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量定理教学设计获奖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新教材(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获奖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新教材篇一
△p=△p1+△p2=0或m1v1+m2v2= m1v1’+m2v2’.
【例1】如图所示,气球与绳梯的质量为m,气球的绳梯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则当人沿绳梯向上爬时,对于人和气球(包括绳梯)这一系统来说动量是否守恒?为什么?
【解析】对于这一系统来说,动量是守恒的,因为当人未沿绳梯向上爬时,系统保持静止状态,说明系统所受的重力(m+m)g跟浮力f平衡,那么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当人向上爬时,气球同时会向下运动,人与梯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始终为零,因此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例2】如图所示是a、b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闪光照片部分示意图,图中滑块a的质量为0.14kg,滑块b的质量为0.22kg,所用标尺的最小刻度是0.5cm,闪光照相时每秒拍摄10次,试根据图示回答:
(1)作用前后滑块a动量的增量为多少?方向如何?
(2)碰撞前后a和b的总动量是否守恒?
【解析】从图中a、b两位置的变化可知,作用前b是静止的,作用后b向右运动,a向左运动,它们都是匀速运动.mava+mbvb= mava’+mbvb’
(1)va=sa/t=0.05/0.1=0.5(m/s);
va′=sa′/t=-0.005/0.1=-0.05(m/s)
△pa=mava’-mava= 0.14*(-0.05)-0.14*0.5=-0.077(kg·m/s),方向向左.
(2)碰撞前总动量p=pa=mava=0.14*0.5=0.07(kg·m/s)
碰撞后总动量p’=mava’+mbvb’
=0.14*(-0.06)+0.22*(0.035/0.1)=0.07(kg·m/s)
p=p’,碰撞前后a、b的总动量守恒.
【例3】一质量ma=0.2kg,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a=5m/s运动的物体,撞上静止于该水平面上质量mb=0.5kg的物体b,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1)撞后第1s末两物距0.6m.
(2)撞后第1s末两物相距3.4m.
【解析】以a、b两物为一个系统,相互作用中无其他外力,系统的动量守恒.
设撞后a、b两物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以va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mava=mava’+mbvb’;
vb’t-va’t=s
(1)当s=0.6m时,解得va’=1m/s,vb’=1.6m/s,a、b同方向运动.
(2)当s=3.4m时,解得va’=-1m/s,vb’=2.4m/s,a、b反方向运动.
【例4】如图所示,a、b、c三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0.5kg,mb=0.3kg,mc=0.2kg,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以v0=25m/s的水平初速度沿a的上表面滑行到b的上表面,由于摩擦最终与b木块的共同速度为8m/s,求c刚脱离a时,a的速度和c的速度.
【解析】c在a的上表面滑行时,a和b的速度相同,c在b的上表面滑行时,a和b脱离.a做匀速运动,对a、b、c三物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获奖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新教材篇二
1.表述: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2.数学表达式:p=p’,对由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有:mava+mbvb= mava’+mbvb’
(1)ma、mb分别是a、b两物体的质量,va、vb、分别是它们相互作用前的速度,va’、vb’分别是它们相互作用后的速度.
【注意】式中各速度都应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解题时选取正方向后用正、负来表示方向,将矢量运算变为代数运算.
3.成立条件
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1)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可忽略外力,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3)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满足上述(1)或(2),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4.适用范围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大到星球的宏观系统,小到基本粒子的微观系统,无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是什么力,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获奖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新教材篇三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