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查重不(三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查重不篇一
每一节课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学生对整节课的归纳、整理、反思的时间,往往会放任自流导致前面的良好效果无端流失,这是一节课的第二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里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可以用文字、用图、用表格、用一两句成语。在小结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在小结中体现记忆,在记忆中完成小结。这5—10分钟时间可以安排“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小组成果展示”的模式进行。
2、“有效”的界定:
有效果:每一节课里出现的基本知识点或学习要求、教学目标能在小结里马上运用自己的特别的方法理解、记忆成功,每一单元的如此,每一时段的如此,每一模块如此,学生能顺利、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有效率:创造发明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等。
有效益:每一节课里学生都期待最后的5—10分钟,那么说明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成功,这一节课就是有效益的课了,不是浪费时间、浪费人力、浪费物力的一节课了。
3、“有效课堂小结”的思考:
同一节课里,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同样的表现、反应,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进步是不同步的,学生的发展是不同深度的,课堂的有效是建立在参差不齐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最终的有效教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参差不齐的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发展的机会,允许每一个个体发展的高度参差不齐。同时,我们的眼光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全体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人类的发展。
有效性不等于不计较成本去追求有效,即“用较少的师生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有效性。要彻底该变过去由老师华丽总结收场的做法,一开始避免不了要有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要有对学生漫无边界的小结和创造记忆做界定,教师的主导性仍然存在。在每一节课堂里,师生是互动的,学生的创造性小结和记忆方法发明,理应推动教师的反思和发展:如何在下一节课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只有不断的如此推进,才会真正实现课堂的可持续有效,而不是刻舟求剑。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查重不篇二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而较强的自信心又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基础,所以在人格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50%左右的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学习自信心,他们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意见,不能主动地去思考,不敢大胆地去尝试,不敢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鉴于上述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人格教育中自信心培养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人格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较快地以自信的心态融入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
探索并揭示一个具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其心理品质的具体内容及表现。
总结提炼,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本校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操作模式。
客观揭示当前小学生公民人格教育中自信品质自主建构的策略,以促进前两个目标的实现,并为自信心品质培养提供借鉴。
着眼全体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使学生自信起来,自主起来,自能起来,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成为适应社会的强者。
目前小学生公民人格自信现状调查。
目前小学生人格自信教育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查重不篇三
论《三国演义》的“三复情节”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05102035 姓名:廖熔 指导老师:秦军荣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中国古代小说一些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要经历三次才算完成的情节设计,杜贵晨先生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
“三复情节”从不自觉运用到有意为之,已发展成了一种传统的结构模式。它的运用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很客观地反映出了民族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了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哲学观、神学观及审美观。虽然人们已关注与研究了多部作品中的“三复情节”,但是,对《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在构织情节时大量使用了“三复”模式,且技巧娴熟,灵活多变,因此,对《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细腻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为深入地领略中国小说的艺术魅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运用已臻成熟。由于其运用构成了独特的结构美学效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在一些专著中有所提及。
就国内研究状况来说,杜贵晨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中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重点剖析了中国古代数字“三”的观念,阐述了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探讨了《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儒林外史》的“三复 情节”及其意义。并归纳出了67部通俗小说中含有的97次“三复情节”,其中便列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三复情节”,还有一些遗漏。郑铁生的《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提到了“以三为法”的叙事结构,另外,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对“三复情节”也有关注。
就国外研究状况而言,美国的浦安迪在其所著的《中国叙事学》中提到《三国演义》有一个突出的次结构特点是经常运用定数序列事件,其数字序列的基础经常是“三”,实际上他的这种说法类似“三复情节”,只是没有细究罢了。浦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也提到不少三国戏和说书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发生为基本图式——如“三让徐州”、“三勘吉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显然都仰仗于研究民间传说和通俗文化的学者们观察所得的常见“三重效果”。
总的讲来,中西皆有涉猎,但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
三、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引言:
“三复情节”是中国古代小说一种耐人寻味的`模式,一个突出的美学现象。《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创造多是有意为之,较之以前的小说,《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运用也更为娴熟。
“三复情节”的关键在于一个“三”字,这个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认为“三”是自热之始祖,万殊之大宗。司马迁在《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孔颖达疏引王肃云:“礼以三成。”总的说来,“三复情节”的渊源脱离不了“三”最初代表的哲学意义与文化意义。中国人“礼以三为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是“三复情节”诞生与发展的基础。
文章主体:
(一)何为“三复情节”
