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狼图腾》读后感(十一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图腾》读后感篇一
今天,读完了《狼图腾》,书中的精彩内容给我强大的震撼,催使着我写了这篇读后感。
《狼图腾》中的精彩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dd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一个个疑问:当年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进行大屠杀?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狼图腾文化?狼性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于是,我们发出叩问:我们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只是前人对狼的一种崇尚?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狼图腾》这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千百年来,人们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比如说:起初我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他们只能去欺负弱小的狐狸、豺狗。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好比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来衬托其他野兽的凶猛、英勇。。然而,读《完《狼图腾》随着曲折的故事情节,我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是愚昧。这本书,它会为你诠释什么才是狼,什么才是真正的野性,它会帮你揭开那层神秘面纱!
狼,原与狗是一家,但它可比狗少了奴性,多了野性。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那绿莹莹的闪着狡黠目光的眼,那四根令人闻风丧胆的狼牙,黑的、灰的或白的并不好看的毛色,那强而有力的四肢和尾巴,构成了——狼。
狼,最凶猛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狼牙,如果没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强悍、智慧、狡黠、凶残、贪婪、狂妄、雄心、耐心、机敏、警觉、体力、耐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等等一切的品性、个性和悟性,统统等于零。狼牙,是狼的一切,是狼的命。
狼,虽然凶残,但是母狼却是母性最强的动物之一。可以为了孩子放弃猎物,可以为了孩子饥肠辘辘,可以为了孩子不惜一切甚至是舍弃生命!
狼,它们是团结的,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月下长啸,无比凄凉,令人心寒。它是团结的,更是孤独的、野性的。就算一个人把它从小养大,就算给了它再多的付出和关爱,它最后还是会毫不留情地离你而去。毕竟,自由才是狼的最高宗旨。
狼,它们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锋?
狼,懂得
知己知彼,尊重每个对手,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狼,懂得同进同退,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狼,懂得顺势而为,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狼,是世上第一大兵家,是最有智慧的军事天才。它们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知己知彼,懂战略战术,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战、偷袭战、闪袭战,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还会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全歼敌群的战略意图。
狼,是草原生态平衡的守护者。说起草原,人们脑海里的第一幕肯定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湛蓝的天空下绿草茵茵,马儿们豪情万丈的自由驰骋、无拘无束,牛羊们自由自在的大口大口的吃着新鲜、清甜的绿草。人们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可以肆无忌惮的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但又有几人知道,只是谁立下的功劳?草原上,黄羊、野兔、旱獭等动物的繁殖力极强,对草原的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因为狼的存在使得草原鼠,黄羊的数量得以控制,有效的保护了草原。因为草原鼠和黄羊数量过多会破坏草原,进而使土地沙化。狼也控制着旱獭的数量,旱獭厚厚的皮毛是蚊虫寄生过冬的场所。所以狼也间接的控制着蚊虫的数量。可见。狼是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的昔日美景也就不复存在。然而,可悲的是,由于人为的原因,这一切被一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破坏了。他们开着大马力的吉普车,抗着射程极远的步枪肆意捕杀那里的.草原狼,并乐此不疲。当我看到一匹大狼被一辆吉普车狂追了20公里,费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带着不屈的眼神轰然倒地的那一刻。我再也读不下去了,那一刻的我觉得狼就是英雄,而人,成了最卑劣的动物。而现在人类做的还不止这些,它们在草原上建起工厂,使得狼等许多以草原为家的动物我生存的地方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恨狼,但他们同时也爱狼,它们杀狼但同时也崇拜狼。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千年。狼也成为了那里文明的起点。那里人们的欢歌笑语,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毫无夸张的说,那里的生机勃勃,那里悠久的历史都是拜狼所赐!如今蒙古狼已近乎绝迹,使黄羊、野兔、旱獭等动物大量繁殖,所以才导致草原不断沙化,发生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
