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反思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四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反思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在信息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教育时代,“一对一”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从单一的学习环境转变为课堂、网络、社会全空间学习环境;从单一课本逐渐转变为学习资源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在小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与学的评价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方面,“一对一”数字化对其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
1、语言知识的优化:借助动画游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言知识。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复习已习得的字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参与游戏的同时,有效地复习了他们曾经学习过的字词。
2、语言技能的优化:通过各种有趣、实用、轻松、活泼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乐趣。通过设置让学生“猜动物谜语”的游戏活动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学生的信息量,利用电脑,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课堂显得活泼有趣,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愉悦。
3、学习策略的优化:利用听、说、游戏、小组合作等灵活实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设计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练习题,请学生利用已经习得的知识进行正确的选择。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不但提高了认读能力,更提高了理解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4、情感态度: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显示出对学习的极大兴趣,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收获的快乐,并能够自主学习。学生有了电脑,学生可以自己利用教师提供的语音素材纠正读音,也可以浏览网页,学生们觉得它们真是学习的好帮手。
5、文化与文化意识: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究各个国家文化传统方面某些特点从而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了解世界的热情。
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儿童在线中的游戏资源,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游戏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练习形式多样化,学生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室的软件,让学生积累资源,相互交流。在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在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如教学《花钟》一课时,可配合电教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各种鲜花,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通过这样的电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还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将从根本上引发教学模式的变革,也为优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平台。作为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育内涵的发展、适应教育未来的发展、适应人未来的发展。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反思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 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
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
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
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没有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需的。
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讲解,有效指导。比如可以使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过长时间地停留,循序而不进;还要避免离题太远而做一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或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单个学生或一些学生身上。
又如应该重视教学环节以及不同主题的"过渡"。当教师改变话题,重点或活动时,就会出现过渡。"过渡,尤其是小过渡,是课堂上的常见现象
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该保证过渡数量不多,但尽可能有条理,简洁。当没有处理好过渡,或者下一个环节由于某种原因被延误时,问题就会产生。"
其次在有效指导方面,要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反省。这话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因为平时我们也做了,也写反思随笔了,也知道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但真正领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成长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们还要不断地终身地去学习、去反思、去换位思考。这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6、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
“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
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从现在开始,我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反思、自查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
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自己主动反思:课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哪一部分是教学中的亮点?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唱歌,小品,响声等)。
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
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去要求自己。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希望通过读书不断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让书一直陪伴我的成长。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反思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读了《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这本书,不仅知道了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有效教学包含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三层意思,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有效教学,不是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的低层教学,而是既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着眼于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
小学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与生长环境,每一个不同的家庭,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在校表现,而每一个班级又有着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只有了解这些群体,才能因材施教,做到有效教学,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是无效的。
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五个类型:一、自主型。二、遵从型。三、享受型。四、不妥协型。五、叛逆型。
据此,我们采取分类要求和分别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对自主型学生来说,让他们与教师一道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帮助并辅导学困生学习;对于遵从型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给他们压力,使之产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享受型学生,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真诚的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对于不妥协的学生,教师要与其站在同一平台进行对话,走进学生心灵,与之交朋友。叛逆型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与其建立沟通桥梁需要更多的耐心,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爱好等方面,走近他,打开他的心扉,引导他的思想,思想的成熟是改变叛逆心理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的观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基础是要充分了解学生,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妥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提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目标,这样教学活动才有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乐学、善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铺光明大道,让其向深层次的内容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础目标,如:教师在单元质量检测中采取分层次检测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内容,自创习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很轻松地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教学法宝抹去了一些使用统一考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
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就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导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就没有问题,或是提不出明确的问题。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并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例如:在教授圆锥体体积这一部分时,教师先把教具摆放在了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从直观上说圆锥和圆柱的联系,并对此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但教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看法。之后教师便让学生自己研修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寻找出自己刚提出问题的答案,并针对自己依旧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教师也由此感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也视为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提升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呢?首先,教师要带头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那些学习者固有认识和新知识矛盾冲突的问题,提出那些新知识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冲突的问题,提出那些社会或学习者总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差异的问题,从而引发他们分析比较性的思维活动。其次,在学习者初步形成问题意识以后,教师要善于提供比较丰富,又存在某种矛盾冲突的学习材料或事实证据,从而让学习者在阅读、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可能的解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更深层次的引领,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经验和求异思维,引领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就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提供的条件而言,阅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基础性的生存能力,也是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不同需求的学习者不但可以阅读同一册书的不同部分,还可以阅读完全不同的书,可以同时阅读几本书,这样就能解决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位有不同需求学生的难题,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阅读不同的书,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为此首先要求教师对学习者能通过阅读来学会知识有坚定的信念。其次,教师要及时了解学习者的阅读状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建议学生家长利用晚上时间陪同孩子阅读报纸或课外书籍,并让孩子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和积累的优美片段读给自己听,之后在学生的摘录本上签字或写上对老师的建议。这样既让学生和家长间有了亲子间的沟通,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而且让家长和学校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反思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我校王主任给我们带来了几本书,我有幸读了其中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受益匪浅。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讲解。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觉得这句话对老师也同样适用,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导学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④初读感悟,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制定三维目标。对于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应该既关注知识技能,又关注过程方法,还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知道我们强调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我们在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当中应该始终如一地贯穿三维目标整合的理念。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检测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训练检测,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设计进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导学案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设,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多元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同学合作解决了。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在讨论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中,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其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态度主要表现在:语言、动作方式、眼神方式。要知道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态度,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灵施暴”或者“情感敲诈”,即为支配或冷漠。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或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教学情境;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因和情境的价值中,作者利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情境的价值。书中是这么说到德国一位学者说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情境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情”,一个是“境”。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境就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用情景教学,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可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吾身。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一日三省吾身。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导学案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