“三复”取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即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三”被解释为“多次,经常”,也可解释成“一日三次”。本文的“三复”取“三次重复”之义。情节是指事件的形成系列或语义系列。“三复情节” 指“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经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设计。其特点为: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每一重复都是情节的层进,从而整个过程表现为起——中——结的形态。”
(二)《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分类研究
从总体上看,《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主要表现在“明写”与“暗藏”两个方面,即下文所提到的“置于明处”与“隐于暗中”。
(1)“明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是直接出现于回目,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三国演义》中明写“三复情节”的地方不少,而且方式各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连写”式
连写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写一个事件从头至尾,一连写去而不间断,其特点是情节紧凑,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最妙的莫过于写“刘玄德三顾茅庐”了。司马徽荐名士诸葛亮,刘备便同关羽、张飞同去隆中,首次,二次,三次,一气呵成,时间跨越度为“天寒——隆冬——新春”,几个月内三访贤才,一连写去,情节显得十分紧凑。
②“断续”式
断续即断写,也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是把一个事件在文本中的位置切割开来,在这个事件中还插有其他的情节。其特点是情节张驰有度,有调节叙事节奏的功用。
最妙的乃是“孔明三气周公瑾”,从回目安排来看,一气在第五十一回,二气在第五十五回,三气在第五十六回,有长度,有跨度;从情节设置来看,用不在一起的三回书来写一个事件,并在这三回中间插入其他的几回来叙事,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使得故事情节看起来张弛有度。
(2)“暗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隐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现在回目处,一般不太明显,仔细读来便可发觉。
《三国演义》暗写“三复情节”的手法是多样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以淡化数字痕迹来叙写“三复情节”
作者不用一、二、三标明所重复的次数,而是用其他的言语来代替。如刘备三次向水镜先生问求贤才,水镜先生三次笑曰“好,好!”左慈三次戏弄曹操;周泰三番冲杀两救孙权;黄忠三射关云长,等等,都没有用显的数字来计数。
②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现“三复情节”
主要是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说是时间序列,来发展故事情节。如:早上如何,中午如何,晚上又如何。
黄忠首日战关羽,不分胜负;次日再战,黄忠被马掀于地,云长释之;次日天晓,黄忠先是虚射两次,第三次射中云长盔缨,算是报恩。韩玄用“前日、昨日、今日”三个日期来责问之。
③以数字“三”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的“三复情节”
这是一种特殊的“三复情节”。它只用数字“三”来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如“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这是一种省略了过程描写的“三复情节”,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冲突的,是一个悬念,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而无碍大局。如果换一种说法,“三突傕阵”,铺写开来,也未尝不可。
同样在《三国演义》中,如“水军寨中发擂三通”、“五斗道教辖境内有犯法者,必恕三次”、“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等等,皆属此类。
(三)《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成因
(1)表层原因:源自三国史书、平话小说及“三国戏”
①史书:《蜀书。诸葛亮传》载有“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是“三顾茅庐”的源头。戏曲 《三顾孔明》则是“三顾茅庐”的另一种说法,也是“三复情节”的一个版本。
②著述:葛洪《神仙传》载有左慈戏曹操的故事,其中便具体描写了三次戏弄。
③平话:《三国志平话》写“三复”的地方更多,有“张飞三出小沛”、“曹操三勘吉平”等等。
④“三国戏”:元杂剧对《三国演义》审美生命形式有很大的影响。现今存留的元杂剧“三国戏”剧本多达50多种(其中包含了一些仅存剧目的“三国戏”),如戴善甫的《关大王三捉红衣怪》、花李郎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无名氏的《张翼德三出小沛》、仅存剧目的《老陶谦三让徐州》等。
(2)深层原因:源于中国先民对数字“三”的特殊认识
主要是对“三”最初代表的哲学与文化意义的理解,其内涵渐次发展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礼”的规范,进而在文本中反映了出来,形成了一种“礼以三为成”的文化传统和“三复”的思维定式与习惯观念。
(四)《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美学内涵
(1)以数字“三”为情节的结构手段,保证了情节的繁简适中
也就是说,“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2)重复中的反重复手法使得“三复情节”更具艺术魅力
三次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于重复中寓有变化发展。如此一来也就避免了因重复而带来的单调乏味。
(3)“三复情节”中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
一些“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从接受美学看,这是一种运用悬念来延缓叙述进程的收益效果。
四、工作进度
1.2009.03.01——2009.03.31 拟定选题阶段
2.2009.04.01——2009.04.30 开题阶段
3.2009.05.01——2009.05.10 论文撰写阶段
4.2009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阶段
五、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5.
[2] 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 李史峰。二十四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7] 张德鑫。数里乾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 [西汉]司马迁。史记[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10]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 [晋]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3] [清]不题撰人。施公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14] 孔祥卿,史建伟,孙易。汉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 郑铁生。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6]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 魏崇新主编。中国文学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8] 王长青。中国文学史--从屈原到鲁迅的通俗讲演[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19] 于雪棠。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 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 黄霖,韩世硕,孙静。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2] 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3] 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 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对比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25] 张文。浅论聊斋志异的“三复情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6] 梁雁。论红楼梦的“三复情节”[j]。泰安师专学报,2002(4)。
[27] 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28] 舒志武。数字“三”的文化意义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
[29] 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论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2007(5)。
[30] 成友宝。神秘数字“三”新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8)。
[31] 李磊。三阴三阳学说文化哲学探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