狼,你身上那与天俱来的优秀特质,离现代文明似乎是那么遥远。在草原不断沙化,冰山不断融化,莫名的瘟疫不断蔓延的今天;在火山、海啸、泥石流、地震频发的灾难面前;在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惩罚,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的现实中,这些特质显得更为稀有和可贵。
阅读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因为任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化,留给我们和后代的仅仅是一些道德诅咒和刻毒谩骂的文字符号。如果不是因为此书,狼——特别是蒙古的草原狼——这个中国古代图腾崇拜和自然进化的发动机,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我们的地球和人类,漂浮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们的无知和愚昧。
《狼图腾》读后感篇二
合上书页,全文以小狼故洞被黄沙掩埋,游牧文明终结,蒙古草原狼的一切也已成为了历史。
其实文章在小狼回归腾格里的时候便可以结束,尾声与探讨狼图腾精神虽是中国式大圆满结局,但却让我更感到一种莫名的哀伤,希望还能有一些幻想的余地。
文中的狼就同军事家一般,战法精密,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总会在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与死地;并且,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
正如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有了像蒙古草原狼一样的伙伴,那么,整支队伍便会大大提升战斗力。
同时,文中的狼也是一种脆弱的生物,他们,幽怨,孤独,因为固执与亲情的呼唤而仰天哭嗅,一直都十分偏激地用战斗、用生命维护着狼的尊严。
这样的狼,让我意识到它的美,是那么的令人心痛,却又是如此强大而又神秘;不知多少次,因为它这神秘的性格,而热泪翻滚,久久难绝……
全书的背景选取于混乱的文革时期,狼图腾的意志直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统治者——“儒家思想”深处的弱性,那种酸儒的气息缺少的就是狼的野性。
人固然需要有礼,否则与发狂的野兽没有多少区别,但不要因为礼仪这个框架而束缚思想,要有狼的那种豪放。毕竟,有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伪君子,只有他们肆无忌惮地背后捅刀子,却又让你不敢相信害了你的事实。不要畏惧,自视甚高的人类往往在很多方面不如其他生物,但却要硬分出三六九等,我们应该去学习它们。平等不要只当口号,否则种族歧视还会在暗处波涛汹涌吗?静下心来,仔细聆听狼在草原上霸气千古的绝唱,仔细观察图腾想要表达的意义,因为它不只是艺术品。
同时,不要忘了反省自己,到底是谁造成了这局面……
《狼图腾》读后感篇三
从前有一位母亲,她养育了许多个孩子,她不求回报地爱着她的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尽管有时候孩子们会因为食物而争斗,甚至,有些身体弱小的孩子会死去,但是母亲还是原谅了他们,因为她知道——生存无罪。
他们的生活很幸福,直到有一天,一个新的孩子降生了。这个孩子似乎比其他孩子更有天赋,他长得很快,也逐渐摸索着学习到了许多事物。随着他的成长,渐渐地,母亲的乳汁已经无法让他吃饱迫不得已,他杀掉了其中一个孩子。但是这并不足以满足他,很快,他学会了通过杀戮来获取更多的食物,让自己日渐成长。母亲并没有责怪,她只是默默地将她的孩子埋葬,让他们化为泥土,让其他孩子得以在更好的环境里生长。母亲的孩子一个个地死去,再没有人会去抢占他的食物了,但是他却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屠刀,贪欲在他的心中膨胀,他开始觊觎其他孩子美丽的皮毛,洁白的牙齿,优雅的步调……“我是一切的主宰!”他心想。但是,当他为了这可笑而卑鄙的欲望杀死了他的亲生手足之后,却蓦地发现,失去了姐妹们耕耘的家园已是一片荒芜。
这位母亲已经再无力养育她这个贪心的孩子了。孩子饥寒交迫,在悔恨和孤独中匆匆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这位孩子有一个名字——人类,他无私的母亲,名叫地球。
地球,这个美丽的地方,她是所有生命唯一的家园。过去人们信奉神明,他们对大自然有着一种镌刻在骨髓中的崇敬。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却失去了那种最原始的敬畏之情。为了放牧,毁坏了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原;为了造纸,砍伐了孕育生机的丛林;为了犀角和象牙,甘愿让犀牛、大象痛苦地死去……
有资料显示:每一分钟就有一种动物灭绝,当你读完这段文字时,大概已经有2种动物在地球上消失,再无踪影。而当有人提出质问的时候,他们却无辜地睁大了双眼,说着:“这不是我的错,生存无罪!”
或许你会说“那是牧人和盗猎者的错,与我何干?”但是,当你买下那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炫耀那件华丽的毛皮大衣;当你贪恋着冬日的热水澡,多用了一张纸巾或丢弃一枚电池时,你的背上,就背负起了人类那不可饶恕的罪孽——那些死去动物无辜的悲泣!
你可曾想到,那件精美的牙雕上面沾染了大象死前无助的泪水?你可曾想到,那件毛皮大衣上曾浸透这猎枪下炽热的斑斑血迹?你浪费的流水让多少生灵蒙受干旱之苦;你丢弃的那片纸巾让多少动物流离失所;那枚小小的电池……却可以毁掉大片的土地!
