样会节省时间,而不至于铃声响后课还未上完,练习到后面结束较匆匆。
(三)重难点应该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觉得自己教学设计上还是没弄好,感觉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太好,要加强改进。
(四)也应该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教育,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十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学习混合运算顺序,并对整数混合运算进行总结性学习,重点是分清各种情况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上课伊始,我依据教材的设计意图跟安排,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
1、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顺序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不包括带有中括号的),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并找学生读一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之后出示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找数学信息,随后跟随笑笑和淘气一起去买文具,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买三个计算器和一个钢笔需要多少钱?学生依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不难列出算式,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列的都是分布算式,只有一个学生列的综合算式,我立即让她把算式列在黑板上,+=,学生对这个综合算式都能理解,对结果也没有疑义,随后我就引导学生说出四则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边的,并把这道题的脱式计算过程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然后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练习题,我没有让学生立即就做,而是先一块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之后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看孩子做的差不多时,找了四个学生来黑板上板演,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做对,提问时也知道运算顺序,我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问题出在哪了?课的结尾我又回到了主题图,让学生自己尝试提出问题,并和同桌交换解决。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觉得创设情景可以更精彩,数学离不开生活,可以截取超市购物的视频,把学生带到购物现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没有达成,这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原因是我没有给学生规范过程,并没有把规范的脱式计算的过程明确地展示给学生,继而导致后边的练习出现了错误,过程更是做的五花八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与孩子规范的数学,把知识讲清楚,而不是模模糊糊地就急于让学生做练习。最后我觉得这节课缺少孩子之间的合作交流,没有体现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可以让孩子几人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自己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回报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总之,这节课没有体现高效课堂,学习目标没有达成,以后还需要多多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教学中遇到疑问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十一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角、分这件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为学生开创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给人民币分类”的问题,在学生自主讨论后,答案五彩缤纷且不正确时,做一小提示,学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还可以按元、角、分来分,这样不仅开动了脑筋,而且还了解的人民的材质和单位知识。再如认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货币时,先让学生观察,自由说特征,教师再做以归纳和引申,就很容易记住了。再如探究元、角、分关系时,教师进行操作,由学生看操作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的兑换率,体会参与学习的快乐。
(二)体现了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情境,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中不仅学会了使用人民币,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游戏“逃离晕头转向岛”环节不错,以帮助贪玩的淘气做出晕头转向岛为任务,进行闯关游戏,通过“换一换”“填一填”“算一算”“买东西”这几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
(一)教学评价上还略单一,缺乏生生之间的评价,鼓励性用语也很简单,不富有激励性。
(二)课堂预设为做好,时间把握不足。如其中的两个环节“分类”和“问题一: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可以怎么付钱?”前者是因为对学生估计过高,以为很容易解决,但是事实却相反,耗费了较多时间,后者是对学生估计过低,答案太多,我却一直在等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学生也去参与解决问题,这样会节省时间,而不至于铃声响后课还未上完,练习到后面结束较匆匆。
(三)重难点应该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觉得自己教学设计上还是没弄好,感觉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太好,要加强改进。
(四)也应该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教育,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十二
《买文具》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情境,感受人民币的功能。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3、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4、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1、感受人民币的功能。人民币是一种流通的货币,主要功能即是购物。问学生“去超市要准备什么?”有效的感受到人民币的功能。
2、在情境教学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认识人民币。
3、在具体情景中,通过不同的付款方式,理解1元=10角;1角=10分,理解付款的多样性。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估计不足,导致设计的课程进行了很多调整,没有凸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人民币的认识已作为预习布置回去,猜想孩子没有问题,但孩子们问题多多,想作为复习环节设计的课程,变为新课进行讲授,但由于准备不足,显得单薄。
2、对活动课的设计考虑不足,只想大的环节,没有考虑细微之处。
3、对教材的把握有自己的想法,但没有贯彻到底,有点走中间路线。
在今后的教学中,研读教材,读懂学生,丰富自己,是我的近期目标。
我的文具教学反思 买文具课后反思篇十三
《买文具》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情境,感受人民币的功能。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3、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4、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1、感受人民币的功能。人民币是一种流通的货币,主要功能即是购物。问学生“去超市要准备什么?”有效的感受到人民币的功能。
2、在情境教学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认识人民币。
3、在具体情景中,通过不同的付款方式,理解1元=10角;1角=10分,理解付款的多样性。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估计不足,导致设计的课程进行了很多调整,没有凸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人民币的认识已作为预习布置回去,猜想孩子没有问题,但孩子们问题多多,想作为复习环节设计的课程,变为新课进行讲授,但由于准备不足,显得单薄。
2、对活动课的设计考虑不足,只想大的环节,没有考虑细微之处。
3、对教材的把握有自己的想法,但没有贯彻到底,有点走中间路线。
在今后的教学中,研读教材,读懂学生,丰富自己,是我的近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