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的读后感(三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篇一
只剩下一个疑问:孔子为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绝非无知之人,世事翻涌、黄钟毁弃,这都在他为官、行走、挣扎的大半生中张牙舞爪地啸叫,他尧的额头之下,子产肩膀抬着的,皋陶的脖颈之上,那孔夫子独有的慧眼可以见识千般善恶,那孔夫子独有的头脑可以判断万种臧否。他知道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丧家之犬的身躯而已。
他不是大义的唯一拥趸,这世上原先还有无数大义的忠臣,无数能够认清一切的人,可是所有人在这世态之前依然只有丧家之犬的模样,似乎都无可奈何。于是大家四散,归隐山林,继续做一条无主的狗,不顾旧主处于何种窘境,只想归于孑然一身,纵使有百般留恋,
然而无能为力四个字已经反驳了一切。因为无能为力,所以没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极少数人,和这个依然狼奔豕突的社会。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还没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没死那我当然要继续为大义努力啊!
于是有了孔子,那群圣人中最艰难又最顽强的那个,伏在大义脚下叩拜得最疯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条便是盲目与努力。盲目在于他飞蛾扑火式自取灭亡的挑战上,他就像飞蛾,只知道光明,无所谓为了它,毁灭与否,只要活着,我的生命就献给大义,没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义必然胜利,而他证明了这件事,所以他知道这是值得的,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为了理想无所谓毁灭与否。努力,便是努力,将生命精准合理地送给理想。
我们是否有必要学习这理性的盲目呢?
我们听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知道生命至上,我们学着不让某一件事代替我们的全部价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个海关可以写明史,一个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个医生可以是一个短跑冠军,我们没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倾注于一件事,满足奥林匹亚式的或得桂冠,或舍生命。一个头衔或许真的没法表示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的全部价值。
但我们中的许多人是不是也因此让生命逐渐贬值,因为生命的昂贵而变得吝啬,因为青春只有一次就在努力之外踌躇。作业是你全部的价值吗?有人反问;考试是你全部的价值吗?另一个人也问。于是他们牵着手去娱乐。的确我们的价值,尤其年轻的价值不是区区考试、作业可以概括的,但是我们却往往会让生命完全失去价值,停止努力因为不值呀!可我们在此时不在奋斗中挥洒生命,难道就要将青春束之高阁,待其腐烂吗?
例如抗战时期的沈崇诲,将门之后,清华大学出身,自愿成为空军飞行员与日寇搏杀。当时教官问:战斗机装配了几颗子弹?他立马回答:长官,271颗,其中一颗是我和的飞机!最终在战斗中,他射完机枪里最后一颗子弹后拒绝返航,驾机极速撞向日舰,最终殉国。他就是电影《无问西东》中飞行员沈光耀的原型。有人问,这样他的生命与一颗普通的子弹是不是毫无区别?我想说,是的,但值得。生命着实可贵,更何况沈崇诲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为一颗饱含着奋斗与愤怒的,民族的复兴与自由的,代表了全体同胞的子弹射向敌人,这是一颗与他的生命一样可贵的子弹,他的价值实现了,他的生命献给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说,他的生命很值得。还有许许多多抗战时期、革命时期的英烈,他们中的许多都没有看见胜利的那天,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生命终将以胜利赋予价值,这便是值得。
我们和孔子一样,都只是一个无力的人,我们也有各自的理想。我们又是那么自尊,生怕理想有愧于自己的毕生努力。但是既然知道这件事是正确的,为何不去做呢?无所谓我们能否看见胜利的日子,为何不敢为一件正确的事付出全部努力呢?又有多少人是倒在梦想这个名字前而不是被梦想本身打倒呢?
只求为之,无问西东,这是孔夫子的勇气,也应该属于我们。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篇二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多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论语》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程,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纯净而通透。
《论语》是生命的学问,要落实到真是的生命中去,是具有真实感、确切感、客观感的内容真它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把对理想人格的憧憬寄托彼岸世界的上帝身上,中国文化把希望全身心的寄托在此岸的圣人身上。《论语》的要义就是要培养生命的强度、韧性、成圣成贤。也就是说自《论语》创说之日起,其目的就是为了经世致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论语》注重切己自反的心性涵养。主张人际关系的中正平和,追求出入自在的圣人境界。尽管在追求作圣人之功的过程中,真正成功着寥寥无几,但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他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特别是其中重礼仪、宽厚待人、自强不息和积极进取等学以致用,不管在中国前贤大者、王公贵族,还是一介书生,布衣贫民的精神风貌中皆随处可见。
中国文化和论语生命力深厚强韧,曾是中华民族生命的寄托与安顿所在,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增加坚毅的信心!
刚才我们谈到学以致用,但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呢?孔子评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话值得记取。孔子说:“再,斯可矣。”这跟说:“一鼓作气”有类似的意味,朱福贵借孔子的话说:“再思就可以拉,用不着三思,因为事情都是正反两方面,第一正思,第二反思,再思第三遍,就容易陷入模糊的矛盾中去了,所以用不着三思,三四十婆婆妈妈的表现,还不够勇敢,所以慎有时于勇是相对的。”
孔子说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就是希望把“仁”的种子种在世人的心里。今,我们毕生学习,会种怎样的种子在自己心里呢?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篇三
国学,就是指中国的知识;国学,也是知识的源泉。
自打我学了国学以后,知识就增进了不少,说话时也常常运用一些成语,如:画蛇添足、一毛不拔、鞠躬尽瘁等,“背鼓上门—找打”、“飞机上挂水瓶—高水平(瓶)”等歇后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并不是的。这首诗是在告诉人们:学习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愿意学总还是有的。
我也有对这首诗的看法:知识是学不完的,但还是有的。诗中的“清如许”,就是在问:你学来的知识是有益的,还是对你有伤害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指书本是知识之源,但不能全部依靠,就像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样。所以读书前想要思考一下才行。
国学,这两个含有重大意义的字,让国学经典陪伴我们走过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