人类自诩聪明,总是认为自己是高等生物,而轻贱其他生命。殊不知,大自然的惩罚终会降临。
我们总是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然后再以更大的代价企图恢复环境,但是,大自然如此精密的系统,人类这点小小的智慧,又怎能悟清?正如《狼图腾》中生产队长毕利格(蒙语意思为“睿智”)所说:“草和草原是”大命“(根基),草原上所有其他的食草、食肉动物的命都是”小命“(包括人)。狼并不是草原最大的敌人,反而是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狼多了,黄羊、野兔、地鼠和旱獭等食草动物就少了,草原就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哺育了人类的牛马羊。把狼都打死了,食草动物泛滥,草原很快就会退化,从而不适宜放牧牲畜,人类也会遭殃”,大自然就如同一位天才的设计师,布置了这精密的系统,而人类一旦破坏了其中的一个环节,带来的后果,就是人类的毁灭!
我们都拥有同一个家园,甚至,我们基因的组成都大同小异。我们的祖先是同一颗原子,我们都拥有那伟大的力量——生命。我们是一家人,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人理应剥夺其他动物的生存的权利。如果,你想为拯救地球、拯救自己出一份力,那么请从细节做起——少浪费一滴水,少开一盏灯,拒绝一件打折的真皮大衣,举报一家售卖野生动物制品的商店……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站在大自然面前,仰望着头顶蔚蓝的天空,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她——
生存无罪!!!
《狼图腾》读后感篇四
场部主任包主任:
您好!
你驻扎在蒙古草原这里来管理国家的生产业。我知道你文化水平高,会说蒙古话,会识字、读书,甚至领导能力也是十分的强,把生产队管理的井井有条。而这也正是你能够胜任这个职务的原因。
可是,你却把它当做是一种荣誉,在草原上“杀戮无形”.所以我想对你说:“放了草原上的每一个生灵吧!”我知道,你这么做是要听从上级领导的命令。可是,就是因为你这种毕恭毕敬,没有主见的性格,破坏了草原的环境,给大自然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可你却若无其事的过着你的安心生活。你不曾知道,当我看见你给生产队下令掏狼崽,要把小狼抡着扔向天空的时候,我十分痛恨你,它们毕竟是一只只幼小的生命。可你只为了报复狼群,一次次地残害它们。你没有想过那种身上浑痛只敢,也没有经历过母亲失去爱子的那种心痛。这些,虽然我们经历不到,但是你的这种做法却让我感到心痛。还有,你的同乡开枪打死美丽的白天鹅却还拍手叫好的时候,我对你们的看法就又多减了一分。你明明知道白天鹅是国家保护动物,却要轻视它的生命。
在你将一只只死了的大狼残忍的拖上车,要剥它们的皮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只感觉你是一个贪婪,贪图名利的人。再看看那些比你强百倍狼们,它们虽然只是个动物但是它们的尊严是常人无法比得上的。它们宁愿死也不愿意让你们剥一张完整的狼皮,那时,它们把我深深地震撼到了,它们的意志是那么坚强。而这些,又是你能办到的吗?
请你试着跟他们接触吧,它们也没有要伤害你的意思,我们只要试着和它们接触你会发现它们也是十分的可爱。
我呼吁所有人:保护野生动物,给它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给大自然一个生态平衡!
《狼图腾》读后感篇五
今年寒假在家看《狼图腾》,却触动了我的神经,像《狼图腾》这样让人有所感触、能引起人思考的书不多。
《狼图腾》中狼的团结勇敢机敏和草原上万物和谐的关系,常常让我觉得狼就是传说中的人;而当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眼前利益把草原上的精灵赶尽杀绝任意破坏自然的时候,那种贪婪凶残本性暴露的时候,我往往是把人看成了传说中的狼。这部大片三番五次地让我把影片中的人与狼错位。
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文明,几乎都诞生于一个民族从野蛮步入文明的时期,就是野蛮与文明各半的时期。孔子说“文质彬彬”,这个词中的“质”本意就是野性,文质彬彬就是文明和野性各占一半,但被后人曲解了。
不管是传说中的龙还是狼,其实都是野蛮时代的崇拜物,一个文明衰老不好,病态也不好,但它不是野性这些东西,而恰恰是现代文明规则的建立,是秩序、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的追求,是对中国人那种阴谋文化的摒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个人如何是年轻的,就是他还能对新鲜的世界,新鲜的知识感兴趣,一个文明也是。眼睛去看新鲜的一切,就不会老,老是怀念过去,就会衰老。
《狼图腾》中的狼虽然强势、机灵等等,但我们不必去崇拜狼,做人要简单一点,光明磊落一点,一身正气多些,对自然界好奇心多一点,阴谋算计少一点,离现代文明规则就近一点,离衰老、病态远了一点
《狼图腾》读后感篇六
不管如何,浩浩荡荡的杀狼行动开始了。人们架起枪,对准一只只正在奔跑的生命,饿的皮包骨头的狼,终没逃过枪子的射杀。为了逼出其他的狼,人们不惜放火烧草原,狼们四散奔逃。最后的三只老狼,被逼到绝处,一只跳崖而死,一只跑进狼洞把自己活埋。场面何其悲凉,什么时候这些草原上的勇士沦落到了如此狼狈的境地?!!他们宁可死,也要死的有骨气;宁可死,也不让敌人拿走自己的狼皮卖钱!包顺贵似乎有一丝动容,声嘶力竭的陈阵走近最后一只狼,那只曾放过他一命的狼,想放她走,包顺贵点头同意。但是狼一转身却倒在了地上,或许是奔跑过度力竭,最后一只草原狼,死了。
悲哉,我草原之美不复!
悲哉,我人性之善不古!
陈阵对阿爸说,对不起,狼都死了。阿爸却说,你的狼还活着。一语惊醒梦中人,还好还好,至少还有一只啊!陈阵想将狼放回草原,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而巴图的妻子嘎斯迈却先一步放掉了小狼。陈阵大喊着问:为什么,他是我的狼!而嘎斯迈回答:不,他是腾格里的狼。是了,只有伟大的腾格里才能孕育如此聪明机智的狼族,小狼是属于草原的。
最后的最后,陈阵在草原放牧时看到了远处自己养的小狼,大声呼唤他,小狼望了陈阵一会儿,终是转身离开了,消失在草原深处。电影至此落下帷幕。
小狼的最后一眼,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或许只是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属于草原,或许是看到了自己同类的鲜血,或许别的什么。不管怎样,只要源于善意,狼也可以对你忠诚。而我们人类,要做的就是唤起内心对所有动物的爱护敬畏之心。我们与他们同根同源,何必互相为难?所有动物对人类的伤害,都是因为感受到了人类的危险而不得不防卫。
中学时代看过小说《狼图腾》,结局比这难过好多倍,小狼还是由陈阵饲养,忍受病痛折磨,没了神采奕奕的活泼样子,瘦的皮包骨,肉也吃不下,陈阵知道狼的尊严,于是忍痛打死了小狼。只是结局中依旧还有灭狼运动。电影的结局或许也是寄托了我们的希望,不忍心让这个世界变的如此残酷,因此最后的小狼依旧神采熠熠,草原狼也并未灭绝。但是人们对草原所做的一切烧杀抢掠行为,早已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灵,爱护我们的自然吧。让荒漠的土地重新发芽,让即将消失的物种重新壮大,让以后的人们能亲眼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生物,而非博物馆里的化石。
只要源于善意,凶狠的狼也可以舔舐你的双手,也可以与你玩闹嬉戏。
《狼图腾》读后感篇七
是一本关于蒙古小狼的奇书。全书有几十个世人难以猜测到的神秘的狼故事,“狼故事”一气呵成,精灵一般的草原小狼随时随处都能从书中呼啸而出。
本书由作者历时30余载精心创作而成。作者在蒙古额伦草原长时期的与狼共舞,曾与心爱的小狼结下了生死之情。在书中,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饶高贵的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狼的亲情和友情,狼和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作者是满怀着深深地忏悔之情来叙述小狼,呼唤小狼,赞美小狼的,从此小狼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读了《狼图腾》,我觉得许多难以置信的战斗很值得推荐。其一:不打无准备之战,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朋友章法;其二:最佳时机攻击,保存实力,麻痹,致对方以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粉身碎骨,山战中,这种对手最恐惧,也是最具杀伤力的。姜容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狼,也是人文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固之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
狼不是我们的伙伴,而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对手。从狼的整体作战中,使我们看到了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了我们正视自身弱点的伟大精神。
狼的精神和勇气是我们一生值得学习的狼。
狼图腾读后感2
先定性,《狼图腾》电影作为一个完全新的故事片来看是个不错的作品,从动物电影的角度来说,对狼这一主要角色的描述也很到位,另外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音乐与电影整个情节和节奏的契合度非常高,当然要排除汪峰的主题曲。
先说优点,作为一部以蒙古族生活的草原为辽阔背景,辅以那个火红年代的电影,整部影片从视觉语言方面完美的体现出了一种苍凉壮阔之美。
我看电影,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读小说读诗的状态进入的,以不同于上帝视角的局中人角度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是一个爱狼成痴的知青形象,充满了矛盾和那个时代的局限,有一种浓浓的自我中心主义,这是小说里若隐若现的特质,在电影中被放大,在小说里涉及到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这两类文明的矛盾,碰撞与融合做了巧妙的回避,重点突出了蒙古族人对长生天腾格里即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草原狼这一核心意象的追逐与崇拜。
《狼图腾》的小说是我在大概十年前看到的,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看到的小说对于我的文化观念,甚至于还未成型的世界观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当时姜戎所提出的龙图腾与狼图腾的矛盾与融合以及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是当时的我从未想过的话题,处于当时我还未触碰过的领域。这里想说一说十年之后我对于这类文明碰撞问题的理解。
后来在文学批评和美学的范畴内,我接触到了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这样的概念,才开始理解小说中所涉及到的这种图腾之间的碰撞,这是两种生活模式下的人类族群的深层潜意识之间的差别,就像海子诗中常出现的“麦子”、“土地”这样的常用意象,这是汉族人三千年农耕历史在我们的深层潜意识里留下的印记,与我们并无关联,可以说是农耕的命运选择了我们而非我们所能决定的,所以像姜戎在小说原著里提到的那些一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游牧民族数次南下给汉族人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游牧民族同样植根于骨子里的那些强悍与尚武。但是我们不能对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这两种文明做一个高低优劣的评判,这只是在遥远的年代里自然引导人民作出的不同选择,是《诗经》里的“上”和蒙古人的“长生天”作出的决定。姜戎所带来的观点因其颠覆性而震撼了当时尚处幼年的我,但也因其颠覆性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明显是不可取的。这样说的主要原因也是电影中为了突出上文提到的对长生天和自然的敬畏将破坏秩序和自我中心的汉人形象无限贬低的缘故,其实突出一种文明,是没必要刻意贬低另一种文明的,就像我个人偏好中国古典的戏剧而不喜西方戏剧,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我不会也不能为了抬高西厢记牡丹亭而去否认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成就。
说回电影,电影中有一个意象作为草原文明的典型意象和狼图腾与龙图腾的融合与互动反复出现,就是在蒙古包外飘扬的狼皮,在小说中姜戎描述当“陈阵”第一次看到那个飘扬的狼皮的时候被若隐若现的龙的影子所震撼,狼图腾与龙图腾完成了一种重叠式的互动与融合。在十年之前那一幕同样震撼了作为读者的我,但是在电影中对这类话题从未涉及到(只有一处浅尝辄止)的前提下,反复出现三四次的那个镜头明显有种不知所谓的感觉,那种图腾式的庄严和象征性也被无限削弱,作为一个意向的表达和延伸功能几乎被剥夺,这样的意象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电影剧本相较于小说的创作难度大,操作空间小,但是《狼图腾》的剧本有几处让我这个十年前的原著党兼铁粉很难接受,譬如抛弃了原著开篇倒叙的方式,采用时间轴正叙的方式,这使小说里第一幕陈阵面对狼群的紧张感和扣人心弦的吸引力减弱,而且对于毕力格老人睿智形象的引入也有削弱,这样平铺直叙的手法使整个作品从开头就营造的史诗感几乎被平淡的叙事语言消磨殆尽,使原著的第一幕完全丧失了吸引力。而且编剧为了电影的需要竟然生搬硬套的加了陈阵和嘎斯迈的感情戏并且赔上了巴图。简直是不可理喻。在小说里嘎斯迈是之于陈阵是一个大姐姐甚至于母亲一样的人物,这样的变化让原著党接受不能。另外就是小狼最后的结局,小说里陈阵从一个城市里来的下乡知青到一个经历过沧桑变化的成熟男性,小狼魂归长生天是个显而易见的分水岭,但是电影却对此作了改编,当然没有后来陈阵和杨克归来的戏这些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类似于小说中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嘎斯迈的大盆手把肉这样典型的草原意象被抹去,最原始的草原套狼被抹去,白毛狼王这个贯穿全书的最重要的狼被无限弱化的存在,类似种种是原著党尤其是对电影抱有极大期望的原著党的失落之处。
不过作为一个新的故事片,在没有原著基础的情况下,不得不说法国人拍了一部好电影,对长生天,腾格里的敬畏,蒙古人如山般坚强的特性,如海般广阔的情怀的的确确传达到了作为观众的我们这里,虽然巴图这个在原著中朴实勤劳甚至带点幽默的蒙古汉子被写死了,但是军马事件的描写确实是整个片子中最大的亮点,为了那个火红的时代和创造了历史却未曾留下名字的史诗英雄致敬,愿长生天与你们同在。
《狼图腾》读后感篇八
我想,你一定还记得那一望无垠的茫茫草海。我想,你一定还记得那万古长青的悠悠绿地。我想,你一定还记得那亘古不变的高山浅滩。
这么长的故事,我收获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人生哲理。比如你抚养小狼,将他培养成一匹强壮的狼,让它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尽情奔驰,你们在水天一色的天鹅湖尽情玩耍,嬉闹,而后,它回归自然,却仍念旧情,从不无故伤你,由此可见,只要对他人有雪中送炭的滴水之恩,他人日后就会自当涌泉相报,就算是狼也不例外。曾经,你们是多么的快乐,现如今却有无数的顾虑与困难。
当初,满怀希冀的你兴致勃勃的来到草原的时候,心中除了赞叹还是赞叹,眼中除了美也再无其他。那恍若南柯一梦般的美妙仙境映入眼帘,让人舍不得顾及其他。可当你6个月之后,真正融入了草原的游牧生活,你却避之不及的发现了你命运多舛的根源——狼。
在与狼正面偶遇之时,你急中生智,活了下来。看着牧民们掏狼崽,你却又极不好受,你狠不下心杀狼,边境一只小狼崽养在身边,因为它,你受了不少委屈。
最后的最后,你魂牵梦萦的草原遭到破坏,小狼也被放走,你哀莫大于心死,回了北京。多年后,又见了小狼一面,相信你也有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伤感吧。
所以你与小狼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动物与人的心意相通,更多的是你们之间那种不言而喻,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友情,忠义。我喜欢你们演绎的草原赞歌,你们彼此的无言构成了最美的草原之声——那是世界上最最动人心弦的声音……
很美很美,悠扬地传到远方……
《狼图腾》读后感篇九
《狼图腾》算是我这么多年以来仅有的几部期待的电影之一,是和小伙伴们在影院看到了预告片而起了兴趣。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总的来说还是相当好看的,只是有两点瑕疵:1、3d效果处理了以后感觉光线有点暗,而且本身这部片子里就有许多场景实在黑暗中拍摄的,应该把底片的亮度调高一点在做3d效果;2、冯绍峰的感情线太过于突兀,始终没有找到这段感情戏对于整个电影的情节与主题深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影片结束以后,我和妈妈关于选角产生了异议。我觉得冯绍峰来演男主挺到位的,妈妈觉得他看起来不够粗犷不够沧桑,但是因为以前看过《后会无期》,觉得他演那种社会最底层屈服于命运的小人物很到位,所以可能先入为主了。不过作为青年一代的男演员,冯绍峰的演技不知道比韩国的小鲜肉们好了多少。
至于我为什么会去期待这部电影,在影院看的预告片,剪辑的是狼群追赶马群的那一段,看着动物们在广袤的草原上自由奔跑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所谓落叶归根,人来自于自然,也理应回归到自然中去。我相信人是永远无法战胜自然的,人类偷走了黄羊,夺走了狼群的食物,最终也损失掉了马群,损失掉了牧羊,遭了狼群的报应,这也毕竟是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冰山一角。依旧想起了初中毕业后在云南观看的《印象丽江》的演出,这场演出虽然远远不及《印象刘三姐》那么有名,但是对我的触动却远远大于后者,因为它展现了人对自然最真诚的敬畏。演出的场地以玉龙雪山为背景,白色的山顶云雾缭绕,底下的村民们载歌载舞尽力的表演着。在开始鼓舞祭天的时候,人们捧着哈达,顺着场地像山坡一样的路缓缓移动。随着鼓声越来越密集,人们的诵经声越来越大,山顶的云雾渐渐消散了,金色的阳光照在雪白的山顶上发出了熠熠光辉。人们的敬意,天,好像听到了……那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相通的感觉,五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
这也是我对《狼图腾》这部电影感触颇深的原因。草原的牧民收了一部分被狼群冻死的黄羊,但还留了一部分,没有贪欲,仅仅是出于对狼图腾的崇拜,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就这样人与狼群在草原上和平的生活了数千年。毕格力老爷子出现时,就说成吉思汗开疆拓土是向狼群学习的成果,这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毕格力老爷子的死,是因为误入了设给狼群的埋伏,被炸伤导致死亡,这是自然因为人类的无知而进行的小小惩罚;狼群全部被射杀,而陈振的那只小狼将草原狼的血脉传承了下去,说不定这也是自然早就埋好的伏笔。自然的力量不就是这么巨大么?
关于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问题没太弄懂:那个生产队长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一边纵容着陈振,保护他的狼,促进草原文化、经济的发展,一边又在马群损失掉以后对村民说了那么多无理的话,带队捕杀狼群,把农耕人带到天鹅湖破坏了哪里的生态。
以上是本人对于《狼图腾》这部电影的部分想法。
《狼图腾》读后感篇十
在物欲横流、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要读到一本好书确实不易,以致于某日读到某位作家“非流传30年以上的书籍不读”的观点时,竟于心有戚戚焉。而《狼图腾》是个例外,读时让人不忍释卷,读后使人回味无穷。她由作者姜戎倾30年之心血而成,详尽描述了作者草原知青生活中“与狼共舞”的生活点滴,是一部因狼而起的关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识的大书,“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
千百年来,汉民族对狼似乎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畏惧情绪,稍稍留意几个成语即可见一斑,如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等。在浩如烟海的文籍之中,没有专门写狼的作品,更勿奢谈为狼“美言几句”,以减轻狼在人们心中的恶像了。而姜戎先生偏偏是个“狼痴”,他迷狼、爱狼,对狼敬畏,对狼好奇,甚至不顾生命危险深入狼穴窃得狼子,像照顾自己的孩子般悉心养狼,既籍以打发艰苦寂寞的知青岁月,又不断探究狼的“性格”特点,并从中得到感悟与启示。书中几十个跌宕起伏的“狼故事”,紧张而激烈,神秘而诡谲,细细阅读,似亲身来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和作者一道与睿智豪迈的牧民学习草原生存技能,一道品尝草原的美酒佳肴,一道追寻草原狼的神秘足迹,一道体味草原的凄美、苍凉。那些精灵一般的草原狼似乎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竟使人屏气凝神,不由自主地从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欲罢而不能。
狼是团结的。猛虎、雄狮无法适应草原恶劣的生存环境,只有团结的狼群才是草原的霸主。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猎取食物后,狼不会自私地独享,还会为老、弱、病、幼留存。如果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往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
狼是智慧的。草原狼是蒙古人眼中的兽祖、战神、宗师,它们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知己知彼,懂近战、夜战、奔袭战、偷袭战、闪击战,懂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狼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的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都组织严密,极有章法,不击则已,一击必中,是蒙古人行军打仗的活教材。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便得益于长期学习实践“狼兵法”.
狼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懦弱,如果踩中了猎人的套,它们宁可“壮士断腕”般咬断脚骨,也不愿束手就擒。即使陷入人与狗的重围,它们也不会自乱阵脚,而是通过博杀伺机突围,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它们是草原上它们是真真正正的王者,狼王一出,谁与争锋?
狼是尊贵的。它的尊贵在于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狮、虎、豹等猛兽都能被人驯服,但独独狼不会仰人鼻息,因为狼是真正“不自由、勿宁死”的。即使小狼一出世就被姜戎先生抓住圈养,但它仍极力追求最大程度的自由,并为争取到的每一分珍贵的自由而狂欢。后来外界的狼嗥最终激起了小狼的野性,在铁链缚身的情况下,不惜冲断脖颈,最终颈部受重伤,因无法进食而死,小狼的“自杀”竟造成了姜戎先生一生的愧疚。
狼还是蒙古草原的保护神。草原“命薄”,怕黄羊、怕马群、怕老鼠、怕野兔、怕獭子、怕蓄牧量过大,而狼处于草原生物链中的顶端,是它们的克星,维系了草原数千年来的生态平衡。谁曾想到昔日那碧绿无垠的大草原、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像既是拜狼所赐。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杀狼,同时也敬狼,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千年万年。但是__时期错误的灭狼政策,使狼一度绝迹,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使草原失去了灵魂,剩下的只有破败与荒芜,以及那漫天飞舞遮天蔽日的沙尘暴。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非仅仅出于对狼的痴迷而用心良苦地试图抹去那些长久以来对狼的道德诅咒和刻毒谩骂的文字符号,还对草原、对历史、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探掘,重新认识了农耕文明和华夏民族的国民性,并深入批判了“中国病”的病根:农耕和农耕性格。因为民族存在决定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决定民族命运,从历史规律看,农耕软化农耕民族性格,草原游牧强化游牧民族的性格,这也是数千年来人口稀少的游牧民族几度入主中原和近代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主因。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坚强进取,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大得多;而一个民族的性格软弱,这个民族被淘汰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个民族要想复兴和富强,必须发展生产力,但是绝不能“惟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振兴民族的基础,但同时必须把培育坚强进取的民族性格和发展生产力并举,这才具备民族腾飞的翅膀的两翼。只有儒家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精髓和不屈不挠、坚强进取的狼图腾精神相结合,才应是民族性格的培育目标,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有力保障。
掩卷沉思,人们不得不追思遥想: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我们向来以炎黄子孙自居,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如果说草原狼的灭绝,才使人们愿肯定其作用为其正名,但退一步说,假使狼群一直在草原上生息繁衍,人们是否还会一以贯之地畏狼如虎、憎狼为灾呢?
近日,在网上看到外蒙古狼群因天气严寒进入我国境内觅食的报道,心中不由得一颤,原来草原魂并未消失,只是被驱逐到了草原的另一端。但是狼的短暂回归并不能挽回蒙古草原的颓败和荒芜,人们会因其咬杀牛羊而继续恨狼杀狼。对中华文明间接做出卓越贡献的狼,人们应该对原有的肤浅认识进行深刻的反思了。当务之急,或许只有划出一片类似于自然保护区的广阔草原作为人类的禁地,还狼们一片自由的蓝天绿地,狼才不至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狼图腾才不至于成为历史和终结,数度改变中国历史的游牧文明才能得到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狼图腾》读后感篇十一
《狼图腾》的主线是内蒙古的一片千年大草原的迅速毁灭。至于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多,也可以说只有一个-------说有很多原因是因为国家不合理的垦荒政策、“红而不专”且爱沽名钓誉的领导、肆意破坏不顾后果的“盲流”以及背弃道德与信仰、利欲熏心的蒙古人内奸等,客观上都促成了大草原的衰亡。而如果说只有一个原因,那罪魁祸首就一定是人的贪欲。之前所提到的那么多原因都可以用“贪”这个字一言以蔽之。
那么,“贪”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危害呢?
“贪”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它是人类共同而又顽固的弱点,所造成的失败案例也不胜枚举。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横扫欧洲大陆,却都由于贪心而树敌太多,激起这些敌对国家间建立紧密的同盟关系,令妄图以蛇吞象者无法抵挡。美国众多投资银行由于贪心,以金融衍生品投资为幌子无节制地圈钱,最后前几年的经济危机让这些吹得过大的泡沫瞬间破灭,投行们或倒闭或重组不一而足。这些例子都阵营了“贪”所造成的欲望无限制膨胀会对其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这种人性的弱点能被克服吗?
其实,人性的许多弱点我们都在克服,且已卓有成效。比如,作为动物的我们在固定时间必须得睡觉;而现在,哪个人会说自己一辈子没开过夜车?还有耐力跑时克服“极点”、士兵克服对残忍场景的恐惧,这些都是人类对自身弱点的挑战。我相信“贪”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了克服它的正确方法,且有足够的毅力,一些人类定会像克服其他弱点一样克服贪欲。
那么如何戒“贪”呢?
我认为,人对享受的渴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有两点需要做到:首先是人要学会感受快乐。一些人无休止地赚钱,买豪宅,买跑车,快乐指数却很低。不可否认,这些人在赚钱时创造的价值一般比向社会索取的要大。然而,如果索取的这些高成本产物无法给索取者带来满足,这些东西还是和浪费没什么太大区别。为了追求未来的快乐而忽视了眼前的快乐,是“贪”的一大诱因。还有就是要有对物种发展的责任感。父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为子孙留下遗产;国家遭受侵略时无数英雄甘愿为国捐躯。事实上人类也是个大家庭,却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在享受的同时,千万不能剥夺后来者,也就是未来的人类的权利。我们与他们再息息相关不过了。我们要树立“全人类意识”,让每个人知道个人不是独立而存在,是肩负着延续物种的历史使命的。明白这一点对人类戒贪并实行有节制享受至关重要。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克服人类自身弱点这个课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而“戒贪”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相信,当这个弱点渐渐消逝后,草原狼与草原的悲剧将不会重演,人类文明将迈入新的阶段!
程任豪,来自魔都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他喜欢在书海中揣摩历史,捕捉人性。他虽陶醉于上海的优雅,却毅然前往厚重的北京求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在他看起来略显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热爱生活、充满灵感的心。思考是他生活的主题和灵感的来源,对世界局势的关注、对社会不公的悲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总是迫使他跳出并冷眼审视这个世界,尽管他身居这里并一如既往地热爱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